马克思理论论文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马克思理论论文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马克思理论论文1

故此,先从道义论与功利论讲起。

一、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论与道义论

何为功利论、何为道义论

何谓功利论?功利论作为一种道德,它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看行为的结果。凡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及其相关的人带来好处,或带来利大于弊的行为,则是道德的,否则就是不道德。

当代美国道德家弗兰克纳给功利论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功利原则十分严格地指出,我们做一件事情所寻求的,总的说来,就是善(或利)超过恶(或害)的可能最大余额(或者恶超过善的最小差额)”(引文加重点为原作者所加)。“这里的‘善’与‘恶’,是指非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功利论又分行为功利论与规则功利论。所谓行为功利论,是说不依据规则,而是根据当下的情况,决定行为,只要它能够带来好的效果便是道德的。规则功利主义是依据规则能够带来好的结果的行为即为道德行为。

道义论。道义论与功利论相反。它主张人与行为道德与否,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恰如,弗兰克纳所说:“道义论主张,除了行为或规则的效果的善恶之外,还有其它可以使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正当的或应该遵循的理由—这就是行为本身的某种特征,而不是它所实现的价值。”(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道义论亦可分为行为道义论与规则道义论。所谓行为道义论,是说不一定有什么规则,只要行为本身是合乎道德的,那么行为就是正当的。规则道义论是说行为遵循的规则必须是合乎道德的,否则便不是道德行为。

功利论和道义论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两种不同的道德观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支配其思想与行为的道德原则,有功利论,也有道义论。只要仔细观察、人的生活就不难发现这个道德真理。

例如,人们经常思考:做某件事值得不值得?做某件事合算不合算?人们也常说:“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或者告诫朋友,不要占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凡此种种说明人们在当下的思想与行为是在功利论道德意识支配下采取的。简言之,利益、功名支配人们的行为。

人的行为、思想,包括对未来的预测、企划,受功利论道德观念支配,这是毫无疑问的,并且是大量存在的现象。

但人的思想、行为是否完全如此呢?不是。人的思想、行为也常常受道义论的支配。

例如,人们称道:“见义勇为”是好样的!某人对他的朋友说,“您做这种事太缺德了”(如与朋友的妻子同奸)。诸如此类,说明人的思想行为是在道义论的支配下活动的。简言之,理想、信念支配人的行为。

以上是从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上说的。我们再从评价人的思想、行为上看功利论、道义论,也是同时并存、交替使用的理论与。

例如,当人们议论某人做某事是“落井下石”或“火上浇油”时,显然是功利论的道德评价。

又如,当人们说:“某人居心不良,用意不善”,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道义论的评价。

不论人们意识到与否、自觉与否,两种规范伦理观同时并存,每时每刻都在支配人的思想与行为,并评价人的思想与行为,不过时而是功利论,时而是道义论而已,有时同时并用。功利论与人们的物质需要、物质生活相关。道义论则与人们的心理需要、精神生活相关。从人们的道德生活看,两种规范伦理学具有同等的价值,同等的意义。有一付楹联可作为佐证:“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人们在生活中不能脱离功利论,也不能脱离道义论,那么它们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的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呢?

我们先讨论一下,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特点,然后接着再讨论人为什么会有这两种道德行为准则。

功利论与道义的特点

功利论有三个特征:一是注重思想、行为的绩效、效果或结果,不计较行为的动机,或不大注意思想端正与否、动机纯洁与否,只要有好的效果,就可以了。二是在行为前权衡,比较,利弊得失,不合算的事,吃亏的事不干。三是立足于个人,推衍到他人与。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或幸福是根本的,为此,不得不顾及他人、社会大众的益利或幸福。

道义论同样也有三个特征。一是注意行为本身、或注意思想、动机(即行为依据的原则),不关心思想、行为的后果。二是不计算,不考虑思想与行为的后果对自己会怎么样。三是道义论不是立足于个人的利益,而是立足于全社会的人民大众的长远的或根本的利益。以上各有三个特点,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总之,功利论带有自发的、本能的倾向,甚至不经,就可以掌握的;道义论则是自为的、理智的产物,要学习、锻炼才能掌握;前者是情感、欲望的道德,后者是理智、信念的道德。或者说,功利论是常人的道德,而道义论则是贤人的道德。

功利论与道义论,有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联系。功利论与道义论都根源于社会物质利益关系,前者从个人利益出发,旁及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后者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包含有个人的利益。两者都服务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提升人性。

人为什么会受这两种道德观的支配

这要从人性说起。人是存在者,又是社会存在者。

人作为自然存在者,人要生存,要成长,要,要享乐,因此人就要通过生产,解决吃、穿、住、行、娱乐、休闲等。这就必然要关心私人的物质利益、福利、健康、舒适、安全、幸福诸问题。因此,讲个人功利,并把功利作为一种道德观,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但是人又是社会存在者,他要生存,要成长,要发展,要快乐,要享福,所需要的物质产品、设备和相关条件,都不是单个人所能解决的,必须依赖群体、依靠社会。他必须与他人有分工,有合作的生产劳动,交换其产品,交换其经验,互通其有无。这种社会性,简言之文化性,规定了人有理想,有友情,有精神追求与寄托。因此,就需要有某种道义论存在。这也就是汉儒董仲舒所指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注: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论和传统规范伦理学的关系

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学者们所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著作,不论是教科书,还是学术专著,几乎都没有正面回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道义论,抑或功利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主编的《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其深层寓意,是说它是一种超越功利论与道义论之上的一种新的规范伦理学,是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综合创新。新规范伦理学,这个说法,书中是有的,但没有阐明,没有论证。今日把它补上。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承认前此功利论、道义论规范伦理学存在的价值,它是古已有之的人类不可或缺的两种道德论。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尽管它的理论形态,表现形式不断地改变,但它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它在继承功利论、道义论规范伦理学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新规范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规定了它内在地包含有功利论与道义论两种理论形式。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规范伦理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的辩证法,又是辩证的唯物论。它认为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东西,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东西。精神、意识是存在、物质的派生物。但它对存在、物质都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精神的东西离不开物质。一旦离开物质、精神现象将无法解释,变成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东西了。从这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出发、观察伦理、道德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伦理、道德现象是一种思想的关系,一种精神现象。它依附于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依附于物质利益关系。恰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里的粗体字为原作者所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道德、伦理是物质利益关系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反映。一切伦理、道德观念都是从物质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必然是功利论的,必然重视人们行为的物质效果,重视人民大众的利益。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也说过,马克思主义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人民大众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同全人类利益相一致。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恰恰就是为工人阶级利益辩护的。

人们还记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注:《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这里讲的很清楚,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并主张功利主义是我们行为的一种指导原则。不过不是狭隘的功利主义,而是真正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就是了。

但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至关重要。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而献身、而自我牺牲,则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体现。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中写道,共产党,除了阶级的、民族的、全人类解放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他说:“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7-38页。)从刘少奇这段论述看,我们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即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名符其实的道义论。

综上所述,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既是功利论、又是道义论。功利论是基础、道义论则是它的引申与升华。

从人们伦理、道德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上看,马克思主义伦,必然包含有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积极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是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者利益的反映,同时又是人类伦理、道德文化有机构成部分。

我们知道,伦理、道德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人类文化的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人类文化史上,伦理、道德史上的一段落、一环节。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必然性。它必然对前此伦理、道德观加以扬弃,即辩证的否定。故此,它要对功利论、道义论的规范伦理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番审视、分析、批判、改造、继承、吸纳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不论在、在西方,功利论、道义论都是典型的规范伦理。

就中国而言,儒家伦理占主导地位,本质上是一种道义论,当然它也是一种德性论。而在儒家伦理中,道义论,始终是主流派。

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注:《论语·里仁》。)“君子忧道不忧贫。”(注:《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注:《论语·卫灵公》。)孟子见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注:《孟子·梁惠王上》。)“生亦我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注:《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注:《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这是儒家道义论伦理观最典型的表述。宋明理学,朱熹、二程“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更是极端的道义论。

功利论,先秦的代表人物则是墨子。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义即为利,人民大众之利。以后到了宋代,更有叶适、陈亮的功利主义思想。陈亮认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注:《止斋文集·答陈同甫》。)这就是说,道德与事功不可分,叶适也是一位功利主义者,认为道德离不开功利,离开功利无道德。

清代颜元,批判董仲舒,针锋相对地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注:《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一。)

西方伦理思想,从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鲁克莱修到英国唯物论者洛克、霍布士、亚当·斯密;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德国的费尔巴哈这一派经验论家的伦理学思想,几乎都是快乐主义、幸福主义、或者理性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可见,功利主义在西方渊源流长,是规范伦理学的一种传统。

道义论,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古斯汀、安瑟伦、托马斯·阿套那、再到康德、黑格尔,这是理性主义传统。他们的伦理观,几乎都是道义论。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就是在扬弃西方包括东方功利论和道义论规范伦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建立了全新的规范伦理学。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综合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改造了以前的功利论与道义论

首先,它否定道义论离开物质利益空谈道德,也批判了功利论把道德立足于个人利益的偏狭性。指出道德作为一种人类精神现象是以社会物质利益为基础;否定了这个基础,道德就是一种神秘的理性,如黑格尔所言,成为绝对精神的表现或宗教伦理所谓上帝意志的体现。然而这一切都是空洞的说教,荒谬不可信。同时又指出道德成立的利益基础,是阶级的群体利益,或人类的共同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说:“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6-167页。)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道德建构的物质利益的基础是在个人或阶级集团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相统一、相一致的基础上。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社会主义道德的物质利益基础,是工人阶级利益(包括工人阶级中的个人利益),又是全人类的利益。这就是它之所以是新的规范伦理学根本之所在。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既有阶级性,又有人类的共同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克服了历史上功利论和道义论的缺点吸取了他们的长处。指出道义论不关心行为的效果,不计功利是片面的、错误的;而功利论不注意行为的动机,不考虑行为原则同样是片面的、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吸取道义论注重行为动机,功利论注重行为效果的优点,提出评价行为善、恶与否,既看动机,又看效果。把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起来。何止是评价,就行为发生而论,也要考虑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还把目的与手段纳入道德评价体系。目的制约手段,手段目的。这样就大大丰富了规范伦理学的评价理论并远远地超过了功利论与道义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扬弃了传统道义论与功利论,对其改造,整合,即综合创新。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是新的规范伦理学,道理就在于此。它包含功利论和道义论的积极因素,就此而言,它既是功利论、又是道义论,然而它又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功利论或道义论。它是功利论与道义论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说,它是人民大众的功利论,与革命道义论的统一,是对历史上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积极超越。人民大众的功利论包含有革命道义论的因素,而革命道义论又包含有人民大众功利论的成分。革命道义精神,归根到底,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的功利。换言之,道义乃是功利的化身或功利的升华。故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功利论。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集道义论、功利论、德性论于一身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之所以是一种新的规范道德论,就在于它把经过扬弃的功利论与道义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德性论、不是别的恰恰是功利论与道义论中的规范、原则、或准则的内化,成为人的一种秉性、品质(德性)、情操或习惯。须知,人们的秉性、品质、情操或习惯,都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原则、准则对人长期熏陶、习染、、灌输的结果。开始人们不认识,或不理解,甚至拒斥,到认识、接纳,认同以及落实行动,这是一个过程。在人们行动的反复实践中,构成了人的内在的品质、秉性、情操或习惯。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是道义论、功利论、德性论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之所以是新的规范伦理学还有论的理由。我们知道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唯物史观,是它的方法论原则。把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于伦理学领域,使伦理学发生了革命的变革。

只有应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关系决定道德,而道德又有相对独立性)。才能地解释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起源,道德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及其发展的性。也只有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原则,才能全面地解释道德原则或规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阶级性与全民性的关系,才能科学地阐释道德行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道德选择与责任等问题。

余论:目前伦理学界或明或暗地存在一种否定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思潮。认为它过时了,或说为它不科学。这是很值得重视的理论动向。首先是否定阶级的分析方法,宣传无立场的哲学,中立的道德。其次是企图创造一种所谓象科学如数学、逻辑学、物理学一样的精确无误的科学伦理学,言外之意现在的伦理学不是科学。还有人拾起利己主义的道德观,改头换面后推销给社会,以为是新东西其实都是陈年旧货。还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鼓吹全球伦理,完全否定伦理、道德的历史性、民族性与阶级性。这是一种新的伦理绝对主义道德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马克思理论论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2

论文摘要:和谐人格是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为原则,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发挥其人格塑造功能,是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人格的和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甚至首先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因此,和谐人格就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和谐人格—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标

“人格”一词的内涵非常丰富,是一个关涉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对它作了如下三种解释: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三是指人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可见,心理学上的人格强调个体的结构性要素的协调,关注的是人的规格、结构;伦理学上的人格揭示“人是什么”,关注的是人应当如何做人,即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德性;法学上的人格是以研究人的资格为基本内容,关注的是人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和谐人格在心理学角度上就是指构成个体心理的各个因素,如需要、动机、信念、性格和气质等都协调统一,诸如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等相互平衡,向健康方向发展的心理人格;在伦理学角度上就是指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具有社会认可的道德品质和道德选择能力的高尚道德人格;在法学角度上则强调个体自觉养成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范,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是一种理性的法律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学上的人格范畴看,和谐人格又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关系的完整与和睦。

由此,所谓和谐人格就是指构成人格的理性与非理性、思维与情感、信念与行为等相互平衡、相互协调,自我调控机制完善,是个体自我身心的和谐发展,是个体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等的和谐发展,是个体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协调。和谐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用理性主导非理性、融个体性于社会性、寓创新性于独立性、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有了这种和谐人格,个体就能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和谐的倾向性特征,从而正确地认识人的身与心、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实现个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在人际关系中坚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原则;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爱岗敬业、努力进取,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把个人的生存发展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有正确的认识,理性科学地对待自然环境。

和谐人格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而大学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因而和谐人格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然而,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各种利益矛盾突出,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塑造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造成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诸多不和谐现象。具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失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身心发展不和谐,表现为或心理压力大,废寝忘食,超负荷运转;或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茫然,得过且过,缺乏钻研精神;或消极悲观,不思进取,沉迷网络,丧失自尊与自信,严重者健康状况下降、行为失范,甚至违法犯罪、自杀轻生。二是德智发展不和谐,表现为只重工具性知识,轻视人文素质,理想淡漠,缺乏精神追求;道德滑坡,课堂上打磕睡、玩手机;诚信缺失,在考试、申请助学贷款、求职等方面弄虚作假;媚富鄙穷,攀比吃、喝、玩、乐、用,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游戏机成为大学生们人学时追求的基本四大件。三是人际交往不和谐,表现为价值判断以自我为中心,单纯强调竞争,排斥合作,甚至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为等价交换关系,交往的目的性过强,忽视他人、集体和社会需要,缺乏社会责任感,缺少对他人的关心,导致交际困难。近年来大学生中不断出现的人格缺陷与裂变事件,如马加爵事件、各种大学生自杀事件等,已经让和谐人格培育成为教育者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内在的自我完善,也离不开外在的人格教育。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促进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其提高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校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如何通过优化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的人格培育功能,是每一名“原理”课教师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二、整体性—“原理”课教学优化的原则

近年来,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正在被“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消解其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肢解,导致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或误解,则使这种现象更加恶化。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刻意制造的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各种对立、将马克思主义分割为革命的和建设的两个独立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进行片面或错误的解释等,都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妨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使“原理”课的人格培育作用大打折扣,甚至难以发挥。因而,进行“原理”课的教学优化,首先要遵循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

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性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为研究哲学而研究哲学、为研究经济学而研究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哲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科学的目的,都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方法论基石,论证了共产主义的本质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科学社会主义则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实践规律或者说是革命规律。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指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旨趣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实际上就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因而,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是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用列宁的话说,是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归根结底就没有什么独立的法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等,而只有一门唯一的、统一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关于社会(作为总体)发展的科学。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建立过程来看,整体性原则也得到了突出强调。2005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将在本科生中开设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现在的4门课程。同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其中明确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以这一精神为指导,新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在理论体系上的明显变化,就是力图打破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模式,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即自然、思维和社会人手,以世界观、认识论、实践论为逻辑,阐述了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著名“马工程”专家张雷声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之一就是整体性和综合性”。“原理”课是一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的、具有整体性的理论进行概述,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进行教学的课程”。所以,按照这种定位及学科内涵来组织实施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理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原则,进行“原理”课的教学优化,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从而发挥其人格塑造的重要功能。

同时,整体性作为一种辩证的观察原则和分析方法,它把一定的对象看做是内容和结构完整的有机体;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坚持整体决定部分的原则,“把所有局部现象都看做是整体—被理解为思想和历史的统一的辩证过程—的因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原则优化“原理”课的教学,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与教学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尤其是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理工类大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展其政治是非感、鉴别力,培养其深刻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能头脑清醒,保持身心等各种关系的和谐。

三、以整体性原则优化“原理”课教学,培育大学生的和谐人格

以整体性原则优化“原理”课教学,培育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具体来说,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引导其以理性主导非理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指导,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成“为我之物”,引导其融个体性于社会性之中,实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观念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其寓创新性于独立性之中。

人是理性的,但又不是纯粹理性的,人类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欲望、情感以及本能冲动等非理性因素。弥尔顿的杰作《失乐园》,主题就是通过善与恶两种势力的斗争,说明人类堕落的根源在于缺乏理性。因而,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引导其以理性主导非理性,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重要方面。“05方案”实施之后,“原理”课的内容包含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的内容,而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教师原来大多只单讲其中一门课,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按自己的偏好和能力,选择性地延长或缩短各部分的内容,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被人为地割裂。如此,何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也就更谈不上确立起科学的理性精神了。因此,教师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为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重点、有联系的筛选,重新整合提炼。这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如世界的物质性、人的认识的能动反映性、社会的实践性、群众史观等;重点讲清一些重要结论,如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公有制与按劳分配、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等理论。如通过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是辩证发展的,这种发展是合乎规律的,从而树立唯物辩证的观点,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而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建立起唯物史观,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社会主义的产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和地位,把握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在实际生活中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这样,学生就能从世界观、方法论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树立起科学的理性精神,并以理性引导非理性,实现知与行、理论与实践、学理与应用的和谐统一。

杜威说:“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因而,实践教学是发挥“原理”课人格塑造功能的重要环节。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指导,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成“为我之物”,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融个体性于社会性之中,实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新课改后,原来的三门课并作一门,而课时却尚不及原来的一门课的课时。如此必然带来内容的高度浓缩,使得“原理”课的教材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几乎没有用理论分析客观实际的案例阐述。因而,学生认为“原理”课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不大,对上课提不起兴趣,应付考试是他们唯一的目的。通过案例教学,将偏重理论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管用”的教学体系,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成“为我之物”。而结合教学选择适当内容布置专题社会调查,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现实社会中认识和发现问题,从而将大学生的课堂体验、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此外,选择一些企业、革命老区建立“原理”课的教研基地,组织大学生利用休息日、寒暑假前往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与社会,有利于其将个体性融于社会性之中。还可以开辟网上“原理”论坛、建立“原理”教学信息资源库、开设教师电子信箱,让学生自由点击进人,查阅信息、发表看法、提出论题,教师来回答,使师生突破时空界限进行接触与交流,使马克思主义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真正达到人耳、人脑、入心,内化成学生的“为我之物”,实现其德与智、内与外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3

一、注重理论授课,扎实理论功底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开设的历史来看,它曾经经历了辉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理论的力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深,出现了普遍高度重视进而广泛开设的热潮。其结果就是大大挤压了其他专业课程的开设和正常的建设。但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热潮也带来了一批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多以报刊、杂志及研讨会等形式反映出来,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的开设已经提出了强烈的时代要求,那就是这门课程如何在开设的同时具备与时代接轨的包容力。这就对这门课程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又要契合时代步伐。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教材却迟迟未能做有效的增补和修改。我们在理论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还没有完全在教学中得以具体体现。有鉴于此,新教材的编制和使用从某种方面来说,极大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就是把政治经济学合并了进去,这种合并一方面大大精简了原有课程的重复问题,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另一方面它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进一步扎实理论功底,把理论课这一本质特征抓住,不断的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改革。

进行理论教学是多元化教学中的关键一环。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影响,不得不承认,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中存在着理论功底不够扎实,阅读面不够广泛,知识容量相对较少的现象。甚至有的学校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由以前的重视这门课程转而变成轻视,出现随便由其他非此类专业老师授课的情况。这样做的结果之一就是理论授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第二种情况就是由于教材改革进程的缓慢,导致一些老教师几十年用一本教案,上课了无生机,照本宣科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建设。

那么如何做好理论课的教学工作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作为思政课老师,应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一,应精读马列原著,对相关科研成果形成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广博的知识,辩证、睿智的思维方式和深厚的哲学理论功底,是一个从事哲学教育的教师所必备的素质之一。读原著,坚持读原著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一门必修课程。如果原著知识贫乏,上课必然缺少力度,不具备说服力。原著的阅读也可以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但要求教师要读原著,研究原著,也应该把这一面进行扩大,引导学生进行选读原著来配合教学。第二,哲学理论知识是全面的,理论基础也应该多方面扩展。哲学是各门具体学科的基础,学习哲学,懂哲学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本专业课的理论功底,而且要阅读面广泛,积极进行其他人文素质课程的阅读和认知。比如对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的进行,使得学生和教师达到互相体会、交流和融合的态势。第三,能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解释原理本身和应用价值。对于理工类院校学生而言,他们毕业后一般不会从事思政类教学工作,而且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也使得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一些深奥的哲学原理作出浅显的易为人接受的解释。这点应该跟文科类学生的教学大纲制订有明显区别。最后,扎实理论功底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科研方面的研究和探讨。科研成果的取得一般是本课程或者某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继而形成一个成果,如果运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去,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达到拓展教学方式的目的。

二、还原哲学本性,促进教学手段多元化

哲学是什么?什么是哲学,这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追问的问题。首先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从智慧的角度而言,古人的智慧和我们的智慧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甚至从某种方面来说,古人的智慧远远高于我们。这种智慧就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关注,也是哲学所能够体现的最高思想。从这个方面而言,学习哲学不仅仅是接受抽象的哲学知识,更应使人产生一种获取智慧并且穷究宇宙、人生终极意义的渴望。但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编写只注重传授结论性、条文性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哲学本身的“启迪智慧”的功能。这样的教学不仅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背离了哲学的本性。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这是奠定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一步。如何引导他们在这一步走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哲学所体现的智慧,而不是教条式的语言。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既不能按传统哲学习惯以外在教化的方式、空洞无力的说教影响学生,或是以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政治理论”规范学生,也不能单纯地以抽象的、结论式的“哲学知识”灌输学生,而必须把传授知识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启迪其智慧结合起来,最好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思索,以思想的深刻性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这是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关键。当然,这就需要让他们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唤起他们对智慧的热爱和对自己人生的关注。

对于哲学的热爱不是仅仅靠构成哲学的原理就能被唤起,它还需要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自身的体悟。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对于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主体性弱化的学生来说,教师对问题的选择、课堂的策划甚至教学主动权的掌握都非常重要。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在课堂上争取使学生能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对困惑发表建议。教师则根据相关的知识,将学生的问题融入其中,并通过条理的分析、深入浅出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而且可以解决其思想深处的疑惑、偏见与冷漠,也许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思考并体悟到思考给人带来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思政专业哲学类课程的设置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赋予了这一课程更重要的任务,即通过讲授这门课程,要给予学生思考哲学问题的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和更高远的思想境界。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代社会所带来的问题在这一代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那就是更加突出主体性,更为自我,随之而来的就更容易自私和冷漠。针对这种情况,如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也用一般课程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哲学知识不如其他学科知识有用的印象,从而失去对哲学课的学习兴趣,反映到生活上也将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因此,担任思政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师如何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思想的深刻性和睿智性激发学生追寻哲学问题的渴望,从而真正体现出哲学是智慧之学的魅力,显得更为重要。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就是传播、转述、宣传。事实上,大学思政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创造性洞察力的启发者和分析性思维的培养者。促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使得这一传统看法得以改变,那就是积极探索完善教学模式。有以下教学方式的实践可以作为参考。第一,进行相关知识的主题演讲,分组讨论提交发言。演讲是第一步,要有充足的准备,比如课本中关于理想这一章,如果单纯的去讲理想,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换由学生去讲,就能够延伸他们的视线,引起他们热爱生活的愿望和动力。努力营造有激情的发言氛围,再组织演讲后的分组讨论发言,其实就是一个感性回归理性的过程,从这个方面而言,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照本宣科效果好很多;第二、引导学生读一本好书,谈心得体会。大学期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去读一本哲学著作,然后在课堂上留出时间给他们讨论发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如果每一个学生能够读一本书,介绍一本书的内容、心得和体会,实际上就是每个学生都增加了读这本书的机会。哲学的智慧是普遍的,任何哲学著作总与一般的哲学原理相关。读一本书,学习一本书,就是一个教学模式的独特尝试。第三,进行户外实践,了解经济运行规律。在授课过程中,教材里的经济理论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加以解决。什么是价值规律,什么是供求平衡,单纯的书本讲授很难胜任,这就需要给学生以时间进行调查报告式的研究。最后,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信仰。科学共产主义这块,应侧重放在实践教学上,而不是照本宣科,比如理想的树立及其实现的方式,放在实践讨论的环节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教师根据这些指导学生实事求是,把间接知识和实际知识相结合,达到教学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三、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哲学教学方法改进的中介。在多媒体、网络化已成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基本标志的今天,最鼓舞人心的事就是在各门课程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与计算机多媒体的有机结合,有可能在虚拟和现实问题上给学生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更深刻的启迪。多媒体的引入,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解决了一大堆难题。多媒体课件的引入既节约时间,又形象、直观,不但减轻了学生负担,而且从讲义的材料补充和阐述原理方面的文字资料来说,它充当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增大知识量、信息量,而且从视觉、听觉上以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角色的转换。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特殊性,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哲学理论的叙述中,穿插适当的视频、图像资料,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理解。尤其是由于多媒体改变了时空关系,进而也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使教与学的交互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真正发生了革命性的历史变革。

另外一个教学手段就是网络平台的应用。它是配合多媒体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网络不仅能够提供资源,而且可以多方面的跟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比如创建BBS或者教师个人主页,讨论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非常有利于本门课程的开展和建设。网络平台的运用和实际效用发挥,充分借助了资源库的巨大优势,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有效而及时的回答和解决,也为师生的感情交流搭起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平台的运用也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要与学科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艺术相结合,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果大家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模式,交流就会产生隔阂。还有网络上一些学生的不负责任的评论,也会对一些课程改革造成冲击和影响。所以针对这些,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哲学课的语言首先要准确、富于哲理。对于抽象、深奥的哲学道理的理解更多的需要借助理逻辑思维,不可因为使用了多媒体而喧宾夺主。二是不要误以为单纯地使用了多媒体就是改进了教学方法,革新了教学手段,而是要敢于尝试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三是网络平台的创建要持之以恒,及时回复同学们的发言,有力的保障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不流于形式,半途而废。

当然,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讲授艺术,如果脱离了教学艺术,教师仅仅扮演敲击电脑键盘的工具角色,虽然集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于一体的屏幕代替了单调的粉笔加黑板,但学生的感觉会比电视教学的感觉还要差。可想而知,失去“教师”真正作用的教学以及失去“课堂”本来意义上的“教室”,最终也将失去多媒体本来具有的积极意义。

四、破除传统观念,变革考试方式

长期以来,在大学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考试方式都是非常传统的方式。当然,考试作为教学运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验教与学的主要手段,更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指挥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考试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传统的考试理念主要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其结果是教师没有教学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背”知识应付考试成了学生学习的直接目的。这种考试观念不仅严重背离了教学的最初宗旨,而且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造成了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但考试依然能拿到高分的奇怪现象。严格来说,这种现象不应该在大学考试中出现。应该看到,考试只是一种教学上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造就成智慧聪明之人,让学生能够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懂得我们国家经济运行的规律及其表现,增强社会主义情感。因此,考试应侧重于这一目的的实现。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认识到考试,是学生展示智慧和运用智慧的过程,是发挥智慧能量的过程;同时,也是 检验收获智慧的过程。那么考试这个过程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带来激情。而这样的考试就对考试内容的变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明确考试目的。考试并非只是简单地测试知识,它主要是测试分析能力,测试创造性地利用所学到的信息的能力,以及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考试试题应以理解和运用为主,建立在考查学生掌握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出一份好的试卷。试卷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样,学生就会以考试促进学习,把考试真正看作是展示自身聪明才智的机会。第三,变革考试形式。在一般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大多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并附有标准答案。这种形式单一化、答案标准化的机械考试,只能使学生盲目地记忆现成的原理或者结论,教条地回答问题,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限制了思维空间,从根本上也背离了哲学的本性。哲学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有反思、批判的精神,有创新的意识和辩证的智慧。如果学生在考试中得不到真正哲学思维的锻炼和展示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总结,高校也就无法做到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考试形式必须灵活多样,比如闭卷或开卷的课堂考试、查阅资料的论文写作、对实际问题的讨论汇报等等。第四,变革计分形式。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是百分制,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考试成绩仍然在分数计算中占有大部分比重。但是如果要采取多种模式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多样化,突出实践教学和思维培养等特点,就需要同等量化考核。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必要遵循这样一个三七开的计分标准。根据学生的实践或者平时表现,还可以采取灵活的计分方式,比如四六分、五五分,突出平时成绩的考核比重。这样做的目的,鼓励学生不死记硬背,平时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讲授过程当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考试结果。

48 540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