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文【推荐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马克思论文【推荐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马克思论文【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室友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不断进步发展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正不断提升着,许多往年不能实现的幻想也渐渐成为人们眼中平常事,人们手里的财富在日益丰满,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人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与此同时,各类令人心痛的社会现象也映入大众眼帘。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当人们的见识广泛了,生活富足程度日益扩大之后,人们对各类社会现象的看法变得丰富起来。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然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当代各种社会现象不断呈现于世,网友军成为一种强大的舆论生源力量,推进者社会许多事态发展。

前不久网上疯传一起空接滴滴遇害事件,关于这次事件,网上各种各样的评论都有,比如说滴滴作恶的,呼唤监管的,对网约车司机全盘否定的,情绪很激烈,内容冗杂,有的观点合理,有的则十分偏激。针对此事件,首先要谴责的必是犯罪司机本人,滴滴顺风车平台也难逃其咎。与此同时,政府的监管也该是重中之重,这样的社会现象一出,经历各类网友舆论抨击,政府也承受不住压力,故此,《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法》便孕育而生,正式颁行,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意识对于物质社会发展的作用亦突显而出,让人不仅呼吁“网约车终于合法了”。

伴随着意识的永恒不断发展,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同样渐渐成为哲学家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意识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于此,人们各种意识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着根本性的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准确的看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国家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这一点,并且适时地明确指出这一点,呼吁全国人民保护资源和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绿水青山政策便是适应社会存在应有的理论依据。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实际上也并不单纯只是自然环境系统的失调,环境的破坏也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人与自热关系的严重失衡也是当今社会一个突出问题,马克思在此方面也有所理解,他认为应该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转换。与国家来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更是社会主义共和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与我们自身而言,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共同建造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概念,亦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道德规范,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依靠着多方面精神与物质因素,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观的反映,当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到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时,新的社会问题便由此而生,环境问题因此成为我们关心最为广泛的社会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但是社会不断进步,各种生产条件与水平的不断变化,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也存在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和不充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许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经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深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集聚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创绿水青山,为中国梦助力前行。

许多人认为个人力量在国家面前只是渺小微无,可有可无,便把自己所做之事认为“无所谓,反正有别人去做”,这类的想法,对于习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政策不重视,忽视了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中也曾指出,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既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所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我们不能忽视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人都挣扎于生活与财富之间,忙碌于各类赚取金钱的事业中,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无视了对于环境的各种污染,对地球带来的重负,至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现实生活,一切以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创新经济发展。

不仅仅只是意识上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理念,更要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坚持实是的内在要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个创新发展过程,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提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和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此而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同样需要广大人们群众同领导人员们的不断理论创新,和大家共同践行实践活动,只有理念与实践共同践行,加之不断创新,改进理论思想,深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且实事求是,方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方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践行。

我们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同时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比如前面所说的网约车遇害事件,不能说空姐没有任何错误,如果她可以多加防范不在行程中只顾及玩手机,而是去注意车的行程也不会给犯人可乘之机。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我们看问题纪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看大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同样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人类要生存繁衍、追求美好生活、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基础。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互相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与关系,因此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更是因人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加深,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可续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与生产力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科学技术在当今时代亦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力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国家才能进步,进而去发展,才能保障国家人们的生活需求,生产力的提高,也代表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想要发展必须先从经济建设方面发展。而且生参观写实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在,我们都应该响应党的号召,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创绿水青山,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前行。

马克思论文【第二篇】

浅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论文小组组长。

邹志强。

学号。

10070551。

论文小组成员。

学号。

学号。

院别、班级。

文旅学院。

10史(5)。

指导老师。

陈一新。

2012年11月24日。

浅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摘要。

同以往任何社会一样,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必将有一个逐步衰亡、为新的社会所替代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趋势所有制社会主义垄断。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曾有过它璀璨的年华。但它的每一个进步却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最终不能逃脱被更高的社会形态取代的历史命运。

(一)资本主义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革命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次大飞跃。它全面破坏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引起了——系列革命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冲破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犹如冲破闸门的洪水奔腾出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等,这—切都是过去时代无法比拟的。

资本主义不仅消灭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厂统一的国家,而且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许多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开拓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把世界变成丁一个开放的世界,使—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渗透和竞争的新格局。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电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思想领域中,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高举理性原则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维护它的宗教神学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天赋人权”为"号,冲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专制的精神枷锁,从而给人类带来了—次精神大解放。

资本主义所以能在历史上起革命作用,根本原因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封建所有制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二)资本主义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它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了另—种私有制,以—种剥削制度代替另—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在它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是产生自己一切反面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厂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生产力的进步是伴随着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的加深,它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自己致富的手段和物质力量。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与资本主义保守的私有制度的对立,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随它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对立就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否定因素。虽然资产阶级巴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但这种调整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持自己存在的基础不变,这个基础就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发展着的生产力之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无法克服的。

资本主义提供了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物质条件,但却利用这种物质条件破坏了人类的进一步解放,把人类又推向灾难的深渊。

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又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破坏。

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又使社会风气腐败,精神道德颓废,社会治安恶化,这形成了显明的对照。

总之,资本主义在繁荣进步的之后,包含着日益加深的社会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化的必然性。

二、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果说唯物史观主要通过揭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则主要是研究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谜,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辞分为三个阶段论即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资本主义初期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回溯到资本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对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特点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阶级结构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就直接的社会现实而言,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些新的变化,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生产力层面上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发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呈加速增长趋势。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趋势。在生产力要素内部,脑力劳动比例攀升,劳动工具随着生产管理中新手段和工具的获得,如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而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劳动对象的范围也因为新材料和新资源的开发得到了拓展。有学者用生产力总量、生产社会化程度、生产力的质三个大飞跃来描述这些新变化。

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因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简单说来,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在劳资关系上形成了允许工人阶级加入企业管理的多种形式,在分配关系上实行了社会福利政策。有的学者则将其概括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另外,在生产关系新变化的讨论中,也已经涉及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讨论。

从上层建筑来看,研究者普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在以下四个方面变化显著:(1)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2)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3)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4)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在我们看来,其中的核心要旨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精巧,这与资本不断为自己创造出再生产的条件息息相关。

四、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十分激烈和尖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继续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在更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做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做出的自我调节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执意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这些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五、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一)当代理论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看法。

研究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最终目的在于据此预测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对此,学术界积极研讨,各抒己见,形成了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观察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不仅要看到危机、战争和群众斗争等因素,而且要十分重视社会经济革命和经济发展这个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要资本主义还能推动经济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它就不会灭亡。当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科技革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它不仅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几十年来的“相对繁荣”并不表明它已经返老还童,可以永世长存了。它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进一步向结构性矛盾激化的方向发展,其对抗性质继续深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加强,固然克服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弊端,但同时又以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债务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障碍;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又使科学技术本身与劳动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带来了难以避免的严重失业。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当代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是有限度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两面性。一些学者持此观点,认为,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度,乃至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用;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战友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在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至少证明了这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也就是说,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但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那么,资本的不断积累则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条件。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资本的数额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单个资本没有力量创建和经营愈益社会化的大企业,便产生了由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股份资本所有制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此后又出现了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

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身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生产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从历史上看,奴隶制取代原始公社制,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都经历了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不能期望在短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民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横的,特别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平衡更为明显,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而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若没有特殊的矛盾和革命形式,则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长历程,才能逐步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因此,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科技发达、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它们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既有显著的优势,个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联盟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实力不断扩大。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得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时代更替,历史进步的潮流推动着整个世界不断地向前发展,旧的事物必将被新的事物所取代,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生存法则。

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列宁选集》。

马克思论文【第三篇】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也总结了国际的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就是理论创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江泽民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时,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衡量一下,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看它们是不是正确,站得住站不住。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马克思论文【第四篇】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再读《资本论》_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

·马克思主义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浅析“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的循环经济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马克思论文【第五篇】

上了将近半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从这部历史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社会生活总是在不断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程度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生动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就没有出路。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它为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正确的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是一座思想高峰,同时又是我们向新的高峰攀登的阶梯。

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才枝繁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威力才能得以发挥;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坚持和巩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着重学习的是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是终极结论;掌握的是完整体系,不是只言片语;运用的是立场、观点、方法,不是个别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总是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真正内涵。一句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论文【第六篇】

在马克思研究领域,有大量著述讨论马克思是否有伦理学的问题。马克思本人推动了这一争论,或者说,起码预见到了这一争论的可能性。在《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的序言中,他希望能够避免读者对他描述资本家和地主的方式可能产生的误解。他说,他决不希望用“玫瑰色”来描绘他们。但是,在这部著作中,他继续指出,“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时。

二、马克思论现代世界的“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

马克思去世后出版的早期作品《1811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著名的概念是“异化劳动”(en-tfremdetearbeit)。“异化劳动”所描绘的是现代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生命活动、其他劳动者和整个人类相异化的状况。马克思在这里谈到的异化是一种深度形式,而不只是黑格尔思想中辩证自我发展过程中的永恒特征“外化”(entaiisserung)。在这些手稿中,马克思的分析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色彩,这是在他后期作品特别是《资本论》中所罕见的,当然此后并非绝对没有出现过。马克思在此毫不留情地谴责了当时产业工人的极度堕落,直率地引用了几位法国作家和其他人用生动细节表达的类似观点。他还用好几页的篇幅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的力量,并且结合歌德《浮士德》和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的段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金钱颠倒了人类正常的价值观,将美德变成罪恶,罪恶变成美德,等等。与关注工人堕落的论述相比,这些引文更能表明马克思保持着对世界中恶的强烈感受,而不只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三、马克思与基督教传统:对话与差异。

虽然马克思非常鄙视利用基督教为大规模剥削正名的极端伪善做法,更不齿一些“成功”资本家自称基督徒的行为,但他还是尊重基督教传统的某些要素,这从他引用托马斯·莫尔和马丁·路德的作品可以看出来。不过,如果说马克思对恶的理解有着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理论基础的话,应该归于他受到的古典学训练,特别是他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崇拜—在上述引文的前面几行他称其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亚里士多德对过度的谴责。这一主题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并且在《政治学》中尤为突出。在柏拉图哲学中,这也是重要的内容。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公开指责高利货极其违反人性,因而是不道德的。众所周知,这种对高利货—即对货款任意收取利息,这种利息远不及当今的高额利息—的强烈否定态度,也是中世纪教会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等教会哲学家的.观点。这也导致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早期的欧洲,富有的犹太人往往是放货者,因为他们不受教会规定的限制。

四、结语。

在我看来,马克思在思考罪恶的历史中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以不可思议的直觉,抓住了他那个时代以及当今时代仍居于主流经济制度核心位置那个恶的原则的种种含义。这一原则就是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目标之上,并且,归根到底是最道德的。虽然有人会认为马克思熟悉的资本主义形式是简单而粗糙的,而非如今的复杂形式,但这一看法只是在有限范围内成立。例如,马克思熟悉当时叫做“股份公司”的现象,并预见了其扩张和演变;他预知了我们所说的“全球化”,在《资本论》第3卷开篇把它看作是阻止利润率下降趋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资本论》第1卷结尾部分他非常激动地预测了英国政府在爱尔兰犯下的骇人罪行,美利坚共和国的诞生以及爱尔兰人移民美国。马克思去世后的130多年里,关于“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列宁)和“晚期资本主义”(哈贝马斯和其他人)的讨论盛行,以马克思之名发动了最为剧烈的政治变革,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从未涉足的大片地区完全融入资本主义结构,当然还有马克思从未想到的技术进步—至少就我们目前所能知道的马克思想法而言;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意识形态基础的核心原则本质上并没有变化。马克思在其大量脚注中提到的他那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观点与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拥护者给出的口号并无二致。因此,尽管尘世与天国的很多事物超过马克思哲学想象的范围,这不足为奇,但是,他揭露了处在早期现代生活核心位置的堕落和“颠倒混乱”状况,今天仍旧如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马克思论文【第七篇】

这里首先有一个简单的事实:马克思说过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2这句话已被当成体现着要求读者“自己思考”3的自由精神的妙语,它实际上带有很重的份量。马克思不光是事先一直反对把他的著作解释为体系、解释为新的历史哲学,或解释为终于发现了的政治经济科学——由一个“作者”(马克思)生产出来的具有总体理论(马克思主义)统一性的作品。马克思不光是在宣称《资本论》不是“科学”,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时候一直拒绝这种自以为是。而且,他在这样做的同时,甚至就改变着“批评”或“批判”这个说法的意义。针对这个——被理性主义传统责成要把真实的东西从虚假的东西中解救出来,或者要代表真实的东西来谴责虚假的东西的——概念,马克思强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建立在阶级斗争之上的使命:“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无产阶级”。4而通过这些言词,他还拒绝了那种在传统意义上把他假定为上述批判的知识分子“作者”的观念。

这些见解使我们回到另一个事实:正是在工人阶级运动中——通过分担它的实践、它的希望和它的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才从根本上改变了,成为“批判的和革命的”5。这不止是观念史上简单的一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它已经成为那些具有决定意义的理论—政治争论的赌注。当考茨基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全盛期(1902年)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科学”的唯一守护人生产了出来,并“从外面被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时,当列宁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语境(反对“经济主义”的斗争)中,甚至也拾起了考茨基的提法时,6他们正用一种最成问题的解释在暗示马克思的思想。提法不过是提法。但它能够使一种政治倾向具体化,同时使某些历史实践得到辩护和加强。在科学理论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产出来,并“从外面被灌输”到工人阶级运动中的这个观点背后,存在着关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党与群众运动之间以及党的领袖与普通战士之间关系的一整套观念,这套观念通过以上种种分离再生产出资产阶级的知识与权力形式。

毫无疑问,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是学术上训练有素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出身并不必然是命运。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角色定义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那个现实命运,是在他们的直接经验——马克思对于法国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经验,恩格斯对于英国工人阶级被剥削状况和宪章运动的经验——中彻底表现出来的。在他们“早期著作”的矛盾中,我们可以跟踪他们逐渐投身进来的那些阶段;我们甚至还可以确定那“一刻”——在《1844年手稿》中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戏剧性遭遇之后,他们“意识”到需要彻底追问那些塑造了他们的原则,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变换场所”,以及为了这样做而“把[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7这“一刻”是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那惊人的、象谜一般的句子中开始体现出来的——它只是一个无尽的探索过程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在1848—49年的政治斗争之后,在《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年)、《雾月十八日》(1852年)、《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第一国际的创建(1864年)中,接着在《资本论》本身(1867年)和《法兰西内战》(1871年)中持续着。我们可以这样来回应考茨基的提法:马克思的思想是在工人阶级运动内部、在那个运动及其立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正是由于来自在斗争和矛盾中惨淡经营起来的工人阶级运动内部,马克思的思想才能从最初的马克思主义圈子普及到大型的群众性政党中来。

我们在由考茨基系统地重申并且列宁也援用了的、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的著名论点中发现了同样可疑的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确属于那些具有德国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我们所说的“三个来源”)教养的知识分子之列。然而,把马克思的思想归结为这三股潮流的汇合就是向观念史的陈辞滥调屈服,从而无法说明促成这一相汇并把它改造为对于自身组成要素的“革命性批判”的政治-理论基础。黑格尔、斯密与李嘉图、蒲鲁东等等当然构成了马克思不能不顾及、不能不由以出发的历史视野,也是他注定要进行加工的原料,但他这样做的目的却在于戳穿它的意识形态门面、打乱并重整它的原则、洞察它的另一面——它那藏匿着的现实。为了到达这另一面,恰恰就要“变换场所”,而且要采取另一种立场、一种“代表……无产阶级”的“批判”。把这场思想革命的历史归结为“三个来源”的简单汇合,说到底,就是把马克思看成一个所谓“作者”——他知道怎样对他头脑里凑在一起的要素进行结合,例如,通过把黑格尔运用于李嘉图,建立一种“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这就是认为马克思可以不触动其结构而使这三个要素中的每一个都“用脚站起来”——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使哲学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再使法国社会主义的幻想成为一种“唯物主义”历史哲学或——作为那种弥赛亚主义的实践版本——成为一种科学社会主义。

我们知道具有这种完成形式的这些提法在马克思那里是找不到的。不如说,它们属于马克思主义史,并且自第二国际以降,它们就表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官方定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然而我们的确在——因为不得不对尚未命名的事物进行思考而在矛盾中斗争的——马克思那里找到一些因素,它们为这些提法的出现打开了方便之门。我们找到了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使黑格尔辩证法“重新用脚站起来”8的(费尔巴哈的)主题。我们的确找到了——越来越受到批判,但还总是作为一种基调存在的——体现为确定生产方式“演进的几个时代”相交替并通向共产主义透明性的某种历史意义、历史哲学的观念。9我们在马克思那里找到了继“必然王国”之后的“自由王国”这种唯心主义的表述10——即个体的“自由发展”由以代替种种社会关系,使后者像国家和商品关系一样变成多余的这一共同体的神话。

这些主题的或隐或显的唯心主义不仅出没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名副其实的“唯物主义”历史哲学),而且出没于1859年《序言》的进化论(诸生产方式的“演进”交替)和在葛兰西喜爱的名言中同义反复着的终极目的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11同样的唯心主义以远为狡猾的形式出没于《资本论》本身。我们已经学会从《资本论》——无论如何都会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表达方式”12中辨认出那个虚构的统一性;因为需要从对价值的抽象出发,就是说,需要从可通约性领域所预设的同质性出发,而不是事先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确定为这个表达过程的条件,所以上述统一性从一开始就被强加了进来。

如果说“开头”的问题对马克思来说是件麻烦事(“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13),如果说他给自己强加了把对价值的最大限度的抽象作为强制性起点的观念,那么这也是某一特定的科学(wissenschaft)观念——即关于每一思维过程(denkprozess)为了求真就必须服从的形式条件(例如全部知识,因而还有对知识的表达,都必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观念——作用的结果。显然,黑格尔就停留在关于真的必然表象(representation,darstellung)或表达形式的这种幻想之中。

关于真思维形态的这种哲学观念,其影响可以确切地在《资本论》中一一指出:例如在把剩余价值作为生产出来的价值与生产过程中预付的可变资本之间的差额而用算术方法加以表述的地方。14从表达顺序出发、被扣除法以这样的形式强加进来的这种表述,便可以导致对剥削的经济主义解释。但剥削无论如何是不能归结为这种剩余价值的,它必须在其具体形式和条件中得到思考。这也就是说,它必须一方面在劳动过程无法缓解的紧张状态(扩大、强化、划分)和劳动组织的分工与规训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消费、住房、家庭、教育、健康、妇女问题等等)的范围内得到思考。毋庸置疑,马克思并没有认为剥削只等同于价值的减法计算。他谈到了剩余价值的不同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恰如他谈到了在劳动过程和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种种剥削形式。但他是在那些总是显得很突兀的、“历史的”和“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章节中,在占统治地位的表达方式的边缘做到这一点的15——好象他不得不暂停或打断这种方式才能赋予它应有的意义似的!

所以我们看到“变换场所”、采取一种“代表……无产阶级”的立场,这种显而易见的需要,无论怎样被有意识地提了出来,就其本身而言,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服务于“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的。马克思鼓吹的唯物主义同样适用于他本人:意识并不是实践;意识甚至不是有着其真正形式的思想。我们可以指出一个事实来作为这个不可避免的裂缝的标志:除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那简短的、像谜一般的宣言,马克思本人可能从来没有关于“他的”哲学说清楚自己的新立场。他给恩格斯许诺要用一打纸谈谈辩证法,但从未将它们写出来过。他还“压下了”1857年《导言》——这是关于他的立场的最详尽的陈述——并说:“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17一切都发生在他的著作和他的斗争中:这是一场为了确保新立场以防退回旧立场而进行的漫无止境的斗争——一场即便看似获胜也总是存亡未卜的战役;一场为了思考被某些万能词语所遮蔽的事物而去找出尚不存在的词语的斗争。(这也是超出词语而进行的斗争。)《资本论》中最意味深长的含糊其辞便是明证,在这些地方,“异化“继续出没在关于拜物教理论、死劳动与活劳动的对立、生产条件对工人的支配、以及共产主义图景的文本之间。异化:一个旧词,一个旧的、无所不适的、唯心主义的概念,显然是在思考着别的什么东西——某种不被思考的、并且一直就那样存在着的东西。

这里还有另一个例子,它可以说明历史怎样以十足的唯物主义方式出其不意地超越了马克思。马克思区别于所有唯心主义政治哲学,因为他从不对“观念的统治[omnipotence]”——包括他自己的观念——抱有任何幻想。(是列宁在受到激烈攻击的时候才不明智的写道“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omnipotent],就是因为它正确。”)18自《宣言》以降,马克思的立场就是明确的并且从未改变:正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普遍运动,才能为作为一场“现实的运动”的共产主义开辟道路。观念的影响只是阶级力量对比的次要表现形式。

不寻常处在于马克思根据他自己观念的立场来考虑上述唯物主义论点。这在《宣言》和1859年《序言》中是同样明确的,后者的表达还采用了地形学的形式。这样,马克思两次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说明了他自己的观念。他先是把它们作为综合分析的原则加以提出(在《宣言》中针对的是全球形势,在1859年《序言》中针对的是社会形态的结构)。他的这些观念从而随处可见——并且见之于它们的理论形式——因为它们是解释全球性现实的工具。但是当他把它们放在一个由这种全球性现实所决定和限定的立场上时——用1859年《序言》的那个提法,把它们放在“人们借以意识到[阶级]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意识形态的形式”19中时——马克思的观念就换上了第二副面孔。于是,通过把他的这些观念放在一个由社会和阶级关系所规定的(上层建筑的)立场上,马克思不再把它们看作对既定整体的解释原则,而是只从它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所可能产生的效果这方面来看待它们。与此同时这些观念也改变了它们的形式:它们从“理论形式”转化成“意识形态的形式”。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份量更多地在于——对这些观念可以在其中获得能动性的那些条件、形式和限度而言——他具有敏锐的、实践的意识,而更少地在于他的理论的唯物主义内容。因而,就有了这些观念在地形学中的双重铭文。因而,就有了那个根本性的论点——观念,无论怎样真实、怎样在形式上得到了证明,它们也只有在具备了群众意识形态的形式并被阶级斗争所采用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得历史的能动性。

然而,由于不可思议的历史的反讽,马克思的立场并不能设想这样的可能性,即他自己的思想本身就可以转而了结“观念的统治”并被当作为此服务的政治学来使用。这里的问题不是要把马克思拿来拷问并根据他本人没有经历过的历史——我们必须反思这个历史——来审判他。但我们还是可以指出这样一条证据:在马克思留给我们的所有著作中,论及他所谓“上层建筑”——意指法律、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形式”——的地方微乎其微。在(其贡献仍属有限的)葛兰西之前,马克思主义传统并未对马克思留给我们的东西有所丰富。此外,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观点看仍停留在马克思的阶段,或不如说停留在他的某些缺点中,也是一个令人诧异的悖论。他的思想引发了评论和说明(时而是卓越的,大多是乏味的),也引发了若干应用,并且在革命政治行动的进程里也自然地陷入由解释而产生的尖锐冲突之中。然而就绝大部分情况而言,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被重复,并且被扭曲或僵化。假如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以乌托邦方式而是以科学方式出现的,假如说世上的所有科学无不靠进步——要求批判地对其最初的表现形式、对其“开头”加以怀疑的进步——而生存,那么上述现象就叫人吃惊了。在马克思主义这里没有发生过那种进步:只有罗莎?卢森堡有勇气试着去批判《资本论》第二卷里的再生产图式,然而却是错误的。近年来,一个批判性研究的运动终于象是在成形了,在这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未能有新的起步或发展。如今,这个悖论不仅仅让我们看到阶级斗争那无可争辩的作用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统治,它们使马克思主义一直在理论上处于守势;它还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那里的空白,而我们必须注意,不要以一种理论自身所具有的观念的名义,即不要以那种应当是“完整的”、没有裂缝或矛盾的东西的名义对这些空白做出评判。

关于观念在地形学中所具有的双重立场以及关于观念从属于阶级斗争的这种唯物主义,实际上并不足以对观念在阶级斗争中的有效性进行思考。还必须使观念能够为群众“意识形态的形式”所采用,这不可能单纯通过宣传来实现,而是有赖于阶级斗争的种种组织形式。“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其实就意味着“组织!”现在看来,组织的迫切性好象并没有给马克思提出一个特殊的理论难题:整个难题都事先通过由自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那个自觉自愿的共同体所具有的透明性——通过对共产主义的自由共同体、一个超出社会关系的共同体的预见——而被解决了。每个组织为了保证其本身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性,都必须为自己配备一套机器;没有不带有这套机器的组织;而机器与战士之间的分离也会再生产出资产阶级的权力分配,导致严重的难题并且以悲剧而告终——工人阶级在其历史经验中将不得不正视的这种观念,对马克思来说还是无法想象的。但他的后继者们也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理论难题来解答——甚至罗莎?卢森堡也没有,尽管她已察觉到某种危险。而且马克思除了有一种关于组织的透明性概念之外,从未放弃他过去把意识形态看作“意识”或“观念体系”的那种透明性观念,也从未成功地设想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就是说,设想意识形态在实践中的实现,而这些实践则受到依赖于国家并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形式而起作用的那些机器的支配。马克思的大多数后继者所做的无非是对马克思本人加以重复(注释或解释),并且闭着眼睛跳进茫茫黑夜,即对于国家、对于意识形态、对于党、对于政治的无知的黑暗中——更有甚者,则把马克思的思想颠倒成与他根本不相容的东西。

我们早就听说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证明教条的诱惑在受到否认之际也会出来作祟。20列宁本人毫不犹豫地断言“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并说“马克思主义是被铸就的一块钢铁”。当然,我们不能忘了这些说法得以形成的语境,要明白列宁是在故意地“把棍子弯向另一边”;21但历史改变着语境,这些话却保留了下来。马克思主义变成了进化论的历史哲学(考茨基、普列汉诺夫),《资本论》变成了政治经济学论文。为了巩固这个事业的统一性,恩格斯的某些不幸的文本(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或《自然辩证法》)被用来构筑“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列宁给它提供了绝对的保证,宣称这是“唯一完备而严密的哲学”。在这条发展线索的尽头,马克思主义变成一门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是它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它的运用。以马克思的名义,斯大林用了很多年给这种穷人的黑格尔主义,给——任何地形学都已从中合情合理消失了的——这种没有外部的绝对知识确定了种种提法。既然“干部决定一切”,那么给真下定义就是领袖的特权,观念的统治这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在国家-党-国家意识形态的畸形统一性中凯旋了,而群众恰恰只有在他们获得解放的名义下屈服。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运动的影响还不足以解释造成上述巨大扭曲的原因;同样必须说明的是这一意识形态的诸形式在工人运动内部再生产的过程。在这里,一种——不仅关于国家、关于它在某些机器中的物质存在,而且关于党本身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的领袖们历来对(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工人阶级运动内部的政治倾向上产生的影响是敏感的。然而他们总是机械地把它设想为、并最终一成不变地把它认定为造成运动的一切困境和“偏向”的唯一原因。只有这种影响。投身于实践的、直接的阶级斗争难题并被它们遮住视线的这些领袖们,他们没有告诉我们:任何斗争的组织形式都掩藏着一个特有的意识形态,它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捍卫并确保组织本身的统一性。即便他们的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了在政治上具有能动性就必须获得以群众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的形式”,他们也并没有真正重视一个事实,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为了组织的生存、统一性与防卫所需要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差异并潜伏着矛盾。由于缺少一种关于党、关于其机器的结构所产生的作用的理论,他们不可能想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会因为党本身所必需的意识形态而受到歪曲。后一种必要条件就反映在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力量”和“一块钢铁”的提法里。对有待于在自身组织实践中被统一起来的党而言,考虑它在某一危机时期的特定目标与特定前途,和公开保证它的意识形态的真理、保证它的理论与它的实践的永久统一性一样,都是必要的。而由于党是机器,所以对党的领导来说就有了一种强大的诱惑,使它认为自己理应对某种绝对知识做出意识形态的保证,以至于再也看不到这种知识与其权力相混淆的意识形态功能了,进而也看不到它的风险了——甚而至于也不能理解:意识形态的这种未被认识的功能最终将会在党自身中、在它的领袖与它的战士的差别中再生产出资产阶级国家的结构。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于工人阶级运动的公认的影响,不单是一个“观念”或“倾向”的问题,而且也反映在适宜于再生产出国家结构的各种组织结构的物质性中——然而想要看到这一点,原本就需要一种关于意识形态、关于国家、关于党和关于政治的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其各种组织的实践中,总是不断地与这些现实相遭遇:它总是不得不解决由它们提出的难题,但又是摸索着解决的,就像它是盲目的一样。这造成了列宁的工作和行动的崇高与悲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没有在建立新的党和新的国家的艰巨任务面前停止修正和改变他的思考,也没有停止使群众投身于一场文化革命的意识形态复兴。列宁在革命实践的长期、矛盾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对于把这种实践当作一个总体的、直接的突变看待的神话概念来说,的确是一贴矫正药,但并没有发展成一种关于国家、意识形态和党的理论。这也造成了葛兰西的崇高与悲怆:他已经察觉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政治分量,但却无力摆脱那种仍然束缚于一套历史哲学的历史研究。这也是造成了毛的崇高的原因:他大胆地使辩证法服从于(他的“矛盾”论的)辩证法,从而实践地质疑了关于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观念,进而在被指望用来改变党与群众关系的文化革命的狂热计划中,触及了意识形态关系的性质,并指出政党机器脱离群众以及它的权力的问题。然而在这里,实践也没有发展成一种理论。

上述证明不应该是变相的判断。那样就意味着退回到某种微妙形式的“观念的统治”中去,意味着把对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所应负的责任推给关于意识形态、国家、党和政治的理论的缺席。那样就意味着设想“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可以主宰历史,并且在这种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之外,还假设了另一种唯心主义:它认为,在阶级斗争中“代表……无产阶级”的理论并不因为国家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权力而脱胎于这场斗争、从属于这场斗争的历史,并不依附于组织的结构以及关乎这些组织的建立与斗争的意识形态条件的结构。在它的发现中,一如在它的空白与矛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都从属于这场斗争,就像它涉身于自己历史的种种歪曲和悲剧中那样。

马克思主义不该通过谴责或悔恨的方式来摆脱其历史的悲剧,那种做法只能流于道德主义和理论上、政治上的自暴自弃。对马克思主义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承认这些悲剧、对它们负起责任、把它们提上议事日程并锻造从根本上理解它们所必需的理论工具。这跟要澄清一段不可逆转的过去的那种知识分子的好奇心毫无关系。在这样一个彻底的反思过程里,生死攸关的赌注是:最终要让它开始了解自己、了解那个事实上的和将要改变的自己。

因为理论的难题并不是知识分子头脑里的一场赌博,而他们既不能决定这些难题的突然出现,也不能决定它们的立场,更不能决定它们的解答。要成为今日唯物主义者,我们首先必须承认:如果我们可以就马克思的思想——它的空白、矛盾和幻想——草成一份初步的、零零碎碎的帐单的话,那也是因为局势给我们强加了这个任务并使我们能够去履行它。世界上与我们各国工人阶级及群众斗争的巨大发展以空前的可能性回答了帝国主义的进攻;最终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意识形态上和理论上——的普遍危机带着它的矛盾、混乱、僵局和悲剧而在光天化日下爆发了。毋须追溯多远,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危机曾经对我们而言是被封锁和密闭在斯大林主义国家教条主义的各种形式之中的,后者判决所有试图接近难题的人都是有罪的和政治上孤立的。今天——这是相当重要的新情况——这种封锁的各种形式正在瓦解,构成危机的因素开始——甚至通过它们的分化——对广大群众变得可见了。危机所提出的种种要求使我们看到了在马克思那里一直缺少的东西,因为今后我们迫切地需要搞明白什么是国家、意识形态、党和政治。我们只要读一读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就会看到,马克思主义即便在它充满活力的时候也总是处在一个critique[批判的/危机的]立场上(取该词的两个意思: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幻想做斗争,和不断地在其发现中受到威胁),因为它总是介入群众运动,并被它们搞得措手不及,它总是向群众斗争那无法预言的历史的要求开放着。现在比起任何时候来,即便是处在最糟的矛盾之中,群众也更多地在行动。

也许这是它历史上的第一次,马克思主义到了深刻变革的边缘,变革的最初迹象已然可见。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也必须重新采用马克思的老格言——而不是丢掉它:我们必须“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首先是把马克思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而且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不光是哲学家、知识分子和领袖们的事——甚至不光是个别政党的事。因为“人人都是‘哲学家’”(葛兰西语)。归根到底,它是经受着斗争无情考验的广大群众的事。

注释:

4《资本论》第1卷序言,见《选集》第2卷,第100页。〖编者注〗。

5《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跋,见前引书,第108页。〖编者注〗。

马克思论文【第八篇】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进行一切改造活动的基础。实践是具有客观性和物质性的一种活动。人类进行一切实践活动的目的均是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是一种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其在内容上主要包含三个基本形式,具体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见存在的相互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为一种全球意识。

在经济及科学技术告诉发展的当代社会环境中,实践在空间特性上表现为全球性的规模和全球性的效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进行理解可发现,其实践观表现为具有一种具有全球性的意识,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须站在全球的角度,深入解读实践字人对世界间成存在的相互关系,对当代人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当代,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所体现出来的全球性标志着当代人与世界存在的关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展开和实现。人与自然间存在的关系表现为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具有全球性,成为备受全球人们关注,并急于对其进行有效解决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一种未来意识。

受当代技术存在的特殊性质影响,当代实践存在的时间特性对未来产生极大的影响。和这个特性相互适应,马克思主要哲学中的实践观体现为一种关于未来的意识,该种观点要求人们在对当代实践进行考察的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对人与世界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着重对实践对人与世界关系未来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实践对全球规模及效应产生的意义具有双面性,实践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产生的影响也同样具有双面性,当代实践中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导致发生的诸多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解决,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最后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作用。虽然在当代世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国内矛盾、国度矛盾等所引起的各种冲突与战争目前还可以通过各种力量进行控制,将这些矛盾所引起的相关冲突与战争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及范围内。但是这些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并且还随着世界的发展不断与多种全球性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在世界得到发展的同时,各种全球性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当这些矛盾进一步激化时将会对世界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一种人类意识。

在当代技术发展存在的特殊性质的影响下,当代实践所具有的价值特性主要体现为主体性与反主体性效应二者间的同步增强。因为当代实践具有全球性的性质,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所提到的主体就不仅仅指特定的个体,也不仅仅指特定的人群,而指的是整个人类。与这种情况相互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体现为一种与当代实践密切联系的人类意识。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必须从人类整体观点来理解实践及其未来的发展情况。从人类的观点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进行解读的实质就是要站在人类生产和人类发展的高度对当代实践多人与世界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解读。当代实践所具有的全球规模和效应双面意义及其对人与世界关系发展产生的双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为,实践作为当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世界进行理解和把握的一种基本方式,当代实践凭借其特有的技术不断得到扩大,不断增强,并充分展示了人类所具有的强大本质力量,为人类的生存和今后的发展创造出了无法预想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体现为,当代实践作为当代人与世界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代实践的技术又会反过来对当代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冲击,进而会为人类生存和人类发展造成出诸多种现实的威胁和可能的威胁。当代人与世界关系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困境和各种危机,实质上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多面临的困境和危机。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当代实践的主体和反主体效应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为基石建设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观,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该种实践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其基本特征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第二,“不争论”、“让事实说话”,求真务实的实践理论风格。第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

48 1722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