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精编4篇)
【导言】此例“我国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素养教育教学论文1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果教师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缺乏应有的人文情怀,就无法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人文意识和人文思想,也得不到学生的敬重,更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精神境界,更新教学理念,在工作与学习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给学生做好榜样,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
二、教师要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基本知识理论,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深度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丰富学生的人文思想。文学都是人学,它对人的影响极为深远,文学作品不仅描绘了社会现象、人类生活,更是通过具体环境展现了人的精神、价值、尊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有助于教师实施人文教育。学前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只停留在情节上,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作品中特有的稚拙、本真与快乐,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充分发挥教材的审美、认知和教化功能。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蕴藏在作品中的优秀形象和美好情感,搭建起文学作品与学生心灵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充满童真、梦幻及真、善、美的文学艺术世界里感知至纯、至美、至真,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热爱、关心幼儿,为他们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儿童文学作品充满情趣,尤其是经典的儿童文学更有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阅读和赏鉴儿童文学,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思想,塑造出和谐、平静、健康的人格,引领他们在向善的空间里不断提升自己。
四、教师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素质教育论文2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全面发展的时代,人才对社会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的中国将会越来越突出。而开展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培养高素质高修养的新型人才来实现中国崛起的目的。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历史进程中,只有顺应当代社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牢牢把握住体育教学的核心思想,才可以符合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存在的误区
就当前的社会现状而言,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分布着诸多不足。
(一)思想观念南辕北辙,将手段当成目的
所谓体育,就是以人的身体活动为媒介,通过各种规律,实现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完善的人才。所以体育教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完成训练,而是,在锻炼的同时,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达到完善人才的最终目的。但是,现实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并不如理论上的那么完美,反而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为学生制定统一的运动标准,忽视学生的自身实际;教学的过程只重视结果,降低过程的影响力等等。
(二)实际教学本末倒置,重竞技轻素质
实际上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误区与中国的基本现状有着重要关系。许多高等院校以帮助学生应对考试为主要目标,把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作为主要手段,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经历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校期间被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离开学校以后很少存在学生继续保持体育运动的情况,这样的行为违背了最初素质教育的初衷,并未起到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作用。
三、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体育素质教育的认识
体育素质教育是新时代观念进步下的产物。它区别于过去的那种注重整体的模式,把教育的焦点放在个体的身上,重视个体的发展与进步。如今社会公众对于素质教育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这也要求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者应该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对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武装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明白素质教育对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确定素质教育的正确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加快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对于学生而言,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占据了成长的大部分,因此,教师就成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参与者和陪伴者。对于体育教师而言,督促学生定时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并不是教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打造全面的符合国家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也一定要符合要求,一定要有强硬的专业功底,并且深深理解教师的任务以及责任。只有教师切实认识到自身责任的严重性,同时愿意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体育素质教学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转变课程理念,增加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体育教学的改革不仅仅是思想层面上的改革,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付诸实践,具体表现在对教学方式的设置以及教学的内容上。改善以往传统老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中添加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内容,在增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更新和改革,以求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时代的变化。
(四)结合实际,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所谓的素质教育,其最终的落脚点位于素质二字,就是指通过教育,促进人的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只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小小的方面,除此之外,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等也属于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但是,立足中国的现实,中国从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并未真正的把目光放在素质二字上,只是一味的强调技能,这就是中国高等院校体育素质教育现存的弊端。所以,素质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在加强身体素质锻炼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代替以往的呆板无味。
四、总结
彻底推行体育素质教育是当代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使体育教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就必须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放眼长远,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避免传统的重竞技轻素质的误区,把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到底,真正意义上实现体育素质教学。
作者:周德来 单位: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第2篇: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素质教育渗透
一、高校体育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对人文精神的传承,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体育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这是以往内体育教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这决定了体育教学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载体。
(一)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境界,即是说要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相符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体育改革的新形势。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毅力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能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的关键,也是社会赋予的重任。
(二)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
体育教学不仅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还包含多种功能,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体育活动一般具有竞争性、合作性,在竞争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合作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不仅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还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好身心准备。
(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良好的体育技能,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当然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认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有助于文化素养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因为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比如田径教学中起跑训练,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投篮命中率训练中,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升,为从事智力活动打下基础,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一些高校认识到了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在教学中实施。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基础薄弱等,这会制约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教学观念陈旧
高效体育教学观念陈旧,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中重视实践轻视理论,实践课在课时上占了很大比重,但理论课占用的课时较少,教学中重视的是体育技能训练,忽视理论知识传授,这会让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练习,认识不到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也就无法为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学生只知道反复的机械练习,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更不明白在体育锻炼中如何运用这些体育知识与技能,也就无法达到提高强身健体的目的。另外教学中教师注重系统的讲授,未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跟着教师的节奏走,教师让练习什么就练习什么,这是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体现。教学中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结合学生实际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采用统一的授课标准,统一的评价方式,也即是说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因材施教,缺乏适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这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滞后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仍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教师走。即是说教学模式还以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不利于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课程教学内容程式化、模式化,强调的是学生掌握统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因为学生兴趣得不到满足,对体育课缺乏参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三)学生基础薄弱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由于教育、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特别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都属于特长生,特长生长期进行体育训练,身体素质较好而文化素质不高。从整体上来看,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人文底蕴不足,一些学生甚至有写作与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对人文知识了解的较少。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很少参与丰富的人文学习活动,容易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在积极探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也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但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高校体育教学中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的,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基础水平等确定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接受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但学生在运动能力、身心素质等方面有差异,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注重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
(五)教学内容不精
高校体育教学缺乏统一的教材,大都是学校教师自己编著的教材。由于教师自身水平的局限,体育教学内容多而不精,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与大学生需求相背离。大学生想学习实用的运动项目,在以后的工作中仍能参与锻炼。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是比较注重的,但不能因此忽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如果学生养不成终身体育意识,对体育事业来说是不利于长远持续发展的,也不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锻炼,也就无法起到愉悦学生身心的作用。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策略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体育教学理念是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符合,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作用的发挥和人才培养质量。体育教师应树立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提高教师的指导性。体育教学应开展丰富多样的选项课,如自由选择体育项目、自由选择体育教师等,这是对学生兴趣的重视,也凸显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项目,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调动,避免学生因为不习惯教师的讲授方式,对讲授的教学内容不喜欢而导致的厌学现象。教师要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用自己良好的人文素质影响、教育学生,体现出人文关怀。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味的批评,特别是学生心情比较低落的时候应积极鼓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是人文素质教育最直接的实施人,因此教师的人文素养对人文素质教育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言谈举止、工作态度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很难起到引导与教育作用,所以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方法有很多,高校要重视体育教师培训,给教师提供继续学习与进修的机会。同时体育教师要适应时展要求,认识到继续学习的重要性,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使自身具有较高的身心素质与较高的人格魅力。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教师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用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无形中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增加自身的人文自觉性。另外高校体育教师不管在知识积累还是思维方式上,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否则很难吸引学生。
(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更多的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增开一些人文知识方面的课程。体育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运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开设一些娱乐、休闲类体育项目。同时要做到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生活相衔接,也就是要在教学中落实终身体育,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体育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只有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体育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教学体育史时,教师要结合实际制定目标,通过学习体育发展历程,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如观看体育比赛,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这样的体育教学不仅能有效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还有助于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相应的氛围,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就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首先,高校体育教学需要一定环境,比如体育设施与空间,干净的草场、空气、泳池等,能缓解学生身心,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其次,高校要给学生建设具有良好人文气氛的空间,学生置身于这样的人文环境中,能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所以高校应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这对学生学习体育,提高人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体育馆中张贴体现体育精神的名人名言;悬挂体育名人画像,激励学生学习。高校还可以聘请有关体育专家举办以人文为主题的讲座,通过广播、橱窗等形式加大体育文化知识宣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五)采用分组教学方式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大学生由于教育、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调动,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分组教学方式,按基础水平、兴趣等进行分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作者:杨嘉跃 单位:吉林警察学院警察体育教研部
第3篇:高校素质教育与学生评价新模式研究
一、高校素质教育与评价模式的关系
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为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在该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评价模式评估学生的真实情况,为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自我发展方向提供引导,让学生真实感受素质教育带来的成功。从激励原理来看,科学的评价模式可以让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挖掘自身潜能力。因此,高校素质教育离不开合理的学生评价模式,包括评价内容、方法、评价结果使用的合理设计,使评价模式反映素质教育的过程,也关注素质教育的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通过评价结果反映学生的布置,让学生得以反思和改进不足。
二、构建学生评价新模式策略
1.突出过程评价。
素质教育是以提升思想品质、知识技能、技能素质等多项教育,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无法全面评价学生情况。而应注重收集和分析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认知程度、思维能力、情感及创新能力。例如在学术活动、课程讨论、观摩学习等活动中,教师收集学生在学科活动中行为表现资料,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将巩固学生的学习意识、实践意识和努力意识。
2.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评价。
评价模式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始终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教育过程,因此,需要调整并建立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新标准。这要求实践课程质量的优化及效果强化,明确实践目的,对实践全过程做精心组织和安排,在实践教学的所有环节制定严格的测试标准和评定依据,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评价方式也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最后,将创新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创新素质作为新评价模式的重要构成元素。
3.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衡量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评价和评价结果掌握过去和现实的表现,了解个人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巩固优势、改进不足,实现个人素质不断提高。好的评价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自身过去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揭示学生未来发展目标,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和教育作用。而且从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反馈体现学生的探究、实践和创新等基本要素。因此,学生评价模式需要建立反馈机制。反馈机制的作用是传统抽象等级、分数等评价结果无法比拟的,它能让学生获得被肯定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改正不足。同时肯定感受也让学生更信任评价方式,将评价作为个人发展需要,主动接受他人评价,将外部评价作为内在发展动力。
4.建立多元评价主体。
素质化评价是发展性和开放性的评价,该特点也要求转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向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元评价主体转变,使评价活动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由于评价主体的不同,需要明确多主体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不同评价主体提出不同的要求;淡化评级主体的等级和分株,使多主体评价成为以自我反思为主的评价,发挥多主体评价的最大功能。例如学生自评以“寻找自身发展不足”为主,达到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学互评以“寻找他人的‘闪光点’”为主,将他人的“闪光点”与个人进行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教师评价以“发现学生特长”为主,抓住学生的个性,实施分类评价。
三、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素质直接关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甚至关系整个民族的命运。因此,在高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构建恰当的学生评价模式对完善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改变,还要求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评价机制,将评价重点转变为学生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作者:王举 李晓宇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第4篇:高校素质教育课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一、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意义
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所积累的文化,在民间音乐中能够充分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民歌是民间音乐的有效表现形式,曲风淳朴,朗朗上口,容易被人们传唱,民歌是人们心里的真实声音,民间音乐将社会文化充分的表现出来。民间音乐的失传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没落,民间音乐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和生活的元素,对民间音乐进行传承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民俗文化。民间音乐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艺术不会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传承民间音乐也就是传承民族文化。语言是民间音乐中重要的内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以及文字,传承民间音乐的同时也是对民族语言的拯救。很多人都知道纳西族的音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纳西古乐其实是从汉族由来的,在融入到纳西文化前,还有汉族经文的配唱,但是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弱化,形成单独的纳西族音乐。音乐的传承过程中语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当前很多民族的文字已经失传,在传承民间音乐的同时能够使以口头语言形式存在的语言得到流传。
二、高校素质教育课中民间音乐的传承
(一)展现民间音乐,提高学生的兴趣
我国的民间音乐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乐器就有几百种,说唱音乐以及戏曲等也有几百种,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进入提高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民间音乐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在音乐内容中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人文风情等。感受黄土地人民的粗狂与豪放,感受江南民歌的温柔与婉转,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震撼与享受,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为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解说,让学生对民间音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感受到民间音乐的魅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传播,使民间音乐得以传承。
(二)坚持学生为本的传承理念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育要坚持学生为本,高校素质教育课中的音乐素质课是比较有个性、有活力的,在目前的教育中专业理论重视程度比较高,音乐文化的关注和学习其实很少,加之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应用,学生从小接触的就是比较四化的音乐形式,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并不高,这给民间音乐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在素质教育课中,要坚持学生为主的传承理念,既张扬个性,又不失传统民间音乐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听民间音乐。在素质教育课中可以设置民间音乐会、开展原生态歌曲比赛等,使学生的民间音乐的兴趣更加高涨,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有条件的还可以深入到民间音乐比较盛行的地方进行素质教育,充分吸收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营养,促进民间音乐传承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民间音乐资料库
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文化只能以静态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导致我国的生态文化失衡。在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中,我们应充分尊重乡土音乐文化,在高校中建立民间音乐数据库,利用数字化媒体对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进行保存,如建立腾冲荷花佤族清戏数据库、阿昌族音乐数据库、傈僳族民歌数据库、澜沧江流域彝族民间音乐数据库等,并在素质教育课中为学生展示,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音乐文化,能够积极的传承民间音乐文化。
三、结束语
不管是将民间音乐融入到高校中,还是教师与学生走出校园进行感受和体验,都可以使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传承民间音乐中。民间音乐的传承并不是短时间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传播,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教师应积极提高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重视,感受到民间音乐的内涵以及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民间音乐保存起来,更好对民间音乐进行学习和传承。
作者:张媛 单位:长春大学音乐学院
第5篇: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关系探析
一、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一)本质上的一致性
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概念和外延上都有不同,在整个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实施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等各方面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国防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整个社会全体公民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国防政治、军事技术战术等方面施以影响的一切活动”。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培养,尤其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广义上而言,素质教育包括国防教育在内,即可将国防教育视作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在高校素质教育教学实践中,国防教育应服务于素质教育,可以国防教育为契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独立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人格精神;素质教育中应自觉设置国防教育知识,有意识地渗入国防知识,营造国防教育知识环境,构建相关的文化平台,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
(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高校国防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都是高校中的青年学生,从根本上而言,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培养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而展开的。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适应时展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理念、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感、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时代新人。素质教育的目标特征就是不断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等国防教育形式,以爱国主义为国防教育的核心,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2]由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指导精神可知,爱国主义教育为国防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在推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格和道德情操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国防教育的教育教学指导精神,这一指导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可以相互促进,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
(一)国防教育能以其独特性开拓素质教育的
活动空间教育内容,是指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实质。鉴于高校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本质和目的上具有一致性,在教育内容方面就可以通过精心组织和科学安排教育内容,以达到在相互包容中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首先,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具有重叠性,通过发掘二者的一致性,合理构架相关教学内容,可以达到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目的。高校国防教育内容中包含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内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价值目标,二者之间既有外延上的包容性关系,又形成总体目标一致、具体内容又存在差别的复杂关系。高校国防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涉及国防知识、国防历史观教育、国防实践教育和国防思想素质教育等等各方面的内容。而贯穿整个国防教育体系中根本的教学指导精神,则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人格教育,而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可以认为,国防教育抓住了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侧翼,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开拓素质教育的视野,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积极开展高校国防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能够极大地展开素质教育的教育视野,在教育效果上能够发挥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有效弥补其他教育方式之不足。高校国防教育课的最大特点是融国防知识教育与国防技能教育于一体,而且国防技能教育的内容也往往与高校大学生追求奇异、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相一致,因而能够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军训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军事技能训练,锻炼体魄,增强体质,培养青年学生的团结互助、勇敢顽强、令行禁止、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二)高校国防课程教学为高效开展素质教育
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积累,开拓了素质教育的理论视野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方式是通过现役军人带领在校大学生,通过实施一定的准军事化的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方式。这样的训练方式有效克服了高校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方式的不足。在高校国防教育课教学实践中,接受邀请、由部队指派到各高校参与军训的战士,往往都是具有深厚的国防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军事训练经验的优秀教官。他们信念坚定,理想崇高,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在学校的国防教育过程中,他们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参与训练。这种耳闻目睹、身体力行式的教育方式能够极大克服大学生缺乏实践教学的弊病。总之,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不妨借鉴一下国防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提高多方教育的规范化和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直接参与、严格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锻炼和发展自己。比如国防教育中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一般素质教育中不妨积极借鉴国防教育的这一方式,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以国防教育为契入点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
(一)国防教育对于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观”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高校国防教育的教育目标相一致。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的教育目的在“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各方面是一致的,这也让我们看到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是两个“异曲同工”的教育领域,让我们看到了在高校人才培养阵地上二者“和睦相处”“协同共进”的思想基础。高校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之间互补共生的相互关系。在高校办学实践中,不妨通过科学设计大力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借助于国防教育这个催化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1.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形成寓理论教学于军事技能教学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2.结合国防历史,开展民族精神与个体发展有机结合的人生观、发展观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根本目的是强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观念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国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爱国主义观念的提升,也可以促进大学生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国防教育中包含大量与科学文化素质有关的信息,借助于国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前沿知识,认识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动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以国防教育为媒介,通过国防教育特殊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可以有力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发挥出其他教育教学形式难以达到的作用。
(二)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提高国防教育的教育效果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在素质教育中渗透国防教育、以国防教育为契入点增进素质教育的影响效果,要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国防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其一,科学建构国防教育教学体系,将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克服单纯进行技能课教学而缺少理论课教学的片面状况。其二,在军事课教学中,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观念,在内容结构上可以广泛涉猎装备、战术、谋略、战法、军事思想、高新科技、新概念武器、国际军事形势、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等领域,以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国防知识。
作者:张国良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发展规划处
第6篇: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素质教育思考
一、英语口语教学中对素质教育的认知
英语素质教育是一套体系,教学内容可以比喻成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包括听、说、读、写、译,而他的核心是什么呢?这就是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总体分析他的核心归于应用,归于应用能力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这种理想模式往往不能得以实现。主要原因有软硬件配备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听、说训练载体,教材内容滞后等,更主要的是应试能力成为主体,注重英语四、六级、专四、专八考试。这就制约了能力培养,滋养了死记硬背的应试模式。大学生入学后企图得到全新英语教学模式,期待与高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但为了应试,老师只能以“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就是在语法、词汇、阅读理解上下工夫,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很容易忽略英语口语教学,因为它没有应考的约束。很多学生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等能力较强,并且往往还有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在会话上却很逊色。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语口语方面的人才更显得急需与迫切,口语授课教师首先要高度重视口语教学,并且想出各种办法,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二、英语口语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近年来,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力争最大限度地贴近素质教育实质,具体做法有:1.专业性特征和实践英语口语教学同英语其他教学,比如大学英语等基础教学是有区别的,实际上英语口语教学是极具专业性的,即有个性。只有针对英语口语的特性的教学才是行之有效,并且是符合实际的。实际上,英语口语可以涉及很多领域,如商务、法律、经济等。外涉各个专业,内涵是各专业的通用英语规则。如何达到外涉与内涵相平衡,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为此,本人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专业术语的解释与辨析。
对不同专业学生选择有特点的基础术语,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术语进行解释与辨析,给学生把握和运用专业英语打下基础。
(2)专业常识泛读。
口语脱离专业就是空中楼阁,我努力将口语与专业相结合,如和商务英语相结合。播放商务英语文章,让学生了解商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英语口语课程结合实际,这样做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确实使学生能力有所提高。
(3)专业知识专题讲座。
为了让学生听,说英语,不懂专业知识是比较困难的。我试图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当然,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首先教师要对某些专业的基本知识学习掌握,才可以给学生选题。从普法知识到简单商务对话下工夫。学生不但了解了社会常识,在口语训练中有很大辅助作用,对学生真实能力培养起到很大作用。
2.进行案例教学
在分析案例中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打破每节课程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在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上,每两个学时安排30分钟作为案例教学时间,约占课时的三分之一。提前一周布置案例题目,让学生预习准备;在发言对象选择上,可以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可以进行单人口述,也可以两人或三人对话;在案例设置上主要围绕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和生活及自然景观等。注重由浅及深、先易后难。结合英语教学,适合选择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很多,比如:英国的人口、英国的宗教、英国大学、美国地理、美国人口迁移、美国的经济危机、国家领导人外事出访讲话等。在口述过程中有主讲学生,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充分利用预订的30分钟。另一种方法是:结合听力材料,每听完一段英文材料后,教师根据材料内容设置话题,让学生课后做准备,上课的时候,用一定时间让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话题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人文地理等社会常识,又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避免哑语教学,对学生有着极大吸引力,让他们产生兴趣,真正实现学生学以致用,实际能力有很大增强,努力达到英语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3.利用先进教学手段促进听力能力提高
目前,英语专业听力课程设置的课时数比较少:每周只有2个学时,而且仅限于一二年级。要利用每周一节听力课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就要适当增加听力课时。另外,听力课授课方法要改变传统依赖教材,过于依赖磁带光盘,内容单调枯燥的情况,充分开发多媒体教学超链接设备,增强课堂听力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学生易于接受的异国风土人情、文化教育等短片。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听力,又使学生对所学异国文化有所了解,坚持久了,学生的听力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强化英语素质教育的思考
英语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上述提到的探索与尝试只是英语素质教育“万里长城的第一步”,远远不能达到教育的本质要求,需要在各方面进一步加强。英语口语素质教育能够推进,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认识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形势下,英语口语已经成为培养英语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英语口语素质教育是英语学科的生命力所在,抓好英语口语素质教育事关学科成败,事关培养人才的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要摒弃口语教育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错误观点和看法,树立口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2.深化教学改革
一是可以加大课时量,以便增加口语案例教学空间,对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大有益处。二是改变考核方式,由以往书面考核向随机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书面考核与口头考核并重的方式过渡。三是对任课教师进行再培训,给他们提供机会,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口语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全新的教学与教育目标
努力从重视知识传授,智力培养向重视能力、情感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转变。确实为国家发展所需人才出发,培养有用的人才。
4.设立全新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教学内容带来强大的冲击,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基本理论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那些大量脱离实际、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术培训的教学内容成为冗余和障碍。其次,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会发生巨大变化,将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变为多媒体、超链接结构形式。总的来说,教育内容的发展趋势将是教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联系。依据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重新编写教材。在课程设计上重在教学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认识能力。制定教材大纲要着眼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而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着力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教材的多媒体化,利用多媒体,尤其是超链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呈现声音、动画、录像及三维景象教材,使学生身临其境,必然会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为了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贯彻重视学生素质教育,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1)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2)用善意的竞争激发学生潜在能力;(3)用形象、趣味加强学生记忆;(4)用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智力;(5)用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6)用自我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指导;(7)用反馈教学检测、巩固学生的知识;总之,英语口语素质教育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必须认真对待,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将努力探索、认真实践。
作者:姜楠 单位:上海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7篇: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践困境及其对策
一、当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践困境呈现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总体定位模糊。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总体定位模糊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具体而言,更多地表现在对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价值与功能的漠视和曲解,也就是“专业至上”思想的最好注解,即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充其量只不过是专业教育的一种点缀和补充。在市场经济的诸多诱惑中,一些高校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专业及功利主义色彩,在专业主义为主的前提下,非专业及非功利性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不可能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中的。除此之外,诸多高校能否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还受到兴趣主义的困扰。兴趣主义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某种兴趣。学生感兴趣就开设课程,不感兴趣就取缔课程。很显然,这是一种很肤浅的看法,不仅消解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而且直接导致了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模糊偏差。
(二)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一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层面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陈旧、单调、特色欠鲜明,教学内容和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缺失的补课层面,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在更高层次上大学教育对全面提升文化素质的教育功能;第二,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成长规律缺乏研究。对于现代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在网络环境中,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导致大学生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教育内容无所适从,不能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发展。第三,相关专业课和人文教育课内容的相关度低,尚未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课程连贯性和完整性不足,缺乏合理的“课程梯度”;第四,课程设置不成体系,有一定的盲目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数课程因人设课,一些价值不高的课程也往往混杂其中。主要表现在: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忽略最基本的公民素质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实践环节,忽略在实践环节上的综合性考虑,没有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部分学生对文化素质课的认识态度不端正,不重视、混学分的现象普遍。因此,某些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往往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如前所述,由于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的定位及教育目的和内容认识不清,使目前一些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仍然是“跟着感觉走”。迄今为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的评价要么流于形式,要么缺乏章法,根本无法实施。由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激励机制的缺乏,“双高”学历教师上课率低,即使在其相关职能部门不惜重金打造,但是老师的积极性仍然不高,似乎不为所动,上文化素质课实属无奈———或是课时不够,或是其他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相关教师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得不到学校的应有认可,因而教师上课积极性极大受挫,只是为了课时量或获取课时费才开设素质课。因为在上述环节未能把是否上好素质课纳入制度体系,所以很多任课老师都认为无所谓。教学质量高低不一、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素质课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明显提高,老师无所谓,导致在学生的眼里也无所谓。所以,文化素质课的开设不应该单纯强调“量”的扩张,更应强调“质”的提升。开设的课程重点应该考虑哪些课程真正对学生的素质提高有帮助,是有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的。这些课程一方面没有先备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另一方面修课深度等要求不低于专业课水平。要有重点地开好这些课程,使学生从授课中真正受益。
二、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践的对策思考
使文化素质教育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而又稳定的道路,无疑是高校面临的一个既现实又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为破解这一实践困境,思考如下:
(一)准确定位,使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模糊定位是导致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实质上就是缺乏对文化素质教育价值功能的深刻认识。该问题其实就是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紧张缺乏调适所引发的系列问题,定位模糊的时候,就会把文化素质教育看做是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或者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而开设在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补充教育。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准备定位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看做是一种平等的互补关系,它们都各自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一的文化素质教育或专业教育都不是大学教育的中心,只有经过整合后形成的整合态才是大学教育的中心。把文化素质的形成明确纳入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中去,并通过明确而具体的教学设计实现这一目标。
(二)规范操作,实践两种理念。
首先,“树立两种态度,培养两种能力”,即树立对待知识的态度和做人的态度;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文化素质教育课除考虑让学生学知识、增长见识外,更应该树立关注对待知识的态度和做人的态度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文化素质课的开设,最终学生应获得“两种态度,两种能力”的训练。其次,注重培养文、理科交叉思维模式,取代各科知识的简单传授。文化素质教育课应避免简单的单一的知识传授,在传授过程中应注重不同思维模式的人才培养,通过“学习方法”和“探索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注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正确的判断思考方式,使学生善于学习、创造,有助于使学生符合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要求。文科学生加强理工科自然科学方面的思维模式,理工科学生加强文科人文社科方面的思维模式训练,这样通过文、理科交叉思维模式的训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最终促使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顶层设计,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
应强调顶层设计,由专门的文化素质课负责部门统一根据总体目标和要求设计文化素质课的学分、选修要求及开设何种课程等。同时对开设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大纲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等,进而取代那种由学院自行安排、自行申报课程状况,否则容易造成“因人设课”、杂乱无章的状况,严重影响文化素质课的授课效果。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学校某一部门的小事,而是涉及整个学校发展全局的大事。所以,从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大局出发,探讨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既在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政策的适当倾斜,千方百计地调动教师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双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又强化对文化素质教育课教学质量的全面评估,想方设法提高文化素质课程群的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杨黎红 单位:吉首大学素质教育中心
第8篇:高校素质教育民间音乐课程重要性探究
一、民间音乐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民间音乐课程可以提升高校学生文化修养
高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高级人才的摇篮,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产生的作用不单是审美教育,更可以发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人才的重要效果。多种多样的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优秀代表,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可以说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比如我国的古琴艺术就以其悠久的历史以及优秀的文化内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对于现代()的高校学生来说,对于这项艺术却并没有那样的了解,对于民间音乐的学习也只是局限在知识点的背诵上,对于其内涵知之甚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产生的音乐类型也各不相同,都是当时、当地人文风俗的一种体现,学生通过度这些民间音乐的学习与欣赏可以对不同地区的生活状态进一步的了解,比如不同民族的信仰、服装特点等,而且也可以对其历史背景加深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民间音乐课程可以促进学生情感品质、民族精神的培养
优秀的民间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真和善的启迪、美的熏陶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就像孔子所倡导的那样,音乐可以构建个体的心理情感结构,也可以促进“仁”的发展,通过音乐的学习最终实现人自身思想品质的完善,促进人的健康人格的形成。高校学生通过对民间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美化心灵、涤荡性情的作用。另外,民族精神的形成以及发展也可以通过民间音乐课程的学习来实现,民间音乐中对于民族的文化内涵、历史征程、人民情感等都能够进行真实的体现,对于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呈现,高校学生学习民间音乐课程之后可以对中国的历史文明更加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自豪感,最终成为一名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二、民间音乐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增加民间音乐课程的投入,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将民间音乐课程纳入常规教学任务中,使其更具有规范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加强师资建设,对音乐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丰富其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知识。在高校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与民间音乐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比如《戏曲欣赏》《民歌鉴赏》等,这些课程都可以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与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相符合。在民间音乐课程的推广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利用校园广播进行优秀民间音乐的播放、举办民间音乐表演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去进行民间音乐的学习和探索,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二)利用不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力
在民间音乐的课程教学中应该避免只重视知识讲解的误区,教师应该有效的进行知识面的延伸,结合民间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以及相关音乐常识、描画的景色等进行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其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现代新形式的民间音乐加入到教学中,这种流行与传统的结合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更加便于理解,有的流行歌手也会演唱一些具有民间音乐特点的歌曲类型,学生可能会因为对歌手的喜爱而增加对民间音乐形式的关注。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声音以及图像等的多重感受之下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使其更加生动的体会到民间音乐的美。
三、结束语
民间音乐课程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可以发挥到以情导善、陶冶情操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民间音乐可以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的鉴赏水平,了解中国多样化的民间音乐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民间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的差异,高校在发展中需要积极的加强民间音乐课程教育的完善,提高民间音乐教育的地位,对民族文化进行更好的发扬。
作者:张媛 单位:长春大学音乐学院
第9篇:高校德育教师素质教育优势地位探究
一、高校德育教师是思想理论水平较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高校德育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系统的研究和学习,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整的体系用教授的方法展现给学生,用自己的信仰来鼓舞、感染、教化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德育老师无论从学习还是讲授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任何其他老师所无法比拟的。同时,由于自己的信仰让德育老师对自己讲授的课程有着热情,德育教师真信马列,讲起道理理直气壮,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感染力,通过德育教师的理论讲解会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
二、高校德育教师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有相应的科研成果、经验
在高校中,很多德育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德育领域他们有着相应的科研成果,他们将这些经验、成果在备课的过程中进行加工整理,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在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有些书上的理论会与实践脱节,有些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这些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授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地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经验去填补书上的空白,整合一些新的理论。特别是在一些现实性很强的问题,必须有一些前言的理论来填补空白,此德育教师对这项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从目前来看,高校德育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大量科研成果、经验填补了素质教育过程中书本和现实对接的空白。
三、高校德育教师有敏锐的政治头脑,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政治参与
青年学生被称为社会政治生活的晴雨表,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必然会在他们思想上留下投影和烙印。但是由于大学阶段正处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政治参与热情高,但缺少社会生活经验,对于一些事情容易头脑发热,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当遇到社会上的贪污、腐化现象,以及高校的收费、教学、服务等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时,由于政治参与的不成熟,他们的参与感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反差,往往会引发他们的非制度化参与。此类事件虽不普遍,但影响较大,直接威胁到学校和社会的政治稳定。这都需要一些相关知识的普及,而课堂系统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而高校德育教师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及时将其学生的一些不良趋向消灭在萌芽状态,使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向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
四、高校德育教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项重要途径。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将学校里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将课内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带到社会上去实践。一项调查表明,大学里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德育教师可以利用德育的优势,带学生到革命圣地、工厂、企事业单位参观,让学生利用假期搞社会调查,利用课堂讨论厘清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请名人专家到学校做报告,观看教育电影等。这样做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可以将课堂上的理论放入现实中进行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可以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五、总结
高校德育课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高校德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和光荣性,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使高校德育课的教学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国的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武香利 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第10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育文学作用及实施途径探析
一、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及现状分析
(一)内涵
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至今仍没有确切定义,学者们对此争论较多,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执一说。就连什么是人文,至今也没有确切的说法,有关资料记载,国际上仅人文一词的解释就有二百多种。汉学中“人文”一词是“人人文成”的简称。《易经》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已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以人类最好的文明教化天下,这就是人文。由此我们来给人文下个简单的定义,即所谓人文素质,就是将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通过传授知识、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应该包括知识、修养和能力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在知识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要让大学生基本了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体育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知识;其次在修养方面,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体现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与文明的行为举止,通过人文素质的教育,教会怎样做人;第三,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即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个性发展,激发其创造能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有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要目的的历史与人文教育、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有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建立和以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的文学艺术教育。
(二)现状分析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如何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使他们懂得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公民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热爱集体,热爱人民,成为具有高尚人格与崇高理想的人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针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是普及。面对所有学生去努力完成传播人文知识、重建人文精神,实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工作,任务艰巨。目前,各类高校不论是在校的还是已经毕业的学生,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专业成绩十分优秀,但人文知识修养、人文精神十分缺乏的现象。这种结构不成比例的知识,阻碍了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以至出现“有知识缺人文,有学问少修养”的现象。就其深层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部分高校出现教育目标功利化倾向。在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不够的同时,又出现了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忽视人文氛围的培养,加之没有一支品学俱佳的人文师资队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案的不健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较少等原因,都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体育文学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体育文学的涵义
所谓的体育文学,它是从体育的基本精神及立足于此的体育的现实状况出发所进行的文学性的虚构,是体育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文学要通过包容各种形式的文化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自古以来,体育运动就是其重要的反映内容。体育文学的出现,使得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能借助于文学艺术的形式进行衍生,文学也因此而拓展了其表现的空间。具体说来,针对各类日常的体育锻炼、各级体育赛事的组织与欣赏,用文学手法去描写运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情感体验;通过对重点人物的形象刻画,宣扬诚信与爱心,强化榜样的力量;在竞争中体现公平、正义,倡导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对体育运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描绘,展现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升华爱国主义主题思想。
(二)体育文学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新时期的体育文学,其创作特点体现了人性皈依、道德评判等多元价值,通过绚丽的笔触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加以全方位、多角度、充满动态感的文学描述。而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也彰显了体育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对体育文学的进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扩充了体育文学在当代的发展空间。在满足学生了解人性和生活真谛的阅读期待基础上,其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格,可以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促进知识结构的丰富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让大学生在知识、修养和能力方面得到提升。体育文学通过独特的体育视角,结合其刻画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再现社会体育生活的方方面面。把体育文学引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过程,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体育文学的熏陶,通过对社会的具体认识,去了解历史,体验体育。在相互情感交流、心灵得以净化的同时,丰富了大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其知识结构也得到了极大地拓宽。
2.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认识美、判断美、欣赏美和塑造美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体育文学不仅可以有效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样可以帮助大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对生活的热爱,成长为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跳水、体操等体育项目的动作衔接,团队比赛技战术配合得行云流水,无不体现出一种流畅之美。而作家们能将这种灵动通过笔端,诉诸文字使之定格。体育文学的存在犹如无声的音乐,凝固的诗,它通过展现人生的价值,对美的追求来陶冶性情,塑造灵魂。让学生的思想在这些文字中找到了美的家园,并能按照美的要求去创造生活。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的培养,高校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功效更加明显。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强大的体能,娴熟的技艺和精妙的战术,更呈现出积极向上、勇于拼搏、适应环境、超强自控的意志品质以及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大量体育比赛的场景通过体育文学的描写得以再现,使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文学熏陶的同时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就必须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通过体育文学教育,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中的正确举止和行为,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也可以帮其树立正确的成功观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合群的优良品质。这一切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加强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以体育文学为特色的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一)强化对体育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
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体育文学的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今正步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一些优秀的体育文学作品如《扬眉剑出鞘》《中国姑娘》《女篮5号》《何振梁申奥日记》《中国打开奥运之门》《倾斜的足球场》《马家军调查》等在相应的历史阶段,都产生过较强的文学效应和社会效应。高校学生体育文学阅读可以课程的形式开展,分年级、分阶段进行。低年级阶段可由老师指定体育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进行集体讨论,同时注重加强自我理解。高年级的提高阶段,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体育文学作品作为阅读内容,并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教师则逐步减少指定阅读内容和指导,以强化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创作阶段,在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选取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文学创作对象,尝试以创作体育文学的方式来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二)举办主题活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着眼于高校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是人文教育的主体,结合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安排,在纳入体育文学这一新的元素时,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成为人文教育的推动力。通过举办体育文学欣赏、体育文学沙龙、体育文学创作等主题活动,可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也可以通过征文、讲座、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相互交往能力,以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提升。
(三)参加实践
素质教育论文3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十分明显。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很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差强人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主要存下以下问题:
1.人文素质课程课时有限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的表现,是其教学改革的核心,只能不断的加强不能削弱,由于总课时的制约,人文素质课程课时受到很大局限。而且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知识不断进入大学课堂,需要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这势必压缩人文课程的课时,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类课程课时仅仅占到总课时四分之一不到。
2.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简单、方式单一
纵观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列入必修之外,其它人文类课程大多归为选修课之类,选修课往往是大班授课,动辄几百人一起上课。对于学生而言,无论从重视程度、授课效果、学习兴趣等来看,选修课的效果都差强人意。而且人文选修课成绩一般不列入奖学金的考核范围,学生在选修课中迟到、早退、玩手机、旷课的现象十分普遍。尽管有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开设人文讲坛、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经常举办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人文兴趣,但这些活动数量少、组织不力,效果差强人意。
3.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高
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在道德情操上,尽管很多学生都具有新时期大学生所具有的美德和责任感,但大多停留在认识上,实践效果不好,大学生说脏话、打架、男女朋友行为不雅、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攀比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在价值取向上,由于长期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应用型本科学生奉行实用主义,金钱主义至上,盲目追求奢侈的生活,学生的精神世界容易变得空虚,缺乏对人生价值观和远大理想的追求。三是综合能力欠缺。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滞后,应用型本科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局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行其道,应用型大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比较熟稔,但在适应环境、人际沟通交流、抗压能力建设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
二、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完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课程多、教学任务重,简单的通过硬性规定来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理工类院校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来优化人文素质课程建设。首先,在专业课中渗入人文素质教育。在一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专业课占总课程的比重在60%以上,也是应用型本科生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课程,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在专业课授课中有机的融入人文教育,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事实上,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只要教师善于发掘,给学生介绍该专业学科发展和对人类的贡献等,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真的治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人文教育的内容。其次,优化人文素质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是高校的必备课程,是其它课程的领头军,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仅有两课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用两课来替代人文教育是不可取的。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开设配套的人文必修课和人文选修课设置,诸如大学语文、艺术鉴赏、哲学、法律等多门类的人文课程,给予学生丰富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同时加大对人文选修课的管理,通过教师专业化、管理正规化和考核正常化等来帮助学生认真对待人文素质课程,能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学习与探讨,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2.营造人文氛围
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营造校园的人文氛围是十分必要的举措,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每所大学都经历过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坎坷,每所大学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想与特色,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结合各自的校徽、校歌、校训等进行精神文化建设,而不是将其停留在口号上,通过佩戴校徽,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深刻理解,充分发挥这些代表校园精神与内涵的符号的作用。同时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前景等,将校史教育放到正常的教学当中,通过校史陈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模拟发展历程、理论讲述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学校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校史的重要作用。其次,开展学术文化活动。学习是高校的主要活动,学术文化建设程度直接影响整个校园的人文气息,尤其在专业研究氛围紧张的应用型大学,进行学术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可以通过网络、社团、广播站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形成积极学习的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专心科研的品质;设立学术文化节、学术交流角、成果奖励机制等提升学术氛围;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使枯燥的学术科研过程充满人文关怀。
3.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如果教师自身人文意识不强、人文素养不高,很难培养出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人文精神。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物质主义的熏染下要恪守教师的本分和天职,坚守学术伦理和道德,维护师道尊严,用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教学态度来感染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很深的学术修养,还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哲学、艺术水平,这样才能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信手拈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应用型高校要为教师提供各级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优化教学方法,人文素养教育更应该以人文化的形式进行,抛弃传统教学中的权威性、强制性、灌输性、说教性、训导性等呆滞的教育方法,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探究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讨论、对话、实践、反省等来唤醒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在讨论中使学生双方的立场得以展现,在对话中使双方的观点受到质疑,在实践中使学生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
三、结语
总之,应用型本科人文教育的现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种负面影响是深远而深刻的,不仅降低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到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课程建设、资金投入、师资培养等各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其文化关注与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论文4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特点;建议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在其教学过程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一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技术、技能,主要还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技能,锻炼其身体,增强其体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一)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将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同时促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当然,还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
(二)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为特征
和文化课程的教学一样。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同时学生还要进行懈动。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三)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体育教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青少年的身心都处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活泼好动。而且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班集体,男女生性格各异,素质水平、活动能力各有差异,还有环境的干扰和场地、设施条件等的制约,这许多因素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四)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有它自身的特点,体育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的竞争精神。体育的规则,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律的品质。运动要克服自身生理负荷和器械、环境、自然条件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体育活动具有群体特征,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一代具备的品质,是许多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中,体育教学显示了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二、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其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体育教学充分体现现代体育发展特色。同时,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要把学生课余自我锻炼的习惯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开展。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三)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可以具体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例如,结合目前我国承办的奥运会的准备工作,通过介绍奥运知识、特别是中国、台湾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来阐明综合国力的强盛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集体主义教育。教师可通过一些集体项目,如拔河、接力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充分证明自己的力量。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再如民主和法律意识。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比赛法,并结合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民主评议、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教育。同时进行自觉遵守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中的法律,即比赛规则教育,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克服胆怯心理、自卑意识、保守观念、封闭思想、社交恐怖症等不健康心理。
(五)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