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观论文 浅析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思修论文实用4篇
【导言】此例“人生价值观论文 浅析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思修论文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谈人生价值观的思修论文1
《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不断密切以及我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虽然总体上青年学生的发展朝着积极的方向迈进,但也存在一些价值观的转型。对此,燕山大学应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积极引导其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迎接新世界的挑战。
关键词: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A
一、价值观及价值观的转型
(一)对价值观的理解。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等思想观念。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在超越自然现实活动之上的对社会实践或事物做出的价值判断或价值选择。提到价值观就应涉及到世界观的概念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是相通的,即对事物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对于人来说价值观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一种观念。因此,要了解某个人或某一群体存在的价值观念,就应该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环境中多个角度去认识,进而达到全面、客观地掌握其思想动态的效果。
“任何一个经济制度都需要一套规则,需要一种意识形态为他们辩护,并且需要一种良知使他去努力实践”。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里谈及价值观就要紧密将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因为他涵盖着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核心价值体系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它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我们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应具备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青年学生价值观的转型。
一般意义上讲,青年学生价值观的转型就是其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所做出的超越现实活动之上的对社会现实或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也是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中价值观念的体现。
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实现是个体道德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特别是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个体道德的价值理性和价值支撑。它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在个体生活中的综合反映。我国由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变,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是一个社会的转型,青年学生价值观的转型归根结底就是这一社会的转型。
二、现阶段青年学生价值观转型的表现及影响
1、青年学生价值观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对社会道德、对国家集体的评价和对社会政治事务的评价。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治经济高度集中,信息闭塞,人们大多思想保守甚至僵化。改革开放以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不断密切,青年学生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人生观和道德观等方面。“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的历史”。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造成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既是一种生机,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危机,这使得青年学生对几十年形成的传统价值体系产生了动摇,从而引起思想混乱、社会的无序和道德的失范。
2、提及集体,在现代中国主要源于改革开放之前,当时中国实行的是“大集体”,“社会大生产”,人们一起劳作,利益主要是以集体的为核心,在每个人心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或者说是高于一切,只要是集体利益“我”都甘于奉献。
3、在社会政治方面,由于我国不同于西方的特殊政治制度,使人们参与政治等方面的途径相对较少,因而一部分青年学生对此也较淡漠。另据笔者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党其首要的动机就是为毕业后找到一份可观的工作。另有两名学生参加了党校培训,但最后没去参加党校结业考试,问其原因说是不想入党所以就不想考试了。虽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更少的一部分,但在我们对青年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值得去关注。其中价值观里体现的信仰问题、信仰危机或认知的泛滥更需要我们去深思。
诚然,虽然综上所述的青年学生价值观转型现状只属一部分青年学生,但作为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他们来说最多二十年以后国家的历史重任已经落到肩上。所以,每位青年学生向前所迈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去关注。
三、转型中青年学生应树立的价值观
第一,培养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口众多,国民素质教育不高,国民素质的提高,综观起来就是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第二,关国家重集体与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国家只有稳定了才谈得上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谈得上强大,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谈得上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虽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对于以前来说,祖国还是发展了,社会地位也提高了,国外的华人华侨才受到一定的尊重,地位才有所提高。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唇亡齿寒。新世纪和平年代的大多青年人也许很难感受到,个人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国家集体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只有顾全大局国家才有望发展壮大,进而我们个人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在新时期青年学生价值观的转型、价值观多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还应该坚持的价值观之一就是仍要重视集体的利益和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有着积极进步的意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的历史。作为社会关系中具有复杂关系的人,他是组成社会关系的总和,时代要求每个人都要有所进步和发展,只有个人有了发展,他才能从事其他方面。正如马斯洛的人的需求理论,当个人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时才可能进行诸如对国家集体与社会政治事务评价的事,从而追求更高的社会道德。
四、学校教育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才,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是接班人和建设者,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掘墓人。因此我们需要高度关注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使青年学生树立的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相一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一)以奉献精神为基础。
人生价值首先体现在对社会、对人类的奉献。奉献可分为物质、精神两方面。从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他们易于对较为具体的物质价值作出评价,而对于抽象的精神价值,则感到难以度量。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入手,引导学生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比较、分析,并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质和量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统一体。价值观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引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时,必须从质和量两方面入手。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以家庭背景作为相互攀比的资本。这种攀比造成学生强烈的虚荣心膨胀,其后果不一定在短时间内表露出来,但是,会埋下可怕的隐患。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凡是对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无论他站在什么岗位、处在什么样的环境,“质”是同等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历史命运。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始终贯穿与整个教育体系主干线之中,积极引导青年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者: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浅析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思修论文2
《浅析当代青少年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树立》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当代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各种不良倾向,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对青少年在科学人生价值观确立方面出现的新特征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青少年;科学人生价值观;树立
一、当代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日益影响着人们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青少年在人生价值观树立方面出现新的特征。
人生价值信仰虚无化。信仰是人生价值观的最高表现形式;人生价值信仰是指人们深信不移,执着追求的一种意志行为,是人们对某种理想、主义或事物的极度尊崇和信服,把他奉为自己一切言行的准则和指南。[1]在我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一直在道德领域居一元主导的地位,树立社会主义信念一直是人们的政治追求,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的人生价值信仰由过去的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甚至在某些青少年身上还出现价值信仰虚无的现象,甚至认同有钱能使鬼推磨;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等观点,部分青少年信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总之,当代青少年中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信仰已不复存在,理想的缺失与信仰的失落是当代青少年一个明显而突出的特征。
人生价值态度消极化。人生态度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它是人生价值观的直接表现和反映。当代青少年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深受父母的爱戴,在家打不得、骂不得,往往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现在的社会处处有竞争,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困难;由于部分青少年承受能力变弱,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失望的不良情绪,因此消极悲观地看待人生,甚至自暴自弃,进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现在青少年自杀率连年上升不失为一个依据。
人生价值手段功利化。人生价值手段回答的是人如何活着的问题,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而采用的方法和途径。一般来说,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但现在受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实现人生价值趋向于功利化。青少年学习时,不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而过多地追求知识的使用性;只学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就业时,只选择那些薪水高、待遇好、条件好、工作轻松的单位,而又脏又累的工作则无人问津;格外关注自己在社会中的切身利益,既讲求实用,也注重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一些青少年在择偶、交朋友时也以能否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为前提。
人生价值评价多样化。人生价值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人生有无价值和价值的意义大小所做出的判断,它涉及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问题。正确的人生价值评价可以引导人们思考并懂得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促使人们自觉地追求正义扬善抑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在日益多样化的个人选择中,那种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已经由过去的内在精神型转化为功利型,现在大部分青少年都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理想和利益互惠、读书与赚钱兼得。
二、培养当代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不稳定、开放性等特点;他们的实践经验、认识水平和阅历还不能使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判断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必须培养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一)当代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
人有各种各样的价值目标,例如生活目标、道德目标、职业目标、家庭目标、知识目标、成就目标等,在这些目标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理想。人生理想是贯穿于人的一生,是统率人的各种价值的最高的价值目标。在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必须使青少年明白: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就是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为国家、社会、他人做贡献,就是把个人发展目标和社会的发展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个人眼前追求的目标应服从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个人目标应服从于社会的主导目标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价值目标。这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是科学的、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如果青少年的一生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就不会迷失方向。
(二)青少年要掌握创造人生价值的过硬本领
人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创造者,我们具有什么样的本领,就会创造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形态。青少年要具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本领。列宁对青年们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3]可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青少年时期是人记忆力比较旺盛的时期,为实现人生价值目标,青少年不仅把专业知识学好、学透;而且要多读书,读好书,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眼界;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人生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青少年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还要学习和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比如,青少年如果能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青少年消除愚昧,排除封建迷信的影响,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青少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的修养。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出现,因此青少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反映时代要求的新观念,例如信息观念、竞争观念、成才观念、创新观念等,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成为时代的领军者。青少年要积极培养自己科学而全新的思维方式,如整体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立体性思维等。其次,青少年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不为个人和少数人谋私利。青少年只有掌握这两方面的本领,才能成为又红又专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才能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青少年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践行人生价值目标
实践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所以青少年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关键就是靠行动,靠实干。成功是行动的果实,不是言语的花朵,即使你有崇高的目标,如果不付诸于实践,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空洞的言语。人生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靠等待,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只有靠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才能实现人生价值。青少年要明白: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雷锋的人生价值是伟大的,但是他是怎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来的?不言而喻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这是平凡和伟大的辩证法。青少年想拥有美好的未来,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投入到积极的、鲜活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 陆魁宏:《论人生》,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第148页。
[2] 陈磊:《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审视与构建》,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328页。
[4]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5]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论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论文3
《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更加注重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看法,是对自己要干什么而不干什么的一种判断标准,是决定人们的观察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初中生 世界观 人生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360-01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看法,是对自己要干什么而不干什么的一种判断标准,是决定人们的观察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譬如,人们比较容易倾向于那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自己看重的事情、经验或人。所谓“古松三态”就是这个道理:在木匠看来,古松是一根梁;在画家看来,古松是美的,是风景的组成部分;在种地的农民看来,古松可以遮阳,是一方荫凉地。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同样,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人们所具有的价值观也就不尽相同。
现阶段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如下特点:
第一,直观性:即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是直观的,往往就事论事,而很难对人生和社会的复杂问题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去理解。
第二,粗浅性: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往往是粗浅的,只对客观事物进行和粗浅的理解,基本上还是以个人的经验和理解去评价,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不能从纵横经纬方向进行深入透彻的判断。
第三,固执性: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但由于其心理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他们在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后,往往会坚持很长时间,不会轻易改变。
当代的中学生是跨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关系到他们的本质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中学生一定要尊重客观,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客观就是世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只能去认识它,去适应它,进而去改造它。要使自己适应客观,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顺应潮流,就是要把握时代的主题。现在是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这就是个潮流,中学生如果不跟着这个潮流,那是根本的世界观出了问题。与时俱进,就是要永远不落后,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样中学生才能看得更远。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中学生应当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他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他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他们每个人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中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中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从世界观上解决唯物而辩证地、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事物,就很难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对世界观发生作用,或是巩固、完善、促进世界观的发展,或是动摇、破坏、扭曲世界观。
中学生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高尚、进步的价值追求,实现自己完美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敬斌。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芦雷。 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重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邱国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3.
谈人生价值观的思修论文4
《中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摘要中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价段,社会和家庭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人生观; 价值观; 学生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宁愿走路回家,而不愿坐爸爸的自行车回家?宁愿花一个小时弄一个所谓的发型,而不愿花一点时间到学习上?动不动就是骂人的话,和他们聊天听到的大部分都是谁家有钱,过生日买高档礼品,双休日或假期往休闲娱乐场所跑――他们注意的就是谁家有钱,谁穿得时尚,有钱就是最好,没钱就什么都不是,喜欢攀比。现实让人可怕,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什么本该纯净的心灵有了这么多世俗的东西?
原因是社会上一些人当中,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幸福与乐趣。这种人生价值上的“世俗化”,对年纪尚小,社会经验不足的中学生来说会产生不良影响。除此,社会上流行的“做人要活络”,“要讲实惠”,“老实人吃亏”等小市民处世哲学的影响,使有些青少年都变得不那么纯真了。
中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价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排斥心理较强,对正统的思想教育有逆反心态;另一个是主体意识较强,以我为中心。易产生自满情绪,社会和家庭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及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 加强理论指导,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发挥政治课在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政治课教师要有效地联系学生实际,进行人生观基本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学学生虽然在心理上开始具有独立意识,但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行为上开始模仿成人。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自我约束力较差,这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纪律上尤为突出。不少学生还表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不知互相谦让、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为此,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认真分析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划分一些是非界线,让学生明白、懂得、学会分辨是非,懂得礼让在先,明白主动关心集体和别人的重要性。既要大力提倡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又要尊重学生正当的个人追求。
2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能光讲大道理,空动的说教,必须坚持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联系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进行教育外,还要注意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疏通障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比如在改革的的大潮中,社会上难免会出现某些消极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一名学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课下与这名学生在交流时,他还列举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实例,论证他的看法,还说跟他有一样看法的同学不在少数。针对这种状况,专门拿出一节课列出以下专题:[1]有钱就有一切吗?[2]不义之财要不得![3]从某些大款、富翁看拜金主义。[4]不要让他人贿赂你自己。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表现展开争论。我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和正面分析开导,从而澄清了学生的混乱思想,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上某些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缺斤少两、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与学生家长交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转变了某些家长“以钱奖学生”的认识和做法,进而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不能把个别的局部的问题看成是普遍的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克服片面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 充分发挥父母的引导管理作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让孩子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除了做好孩子的表帅之外,还应当告诉我们的孩子: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与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成天想着算计别人的人,他必定成天想着如何防止他人算计,因此,他的人生之旅,一定是“苦海无边”,暗无天日。一个正直、善良、真诚的人,多数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虽然不能保证他永远不会受伤,但在多数时候,他是幸福的、快乐的、无忧的。我们家长还应经常提醒孩子:要学会勤奋,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立足,踏实和勤奋便是最起码的美德,学会勤奋,就是拒绝好逸恶劳,就是学会自食其力。要让孩子学会富有爱心和勇于承担责任。
现在的家庭教育管理中,许多家长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说教上,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孩子的逆反,使得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缺少爱心。所以,要建议我们的学生家长,学习一些现代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学会用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去教育管理我们的孩子。使我们的教育管理,成为这样一个理想状态:不但要增长孩子的智慧,也要丰富孩子的感情;不但要培养孩子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愿望,也要提升孩子承担责任的信心和勇气。要让孩子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就得让孩子知道: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会变得日益功利和短视,精神世界越来越荒芜。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放松学习,甚至厌恶学习,或为了逃避学习,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在学习生活中,也会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沾沾自喜,造成学习退步。也会被青春期的冲动陷入早恋,而耽误学习。还会出现遇事不能冷静、客观,缺少理智。生活便会失去应有的宁静与从容,甚至很少有朋友。当孩子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时,当家庭教育管理适合我们的孩子时,孩子不但听从于客观规律的指引,也听从于内心灵魂的召唤。就会把有限的时间和生命,真正用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来。孩子就会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总之,学校和家庭只有切切实实地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