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精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第一篇】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有重要影响。
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高职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而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很大程度上也得到发展,但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推进。
近年来,英语逐渐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其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世界语言的构成有极大的影响。
此外,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育不仅包括对于学生专业英语技能的训练以及增长学生关于人文社会的知识,而且还包含了学生国际视野的扩张,对于学生的独立精神以及对社会的关怀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
1.英语教学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
受到旧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仍然以学生的毕业就业作为自己教学的最终目标,围绕毕业就业教学,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技能培训,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学校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行为,学校不但不反对,反而采取鼓励政策,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性教育。
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只关注实用学科,在学习中讲求实用,忽视了学习对于自己的素质的教育作用。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的人文教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较为薄弱。
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把英语教学看作是简单的语言能力的训练,对于教学内容缺少严谨,在教学中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使我国的英语教育与高职人文素质培养得不到长期良性发展。
改革给我国的高职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高职教育带来了挑战。
在高职教育中,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还只是处在理论阶段,学生的人文思维的解放与发散还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高职生作为高职院校的最重要的组成,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但一些高职生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遇到挫折时不相信自己,甚至一些高职生在遇到问题时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这些问题都是我国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在英语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可以有效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加强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对于学生的全面进步有积极作用。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否提高,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甚至很多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极大减少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加重了学生的专业课。
这是导致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质量得不到改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问题的存在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观念,对于英语课程合理的.安排,既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全面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充分从教学教材中挖掘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积极作用的素材,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和相关的人文素质教学内容做思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丰富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中,教师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师在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旧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结合新的教学技术,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学习英语。
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文章含义,提高学生自身人文素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重要影响。
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教学中往往将英语课时进行了压缩处理,使得在英语课堂上深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得不到实现,这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学生的英语课,在英语课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课外实践课的总结归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英语竞赛、英语阅读大赛以及相关英语知识抢答等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在丰富的课外实践中,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英语以及人文素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高职教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改观,但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在高职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成为各高职院校现阶段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在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下,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这决定了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时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中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高素质人才。
这样做对学生以后的就业竞争和学生的发展潜力也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第二篇】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迅猛,淄博职业学院作为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提出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发展目标,人文素质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措施。
作者认为,英语教学应采取人文性的教学定位,本文从英语教学人文性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进行了探讨。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淄博职业学院国际学院开设了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三个英语类专业,同时,全院17000余名学生也分别开设英语课程。
高职教育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国内主要存在两种英语教学定位:把英语作为达到某种实用交际性目的的手段,或者作为一种人文启蒙来帮助人们对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学进行更深刻的理解。
本文作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英语教学采取人文性的教学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对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和途径进行探讨。
一、人文性的教学定位。
人文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定位上。
高职英语的教学大纲更应该强调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明确提出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要求,明确反对过早进入纯科技英语的教学,使语言学习目标的内涵更加全面和丰富。
比如,对课文的讲解,不应该只把重点放在生词和语法上,而是应该注重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对产生文章背景的分析和对文本本身细节的挖掘。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且把教学定位放在人文性上而取得成功的经典范例不论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是在19世纪欧洲教育学大讨论时期都有所体现。
强调人文模式,就是强调教学过程本身,强调文学素养的培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这种教学是非功利性的,但却真正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借助美国耶鲁大学一位学院院长津瑟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一种看到事物之间关联的综合能力,一种权衡和比较因果关系的能力,和一种客观全面地审视事件的能力”。
也就是说,要通过学习而开阔眼界、培养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辨识错综复杂的事物之潜在关系的思想习惯。
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作品来获得。
有人过分重视对学生口语等实用技能的培养。
诚然,一个人的口音就如同人的外貌一样是外界评判的重要依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英语学习者梦想着能讲出标准地道的口语,能用英语自由流畅地和他人交谈。
但这只是学习英语的手段,而非目的。
如果没有任何文化文学底蕴以及语言文化的相关知识,一个人英语讲得再流利也只是像一个木偶人,外表美丽而内心空虚。
的学习,人在思维和文化意识深层次上的兴趣应该被激发,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并具有更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这也就是人文性教学定位的目标所在。
二、人文性的教学内容。
语言教学中对人文性的探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不教、教什么和如何教。
既然采用人文性的教学定位,要“教”,下一步就涉及到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的问题了。
这里先谈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的教科书一直都在改版和更新,着实使一大批一线的英语教师忙得不亦乐乎。
从上外版的一支独秀,发展到今天上海、北京、浙江、吉林等多家出版社在大学英语教材出版上群雄割据,教材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越来越难,量也越来越大。
但是,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并不尽如人意。
笔者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该放弃“工具型、技能型”的定位,而选择人文的定位。
在人文精神的指导思想下编写出的教材,其选材应该涉及广博的知识面,应该让学生接触到经典的具有文化影响力的英美作者的好文章。
文章的内容并不一定局限于文学,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也可包括在内。
如果文章的语言难度大,可以适当地改写以降低难度。
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到调动构成课程心理的四种重要的情绪。
首先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俗话说“智”起于好奇,正确的引导和内容广博的涉猎面会引起这种好奇。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稳定的“好奇”。
再次,要赋予学生适当程度的焦虑。
教学的心理本质就是体验适度的焦虑。
这需要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地增加课文和练习的难度,使学生不会轻而易举地学到知识,而只能通过认真的思考和学习后才能掌握,这也就是教学研讨中常说的“x+i’模式。
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不确定性,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然这种焦虑心理一定要适度。
一方面不能没有焦虑,那样就会使学生逃避课堂;也不能赋予过多的焦虑,那样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灰心丧气,产生挫折感。
最后,还要考虑到愉快的因素,就是说要使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感觉到自身知识的增加,有成就感,从而感到学习英语的愉快。
应该说,愉快是学习的结果,而不应该是学习的本质。
总之,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也正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三、人文化的教学途径。
解决了“教什么”以后,就该讨论“怎么教”的问题了。
也就是高职英语教学应采取哪些教学途径才更有效。
高职英语在教学途径的选择上也应该强调人文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课堂教学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注意和考虑到学生的反应,要摆脱教师“独白表演”式的教学模式,不论是讲解课文还是做练习都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学生也应该随时对老师的讲解给予积极的回应。
其次,要强调“参与式”教学,这是高职英语教学区别于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标志。
学生在课堂上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上课要带着问题去学,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这样才能增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做到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我,因为英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
再次是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总是急功近利,非常在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乎在考试中拿多少分,在乎听过一门课后课之后自己能提高多少分,这一观点在学英语上是应该避免的。
英语学习是一个过程。
英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的,而是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
无数成功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扎扎实实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注重学习过程的人,才可能在英语学习上最终取得的“质”的飞跃。
最后,谈谈合作学习。
萧伯纳曾经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也有一个苹果,假如我们互相交换的话,我们各自还是都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再进行交换的时候,我们就会各自同时拥有两种思想。”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学英语时,可以把学生按照性别、能力、思维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分成小组,形成相互依赖的合作学习关系,这样分工学习的成果明显要比学生单独学习的成果大得多。
四、结语。
以上从教学定位、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讨论了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说要强调人文性的教学思路。
英语是一门活的语言,学好它离不开人的活动和参与,不能机械地传授和学习。
重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英语的教学应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了这一工作,对做好我们的示范校建设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大有益处,也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韩敏中.北大英语精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第三篇】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有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的世纪,要使我们的学生从小适应职业周期缩短,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数学将成为整个人未来发展的有力工具。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何其重要,这就意味着数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更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这就是数学素质。
何谓数学素质?有人认为:数学素质实质是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建立不同水平的数学意识,具有不同程度的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与信息交流的能力,并形成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还有人说:数学素质是一个社会化了的人或社会成熟的个性在数方面的特点和基础,它无疑是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中的数学素质,主要是在数学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素。通俗来讲,一个人的数学素质好,与说一个人有数学头脑的意思差不多,归根到底是指他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从素质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阐述:数学素质是学生(主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培养小学生怎样的数学素质?怎样来培养这些数学素质?正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探讨的内容。
本着上述的理念,笔者认为,21世纪小学生的数学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观念层面考虑,应具备自觉的定量、定量化数学意识。
3.从语言层面考虑,应具备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质。
4.从思维层面考虑,应具备数学推理能力。
5.从心理层面考虑,应具备良好数学心理素质。
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数感。北师大严士健教授曾谈到“虽然我国的数学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至今数学并没有真正融入我们的文化传统,人们的数学意识一般还相当淡薄。”这一问题对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认真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规范的数学问题(如归一应用题、归总应用题等),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必要的。但让学生形成一种定势,似乎学习数学就是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学生永远体会不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
针对以上现状,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将其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按照“问题情景――数学建模――解释与应用”的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如估计同学们去秋游,要如何租车;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等)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自觉地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并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推理意识是指推理与讲理的自觉意识,即遇到问题时自觉推测,并做到落笔有据,言之有理。推理意识包括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在内的合理推理(似真推理)与演绎推理(论证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它的结论绝对可靠,合情推理则往往是从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通特征,或从类比中启发出新的认识。
的潜移默化,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自觉地运用数学推理获取知识,培养推理能力。其次,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理解推理的实质并体会推理的价值,最后,在推理过程中,要随时指出推理中的错误。
(三)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数学教学的大众化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能力和可以用数学解决的其它问题。简言之,就是运用“数学化”的思维习惯去描述、分析、解决问题。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现实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我们的小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缺乏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学生认为数学就是计算,不知道购物时可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更没想到生活中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最优化问题等等。
数学“应用”改革势在必行,人为的应用题己不能适应培养应用意识的需要。数学课堂要注入新的生命力。要积极倡导“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知识题材,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解决过程的教学,并要引导学生通过小课题(如购物问题、租车中的数学问题、互赠节日礼品、操场之谜等)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数学既是科学的语言,也是日常生活语言。数学语言是以精确、简约、抽象为特点。它可使人在表达思想时做到清晰、准确、简洁,在处理问题时能将问题中各种因素的复杂关系表述得条理清楚、结构分明。随着新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利用数学进行交流的需要也日益广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交流这一手段有助于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如果在数学课堂中充满丰富的交流,可以获得双重效益。
1.那些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在讨论中努力证明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合理的,在不同的争议中将对数学获得更好的理解。
2.如果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和支持学生听、说、读、写数学,他们将学会数学地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体现数学交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在形象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符号空间建立起联系时需要交流。
(2)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需要交流。
(3)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需要交流。因为解释、推理和对自己思想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述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公式和原理的理解。
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
具体内容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爱国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包括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等。
3.自信心和意志力。
4.学习数学的态度和习惯。包括:探索创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实事求是态度及习惯。
5.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这些数学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可能在某一节课或设一节训练课来完成。而应在长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学的教学内容、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的学习活动、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等教学因素,在不断的渗透、引导、启迪中形成。
数学素质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质,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数学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应将数学素质的上述五个方面看成有机整体,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认真的“看”,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信的“说”,培养表达能力;让学生大胆的“猜”,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活泼的“动”,培养操作能力;让学生勇敢的“表现”,培养探索能力,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进行综合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文档为doc格式。
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第四篇】
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积极学习情感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学习热情、或兴趣的学生,或比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恐惧的学生学习得轻松。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因素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语文课堂目标教学中,要注重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丰富学生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和对语文学习方法的切实领会,做到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使情感目标真正得以落实和实现。
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良好的情感能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推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探索和追求真理。
我从事聋校语文教学已有多年,常听到同事们抱怨语文难教,埋怨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跟不上教师讲解思路。其实,这不能责怪学生,而是我们教师忽略了聋童的情感以及情感教育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语文老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丰富学生情感呢?
聋生由于入学年龄的不同,使得同一班级的学生年龄有较大差别。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材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诱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能愉快地主动的参与学习,在情境中得到情感素质的培养。如在教学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二课《小壁虎借尾巴》时,老师就不能对大年龄学生用“情景剧”诱发情感,由于年龄大的原因,表演太儿童化的游戏,他们会感到没有兴趣或羞涩,而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则可以用此方式进行诱发其情感,借此“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教学中,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视频影像图像观察等手段创设情境,借助情境对学生进行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创设的特定情境氛围中,诱发情感,还可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知识水平进行情境创设,一般情况下,在低年级段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创设,而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则要少用游戏的方法,要多用研讨等方式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创设自主讨论的情境,能使学生体验到教材蕴涵的思想感情,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快乐学习。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借箭”的过程,我采用了问题式分组讨论法进行,让一部分学生扮演“诸葛亮”,谈自己是怎样去借箭的?让另一部分学生扮演“鲁肃”,谈在借箭过程中自己做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然后,让两组学生自愿向“诸葛亮”和“鲁肃”提问题,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此教学完全由学生来支配,学生的学习情绪非常的高涨,内容很充实,学生充满了自信,敢于发问,敢于回答,敢于挑战,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轻松,情感素质在不知觉中得到了培养。
语文是培养学生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讲读课文时,既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课文本意,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词句在表达文章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通过对词句的理解,有利于深化学生的情感。如教学《王冕学画》时,我紧紧抓住“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出了神”、“不灰心”等几个关键词和句子,突出王冕刻苦学习的品格。在教学“出了神”这个短语时,我没有从短语本意出发,而是从看图入手:“画上的王冕在干什么?谁能说说他的样子是什么?”通过观察,学生看到了“王冕两手托腮,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荷花……”紧接着我又联系实际生活,说出“看动画片看得出了神”的例子。至此,学生对“出了神”短语本意有了清楚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就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就此,我提出问题:王冕看得出了神,到产生画下荷花的想法,你觉得你要学习他什么?这一提问、引导使学生对这个短语迅速产生了新思想: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这样结合词句训练进行情感教学,加强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实效性,会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朗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感升华手段。朗读不仅能以特有的表情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而且更具有传情感人的功效。朗读得好,可以把人带入到文章描述的情境之中,能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贴近,使他们能够以作者的情感去感受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将作者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有“感同身受”的升华。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当学生对一勤一懒的两只小狮子有了整体感知后,为了能让学生树立“做一个勤劳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者就应从两只小狮子的不同形象中,帮助学生建立“好”与“不好”概念,渗透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达此教育目标,教者可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让学生从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说话语气、声调和语速中加深对刻苦练功的狮子敬慕之情和对懒惰的狮子厌恶之情的感悟,帮助学生产生“做一个勤劳人”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在自然状态下得到升华。
《如何培养学生情感素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第五篇】
作为一门人文语英语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资源,肩负拓宽知识的使命。
本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成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平台,通过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发挥课程和教材优势,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
“人文”一词,在拉丁语中为“human-nitas”,意思是人性、文化、教养。
英语中的“humanitics”则是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主要体现在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认识上。
就个人而言是一个人在人文领域的各种知识内化而成的个人素质,通过气质、人格、修养得以显现,“学会做人”是它的核心概念。
这种素质的形成过程较慢,但形成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具体到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它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质是将人类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感染以及自身实践感悟等途径,对人格、气质、修养产生影响,并内化成人相对稳定的品质,培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能力等优秀品质的人才。
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认为:对于人文知识的功用,表现在可以加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必修课――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高校的英语课程在设立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这些规定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是积极的语言使用者。
大学英语教育应该是多元目标的通才教育,教学目标除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还应包括对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世界意识的培养,最终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可以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建设者的综合素质,更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基本功较好,但在社会常识、文化素质,美学鉴赏等综合能力方面表现薄弱,尤其是对英美历史、艺术欣赏等方面知识相当匮乏,如问及“能否列举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时”时,60%的学生选“只能列举一二”;75%的学生只是“偶尔”研读英文报刊、杂志或小说。
而在心态方面,大部分学生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80%的学生谈到“学业及就业”感到有心理压力。
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高校人文教育存在着一定问题。
许多院校教育功利性色彩浓重,其专业设置都以学生就业为标准,把培养单一的专业技能与狭窄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看作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学校几乎成了某种技术培训班,其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表现往往不是很令人满意,惯常性迟到、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等问题较突出。
人文素质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之间存在既明显又深刻的内在联系。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符号,它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英语是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其基本要素是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它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也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
高校英语教学是实施和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教学工具,其教学中还应强化用语言表现出的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在应与语言习得之外,还能获得到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熏陶。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是所有专业的的必修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它面向全校,课时较长,这就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人群基础,使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道德素质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通过与语言教育的良好结合,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而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能取得显著效果。
三、实施人文化的教学途径。
1.充分利用教材,找准人文教育与教材的结合点。
教材不仅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科研成果的结晶,为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并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目前的大学英语课本选材和编写科学、实用性强、人文知识涵盖面广、人文精神汲取的切入点恰当。
在教学中,只要善于捕捉、挖掘教材中人文的因素,使其与英语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巧妙联系,就能提供给大学生以实例思考和分析借鉴的机会,从而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三观。
2.传统和现代紧密结合,采用人文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应包含讨论、对话、启发、实践和反思等环节。
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以计算机网络为特点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能选择喜爱的、适合自己的内容,为学生营造了更理性的个性化学习环境。
教师还可利用幻灯片、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把一些反映异国文化、历史、艺术,人物等方面的视频引进课堂,因势利导,在进行语言输入的同时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提高的同时,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自身的人文素质随之提高。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交际教学法,利用对话、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交际性语言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教师在分配任务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分工,要求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建立并保持和谐的合作关系。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精神束缚减少,敢于主动提问,思维就会特别活跃,能激发其创造力,更能培养学生宽容的心态与团队合作的意识。
4.改革评价方式,探索以人为本的测验体系。
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目前我国各类英语教学都非常重视对语言知识的学习。
需要采用新颖的、多样化的学习质量评估体系,具体地实施多元化评价模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采取将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的评估方式。
评估的内容除了语言知识理论和交际技能以外,还可加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领悟,以及对学生思想品德、态度纪律等方面的考察。
此外,在考卷的内容设计上,适当降低客观题比例,增加开放式题型,为学生保留充分发挥主体性的空间,才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5.开展和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是英语人文素质教学的重要途径。
也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扩展。
个性化的学习实践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外实践的形式能灵活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
例如,选择一个与本期英语教材所学主题一致的话题,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微博互动、英语话剧表演及赏析等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语言知识,锻炼语交际技能,了解国外的风俗人情,并受到历史、艺术和文化等方面的熏陶,达到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
四、结论。
以上从英语人文素质教学现状、可行性和实施途径等方面阐述了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英语是一门持续发展中的世界通用语言,学好它离不开人的活动和参与。
充分重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也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11):9-1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3]张丽君.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8).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由于中学长期的应试教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普遍薄弱,进入大学后不知如何自主安排学习和生活,与人独立交往的能力差,自尊心过强,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很多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有些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不懂得去关爱别人,行为自私,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大多数高校都把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安排的学时相对来说较多,如果在这样的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英语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后,都要把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当做教学任务的重要部分,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素养是指包括知识、理性、情感、意志、思维等多个方面沉积而形成的品质,最终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德性、气质、修养以及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个体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
人文素养的具体内涵包括: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潜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与人和谐相处。
1.强化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英语教学的教育性。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书容易,而育人则是一门艺术。
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把人文教育寓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
教师通过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搞好教学工作,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认识到,对待学习和工作要严谨认真,在生活中要守时守信,对人要平等热情,使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既掌握了英语知识,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外,还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
英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例如,当学生在说英语时出现错误,教师不应立即进行批评和纠正,而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学生取得进步或成绩时,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和、积极而不是畏难、焦躁的态度去对待英语学习。
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此扩展到对生活的热情和热爱,使他们在将来也能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去积极面对人生。
2.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学习不仅是对语言本身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对所学语言的国家的人文知识有所了解,进而提高文化修养。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设立一此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些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了解一些生活常识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相关的阅读,例如开出一些英美文学名著的书目。
文档为doc格式。
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第六篇】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上述教育教学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学中注重强调物质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二、注重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和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素质。
四、教学中注重开展差别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五、加强勇于战胜挫折的教育,培养迎难而上的素质。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观察能力敏锐,动手能力强,思维不拘常规,个性鲜明和创新能力突出。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上述教育教学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中注重强调物质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追根溯源,突出事物的本质进行客厅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记忆、理解和掌握,这一点尤其在实验中最为重要,在演示化学实验时,应该引导学生从反应物的本质特征,即颜色、状态、气味观察入手,接着是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最后到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通过这样本质性的引导仔细观察实验,就能从实验中熟悉这种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有选择、有重点地观察实验和掌握化学反应机理,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和操作过程,及观察能力,既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抓住了知识和精髓。
二、注重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和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
我们知道,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创立,总是离不开实验的探讨和验证,在化学教学中,在按教材的要求做好实验的前提下,通过自编自排一些选做实验,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动手做一些实验,并通过实验自行思考,总结出概念和规律,这样不仅验证某些错误的假设,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例如:我在初中阶段的第一堂课设计了下列演示实验:在无色透明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马上出现了大量白色雾状沉淀;向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出现浑浊,继续吹气,浑浊消失。
这些实验现象会引起学生很强的好奇心,并会问出许多为什么。
这时候教师总结说明并强调刚才出现的现象,告诉学生这是你们必须要学会另一门自然学科--化学,这样的'绪言课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要稳定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设几个趣味实验,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真正达到提高自身的化学知识的素质和探亲化学知识的欲望。
三、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素质。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最可贵的素质,创新能力是对素质的较高要求,应在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对比、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判断性和创造性等优良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酸碱盐概念时,先简要介绍波义尔最原始的味觉定论,布朗斯特、劳斯等人的质子理论,路易斯的电子理论,直到波尔逊等软酸碱理论加以比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同一概念在不同阶段的内涵是不同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断地探索化学知识,深入挖掘问题。
四、教学中注重开展差别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在面向学生时,要注意将关心和爱心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倾斜,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避免出现有歧视他们的行为,努力改善他们的自卑心理和对学习的恐惧感,让他们认识到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同其他人一样取得成功;对一些基础好,求智欲望强、思维灵活、动手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就不能遵纲守本,要设法拓宽知识面,增强其知识深度,可以通过化学竞赛辅导,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扩大其知识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也可以组织化学兴趣小组,使这些学生的智慧潜能最大程度得以发挥。
五、加强勇于战胜挫折的教育,培养迎难而上的素质。
勇于战胜挫折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任性、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一帆风顺,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不知所措。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出些难题让学生自行解决,可能有很多学生无法做出正确的答案,在大家认真的思考后,老师再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解析,特别是对学生的思维障碍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帮助学生发现思维的盲点,经过长期类似的锻炼,学生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意志品质及思维广度必将得到有效的锻炼。
总之,素质教育是根本,课程改革是关键。
中学化学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育人环境,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迅猛发展。
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第七篇】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他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完善。
人文素质是社会上每个人必需的基本素质,是每个人对外展示自己,对内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因为它反映着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需求和价值取向。
高校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文精神的地方,它体现了高校对大学生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又以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方式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体现了高校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包括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理解主要的人文思想、掌握确切的人文方法、遵循高尚的人文精神。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
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的宗旨是培养高等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其特点是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生产和管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即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是学制短,人数多,重专业课教育,轻文化课教育,这就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培养。
英语作为一个人文学科,更要担负起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责任。
很多国内大家都曾经说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英语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的传授,更要注意优秀英语文化的引入与培养和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中央多次发文强调,要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势、社会发展大势,也事关学生本身的将来。
(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英语越来越显示出它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合格的高职高专人才不仅要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彼此语言文化的交流沟通。
然而,在时下高职英语教学当中,我们对学生语言技能的传授注意的很多,完成每一项的目的都是要求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应用技能,只要学生能够和外国人交流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对他族文化的引入与吸收却少之又少。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体现出英语具有人文性的一面,将英语的语言教学和人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前大学生掌握的人文知识少之又少,无法满足自身提高和发展的需要。
我在英语教学当中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人文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都了解得很少,例如,中国的陆游是哪个朝代的人?《四世同堂》的作者是哪一位?美国的首都是哪里?联合国的总部位于哪个城市?马友友是做什么的?能回答出这些简单问题的学生很少。
我曾经对任教的班级做过一份调查问卷,有%的同学认为学习人文知识很有必要,这部分学生认为掌握人文知识更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工作,更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才华。
所以,仔细深入了解原因,不是学生不愿意掌握,而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妨碍了学生学习。
(三)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人们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没有得到提高。
我们走在大街上,走在大学校园里,处在社会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文明的现象和各种与事物本身不协调的现象,我认为这和人们在学校受到的人文素质熏陶少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我一次去西餐厅宴请一位外教,此时,其他桌的某位顾客不会使用西餐餐具,直接向服务员要筷子,结果闹出了不小的笑话,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
可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必需的。
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认为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前要适当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要依托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是如此。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注意语言文化的传授。
首先,我们要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政治、地理、文学、经济、历史等背景材料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更多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次,我们要有目的地开设一些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比如,《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概况》,通过这种有目的的教学,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
(二)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太注重方法的选用。
英语的传统教学固然有其重要之处,但不容忽视的是方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更多采用人文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延伸到语言应用知识以外领域,认识英语,感受英语,享受英语,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素养。
(三)教学中要创造英语学习的人文环境。
高职英语教学有自己的特点,不是新知识的累积,而是对以前高中英语学习的一种熟练度的提高。
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学,有鉴于此,我们应该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氛围。
在教室中可以布置一些英文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多举办一些英文歌曲比赛,英文舞台剧比赛,英文电影配音比赛等,既丰富学生的生活,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后要体现人文精神。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难逃它的局限性。
一些教师上课结束之后就对学生不闻不问,以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更多地对学生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延续和提炼。
总之,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如何使学生既能够承担自己的专业任务,又能提高人文素质,这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件事情。
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自身,对社会都是有益的,因此,我们要更加积极地探索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谭家善.对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思考[j].零陵学院学报,,(3).
[2]刘明琼.语言教学文化与人文精神[j].西安外国语学报,,(9).
[3]张新颜.人文教育的含义和基本要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2).
[4]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1).
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第八篇】
现代社会发展呈多元化趋势,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所涉及的是多方面的,不但包含科学文化知识,更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下面是本站网友给大家搜集分享的“文明学生的素质培养【精选8篇】”,是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在数学课中可把有难度易答错的练习分几个层次的练习,当作一次登山比赛,答对了表明顺利登上山顶,奖励小红花,反之,则做了赛场的失败者,教师引导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原因,帮助学生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当学生做错题目时,让他们明理,说说导致错误发生的原因,从挫折中积累经验。
2.引导学生从挫折的“被动承受”转化为“主动调节”
被动承受是对失败的认可、忍耐、自慰,主动调节则是心理品质的重新调整和积极进取。教师经常可看到有的学生见到本子发下来,作业做错了,看完后塞进书包了事,这些学生对待错误无动于衷,缺乏责任心与进取心,只认可挫折,却不会督促自己积极进取。教师要让他们明确订正作业的其中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迫使学生进行心理与行为调整。
3.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发现数学智力题的作用,并把擂台赛、竞争奖励机制经常性地带入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感受挫折,提高挫折耐力,逐步升华为挫折体验,沿着自信、自强、自立的道路茁壮成长。
苏联科学家皮卡查认为,数学学科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学科,因为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到培养,同时利用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在很小的年龄便开始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具体做法是:
1.增加多向性习题训练。
许多数学习题有多种解法,教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集体讨论。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更为活跃,且富有独立创造的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逻辑性强的特点,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安排学生质疑,让学生从小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意志即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小学生行为动机一般很不稳定,他们不能较长时间坚持自己原定的目的,“厌学”情绪往往就是遇到困难时动机的“回潮”现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结合数学教学中的“教学阵地”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如:每天一练习的口算,作业完成后的检查习惯,及解答数学练习中的难题等。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认识,树立目标。
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激励下发生发展的。因此,教师可利用晨会时间,课余时间多给学生讲讲名人小时候的秩事,从而树立学习榜样。
2.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意志的实质在于执行决定,克服困难,实现目的。“言必信,行必果”,锻炼意志,光有道理和愿望是不顶用的,要有一股“绳锯木断,滴水穿石”的韧劲,如:每天一练的口算,利用与全日制义务教材配套的口算训练本,每节数学课前进行比赛,要求前一晚作好准备,报得数多遍,直到看题目就能报得数为止,要求学生在教师不作检查的情况下自觉实行。当执行这一制度时,遇到外界干扰(如家中有聚会)学生能够控制自己,努力按既定的制度办事,持之以恒,养成习惯。这就是对意志力最好的锻炼。当学生出现“回潮”现象时,教师可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具体的生动的事例为榜样,激励学生,督促学生。
3.以小见大,从一点一滴做起。
有的学生认为,小事马虎一点不要紧,成长后从事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才需要坚强的意志。其实,坚强的意志是在许多小事的锻炼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小事姑且不能控制自己,做大事未免不失败,如: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平时作业字迹端正,从不马虎等等,都能磨炼学生的意志。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便能培养起坚强的意志,这些道理让学生明白后,学生便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锻炼。
数学学科的确学起来比语文、自然来得枯燥,若数学课经常上课过于干巴或感觉负重,那么学生不但会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一贯地烦恼、焦躁,对培养学生乐观的性情也极为不利。我的做法是:要善于挖掘知识内在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愉快起来。如果遇上枯燥的计算题技能训练,那么就安排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找朋友、投信臬、摘苹果”等游戏中熟练计算。在学生经过20多分钟的紧张练习之后,可以让他们作极短暂的休息,比如:揉揉眼睛,摇摇头,站直身体等等。这样学生大脑就有更长时间处于激活状态,心情始终愉快。
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具备了耐挫力,独立思考能力,良好意志品质与乐观的情绪,能促进学生智力功能的协调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来自工作、生活的每个难关,使每个学生拥有金色的童年生活和光明的事业前程。这也是我今后所应继续追求的。
下一篇:年度计划及总结汇聚【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