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教案范例【精选5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拉萨的天空教案范例【精选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拉萨的天空教案范文【第一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1、出示天空一词(蓝色),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2、总结引出课题:看来孩子们搜集了很多描写天空的词、句。老师也搜集了一句描写天空的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这里讲的是哪儿的天空呢?拉萨的天空怎样呢?为什么那儿的天空会将你的视线紧紧地吸引呢?我们今天接着学习第七课。(齐读课题)。
1、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多美呢?他能把人们的视线紧紧地吸引,让女孩子告诉我们。女生读第一段。男生找出里边写天空美的词语。
2、指名说。
3、结合p38页图,理解湛蓝,透亮。
4、想一想蓝宝石有多美,这湛蓝的天就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谁能把好像换一个说法?(犹如,仿佛,宛如)。
5、孩子们找到的词让我的确觉得拉萨的天空很美,那要怎样让大家感受到呢?(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2、指名说。相机:
(1)比较,映衬,对照。一个是靠近陪衬,一个是相对比较,明白作者用词准确性。结合37页图画来说。
(2)理解掬的意思。
难怪小朋友发出了这么多的赞叹,因为:引读第三段。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吗?找其中一个词来说说?神往。
1、他还有什么妙用呢?自读4段。(1)指名说,抓蓝晶晶,不管总是。
2、看p36页图,生自试,遮住蓝天与不遮的区别。明白蓝天的妙用。看谁把天空的妙用读得更好。指名读,学读。
2、拉萨的天空还让更多拉萨的事物增色不少,有了拉萨天空的陪衬,拉萨变得更美了,让我们记住这拉萨别致的美、神奇的美。齐读。
板书设计。
湛蓝、透亮。
纯净、明洁。
蓝晶晶。
课后小结:
1、本堂课抓住词语来展开教学,如:让学生看着天空说想到的词句,并抓住第三自然段来质疑,让学生来读课文。
2、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文中的插图,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如:湛蓝、纯净、明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掬。
3、抓住映衬和对照的比较来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拉萨的天空教案范文【第二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 能凭借课件,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练习说话。
听写词语(上堂课的词语)
)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课件,你看到了的拉萨是什么样的?
2、出示句子: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象用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轻声读句子,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圈点词语:湛蓝 透亮 好象用水洗过的蓝用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3)朗读感悟:学生再朗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边读边想象。
3、看课件,再次体会拉萨天空的湛蓝和透亮。
(二)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引读:拉萨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透亮,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出示句子: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1)指名读句子,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拉萨的天空是那么蓝,仿佛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走进拉萨就像是走进了仙境。
2、怪不得人们说――(出示句子)“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1)自由读句子,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2)小结:蓝天如水,无怪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3)齐读句子。
3、看课件,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与拉萨河畔采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1)指名读句子,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拉萨天空的蓝?
(2)指名回答,圈点词语:映衬 纯净 对照 明洁
(3)指导朗读。
4、在白云和草地的映衬下天空蓝得通透、无暇,白、绿、蓝的对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天空的美。
(1)看课件。
(2)出示第三自然段
(3)指导朗读。注意词语:神往 紧紧吸引 不忍移开
5、(1)出示拉萨一年四季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2)指名回答: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3)因此,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学生欣赏其英姿。再次感受如果缺少了这天空的衬托,布达拉宫一定会失去一把半的美。
(4)欣赏图片:蓝天白云下的雪山、湖泊、草地。
(5)谁能读好这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6、齐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这里把拉萨比作了什么,把湛蓝的天空比作了什么?
3、齐读句子。
1、背诵课文。
2、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并写上文字介绍。
拉萨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显得陌生而遥远。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一开始利用多媒体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各种拉萨蓝天的图片,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拉萨的蓝天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此时让孩子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拉萨的天时,他们异口同声从心中喊出了“蓝!”。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他们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度的思维和情感都在对话中碰撞、交流,最后达到交融的境界。但对话的中心始终必须是学生。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本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直面内容,展开联想,学生不仅吸收了文本内容所负载的信息,而且在对话中实现了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在对话中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创造性地进行了表达,在这种酣畅淋漓的表达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拉萨的向往和热爱。
拉萨的天空教案范文【第三篇】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
2.走进拉萨(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
3.学生自我介绍课外积累的相关资料。
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2.充沛朗读,让学生自身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到正确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词,教师不教,先让学生认读,对读错的和时进行指导。
3.学生完成板书填空: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湛蓝的、蓝色、蓝晶晶)。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洁;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洁”、“明洁”的意思)。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请你想想一下,当时,作者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令人神往的……)。
1.看拉萨的纪录片(片断),观景回味。
(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吗?)。
2.课后要求搜集有关拉萨的图片、文字介绍,做一张介绍拉萨得手抄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拉萨的天空教案范文【第四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练习说话。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象、图片。
四、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
教学过程。
一、走近拉萨。
1、看录象。
(1)这段录象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地方?
(2)她给留下什么印象?
3、齐读课题。
4、师简单介绍拉萨。
二、走进拉萨。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查字典、做上标记与同桌讨论读懂主要词语。
(3)把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4)通过你的朗读,拉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读词语,看谁认得准记得牢。
湛蓝 映衬 纯净 雄伟 窗帘 视线 蓝晶晶。
透亮 对照 明洁 壮丽 圣地 建筑 不忍移开。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词语,还有哪个不懂的提出来。
(2)课文共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足之处。
(3)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再读一读。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与拉萨河畔采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4)齐读课文,拉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指导学习生字。
“妙、纯、线”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窗、帘”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圣”上下基本相等;“忍”注意上面是个“刃”;“建”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上面的字下面是两横。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上堂课的词语)。
二、走进拉萨(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录象,你看到了的拉萨是什么样的?
2、出示句子: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象用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轻声读句子,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圈点词语:湛蓝 透亮 好象用水洗过的蓝用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3)朗读感悟:学生再朗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边读边想象。
3、看录象,再次体会拉萨天空的湛蓝和透亮。
(二)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引读:拉萨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透亮,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出示句子: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1)指名读句子,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拉萨的天空是那么蓝,仿佛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走进拉萨就像是走进了仙境。
2、怪不得人们说——(出示句子)“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1)自由读句子,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2)小结:蓝天如水,无怪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3)齐读句子。
3、看录象,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与拉萨河畔采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1)指名读句子,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拉萨天空的蓝?
(2)指名回答,圈点词语:映衬纯净 对照 明洁。
(3)指导朗读。4、
4、在白云和草地的映衬下天空蓝得通透、无暇,白、绿、蓝的对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天空的美。
(1) 看录象。
(2) 出示第三自然段。
(3)指导朗读。注意词语:神往 紧紧吸引 不忍移开 。
5、(1)出示拉萨一年四季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2)指名回答: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3)因此,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学生欣赏其英姿。再次感受如果缺少了这天空的衬托,布达拉宫一定会失去一把半的美。
(4)欣赏图片:蓝天白云下的雪山、湖泊、草地。
(5)谁能读好这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6、齐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这里把拉萨比作了什么,把湛蓝的天空比作了什么?
3、齐读句子。
三、总结全文,欣赏有关拉萨的图片。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并写上文字介绍。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介绍学生心目中的拉萨。
3、完成本课的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朗读课文。
二、指导朗读课文。
(一)1、看录象,初步理清课文脉络。
2、学生逐一背诵课文。
3、连起来背诵课文。
(二)介绍学生心目中的拉萨。
1、学生出示自己分享的“拉萨的天空教案范例【精选5篇】”,抄一抄。
3、把你心目中的拉萨介绍给同桌听。
今天,我上了《拉萨的天空》第一课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能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在书上描红三个相同结构的生字。为了使学生能在第一课时中对拉萨的天空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我特地从网上下载了相关的图片制成简单的powerpoint课件。另外,我在备课时特地设计了一些学生的活动,希望借此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然而,我发现我在这课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譬如在整体感知课文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两次自读,第一次要求学生大声读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则要求学生轻声读书,初步感受拉萨的天空的美,并将自己认为最美的自然段与同桌分享。这样顺势以“老师没有同桌,同学们做老师同桌,分享老师认为最美的自然段”为由进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自以为这个设计是水到渠成,过渡相当自然的,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对“读通课文”这一目标没有完成到位,也就是没有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学生的读书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现在我们总说要向四十分钟要效率,看来课堂上任何一个目标都得扎扎实实地去完成。
另外,因为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段落,所以我将理解第一自然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设想通过图片资料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这一方式,使学生自主地理解语言文字。而在如何将语言文字化为学生脑海中的图片这一问题上,我采取问题“你现在是拉萨旅游的朋友,第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最能吸引你?”引导学生找出本段的关键词句,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对拉萨天空的美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也会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而倍增。结束此节课后,我发现学生在这节课上的确是充分地读了,但是读书的效果并不很大,原因就在于我虽然把握住了本段的关键词句,但是在理解上我没有进一步深化,没能有效地使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课件)使词句的意思从学生口中说出,学生的脑海中虽然有湛蓝透亮的天空画面,但无法有更具体的感受,这样一来,导致学生不能将文字语言有效地转化成脑海中的画面,进入课文的情境。因此,我觉得如何把握住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理解从而进入课文意境是我今天这一课给我的反思,也是我今后课堂上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还存在一些疑惑,这节课上,我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是一个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口能表达能力的方式,我鼓励学生在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可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第一自然段所描述的天空。课后想来:课本上的语言如此优美,不用课本上的语言而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是不是有些舍近求远了?可是,转念一想:用书本上的话只能让他以后会背这一段,会抄这一段,可是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不是能让他以后会写了吗?事实上对于三年级学生,这样的设计是否合理呢?还是很迷茫。
拉萨的天空教案范文【第五篇】
把握作者对拉萨的天空的蓝以及朝圣者的描写体会
本文蕴涵的人文内涵
自读教学方法讨论,点拨主要教具
1直接描写拉萨天空“蓝”
2景物衬托朝拜少年:象征汉、藏友好
一歌曲导入
播放《拉萨的天空》,拉萨那种独特的高原之美让美一个藏族儿女为之眷恋,也让没到过那里的人为之魂牵梦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王宗仁的〈拉萨的天空〉,看看这位在青藏高原生活多年的作家怎样描绘他心目中的拉萨。二学生朗读、思考下面请同学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怎样描写的?讨论明确:主要描写了拉萨的天空,突出了它的蓝直接描写:
1象清水洗过的宝石一样清爽(比喻)
2纯粹的淋漓尽致、无拘无束3净蓝净蓝的发亮
作者在描写蓝天时,提到了拉萨著名的景观——布达拉宫,两者互相映衬,(展示图片),说一说有关布达拉宫或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信仰的方式,藏族人民怎样表达自己的虔诚呢?——朝拜展示朝拜的图片(简介朝拜的过程)讨论:文章由描写天空笔锋一转,找出文章中对朝拜路上虔诚的信徒的描写,并说说这群朝拜者中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有什么含义?第四段的描写,是一个少年,表现不同,目的不同。含义:他心中想着汉藏民族友好的神圣使者——文成公主,按时着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团结,永远藏在藏族人民心中,文章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
上一篇:2023年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精编
下一篇:实用保育工作总结范文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