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幼文【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经典幼文【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经典幼文【第一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125-02

中共中央总书记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国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国学经典既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能让我们找到民族精神的根。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开设国学教育是完全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将国学经典植入幼儿的大脑,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并且伴随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受用无穷。但是,让刚刚站在学习起跑线上的幼儿学习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简单轻松的原则

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通则,对幼儿更不能例外。幼儿的好奇心强烈,记忆力奇佳,但是理解能力有限,接受能力较差,因而我们选择的国学教材必须是最易学易记的,使用的教学方式必须是最简单轻松的。只有这样,国学教育才能为幼儿所接受,国学经典才能一点一点地渗入幼儿的大脑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主要指先秦诸子和儒、道、释三家。蒙童读物是幼儿国学教育的入门知识,常见内容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诫子书》《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这些蒙童读物内容浅显、文字简单,孩子经过诵读易于识记和初步理解。

对于年龄在三岁左右的小班幼儿,应该以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包括《新〈千字文〉》)为主。这几本蒙童读物语句整齐短小,每句仅有三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熟读成诵。

对于年龄在四岁左右的中班幼儿,可以以诵读《朱子治家格言》《诫子书》《声律启蒙》为主。这几种蒙童读物散句居多骈句很少,声韵性差,有点拗口,需要反复诵读才能读得流畅,由于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教师只要指导幼儿准确断句慢慢诵读就可。

对于年龄在五岁左右的大班幼儿,可以以诵读《增广贤文》《幼学琼林》为主。《增广贤文》对仗的句子居多,容易熟读成诵,是训练对联的好教材(但是文中哲理性的内容幼儿不易理解,不宜深讲);《幼学琼林》是一部小史书,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讲其中的故事,让幼儿借助故事来读读背背,能简单地了解一些历史知识,这样就达到教学目标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满足了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和家长望子早日成才的愿望,实则为拔苗助长,是完全违背教育规律的。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现象,幼儿教师应当遵循简单轻松的原则,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慢慢接触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绝对不能用“讲深讲透”的思维来指导幼儿国学教育。

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就是对幼儿“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要幼儿反复诵读,读得流畅甚至背得下来,教学目标就算完成。诵读的难度应该只略高于吟唱。我们要相信,幼儿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知识储存在记忆里,等到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这些记忆就会发酵,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就能影响其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幼儿国学教育的目的就实现了。

二、生动形象的原则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强,对鲜艳的色彩、美妙的声乐、奇异的物品和精彩的游戏等兴趣盎然。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要充分照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必须遵循生动形象的原则,让幼儿在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幼儿教师要用丰富多彩的图案、生动形象的教具、悦耳动听的声乐和活泼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国学经典教育似乎离“生动形象”很远,离“严肃呆板”很近,但是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真钻研和反复实践,还是创造出了游戏教学法、儿歌教学法、表演教学法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国学教育,效果非常好。例如,有一幼儿教师设计了一个“好习惯,我做主”的国学教育游戏:把全班幼儿分成两组,让两组小朋友站在起始线处。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跑到箱子里挑选出自己觉得最好的习惯,然后跑过对面把它贴到黑板上固定,最后快速跑回起始线处跟第二个小朋友击掌。第二个小朋友再重复前一个小朋友的行为。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跑回起始线处算游戏结束。然后,让小朋友们比比谁找的习惯最棒。小朋友们找出的好习惯有勤动脑、爱学习、勤洗手、不吐痰、讲礼貌、不插队、红灯停绿灯行、给老人让座、帮父母做家务等,教师再引导幼儿说出养成这些好习惯的意义,对于说不到位的则适当点拨,这样就使幼儿懂得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还知道其中的好多好习惯古书中就有,多读古代经典益处多多。

旋律优美的音乐能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我们还可以将音乐教育与国学教育融为一体,将经典儿童歌曲的歌词改换成国学名句,让幼儿在美妙音乐的伴奏下自然愉快地唱诵国学。

另外,很多国学内容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选择经典的内容,让幼儿以短小的情景剧形式进行表演,引导幼儿在模仿表演过程中,加深对国学的理解。如表演《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教师扮演父母呼唤幼儿的名字,幼儿准确理解“应勿缓”的意思之后表演出迅速回应的动作情态;表演“亲有疾,药先尝”一节,教师扮演生病的父母,幼儿端着一碗药水递给“父母”之前先做出试试冷热的动作。这类表演,只要幼儿姿态落落大方,动作神态与内容相符,并能表现人物性格,就算是成功的。只要表演到位,就说明幼儿准确理解了国学的内容,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通过巧设环境来达成幼儿国学教育的教学目标,也符合生动形象的原则。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巧妙渗透国学典籍内容,如在“宝宝餐厅”里写上“对饮食,勿挑拣”,在“宝宝卫生间”里写上“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在“宝宝鞋帽柜”上写上“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在镜子前写上“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等。这样做既能帮助幼儿识记国学经典,又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知行合一的原则

圣贤常说“学贵力行”,告诉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国学教育更要强调知行合一,否则国学只会滋长幼儿的虚荣心。正所谓“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教师只有引导幼儿将学与做结合起来(必要时可与家庭形成合力),才能让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进而养成行为习惯。

好的习惯包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礼貌谦让、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知恩图报、勤俭节约、惜时守时等,这些在国学经典中都可以找到。当幼儿不懂得谦让时,正是教师给幼儿讲“孔融让梨”故事的好时机;当孩子磨磨蹭蹭时,正是父母讲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好时机;当父母忙着做事而被孩子打断时,就教孩子诵读《弟子规》中的“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学了国学经典中的孝义,马上教育孩子回家后给长辈们捶背、端水,自己叠被子、盛饭洗碗、穿衣戴帽、打扫房间……这样,就能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国学热刚刚兴起的时候,反对幼儿学习国学的声浪很高,理由就是国学太深奥太晦涩,幼儿无法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只要教师遵循了以上三个原则,辅导幼儿学好国学也不是不可能。

经典幼文【第二篇】

关键词:幼专 国学经典诵读 教学改革

国学经典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大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成为我们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然而,受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侵袭,当今社会变得日益急功近利,这种负面文化深深地影响了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使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被冷落,学生们出现了浮躁、自私、好逸恶劳、急功近利等不良心态。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各地的读经班、诵经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各校弘扬传统文化的举措更是层出不穷。社会上,从于丹、易中天、钱文忠成为“学术明星”,到各大书店各类国学经典著作的热卖,都折射出整个社会对国学经典价值的重新认识。

然而,各地的诵经活动所涉及的对象多是中小学生,如“北京圣陶实验学校”的创办、“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却忽略了作为未来教师的本专科院校的师范学子们,而他们才是今后国学经典教育的中坚力量,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所以,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幼专院校,我们从2009年以来,对全市公办幼儿园进行调研和论证,从各幼儿园把《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内容融入学前教育课程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从未来职业发展诉求和提高幼专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出发,学校组织本校专家和教师为学前教育专业师生编写了国学教材——《国学经典选读:大学·中庸·三字经》,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同时决定从2010级新生开始,学前教育专业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设“国学经典诵读”公共必修课。其目的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借此,使繁浩灿烂、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正式进入学校课堂,“读千古美文,做淑女君子”。所以,作为国学文化传播者的教师,应该认真扎实地做好国学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完成育人目标。为此,笔者就“国学经典诵读”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和思考。

一、诵读引领课堂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学者提出的重要读书方法。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重视“诵读”,无论是古代的蒙学教育、经学教育还是现代的语文教育,它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关于读书,《三字经》中有“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的教诲,《弟子规》中也谈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如果在阅读时将眼、耳、口、心、手一齐来配合,学习的效率一下子就可以提高好几倍。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由此可见,“诵读”在我国古诗文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在课堂教学时以诵读为主线,在多种形式的听读、个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领读、师生对读的展开下,将书面文字变成可感、可听的立体文字,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奏,形成语感。在充分诵读之后,教师再适时采取其它教学方法,使学生感悟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修养精神道德、经世致用。

二、引入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师范教育、师资培训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班级交流,师生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在讲授《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内容时,就尝试运用这种教法,在教学时将史例材料、历史故事、名人轶事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优化课堂教学。如《弟子规》中针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内容都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内容浅显易懂,但如何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德行这是不容易的。为此,在《弟子规·入则孝》的讲授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播放flash视频《当你还很小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任务情境,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然后呈现《父亲的信》和小品《父亲》两个案例,引导学生析案例、评案例、结案例。在整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最后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学生感悟到要“孝”,要感恩,这是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收获的内容。最后再通过经典原文的解读与导引,学生理解了“孝”的深刻内涵,并且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解决问题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注重自主学习

“国学经典诵读”课为公共必修课,授课计划为每周2学时,共32学时。由于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只凭课堂90分钟面面俱到地讲解每部经典,显然时间是不允许的,因此,笔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在开课伊始,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任务的督促及分工。每组的任务:一方面从国学经典著作中选取成员共同感兴趣的经典著作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制作ppt课件,然后利用课前10分钟,选取一名代表把研究成果进行全班性的读书汇报。另一方面检查督促组内成员背诵和作业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辨析材料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多媒体和制作课件的能力。读书汇报虽只10分钟,却使学生对国学经典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的含量和效果。

四、创新评价机制

考核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其中课堂表现占10%:包括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参与程度、与小组同学的协作能力、出勤等。国学经典读书汇报占30%:在汇报时根据内容准备得是否充分、课件是否清晰美观、语言是否自然流畅,教师最后以小组合作综合完成情况及每人分工情况给定成绩、评定成绩。“诵读经典,感悟生命”相关论文占10%:根据文章质量评定成绩。

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采取口试形式进行经典篇目的背诵和相关国学知识的问答。

五、搭建网络平台

现代网络具有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而网络又是学生最常用的信息工具。因此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必须发挥网络的作用,引导学生业余网上自主学习。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上网查阅学习国学经典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网上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QQ群,师生可通过网络平台上传国学经典课程的相关视频材料、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等等,进行资源共享,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和问题探讨,促使资源更大化。

(本文为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项目“幼专院校依托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HGJXHC111294。)

参考文献:

[1]万平。国学经典进高校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以精品课程《国学经典导论》建设为例[J].高教探索,2011,(5).

[2]张胜难,乔烨辛。高职院校国学课教学初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3]程建忠。传承传统文化 创新国学教育——关于“国学经典导论”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

经典幼文【第三篇】

关 键 词 经典阅读;教学;幼儿

幼儿时期进行经典阅读,有利于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强烈的阅读欲望,高雅的阅读品位,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阅读环境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影响着生理和心理都正处于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幼儿。为此,幼儿时期创设适宜的“幼儿经典阅读”环境是促进阅读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一、营造“经典阅读”环境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生活环境中的书香氛围犹如肥沃的土壤,想要让孩子爱上经典,必须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宜的阅读环境。

一是班级经典阅读环境创设。在活动室的角角落落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如“经典诵读屋”“经典图书角”“经典对对碰”“经典小舞台”等,并在这些区域里摆放自制的《三字经》故事书、三字经接龙卡、经典故事的表演道具头饰……环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兴趣。在区域里,幼儿自由、愉快地玩乐,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如“经典图书角”中,对图书的内容、图书的画面、图书的数量上都有精心的考虑。准确把握幼儿的阅读程度,选择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经典故事图书。幼儿年龄越小,思维具有具体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对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小班应选择一些以图为主,色彩鲜艳,情节简单,贴近生活,语言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易学易记,图画与文字的形、音、义高度匹配的经典故事书或故事绘本。故事人物多以动物为主。书的纸质比较结实,相同的图书要多。

二是校园经典阅读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环境创设得好可以使活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让家长和孩子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我们要做到经典阅读环境的多方位营造。

我园针对幼儿年龄特征,专门创设了具有海量的电子绘本馆、开放温馨的亲子书吧、自主表演的阳光故事剧场;充分利用楼梯的台阶、楼道的墙壁等公共场所,一楼一主题,创设了故事城堡、古诗长廊、儿歌乐园、经文宝库等,让幼儿时刻被经典所晕染。

二、营造“经典阅读”人际氛围,激发幼儿学习信心

良好的人际氛围是开展经典阅读的有效保障,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激励措施都是形成经典阅读良好人际氛围的重要因素,并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信心。

首先,教师应成为孩子经典阅读的引导者,是要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技能,这是决定阅读时间长短的因素之一,也是提高阅读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早期阅读技能包括良好的阅读习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能力,初步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初步的反思、预期、质疑和假设等阅读策略预备能力等。只有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技能,才能更加深入地阅读、观察、分析故事中角色的外部表情和动作,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读懂故事情节,阅读的时间才能长久。因此,我园设有专门的集体阅读活动时间,可以保证教师有一定的时间指导幼儿开展经典阅读。教师在每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时,都坚持要求幼儿遵守翻阅图书的规则,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教师是孩子经典阅读方法的设计者。孔子的教育观点注重“因材施教”。而现代教育思想也认为“教无定法”。特别是对于幼儿,经典古诗文中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深奥的内容,非生活经验少、认知水平低的幼儿所能理解。幼儿刚开始接触,出于新奇,他们会很认真。但若一直按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活动,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只有顺应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多样性、游戏性的活动,才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师探索了诸如故事表演法、艺术渲染法、童趣作品引领法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幼儿多方位参与、寓教于乐。

第三,教师是孩子经典阅读的激励者。激励是指为了激发幼儿阅读的动机,使之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而给予其积极的行为或心理引导的过程。教师最常用的激励方式就是口头表扬。教师给出的表扬应该有针对性,把激励的理由归结到幼儿的能力和努力上,幼儿一听就明白哪方面做得好。

三、营造“经典阅读”的快乐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我园始终将经典阅读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学习经典,结合经典故事将教学游戏化,将原本难懂的道理通过一个个有趣、生动、易懂的小故事启发孩子们。同时也将经典语句与主题活动充分结合在一起,如母亲节时引导幼儿诵读“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知道感恩父母,重阳节时引导幼儿诵读“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知道尊敬长辈的传统礼节等等。利用每周一升旗活动后集体唱跳古诗,利用户外游戏时的整理部分唱跳《弟子规》,利用午睡起床时间让幼儿听经典故事,让幼儿在园内活动中近距离地接触经典。

其次是利用节日活动,让幼儿进行经典阅读。如“经典故事城堡”活动中每个班一个经典故事表演剧场。道具、服装都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将一个个故事布景放在幼儿园操场中,全园幼儿自选喜欢的故事进行表演。如利用六一开展“童话世界 梦幻乐园”活动,幼儿园处处被装扮成童话般的世界,当天让幼儿与家长扮演喜欢的童话故事人物到幼儿园,通过童话歌曲大联唱和童话游园活动让幼儿宛如置身于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中,为幼儿营造一个“乐中学,趣中长”的和谐、优雅的书香乐园,并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启迪幼儿智慧,让孩子学会做人,受益终生。

四、营造“经典阅读”的家庭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生活、学习,还有大部分的时间在家庭中生活。仅仅依靠在幼儿园中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阅读能力远远不够。《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家庭教育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巩固和延伸。

首先,树立家长经典阅读正确理念。由于家长的生活习惯、生活背景、文化水平各不相同,他们的教育理念也大相径庭。经典阅读不是以强迫、灌输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而是要科学引导,如经典书籍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资料宣传、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更新家长理念。通过开展好书推荐、优秀绘本展览会、亲子阅读小报展评、阅读节开放活动、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促进家长参与。

其次,家园同步培养幼儿经典阅读能力。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家长一定要树立热爱经典阅读的正面形象,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幼儿阅读,促进幼儿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运用校讯通等形式,每周向家长发出家庭经典阅读任务,帮助家长科学、有序地指导幼儿在家中的阅读活动,向家长推荐经典阅读指导卡,也可以通过家长回馈的意见,及时了解幼儿的表现,帮助家长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幼儿经典阅读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阅读能力的提高。

经典阅读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老师和幼儿的文化品位。“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将不断探索幼儿经典阅读的良好环境,让经典的价值伴随孩子的成长而吐露芬芳,绽放光明。

参考文献

[1] 罗丽霞。 幼儿经典阅读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15(2).

经典幼文【第四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园本课程;课堂教学;开展活动

1 春雨润物细无声――融国学经典于校园文化

大环境

走进兆丰幼儿园,你会感受到浓厚的国学氛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蒙以养正”四个大字,走廊墙壁上用大幅的图画故事诠释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内容,期间穿插了图文并茂的励志故事;窗明几净的国学启蒙教室,真正让你感受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的意境;过道长廊装饰了一幅巨大的古朴的“弟子规”竹简画卷,正所谓:“入芳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小区域

走进教室,每个班中创设经典导读的墙面,布置独具匠心,主题鲜明;教师根据诵读内容自制教玩具、操作材料;琳琅满目的阅读书架,图文并茂的千古美文,一句句鼓舞人心的读书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国学氛围。“无声胜有声”,于细致无声中,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2 未成曲调先有情――融国学经典于园本课程

课题依托

兆丰幼儿园申报了苏州市规划课题《幼儿园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的研究》和张家港市“十二五”规划协作课题“国学经典课程教学研究”。以课题为依托,拉开了“十二五”课题研究的序幕,并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使国学教育深入人心。

开设课程

把《弟子规》、《三字经》、《古诗》分别作为小、中、大年段国学课程内容,开设“经典阅读”特色活动。我们称为“两课”,即阅读课、体验课。阅读课;即国学小课,每周一课时固定教材、固定课时、固定老师,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组织引导幼儿诵读。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多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体验课。把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每月的纪念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诵经典、讲经典、画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活动。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诵读习惯,开展“一天四诵读”活动:①晨诵:将经典原文编辑到晨间韵律活动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趣味的律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诵读的内容。②午读:午饭后利用散步时段每天中午收听广播,由幼儿园广播站向孩子诵读寓意小故事或朗读经典诗文。孩子可跟读、跟背、跟唱。③晚诵:即放学前5分钟,师幼共读。④夜读:每天晚上回家,亲子共读。

3 含英咀华细细吟――融国学经典于课堂教学

创新方法,激发兴趣

对国学教学活动定位于16个字: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身受益。遵循现代教学原则,以“趣味式”植入学科课堂,采用“复习经典诗文――新课诵读――经典连接――明义导行――拓展运用”的基本模式进行国学课堂教学。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着手,通过游戏体验法,图画展现法、故事引导法、歌唱表现法,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投入参与到教学活动。让孩子爱上国学课,并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读和背上,更多的是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通过创设“情景”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诠释国学经典的方式,使幼儿对每种经典的学习,能置身于特定的情景。根据这些情景激发幼儿探索和求知的兴趣,使幼儿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自发的力量,真正走进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教育过程之中。

多样诵读,提高实效

幼儿园的国学课堂教学更多的离不开诵读,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把古老的经典演绎成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活性画面,如拍手诵读、画面跟读、器械配读、情景在线等。在实践中设计,总结了很多实用、简单的游戏,将经典诵读与游戏相融合:①跟读法;②对诵法;③默念法;④接龙法;⑤轮诵法;⑥学小古人法;⑦吟唱法;⑧节奏法。幼儿喜欢表演,喜欢展示自己,把国学经典与表演相结合,以唱歌、舞蹈的形式去表演能帮助幼儿很快记住所学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把《三字经》、《弟子规》编排成韵律操、器械操,让幼儿边做操边诵读,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幼儿学习国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 借得春风一树花――融国学经典于系列活动

诵读经典促成长

将经典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幼儿直面经典,感悟经典。举行了诵读经典比赛,讲国学小故事比赛,班级手抄报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次次声情并茂的诵读,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故事,一张张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的手抄报,展示出师幼学习国学的优秀成果。

悟领经典修身心

倡导教师读国学经典,领悟国学经典内涵。以撰写读书笔记、读书研讨会、读书沙龙等为载体,感悟国学经典中的真善美,礼义信,体味诗文中精美的比喻、喷薄的情感、丰富的想象,这样的学习使教师们多了一些文化积淀,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讲起课来融会贯通。教师撰写的多篇文章得以发表和获奖。

48 561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