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1

关键词高职;班委;考核;综述

向洪指出:“考核是主管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有关情况进行记录,并依据特定标准评定其成绩。目的为发掘人才、制订培训规划,为员工奖惩提供依据。[1]”目前很少有学者讨论高职学生班委(简称高职班委)考核的具体内容,缺少以上信息,辅导员等无法评定人职是否匹配,无法为班委奖惩提供依据。故本文将对高职班委进行定义,并对高职学生特点、班委考核内容进行文献综述,以发现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

为保证精确性、及时性,笔者多选择发表在2010-2016年的核心期刊、且选择运用实证研究范式的成果。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在主题词、篇名、关键词中输入高职学生、班委、考核、特点等,引用相关文献47次。其中,期刊34次、书籍11次、学位论文2次;引用核心期刊11次,占期刊引用总数%。下文将描述相关定义。

张松山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教育,高职院校包括专科学校[2]”本文所指高职学生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或者专科生。目前尚无高职班委的精确定义,笔者定义为在高职院校班级中承担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学生。同时,根据向洪的定义,笔者认为高职班委考核指:辅导员等相关人员对其工作表现及有关情况进行记录,并依据一定的标准评定其成绩。目的为提高其服务能力,并为其调整岗位、评奖评优提供依据。

高职班委属于学生群体,笔者认为应研究高职学生特点,方能制订科学的考核内容。

1 高职学生特点及其对考核内容的启发

目前学者多从学生生源、价值观、学习成绩、压力等进行论述。

学生生源复杂多样

目前高职院校以多种方式录取学生,学生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且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吕希,汤海萍以浙江金融学院为例,指出:“该校18%属于自主招生、53%属于普通高考、29%属于单独招生。”[3]赵学峰支持高职生源复杂:“高职学生有中专生、技校生、普招生,有农村考生、城市考生;学生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动力有差异。”[4]可见,教师可从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此外,高职学生价值观多样。

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多样化倾向

多数高职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动摇,追求拜金主义与享分饕濉G昌仿、唐灏民、黎杨、王娟经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思想主流积极进步。绝大多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5]但马贵民, 米志鹃, 尹莹也指出:高消费的诱惑、各种社会不公,使部分高职生走向功利。[6]刘卫东也指出由于物质诱惑,部分学生追求个人享受却忽视责任。[7]可见,政治素质仍然是学生班委考核内容之一。

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多数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与正确的学习方法。钱昌仿等通过问卷发现,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任课教师难以正常上课,部分学生混文凭、混日子。[8]施云涛经问卷调查,也发现部分学生想退学或混文凭。[9]以上结论均经过调查,较为可靠。总之,教师应对此进行考核,以改善学风。

学生承受较多的压力

韦恩・韦登认为:“压力指任何威胁到或被知觉威胁到人们健康,损耗其应对能力的情境,包括挫折、心理冲突、负担等。[10]”各种压力将损害学生身心。经问卷调查,施云涛指出:“压力使高职生迷茫、自卑、迷惑。”[11]苗军芙,杨永欣经问卷调查证实以上观点,发现高职学生自卑、迷茫、情绪变化激烈。[12]总之,高职班委应心理健康。下文将综述高职班委考核内容。

2 高职班委考核具体内容综述

高职班委与党政领导干部有区别,其不领取薪酬、职责是服务师生并完成指定任务,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目前文献借鉴“德、能、勤、绩、廉”党政干部考核内容,从政治素质、道德品德、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等进行考核。

对政治素质考核内容

秦玉琴指出:“政治素质是个人具有的政治觉悟、政治修养、政治能力、政治道德等的总和,其优劣体现在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力,对政治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参加政治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等。”[13]政治素质是班委考核的首要内容。目前文献考核政治理论知识、政治信仰、政治品质、政治信念等内容。

考核政治理论知识

目前学者赞成通过测试高职班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知识水平来考核其政治素质。唐晓英指出:“高职学生很少主动去学习政治理论知识、部分学生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14]张罡也认为:“学校应通过时事政治的知识、团知识等考核学生政治素质与修养。[15]”笔者支持对以上知识进行量化评分。总之,学校可通过政治理论知识测试成绩来考核班委的政治素质。

考核政治信念

唐晓英指出:政治信念是指参与政治活动的个人和团体所具有的对政治生活的一种固定看法和坚定的主张。[16]目前学者通过学生对执政党的热爱、信任来测试其政治信念。刘德福、刘莉娅、况贤、蔡刚、马亚平提出高职学生政治素质包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政治立场;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团活动;自觉撰写论文和心得等。[17]”唐晓英也支持通过学习来坚定信念,如“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的数量、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能反映高职生的政治信仰。”[18]可见,学校可通过高职班委阅读的书籍种类、数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程度来考核其政治信念。

考核政治品质

盛友兴指出:“政治品质是人的思想品质中的最高形式,包括政治观念、政治觉悟、政治感情。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就是坚持其世界观与政治立场。”[19]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集中表现为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文献提出通过班委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品格、思想觉悟等进行考核。唐晓英认为:“学校通过优秀党员事迹、反腐倡廉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清正廉洁的决心。”[20]笔者支持对高职班委进行廉洁、爱民、为民态度考核。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指出:“无产阶级政治觉悟包括其自觉处理个人利益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21]可见,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考察其政治觉悟,进而考核其政治品质。总之,学校应通过学生班委为师生服务的态度、行为、自身工作作风等进行考核。

对品德、道德的考核

周德昌指出,品德又称道德品质,即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所表现的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品德与道德的联系是,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品德内容来自社会道德。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品德反映局部社会道德的要求。[22]以上说明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个人品德好坏直接反映个人道德水平。目前我国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金炳华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基本规范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主要领域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23]目前文献多从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职业道德角度考察高职学生品德、道德,却忽视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内容。

考核职业道德

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指出:“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和出发点。[24]”职业道德适用于正式雇员,而高职学生却非如此,故目前文献根据高职学生实际,提出考核学生遵守学习、学术、实习纪律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诚信意识;敬业精神等内容。如应金萍提出从高职学生遵守学习纪律、学术、实习纪律情况;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态度与敬业精神进行考核。[25]笔者支持以上考核内容,但是原作者未说明以上考核内容的效度与信度。总之,学校可以从其遵守学习、学术、实习纪律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诚信意识;敬业精神等考核高职班委职业道德。

考核社会公德

邓红彬、曹刚指出:“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高职学生应具有较一般公民更高的公德水平,有良好的道德修养。[26]笔者支持对此进行考核。目前的学者多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关系来制订公德考核内容。邓红彬、曹刚提出社会公德三层面:一是,人际交往,如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等;二是,人与社会之间,如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三是,人与自然之间,如保护环境等。[27]以上结论经过了问卷调查,较为可靠。同样,向文良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方向,将公德内容分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类别并形成公德考核体系。”[28]笔者支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相应考核内容。总之,学校可按照社公德三层面来制订公德考核内容。

考核家庭美德

目前学者多从孝顺、勤俭、和睦、感恩等方面描述家庭美德内容。李海霞、罗宗火指出:“家庭美德是调整家庭内部成员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 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29]穆学君支持以上观点,针对高职学生,提出:“家庭美德教育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感恩报恩、珍惜父母劳动成果等。”[30]此外,马镛描述了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如“保证学业、品德兼顾、明德修身、遵守法度、慎重择友、主动就业。”[31]笔者支持将主动就业列入考核。总之,该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如何处理与家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等。

对工作实绩考核

万福义指出:“实绩指干部在本职工作中取得的实际成绩,如本人职责范围内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情况; 处理业务情况及取得的成果。”[32]笔者支持考核高职班委完成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吴世先、张云也支持考核工作质量,提出从工作质量、数量、专业特长等考核高职班委。[33]业绩与实绩有区别,前者指较大的成绩,而班委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学生,故其适用实绩。目前很少有文献提出对其实绩考核内容,而多数借鉴了业绩的考核内容与方法,用目标责任制来考核班委,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班长的工作责任与考核内容

文献认为高职学生班长应协助教师管理班级、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反映学生的问题与困难,使班级和谐奋进。韩战强、马慧萍以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指出:“班长应汇总其它班委工作,按时向班级通报学生日常评分等信息。”。[34]笔者支持对班长进行上述考核,此外,班长应能向老师推荐评奖、评优对象,促进班级共同进步。如马令法、何淑玲指出:“班长应协同班主任关心、帮助班上同学,适当组织班级活动。”[35]可见,总之,学校可从组织活动的数量、学生对其的信任感程度、学生对班长工作的满意度等考核。

团支书工作责任与考核内容

文献认为团支书应能有效开展团学课程、团员活动、公正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发展预备党员等。韩战强等以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指出:“团支书要负责本班的政治学习和团课学习、积极开展团活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等。”[36]笔者支持其应有效开展团课、组织团员活动。王鑫认为“团支书应完成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引导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发展党员等”[37]笔者支持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数量、质量进行考核。总之,学校可从发展党员数量、学生对团课、团员活动满意度等进行考核。

学习委的工作职责与考核内容

文献提出学习委应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能力。韩战强等认为高职学习委应能传达学习信息,配合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反馈教学问题,并开展学习活动。[37]笔者支持从其学习成绩、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进行考核。邓燕认为:“高职学习委应管理所有学习活动,如课堂考勤、反映学生学习困惑等”[39]笔者支持通过班级学风考核学习委工作。总之,学校可通过班级学风、学习委学习成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满意度等进行考核。

对工作能力考核

孙钱章指出:工作能力是人完成某种工作的本领,如运筹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等。[40]可见,凡是有利于完成工作的能力,均属于工作能力。目前文献从高职班委思维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考核。

考核班委思维能力

黎美娴认为思维能力是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找出相关问题,并设法解决的能力,包括分析、逻辑、创新能力。[41]笔者支持班委应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秦瑛也支持高职班委应独立思考、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管理能力。[42]可见,学校应考核班委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班委行为能力

黎美娴认为:“行为能力是班委以实际行动开展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43]”秦瑛也指出:“行为能力是班委执行工作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44]”以上观点都认为应考核班委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陈昊宇指出:“高职院校应通过实践、竞赛、志愿活动中服务态度与能力考核班委行为能力。[45]”总之,行为能力表现于班委必须能完成指定任务。

考核班委沟通能力

车文博指出沟通指信息交流,包括口头与书面沟通、其有助于获得信息资料、改善人际关系、满足心理需要等。[46]黎美娴支持考核沟通能力。即学生能用语言营造良好伙伴关系;能完成各类书面材料。[47]总之,学校应考核其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

总之,文献借鉴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下文将描述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3 文献综述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很少有文献全面论述高职班委考核内容,其中书籍与学位论文成果较少。对文献类型频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47,2)=Р=.00

高职班委为高职院校班级中进行服务与管理的学生。其可能生源来源多样,文化基础差、且承受了较大压力。 文献认为学校可从政治素质、品德道德、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等进行考核。

未来研究可能采用实证主义范式,并尝试建立相关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向洪。人才学辞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69-70.

[2]魏英敏。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伦理学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28-31.

[3]吕希,汤海萍。浅析95后高职学生特点――以浙江某高校为例[J].科技视界, 2015(35):214.

[4]赵学峰。基于高职学生特点的管理思路探讨[J].科教文汇,2010(4):165.

[5]钱昌仿,唐灏民,黎杨,等。掌握高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1):51.

[6]马贵民,米志鹃,尹莹。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08,7(17):52.

[7]刘卫东。基于高职学生特点的班主任工作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11): 195.

[8]钱昌仿,唐灏民,黎杨,等。掌握高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1):52.

[9]施云涛。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 47.

[10]韦恩・韦登。人生的心理智慧[M].金盛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46-250.

[11]施云涛。高职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 47.

[12]苗军芙,杨永欣。高职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5): 18.

[13]秦玉琴。新世纪领导干部百科全书第6卷[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 4544.

[14]唐晓英。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76.

[15]张罡。高校二级院系学生组织干部考评机制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35(15):18.

[16]唐晓英。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78.

[17]刘德福,刘莉娅,况贤,等。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8.

[18]唐晓英。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78.

[19]盛友兴。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品质的贯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121.

[20]唐晓英。高职学生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78.

[21]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959.

[22]周德昌。简明教育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75-476.

[23]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655-656.

[24]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伦理学大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901-902.

[25]应金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9(3):53.

[26]邓红彬,曹刚。当前高职学生公德行为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12.

[27]邓红彬,曹刚。当前高职学生公德行为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12.

[28]向文良。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30):71.

[29]李海霞,罗宗火。浅谈新时期家庭美德教育[J].今日南国,2008(9):162.

[30]穆学君。高职院校学生四德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8):82.

[31]马镛。我国古代对青少年的家庭道德教育[J].道德与文明,1992(6):23-24.

[32]万福义。中国共产党建设大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2.

[33]吴世先,张云。试论广西高职高专学生班委队伍素|的培养[J].社会科学家, 2015(增刊):323.

[34]韩战强,马慧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新模式初探[J].河南农业,2012(4):46.

[35]马令法,何淑玲。班长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4):159.

[36]韩战强,马慧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新模式初探[J].河南农业,2012(4):46.

[37]王鑫。发挥团支书在大学生活中的纽带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237-238.

[38]韩战强,马慧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新模式初探[J].河南农业,2012(4):46.

[39]邓燕。高职院校班委成员整体效能的个性心理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0.

[40]孙钱章。实用领导科学大辞典[M].1.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85.

[41]黎美娴。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优化探析[J].职教通讯,2014(20):59.

[42]秦瑛。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对策[J].职业技术,2014(21):158.

[43]黎美娴。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优化探析[J].职教通讯,2014(20):59.

[44]秦瑛。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对策[J].职业技术,2014(21):158.

[45]陈昊宇。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4-15.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切入点确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63-01

当前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教学的重点之一,其也是培养学生积极人生观、世界观与高尚品德的主要手段。针对上述情况,不断的加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具体切入点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1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感落实状况

通过研究观察当前教育情况,可以发现,尽管国家大力提倡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然而由于中考与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对其落实依然不够。许多地方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还比较大,教师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学生也是为了升学而学习,甚至一些教师认为单纯的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即可,无需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只将眼光停留在学生的认知阶段,并未有效地升华到情感方面。造成的结果为,学生展现出来比较多的德行不一,虽然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思想道德知识,可是在实际的活动中却做出一些同理论相违背的行为,比如虐待小动物,随地乱丢垃圾等。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在认知目标完成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

2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切入点的有效确定

青少年是人格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每一个学生优良品德是思想品德教师主要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也需要抓住有效机会,采取合适的方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道德,从而有效地完成相关教学目标,下面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情教结合。

众所周知,人的情绪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与可感染性,在此基础上,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饱含丰富的热情去打动与感染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需要拥有充足丰富的情感,跟随着所要教学的内容,喜悲结合,在讲述的过程中则充分的融入自己的情绪,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教学中实现情感的升华。比如在复习初一课本中关于珍爱生命这一部分时,正好遇到雅安大地震发生,刚上课我就用比较深沉与悲痛的语调向学生们通知了这个消息,与此同时结合相关课文内容,在课堂上通学生共同讨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讨论勇气和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有效地拉近了我同学生的距离,在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与领悟生命的真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善于利用教材的特点,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讲述七年级《珍爱生命》这一单元时,我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大自然,通过观察一草一木,还有各种小动物,来引导学生认识与了解到生命的珍贵与可爱,从而指导学生享受青春,实现人生的价值。

以理动情。

我们通常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不仅要运用理论教育学生,还要情理结合,这里面的理就是讲道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比较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合理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节操。一些学生对于生命的真正价值以及人类对社会的贡献有着不同的见解与看法,其认为人的价值实现主要是依据社会对自己的回报。为了有效地阐释学生这一方面的误区,我做出了如下解释:一方面人的价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来实现,只知索取而不知道奉献的人是不能够被社会认可与赞赏的,这样的人无法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另一方面风险也是要有度,在自身能够承受的基础上,与此同时奉献也不否认个人合理利益的获得。以此来有效地解释与传递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帮助他们竖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造情境模式。

作为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之一,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所要教导与传达的情感,从而帮助高尚道德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可以用语言来描绘具体的情境,或者采用音乐以及其它多媒体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以及引导学生高尚道德培养。比如在讲述七年级第二单元《认识自我》这一课时,一些性格内向比较自卑的学生通常只能看到自身不足的一面,却无法发现闪光点,从而愈发孤独冷僻。针对这种情况,我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一个小男生由于天生残疾,背上有个很大的疤痕所以非常自卑,不敢与人交往。这是他的妈妈对他说,他之所以背上有疤痕,是因为他本来是天使,而那个疤痕本来是天使长翅膀的地方,这是证明他是天使的印记。小男生知道之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而我的学生们也笑了。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在这样一个小故事中得到情感上的升华,帮助其正确认真的看待自己。

此外还能够采用图画来再现情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推广与使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比如在学习塑造自我这一课时,有设计了解自尊涵义这一小节。我设计了放置一个幻灯片,讲述寓言故事来引入课程,教导学生要维护自身的仪表与心灵,不做出对自身人格有损坏的事情。从而帮助学生思考健康高尚人格的含义,了解自尊同知耻之间的关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而一些学校与地区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其重视不够。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当前思想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具体切入点确定,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知识与品德双优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志平。思想品德课道德情感教育浅谈[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09,24(3):3-4.

[2] 张德姜,王怀义,刘绍叶。 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功能[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8(1):18-21.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范文3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53-02

德育资源在高校的利用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思政学术界对德育资源做理论上的研究则是近些年的事,关于德育资源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系统探讨高校德育资源的文献依旧不算多,研究此问题大多都是集中在发表的论文里,虽然有一些关于德育资源的学术专著,但尚未有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高校中的开发与利用的专著。

现在关于高校德育资源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类德育资源的研究,例如德育课程资源、德育网络资源、德育红色资源、德育社区资源、德育隐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等,研究主要围绕这些德育资源的特点、内涵、开发利用与整合等方面。

一、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问题的主要分类

1.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定义。内涵的研究是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基石,也是高校德育资源研究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学术界目前对于高校德育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没有统一的定论,而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探讨尚未有所发现。例如彭清燕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指开发主体根据现代德育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改造、创新或优化组合,转变成现实的德育教育资源并有效地运用于德育活动的动态过程。”[1]吴蓉则认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做广义的理解,“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精神资源,只要是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之一。”[2]莫雪玲认为,“只要是能对德育目的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因素,都可称之为德育资源。”并且她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德育能够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德育发展也能提供深厚动力。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得益彰[3]。从学者对高校德育资源的解读,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高校德育资源是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的各种要素。综上所述,笔者得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指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现实和潜在因素的总和。

2.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学术界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大致上都是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来分类,但随着研究主体的不同则会围绕研究主体来进行分类。例如徐雁认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德育资源可以从政治道德、社会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三方面来阐述[4]。何广寿则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认为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勤劳智慧的开拓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重礼守节的道德品格以及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等内容,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是一个很有利的补充[5]。刘旭则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民族英雄史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革命历史的德育资源,并认为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但同时我们的传授形式和载体也需要与时俱进[6]。张志巧则从民族地区生态德育资源这一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民族地区存在物质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价值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以及制度形态生态德育资源[7]。从这些学者的观点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但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分类方式略有差异。

3.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某一具体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例如何广寿就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推动高校网络德育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形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方式多管齐下,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素质的目的[5]。张志巧则从民族生态德育出发,认为应树立生态德育开发的意识,依托丰富生态德育资源,构建地方特色生态的德育体系[7]。王泽应认为我们在尊重的前提下发掘适合当今时代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并且有必要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做出现代诠释,使之与现实衔接起来,同时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方法,在精华较多的复合体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糟粕;在糟粕较多的复合体中,也有某些可贵的精华[8]。其二,是从整体上论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雁认为要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在隐形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也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4]。隗峰、姚元全从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价值入手,认为除了一般性的开发措施以外,应利用现实鲜活的生活渠道提升德育的实效性[9]。彭清燕则主要从课程中和课外两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秦永芳认为,课堂才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有效途径,网络媒介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才是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机制的有效保证[10]。同时秦永芳从广西民间故事当中提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文学资源,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她在《精神家园的守望与回眸――广西民间故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阐释》一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插图将广西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对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通,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话语体系,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和软传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1]。王付欣认为要开发民族地区传统德育资源,要以民族地区的重建与调适为前提,并且认为对于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2]。

二、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问题研究的不足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的领域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开发利用等方面,但仍然有些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功能、范围等,这些领域在现有的文献中尚未有重点的论述。因此,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还需不断的探索,尤其是涉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理论,只有体系框架构建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该课题的发展。

2.研究视野较为狭窄。我国学者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仅局限于德育本身的发展过程,对于国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在全球化外国思潮踊跃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的一些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做类比。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必须更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汲取国外德育的相关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这对我们当下和以后的德育工作起到很重要的参考作用。其次,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学、民族学、资源学等学科的角度进行,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作为这些学科的附属研究,没有形成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自身发展的学科体系。因此,继续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不断开发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新领域,依然是当代德育研究十分重要的课题。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深度不足。当前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存在数量少,研究成果参差不齐的现状,大多数的研究文献成果处在经验总结方面,而相关深刻理性的著作还尚未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德育资源蕴藏的宝库,现在的大多数文献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分类比较单一,基本上包括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没有其他特别的分类方式。这样的分类方式虽然大体上包括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整个脉络,但却显得粗枝大叶,例如像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和文学这样的精细分类,在现有的文献中极少见到。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虽然有着与时俱进的开发利用方式,但归纳起来也就是从网络、课程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而这些利用方式的实践效果在现有的文献中并没有被提及。由此可见,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实践情况的研究,存在着空白区。而整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也应当包括理论后续的实践效果研究,才能将整个研究连贯起来。

参考文献:

[1]彭清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大湘西地区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3).

[2]吴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

[3]莫雪玲。和谐社会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11).

[4]徐雁。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德育教育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5]何广寿。简论大学生网络德育中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6]刘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探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4(3).

[7]张志巧。民族地区高校地方特色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2(3).

[8]王泽应。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开发与现代转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9]隗峰,姚元全。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4).

[10]秦永芳。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术论坛,2007(8).

48 122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