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范例【推荐4篇】
【导言】此例“魏征范例【推荐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魏征【第一篇】
然而,也让无数人都大跌眼镜的是,魏征去世后没几天,李世民就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还把已经答应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衡山公主给要了回来。
这确实让人很难理解,几天前还如胶似漆,恨不得把对方当镜子,这才刚死了没几天就立马砸了人家的墓碑,还不顾皇家的脸面公然毁约。不过,从另一个人的事来看,倒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魏征死后六年,也就是贞观二十二年,中书令(相当于宰相)马周去世。这马周也是一位很有传奇色彩的贞观名臣。当年李世民搞了一次征文大赛,让大臣们每人写1篇文章,结果一位武将出身的常何拔得头筹。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个常何有几斤几两,要让他写出这么有水平的文章,就是杀了他也办不到,于是就问他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这常何也是个直肠子,直接就把家里的门客马周给供了出来。李世民一听常何府中还有这样的奇才,忙派人去请。可没想到的是,派去的人灰溜溜地回来了,说连马周的面都没见着。李世民只能又派第二个人去请,马周还是不露面。
李世民一看,这还遇上个大爷,我就陪你玩到底,于是又派了一个人去请。直到第四个人去,马周才洗了把脸,跟着那人来到了皇宫。李世民问了他几个问题,马周对答如流,让李世民大喜过望。
这次见面后,马周连连升职,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提拔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李世民曾背着皇后说:“我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而马周也尽职尽责,给李世民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在魏征之下。
马周去世后,李世民为他举行了国葬,还把他的遗体陪葬在自己的昭陵,极尽殊荣。这跟魏征死后砸墓碑相比,一个死了都要爱,一个死了都不放过你,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李世民给予这两位齐名的谏臣天壤之别的待遇呢?且来看看两人在临死前的所作所为吧!
魏征在临死前将这些年来给李世民提过的意见整理了一遍,郑重地交给史官褚遂良,以备参考。
褚遂良一看,好家伙,条理清晰、内容翔实,这哪是一个快死的人能做得出来的。如某年某月某日,魏征提了某条意见,李世民不愿意,被魏征强制采纳;又如某年某月某日,李世民想出去放松放松,被魏征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一顿方才醒悟,不再玩物丧志。
再来看马周。马周在临死前,让家人把他十几年来给皇帝的奏折都翻出来,颤颤巍巍地划了根火柴,亲自将奏折一把火通通烧光。家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春秋时的管仲、晏婴经常数落国君的过错,显得自己很伟大,还让史官都记录下来,让自己千古留名。这样的事我不做。”
看到这儿,我们就该明白了,李世民为什么会爱马周而恨魏征。
一个是死了都要爱,辅佐他,就要尽心尽力,就算死后也不能彰己而贬人,公开他丑的一面;另一个则是死了都不放过你,生前不怕给你提意见,死后也要有勇气把你丑的一面公之于众。
魏征【第二篇】
此时,作为全唐的主要股东,魏征志得意满,无论是声誉还是回报,都已赚到钵满。不仅深受集团大佬李世民信任,业界更是人人敬畏,赞其投人之准,操作之精妙,直指人心。
要论其投资精妙处,一言以蔽之:并!
魏征早期的投资投入金额都不大,要点在于看人看发展。他投入的创业企业,创业者都属于“豪强”型人物,有一定凝聚力,企业基本面大体都不错。投资后,他在投后管理方面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但对发展中的问题却非常敏锐,一旦发现所投企业存在不可逆的重大问题,便施展手段,想方设法运作同业兼并,自己抽身而出或持股并购后的新公司。
纵观其投资案例,手法可谓愈发老辣,最大一笔投资秦王公司并助力李世民MBO成功,名垂后世。各位看官,这位经历了乱世到盛世的投资人可谓大智若愚的“幕后金手指”。
兼并中成长
魏征老家在河北,好说也是一个家族企业,但魏征却对经营实业兴趣不大,青少年时为了逃避继承家族事业,还神叨叨地当过一阵子道士。当是时,反隋产业正是投资热点,创业企业层出不穷,各显神通。
魏征的投资人生涯起始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武阳邵丞元宝藏决定辞去公职、下海创业,意图投入反隋产业中分上一杯羹。元宝藏是魏征的朋友,一方面可能出于对朋友的支持,一方面是自己对资本运作的兴趣,魏征离开道观,摇身一变做了“VC”,投资了元宝藏的创业企业。投资金额并不大,在公司里算个小股东。
但是,正式进入投资行业之后,魏征并不是抱着“玩票”的心态,他开始专注研究各种投资案例以及金融运作的可行性。
“瓦岗寨公司正需要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元宝藏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产品地域优势突出,此时价格也非常合理……”不久后,魏征在给瓦岗寨公司CEO李密的方案里这样写道。
这是因为,他通过一段时间观察看出,作为一个创业者,元宝藏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个企业家,元宝藏缺乏战略眼光和领袖气质,小打小闹可以,但很难真正壮大。何况,位居行业前列的已有李密领导的瓦岗寨公司、窦建德领导的大夏公司、王世充领导的郑国企业、李氏氏族领导的大唐集团等,仅靠自身发展,无论在资源上还是产品实力上,都无法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提并论。
为了实现自己的投资回报,权衡之下,魏征决定选择扩张气势最盛的瓦岗寨公司作为并购方,所有的并购计划与并购方案,直至洽谈,都是魏征一手操作。元宝藏一方,尽管并购后失去企业控制权,但新生力量靠着大树好乘凉,还能小赚一笔,倒也乐见其成。并购成功后,魏征进入瓦岗寨公司董事会,李密对他非常器重,企业方针上经常征询他的意见。
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依仗第一笔投资所得的收入,魏征在担任瓦岗寨公司董事的同时,还投资了窦建德领导的大夏公司。
事态很快出现了变化。家世显赫的西北李氏家族领导的大唐集团异军突起,短时间吞并了多个反隋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大有垄断之势。相比瓦岗寨公司,大唐集团凝聚力更强,企业制度和管理更为完善。从领导者来说,目光看得也更长远。此时,瓦岗寨公司却因为高层大多是草根出身,企业快速扩张后,权利与利益分配成为企业发展的不安定因素,也制约了企业架构的调整与竞争实力,表面看着还风光,事实已频临破产。
看到问题的魏征在一次与好友徐世勣的谈话中说:“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则。尤其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壮大的阶段。作为投资人,不被‘劣汰’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运作收购兼并,实现市场集中度和利益最大化。”
他认为,瓦岗公司最大的优势产品就是“人”,管理团队内藏龙卧虎,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这点是吸引心有大格局的李氏管理层最关键之处。在这位幕后董事的参与下,大唐集团用创下当时纪录的估值全面收购了瓦岗寨公司,一跃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产业领袖,魏征对瓦岗的投资自然也得到合理退出。
并购基金操作MBO
操作并购不仅是资本战,也是心理战,时机更是重要。如果不是瓦岗寨公司由于人事斗争走了下坡路,大唐集团急于扩大规模站稳脚跟一搏IPO,后者的兼并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在大唐集团的IPO一战中,魏征并没有获得多大福利,他募集成立了自己的并购基金,同时主要精力投入在了之前投资的大夏公司身上。大夏公司的领导者窦建德也是草根创业者,艰苦朴素,一心创业,但是缺乏远见,耿直有余,变通不足,属于“一条道走到黑”的性格。魏征此时作为小股东介入企业发展,并没有来得及扭转企业破产的命运,这轮投资成为他投资案例中一次非常遗憾的失败项目。
当他的目光重新回到大唐集团时,最好的投资机会已经错过。但大唐集团负责核心项目的子公司东宫建设掌门人李建成,在之前的并购战中,跟魏征交好。李建成是集团总裁李渊的大儿子,在家族其他成员控制的子公司里,控制着最核心的产品线。
这位并购专家对李建成建议:“尽早以东宫建设实现MBO,否则大股东李总裁耳根子软,其他兄弟的子公司,尤其是秦王公司实力雄厚人才济济,未来大唐集团如何发展就不好说了。”
正在春风得意的李建成摇摇头,尽管接纳了魏征的股权投资计划,但对MBO这个提议却吓了一跳,事实上他对事态的估计非常乐观。后来魏征以并购基金的名义几番提出方案,李建成都不为所动。
很快,秦王公司CEO李世民羽翼丰满,通过对董事会、产品渠道、地区市场的控制,在兄弟之间的竞争中拔得头筹,一举吞并了包括东宫建设在内的几家主要子公司。见到李世民,魏征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李建成听了我的建议,今天就不会有这样的局面了。”
一时间,周围的人都为他捏了把汗,要知道李世民雄心壮志,却也心狠手辣,刚刚完成一系列收购兼并,正要整肃企业架构和管理人员。但正力图实现全行业称霸的李世民却对魏征的建议非常有兴趣,反而邀请他以更优惠的价格入股新公司,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魏征的并购基金为李世民一手策划了秦王公司MBO的布局,最终奠定了全唐产业集团的诞生和鼎盛。
魏征【第三篇】
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李建成、李元吉死后,其党羽纷纷逃亡民间,李建成原势力所在的崤山以东地区更是人心惶惶。尽管朝廷数次下令,对二人余党“一无所问”,但一些心怀侥幸者仍争相告捕以邀其赏。为平定人心,李世民再次下令,重申对李建成、李元吉余党不得告发,违者以诬告罪论处,同时派魏征宣慰崤山以东地区。
魏征来到河北磁州时,正好遇到地方官员枷送原李建成、李元吉部下李志安、李师行前往长安。此时,一个巨大难题摆在了魏征面前。按说,朝廷已经数次下令,对李建成、李元吉余党不得追捕,问题似乎很简单,直接将二人释放即可。但事情实际上又很复杂,原因就在于,魏征特殊、敏感的身份。
原来,玄武门事变前,魏征在李建成手下任职。不仅如此,他还几次劝说李建成早除李世民。事变后,李世民特意召见魏征,责问他“为何离间我兄弟”?魏征从容答道: “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幸运的是,李世民向来看重魏征的才华,不仅没有对其治罪,相反委以重任,并在日后成就了一段君明臣贤、从谏如流的佳话。
但是,此时的李世民与魏征还远不是日后君臣无间的亲密关系。尽管李世民似乎对魏征不计前嫌,但玄武门事变刚刚过去,一切仍充满变数与不安。曾是李建成旧属的魏征,自然不能不考虑,如果下令将李志安、李师行释放,会不会让人生疑甚至向李世民举报,自己仍与李建成旧部藕断丝连、心怀异心?
面对这两难处境,魏征坦然说道:“我出发之时,朝廷已有敕令,前太子及齐王左右皆赦免不问。如今你们却要将李志安、李师行绑赴京城,则谁不自疑?以后朝廷纵然再派人宣告诏令,谁复能信?我自知此事敏感,但却不能只为自己避嫌,而不为国家考虑。况且我既蒙朝廷以国士遇之,敢不以国士报之乎?”于是慨然下令,当场释放李志安、李师行二人。同样幸运的是,当这个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不但没有心生嫌隙,相反十分高兴,赞赏了魏征的做法。
应当看到,魏征这样做,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充满了极大的政治勇气。极有可能,此举不但将失去李世民来之不易的信任,也意味着将从此了结自己已经坎坷半生的政治生命。而魏征之所以能够成为魏征,之所以能够成为令人敬仰的诤臣,也正在于当面临这种艰难的抉择时,他能够将个人得失、进退、安危置之度外,坚持原则、义无反顾地做出行动。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敢于担当的精神。
魏征的担当,反映出来的是无畏的勇气。魏征当然清楚,在这敏感的时刻,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如果下令继续将李志安、李师行押送至长安,可以“旗帜鲜明”“立场明确”地表明与李建成余党划清界线,表明自己对李世民的“忠诚”。但这样做,损害的无疑是国家政令的威信以及社会人心的安定。而如果不这样做,自己的政治生命乃至身家性命又可能受到影响。一边是国家公义,一边是个人命运,魏征最终选择了为国为公而不是为己为私,选择了负责担当而不是推诿逃避。有责才能有为,无私才能无畏。这种无畏勇气的背后,是对国家大业崇高责任的坚守,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私情怀。
而担当的反面,是不敢作为、不敢负责,遇到矛盾问题装瞎子当聋子,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致使小事情酿成大事件,局部问题蔓延成全局问题;是不讲原则、不守规矩,如同墙头草,哪里风刮来就倒向哪里;是不敢批评、不敢“唱黑脸”,奉行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太平官”“老好人”,现实生活中难道还见得少吗?
魏征【第四篇】
一千四百多年前出生于燕赵大地的一代名臣魏征,就像一座文化富矿,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和淘洗,愈发显示出夺人光芒。无论是其“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其“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国理念;无论是其“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哲人睿思,还是其“创业难,守成尤难”的至理名言,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历史启示。
满腹经纶 敢讲真话
隋朝末年,伴随着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隋王朝的统治堤坝迅速垮塌。此时,饱读诗书、素怀大志的魏征决心投奔义军,想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智慧去建功立业,但终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其文韬武略难以得到施展。即使是在李建成府上任洗马期间,他的满腹经纶也未能被采纳和接受,以至于玄武门事变李建成被诛之后,作为先太子的僚属,面对李世民的厉声喝问和殿前武士的巨斧利刃,魏征毫不畏惧,慷慨陈词:“如果先太子听从我的劝告就不会出现今天的结局。”这不能不让人在赞叹他的忠贞耿介之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愤懑和遗憾。也恰恰是这一点,魏征赢得了李世民的激赏和垂爱,不仅赦免了他,而且委以重任,由此拉开了君臣之间“契协云龙,义均鱼水”历史奇观的序幕。
李世民之所以不计前嫌,除了看中魏征所具有的忠贞不二、直言敢谏的品格和贯通古今的才学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心里明白,自己大位初登,国家百废待兴,如果没有一批有真才实学、敢讲真话的“左膀右臂”支持辅佐,终将一事无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李世民重用魏征,是他顺应时展的要求,为开创千秋大业而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实践证明,自被李世民授任谏议大夫起,魏征在此后十几年的御前生涯中,先后向李世民谏陈二百余事,而且多被采纳并付诸实施。
安国利民 犯言直谏
魏征是自古以来杰出的谏官代表。他“事有必犯,知无不为”,即使是李世民发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
李世民统一中国后,天下升平,各公卿大臣一致建议太宗到泰山“封禅”,告成功于天地。魏征独以为不可,坚决谏止,并指出:“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义安,未甚充实。”在这种情况下,搞封建禅之类的事,实为劳民伤财之举。最后终于使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结束了“封禅”一议。贞观二年,许多地方发生蝗灾,甘肃一县令盗用官粮。李世民闻奏大怒,下令处斩,魏征认为罪不当斩,三次抗驳诏命。贞观三年,李世民曾下令免除关中地区租税两年,但不久又决定已经交纳的就从明年算起。魏征认为朝廷如此出尔反尔,失信于民,因此不顾太宗的震怒,几次拒绝在通告上签字。
贞观初年,唐太宗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魏征体国情深的“双十上疏”,集中代表了他治国安邦的政治见解。但这常常让李世民下不了台,以至于不止一次说出“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下佬”这样的激愤之词。可是他有一个最大的畏惧,就是怕亡国。魏征正是看准这一点,往往引用隋亡史实来促他警觉。李世民也深知魏征的用心,所以气话说完回过味来,也不得不慨叹:安国立民,犯颜直谏,唯有魏征。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李世民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也难免有生气和犯糊涂的时候。魏征先后上疏二百多件,即使是备加小心,也难免百密一疏,况且又给过李世民那么多难堪,所以受冷遇、遭训斥甚至被威胁杀头的事也是常有的。可他批评皇上的底气一直没有受到影响。其原因在于他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却能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正因为如此,当他被人嫉妒,并有人告歪状说他结党营私时,他能心地坦然,神色不变。李世民捎话让他注意检点言行,免得别人议论。魏征理直气壮地说,如果只顾注意言行细节而不主持公道,那么国家的兴亡就很难说了。还有人说他侍奉过的三个主子都先后灭亡了,挑拨太宗不要重用他。李世民则反驳说,那并不是魏征的错,而是因为三人未能正确任用魏征。
魏征曾多次劝告李世民要时刻牢记隋亡的教训,戒奢倡俭,而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朝为官二十多年,被封为郑国公,赐位特进。举朝上下能享受到此等待遇的也没几个人。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的家居然简陋得连间接待宾客的正厅都没有。李世民前来探视病中的魏征时也感到吃惊,慨叹偌大繁华京城里的国公府第居然如此简朴。魏征过世后,李世民要赐其一品仪仗。身穿一袭旧粗布短衣的魏征之妻谢绝道:魏征一生俭朴,如此厚葬非其生前所愿。可见对于戒奢以俭的主张,魏征不只是说给皇上听的,而且自己身体力行。
“以人为镜” 流传千古
魏征死后,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为镜子,可以知晓兴衰更替,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征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魏征去世后朕派人到他家里,得到他的一页遗表,才刚起草,字都难以辨识,只有前面几行,稍微可以辨认,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安定,任用恶人国家就衰败,公卿大臣中,感情有爱有憎,自己憎的就只看见他的恶,自己爱的就只看见他的善。爱憎之间,应当审慎,如果爱而知道他的恶,憎而知道他的善,除去邪恶不犹豫,任用贤人不猜忌,国家就可以兴盛了。’遗表的大意就是这样,然而朕思考这事,自己恐怕不能避免魏征所说的这些过错。公卿侍臣,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手板上,知道朕有过错一定要进谏。”当时,唐朝大臣能够自由地上书言事,唐太宗也能够虚心地听取臣下意见。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征位列第三。
历程评述:
上一篇:[1000字]挨打作文精编5篇
下一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字大全【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