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生论文 食疗与养生论文【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食疗养生论文 食疗与养生论文【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第一篇】

长命百岁 十种养生大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李其忠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养生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什么是养生?如何养生,才能长命百岁呢?所谓养生,是指根据人体生命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心身护养活动。由此而言,养生实际上是一种健康理念,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养生之道,无处不在。下面,推荐10种养生大法,希望大家能够科学养生,长命百岁。

一法 养性调神 可得天年

养生首先要养神,通过主动的修德、调志、节欲等多种途径,保全精神健康,达到形神共养。①修德以怡神。注重修德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开朗,如此则情志怡然安宁,气血和调,脏腑功能平稳,形与神俱,可得天年。②调志以摄神。通过主动地控制和调节情志活动,可以达到宁心摄神、健康长寿的目的。③节欲以安神。人生在世,孰能无欲。但人之欲望,永无满足。要想清心寡欲、静养心神,就应自觉地、尽力地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妄想、去妒忌。养生保健必须保持乐观的处世态度和豁达的心理状态。

二法 心态年轻 老而不衰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命活力不仅要看生理年龄,更要看心理年龄。观察周围,不难看到,有些人年龄不大,却心态消沉,由此而损及健康;有些人年龄虽大,却心态年轻,由此而有助健康。因此,中老年人要保持年轻心态,平时要注重精神享受。交谊舞会、茶室聊天、逛街购物、老年大学、老年KTV等,中老年人都可以根据自身喜好不时而为。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经常外出游玩,既得到身体上的锻炼,又得到心理上的愉悦。若能长期坚持,永不服老的心态极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法 勤用脑 防衰老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容易出现记忆力衰退,失眠多梦,理解能力差等表现。在中老年人则多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本来很熟悉的人名、路名、电话号码等往往一时想不起来,这些都是大脑衰老的表现。如何延缓和改善大脑功能?目前认为,积极用脑,维持必要的学习、交流、参与力所能及的公众活动,是延缓脑衰老的好方法。平时,中老年人要勤用脑,勤思考,看一些有趣的脑筋急转弯,猜一些小谜语,或者玩一些益智脑力小游戏,不排除作为娱乐活动的打牌、麻将等,不仅可以增添生活乐趣,还能有效防止大脑“生锈”。

四法 午时小憩 子时入眠

人之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既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健康的保证、养生的途径。子时,是指晚上11时至次日1时;午时,是指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子午之时均为阴阳之气交换之际,睡好子午觉具有重要的养生意义。午时小憩,对上班族而言,有助于消除上午工作的疲劳,也为下午高效工作积蓄精力。老年人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子时入眠,晚上11点至早晨6点为睡眠黄金时间,容易进入深睡眠状态。有些年轻人平时睡得很晚,有的甚至出现“晚睡强迫症”,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

五法 吃好早餐 节制晚餐

一日三餐,合理安排,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现代研究认为,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应是吃好早餐,满足午餐,节制晚餐,并强调三餐之中,早餐最重要。早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早餐食品既要有丰富的蛋白质,又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若有条件,早餐要有菜、有饭、有牛奶(或豆浆)。午餐要吃饱,品种要丰富。晚餐则以少而精为善,不宜过多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以免肥胖,影响健康。研究证实,城市高血脂症患者比例大幅度上升,与晚餐吃得过饱、过好有关。此外,不可嗜食油炸类、烧烤类等“垃圾”食品。

六法 清淡为主 荤素搭配

饮食搭配的总原则应该是荤素搭配,粗细混吃,菜谱宽广,营养全面。膳食有辛、甘、酸、苦、咸之异。中医养生理论认为,“谨和五味”是益寿延年的基本饮食原则。所谓“谨和五味”即是依据人体生理需要,合理调配,适度摄取膳食营养,以滋养人体脏腑气血。现代研究认为,许多疾病的产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偏嗜甜食,易致糖尿病、肥胖症等;偏嗜咸味,易致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加剧水肿等;偏嗜辛辣,易致便秘、痔疮,加剧溃疡病等;偏嗜酸味,对于平素胃酸偏多、胃脘嘈杂吞酸的人,尤为不宜。对于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更不可偏嗜苦味,因为苦味多寒,苦寒易伤阳气。

七法 动静结合 以静为主

动者属阳,静者属阴,动静相宜,阴阳协调,是生命变化的内在依据。中医学基于对动静的哲学认识,赋予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具体内涵。动以静为前提,动以静为基础。运动容易,宁静尤难。若肢体运动,心中躁动,不如不动。任何体育运动、养生功法都需要调节呼吸,排除杂念,意守一处,最终达到宁静状态,这是所有养生功法的基本要求和最高境界。就运动强度而言,运动后,最高脉率每分钟应该不超过220次减去年龄。体弱者及老年人,不适于剧烈运动者,建议运动后最高脉率控制在每分钟190次减去年龄以内。可谓动静结合,以静为主。

八法 戒烟无早晚 饮酒莫过量

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故戒烟无早晚,能戒则戒。一时尚未戒烟者,抽烟时最好将后三分之一的香烟掐掉,因为越往后抽,焦油含量越高,对身体损害越大。此外,酒为百药之王,不少中药需用酒来炮制,有些处方煎煮时尚须加入适量的酒。适量饮酒,有助于温通经脉,畅行气血,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平素聚会,酒又是营造气氛的调节剂,不可缺少。但饮酒切忌过量,过量则伤身,过量则乱性,过量则损寿,这是需要大家牢记的。

九法 善于食补 科学养生

食疗、食养,对于科学养生很重要。各类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各类体质,如偏寒性体质、偏热性体质;各类病证,如肾病、肝病,饮食调补各有宜忌。因此,食疗、食养时,需根据食品的调补作用合理选用。①大蒜、韭菜、鸡肝、虾、海参等,具有一定的补气温阳作用;②、枸杞、白萝卜、龟板、鳖甲等,具有滋阴降火作用;③大麦、酸牛奶、苹果、西红柿、白菜等,具有健脾开胃作用;④蜂蜜、核桃仁、香蕉、苹果及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具有润肠通便作用;⑤牛奶、蜂蜜、猕猴桃、燕窝、哈士蟆油等,具有润肤养颜作用。

十法 重视药补 辨证调补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第二篇】

甲亢、抑郁症、颈椎病成大学生常见病

谭玲玲是一名大四学生,暑期回到学校进行保研考试的准备。她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心里想着考研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因此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来看书复习,甚至于饮食、作息都不规律。巨大的压力导致谭玲玲的情绪很不稳定,遇到烦心事,她的情绪就会愈加恶化。一年前,谭玲玲患上了甲亢,手抖、心悸、注意力难以集中,一直吃药,到现在还未完全康复。

某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张春燕,辅修了教育学院心理学作为第二专业,今年暑假,她到医院精神科进行实习。经过了几个月的实习后,张春燕发现精神科不少病人都是与她同龄的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他们普遍的症状是性情孤僻、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等。实习过程中,她同不少同龄的病人进行沟通发现,压力过大常常会引发学生们许多病症。

在中医学院学习针灸推拿的王成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暑假实习期间,他的带教医生老师给实习生们进行身体检查,结果发现很多同学有脊柱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过去,这类疾病多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现在却大量地出现在大学生们的身上。

就业压力大易造成心理问题

广西行为医学会副会长王翔南教授说,在近段时间他了解到,不少大学生的疾病原因都是缘于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大,加上生活作息的不规律,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学生,由于尚未在社会磨练过,遇到困难和压力难以自我疏导,于是,心理问题越积越多,最后变成严重的疾病。“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主要集中在‘焦虑’和‘浮躁’这两点上,由升学、学习、就业以及情感方面的压力造成。”王教授说。

王教授统计过,今年前来找他们做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比去年上升了15%~20%。这些学生多是毕业生,遭遇自谋职业不理想、自主创业失败、报酬低导致频繁跳槽等困境,喜欢和人攀比,容易怨天尤人,最后患上精神疾病。社会和家庭应该给这些大学生更多关爱和帮助。

自恃年轻,生活无规律

22岁的杨新7月份刚刚毕业,他和大多数大学男生一样,对养生不太“感冒”。他认为,养生是钱财富余的人才做的事情,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没有必要也没那个条件去养生。杨新告诉笔者,在大学四年期间,几乎都是每晚上网到凌晨才休息。偶尔和班上同学出去聚餐,一喝酒就喝到次日凌晨2时许才结束。

杨新这样的生活习惯,在同宿舍的同学当中,居然还算是规律的了。同学中还有人通宵上网,第二天白天倒头大睡。尤其是到了大四,毕业实习结束之后,所有的课时都完成了,同学们只需要自己准备好毕业论文,迎接论文答辩,大家的生活更是没有规律可言,有的人甚至日夜颠倒。

还有青春做本钱的杨新,可以依然自信地说出养生与他无关的话语。但是已经步入职场一年时间的李非,却不敢说出那么大胆无畏的话来,因为她刚步入社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切切实实地吃到了不注意身体带来的苦头。

以前在校期间,李非跟很多大学生一样,饮食非常不规律。只要没课她就经常熬夜,基本不吃早餐,还常吃泡面,晚上饿了就啃饼干。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差不多四年,到了最后一个学期的考研备战时,她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犯困疲劳,这样的身体情况根本无法支撑高强度的课业复习。为了补充足够的营养,在备考期间她拿着一个家庭装大容量饭盒到食堂打饭,每天按时吃饭成为首项必完成的功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李非的身体状况才逐渐好起来。李非离开学校后,进入一间物流公司工作。现在,她比起在校期间更为注重身心的保养和充电。她的作息时间和饮食变得比较规律,每天早起早睡,按时定量吃饭,周末还进行晨练。对她而言,健康生活才能够在上班时间保持绝对清醒和旺盛的精力。李非深有体会地说:“不仅是大学生需要早养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注意,并且从小就要注意。底子打得越早越好。”

大学生中也有养生达人

大学应届毕业生洪芸芸,在同窗好友心目中可谓是一个养生达人。她以养生为乐趣,爱好收集养生知识,也有着不少别出心裁的养生经验。运动、饮食、保养品。在她的养生经里一样都不能少。从高三开始,她一直坚持练习瑜伽,大学期间更是深入练习,还当上了学校瑜伽协会的会长。她的宿舍门后,常年挂着瑜伽动作教程图。

因朋友是营养协会的会长,洪芸芸会获得他关于营养餐的建议。尽管学校生活条件有限,但她也会想出不少办法进行她的“养生大计”。她特地买来榨汁机生榨果汁,减肥塑身和补充营养。此外,在不算宽敞的宿舍,洪芸芸还经常做些简易运动,她很喜欢这些运动,既不花金钱也不占用太多时间,“这个可以疏通筋络,是我爸爸教我的。”她说。在女性生理期期间,爱好养生的洪芸芸也有自己的保健方法。“我会吃些补血的固元膏和红枣,还冲红糖水来喝,尽量少洗头,注意保暖,用温水泡泡脚。”

注重养生几年,洪芸芸也有自己的体会,她认为,每天身体都在慢慢衰老,只是年轻人现在新陈代谢快,衰老不会明显,但是慢慢会有所体现。所以在年轻时就进行养生是非常必要的。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第三篇】

彭国球现任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兼心身医学门诊主任,是一名资深保健医生和心理医生。在他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其工作岗位有过几次大的转换――从内科到急诊,从急诊到保健,再到心理治疗,但无论工作角色如何转变,做一名好军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是他一路跋涉前行的动力,他一直心怀“医者仁心、大爱先行”的理念,执着地走到今天……

急诊易救人“身命”,

难救人“心命”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1985年,从军医大学毕业的彭国球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第三四医院(现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先后在大内科、重症监护科(ICU)、放射、检验、心电图、超声和病理等科室轮转两年多,又分别在血液、内分泌、神经内科等专科做了5年的住院医师。1992年医院新成立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他被选中,成为首批急诊医生,也是我国最早的、为数不多的急诊全科医生。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压力很大,对医疗技术、体力和心力的要求都很高,很多医生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坚持不下来,但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

在急救部这个临床医学的最前沿阵地,每天都会见到各种各样甚至是千奇百怪的疑难患者,也会有许多生命垂危、命悬一线的伤病者需要急诊抢救,这最考验医生的知识、技能和爱心,也最需要医生的果断、勇敢和责任担当。十多年急诊急救的摸爬滚打,炼就了彭主任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分析能力以及快速判断病因、做出正确决策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的应急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彭主任向记者介绍说,多年前,他在执行一次重大保健任务期间,一位政府高级官员在餐厅用餐,正在吃火锅时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呼吸停止,面部青紫。周围人被吓得手足无措,正在另一个餐厅用餐的彭主任迅速赶到现场,凭着多年的急救经验,很快便判断出患者系气道异物梗塞导致窒息,当即迅速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当时这种急救方法即使在医院掌握的人也不多,还远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徒手就地抢救。很快患者气管里喷出一团豆腐,窒息解决了;一会儿,患者便长长地喘了口气,慢慢恢复了神志,得以起死回生。原来,这位领导一边吃火锅,一边和同桌人聊天,聊到兴头上,不经意间,将又烫又辣又麻的豆腐呛到了气管里,引起气道堵塞而危及生命,要是没有现场的快速准确判断和正确救治,后果将很严重。

彭国球在急救部工作十余年,参加上千次急救,看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然而,令彭主任感悟最更深刻的是“时间就是生命,不放弃不抛弃”的急救理念。

1996年急救的一个病人,对他的从医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起这段往事,彭主任深有感触地说,那是1996年初秋的一天早晨,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正值他值班。一阵急促的救护车警报声响过后,一名刚满21岁的女大学生被送进了抢救室。原来,这名女生在家割腕、企图自杀,家人发现后呼叫120送来。接到患者后,彭主任紧急为那名女生清创处理伤口,幸亏发现及时,失血不多,女大学生没有生命危险,当天便出院了。哪知道,就在当晚,那名女生又因服了两瓶安眠药而再次送来急救部。当时,女大学生已昏迷不醒,彭主任和值班护士立即进行紧急抢救,又是洗胃,又是输液解毒,又是吸氧,又是心电呼吸监测等等,抢救了整整一晚后,女生终于苏醒了。留观治疗一天后,病情稳定,女大学生被接回了家。谁料,接连两次抢救后的第三天,那名女大学生又在家打开煤气自杀,再一次被家人及时发现,又经彭主任带领他的同事抢救后转危为安。一周后,那名女生开车故意撞上了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导致腿部骨折,再次被送进了三四医院急救部。

――短短两周,那名女生居然“不折不挠”地自杀了4次!当时,彭主任一直苦苦思索:是什么样的打击使一名花季女生如此强烈、如此反复地想尽办法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哀莫大于心死。”在与家长的沟通交谈中了解到,女生有一个比自己大一年级的男友,在女生家的全力支助下男友出国,原本说好一年后女生毕业也出国,一道留学生活,可男友刚刚出国两个月就无情地和她分手了,因此,女生便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认为只有自杀才能摆脱失恋的痛苦……

彭主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由此认识到:急诊医生只能挽救人肉体上的伤病,而心理上的“伤病”又有何药可医?现在的急诊易救人的“身命”,难救人的“心命”。他决定想办法帮助女生彻底走出心病的阴霾,要根治她心上的“伤病”。于是,彭主任为女生请来了一位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治疗,女生终于彻底从失恋的情感桎梏中解脱出来,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从这个特殊的病例中彭主任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急诊医生,以前仅仅是救助了病人的身体,只解决了表面问题;而有些患者需要更深层次的心理救助,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否则,急诊投入大量人力、精力、物力、财力抢救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仍会因患者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而毁于一旦,甚至出现无法弥补的遗憾。

因此,彭国球主任萌发了去研修医学心理学的念头,当一名心理医生,治病先治“根”,救人先救“心”。医生既要救人“身命”,也要救人“心命”。从此,彭主任又与医学心理学结下不解之缘……

保健优于治疗,

补“短”重于扬“长”

2001年,彭国球从中科院心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后,先后又通过了首批国家和军队的心理医生资格考试,并创建了三四医院的精神卫生与心理门诊,兼职挑起了心身医学科的大梁。

“我决定研修并兼职投身临床心理学,虽然自己要学的东西多了,工作也更忙碌更辛苦了,但能更好地全面掌握医学的三种武器:‘药物、语言和手术刀’,这样,患者无论是肉体的伤病,还是心理的伤病,我都能予以帮助。”彭主任充满自信地对记者说。

这时的彭主任正在急救医学和心理治疗这两个园地辛勤耕耘,他无论是作为科室行政领导,还是学科带头人,都得心应手,顺风顺水……

然而,正当彭国球大展身手的时候,2005年他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调他到中央军委机关门诊部当主任,从事专职干部保健工作。面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到新的岗位报到上班了。“如果说爱一行干一行是军人的幸运,那干一行爱一行就应是军人的使命。”

自2005年以来,彭主任一直负责八一大楼门诊部的医疗保健工作,为中央军委办公厅干部战士和离退休老将军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在八一大楼的军委和总部首长提供医疗急救服务。他曾多次组织对突发疾病的老干部和首长进行抢救,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赞誉。在此期间,彭主任还先后20余次参加全国“两会”、国家和军队重大外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并担任负责人。他成功抢救的病案被选为中央保健局教学病例。因成绩斐然、贡献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他“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中央军事委员会保健委员会先后两次授予他“全军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又荣获“总医院建院60周年突出贡献奖”。彭主任还创造性地提出“人生健康法则”和“人体健康九大营养素”等新的学术观点,为我国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作出理论创新。缘于这些新的学术成就和广受欢迎的健康宣教,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连续多年授予他“优秀科普专家”,2012年又获“全国优秀科普名家”等荣誉。

作为一名资深的临床医疗保健心理医生,彭主任在采访别向记者阐释: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健康账户,长大成人后独立生活时,父母已经给这个专属的健康账户存入了一笔固定的基数。往后的每天每时每事,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在和这个账户打交道,是往自己的健康账户里存“钱”,还是从自己的健康账户里取“钱”?这主要是由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人的健康状态是由身体最差的器官的功能状态决定的,而不是由最强的器官的功能状态所决定。所以,对于个人保健来说,预防优于治疗,补“短”重于扬“长”。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个人健康的维护在人生每一阶段都必须十分重视,并要极其认真对待。每个人都要树立“保持健康是人生第一责任,保持健康是人生第一要务”的理念,因为健康不仅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我们的家庭,属于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属于我们的单位和祖国。

彭主任继续说,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要建立起自己应知必知的有关医学保健养生防病的知识结构,培养甄别健康信息的一般能力,并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让自己具有科学实用的养生之道、保健之法、强身之术、防病之器。

心理学不仅惠泽患者,

更能服务社会大众

从1997年起至今,彭主任帮助了数以千计的人摆脱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痛苦。谈及他从医的职业生涯中横跨的几个学科时,谈得最多的还是他非常钟爱的心身医学。

据记者了解,心身医学主要指研究心身疾病、即“心理生理疾患”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学科。其广义的概念是研究人类同疾病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其含义非常广泛,是当前国际上引人瞩目的新兴学科之一。

在采访中彭主任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显著加快,加之市场经济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合理、诚信信仰缺失,人口独生子女化、城市化、老龄化等因素,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凸显,人际关系更加紧张,人们普遍感觉自身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更多、更大的压力,感觉活得很累,普遍缺乏安全感、幸福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呈现井喷之势。因心理不健康引发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曾说,人可以在不增加外在物质条件和不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改变自己的心理,感知更多的快乐幸福,使生活更加美好。这正是当前中国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共识。

彭主任在日常工作之余,潜心钻研学术,发表了很多医疗、心理保健方面的文章。他提出了个人养生保健“七、八、九、十”的理念和观点。“七”是为人处事七和原则: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单位和顺、人际和气、邻里和善、家庭和睦、个人和美;“八”是健康法则: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远离淫毒、避免伤害、充足睡眠、心理平衡、早防早治;“九”是健康九大营养:空气、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营养素;“十”是健康管理十大要点:饮食与体重,运动与休闲,睡眠与情绪,血压与血脂,血糖与尿酸。

此外,彭国球主任还提出了“和美人生学”。他认为和美的人生并不注重强调职位的高低、业绩的大小、财富的多寡,更注重强调自己内心的平和、中和、内和外顺;不注重强调一时,更注重强调一生;不注重强调有多少人生辉煌,更注重强调减少或不留人生遗憾;特别强调的是对和谐社会的贡献和个人快乐幸福的体验。人要“成功”,需要许多主观客观条件和机遇;所以,任何社会和时代都总是只有少数人“成功”了,多数人是平凡普通的;而人要“和美”,则更多的只需要主观的修为,社会中大多数人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就都能达到,“和美”的人可以成为社会的主体。“成功”的人未必幸福快乐,“和美”的人则一定是快乐幸福的。

推广普及和美人生学和积极心理学,发展好心身医学,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痛苦焦虑的患者,还能缓解很多家庭和社会矛盾,解决诸多社会现实问题,服务社会大众。

采访中记者偶然了解到,彭主任的家乡正是曾经走出过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雷锋的故乡――湖南望城。“雷锋精神激励鼓舞着千千万万人成长进步,我也是其中之一。雷锋无私利人、乐于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彭主任谦逊地说,“我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医生。我相信,常怀感恩心,爱心就常在,好运就常在,快乐就常在。”

专家简介

饮食养生与保健论文【第四篇】

随着心身疾病研究的增多,有关性格和癌症的关系也渐渐有些明了,明确了不良个性和情绪是癌症启动和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比如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曾做过一次大型的食道癌调查,发现个性急躁、易怒的男性最易得食道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就有了C型行为容易导致癌症的研究成果。所谓C型行为,是美国学者1977年在研究哪些人易得恶性黑色素瘤时提出的一种性格类型,其主要特点就是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屈从让步、控制负性情绪、追求完美。在国内的临床研究中也发现,乳腺癌和中年患胃癌的人多是这种性格,爱生闷气、自我压抑、不擅表达。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生气10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

中医认为,气血经络不通,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根源,尤其是癌症,整个气脉不断打结,越结越多,最终形成一个大疙瘩――肿瘤。

可以这样形容,生气憋闷是形成肿瘤的“快捷方式”。临床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出现,有位66岁的老太太,到医院检查时是肺癌晚期。仔细询问情绪方面可知,半年前因家里面的矛盾心里窝了一口气,没有倾诉,整天愁眉苦脸、失眠睡不好。另外一个是某退休干部,患了退休综合征,闷闷不乐,总钻牛角尖,总觉得他跟谁都过不去,一年后被检查出患了食道癌。

生气总是难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生气的次数和气的大小。比如在生气之前算一笔生气的花费,可以发现生气真的是赔本的买卖:

生气时通常不能解决问题――赔时间;气出病来自己还要掏钱医治――赔钱;给别人造成伤害很难弥补――赔人缘;生气心情不好,生活质量降低――赔心情。

喜悦是世间最好的药

七情之中,只有“喜则气缓”,使气脉缓和,平时我们之所以感觉身上紧紧的,好像被什么东西捆住一样,不轻松,胸口也感觉闷闷的,为什么?心结太多,直接影响气脉,使之紧张不放松,身体感觉沉重。喜就是喜悦、祥和,古人造“”字,上面草字头,底下一个“乐”,就是认为喜乐可以愈病,是世间最好的药。喜乐的来源是什么?古人说:“助人最乐”,帮助他人所得到的喜悦是最为珍贵的,这种从心里面爆发的喜悦是所有情绪里面最良性的信息。它所构成的气脉波动是最为有益的,这在防癌中可算是功臣之一。

笑,免费的防癌抗癌方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公园内,听见一阵朗朗笑声,只见十几个身穿白衬衣的中年男子,在草坪上围坐一圈而仰天大笑。原来,这些人是“笑一笑俱乐部”的成员,他们每天清晨5时半到这里聚会,用笑声开始新的一天。每当东方破晓之时,他们便在老师的带领下,伸展双臂,把手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开始微笑;稍后,则从微笑转为“咯咯”的笑;5分钟之后,双手放下,自然垂立身体两侧,手指微曲,开始低声暗笑;几分钟过后,又仰天放声大笑。整个过程约为一个小时。

据说,“笑一笑俱乐部”风靡印度全国,感染了全世界。印度有句谚语:“你对生活笑,生活也对你笑;你整天哭丧着脸,生活也对你哭丧着脸。”故而印度人大多爱笑。而“笑一笑俱乐部”的创始人、印度医生卡特利亚经过大量研究之后发现:只要是笑,大脑就会发出指令,让身体分泌“快乐”的化学元素。所以他经常对学员说,你只要笑,不要问为什么笑。笑过之后,你就会身心健康,活力四射。据闻,近几年全球有5000多家“笑一笑俱乐部”相继成立。

西方也有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科学证明,笑能使人的肺部扩张,胸部肌肉得到舒展,人在笑声中如同做了深呼吸运动,并清除了呼吸道的废物;笑能使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道的活动增强,促进食欲;笑还能使思想放松,心情舒畅,有助于睡眠。西方科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笑能促进内脏器官活动,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缓解病痛,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美国哈佛大学的哈勃特博士和查尔斯博士曾对“笑”作出如下的定义:笑是一种缓解紧张,进入一种美妙状态的客观实在。真心地微笑,无论是对于笑者还是对于他人都会收到一种奇妙的效果:人的心理得到充分放松,人体整个神经系统可从紧张状态下解放出来,人在这种状态下是最幸福甜美的。当然,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才能有利于健康,如果强颜欢笑而内心苦楚,依旧没有效果。

无独有偶,法国一位名叫亨利・理班斯坦的医学博士也说:“笑,是一种类似于原地跑步的锻炼方式,它可以使肌肉强壮,加强心律,加快脉搏,扩张支气管,加速肺部换气。不仅等于给内脏按摩,而且也等于给小腹和胸大肌推拿,由于吸收了更多的氧,因而也净化了血液。另外,笑能提高工作效率,驱除劳动的疲劳,对神经过敏或容易暴躁发怒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人在笑的时候,脑子里会产生对健康有益的激素――内啡肽,而内啡肽可使人产生愉悦感,还有镇痛作用。根据笑的生理效应,这位亨利博士发出忠告说:“为了你的健康,不应当放弃任何开怀大笑。”

因此,科学家认为,鼓励人们尽可能地发挥人生的光明面,用行善、助人、欢乐、爱护与情感来充实生活,以积极的态度来对等人生,乃为有助于健康、并消除“愁眉打百结”和减少疾病的有效之举。一个情绪开朗的人,应是嘴边常挂三分笑的乐者,尽管生活中不免有烦恼和挫折,但却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无论是生气时的自我安慰,还是吉言行善,以及大笑养生,这些都是让自己没有心结,或将自己的已有的气结打开。因为这样,身体神经肌肉会放松,气血流行会通畅,肿瘤会绕行。

48 2791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