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局党建工作总结范文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生态环境局党建工作总结范文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生态环境局党建工作总结【第一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营商环境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职能作用,支持我县营商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现将2019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分级审批规定。分类管理是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编制报告书;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编制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在建成投产前在生态环境部门网上备案即可,无需审批,也无需验收。分级审批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审批,县级审批权限由市政府决定。严把“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选址选线不符县域规划、高耗能、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类的建设项目坚决不批。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建设项目,通过精简流程、压缩时限、简化管理、联网审批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建设项目尽快落地。2019年县本级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XX个。

(二)不断深化审批改革。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行“只跑一次”和“一次不跑”,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少了审批环节。全面取消了无法定依据、未按法定程序的盖章、证明环节、不将选址意见、用地预审、水土保持、行业预审等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全年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均比法律规定的时间缩短了50%,即报告书项目30天以内完成审批,报告表项目15天内完成审批。

(三)建立容缺容错机制。对项目环评申报材料存在非原则性问题,短期内能迅速补正的,不予退回,先行受理,建设单位可以在审批前陆续补正材料。

(四)打造绿色营商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推行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机制、开展专项检查、交叉检查、部门联合检查等监管方式;制定全县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进一步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建立中心城区空气质量预警机制,确保县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长期稳定在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

(五)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合理优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保护负面清单),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科学指导。

(六)精准提供优质服务。深入开展企业帮扶,组建环保帮扶工作组,针对企业在环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帮扶企业信息互通,提供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导,为企业排忧解难,精准解决环保问题。今年以来,共指导XX家民营企业开展环评政策解读,先后X次在民营企业较多的盐化、玻璃、石材、砖瓦窑等产业开展环保法律宣传,让企业进一步明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要求,自觉遵守新《环保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做到清洁生产,排放达标。

二、整改措施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环境执法和企业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企业环评审批、污染治理等环节加大指导力度,为我县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生态环境局党建工作总结【第二篇】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把为企业服好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开展“送服务上门”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较好实效。

一是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减轻企业负担。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幅下放环评审批权限,方便企业就近办理环评手续。将大批治理技术较为成熟、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可控的项目放到分局,大幅度压减审批时间,提高审查效率。原报告书审批由法定的60天压缩为20天,报告表审批由法定的30天压缩为15天,实行登记表的即时办理,全过程在网上公开,并实施建设项目环评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我市已对年出栏5000头以下的生猪项目环评开展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试点,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创新环评服务机制,促进项目绿色发展。对重大项目,逐一建立环评工作专班,局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创新项目环评服务机制,统筹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对有关项目提前介入,逐一指导项目优化选址或选线,优化生态环保措施,协调解决环评突出问题。对重大项目还提供环评技术评估“保姆式、管家式”服务,尤其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同时,加强环评机构监管,通过公开环评信息,每年开展环评技术复核,及时通报处理存在问题的技术机构和人员等措施,督促环评技术单位提高环评报告编制质量、压缩编制时间,不断提升服务企业质量。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便捷有效的服务。对重点企业,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开展“送服务上门”专题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带队走访,实施精准帮扶,为企业答疑解惑,解决具体问题。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全过程网上办理,推进相关环境数据接入和共享,对面向企业的相关办理事项、办事程序作出指引,公开相关联系电话,方便企业直接交流。疫情防控期间实行灵活环评审批,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认定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临时豁免制度,对湖南省元卫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医用口罩、防护服生产线项目先予网上环评登记备案。

四是围绕科学管理、精准治污,全面推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核发和登记213家排污单位,其中核发排污许可证162张,完成51家排污单位登记备案。我局还制定出台了《怀化市排污许可专项执法行动工作方案》,先后分两次抽取了138家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全面开展排污许可专项执法行动,核实排污许可符合程度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加大对无证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实现“一扇门、一张网、一次办”。定期开展专题研究,持续开展预约审查、集中审查,为项目排污许可的核发和管理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当好“服务员”和“环保管家”。2020年底,全市将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的全覆盖,实现“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的目标。

生态环境局党建工作总结【第三篇】

2020年,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促进全区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一是开展涉VOCs排放企业深度治理。全区327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行业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并完成了深度治理改造工作。二是适时开展了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集中检查、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业涂装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包装印刷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4个专项行动,先后对汽修维修部、加油站、企业共179家次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62个,整改完成62个。三是全面推进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全年共上路执法检查监测重型柴油车6960辆,重型柴油车停放地抽测车辆2646辆,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车辆499辆。五是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工作。积极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摸底调查和登记编码工作,1-12月份,全区已登记备案2498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生成环保号码2488个,已喷码2186辆。六是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整治。对辖区内火电行业、砖瓦行业以及工业企业内部的堆场料场排查,建立无组织排放企业清单。火电行业全部建设密封煤棚,砖瓦行业建设防风抑尘网并对原料土堆进行覆盖、植绿,其中,研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对20000㎡的石子料场制作高度45m的全封闭料仓,并配套安装5台翻车机,大量减少无组织粉尘排放。七是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绿色标杆企业申报工作,今年全区共有信发聚氯乙烯、研聚新材料、信源环保建材等3家企业达到绿色标杆企业申报标准,已通过市生态环境局审核。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通过评级,区有A级企业5家、B级企业3家、国家引领性企业有2家、绿色标杆企业3家,C级企业18家,保障类民生豁免企26家。

2020年,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同比改善%,全市排名第10。优良天数239天,同比增加43天,优良率达到%,完成%的控制目标。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一是以河道重点整治为抓手,实施“茌中河茌新河人工湿地及河道综合整治”,以“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为出发点”,以“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为主线,建设河道走廊湿地,”彻底改善重点支流污染因子超标问题,项目于2020年年底开工,截止目前,现场勘测、生态红线标定及指挥部建设已完成。二是积极开展全区农村地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现场检查。督促相关乡镇安装饮用水水源地指示牌及保护区警示标志128处,并明确各乡镇的保护措施,督促其落实到位。三是强化黑臭水体整治。完成72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四是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现场审核工作。已完成549个入河排污口审核工作,取缔非法排污口11个。四是扎实开展巡河工作。对西新河、茌新河、徒骇河进行了全程踏勘,巡河距离累计达1000余公里,排查入河点位46处。

通过不断努力,我区的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水水质标准。

(三)固废管理和工业企业用地土壤调查工作。一是积极督导涉废企业做好危险废物转移处置。2020年,督导81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万吨,全部执行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二是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对全区26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进行了专项检查,2020年,全区累计转移处置医疗废物吨,全部由优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处置,且执行了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三是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区35个地块经筛选、评分、纠偏后确定了6个地块进入初步采样,目前,已全部完成。全区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存量地块为27个,已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出具相关报告,其中21个地块通过专家评审,等待复核,剩余6个地块等待再次评审。

(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按照上级考核目标要求,到2020年底我区需完成不低于3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截止12月底,我区已完成314个村庄的治理任务,完成工作任务的147%。

(五)积极推广信发集团环境综合治理企业托管模式。

2020年12月16日-18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探索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现场会在市召开。12月16日,中环协会、省生态环境厅、省环协会、分管副市长、市生态环境局有关领导在信发集团就环境综合治理企业托管模式开展了现场调研。

(六)生态环境执法处罚情况。今年以来,全区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现场调研督战。及时开展了各类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3000余家次,对300多家存在问题企业下达了责令整改违法行为决定书,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2020年共实施行政处罚案件271件,罚款约1319余万元,移送公安机关6件,移送法院41件,同时报送检察院备案。

(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区的21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销号档案已上报市整改办)。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区的25件信访案件全部整改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涉及我区的11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或者达到序时进度)。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组交办我区的12件信访案件全部整改完成。市贯彻落实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省环保督察反馈的1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26个信访件已全部办结。2018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中涉及我区的17项整改问题和7项“举一反三”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或者达到序时进度。省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期间,我区共接收各类信访件26件,目前已全部办结。

(八)舆情信访工作情况。2020年,我区没有发生重大环境舆情事件。全年共接收、办理信访案件940件,其中生态环境信访信息管理系统5件、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112件、市12345市民热线755件,其它68件,目前均已办结。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持久战。一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总量双双下降。2021年禁止审批磕石子、水洗砂、烧结砖、石灰窑、等用车辆大、短途运输的建材项目。二是加大对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企业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开展重型柴油车路检、停放地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三是持续加大扬尘防治措施。住建局、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执法局、生态分局、交通局等部门持续做好工地、道路、渣土车及工业企业堆场料场扬尘污染防治。四是继续开展涉气企业用电量监控装置安装工作。继续修订2021-2022年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善2021年重污染天气应急清单。五是持续推进信发集团公转铁的建设,推进信发华宇氧化铝矿石、煤炭卸车及输送存储系统工程建设。力争2021年年底前完成项目立项、环评工作。

(二)强化碧水保卫战。一是根据上级部署,“十四五”期间考核我区地表水河流断面增加至6个,其中新增1个国控断面徒骇河前油坊断面。本着“短期长期结合、治标治本兼顾”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河流、重点因子、重点时段污染管控,实施精准治污策略,在确保完成水环境约束性指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降低全区河流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二是到2021年底,全区市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市控考核断面西新河、茌新河、茌中河、赵牛河、徒骇河南镇东稳定达到V类水标准。三是推进茌中河、茌新河人工湿地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管理,确保2021年年底前建设完成,通过实施水质提升工程治理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

(三)强化净土保卫战。一是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力度,2021年完成全区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目标。二是积极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确保考核达标率达到90%以上。持续开展固、危废排查工作,遏制固、危废非法贮存、处置产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三是持续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工作,及时完成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四)强化精准治污,落实具体管控措施。一是强化污染减排工作。深挖污染减排潜力,持续推进减排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发挥减排效益,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完成2021年污染减排任务。二是强化环境风险安全工作。继续推进化工产业园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和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防控措施建设。二是突出铁腕执法。针对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老大难”问题,在执法中开展工业企业“拉网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采取“三不三直”、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双随机”抽查、“机动式”巡查等非常规措施,尤其是针对直排、偷排、严重超标排污、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弄虚作假等严重违法行为,强化按日计罚、移送公安等强制措施实施,打造“不敢违、不想违、不能违”的守法环境。三是做实四个治理。在全域治理上,充分发挥环保网格员作用,对小散乱污坚决清零;在重点治理上,抓好水污染治理与大气污染攻坚两个重头戏;在科学治理上,用好监测、监控平台,科学监管;在铁腕治理上,盯紧盯死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问题,问题不解决不罢休。四是强化环保督察整改措施落实。持续做好第一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做到真整改实整改,防止问题反弹,充分做好迎接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的准备工作。

生态环境局党建工作总结【第四篇】

今年以来,在市生态环境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在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罗庄生态环境分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复工复产,迎难而上,持续发力,创新方法,精准治理,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1—10月份,罗庄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市第7位,优良天数居全市第8位,、PM10、SO2、NO2、CO、O3浓度分别同比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区内市控河流断面全部达标,五区排名前列。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工业危废规范化管理、监管能力建设在全市通报中点名得分较高。

一、工作情况

(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

一是抓牢意识形态,落实党建责任。分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开展组织生活。召开主题党日活动11次、支部委员会13次、支部党员大会4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22次,党课4次,主题教育学习2次,发展党员1名。

(二)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一是创新机制模式。按照“规范标准—观摩标杆—一企一策—整治提升—现场验收”的工作模式进行分行业整治,组织326家工业企业,分行业、分领域召行业规范提升现场会10余次,参加人员1200余人次,有效破解治理提升不彻底的难题,相关工作被《大众日报》报道2次。

二是强化监督帮扶。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实施专项执法监督帮扶行动,从清单内延伸到清单外,从规定动作延伸到全面核查,规范“六个盒子”制度,有效确保产业集群治理的规范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三是实施重点管控。鼓励全区企业主动申报绩效评级,405家工业企业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橙色预警时,306家企业采取停限产措施,非应急状态下13家重点企业纳入保障清单。完成3185台非道路移动机械OBD设备安装,调查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1597台次,喷绘1469台次。

(三)不断扩大治水工作成效

一是实施全链条水污染防治。构建流域水质稳定达标保障体系,区内市控河流断面全部达标,五区排名前列。对全区16条主要河流29个区控断面和76个汪塘、5条沟渠,每月实施生态补偿监测、考核通报。1—10月份,对辖区内河流断面、坑塘、企业排污口开展检测1126个,开展河道巡查240余人次,对河流沿岸企业和涉水企业检查110余人次,严厉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罗庄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19-2025年)》,完成上报2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和3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工作。

(四)稳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

一是持续加强危废规范化管理。制定印发《2020年度罗庄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申报登记制度,对全区52家重点涉危险废物企业环保负责人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培训会,申报登记涉废企业223家,危险废物转移量81040余万吨。工业危废规范化管理在全市通报中点名得分较高。

二是着力提升危废处置利用能力。建成危险废物经营单位10家,煤焦油经营规模达48万吨/年,铝系污泥综合利用能力达8万吨/年,基本建成我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分类收集专业化、规模化的收集转运体系。

三是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充分发挥公安、检察、生态环境联勤联动机制,构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体系。查处涉固废违法行为17起,立案处罚17起,罚款金额37万元;涉固废违法犯罪行为15起,并移交公安部门。

四是积极开展污染地块调查。以土壤风险管控为抓手,严控污染场地流转和开发建设审批,47宗用途变更为住宅的地块完成土地污染状况调查并提交市级评审。2处重要地块被移出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

(五)保持高压执法监管水平

坚持工作日例行检查、“夜鹰行动”不间断夜查、节假日重点执法检查、在线监测数据全天24小时监控,不断加大刑责治污力度,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

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500余人次,检查企业4800余家次,纠正消除环境违法隐患80余个,办理群众信访举报467件,核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1421件;开展了重点专项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10余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02起,处罚金额1031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9件,生态补偿案件10起。公安、环保部门联合查处污染环境案件8起,涉及申请法院行政强制执行案件7起,涉及刑事犯罪1起。

(六)扎实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生态建设不断深入。牵头全区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扎实推进8个街镇51个村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市级验收、审计和省厅核查。

——环境风险有效防控。紧紧围绕预防、预警、应急三个关键环节,筑牢防线、设好红线、严守底线,全力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备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85家;修订《2020年罗庄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对33涉辐射企事业单位检查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宣教走在前列。相关工作在全市法宣重点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发布微博9270余条,微信820余条,对外推送宣传稿件90余篇,被《新华社》发布1次,《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1次,《学习强国》发布1次,生态环境部微信转发1次,《大众日报》转发4次,《临沂日报》转发5次。举办“美丽临沂、我是行动者”系列实践活动,环保氛围日益浓厚。

——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积分制管理为抓手,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固定服务日”志愿服务活动。多措并举抓好“学习强国”,充分激发积极性和赶超意识,着力提升干部职工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助推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再上新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是环境质量比较脆弱。对照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涉VOC企业尚需进一步整治提升。流域断面水质不够稳定,部分河流处于达标边缘;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及周边地下水仍存在环境隐患;部分人工湿地功能退化,影响水质净化。非法倾倒固废、危废案件,数量频发;遗留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的管理和监管机制不完善;部分企业暂存危废处置进度缓慢,存在环境风险隐患。

二是工作比较力度减弱。经过近几年治理,我区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在改善空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与其他县区相比,“不进则退、小进即退”的形势严峻。

三是网格化监管还不到位。配套改革还不到位,涉及工作面广量大,装备水平低于监管需求,科技手段利用不够,经费保障存在欠缺,离席位制、全天候监管还有较大差距。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罗庄分局将围绕大气、水、固废和土壤污染治理,突出重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定向攻坚,强化执法监管,严密风险防控,推动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全力以赴整改督察反馈问题。从讲政治的高度坚决抓好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按期完成各项整改任务。严格实行销号管理,组织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坚持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深入排查整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突出问题,避免就事论事,避免同一辖区、同一领域、同一类别的问题反复出现。

(二)坚持不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城市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大力调整优化结构,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狠抓重点领域、重点时段污染治理,尽可能削减污染负荷,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三)毫不放松抓好水污染防治。实行点源治理与面源控制相结合、控源截污与流域治理相结合、多措并举解决污水直排问题,确保水环境安全。配合住建部门开展好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配合有关部门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四)持之以恒开展固废和土壤污染防治。组织开展固废与土壤环境管理工作暨业务培训,持续加大危险废物管理督查考核力度,不断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重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建设加大联勤联动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转移、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

(五)坚定不移保障绿色发展。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环保执法监督,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网上舆情热点、环境保护督察热线“两热线一热点”的渠道作用,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营造浓厚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六)凝心聚力铸造党建品牌。不断提升环保党建工作水平,扎实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认真落实“六个从严”要求,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扎实开展“严纪律、转作风、铸铁军”主题实践活动,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转变作风,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环保铁军,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加快“大美新”临沂建设持续贡献罗庄力量。

69 755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