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以学铸魂强作风,真查实改树新风
通过学习铸造灵魂,强化作风,深入查找问题,切实整改,树立新风尚,推动党的建设和发展,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专题党课:以学铸魂强作风,真查实改树新风”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专题党课:以学铸魂强作风,真查实改树新风
同志们: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3月12日召开会议指出,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次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今天,我将围绕“以学铸魂强作风,真查实改树新风”这一主题,为大家进行一次专题党课。
一、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背景
(一)开局破题,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从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回顾这段难忘的历程,可以说充满艰辛、充满勇毅、充满神
奇,极不平凡、极不寻常。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国内外众多政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我们党自己的成功历史经验,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如何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必须解答好的永恒课题。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党中央断然决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入,从作风建设特别是整治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抓起,从小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这就解决了一个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8个方面立下作风建设的“铁规矩”。这一规定以中央政治局为表率,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以“四菜一汤”的简朴考察用餐等行动彰显决心。由此,我们党拉开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序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也经历了一个从上到下、以上率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标
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历史过程。
(二)深化拓展,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长效机制。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大闭幕第3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作出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这几年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作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更加切合工作实际,增强了指导性和操作性。
(三)永不止步,驰而不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十九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继续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2022年10月25日,党的二十大闭幕第3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重要议程之一仍然是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党
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不懈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驰而不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推动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
二、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中央八项规定是指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具体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简称“中央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是对中央政治局的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一是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二是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
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三是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四是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五是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六是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七是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八是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二)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不断细化和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作风建设成果。中央八项规定具体条文主要是对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要求,但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全党同志的共同要求,体现以上率下的精神,具体是指符合
中央八项规定内涵的一系列政策规定的统称,是每一名党员
都应当遵守的要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是:厉行勤俭节
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廉洁从政、工作作风务实等,
与此相违背的,就是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因此,“违
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是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列类型之问题的违纪行为,即“四风”(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的违纪行为。对广大党员而言,违反的不是中央八项规定,而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三)深刻领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表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第一大类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四大类表现:一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者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严重后果;二是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三是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消极应付、冷硬横推、效率低下,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四是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第二大类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有六大类十四种表现:一是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包括两种表现:违规收送名贵特产类礼品、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二是违规吃喝。包括两种表现: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接受管理和服
务对象等宴请;三是违规操办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婚丧喜庆;四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五是公款旅游以及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旅游活动安排;六是其他类,包括六种表现: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楼堂馆所问题、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组织或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等活动、接受或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健身娱乐等活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领导干部住房违规。
三、全面把握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带来的深刻变化
(一)不正之风受到明显遏制。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的初衷,就是以有力措施刹住干部作风滑坡的现状,为从根本上解决作风问题创造条件,因为“党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挑战是来自党内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从实施效果来看,遏制不正之风取得了初步胜利。一是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大幅下降。二是文山会海现象初步解决,各级领导干部逐步摆脱文山会海,走出机关大院,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深入基层蔚然成风,许多领导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走进基层,零距离接触群众,实打实解决问题。一些地方制定意见,推动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
(二)相关制度日益健全完善。作风建设的成效很大程
度上要看制度是否能够健全起来,并能够发挥作用。经过层
层建章立制,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和党的优良作风的
制度进一步完善,这是党的作风持续向好的重要标志。这种
制度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有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为强化制
度约束、用制度保障中央八项规定的执行,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20”的制度建设框架,涵盖预算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
公临时出国、会议活动、办公用房、领导干部待遇、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以及审计、纪律监督等各方面。二是主干制度立法取得突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一次上升到党内条例的高度进行立法,体现了中央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三是各地相关制度建设步入快车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实际逐级制定改进作风的制度措施,同时注重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升华为制度,基本形成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体系。
(三)带动了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在干部作风,而根本解决要看社会风气,通过改进干部作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是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改进干部作风促党风政风,进而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已成为作风建设的基本思路。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受
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大家普遍反映,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凝党心、得民心之举,抓到了点子上,落到了关键处。
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要求
(一)“学”字当头,明晰纪律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向全党宣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表明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党中央对这次学习教育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效果都作了明确要求。其中,学习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已出版发行,我们要用心学、反复悟,把学习教育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学习方式是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同时,还要善于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学习要达到的效果是准确把握原文原理、深入领会精髓要义,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是管长远的铁规矩、硬杠杠,深刻认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是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
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率”字领先,发挥先锋模范。善作善为是敢作敢为的升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不仅要有坚决态度,更应在实践中具备深厚理论积淀、科学思想方法、前瞻意识和底线思维,锤炼“八项本领”和“七种能力”,在作风建设领域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殷切嘱托和期望。在作风建设必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道出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只有坚持紧抓狠抓和常抓长抓相结合才能向“深”处漫溯的宝贵经验。一方面,强化作风建设是确保党的巍巍巨轮在“两个大局”交互叠加时期依旧行稳致远的关键之处,也是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描摹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的破题之举。只有斩钉截铁、当机立断、毫不手软,才能将腐败蠹虫和不良作风扼杀于罅隙之中。另一方面,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党的徙木立信、锻铁成钢之举,不是仅在五年、十年内起作用,唯有持续用力、以“常”和“长”的高标准一以贯之,才能向党、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作风建设的满意答卷。
(三)“严”字当头,推动落地见效。学习教育效果好不
好,归根到底要看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成效。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涤荡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学、查、改、立”四个层面开展工作,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方法论。要坚持以“查”为关键,找准问题症结查找问题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自查自纠,才能找准问题症结,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要坚持以“改”为核心,推动作风转变。整改落实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整改,才能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要坚决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能够立即整改的,要迅速整改到位;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要坚持以“立”为保障,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确保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防止问题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