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国的议论文作文(热选(汇总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科技兴国的议论文作文(热选(汇总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科技兴国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古代;科技发展;问题;启示
中国古代科技对于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有重大贡献,而其走向衰微以至于国家落后挨打,则不能不引起深刻的反思。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历程的探讨有助于推进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为国家带来了很多成果。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 中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许多有重要跨越性意义的科学技术, 都是中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的。四大发明, 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它们对于整个人类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恩格斯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 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及陶瓷、建筑和纺织等众多科技领域, 另西方人望尘莫及。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古代科技水平一直稳居世界前列。
但是在16世纪(明代中后期)以后, 一些欧洲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技成就和先进的世界观念,在中国学术界广泛传播,打开了一部分国人的眼界。但是却在驱逐传教士,一味的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陶醉于“天朝大国”的虚幻之中,导致近代中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状态,极大的阻碍了中华科技的发展。至此,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陷入了低迷的状态。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衰败原因
(一)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科学技术发展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从地理环境上我国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东临浩瀚的大海,西南是高耸着的喜马拉雅山,西部有阿尔泰山、喀喇昆仑山以及沙漠、戈壁的阻隔,因而虽然与其它地区和民族、国家不断地发生过接触和交流,但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大规模的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古代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4000年间,一直绵延不断,受外来影响不多,这使得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得以延续。其阶段性体现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的领域其科学发展兴盛不同。像我国汉朝的《九章算术》构建了我国数学的初步体系,其联立一次方程的解法比欧洲要早1500年;春秋时期的军事科学技术遥遥领先,这一时期的《孙子兵法》一直沿用至今。
2.技术结构大一统
中国古代的技术大多是围绕巩固大一统社会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了大一统的技术结。中国是农业古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都推行“以农立国”的政策,大兴水利是这一政策的集中体现,水利工程既是农业经济的需要,又是大一统社会结构的要求。单靠小农经济不可能产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来自大一统社会结构的推动是古代中国水利技术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奇迹万里长城是为了满足国防需要建立起来的,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航海技术是为了满足政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冶金、纺织、制瓷、四大发明等等无一不是如此,它们都是为了满足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需要而存在、发展的。自明清朝之后随着,科学技术开始衰败。
3.科学技术注重实用、忽视理论
中国是农业大国,其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都是从实践应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实用性极强,但很少有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在天文、数学上有也大多数是对现象的描述和规律的总结,并没有进行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
4.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管办为主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初期来自于农民的生活需要,后期基本以官办为主,造纸、火药等是为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这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得到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走向衰败的原因
1. 政治上没落的封建制度及闭关锁国在末期严重地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科学发展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我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外在封建制度下统治阶级专注于统治阶级的利益,不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政策上的支持,明朝中后期, 中国封建社会内部虽已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由于强大的封建经济的阻碍, 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不能顺利地成长, 始终没有发展到破坏
封建社会、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地步。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对工业产品产生了顽强的抵抗, 国内市场极为狭小, 国外市场更没开拓,但国内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外国优秀的科学技术不能有效的交流,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科学革新、科学革命得不到必要前进。
2. 经济上财富掌握在少部分统治者阶级手中,科学技术发展得不到有效支持
封建体制下的社会财富掌握在少数统治阶级手中,科学技术发展得不到物质的支持很难前进,科学技术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探索的过程,百姓在不能保证物质基础的情况下,缺乏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封建体制下科学技术发展得不到有效的经济支持也是我国科技发展走向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文化上重文轻技和迷信落后思想阻碍了科技发展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统治思想,它对于封建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刻而广泛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科学,同样是在儒家思想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时代,统治者注重知识分子对知识,尊重学者,使学术空气浓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到汉代以后, 儒家思想和文化处于正统地位,科技处于十分低下的地位,长期以来,封建统治者片面强调伦理,漠视科技。另外百姓普遍处于迷信状态,遇到当下无法解决的问题首先祈求上天保佑,无科学创新的意识。
三、中国古代科技由盛转衰对当今科技发展的启示
1.政治上政府应高度重视
科技发展的特点与封建制度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科技发展的优点和缺点也正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优缺点所在。因此研究中国古代科技不能脱离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中国古代正由于封建制度的高度发展促成了科学技术的辉煌,西方正由于封建制度的不完善却较早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近代科学应运而生,从而一举超越了中国。先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落后。落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先进。自觉地从历史的现实的教训经验中,认识这一事件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有助于我们发展科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事业。
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因统治阶级重农业,轻科技的指导思想,导致我国科技后期发展的没落,在当今,政府应增强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在政策上给与科技发展一定的倾斜,带领整个社会在高新科技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2.经济上应鼓励科学创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良好的科技发展需要物质支持,在当今社会,应增加对科技创新者的经济鼓励,对于科研机构也应当给与一定的补贴,首先保证科研人员的经济基础,政策上鼓励科学创新。
3.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
中国封建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因为在文化教育上与当时的欧洲相比要普及的多,后来的落后与教育的落后是分不开的。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因此,必须牢固确立教育为本、教育优先的原则,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适应我国国情的优秀科技队伍。
4.科学技术发展应坚持改革开放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是导致近代科技发展衰落的主要原因,在当代应当坚持改革开放,加强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的学习与交流,明确科技无国界的思想。同时应当引入竞争机制, 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新理论、创立新学说、探索新领域, 提倡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 为我国科技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内外部环境。
5.科学技术发展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科技体制及科技制度的引导,因为科研并非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社会对科学事业的支持最主要的体现在制度上,作为政府必须有效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充分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从加强科研管理,避免科技浪费;推进多重科学的同步发展,着重强调应用科学的发展等方面在制度上对科技发展进行进一步的强化。
四、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剖析,从而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有清晰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既往并开来,在当今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再创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时代。
参考文献
[1] 谷洪彦。 论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学思想[ J]. 菏泽学院学报。 2013(1)
[2] 肖玉峰。 道家思想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 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3] 徐冠华。 我国科技发展需要关注的九个问题[J]. 时事报告。 2005(07)
[4] 姜铁军。 中国古代科技兴衰原因探析[ J] . 军事历史,1999, ( 3) : 31- 33
[5] 夏自强。 中国概况[M] .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6.
科技兴国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发展及体制现状分析
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科技体制在体系结构、运行管理机制、创新主体活力与能力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力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体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科技体系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主体格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的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已基本形成了以各级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主体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系统结构布局得到重大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体制格局已基本形成。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要转变。随着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机制不断凸显,扭转了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工作的局面,竞争择优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中逐渐发挥出其主导作用。
三是政府部门所属科研院所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机构活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通过改革精干了科研队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科研院所数量结构得以优化、技术能力和创新研发水平大幅提升。伴随着研究水平和能力的提升,约一半以上的开发类院所转为或进入企业。
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在重大工程中,我国攻克了一批长期制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输等关系民生和发展的重大项目。
(1)节能环保产业。2010年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增速达到了15%左右,大幅超过了工业领域的平均增速。但缺乏相应的资源保障、税收优惠等具体政策安排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区域科技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地方政府缺乏配套实施的政策手段;政策呈现“超国民待遇”倾向,对节能环保产业内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内的科技发展权利,存在变相差别对待的情况。
(2)信息技术产业。现阶段,在通用技术标准制度、包括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攻关机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行业在内的专利制度、数字虚拟、文化创意等领域知识产权制度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压力。
(3)生物科技产业。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产学研合作机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生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安全与发展并重的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严格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重大疫情防控和防止外来生物人侵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现代制造业的高端部分,既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等,也包括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的组成较为复杂。虽然,围绕能源工业、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及航空航天工业等产业的迫切要求,我国已开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但其科技发展机制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管理模式的条块化分割较为明显,特别是在通用技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转让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障碍。
(5)新能源产业。是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的新兴产业。目前,除水力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和沼气外,我国其他新能源的技术水平仍然偏低。我国新能源产业“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即90%以上的原材料和90%以上的市场均依赖国外的问题十分突出,核心技术多依赖国外,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设备、制造技术落后,加之新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导致新能源产业技术转化总体能力偏低。
(6)新材料产业。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的高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受此影响,地方政府纷纷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本地区优先发展领域,中科院系统和中央所属与材料相关的科研机构超过100家,设置材料类专业的高校占普通高等高校的66%,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中,设置了材料类专业的占到88%的比例,材料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44家,占国内全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30%,形成了一整套基础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即产业缺乏整体性布局,科研能力过度集中,技术创新规模效应较弱,资源保障与整合机制不完善、缺乏技术创新的风险保障体制等方面。
(7)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大规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过程质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的确定上较为模糊,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是不是最终产品,并不十分明确。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等,亟需制定系统性解决方案。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运行机制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运行涉及组织架构、主体作用机制、自主创新机制、科技政策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主要特点如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组织架构
科技兴国范文【第三篇】
论文摘要 实行“科技兴贸”战略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存在如地区发展不平衡、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出口企业主体失衡等问题;针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欠缺、融资渠道不完善等原因,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科技兴贸 自主创新 国际营销 1999年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力。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比重达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促进我国外贸增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已经开始影响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分析 1.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地域分布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东西部差距很大。2006年排名前十名的省份及出口比重分别为:广东(%)、江苏(%)、上海(%)、天津(%)、北京(%)、浙江(%)、福建(%)、山东(%)、辽宁(%)、四川(%)。几乎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其比重总和达到%,东西部高新技术出口极度失衡。即使在东部沿海省份内部,发展也不尽平衡。前三名的总和达到%,最后四名的比重总和也只有10%,出口比例非常有限。 2.出口品种过于集中 2006年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主要八大技术及出口比重的依次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技术领域,比重达到%,占了绝大多数;但是从国际市场角度分析,这三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却呈现萎缩的趋势。而极具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如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出口比重却很低。 3.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产品附加价值低 从贸易方式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以进料、来料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方式的比重很低。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仍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2006年出口额高达亿美元,占当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加工贸易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充分说明了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高技术产品仅为其他国家的代加工产品,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结果。 4.出口的企业主体类型失衡 从出口企业类型分析,外资企业的出口比重逐年增大,并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出口比重却在逐年下降。2006年外资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相比之下,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规模很小,出口额仅为亿美元。从增长速度来看,外资企业是以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导,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内资企业的差异较大,其中国有企业进出口的增长均较为缓慢,私营企业增长迅猛。 5.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2006年,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及比重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英国(%)、马来西亚(%)、法国(%)等。香港、美国和日本仍旧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比重达到%。虽然一些新兴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开始增长,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但总体比例仍旧偏低。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探讨 1.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我国的大多数国内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我国一直对国有企业大力倾斜,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相对充足,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造成企业创新机制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科技人员的创新激励模式,科技人员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造成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的不足。对于私营企业而言,它们有自主创新的愿望和动力,但是由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实力的不足,在资金、人才方面的欠缺,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2.融资渠道不完善 高科技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全,融资渠道不畅,对于缺乏资金的私营企业,除了自筹资金以来,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由于种种原因,私营企业获得贷款困难,金额也有限,难以满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风险投资是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由于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刚刚起步,风险投资占企业用于高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比重还不到10%,投资风险仍主要由政府承担,其成长还难以满足目前我国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3.国际营销能力欠缺 国内企业很少开展国际营销,即使有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展过,效果也都很不理想。由于国际营销能力的欠缺,很多科技型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只好为国外企业做代工(OEM-帖牌生产),从短期来看虽然可以维持企业的生产,但是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都很不利,一个专为别人做代工的企业很难成为一个国际知名企业,而一个专为别人做代工的国家很难成为一个贸易强国。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及策略 1.培育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环境 政府应鼓励建立面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风险投资基金,对于出口规模较大,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和担保基金,支持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出口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允许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直接融资,优先安排经营稳定、条件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吸引外资和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多方筹集资金。 2.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措施 完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争取逐步按照法定税率退税,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设立海外市场开拓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家出口信贷保险规模,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制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所得税减免,加速折旧和研发投入等方而的优惠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依法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专利专有技术进行有效的保护。 3.创新国际营销理念 观念决定行为。目前,一些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观念还停留在产品观念阶段,观念的落后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因此,国内企业必须进行观念创新,尽快由产品观念向品牌观念、现代营销观念转变,重视产品研发前的市场研究和预测,根据对市场需求现状与趋势的研究预测,确定产品的功能、特点等。 4.创新国际营销手段 营销手段的创新是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关键。国内企业在开展国际营销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做好市场细分: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各细分市场之间的需求差别更大,合理的市场细分对于高新技术产品营销的成功也更加重要。进行需求培育: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多是产品推动型的,在产品投向市场时大多缺乏需求,所以对于市场的需求培育,非常重要。重视信息反馈:只有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才能了解到产品的缺陷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对产品进行改进,为营销的成功提供保证。 5.加强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以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之间人力资本的合作和协作,进行联合攻关,突破国外核心技术的封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国内企业也可以加强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或协作,同时加大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可已做到短期内迅速提升本企业技术水平,缩短技术研发周期。 对策[J].国际贸易,2006(11):16~21
科技兴国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制度保障;产业平台;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53-05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1]。然而,从全国范围看,各地政府只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其推动国防建设的特殊功能。因此,有必要从战略高度统筹考虑,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这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且对未来一段时间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技术突破、国防科技进步都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认识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导向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或军事安全[2][3][4],必须从战略高度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1.要认识到军民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特点的内在要求
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人才、设备、信息等要素层次都具有军民通用特性,军民融合发展是其内在必然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其中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既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支柱性作用,又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据统计,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军事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80%以上与民用信息技术通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以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其中民用需求占系统用户总量的95%以上。又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产业,需要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对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应切实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意识。
2.要牢固树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富国之策又是强军之略的观念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又是武器装备重要的工业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欧美的一些经济学家对航天产业作过评估,其投入比为1∶2,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产业可以高达1∶8至1∶14。据央视报道,花费亿美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据专家估计,中国探月工程的投入产出比会达到1∶10,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会为中国带来更多的收益。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还能推动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发展。
3.要有局部利益服从服务国家利益的大局观
自国家确定了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地区、各部门格外积极地加以贯彻落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应避免争抢项目,盲目跟风,造成产业趋同。根据李金华的[5]研究,生物医药应以山东、广东、江苏、河南为依托,节能环保应以广东、浙江、江苏、天津为依托,高端装备制造业应以山东、江苏为依托,新能源汽车应以吉林、广东、山东、上海、湖北为依托,新一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以广东、北京、江苏、上海为依托建立集聚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产业同质化趋势明显,根据各省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看,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列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国家规划的全部7个领域,而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发展重点的省市分别有30个、25个、23个,其它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类似现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中,区域的产业、项目选择趋同、雷同现象比较明显,这都是从各自地区局部发展利益出发,而没有从整个国家利益出发考虑产业布局的结果,极容易造成争先恐后、大干快上,不注意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循序渐进,最终造成重复建设,一哄而上,一哄而下[6]。
二、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
任何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都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政策法规支持。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并完善法律体系。
1.建立权威、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领导决策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涉及政府与军队、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等多方面利益关系,需要理顺不同地区、行业部门、军地之间的工作关系。在顶层设计层面,要有国家层次军队相关部门参加的权威领导机构,强化国家宏观管理的领导职能,妥善处理地方与军队、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远、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需要设立权威有效、上下联动的决策机构,可考虑建立由国务院总理或第一副总理牵头,军队总装备部部长、各相关国务院部委和国防科技工业局负责人参加的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规划、途径、政策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强制执行。同时,各省市也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就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进行统筹规划。
2.进一步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由国防科工委和国务院相关机械工业部管理,民用工业则由经委/发改委等部委负责。2008年,大部制改革后,民用工业的管理职责合并到工业与信息化部,并下设副部级的国防科技工业局管理全社会的国防科技工业。这是很大的改革,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完全分离的管理体制,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体制层面体现军民融合的一个重要变化。但是新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仍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独立性,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行政性进入壁垒并没有真正打破。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实现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管理体制的真正融合,建立适应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为抓手,加大行政放权力度,减少各种类型“民参军”的行政审批,在必要保密的原则下,包括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内的工业管理部门将职能重点转变到信息、政策支持、军地协调等服务功能上来。
3.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完备、内外协调、配套衔接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首先,要加快研究制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性细则,从政策层面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当前,各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和规划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地方将文化创意、石化深加工、林产业、绿色食品、现代物流、海洋产业、高端生产业等一般新兴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都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上存在认识差异的结果,需要尽快从政策、标准体系上加以确认,以方便从规划阶段便考虑到产业的军民两用性。其次,完善税收激励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如1973年,日本把基础产业列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始注重产业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此,日本政府制订了减免、优惠等一系列能够刺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我国虽然也在不同时期制订过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但总体上激励的效果仍不理想,还存在一些不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制环节。特别地,仍然缺少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规定,对自主创新激励不够,需要创新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后,要加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以政府资金推动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式创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融资。综合运用计划和市场两个机制,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三、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平台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形成在若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战略地位的军民融合型产业。所谓军民融合型产业,是指那些具有军民两用广阔前景,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军事装备研制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的产业[7]。军民融合型产业有两个来源方式,一个是从国防科技工业出发,打造军民融合的国防工业体系;另一个是依托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民参军”发展道路。
1.进一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
经过多年“民”发展,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基本实现了“军品为本,民品立业”的产品结构,民品行业涉及到能源、材料、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下一步发展军民融合型产业,关键要做好如下几点:①优化民品结构,朝战略性产业方向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择机退出一些非核心、发展前景不好的产品。发挥军工企业自身科技优势,集中力量朝国家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军。②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抓住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契机,促进民品产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型增长方式。将产业的发展动力转变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依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军民融合型产业。③强化技术支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现有军工技术优势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内部科技资源配置,提升整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可设立相应的民品技术开发基金,对有重要发展潜力产品的科技攻关、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2.鼓励引导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对于民用领域军民融合型产业的培育,则要在如下两方面下功夫:
(1)打破军民分离的工业体系。受发展历史、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军工企业自成体系、封闭独立仍比较严重,高新技术民用工业企业长期无法融入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抑制了“民参军”的步伐和程度。要打破军工行业垄断,鼓励有实力的优秀民用工业企业进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
(2)改革军品采购制度。我国国防军工行业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军品采购范围小,招标信息传播渠道少,连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对国防军工需求了解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除少数经常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的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需求是什么,因而无法为国防服务[8]。因此,应扩大军品采购范围,合理提高军方产品、技术需求的透明度,从需求上引导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四、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
军民两大创新体系的融合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保障。实现两个创新体系融合,实质上就是要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融合军地科技资源网络,促进创新要素的军民良性互动,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9]。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创新链条各环节之间的军民互动
①消除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科技创新体系壁垒,将国防科技创新规划纳入国家科技创新整体规划中。调整军民分离的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由政府、军队围绕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整合军民科技资源,实现军民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②加强国家、区域层面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创新体系的协调互动,建立开放、协作的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体系基础。统筹军地两大系统的基础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强化其在国家科学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前沿探索、先期技术开发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武器装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加知识积累和核心技术储备。③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战场和市场为导向、特色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期稳定的科研创新联盟。通过政策引导,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需求为主要目标,引导军民科技资源双向流动,优先支持军地两大系统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长期、稳定的以企业为主导和核心,军地双方高校、科研机构联动的协作创新机制,努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军事科研院所和地方科技资源有机结合、科学配置。
2.建立健全军民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①进行系统、深入的科技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建国60多年来,我国科研设施、基地和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科技条件建设有了很大的积累和改善,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普查机构,再加上历经多次体制变革,科技资源实力的系统掌握存在一定困难。可由科技部牵头,联合工信部、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和总装备部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机构,定期系统调查各类科技资源数量、规模、使用情况等统计信息,彻底搞清大型科研试验平台、基地、人员等各类科技资源实际状况,为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军民融合式国家科技资源体系提供数据支撑。②构建国家层面军民两用科技基础平台。虽然我国各类科技资源都积累了一定的规模,但与此同时,多年以来存在的多头投入、重复分散、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10]。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优化科技资源分布与配置,建立军民两用的科技基础平台,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要注意吸纳军民两大创新体系中的优质存量资源参加建设,军民共建、军民共用、边建边用,为军民两大创新体系服务。近期,应围绕制约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科学技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牵头,对相关科技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科情科力。依托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中心平台已有成果,全面融合高校、科研院所、军队、军工系统和地方企业科技资源,打破当前军民分割、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形成服务于全社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军民两用科技基础平台。③完善以促进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知识扩散、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为核心的科技资源服务体系。依靠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科技部、教育部有关司局、总装备部等单位,建立覆盖军地双方的中介服务体系,并加强国家层面、军队系统、区域层面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和水平。
3.加速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技术创新,所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重中之重[11]。而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①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创新对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国防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军事科技创新项目,对我国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信息产业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如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建设,以天河一号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构建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已经并将继续带动石油勘探数据处理、航空航天装备研制、新材料开发和设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上百亿元的经济价值。②鼓励民用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目前,我国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具备从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的能力。以国家高新区为例,2008年,国家高新区拥有万家企业,汇集了7,000家研究开发机构,700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开放实验室,300多家产业技术检验检测平台,拥有各级科技人员135万人,占全国的30%,R&D投入接近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达1,658亿元[12]。民用工业企业已经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从事相关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下一步,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建立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的通报和展示制度,使军方装备部门能及时了解民用高科技企业具有军事应用潜力的成果。建立民企与军方合作开发军品项目的机制,减免民企的军工产品税。把装备研发由封闭的集中机制转变为开放式的民用企业都能参与的机制,更多的吸纳民用科技成果。其次,向民口单位可以利用先进民用技术的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协作配套科研项目指南,实现信息双向交流,并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向国家推荐参加军工科研任务竞争方面,打破军民界限,实行同等政策,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工服务。最后,设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推动军民科技资源和先进技术的双向转移,构造小核心、大协作、军民兼容的军工科研体系。③完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法律体系。这方面,发达国家做的比较多。如美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相继颁布了《国防授权法》、《国家竞争力技术转移法》、《国防工业技术转轨、再投资和过渡法》、《联邦技术转移法》、《国防采办系统》等法案,为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13][14]。其它国家如英国、法国等也都有类似的法律法规。而我们国家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政策,大多是以领导人讲话和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尚无一部明确关于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法律,推广转化活动缺少稳定的法律保障,不确定性较大,不能有效促进军民两用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参考文献]
[1] 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87-94.
[2] 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28-30.
[3] 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2):37-41.
[4]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7):47-50.
[5] 李金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J].财经问题研究,2011(5):3-10.
[6] 刘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115-127.
[7] 全林远,邵丹,辛伟刚。略论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
[8] 叶继涛。区域优势产业军民融合理论及创新对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S6):68-72.
[9] 游光荣。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1):4-11.
[10] 徐建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1):1-4.
[11] 纪晶华,许正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J].经济纵横,2013(1):98-102.
[12] 宾建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74-81.
[13] 旷毓君,纪建强,胡庆元。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机制设计[J].军事经济研究,2012(6):11-13.
[14] 刘金峰。试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6):668-670.
Research on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Ji Jianqiang, Huang Chaofeng
(College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4,China)
上一篇:珍惜拥有议论文通用5篇
下一篇:《命若琴弦》读后感(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