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家日记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自由作家日记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自由作家日记【第一篇】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女性主义;《金色笔记》;《简·萨默斯的日记》;《又来了,爱情》

多丽丝·莱辛是世界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莱辛的文学作品很丰富,创作有《青草在歌唱》、《金色笔记》、《黑暗前的夏天》、《简·萨默斯的日记》和《又来了,爱情》等多部作品。在世界的女性作家中,多丽丝·莱辛对世界和女性的关注可以说是女性文学的先驱。女性主义是女性运動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表达了追求女性的权利和男女平等和谐的意识。莱辛超越了同时代的一些女性主义者,探索两性和谐的女性思想和意识。莱辛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女性命运和解放的主题思想。莱辛的作品在英国女性文学创作中有深远意义和伟大的贡献。

多丽丝·莱辛以丰富的经历和体验描写女性人物,她一直关注和探索女性命运的主题。这三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表现了莱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金色笔记》的女主人公自由女性安娜追求自由生活,她的作家理想在现实中有困难,安娜后来在作家索尔的帮助下走出分裂。《简·萨默斯的日记》的女主人公简在和理查德的交往中进行自我反省,重新认识自己婚姻和情感。《又来了,爱情》女性人物萨拉追求爱情的过程遇到了感情迷失,她情感的困惑和出路展现了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女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观点对女性困境和出路的思考。

一、《金色笔记》中的安娜的自由的觉醒

《金色笔记》被认为是多丽丝·莱辛代表和成熟的作品。《金色笔记》故事分五个小节描述安娜和莫莉的生活,全书由5本笔记构成。小说的女主角为“自由女性”安娜。“自由女性”追求自由生活,但现实中这种自由面临着困难。作家安娜由于患上了写作障碍症,没有办法写出有意义的文字。安娜的作家和爱情理想在现实中失败,她在无助中走向崩溃。笔记里时态的混用表现了安娜内心的分裂感和迷茫感,这样的情节符合安娜的内心分崩离析的描写。索尔是安娜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因为在作家索尔的鼓励和帮助下,安娜最后克服了写作障碍症。

《金色笔记》讲述以安娜为代表的女性在压抑的环境中无法实现自由的生活,女性自我的觉醒是缺失的,女主角的出路也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女性的自由和解放需要男性的参与。分裂的安娜的治疗并没有良好的效果,真正让安娜走出迷失是索尔对她的引导。索尔对安娜的指导使她最后走出分裂。在和索尔的交往中,安娜认识到索尔不放弃的可贵。索尔和安娜一样在分裂中承受痛苦,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索尔不放弃的信念影响和鼓励了安娜,安娜同索尔交往后她已经乐观认识世界。安娜开始重新写作,索尔为安娜的小说写下第一句话,安娜也写了索尔的小说的第一句话。安娜的写作障碍症治愈了,她走出了那个分裂和崩溃的自己。莱辛给她作品中自由女性安娜描写的出路,是自由女性在觉醒之后为自己选择的生存道路。

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通过作品表达了理想的两性关系,男性不是女性要对立的对象。莱辛在作品《金色笔记》中构筑了两性平等的模式。这种女性主义意识具体表现在安娜和索尔两人身上。在《金色笔记》的两性关系描写中,安娜和索尔的交往是莱辛认同的。安娜和索尔在对方看到自己分裂的灵魂。安娜和索尔之间,不是女性对男性的依赖,而是女性和男性互相的认同和支持。安娜的自我觉醒使得她终于从分裂走出而且回到完整。莱辛让女主角安娜最后的觉醒和出路依托男性索尔的鼓励和帮助。莱辛认识到女性的解放离不开男性,两性和谐相处,才可以实现女性解放的目标。

二、《简·萨默斯的日记》的简的自我反省

《简·萨默斯的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创作后期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简·萨默斯的日记》女主人公简是一个杂志的编辑,小说描写了简的情感体会和生活经历。作品描述了简照顾莫迪这个老人的过程中的思考,她以女儿的身份进行自我探索,她开始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反省。简在与莫迪这个老人的相处中,她体会了宝贵的感情,从而实现了完整的自我价值。简和丈夫弗雷德夫妻感情冷淡,简没有好好和丈夫交流过,等到她在反省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些时,丈夫却已去世了。简开始想念丈夫,她在和理查德的交往中,完成了对自己婚姻和情感的反省。简后来和理查德分手了,可是简在与理查德的相爱中,她找回对丈夫弗雷德的情感和理解。简的丈夫弗雷德在背后支持简,只到失去了弗雷德,简才在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己的冷漠。理查德说出男性在婚姻中的无奈,他的怨言使简反省自己与弗雷德的婚姻和两性关系。当简认识到她还爱着去世的丈夫弗雷德,而且决定与理查德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时,她完成了对男女两性关系和婚姻的重新认识和感悟。

莱辛的女性主义通过《简·萨默斯的日记》的文字描写女性的内心,表达了女性的孤独感和焦虑感。莱辛通过简的不断反省,认识到女性内心的爱。简的丈夫弗雷德一直支持和关心简,简在情感和生活的体验中逐渐醒悟男女的和谐关系。女性主义者追求的是女性自己的成功,而忽视了男性的情感。莱辛所追求的是女性和男性真正的平等,而不只是追求女性的自由和独立。莱辛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女性主义运動中,女性不应该与男性对立,指导了困境中的女性的出路。女性和男性互相依恋和支持,建立理解和关爱,女性才能实现完整的价值。简和理查德就是两性平等的爱恋,理查德没有对立女性的想法,所以简和他能相爱交往。莱辛追求女性的独立和自由,希望女性不依赖男性生活。她认为两性是平等的,一方都不能夺取对方的自由,两性之间需要双方的团结和努力建构男女平等的和谐关系。

三、《又来了,爱情》的萨拉追求的爱情

《又来了,爱情》是多丽丝·莱辛的晚年代表作品之一。在小说中,多丽丝·莱辛关注边缘女性和老年女性,表现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又来了,爱情》的一条线索讲述朱莉的故事。朱莉先后爱上军官和贵族,但她的两次爱情都因为她的出身和世俗的偏见最后以悲剧结束。朱莉还有追求者向她求婚,可是婚礼前她投水而亡。她经历的爱情和世俗的偏见也结束了。小说的另一条线索就是萨拉的故事。多丽丝·莱辛通过对小说中女性人物萨拉的描写表现了她的女性主义意识。萨拉追求爱情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萨拉欲爱不能的痛苦。多丽丝·莱辛描写了女主人公萨拉的心理,进入她的内心来描写她的女性思想。莱辛表现了女主人公萨拉那种感情和现实中的矛盾。

《又来了,爱情》这部作品讲述以萨拉为代表的女性在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过程遇到的感情迷失。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萨拉的情感经历,解读她感情迷失的原因和困惑的出路。萨拉追求的爱情描写和心理是作为重点的女性人物分析,萨拉是剧团的编剧,她先后爱上了比尔和亨利。亨利对萨拉的态度与比尔不同的,他不会背叛妻子,亨利和萨拉他们之间都有道德底线。萨拉在和亨利的感情中困惑,理性让萨拉认识到自己和亨利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压力使萨拉逐渐成熟起来,她对爱情和自己重新有了认识。女性在社会独立生活着,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莱辛在两性关系上既接受了女性主义的一些观点,也有她自己特色的理解。《又来了,爱情》展示了莱辛对女性感情的思考,女性的真正自由和爱情不是女性的独立,更在与男性的和谐关系。作品表现了两性双方关系中,一方的强势都会使得男女关系失去平衡。两性关系存在平衡,男女之间才可以拥有和谐的关系。《又来了,爱情》小说中女性人物萨拉的描写展现了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

多丽丝·莱辛作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英国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所涉及的范围很广阔。她的作品中的描写是对女性生存和女性命运的思考。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表现女性价值的觉悟,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表达的女性心理情感。她的文学作品中女主人公逐渐改善两性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工作和感情的关系,这种女性主义的回归不是传统女性角色的重复,而是重新的认识和觉悟。莱辛的作品女性人物形象表现了世界女性的生存,成了世界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女性的代表人物形象。多丽丝·莱辛对女性关系和女性心理的描写丰富而且细致,她的丰富的女性主义思想对世界的女性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由作家日记范文【第二篇】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安妮的介绍(见P60)……从介绍中知道,《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设身处地,试着去感受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非凡阅历与思考。

二、整体感知

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三、问题探讨: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请大家讨论。

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补充资料: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6、拓展讨论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相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发他们的命运?

《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与世无争,只想过安定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下孤身一人;《流浪》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2)曾有人批判《遭遇》,认为它“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自由作家日记【第三篇】

1920年左右孙俍工为适应新文学教育的需要编写了《小说作法讲义》,“讲义”的核心内容是介绍现代小说的创作方法,同时也涉及了作者理论以及小说创作与批评和研究的关系等问题。1919年的“五四事件”之后,阿拉文库教学很快遍及中等以上学校。当时由于受到杜威教育学说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国文教学的方法也开始走向“现代”,开始趋向于启发式的自动主义,国文课程的内容“开始参用新文学作品或译品,侧重人生问题或社会问题的讨论,而忽略文字或技巧方面的研究”。但当时在新文学教材的编纂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现代著名教育家周予同曾经就当时的“国文”教材问题特别指出:“国文一科,教材选择的混乱,与教授方法的无标准,几乎无法形容”。另外当时阿拉文库和新文学仍然立足未稳,文学的新旧之争还在持续,就此孙俍工另外特别编写了《新诗作法讲义》和《戏剧作法讲义》,用白话来介绍现代小说、戏剧、诗歌及其创作方法。孙俍工在《小说作法讲义》的《自序》中谈到了他从新文学建设的立场出发对于战胜传统文学以及当时的“国粹派”的良苦用心:“教小说的时候应该教小说的作法,这个讲义就是依照这个宗旨而编的。现在这样的出版界对于解决国语文教材建设这样一个问题太不勇敢了,这样下去不但国语文建设底希望达不到,就是已有的这点根基肯怕都难于保存,这样岂不叫一班醉心国粹者在一旁齿冷?”如上所述,新文学在建设之初要尽快立稳脚跟并最终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自身还存在很多劣势,其中缺乏创作实绩就是重要一点。所以,利用文学教育来推广普及现代小说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创作实绩的缺乏,鲁迅在1924年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曾经清醒地概括:“至于民国以来所发生的新派小说,还很年幼——正在发达创造之中,没有很大的著作,所以也姑且不提它们了”。而茅盾对此则以创作的实际来说明:“民国六年(一九一七),《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革命论》的时候,还没有‘新文学’的创作小说出现。民国七年(一九一八),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出现的时候,也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其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2篇创作小说。民国八年(一九一九)一月……也还没有说得上成功的作品;……那时候(民国十年春),《小说月报》每月收到的创作小说投稿——想在‘新文学’的小说部门‘尝试’的青年们的作品,至多不过十来篇,而且大多数很幼稚,不能发表。”孙俍工等新文学提倡者由于不能以创作实绩做后盾,多少也有些底气不足,只能一再强调现代小说对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小说的意义,这让人想起了当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一再拔高小说的地位。当然,孙俍工没有梁启超的“雄辩”,其文字更多是文学的色彩,而且用的是白话:“小说的意义在人生和社会两方面……所以有人说小说能使人乐,能使人忧,使人歌,使人泣,使人富于情绪,使人梦,使人笑,使人震动,使人引泣,使人思量,这真是极其了解小说在人生和社会里的重要的话啊!”

新文学建设初期创作实绩的薄弱从孙俍工的《小说作法讲义》的内容中也能体现出来。由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资源完全被排斥(新文学的提倡者早期特有的和惯常的表现),现代小说又没有大的实绩为其所用,所以只剩下了“西方”作为理论资源。“讲义”中所有作品的实例都是国外的现代作家和作品,其中西方的作家主要包括托尔斯泰、易普生、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德以及莫泊桑等人,而这些正是“五四”前后被介绍到中国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是“五四”前后中国现代作家创作思想的重要来源与依据,不仅对鲁迅等早期现代作家影响巨大,对“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亦是如此。例如谢冰莹就曾说,“那时我崇拜的作家是莫泊桑、左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仲马等”。由于现代小说在早期理论大于实绩,所以对于“小说”的定义,孙俍工以当时的“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为例来加以界定,同时作者也旗帜鲜明表达了自己支持“为人生派”的文学倾向。而在现代小说文体方面,孙俍工的理论资源和作品实例也是西方的。孙俍工提出现代小说的文体至少应该包括“日记式”“书简式”“自叙式”“他叙式”等,其中日记体包括果戈理《狂人日记》,屠格列夫《猎人笔记》,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而“日记体”“书信体”等也正是“五四”作家在小说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不仅如此,当时的国文教育中主要还是以文言作为文选的主要内容,当然这主要还是和现代小说等新文学创作实绩的薄弱有关,所以孙俍工等教育家对新文学的理论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梁启超等新文学教育的设计者认为阿拉文库学作品暂时不宜选入国文教材,梁启超在《中学国文教材不宜采用小说》一文里断言近人阿拉文库中“叙事文太少,有价值的殆绝无”,“议论文或解释文中虽有不少佳作,但题目太窄,太专门,不甚适合中学生的头脑”,“大抵刺激性太剧,不是中学校布帛菽黍的荣养资料”。梁启超的结论是:“希望十年以后白话作品可以充中学教材者渐多,今日恐还不到成熟时期”。他还说:“国内阿拉文库做得最好的几个人,哪一个不是文言文功底用得很深的?”在梁启超思想的深处,显然认为学好文言文是写好文章的根本。这就与新文学的创造者胡适等人发生了根本的分歧。

与此同时,胡适和梁启超等人进一步讨论到底要不要将“小说”作为教学的对象收进当时的国文教材。胡适对此持支持态度,梁启超仍然持反对态度,这就是当时著名的“胡梁”之争的内容之一。梁启超在《中学国文教材不宜采用小说》中明确地表示小说不适合选进国文教材。首先因为小说是纯文学;其次因为小说是想象性的文学,更注重于想象力,“学生须有相当的有欣赏美文的能力,我是承认的;但中学目的在养成常识,不在养成专门的文学家,所以他的国文教材,当以应用文为主,而美文为附。除却高中里头为专修文学的人做特别预备外,我以为一般中学教材,应用文该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纯文学作品不过能占一两成便了。此一两成中,诗词曲及其他美的骈散文又各占去一部分,小说所能占者计最多不过百分之五六而止”。由于现代小说很难入选当时的国文教材被教学,《小说作法讲义》等“小说教材”的出现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如果从学科和教育以及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来分析新文学教育中对“小说作法”的教学,我们会有新的启发。1912年之后现代教育体系在中国逐渐确立,“语文学科”也逐渐建立起来。这样,与传统的私塾教育不同,“考试、评分和书写等新的教育技术也被引进到中国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新文学开始借助教育体制进入文学教育,文学也变成了一种知识被教学。当时的新文学建设者胡适等人利用手里掌握的话语权力使新文学通过教学变成知识,而连接知识和权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反复的教育实践,新文学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的阅读以及考试和书写等现代教育手段,使新文学的地位逐渐确立,以至慢慢成为“经典”。利用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学校刚刚建立这一契机,使现代小说等通过教育体系进入国文课程和教材得到普及与推广,这的确是新文学包括现代小说最终战胜旧文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孙俍工等人还尤其注重现代小说创作方法的教授,这对于繁荣小说创作,增加小说创作实绩以至于培养现代小说创作队伍都是意义深远的。因为即使在当下的文学教育中不光是小说的教学,诗歌、戏剧和散文的教学也不再注重“作法”的教授,这是颇值得我们深思与反省的。

孙俍工1921年开始在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多部短篇小说,1924年结集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海的渴慕者》。小说集中共包括《疯人》《看出殡》以及《看禾》等共18篇小说。其中被茅盾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三集•小说一集》的一共3篇:《前途》《隔绝的世界》和《家风》。入选数量仅次于同集中的作家冰心、庐隐、叶绍钧和王统照。《海的渴慕者》可以看做孙俍工对小说“作法”在创作上的实践。这种实践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叙事文体上,他使用了“日记体”“书信体”“演讲辞体”等。例如在《医院的故事》中,他将故事以“女友在医院中的日记”的形式展开,使叙事的容量增大,情节得以妥当安排和铺开。小说《家风》使用了书信体,同样使叙事容量增大,避免了情节的简单化。而《几篇不重要的演讲词》则使用了一个中学里暑假之前学生聚会上的几篇演讲词来结构全篇,使作者“说教式”的叙事目标得以实现。当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孙俍工的小说叙事在文体上还只能是一种“实验”,叙事中过多的议论和技法尚不成熟的心理描写大大影响了小说的水准。所以在整个小说集中水准最高的小说是《看禾》。小说写少爷“我”和作为地主的爷爷到佃户家里去“看禾”,也就是看看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然后来确定佃户该交多少田租。小说透过儿童的视角来叙述整个“看禾”以及在佃户家吃午饭的过程。小说《看禾》只有叙述,很少心理描写和过多的议论,从而取得叙事上的成功。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依然是1篇非常优秀的小说,有点鲁迅的小说《社戏》的味道。所以小说集《海的渴慕者》中所有注重“故事”的作品明显要比连篇的说教性议论的作品要优秀。另外小说中也开始出现了类似“意识流”的手法,或者可以称之为精神分析,例如小说《命运》对女主人公惠斯的心理分析和梦境的描写颇为成功,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施蛰存的小说《梅雨之夕》。孙俍工的小说在内涵上更加表现出“五四”时期的“现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孙俍工的小说主要表现出两个主题,一个是早期的“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一个是后期的人道主义。这两个“主义”都是“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从小说创作可以看出,孙俍工从一个追求自由、人权,反对权威和束缚的无政府主义者逐渐转变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夏丏尊在为小说集《海的渴慕者》所作的《序言》中对孙俍工小说的上述特征作了总结:“论到文艺上的意见,我和俍工原一向不甚一致,俍工是人道主义者,他的作品也不失为人道主义的作品。我见了那篇《看出殡》,在我的趣味上以为远过于《疯人》……《疯人》和《看出殡》都可以算作俍工的处女作,里面却包裹着两种不同的文艺上的倾向的萌芽。可是在这以后,俍工专向《疯人》那一方向发展,并且竟发展到《海的渴慕者》那样深,于是俍工遂成了一个人道主义的作家了”。当然,有些“五四”作家的“人道主义”的表达是相对温和的,但是孙俍工不同,“他的作品简直就是他对于一切迫害的直接的叫喊与抵抗,作品中自题材以致主人公的思想无一不染着愤世不平的色彩,带着狂叫改革的调子,情绪的热烈俨然像个说教……有许多地方很像北欧作家的作品”。而茅盾对孙俍工小说的风格与转变是这样分析的:“孙俍工抑制住了主观的热情的呼号,努力想用理知的光来探索宇宙人生的‘何故’,倘使我们说他的《命运》表示了他的探索的半途,那么,他的《海的渴望者》就表示了他的探索的终点了,不过这终点并非‘前途’中提出的‘何故’的答覆,而是跨过了‘何故’这一关的一种对于人生问题的主张——‘我们应当怎样做了’!……他渐渐从‘一切都要不得’变到‘人道主义’了”。

越过上述对作者的创作风格及其转变的宏观分析,在微观上“五四”时期主要的“现代”观念和时代精神在孙俍工的小说集中都有体现:《疯人》中对觉醒者“疯人”的关注;对妇女、儿童以及下层社会弱者的命运的思考,如小说《命运》《小孩的哭声》《医院里的故事》和《隔绝的世界》等;对传统的家庭观念、节孝观念和婚姻制度的反思与抨击,如《家风》《命运》和《海的渴慕者》等。确实,曾经亲身参加过“五四事件”的孙俍工和当时许多具有新思想的新青年一样,“集浪漫主义和悲观主义于一身,在与官僚、军阀和动荡的社会相抗争之后,大多经历了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此时,旧文明已经动摇,青年人对传统的伦理原则和生活观念产生了怀疑。他们梦想一个新的光明的未来,但是传统的负担依然是沉重的。社会、政府和学校都与理想中的相去甚远。各种新思想混杂不清。应当采取什么立场?应当向何处去?应当做什么?”而这些在他的小说作品中都有体现。

自由作家日记【第四篇】

然而,现实是学生不愿写作,甚至厌恶写作,谈之“色”变,毫不为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有其感。布置1篇作文,别说学生如临“灭顶之灾”,教师也仿佛“大敌当前”。布置完后,不知道要追讨多少个“若干天”,才能上交,质量则是一片“惨淡”。试问:“何以至此?”答曰:“不愿写”!为何不感兴趣,是学生天生讨厌这件事?非也!人学会了说话,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一件很自然、很顺手的事。学生认了字,用文字来“说话”,那也是一件很自然、很顺手的事。现实呢,学生觉得用“文字”来说话,很不自然、很不顺手。那么症结到底在哪里?不让说真话。

现行作文学生说的不是自己的话,不是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不是用自己习惯的说话方式来说话。学生说的必须是老师认同的话、成人认同的话、试卷认同的话。老师不认同,成人不认同,试卷不认同,你说的再起劲,也白搭。老师,成人,试卷认同什么样的话?迎合老师、成人、试卷的标准尺度的话。不幸的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成人的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当这种区别无法逾越时,弱势的孩子不得不在成人面前屈服,当说话成为一种迎合,一种猜度,一种曲意附和时,那就累了,人生最大的累就是心累。为了完成任务,让老师满意,孩子写了一句假话,而要证明这句假话,后面他得准备一百句假话。说假话比说真话难,绞劲脑汁也未必天衣无缝,于是孩子怕了,开始逃避,逃避不了便开始敷衍,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1篇“支离破碎”的文章。

孩子真的没有写文章的能力么?开始,我真怀疑他们的能力,但后来,我发现这是错的。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很少和其他同学讲话,老师和他交流,他仿佛听不懂你在说什么,150分的试卷得十几分是家常便饭,经过三年的接触,老师们极其一致地将他划到“特殊学生”一类。毕业后,误打误撞我进入他的博客,哎呀,真不敢相信,那1篇篇表意明确的博文,那一句句情感强烈的呼喊,竟然出自他的笔下!这是我们的那位学生么?我惊讶,我诧异,我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经过交流和深刻的反思,我强烈认识到不是学生缺乏写作能力,而是我们剥夺了孩子们说话的权利!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愿意写作,爱上写作,必须允许学生讲真话,鼓励说真话,写出优美动听的真话。

允许学生讲真话。

《新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要让学生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大白话,就得允许学生说不正确的话,允许学生说不健康的话,哪怕,不是这个年龄该想的事,不是这个年龄该问的事,只要是他认为重要的话,就让他写出来,表露出来。这是让学生喜欢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某节课,让初一新生写一件进入初中后印象最深刻的事。一个男生,矮矮的个头,却极其活泼,惟恐落在别人的后面,抢着第一个回答:“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前天中午老师分饭时多给了我两个鸡脖子。”我追问:“到底对什么印象深刻?”“多吃了两个鸡脖子!”全班哄堂大笑。如按以往我也会笑话他,并痛批他的狭隘,没看到老师对你的关爱啊!那天,我没有。透过那张茫然无辜的脸,我看到一颗纯真无邪的心,他说的是真话!我能让那颗稚嫩的心,为了迎合我而受到伤害吗?我对他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表扬他能够首当其冲,勇敢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那次课后,他的写作热情极高。如果当时不这样做,后果将不堪设想。

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心灵的自我感受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审美活动,作文应当是学生心灵自我感受的自然表达。这种表达充满了个性化的审美情感。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充满幻想,充满情趣,充满遐想,这时候的他们往往会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他们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表达出来时,不管这种想法有多么可笑,多么偏颇,多么幼稚,只要真实,都应该是赞扬。面对他们的认真思考的成果——文章,我们要多褒少贬,利用评语对他们进行激励,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用衷肯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读文章,老师与他们已经有了跨时空的交流,并且形成共鸣。写作的热情来自真诚的回应。单方面的付出,教师长时间不给予回应,学生会觉得写作行为“索然无味”。所以最好的办法,首先是面批面改。在与学生面对面的精批细改中,就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这样改进行交流,实现沟通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学生对习作中的正误优劣,有明确的认识,更加清楚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更加优秀。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会主动思考怎样做会更好,于是欲望产生了。欲望是写作的动力。其次是在班级中定期进行优秀作文展,期末进行总结,看谁的作文在全班展览的次数最多,评选出班级写作小能手。此时即使不予以物质奖励,得到师生的认可所形成的满足感、自豪感足以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何愁事情做不好,有了这样一批学生,何愁班级形成不了浓厚的写作氛围!

老师要引导学生写出优美动听的真话。

描述事情真相、表达真实情感,这是人的本能需求。然而要把这种需求赋予人文色彩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则需要思考。凡事被动思考肯定不会有理想的效果。怎样才会主动思考?这就涉及到兴趣。克里西那穆提,一个曾被萧伯纳称为“我所见过的人类中最美的一位”的印度人,曾这样说过:“你必须对一件事深感兴趣,才会专注,然后你才会想要知道相关的所有事情。你的整个心,整个人才可能专注。同样的,如果你认识到你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你就会有兴趣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了。”(《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有兴趣,才会想知道关于这个事物的其他信息。你想写作了,才会想去了解与写作有关的所有事情,你的写作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你的生活中将充满写作的因子,你阅读是带着写作的气息的,你的思考是带着写作气息的,你的看、你的听、你的触摸和感受,是带着写作气息的。你对写作深感兴趣了,你所做的任何一个事情,都会与写作发生隐秘的联系。教师此时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在生活中积累更多的素材,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用犀利的视角激活思维。

生活是写作的“金矿”。一位作家曾这样说过:“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可以是天大的事情、津津乐道的事情——不要跟我说鸡毛蒜皮是小事,这个世界没有小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民族问题是大事,台湾危机是大事,谁失恋了,谁拉肚子了,谁患关节炎都是大事……。”语文教师的一大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发现他独特的“写作金矿”,引导学生发现他写作上的敏感点、兴奋点、痛苦点,鼓励学生积累挖掘自己独特的金矿,走进自己的金矿。

71 562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