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精编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1
古人之词章、考据、名物,今日的文史和科学,均为具体学科,然则这些皆为小学,不足居以自傲,这些背后之道理,实则一“大学”既已囊括之。故古人称其他学问为小学,而称这种天人之学为“大学”(古之“大”,读“泰”,极之意)。
《大学》与《中庸》每书的第一句皆为核心的思想,在我看来,大学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与《中庸》里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皆为两书的核心思想,其后文皆围绕第一句展开论述,故当深入探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解释“明德”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以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对于“新民”解释道:“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对于“止于至善”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朱熹认为“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朱熹注释的意思大致如下:大学的道理,在于要明白那种所谓的明德,明德的意思是人之最初那种与天地万物相通之灵性,人的这种灵性本来就得于天地,但因人后天之气禀和私欲所遮蔽而昏暗不可见,但是这种灵性一直存在着,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因此学习的人要除去遮蔽,达到这种灵性(明明德)。人在认识到这种人本来的灵性之后,还要帮助其他人返回这种人本有的灵性,并在达到这种灵性之后不再迁移,再次继续为人欲等物遮蔽。
《大学》接下来的各章围绕如何明明德,从具体的方面着手,归纳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正心、诚意均为返回人之明德的关键,但要正心诚意则需先格物致知,照此理解,格物当最为重要,然而格物部分的古代文字遗失,其大意,朱熹引录程子之意补录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在此逻辑中,格物当成为明明德一个唯一先决性的条件。
《中庸》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其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朱熹解释大意是:天化生万物,将不同的性赋予不同的人物,因此每一人物皆有其独特的天命之性,遵循这种天所赋予之性走下去就是一种道路。而这种每个人物的天命之性是完备的,是每个人或物能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契合点,学者“于此返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至于如何能回归天命之性,《中庸》提出了两条路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承认除了《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之路径而外,也承认直接体悟天命之性的路径,而《大学》则只承认格物致知的路径,这是《中庸》与《大学》的一个区别。
当然,《中庸》中“天命之性”与《大学》中的“明德”当是一个意思,只是在不同文本中名称不一样而已。为进一步理解“明德”和天命之性,我们可以试图以海德格尔的关于“whole being”论述以及《赫拉克利特残篇》logos的思想进一步阐发。
海德格尔认为,人之整体whole being本是完满的,但人很难触及这个整体whole being,因为人的理解往往都是在whole being基础上向特定向度的展开,因此这个whole being很容易被遮蔽,而人类之历史即为whole being被遮蔽的历史。③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皆自logos而来,最终又复归于logos,当然在赫拉克利特心中logos是“ever-living fire”(永恒的活火),人之内心最深处实则与万物相通,都来源于logos,然这这种内心深处是一种幽暗之存在,常人很难体悟,其著述涉论这个问题时因常人不能理解,故而认为此种描述极为晦暗难解,称其为幽暗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解释赫拉克利特的logos时,用了dunkheit(德文,意为“幽暗”)一词。④
西方哲学中的logos,本有两个路径,其一是聚合、涌现,这条路径即为physis,中文翻译为“弗西斯”,赫拉克利特之路就为弗西斯之路,另一条路径则是分散和运动,研究物质运动及其背后的动因等,这就是后来亚里士多德所确定的metaphysics之路,即形而上学之路。在古希腊的时候这两条路径本来同时共存,但到亚里士多德之后physis路径断绝,就只有了metaphysics之路,今日西方学术之格局正是此在此路径上确立下来的。今日的学者因受metaphysics思维影响,形成固化思维,反而会对physis之路陌生甚至反感,在思想还没起步时,就已被metaphysics固化,因此人们已经很久没接触physis,也很难理解physis。实际上,physis在古希腊人那里,是“自然而然”、“本性”的意思,后来罗马人把physis翻译成nature一词,就成了与人对立的“自然”,人与物分开,如今的自然研究,实则是罗马之后高度人化、纳入人之大科学梦中的自然,已经没有古希腊那种原初的人与物交融为一体的自然(physis)了。中国古人对于physis的思维自然熟悉,然而晚清民国以降之中国人感受欧风美雨之后,整个知识体系被西方之形而上学替换,今日之中国学者实则已经从本质上西化,而且这种西化多是学习近代西方,对西方之古典源头并无深入研究,因此在思想上同样被固化在metaphysics框架内,却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思想出发点,因此很难理解古人思想之真正奥义。此当然不是在单纯批评中国目前之学术思想,而是经过这种自我反思,才可进入思想之真正源头,我想《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是此番道理。中西源头的思想家们所关注的问题其实是类似,或者说是相通的,从文化层次看中西当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然思想则是超越于具体之文化的,我们可以说因中西思想也皆自本有而来,当然可通,而且也正因此,不能随意评价中西思想谁低谁高,中西学术思想之汇通,不可以中解西,也不可以西解中,两者当在“自本有而来”(Eerignis)的地方相互汇通。(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注解:
① 本文因行文试图采用古人之方式,故不加现代学术论文中的“摘要”、“关键词”等部分,唯引文当有确切出处,故引文在适当地方加注释,标明原文出处及版本。
②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本文所引《大学》《中庸》原句均出自这个版本,故后文不在赘注。
③ Matin Heiderger,“on the Essence of Truth”,Pathmarks,edited by 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2
不同的翻译学家对翻译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认识。自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后,翻译研究的领域由内部转向外部,研究的视角由原文转向译文,研究的方法由规定转向描写,研究的重心由语言转向文化、认知。除了翻译界以外,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也把目光投向翻译研究,翻译的领域越来越大,翻译是什么变得越来越模糊,如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重写,翻译是操纵,翻译是叛逆,翻译是解释,翻译是文化行为,翻译是政治行为等不一而足。弄清翻译是什么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形而上的哲学高度探讨翻译本体问题。
(一)中国哲学中的本体阐释
中国古代农耕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在人们眼里草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依靠的最根本的依靠。《诗经》的《大雅》中有“: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这里的“本”的含义是指草木的根、干。逐渐在有的典籍中,逐渐出现了用草木的根本比喻社会人事的说法。《庄子知北游》中说“: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顾;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悯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根本。”这里的根本具有天下万物根据的含义。“本”还有事物的根据、根基或主体的意思。如《论语学而》中:“君子务本”。对“本”的重视,是农耕社会中哲学研究的一个特色。“体”的最初的意义是身体,人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能近取譬”是中国先哲创建的哲学范畴和建立哲学体系的基本方法。所以哲学家十分关注与身体直接相关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首先与人对自己的直接体验有关。《礼记大学》中说“:心微宽体胖”。《论语微子》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除了指身体之外“,体”还有“实体”“,形体”,“形状”“,卦形”“,卦状”的意思。《易经系辞上》有“: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本体”二字,很早就出现了,大量使用是在宋明理学中。其最初含义是“本来面目”“,本来状态”。后来“本体”的含义扩展为“根本性状”“,根本依据”“,根本源泉”等意义。唐代佛教经典《大日经》中有:“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这里的本体已经超越了有形的事物而进入了无形之境。到宋代“本体”已经成为哲学界普遍通用的范畴。张载在《正蒙太和》中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这里的“本体”指天下万物本来恒有的状态,具有最抽象最普遍的哲学范畴的基本属性。中国哲学中“,本体”含有“最高”“、最根本”、“最重要”的意思,指无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来状态。
(二)道安和钱钟书翻译本体论思想
东晋僧人道安,他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中指出,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在道安看来,佛经翻译必须要“案本”,而何为“本”,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道安认为,翻译的目的正是因为人们不通异域之言,因而需要译者传达,使其通而晓之。由此看来,这个“本”指的是经文“大意”。然而,从道安的“五失本”的表达来看,“本”又可以说是包括了内容、形式及文体风格的。一“失”指经文形式的更改;二“失”指经文文体风格的改变;三、四、五失指经文内容的删简。可见,道安对“本”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他的同代人,他在对翻译之“本”的阐释中不自觉地把内容、形式、风格和意义结合了起来,认为它们都是意义的组成部分。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先进的观点。这样,形式、风格、内容和意义的关系构成了翻译的本体论即“翻译是什么”的论题。然而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中国哲学在没有发展到对本体有着充分认识的时候,道安没有能从正面找到翻译的本体,而是从侧面指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他不拘泥于字面形式,而且追求翻译内容、风格,抓住了翻译的“根本”,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对“根本”的重视。
而近代的钱钟书先生饱读诗书,深谙中国国学之道。在中国哲学对本体有充分的认识前提下,钱钟书先生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翻译是什么即翻译的本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化境”。“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transmigrationof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从钱先生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翻译本体的理解与中国哲学中“本体”的解释不谋而合,翻译的本体就是翻译无形而永恒存在的本来状态。无论“化境”能不能达到,“化境”就是就是翻译的本来状态。
在中国哲学体系下,本体是无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来状态。翻译的本体是“化境”,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理想状态,根本状态,本来状态。但从实际翻译来看,受源语和译语差别、文化知识等等因素的影响,会有道安说的“五不翻,三不易”现象,“化境”很难或者根本不能实现。“五失本,三不易”从侧面体现着翻译的本体。而说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重写,翻译是操纵,翻译是叛逆,翻译是解释,翻译是文化行为,翻译是政治行为等等,都是翻译本体的具体化,是本体的某个方面。
二、认知视域下翻译客体探究
从字对字翻译,意对意翻译,到动态对等,文本类类型,再到最佳关联,翻译的对象由最初的静态语言现象,到重视读者反应,到被视为跨文化交际行为,这体现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由对世界(客体)的认识,深入到主体的认识,再到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翻译活动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不断拓展,翻译理论也经历了由文本为中心到读者为中心,和文化的转向,认知转向。翻译的客体大概由词、意义、意义及其语用范围、意义及其文化、意义及语篇发展到概念内容及识解能力。翻译的客体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受人类认知水平的决定,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结果。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活动,各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和特点,现有的翻译理论都是以某两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虽然语言不尽相同,但是语言背后的人类认知本能是一样的。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在翻译理论呈现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局面下,认知视角为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翻译客体研究历史回顾
罗马时代的“字对字”翻译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人们用拉丁语最贴近的语法对等语替换希腊语的每一个单词。这样,罗马人阅读译文时可以把希腊原文与拉丁译文逐字对照。这与当时人们对希腊源文的崇拜、敬畏有关,也与当时的翻译范围狭窄有关。当时翻译仅仅局限于经典著作和宗教文献翻译。“字对字”的翻译方法将单个的字词作为了翻译的客体。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和公元4世纪晚期的圣哲罗姆提出了“意对意”的翻译,将“字对字”的翻译客体拓展到了意义,包括语言的风格和力量。奈达将翻译客体拓展到意义及其语用范围。奈达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以及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理论获得启示,并借用其中的概念和术语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功能主义学者霍尔兹-曼塔利将翻译视为涉及文化转换的“信息传递综合体”。哈蒂姆和梅森的研究考虑到翻译的语用和意符层面,以及各类话语和话语所属不同社会的社会语言和意涵问题。认知视角下,翻译过程被视为有源语文本触发的心理场景的激活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或刻画该场景的目的文本的选取。翻译的客体是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
(二)认知取向下的翻译客体
翻译客体的不断演化,从不同侧重点强调了翻译主体指向、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某一方面,如形式、意义、文化、语篇等等。而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将这些方方面面全都涵盖起来,实现了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的译文就实现了形式、意义、文化、语篇等等方面最大程度上对源语文本的心理场景的激活。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是认知语法的两个术语,可以被借鉴到翻译理论中。概念内容由一系列的认知域组成的,识解能力是人们用不同方式描绘或构建相同场景的能力。认知学法学家兰盖克认为语法认知观必须建立在语义之上。翻译同样要建立在源言语和目的语语义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础上。兰盖克指出意义是概念化的结果,概念化指的是心理经历的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对物质的、语言的、社会的及文化的等经历的理解。但他也强调对语义结构作完整及确定的描绘是不现实的。语言意义都是开放的,在范围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意义要依赖语境及对世界的百科知识来理解。
语言的意义不是自足的或界限分明的成分。意义建立在概念化之上,建立在人类的世界知识上。意义包括语义内容及人对该语义内容的识解,而识解的方式各有不同。意义是内容和识解作用的结果。认知域给我们提供了内容,认知能力给了我们识解。一个语言表达的概念内容是由一系列的认知域提供的。认知域构成意义的基础,但它们本身却不是语言表达的意义。作为认知主体,人们可以强调不同的认知域,其结果是同样的客观事实不同的语义表达。在翻译理解原文和译文输出时,对不同认知域的强调通过识解的不同维度的侧重来实现,寻求译文最大程度上对源语文本心理场景最大的激活。
三、结语
虽然近年来翻译理论家对翻译主体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弄清翻译本体和客体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当下翻译的认知取向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宏观、更具普遍意义的视角,使大一统的翻译理论有了实现的可能。本文探讨了中国哲学视阈下的翻译本体和认知视角下的翻译客体。认为翻译的本体是化境,翻译的客体是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这与以前的翻译本体和客体理论并不矛盾,而是这些理论的进一步凝练和升华。可以说,以前的翻译本体和客体理论是从某个具体的翻译策略出发的。而化境论和概念内容、识解能力从翻译纯理论角度体现了翻译的本体和客体,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术语。翻译的本体为化境,即翻译“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的本来状态。翻译活动客体不仅仅针对的是文字,而是文字体现的不同识解能力下的概念内容。
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3
关键词:译释论 能指 所指 《关雎》
一、引言
译释论是韦努蒂为经典翻译提出的专门理论,该理论运用普通语言学的“能指”与“所指”、语义学的“元语言”及语文学的“训释语”构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并阐述经典翻译中外语文本、译文本、价值论、读者、译者的关系。
表1:韦努蒂译释论框架图
译释论是语言学性质的翻译理论,该理论将“能指”与“所指”的概念范围由单词层面扩大为语篇层面,第一层面的能指与所指合并为一个整体并构成第二层面的所指,其能指转变为译入语,第三层面的能指为第二层面合并的能指与所指,此时所指为外语文本与译本所有的价值论,译释论通过价值论廓清了一般翻译与经典翻译间的界限。《关雎》为“风之始”“四始之首”“诗三百之首”,歌颂了“后妃之德”,传达了“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关雎》英译本众多,研究角度各不同,以不同经典翻译理论为标准评价,结论也不同。本文选取《关雎》许渊冲和汪榕培的译本、理雅各1871年和韦利1996年译本,并从译释论三个翻译层面的能指与所指对其进行评价。
二、外语文本中的能指与所指
(一)从历代注解看《关雎》
《关雎》承载了孔子“后妃之德”及“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而非单一爱情诗,其外语文本能指的所指难以确定,各译注本的注解成为研究其所指的主要参照。字词为外语文本的能指,各注解为各能指的所指。关关,《毛传》:“关关,和声也”,《鲁诗》:“关关,音声和也”,《玉篇》:“和鸣也”,《诗集传》:“雌雄相应之和声也”,“关关”所指为“雎鸠关关和声”。雎鸠,《毛传》:“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集疏》引《禽经》:“雎,雎鸠,鱼鹰”,《朱子语类》:“王雎,……差小而长,常是雌雄二不相失。……所谓挚而有别也”,《薛君韩诗章句》:“雎鸠贞洁慎匹”,雎鸠虽为猛禽鱼鹰,但因鸟挚而象征贞洁。窈窕,《毛传》“窈窕,幽闲也”,《郑笺》《集传》从《毛传》作“幽闲”解,《正义》:“窈窕,幽深闲静”,《说文解字》:“窈,深远也”“窕,深肆极也”。淑,《毛传》:“淑,善”;《说文解字》:“淑,清湛也”;《集传》:“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操”,“窈窕”与“淑女”并用表“幽闲贞专之善女”之义。“君子”为贵族,商代称王室贵族‘子’或‘君’,“到了西周,……合称为‘君子’”,“‘君’是下属对长上通用的尊称,‘子’则是君主对王族的称谓’,……君子如为天子,其妻淑女,应称为后;如为诸侯,其妻淑女,应称为妃,《诗序》统称为后妃”。(刘操南,1995)
荇菜,《集传》:“荇菜,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赤,圆径寸余,浮在水面”,《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荇,一名接余,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招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可明荇菜之性状。流,《毛诗正义》:“流,求也”;《郑笺》:“左右助之”;《诗集传》:“流,顺水之流而取也”;《毛诗传笺通释》:“流,求一声相转……求义同取……四章‘采之’五章‘芼之’义与‘流’同”;《尔雅》:“流,择也”;《释言》:“流,求也”,可见“流”同“采”。
“寤寐思服”表君子思淑女,《毛诗故训传》:“寤,觉。寐,寝。服,思之也”;《诗集传》:“或寤或寐,言无时也。服,犹怀也”;《毛诗传笺通释》:“寤寐,犹梦寐也。思,乃句中语助。服,有思义,亦训忧”;《诗经注》:“服(古读如‘愎’),思念”。“悠哉”表思绪悠长,《毛诗故训传》:“悠,思也。”;《诗集传》:“悠,长也”;《集疏》:“优哉游哉,犹悠悠也”。明确外语文本能指的所指是进行经典翻译活动的首要步骤,元语言与价值论的翻译应建立在此基础上。
(二)从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看《关雎》
《毛诗》序曰:“《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指明《关雎》“后妃之德”的主题,旨在正夫妇、邦国。《文渊阁四库全书》:“武王周公为子,……太姒为妃,……一家之德,……此《关雎》之教化起于闺门”,指明了其与“一家之德”的联系。
《关雎》为《诗经》首篇,其主旨的代表性观点除“后妃之德”外主要有:爱情诗,五四运动后的学者居多,《毛诗稽古编》《诗经选》《诗经译注》都认为《关雎》描写男女恋爱之情,李小刚、况晓慢(2007)和陈飞(2008)也持此观点;“婚歌”,《诗经通论》认为“此诗只是诗人美世子娶妻的新婚之作”,《诗经原始》视《关雎》为周邑民间夫妇新婚之歌;而《诗经直解》视其为“才子佳人风怀作品之全舆”。《关雎》深刻的儒家思想及文化意蕴决定了其重要地位,有的学者从政治、礼乐、儒家思想等方面考据《关雎》主旨义:刘操南(1995)认为《关雎》歌咏“统治者婚姻之道”;王晖(2005)提出《关雎》主旨在于“改”,反映孔子希望“正夫妇”之礼,国民“克己复礼”;于淑华(2006)重点考察《关雎》之改,认为《关雎》传达婚姻之礼,具有移风易俗、以礼节情的丰富内涵;唐旭东(2008)指出《关雎》表现了室家之道,是儒家大学之道“修齐治平”的流觞。
对于经典翻译,陈建中(1999)指出“解释者必须越过时间距离所造成的偏见或误解,还作品的文本以历史的真实”。《关雎》翻译最初应明确外语文本的能指与所指,如“君子”“淑女”“钟鼓”“琴瑟”等,并抛弃时间距离探究其由古至今所持的经典价值,翻译时尽量保持外语文本价值并转换文字符号。因而,《关雎》以“后妃之德”为主题,提倡礼乐制度下的爱情与婚姻,并以君子与淑女为爱情典范,旨在“修齐治平”,是视《诗经》为儒家经典英译时应持的基本观点。
三、作为元语言翻译的能指与所指
译文本的能指为外语文本的能指与所指,译文本的英语语言符号为能指。译者应在深入研究第一层面的能指所指的基础上尽可能将第一层面的能指与所指融于第二层面的能指——英语语言符号。本文从字词、语句、语篇评价《关雎》四译本能指的选用。
“关关”为雎鸠和鸣,许渊冲和汪榕培以咕咕叫声“coo”表雎鸠鸣声,以暗指恋人双方轻柔低语;理雅各以“Guan-guan”音译“关关”以传达雎鸠和声,但较难表达“和声”;韦利则选用“Fair,fair”,“fair”可表“attractive feminine”,体现了淑女的内外品质。“雎鸠”的所指鱼鹰,是古时爱情的象征,许译为“a pair of turtledoves”,译文本所指“斑鸠”改变了外语文本的所指;汪译“waterfowl”将所指范围扩大为水鸟,且外语文本中的雎鸠应为双数;理译和韦译分别使用“fish-hawks”和“ospreys”表鱼鹰,与外语文本所指较贴切。“河”指“黄河”,许译和汪译的“by riverside”和“brook”与外语文本所指不符;理译和韦译“river”的所指与外语文本相符。
“窈窕淑女”,“淑女”为贵族女子,以配君子,如果仅译为“fair”或“lass”较欠妥,与“窈窕”搭配更能表现出女子内外兼修,很好地诠释了“后妃”品质,故《毛诗》直指太姒;理译“modest,retiring,virtuous”,表淑女“端庄、腼腆、贞洁”,体现了“幽闲贞专之善女”;韦译“lovely”和“noble lady”诠释了“淑女”的身份与品行。“君子”所指为贵族男子,《毛诗》以周文王为“君子”,许译和汪译“a young man”和“a lad”不含身份地位象征,理译和韦译的“our prince”和“our lord”不失为佳选。
“左右流之”,汪译未译“左右”,“流之”所指分歧在是否顺水,许译“water flows”视“流之”为水流,更改所指;汪译与韦译以“pick”和“seek”表“采摘”,较为可取;理译“borne about by the current”强调顺水。“寤寐求之”,汪译未译“寤寐”,许译和汪译以“yearn for”和“be sick”表君子思淑女,而“yearn”和“sick”倾向思念,淡化了“求”,韦译和理译用“sought”,较为妥帖。“求之不得”是君子求而不得、日思夜想的铺垫,许译和汪译都未体现。许译和汪译将“寤寐思服”译为“he cannot fall asleep”和“would truly yearn”,简化或忽视了“寤寐”,而理译和韦译在表达“寤寐”基础上以“thought about”及“grieve”传“思服”之情,但“grieve”有“悲伤”义,渗入了译者主观成分。“悠哉悠哉”表君子感觉时间漫长,理译和韦译用“long long”体现“悠哉”,汪译“hard to pass”简化了君子思服状态,许译为“so deep in love,so deep”,虽体现了君子心态,与外语文本所指不符,韦译的“unhappy”也有待商榷。
“左右采之”中的“采”,汪译“choose”侧重“挑选”,其它译本的“gather”更为贴切。“琴瑟”古时常象征夫妻,汪译省译,许译为“lute”,理译和韦译详尽描述了“琴瑟”;《集传》:“友,亲爱之意”,为动词,许译省略不译“友之”,汪译“pursue”不含“亲爱之意”,理译和韦译“give her friendly welcome”和“hearten”较为准确。芼,《诗义解结》:“古文作芼……今作摸”,文中与“流”“采”并列,故作“摸”解更合理。许译和理译“cooked”和“cooked and presented”表“烹调”,与“摸”的所指相悖;汪译“gain”表“获得”,不及韦译“choose”。“钟鼓乐之”,汪译未提及“钟鼓”,且以“entertain”表“乐之”,君子以礼乐文化愉悦淑女未体现。
句式上,《关雎》共五章二十句,二、四、五章为叠句,四译本处理叠句方式不同。许渊冲译本十四句为倒置翻译,“窈窕淑女”被译为“a/the good maiden fair”“the financé so slender”“the bride so sweet and slender”,外语文本一致则元语言层面能指也应一致,而许译所指随能指而变,且“financée”“bride”转换了“淑女”身份。汪译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倒置翻译,而理译和韦译均按外语文本语句顺序,未在第二层面上用倒置句式。
篇章上,《关雎》每句四字,采用尾韵。《关雎》四译本的句子音节数及韵尾各不同,汪译和许译为诗歌文体,每句大约6个音节,韦译音节数整齐度其次,理译为散文体,音节数最不一致。汪译、许译及韦译比理译更符合《关雎》的诗歌文体,韵律上,汪译、许译采用尾韵,未使用叠句翻译,许译韵尾更规则,理译和韦译未使用尾韵,而叠句翻译可补充韵律的缺失。因此,从音节韵律上看,许译和韦译元语言的能指更好地合并了外语文本的能指与所指。
四、价值论翻译的能指与所指
西汉时,《诗歌》被尊为儒家经典,此后被称为《诗经》。对于《关雎》,《毛诗序》已明确其主旨“后妃之德”及“用之邦国”。《韩诗外传》卷五载:“子夏问曰:‘《关雎》何以为《国风》始也?’孔子曰:‘大哉《关雎》之道也,万物之所系,群生之所悬命也,……不由《关雎》之道,则《关雎》之事奚由至矣哉?……《关雎》之事大矣哉!”,可见,《关雎》中“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
《关雎》全诗偶句入韵,虚字脚“之”不入韵,虚字前一字入韵,全篇诗歌三次换韵。诗歌还采用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此外,《关雎》中合乐而成的重章叠句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表现手法上,《关雎》采用赋描写君子思念淑女、求之不得而想象求而得之的过程,采用兴从景物为依托歌咏所托之物,以“雎鸠”兴“淑女”“君子”,以“荇菜”难采摘兴“淑女”之难求,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等。《关雎》融合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经典韵律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古代情爱观及文化风俗的真实写照,是一极具文学价值的诗篇。
《关雎》具有双重价值——经典价值与文学价值,第三层面价值论是《关雎》翻译的重要成分。经典翻译中,译者使用负载译入语文化的训释语因读者的重新解读而增值。同时,更逼近外语文本语言形式的训释语则可传达原文中更多的思想和文化价值,两种训释语在技术操作上增加了经典翻译的价值。因此译者不同,训释语不同,译文本所含价值也相异,而任何译文本都是外语文本价值的体现形式,当译文本的能指所指合并为价值论能指时,其所指则为译文本在译入语环境中的价值。
四译本都是《关雎》经典价值的体现形式,当译文本的能指较好地合并及阐释外语文本的能指所指及其儒家经典价值时,该译本不失为好译本。汪译本持有《关雎》外语文本的诗歌文体,且使用了尾韵,同时省去了外语文本的关键能指,未能较完整地传达出外语文本价值;许译本保持了诗歌文体并增添了恋爱意境,但对“淑女”与“君子”的阐释有待商榷。语篇上,汪译和许译都未注解《关雎》的字词及其所指儒家思想,更贴近《关雎》的文学特征。理译本遵循外语文本的能指、所指与内在价值,较完整地阐释其价值,增加了注解,以《毛诗序》为其全译本的序,但转换了外语文本文体;韦译本使用了注解,其前言明确了《诗经》的经典价值,全译本分《毛诗序》为二十句进行详解,韦译价值论层面的能指、所指较完善地合并了外语文本与元语言的能指、所指,兼顾了外语文本的文学性,做到了“文以载道”,使译文本在读者不断解读的过程中获得增值,从而维持了外语文本的经典地位。
五、结语
本文以译释论为评价理论,运用能指、所指这对普通语言学概念,对比了《关雎》四译本对经典翻译的三个层面——外语文本、作为元语言的翻译和作为价值论的阐释,认为汪译和许译较为重视《关雎》的文学特质,这也体现了两位译者“传神达意”和“三美”的翻译思想;理译较忠实地体现了《关雎》的儒家思想,但艺术性较弱;而韦译在这四种译本中更好地实现了《关雎》经典翻译与诗歌翻译的统一,兼顾了经典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质。
本文初稿于2011年10月27~30日长沙第七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论坛上宣读,衷心感谢汪榕培教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Venuti,,Interpretation,Canon Formation[A].
In Lianeri, (eds.) Translation and the Classic:Identity as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e[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27~51.
[2]陈建中。在阐释和模仿之间——兼评汪榕培教授的英译《诗经·
关雎》[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6).
[3]李小刚,况晓慢。《诗经·关雎》主旨纂解[J].现代语文(上旬
刊),1999,(6).
[4]唐旭东。室家之道与天下之理——《关雎》的文化阐释[J].佳木
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王晖。从《孙子诗论》所言《关雎》主旨看儒家的礼教思想[J].
中国哲学史,2005,(4).
[6]于淑华。“《关雎》之改”义蕴考释——以《关雎》乃《诗三百》
之首为考察视角[J].孔子诗论,2006,(5).
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4
关键词:符号三角理论;华科大校训;英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合并后的华中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在全校征集校训,最后于2003年形成新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而后该校外语学院提供了以下四种英译:
译文1:Illustrious virtue, Erudite, Practical, Innovation
译文2:Be moral, be erudite, be true, be creative
译文3:Virtue, Erudition, Truth, Innovation
译文4:Illustrate virtue, advocate knowledge, seek truth, make innovation
另外,在2011年6月更新的维基百科上查到两种译文,分别是:
译文5:Illustrious virtue, erudite, truth-seeking, innovation
译文6:Morality, knowledge, truth and innovation (Illustrious Virtue, Erudite, Practical and Innovation)
诚然,这些译文表意较清晰,都具有一定可读性,而且有的还译出了相当的水平。但根据校训这种公示语翻译标准来看,以上很多译文不太符合译语表达特征,没有达到相应的翻译目的。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历年在国内综合实力排名前十,而其官方校园网上并无规范的英译校训,这与其身份极不相配。本文从符号三角理论和翻译目的理论对以上译文进行分析,并探讨中文校训英译的基本原则,从而探讨出能达到相应交际目的的英译文。
二、相关理论
(一)符号三角理论及其翻译原则
20世纪20年代,奥格登和理查兹提出符号三角理论,如图所示:
图中符号(Symbol)指语言成分,如词语等;所指(Referent)指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思想或所指(Thought or Reference)指人们大脑中的概念。符号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性的。要确定符号的意义,除了考虑其所指意义之外,还要考虑符号使用者的意图(语用意义)以及与其它符号(语境)的关系。
根据符号学理论,翻译的本质可阐释为“翻译是以符号转化为手段、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许均,2009:41)。而语言符号的意义具有多重性,原语和译语词汇多重意义一般不对等。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应在译语句法和惯用法规范以及译语读者能够接受的限度之内,采用适当的变通和补偿手段,以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优先传译为前提,尽可能多和准确地传达原语信息的多重意义,以争原文和译文最大限度的等值。而判断最重要意义的根本依据是翻译目的。
(二)翻译目的理论
翻译目的理论由汉斯・弗米尔(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翻译目的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功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Nord,2001:27)。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办学特色等内涵的浓缩和概括,具有激励和训导等功能。中文校训引经据典,意蕴深远,传统现代,含义丰富。根据符号三角理论的重要意义优先传译原则,中文校训英译时应译出校训语言中最能体现其办学理念及校园精神的含义。这个最重要的含义及其选词,又是由翻译目的确定的。根据翻译目的理论,校训英译最重要的目的是达到预期宣传目标,符合译入语语言特征,使译入语读者能较容易地理解并接受原语学校的教育理念,否则其英译就是失败的。
三、中文校训英译原则
(一)英文校训特征: 用词通俗、结构简约
西方国家办学较有特色,校训主要包涵一至两方面内容,即追求真知或自由,部分学校校训也宣传信仰宗教。根据一份对国外37所著名大学校训的统计,有八所学校校训中包涵有“knowledge(求知)”,7所学校校训包涵“truth(求真)”,2所学校校训包涵“freedom(自由)”。英文校训用词都很通俗,这符合公示语特征,能增强其校训的普及性。综观世界著名高校的校训,按不同主题可列举出以下关键词汇(见表1):
表1显示各高校校训所选用的均为通俗、大众化的词汇。除了与“上帝”、“神学”有关的校训会用古英语(如哥伦比亚大学校训“In Thy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中的“Thy”)外,其余均不会涉及古英语或是一些非常生僻的词汇(龚晓斌,2007),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校训从功能文体上来看,属于公示语,传播校园文化,宣传办学理念,激励师生员工,因此,应选用师生群体所熟悉的通俗用语;其次,高校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要保持不与社会大众脱节,其校训也得选用大众化的词语。
除了用词通俗,西方名校校训多采用名词性短语结构,其次为介词性短语或简单句,复合句较少。如耶鲁大学“真理、光明(Truth and Light)”,爱丁堡大学“智者能看到表象,也能发现内涵。(The learned can see twice.)”。不过短句校训一般选自圣经或名人题词。表2为世界著名大学采用名词短语校训的代表。
(二)中文校训特征及其英译原则
中文校训多源自古籍四书,因此用语正式,结构为对偶或排比形式的两词八字动词短语,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或四词八字动词短语,如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或四字结构,如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创新”。中文校训一般包涵两层以上的含义,如德育、智育、发展、创新等,讲究美学效果。中文校训英译,旨在向英语世界宣传该校,使该校走向世界。根据这一翻译目的,译文应选用符合英文校训特征的词语传达出原校训中最重要的含义,这是中文校训英译最基本的原则。因此,中文校训英译时不宜选用英文句子表述,最好选用英文短语表达。表2显示,英文短语校训主要用普通的名词并列结构。由此可见,中文校训英译,词性上应统一,最好选用平行结构、名词性结构,而且应选用通俗名词。英文中名词为第一大词性,表达能力较强。从译文简洁角度来看,名词,尤其是由形容词或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如movement),词化程度高,含义丰富,表达有力,兼具动作含义,可表达号召、训导等功能,尤其适用于英译中文校训。
目前公认的最佳中文校训及其英译为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该英译采取变通方式,传达出了原文中的最重要的含义,同时也是上乘的英文表达,可以用神似标准来衡量。形式上忠实于原文,而且采用了头韵修辞,Self-discipline一词传达出了该校要求学子努力向上的关键,Social Commitment不仅表达了该校希望其学子能够向大地一样拥有宽厚的修为以胜任将来的职业并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也符合西方现代教育的宗旨,即培育合格的公民。
(三)“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及其英译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为排比形式的两词八字短语。根据该校第三次教代会的解释,“该校训合乎办大学的理念,涵盖德育、智育、发展科学、与时俱进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现代高校校训特征;雅俗适宜,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其中,‘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语出《礼・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转义出自《易・坤》‘坤厚载物’。‘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包含‘求实’的意义但不拘于‘求实’,在实中求学问。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与创办一流大学的现代办学理念一致。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华中大在线,)”
而以上六种译文并没有最大限度地传达出这些含义,没有达到宣传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深邃内涵的目的,从结构到选词上都有待改进。
译文1“Illustrious virtue, Erudite, Practical, Innovation”和译文5“Illustrious virtue, erudite, truth-seeking, innovation”属于最差译文。首先,没有采用平行结构,“明德”译为两个单词“Illustrious virtue”,而其他三个词都译为一个单词。其次,词性也没有统一,平行结构中形容词名词混用,这是英文校训结构一大忌讳。最后,选词上也非常遗憾(下文再具体阐释)。
译文2“Be moral, be erudite, be true, be creative”和译文4“Illustrate virtue, advocate knowledge, seek truth, make innovation”较译文1有所改进,结构上统一了,都用动词短语,但除了选词欠缺(尤其是“求是”译为“be true”为最大败笔)以外,显而易见,根据英文校训的结构特征,这种表达不够简洁。
译文3“Virtue, Erudition, Truth, Innovation”和译文6“Morality, knowledge, truth and innovation”是较以上译文有较大改进,都用了名词平行结构,符合英文校训结构特征,而且有些选词也非常精到,如“求是”译为“Truth”。“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是中西方共同的教育教育理念,世界知名高校有相当学校校训中包含“Truth”一词,如耶鲁大学“Truth and light”。但其他选词就有待改进。
首先,词义选择不够准确。“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英文中与之相对的是virtue,而非morality。这两个词都是常用词,均源于古拉丁语,但含义有区别:morality指个人或某文化群体中一种能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观,它自身并无优劣之分(Morality is a sense of behavioral conduct that differentiates intentions, decisions, and actions between those that are good (or right) and bad (or wrong). 而virtue指美德(Virtue is moral excellence. A virtue is a trait or quality subjectively deemed to be morally excellent and thus is valued as a foundation of principle and good moral being. Personal virtues are characteristics valued as promoting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well being.)与“明德”含义吻合。
“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作为校训用语来说,英文originality与之相对。Originality由动词originate派生而来,强调原创性,符合现代高校教育理念,符合创新型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学生应该能独立思考,有原创思维,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有基础上稍作改进。Innovation意为“革新”,一般指能把新的思想技术等应用于社会实践(innovation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creation or improvement of products, technologies, or ideas.),一般在校学生还很难做到,这是教育的后续要求。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训“诚敬恒新”中的“新”就译为originality。所以,这里“创新”译为originality是较好的。
其次,用词不够通俗。“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erudition和knowledge均有“学问渊博”这一含义,但在语体上有很大差异。Erudition源于拉丁语,属于生僻词语,而且学究味浓,不符合校训这一标示语的用语特征,故在英文校训中几乎不用。Knowledge属于大众词汇,由动词know派生而来,具有动作含义,词化程度较高。校训大都倡导自由、追求真知,语言凝练,含义深邃,易于公众接受。因此,Knowledge是常用校训词汇,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英国皇家学院校训都选用了“knowledge”一词。由此,“厚学”译为Knowledge并不会产生词不达义的后果,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对这一词汇的熟知,人们才会更准确地将其与大学所宣扬的精神理念结合起来。
综合以上分析,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最好是译为Virtue, Knowledge, Truth, Originality。这一译文不仅传达出了原校训的所有主要精神内涵,而且符合英文校训用词结构特征,达到了预期翻译目的。
四、小结
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实力国内历年排名前十,其新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含义深邃,符合现代校训特征,而以上六种英译文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应改为Virtue, Knowledge, Truth, Originality。这一译文符合中文校训英译原则。从选词来说,这一校训选用通俗词汇译出了原文中最主要的含义,符合符号三角理论的翻译原则;从语法上来看,这一译文所用的几乎都是派生名词,含有动作含义,符合校训这一公示语文体的简洁特征;从结构来说,这一校训符合英文短语校训中的平行结构特征。总之,这一译文以符合英文校训大众化的平行短语结构,准确地阐明了华中科技大学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符合翻译目的理论。
当然,译途漫漫,译无止境,该校训可能还会有更好的译文,欢迎同行斧正!
参考文献:
[1] Nord, Christiana.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龚晓斌, 兰夏。 国外著名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
[3] 许均。 翻译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4] http://news.省略/html/2003-6-2/ .
以掌声为话题的作文素材5
1、掌声给我们鞭策;给我们信心;给我们鼓舞。掌声是最美好的声音。我喜欢最美好的声音--掌声。
2、掌声!你让我有信心,你让我们同学间的友谊更加珍贵。啊!掌声!生活有了你就变得多姿多彩!
3、掌声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只要敢于去争取,总会有一天掌声会为你而响起。所以,不要轻视一个小小的掌声,慷慨地给予别人掌声,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这掌声或许比金钱更加重要!
4、校长话音刚落,台下的掌声如潮水一样久久没有停歇。
5、生活中处处都有掌声,掌声是是一种真挚热情的鼓励。每一次掌声响起,留给自己的都是不一样的感受。每一次走下讲台,耳畔依旧萦绕着热烈的。掌声;每一次获得成功,掌声是最好的礼物;每一次跨上新的阶梯,我都会给自己一阵掌声。
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十分美好的声音--掌声。它给人以鞭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信心。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过掌声,看看我得到的掌声吧!
7、人生的掌声犹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片花瓣;人生的掌声犹如远方的灯塔,引领着我们挂云帆,济沧海。掌声是无言的,是真挚的,是友好的,更是热情的。
8、掌声使人勇往直前,使人奋发图强,使人战胜自己。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殷实,给自己一份精彩的掌声。
9、人生是一条小船,掌舵者则是我们自己,在茫茫的人生海洋里,我们必须要面对那些大风大浪,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给予自己信心,让我们用掌声伴奏,让掌声响起来!
10、看见他的壮举,顿时雷鸣般的掌声从四面响起。
11、掌声,给人动力,掌声,给人鼓励;掌声,给人信心!让我们努力加油,争取更多的掌声吧!
12、人生的掌声永不能停息,它永远激励着人追求上进,掌声比爱心比金钱更为重要。
13、掌声是无处不在的,它像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每当我们取得成绩和荣誉时;每当我们面对困难和考验时,都需要掌声。掌声仿佛有一股神圣的力量,能给人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给人褒奖;能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
14、生活需要掌声。掌声能使生活成为一个七色板,你的一次鼓掌对你来说是举手之劳,为了美丽的生活,给自己掌声,请也给别人一点掌声。
15、掌声,有鼓励的,有赞赏的,有激励的,有别具一格的,因为有了它的包围,让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下一篇:田螺姑娘的故事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