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格式范例开头优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观后感格式范例开头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观后感开头【第一篇】
什么是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怎么写
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
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
针对这样1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1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
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观后感格式范文开头【第二篇】
昨天,学校有组织了一次电影课,这次的电影课我们看的电影是《艾尔文与花栗鼠》,《艾尔文与花栗鼠》电影观后感300字。这是一部好看而又有趣的童话电影。同样这部电影讲的也是一个好玩而有趣的故事。
这部电影讲了这样的一个完全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故事:有三只会说话的花栗鼠从大森林里来到了一座城市,来到了戴夫的家中,它们凭着惊人的音乐天赋让戴夫收留了它们,并且一举变成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大明星。可是它们却并不喜欢过着那样的生活,最后又回到了戴夫那儿了,读后感《《艾尔文与花栗鼠》电影观后感300字》。
看了这部《艾尔文与花栗鼠》的电影,我明白了许多。像电影中的戴夫一样,她因为发自内心的爱着这三只花栗鼠,所以这三只花栗鼠才会到最后的时候又回到了他的身边。这让我明白了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你的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的,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你的。有一次,我们家养了一只小狗那只小狗好可爱,不过它也非常非常的调皮,后来我们真心爱它,它也渐渐地变好了。
看了《艾尔文与花栗鼠》这部电影,我懂了许多,同样也明白了许多。
观后感开头【第三篇】
[关键词]电影片头; 电影观众; 电影审美
索尔·巴斯说:“我对电影片头的功能的基本看法是——电影片头能营造气氛,紧紧围绕电影叙事服务,并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影片的故事。电影片头是在电影真正开始前,引导观众的媒介,它能渲染观众的情绪,营造观影氛围。”①电影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属性。观众在欣赏电影时,并不像对其他艺术作品。看一幅画时,我们会将视点随意地落在该画的某一点。赏《向日葵》时,欣赏的顺序随人们的喜好而定,不论看哪一部分,最终人们会调动心理活动,汇成自己的《向日葵》。看电影则不同,导演决定了观众看电影的顺序是顺叙、插叙还是倒叙。电影的时间属性使观众从既定时间点与角度切入该作品,且蕴涵在片头中。片头之于电影,正如交响乐中的序曲、小说中的开头、戏剧中的序幕。它是观众获得的电影审美初体验之一,是电影的门面。
一、心理仪式的引导
若说艺术源于古代巫术和祭祀仪式,则第七艺术的电影与仪式有着紧密地联系。苏珊·兰格指出:“电影艺术所具备的屋里空间、面积客观的银幕和上百成千的观众等使它成了能引发最有力度的心理仪式体验的现代艺术。”②
观众们怀着期待步入影院,这些期待也许产生于他们对电影惯例的默契。电影的仪式性或始于女人们为观看电影而挑选服装之时。片头又进一步提升了它。当观众就座不久,全场灯光逐渐熄灭,银幕上开始出现画面时,电影爱好者就已兴奋了。观众们虽处暗室之中,大都明白正与影厅里其他人一起在体验。有一种场的力被在座观众共分享着,体验着。有些观众可能赶得匆忙,兴许未能即刻享受电影;有些观众可能被日常琐事烦扰。片头十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的时间,能更好地引导观众进入电影心理仪式体验,让人忘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清空头脑中的杂念,使身心达到最大的放松,方能较充分地体验作品。若无片头的引导,观众也有可能被突然置于影片情节的发展当中,破坏了欣赏体验的完整性。杜夫海纳曾说:“只有当欣赏者打定主意,只依照知觉全神贯注于作品的时候,作品才作为审美对象出现在他面前。”③欣赏电影须有全神贯注的状态,故片头的引导不可小觑。
二、审美知觉的开启
艺术品不是由创作者单独完成的,欣赏者的加工亦重要。一则欣赏者的积极性为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二则欣赏者的期待反作用艺术创作者的创作。艺术创作与欣赏的过程是双向的。该作用同样存于电影片头与观众之间。
“审美对象只有在知觉中才能完成。”④电影在观众的知觉中被丰富,充实。知觉是一个审美心理过程。有人将审美心理线性分为初始、高潮和恢复的时间段。他认为,“审美初始阶段是由审美经验、审美态度、审美注意、审美期望构成。”⑤如此,观众在知觉电影片头的过程,将在审美心理的初始阶段完成。欣赏者的审美经验和态度,非一蹴而就,是在一定量的审美实践中累积而成。故片头对观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态度起到的作用,就单部影片是难以改变欣赏者的心理预设的。片头作用于观众审美心理的最直接地是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观众观看电影片头,同时将日常意识状态悬置起来,暂时进入电影世界。心理学家有的将此称为“留心”“留心加注意”“孤离”。观众通过对电影片头的知觉,审美注意力集中到审美对象身上,而后运用视知觉、听知觉将电影带来的刺激变成知觉材料,通过统觉形成自己对电影的审美期望。
片头不仅使观众进入审美注意阶段,且能引起一种期望情绪。若将片头视为整体中的部分。完形心理学认为“部分‘是’ 整体的一个特殊段落,其特殊性在于它在特定条件下,能显示出与周围背景的一定程度的分离”⑥。片头作为电影展现给观众知觉的第一部分,是观众知觉到的首个“形”。观众心理会因形的不完美,而生心理上的力以补形之完美。片头作为不完美的形是观众对电影产生兴趣的源头,对完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知觉活动便一直持续。随着电影画面的运动,观众的知觉处在不断地建形与破形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审美期待。片头作为观众感官感受的第一组材料,引人注意之时也点燃了观众的审美期待之火。
三、心理预设的吻合
片头能引导观众全身心投入,引起观众的期待以外,还作用于观众的心理预设。片头与观众的心理预设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心理预设是欣赏者在欣赏作品以前就存在的对欣赏作品的态度,有的学者称为心理图式、审美态度。心理预设与观众个人修养、教育程度有关,也跟整个社会群体、历史、时代环境有关。片头应符合该观影群体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片头的悬念、暗含的意义若不能吻合观众群的心理预设,即传达的符号不能被观众意识所解码,不仅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甚会反生不解、乏味或反感。如《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在片头中,通过倾斜的字体、扭曲的字体排列阐释了不平衡、被压抑的状态。这与德国刚刚战败的观众心理暗合。该电影片头所要体现的情绪与主旨,易于被德国观众理解。在美国上映时,片头中字体的形态、排列形式都变为中规中矩的样式,变动却合美国观众的心理预设。通过麦克拉纳汉研究这两国观众在1927年间戏剧上映的对比表格,德国观众在主题上更喜哲学、历史、社会的题材,而美国观众则爱恋爱、日常的个人题材。如将德版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原封不动地拿到美国放映,其接受将多少被弱化,甚至会引起观众的不解与漠视。除了符合观众的民族性以外,每个时代的片头对该时代的观众的作用也将有不同影响。对于系列电影,尤其是拍摄时间跨度较长的系列片,其片头设计暗合了那时观众的审美心理。人们重看《007》系列,《变形金刚》系列影片时,每一部电影的片头都有变化。若将第一集系列电影剪接到最近一部的电影作为片头,其效果是与整部影片不相称的,也不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观影效果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所以观众的心理预设不仅作用于电影片头的设计,且电影片头也反过来影响观众的电影审美体验。
四、审美情感的烘托
情感,是艺术品的生命之源。创作者将情感注入艺术品之中,观众欣赏作品时,体验作者情感之时,也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苏珊·朗格指出,作品是情感的表达方式,“他(观众)只去寻找艺术品的意味,他会把这意味看作是‘作品中的情感’……对虚构的对象的感知过程,同时也就是对那惊人的完整和紧张情感的感知过程。”⑦姚斯也说:“它(艺术品)要唤醒对早已读过的作品的种种回忆,把读者引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⑧电影亦如此。
电影作用于观众情感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观众的情感会经历产生—积累—强化—发展—高潮—释放—缓和的过程。作为电影门面,片头会引起观众的情感,烘托电影氛围。它用画面、声音、字幕等电影语言,为整部电影谱写基调。惊悚片常在片头制造如惊声尖叫等恐怖信号,且会不断出现在电影的其他部分,导演目的是让观众产生条件反射。一看到它,观众便会联想到恐怖画面不寒而栗。片头中暖色调的画面、轻柔的音乐、缓慢的节奏,会使观众放松、平和。若片头中音乐鼓点紧凑、画面切换迅速,则会给人以紧张刺激感。不同电影的片头的风格各异,其情感亦迥。《现代启示录》的片头中直升机的螺旋桨声不仅是声音蒙太奇,还造出战场上狂轰滥炸的紧张气氛,将观众带入越战现场。而《西部往事》中,除风吹大漠的声音伴随一些微小的昆虫和水滴音响,四个西部牛仔在驿站上等待的寂静又别有一番滋味。片头是为整部电影服务的。电影片头给观众带来的最初情感体验,在电影不断发展过程中,成为观众观影知觉的原材料,因知觉进一步加深对最初情感的体验(有的电影效果是为了最初的情感)。
五、品牌意识的加强
片头对观众的影响不仅在影视心理上,片头中字幕有助于观众对某一导演或某一演员的电影产生信赖感。导演通过字幕,引起电影观众对演员、导演名字的注意。在多次观看同一导演、演员或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后,人们会形成如条件反射性的审美先验和审美态度。
电影片头在默片初期,品牌意识并未被发现。当范朋克、碧克馥、嘉宝等电影明星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喜爱以后,人们开始用电影角色的名称来称呼他们喜爱的明星。这时电影明星的名字出现在电影宣传单上、字幕上。精明的制片人将明星的名字用各种字幕形式凸显出来,利用明星效应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有些观众也许不看导演与制片厂,他们喜欢的明星脸孔就足以使影迷们激动了。而有的观众对电影导演比较挑剔。在美国,斯皮尔伯格、卡梅隆等导演的片子是无形的电影口碑。在中国,冯氏贺岁片也成为近年来贺岁档期的头号招牌。相较片尾的字幕,片头随着商业元素的运作,不仅演员和导演的名字在呈现上花样不断翻新,就连出品商的标签也越来越具有观赏性。电影片头成为每个观众必看的一部分。与同样是起到宣传商业品牌的电影片尾来说,片头不论是字幕设计还是动画效果都要做得更精致、更吸引人。另外,在电影结尾处,若不是在放映滚动字幕中间,提醒观众还有后续情节或是拍摄花絮的话,大部分观众都会习惯性的随影院灯光提示,而准备动身走出影院。因此,从商业品牌的意识强化来说,电影片头的作用更加明显。
片头是观众对一部电影的第一印象,通过色彩、图像和声音的辨识,观众在一开始就被导演带入特定情景中。此外出现在电影片头的演员、导演和制片厂的信息是一个隐性的品牌广告,逐渐树立起人们的信赖感。
注释:
① [美]Alice Rawsthrone:If There Were an Oscar for Film Titles,The New York Times,2011年2月20日。
②⑦ [美]苏珊·朗格著:《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至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48页,第458页。
③ [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④ [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⑤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⑥ [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观后感开头【第四篇】
在素描过程中,学生总是在画好人物头像的大致轮廓后就立即上调子,经常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这样没有观察思考就画的习惯是十分有害的,首先应进行有效观察,在观察对象的同时要结合思考加以运用,正确地观察才能有效地表现,只有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画面的表现力。整体的观察方法是对素描习作所要表现的对象整体有一个全面的感受认识。整体观察首先要将视野放开,一眼看到整个被画的对象,全面感受对象的基本特征、动态与神态气势、比例、结构及体面明暗深浅对比和虚实关系等。因此,在素描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准确敏锐的眼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整体意识———整体的观察方法。1.整体的空间体积分析。人物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空间中,注意把握光影对人物头、颈、躯干的整体影响,明暗交界线应连贯、统一,避免出现局部明暗关系与整体明暗关系相对立的错误。2.由上到下的空间体积分析。头部作为素描头像的塑造主体,也更为接近光源,将头理解为立方体,将身体理解为长方体,头部结构更为复杂,身体结构则平坦宽阔,塑造时,衣服部分和身体结构简略概括,更好地衬托头部形体关系。3.由前到后的空间体积分析。五官对比强于耳朵、衣领等靠后部位。鼻子最靠前,是脸部起伏最大的形体,对比最为强烈。下巴边缘交界线重于脖子。暗部色调与脖子的明暗交界线对比也较弱。下巴明暗对比强,往前跳,脖子明暗对比弱,往后退,很好地拉开了头部与脖子的空间纵深感。4.背景的空间体积分析。人物背景主要以白色为主,简略概括了人物投影,表现后背与墙面的空间关系。在全调子素描中,背景通常为上深下浅;人物亮面背景深,人物暗面背景浅。
二、人物头像整体调子的表现
铺设调子也就是深入刻画,是整个素描过程的核心,一幅画能否成功或者完整直接取决于怎样表现。上面我们深入地学习了怎样认识和观察,那么怎么运用认识和观察的成果来表现作品呢?要让学生学会用排线概括形体的大明暗,表现形体的大体积。由于它很容易形成体积,而且概括性极强,因而在素描作画中运用得相当频繁。所以要通过整体的明暗交界线来把整个人物分成大的明暗两个部分,它通常具有面的性质,作画过程中要反复抓住这条主要交界线,深入刻画视觉中心,视觉中心是一幅作品所要表达情感、传达画者主观思想情趣的地方。因此,需要切切实实地重点刻画。深入刻画的目的就在于塑造形体的严谨、空间层次的分明、体感的强烈和质感的真实。但也要遵循整体刻画的原则,不能因为局部的刻画而影响整体,深入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整体的色调铺设。人物的头发、皮肤、衣服三大色块中,头发固有的为黑色,色块最重;皮肤为浅灰色,色块最轻;衣服为灰色,介于头发与皮肤之间。整体黑、白、灰色块分布合理,对比明确,使画面色调丰富,主题明确。五官和衣纹较重的暗部色块面积较小;形成整体画面中的点与线;头发、衣服与脸部受光部位以大块面积形式出现,点、线、面合理分布,画面有松有紧,主体突出。
2.局部色调的铺设。脸部起伏较大的几点———眉弓骨、眼球、鼻底、嘴唇,色块较重。眉毛、眼睛固有色较深,通常为最重的部分。脖子与耳朵,因为空间往后退一层次,并经长处与暗部中,所以处理较灰暗,对比较弱。概括起来,局部黑灰白对比最强部位应靠前方,强调其突出、靠前的特点。
3.背景与人物关系调整。背景略交影,其他处为留白处理,与人物形成整体的白与黑的反差,若为全调子素描的背景,色调应介于人物最重色块与最浅色之间,与人物拉开前后空间,起到衬托作用。
三、让学生学会整体“调整”
有的学生在刻画头像时往往越画越觉得东西多,东西越多越想钻进去画,一直把画面画得一塌糊涂而告终。学生容易把视觉焦点盯死在每一个局部上,慢慢的,每一个被盯住的局部都变得非常清楚,精雕细琢,此时头部的整体空间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互不相关的、孤立的局部形体,调整关系是我们头像写生中的最后一步,所谓的调整关系,也就是要求画头像的人的注意力从局部回到整体上来,看看画面的整体效果,检查肌肉结构的关系,形体空间的关系,虚实处理的关系,明暗变化关系以及质感和质量感的关系,画面快要完成时,很容出现画面灰的毛病,造成画面灰,画面上基本都是亮和灰的色调: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画灰,这时应尽量拉开重、深灰、浅灰的距离,应该重的地方,比如头发、瞳孔、鼻孔、口缝,始终保持画面的层次感,应主动减少中间色调的深度,提高画面的亮度,保持画面的层次感。在整体尊重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允许对局部的色调进行调整,或减弱、或加强的艺术处理。
上一篇:观看思政课观后感(精编5篇)
下一篇:《天堂午餐》观后感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