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课程教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课程教案(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探索各器械的多种玩法,有一定的创造性,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活动经验。

3、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沙包、橡皮筋、尾巴、各色绸带、纸棒、报纸、皮球等

活动流程:

热身运动自主探索运动分享交流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运动员模仿操

二、自主探索活动

1、幼儿自由选择器具探索一物多玩的方法。

2、教师观察幼儿对各种器具的玩法,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3、注意幼儿自我调节运动量、休息调整情况。

三、分享交流

1、幼儿间相互交流自己玩的方法。

2、个别幼儿表演自己的玩法,让孩子体验玩树叶的乐趣。老师小结“方法多多多”。

3、游戏:

将手中的器具铺成一条能练跳、平衡的路后,开展游戏。(以早操小组为单位开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能基本学会各个乐句的动作,但是在学的过程中,一些转向并做动作的地方掌握的比较慢,因为要跳又要拍手,难度较大,练习的次数较多。个别幼儿没有学会,要在游戏时在单独教他们练习几次,也有部分幼儿不仅动作学会了,而且在配上音乐时很有感觉。

大班教案2

大班教案《盖房子》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用途的房子会有不同的标志或装饰。

2、按图示折房子,并能为不同用途的房子画上不同的标志或装饰。

3、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1、不同用途的房子图片如医院、理发店、服装店、面包店等。

2、示范作品:将折好的房子摆在画有公路的。硬纸板上,并画上或贴上从废旧图书上剪下的人物、树木等,变成一个小镇的场景。

3、操作卡、双面胶或胶水、水彩笔等。

4、辅助材料:硬纸板、废旧图书、纸片、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遮住图片,让幼儿看房子的一部分猜猜“这是什么房子?”,了解不同用途的房子会有不同的标志或装饰。

二、学习制作。

1、出示示范作品,激发幼儿制作欲望。

2、教师重点示范房子的制作方法:先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将房子图片沿粗的实线撕下,然后按照虚线的示意折好,再把写着“粘”的部分用少量的胶水或双面胶贴好,就做好立体的房子了。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在房屋画上相应的标志或装饰,把房子变成不同用途的房子。例如,加上十字,表示医院,画上面包,变成面包店等。

三、小组合作。

建议幼儿4——6人一组,分工合作进行小镇的制作。建议幼儿:小组先商量好小镇上要有什么房子,要在房子上添画什么。每人制作的房子最好能不一样。

四、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制作的小镇。

活动应变

活动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制作房子,第二次小组合作制作小镇。

活动延伸

可以利用制作的小镇进行故事创编、表演或者进行构建等活动。

区角活动

美工区:将折好的房子放在美工区内,供大家欣赏。

语言区:投放幼儿作品及小动物和人物卡片,让幼儿进行故事创编活动。

环境创设

将折好的房子制作成吊饰,供大家欣赏。

家园同步

1、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废旧纸盒、纸箱制作不同的房子,进行“过家家”亲子游戏。

2、日常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用途的房子的标志和装饰。

大班教案3

设计意图:

动物与人类有着的密切关系,幼儿对各种小动物有着天生的好奇。蝴蝶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小昆虫,由于其外观的美丽,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要追随孩子的兴趣、追随孩子的发现。正是追随孩子的兴趣点,我设计了此活动,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展开活动,在对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提升、拓展,给孩子以科学、准确的引导。结合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在设计整个活动中,还渗透了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的教育。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使其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蝴蝶、热爱昆虫的情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获得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

难点:蝴蝶的成长过程。

活动准备:

1.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

2.多媒体课件;铃鼓1个;用各种蝴蝶卡片布置“蝴蝶展览区”;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蝴蝶展览,自由欣赏、观察蝴蝶。

2.利用课件,向幼儿介绍各种类蝴蝶。(凤蝶、蛱蝶、斑蝶、环蝶、枯叶蝶、眼蝶)

3.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4.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蝴蝶的生长过程,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1)虫卵

(2)毛毛虫

(3)蛹

(4)蝴蝶

(5)完整认识蝴蝶生长的4个阶段,了解蝴蝶的生长属于“完全变态”。

5.知识拓展:介绍其它与蝴蝶一样成长过程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螳螂、蝗虫、蟋蟀、飞蛾、蝼蛄、甲虫、天牛等)

6.了解蝴蝶的身体特征:

(1)口器

(2)脚

(3)触角

(4)蝴蝶对人们的用处。(传播花粉、观赏等)

7.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8.欣赏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蝴蝶。(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师生共同动手运用各种材料来制作蝴蝶。

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利用不同的节奏学习朗诵童谣,激发学习童谣的兴趣。

活动准备

符合童谣内容的动画课件(或挂图),乐器若干,音乐带《大花轿》。已学过各种节奏型的打法。

活动过程

教师导入:“孩子们,你们想到动物乐园去吗?准备好了我们就出发喽。”(幼儿听音乐《大花轿》,做抬轿动作进活动室)

一、观察、讲述,理解童谣内容

教师:“今天动物乐园里又有什么新闻趣事呢?请小朋友们坐好一起来看一看。”

1、狗抬轿,老虎坐轿。

(出示图一)提问:

(1)你们看,在山脚下有什么?

(2)猜一猜轿子里坐的是谁?”

(出示图二)教师:

(1)奇怪了,平时都是人坐轿,今天老虎倒享起清福来了。

(2)今天,抬轿的又是谁呢?

(出示图三)提问:

(1)你们数数看有几只小狗抬花轿?为什么要八只小狗抬?

(2)老虎坐在轿子里心中感觉怎么样?

(3)从哪里可以看出它舒服(高兴、快乐……)的样子来?

2、老虎欺负小狗。

(出示图四)提问:

(1)哎呀!突然发生了什么事?这只小狗怎么会摔倒呢?

(2)这只小狗一倒,差点把花轿打翻,你们猜老虎会对这只小狗怎么样?

(依次出示图五、图六、图七)教师:“小狗气得汪汪叫,老虎却在于什么?”

3、狗对付老虎。

教师:

(1)老虎这么欺负小狗,小狗是不是很生气?你们快帮小狗想一个对付这只老虎的法子。

(2)你们的办法都很好,来看看小狗用的是什么办法。

(出示图八)提问:

(1)小狗想的是什么办法?(大家来学一学小狗是怎么抛花轿的)

(2)小狗抬轿到什么地方往上抛的?(理解“山腰”)

(3)小狗抛花轿时为什么还要喊“一二三”?

(4)结果会怎么样呢?

(出示图九)教师:刚才我们一起讲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们把这件事编成一首有趣的童谣,谁能为这首童谣取个名字?(小狗抬花轿)

二、完整学习并欣赏童谣内容

教师按童谣的自然句式提问,然后分别在各图下面出示相应的童谣句子,最后让幼儿完整欣赏、学习。

三、用各种节奏由易到难学习朗诵童谣(其中一二三,往上抛,固定节奏xxx,xxx不变)

第一种节奏:xxx

第二种节奏:xx xx xx x

第三种节奏:xx xx xx x

第四种节奏:综合运用以上三种节奏。用乐器打出节奏,并以相应的节奏朗诵童谣。

四、幼儿以动作表现童谣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边敲打乐器边说童谣。

2、提供头饰、花轿(跳绳栓在呼啦圈上),幼儿自由组合,九人一组,创造性地表演童谣。

大班教案5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特别喜欢看漫画。一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拿出漫画书来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漫画也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的夸张、幽默、大胆的想象、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阅读和欣赏的特点。因此,我选择了漫画欣赏、讲述这一新的教育内容,将美术欣赏与语言讲述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幼儿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象。

重难点:

1.不论是欣赏活动还是讲述活动,都需要幼儿“集中注意观察”,这也是能否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活动开始我便设置了一个个悬念,直到结尾也就是高潮部分,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留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样,使幼儿的注意得以长久保持。

2.让幼儿了解漫画特点有一定难度。在活动中,我们不能空洞地将一些抽象的词汇灌输给孩子们听,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让幼儿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有机渗透在活动中,使幼儿自己从中体会出来。当然,让幼儿对漫画的特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不是一次活动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学准备中,我设置了“漫画墙”可以作为准备和延伸活动,长期贴在教室里,使幼儿不断深入了解漫画。

3.在教学方法上,特别采用了幼儿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幼儿有意识地倾听,分享其他幼儿带来的大胆想象。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创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漫画作品完整的四幅图、不加背景的图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好笑的、看了伤心的、黑白的、彩色的……)。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走进教室。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教师简单介绍作者------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他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4.介绍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幼儿边看边讲述。

讲述参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睡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他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

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5.设置悬念,幼儿想象并讲述:

1)出示一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幼儿想象、讲述。

2)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6.出示漫画原稿,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学习一些描述性的语言。“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太阳出来了,儿子醒来一看吃惊极了“咦,我是在梦中吗?”,他看到了…….以为在做梦呢。爸爸躲在树后悄悄地笑了。”

7.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8.幼儿创作漫画结尾。

“今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象,编出了和画家不一样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们也来做个小画家,把你们编的故事画下来,好吗?”给每个幼儿一张缺少背景的作业纸,幼儿创作漫画结尾。

15 12347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