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实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实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
按规律填数: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画演示: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
2、探索多种算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四、学习加法算式
(1)由原来的4只鸟,又飞来1只鸟,的。数量抽象出数字4和1。(2)教师说明:把4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5。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4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4+1=5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6)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加法表示的事例。
五、分别学习4、3、2的加法算式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用加法算式表示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整理,明白用先分类再按顺序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
2.通过观察找出规律,使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敏捷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形成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能正确、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及敏捷性。
2.探索规律,总结出计算的简便方法。
整体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加法表、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的加法表进行练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一位神秘朋友,他是:圣诞老人,给它打个招呼吧。
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给我们派送礼物来了,大家想知道什么礼物,我们一起打开看看吧。哦,原来是口算题,你们能快速的回答出来吗
1、课件出示:5+7 6+57+5 8+8生口答师:他说的对吗?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出判断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计算的题,这些都属于上册第八单元我们学习的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神秘朋友引入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要复习的内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顾单元知识,突出重点
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在这个单元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看电子课本:老师把课本搬到屏幕上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先学习了……,然后又学习了……,还学习了……,最后学习了……。
板书: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看课本(电子书),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回忆,梳理出本单元重点内容,并按顺序贴出,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更加清晰。
2.举例想算法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9加几、8、7、6加几还有5、4、3、2加几,你还记得这些加法算式吗?学生举例。生举例师:同学们要仔细听,看他举的例子对吗?
生:9+6师:得数是多少?还记得怎样计算吗?引出凑十法。
师:谁还想说?5、4、3、2加几的算式谁还记得?3+9怎样计算这道题呢?生说凑十法师:还可以怎样想呢?引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方法。还有吗?谁还想说?师: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好多呢,课件出示,同学们看,这么多算式摆在一起,感觉怎么样?(有点乱)那怎么办呢?
师:如果让你来整理,你打算怎样整理呢?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快和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打算怎样整理?生:可以按照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5加几?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也可以把得数一样的摆在一起。还可以用其他的办法。师:同学们积极动脑,想出了多种整理的好方法
3、整理发现规律
师:圣诞老人也整理出一张加法表,想看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它是怎样整理的吗?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开始。
预设a:竖着看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是按照9加几,8加几?整理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课件出示:闪烁9,8,)第一列是9加几,第二列是8加几,以此类推后面是7加几6加几?,这样分类整理的。同学们看,9加几的算式圣诞老人又是怎样整理的呢?
生:竖着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1
师:哦,你发现了这个,咱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那其他列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随意指一列验证)归纳: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也依次大1。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预设b:横着看师:刚才这个同学竖着观察找出了规律,可真棒!还有没有别的秘密?
生: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1,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1.
师:(手指第一个加数)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哦,还真是这样,你真会观察!那他们的得数呢?快来算一算预设:横着看,得数都是一样的。(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小1,第二个加数依次大1,和不变。
预设C:斜着看师:还有吗?预设: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第一个加数变大,得数变大。
师:斜着观察也有规律啊,你可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斜着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大1,第二个加数都是9和依次大1。
师: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在表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现在老师任意指一道题,你是不是能很快算出来呢?9+68+7 7+8 6+9
师:同学们怎么算得这么快,有什么小秘密吗?生:这一行的`得数都是15.再来:9+6 9+7 9+8 9+9怎么又算得这么快?
生:竖着一个比一个多一。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光能找到规律,还能利用规律很快的算出得数。
d:交换位置找朋友请同学们看这两个算式:9+22+9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答
师:这两个算式的加数交换了位置,那他们的和怎么样?
预设:左右两边的算式是相反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根据学生的发现课件演示)
归纳:左右两边的算式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同学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在这张加法表中还有像这样的算式吗?谁能举个例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序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先按竖行找规律,再按横行找规律,然后从全表找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师:是不是每个算式都有这样和它对应的好朋友呢?老师考考你们,7+7,它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它没有?你还找到两个加数相同的算式吗?
学生:6+6 8+8 9+9 (课件出示)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我们只要会计算前面这些算式,后面的算式是不是就很容易算出来了。
师:看(隐去小数加大数的算式),现在看起来这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记起来是不是就简单多了?师说算式,学生说答案:7+4 4+7 8+6 6+8。那我们只要记住左边这些算式,就能记住整张表了,对吧!
小结: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表中那么多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学生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虽然能做到分类,但不一定有规律的进行排列,教师利用完整的加法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并利用动画闪烁,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利用加法表中的规律,提高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计算的熟练程度,体现观察的有序。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圣诞老人还有很佩服同学们,他还有更神秘的礼物要送给大家呢,可是圣诞老人说了只要大家顺利通过下面的闯关游戏,神秘礼物就会送给大家。大家愿意挑战吗
设计意图:复习中光讲不练,难以取得复习的效果。只有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第一关:摘取平安果
8+6= 3+9= 6+7=
2+9= 4+7= 9+4=
7+5= 10+4= 8-3=
13-2=4+8=0+6=
师:第一关轻松通过,接下来会给我们出什么难题呢?
第二关:解决问题小能手。
解决问题可有点难,同学们还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这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快拿起铅笔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做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7+9=16(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8+8=16(只)
你又是怎样想的?师:同学们,同样的问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我们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小红吃了8个水饺,还剩下6个,原来有多少个?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吃了8个水饺。还剩6个。
师:你说的可真清楚,那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好,快速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这样解答正确吗?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关:圣诞屋屋
前两关同学们顺利通过,圣诞老人觉着你们很厉害,所以它现在想带我们一起去圣诞屋里瞧一瞧呢,你们知道水果后面藏着几?
1、草莓后面藏着几?
2、梨后面的又是几?
3、第三个可有点难了,小朋友们快想想这两个水果后面是几呢?
4、看最后一个,你能看明白吗?水果后面应该是几呢?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
学生列式,师板书
(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出示准备题:
(1)27+73(2)37+58
73+27 58+37
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投影书上的主题图,
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
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三)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让学生举例,
如35+20=20+35等等让学生多说
同桌互说
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
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
(1)口答列式:476+518518+47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
(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
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
5这种规律在其他运算中有吗?学生质疑,验证。在这个环节中有出现个别代表一般的给予举例纠正。
学生自学书本、质疑。
6、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四)应用成果,巩固新知
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
问:验算加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
2、“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3、“练一练”
(1)分组完成。(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
(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
4、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
(1)将卡片470、880、1013、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
(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
(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
(五)反思过程,学会学习
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举例证明一意义论证)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
3、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 直观演示,感知加法的含义
谈话: 马老师家有棵橘子树,长着好多橘子,可甜了。今天,我带了一些来送给小朋友,喜欢吗?
出示5盘橘子,5个盘子里的橘子数分别是1、1、2、2、3。
谈话: 老师想把其中的2盘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猜猜看,老师会送给我们班小朋友几个橘子?
生1: 我想可能会送第一盘和第二盘,一共是2个橘子。
生2: 我想可能会送第四盘和第五盘,一共是5个橘子。
指出: 把第一盘和第二盘的橘子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列式为1+1=2;
把第四盘和第五盘的橘子合起来,也要用加法算,列式为2+3=5。
介绍: 加号及加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 如果送第一盘和第三盘,一共是几个橘子?算式怎么列?
如果送第三盘和第四盘呢?
小结: 要知道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
[说明: 从生活中的一个普通问题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亲切而自然,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的思维。]
二、 看图计算,初步应用
1. “想想做做”第1题。
(1) 观察画面——鸡妈妈一家。
提问: 图上有几只母鸡,几只小鸡?一共有几只鸡?算式怎么列?
(2) 观察画面——小兔一家,青蛙一家。
先指名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提出要求:小兔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列算式?青蛙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列算式?
2. “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先按顺序观察三幅图,再在小组里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把图下的算式填完整,并进行交流。
[说明: 让学生充分地表达看到的画面情景,并适时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列式计算,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 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如,我有2枝铅笔,又买来1枝,一共有3枝铅笔;(2+1=3)
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5只小鸟;(3+2=5)
一年级有2个班级,二年级有2个班级,一共有4个班级;(2+2=4)
……
[说明: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 独立计算,巩固认识
1. “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先看清算式,画一画,最后列出算式。
2. “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再组织交流。
3. “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连一连,再交流。
4. “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实用5篇】
下一篇:小学音乐春晓教案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