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汇总6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涵盖植物、动物、天气、物质等基本概念,实验操作简单易懂,适合小学生探索和观察,如何进行实验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篇1

第一单元 植物

一. 植物是活的

植物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与塑料花相比,植物有哪些特点?哪些特点能够说明植物是活的?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不同的环境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比如,荷花生长在水里,兰花喜欢室内背阴处,青苔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向日葵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

凤仙花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成熟,枯萎,死亡。

二.观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观察植物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观察植物的方法: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不能使用的方法:用嘴巴尝一尝。

观察的时候要注意:爱惜植物,不能伤害植物,如拔出根来观察、摘下叶片观察,都是不对的。

植物的身体:根、茎、叶。根一般生长在土里,可以吸收水和土壤中的营养,还可以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茎是连接叶和根的部分,起到支撑植物身体、运输水分和营养的作用。有直立茎(菊花),也有攀爬茎(爬山虎)、匍匐茎(地瓜)和缠绕茎(牵牛花)。

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画一棵植物的步骤:先画土,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三. 叶

叶是有生命的,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分别使用眼睛看、手摸和鼻子闻的方法来观察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厚薄、气味等。

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比如形状:荷叶像伞一样,银杏叶像扇子,松叶像针,绿萝和牵牛的叶子像爱心,枫叶是掌形的。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大小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同一种植物的叶,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我们可以画图把观察的叶记录下来,画叶的步骤包括:先画叶片的形状,再画叶柄,最后画上叶脉。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四. 植物对人类很重要

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的植物还可以吃(米饭,蔬菜和水果等),有的植物可以制造生活用品(草帽,筷子,篮子等),有的植物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第二单元  比较与测量

观察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对物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比如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可以从长短、高矮、胖瘦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通过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你能给下面的恐龙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确定共同的起点是公平比赛的基础。在跳远比赛中,每个运动员(纸蛙)有3次机会,要选择最好的成绩进行比较。确定终点的时候,要选择纸蛙落地后身体离起跳点最近的地方标记终点线。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优点是非常方便,脚步、手臂、手指、手、脚都可以用来测量。在测量长的物体时要选择长的测量工具。

一拃,是张开的大拇指指尖到中指之间的长度,如图所示(食指可以不弯曲)。用手测量课桌的高度时,我们可以借助纸带来测量,在纸带上标记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在测量之前,先比较一拃的长度和桌子的长度,用眼睛“量一量”桌子可能有几拃。这个过程叫做预测。经过多次的预测—测量,比较预测和测量的结果,我们可以预测得更准确。

多次测量,能够得出更准确的结果,一般测量3次,选择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结果或处于中间位置的结果。例如,三次结果为6拃,6拃,7拃,认为6拃更准确;分别为6拃,7拃,8拃,则认为7拃更准确。

物体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用物体测量比用手测量更加准确:不同人的手大小不一样,同一个人每一拃的大小也不一样。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不能比较,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才能够比较。

尺子和测量纸带的相同点:都有数字标记;都有刻度;标记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

尺子和纸带的不同点:单位不同(可解释为数字的意义不同,尺子上的数字表示多少厘米,测量纸带上的数字表示多少个小立方体的长度);尺子上有更加细小的刻度;厘米是世界通用的,因此尺子的单位更加标准。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使用尺子测量的注意事项:物体的一端要对齐0刻度线;对测量结果进行读数的时候,如果物体的终点不能正好对齐标记线或刻度线,看终点前最大的数字是几,读成几厘米多。

从古代到现代,测量工具一直在进步。人们不仅发明了测量长度的工具,还发明了测量温度、重量、湿度等物理量的工具。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篇2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及实验操作指南

以上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以上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南 篇3

一、小学科学常见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常见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

1、量筒

量筒的容积有10mL、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多种,其分度(最小刻度每格)依次为、1mL、1mL、5mL、5mL和10mL。量筒用于量度一定体积的液体,应该根据需要量取液体的体积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量取液体时,以凹液面最低点为准;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量筒是有刻度的玻璃容器,温度的变化会使刻度不准确,且量筒受热可能引起炸裂,因此,量筒不能用做反应容器或用来稀释浓硫酸、溶解强碱,也不能量取过热的液体或用于加热等)。量取液体时,应先往量筒里注入液体到接近刻度,然后改用滴管,将液体逐滴加入,直到指定量。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使读数偏高;仰视使读数偏低。

2、温度计

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其中水银温度计的量程有200℃和360℃两种,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100℃。

使用注意事项:

①应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温度计。

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中,但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应与液柱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水平。

④禁止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用完后应擦拭干净,装入包装盒,远离热源存放。

3、体温计

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可以精确到℃。体温计有一个U型弯,因此离开人体读数时,温度将会定格而不产生变化。

①腋下测量法。使用前先将体温计的度数甩到35℃以下,然后把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夹紧,保证水银泡与皮肤密切接触,维持5~10分钟。取出体温计,读取数据后用酒精棉擦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②口腔测量法。口腔测量比腋下更能反映人体的真实温度,但这种方法有咬破水银泡的危险。采用口腔测量法时同样先把体温计的度数甩到35℃以下,然后把体温计放在舌头下,稍用力压住,含5~7分钟后取出读数。

4、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有平板和圆筒两种,这两种制式只是外形上有所不同,通常在选择测力计时主要考虑的是量程的大小。小学阶段常用的测力计有牛和5牛两种,要根据所测的大致范围,选择合适的测力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

①在测量前,先观察一下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如果不是,要先调零。

②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避免斜视,尽量减少读数误差。

5、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是常用的称量器具,用于精度不高的称量,一般能称准到。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的试验台上,在托盘两边放上大小相等的称量纸(有腐蚀性或者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②然后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需要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线达到平衡,或者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如果旋转平衡螺母仍无法平衡,需检查托盘是否放错、刀口是否落在刀槽中、指针及活动部分有无摩擦阻碍)

③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所加砝码的总质量应略小于物体的质量,然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④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所在位置表示的质量,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6、太阳高度测量仪

太阳高度测量仪由金属制的量角器、测量架、垂直线锤、底座等组成,全部零件固定的底座上。

①将仪器停放在测量地点,调节底座上的水平螺丝,使重锤线与刻度盘上的90度垂线完全重合,仪器保持水平。调好后,将重锤线置于量角器的背后。

②让太阳光线穿过测量架的十字线空隙,投影到对面的十字线指示片上,使投影与指示片上的十字完全重合。

③观察测量架箭头所指的刻度盘上的度数,即是太阳高度角。

④如遇多云天气,投影不清楚,可换聚光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在十字线指示片上,以便观察比对。

⑤用这种方法可以观察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表,也可以观察记录一年中的太阳高度变化。

(二)常见的观察工具及其使用

1、放大镜

放大镜由透镜、镜柄两部分组成,放大镜的主要功能是放大物体的影像,次要功能是聚焦取火。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将需要进行观察的物体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再将放大镜靠近物体一侧,然后沿着肉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移动放大镜,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方法二:把放大镜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再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放大镜下(靠近放大镜),然后沿着肉眼与放大镜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移动物体,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2、显微镜

实验室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下: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拿轻放。显微镜应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略偏左的地方。

2、对光。①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②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③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观察。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将所要观察的部位放在通光孔正中,两端用压片夹夹住。②眼睛从侧面盯住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靠近载玻片为止。③再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睁开右眼,慢慢的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如果物象不够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4、收镜。①从载物台取下载玻片。②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③压片夹转向后方,反光镜移到垂直方向,物镜偏到两旁,下降镜筒。④按照取镜时的拿法,将显微镜送进镜箱,放回原处。

(三)常见的加热工具及其使用

1、酒精灯

酒精灯是中学化学实验最常用的加热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加热时禁止仪器与灯芯接触,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②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l/4。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⑤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2、酒精喷灯

酒精喷灯按形状可分为座式喷灯和挂式喷灯两种,小学常用的是座式喷灯,酒精喷灯的使用方法如下:

①旋开旋塞向灯壶内注入酒精,至总容量的2/5~2/3之间。

②将喷灯放在石棉网上,往预热盘里注入酒精并将其点燃。等汽化管内酒精受热汽化并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有时需要用火柴点燃)。

③移动空气调节器,使火焰按需求稳定。

④停止使用时,可用石棉网覆盖燃烧口,同时移动空气调节器,加大空气量,灯焰即熄灭。然后拧松旋塞,使酒精蒸气放出。

⑤喷灯使用完毕,应将剩余的酒精倒出。

(四)其他常见仪器的使用

1、试管

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使用注意事项:

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l/2,加热时不超过l/3。 ③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2、烧杯

烧杯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蒸发部分液体和配制溶液,可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烧杯的容积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烧杯外壁擦干后方可用于加热(只用于盛液体加热,不可盛固体加热);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盛放液体的容量通常不超过容积的1/3。

3、烧瓶

烧瓶包括平底烧瓶和圆底烧瓶,容量有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多种。烧瓶常用作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平底烧瓶还可制作洗瓶,可平放在桌上使用。加热时,应隔石棉网间接加热;使用时(制气体或有机合成等),应固定在铁架上,烧瓶夹应垫石棉绳或套橡皮管。

4、蒸发皿

蒸发皿有瓷、石英以及铁、铂制作的,容量在20mL~120mL之间,用于蒸发、浓缩液体或干燥固体。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虽耐高温,但不宜骤冷。

5、漏斗

漏斗内放滤纸用于过滤,也可通过漏斗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漏斗不能直接加热;过滤时应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环上或固定在漏斗架上。

6、石棉网

石棉网是石棉铁丝网的简称。石棉网用于给玻璃仪器或蒸发皿加热,石棉的隔热作用,可使受热均匀、缓和。

7、胶头滴管

滴管是用来吸取少量试剂的一种仪器。取液时,要先在瓶外排出胶头里的空气,然后插入瓶中取液;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使用时滴管口不得接触容器内壁,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上。以免沾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冲洗干净;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取别的液体。

8、药匙

药匙大多数由塑料或牛角制成。药匙质料较坚韧,不易和一般药品起反应。使用时要擦净。取用试剂时应专匙专用,不可交叉使用。匙的两端一大一小,取用量大时用大匙一端,取用量少时用小匙一端。

9、集气瓶

集气瓶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盛放气体时,瓶口要盖毛玻璃片。在集气瓶里做燃烧实验时,要在瓶底铺沙或水,注意防止集气瓶炸裂。

10、铁架台

附有铁夹、铁圈。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使用时,铁夹、铁圈和铁架台应在同一方向,确保重心要稳;夹持玻璃仪器不能太紧,内侧应衬上橡胶或石棉绳。

11、试管夹

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使用时应从试管尾部向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加热时要握住试管夹得长柄,同时要注意防止烧损和锈蚀试管夹。

(五)药品的取用

药品的取用注意事项

①药品的取用有“三不”:不能用手拿;不要将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不得用嘴尝。

②节约原则: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药品一般取用1~2mL,固体药品一般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原则。

③防污染原则:取用后多余的药品不能放回试剂瓶;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不能倒置,也不能将胶头滴管的尖嘴伸入仪器口内。用过的药匙、镊子应该用滤纸等擦干净以备用。

1、固体药品取用

少量微晶和粉末状固体须用药匙或塑料匙取用,微量药品用尾端小勺取用,大量取用可直接倾倒,块状固体则用镊子夹取。固体药品取用量,有用量要求的应用天平称量,无用量要求的应取最少量,以盖满试管底或者在烧杯中加1~2药匙为度。向试管和烧瓶中装粉末和微晶试剂时,为了防止药品沾附在容器口和内壁,应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把药品盛在用硬纸条迭成的V形纸槽中),用右手平拿住,小心送入平卧着的试管底部或烧瓶中,再竖起容器即可。将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放入烧瓶、烧杯和试管等玻璃器皿时,应将盛器倾斜,使固体沿器壁慢慢滑入盛器底部,切勿向竖直的玻璃容器中直扔固体颗粒,以免击碎玻璃盛器。

2、液体试剂的取用

定量取用液体试剂应用量筒,取用少量液体试剂可用胶头滴管。方法为:使用时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管部分,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吸取液体时先挤掉空气,然后深入液体试剂里松开手指吸取试剂。取出滴管把它悬空放在容器口上方,向容器中滴加试剂,勿让滴管的尖嘴触及容器内壁,以免玷污滴管,将杂质带回试剂瓶中。用后立即将滴管插回到滴瓶中,不可平放在桌上,以免腐蚀胶头滴管。往烧杯中倾倒液体试剂应沿玻璃棒倒。玻璃棒下端轻抵烧杯内壁,瓶口紧贴玻璃棒,缓缓倒入。

二、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导(选例)

三年级

(一)实验名称:比较材料的软硬

实验目的: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木片、纸片、金属和塑料片各两个

实验方法:

1、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尺。

2、再分别用卡纸、铁片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

3、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在表格里。

注意事项:

1、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面处。

2、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3、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4、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二)实验名称: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抹布。

实验方法: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实验后桌面要干净

(三)实验名称:水和油的比较

实验目的: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实验材料: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实验方法:

1、观察水和食用油

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滴液比较

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3、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

注意事项:1、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2、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四)实验名称:空气有重量吗?

实验目的:学生探究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实验材料:给每个小组准备: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

实验方法:

1、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

2、小天平调平。

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方法1: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方法2: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2、学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注意事项:1、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2、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

(五)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利用实验证实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实验方法:

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湿了吗?

注意事项: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六)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去测量物体的温度,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

实验材料: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实验方法: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注意事项: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七)实验名称:水和水蒸气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实验材料:两个杯子、冰、热水。

实验方法:

1、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

2、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的小杯子。

3、观察发现罩着的大玻璃杯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可以解释:从水里出来的热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冷却下来,形成可见的水滴)

4、将装满冰的玻璃杯放在桌面上。

5、观察发现杯外壁上有小水珠。(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装有冰的玻璃杯冷却下来,形成了小水滴。)

注意事项:1、放在上面的杯子温度相对要低;2、教室内湿度要大,实验效果明显。

(八)实验名称:做一个指南针

实验目的:用磁铁摩擦方法制磁针,判别磁针的南北极。

实验材料:钢针、磁铁、线、水槽、吹塑纸。

实验方法:

1、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一根磁化的钢针。

2、用磁铁检测一下,钢针是否变成磁铁。

3、安装磁针。(可用悬挂法:将钢针悬挂,静止后观察钢针的指示方向。也可制做水浮式指南针:将磁化的钢针放在吹塑纸上,再将吹塑纸放入水中,静止后观察指示方向。)

注意事项:1、做磁针的钢针一般用大号的缝衣针,使用前要先处理针尖,保证学生制作时的安全;2、磁化钢针时,要按一个方向摩擦;3、悬挂法的线要细、软、长,避免扭力过大阻碍磁针自由旋转不能停在南北方向;4、水浮式指南针,选择容器要大一些,指南针放在水中央。因为水表面张力的作用,吹塑纸片容易吸靠在容器边上,指南针就不能自由转动了。

四年级

(一)实验名称:制作风向标

实验目的: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实验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1支带橡皮的铅笔、1枚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方法: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注意事项:1、大头针要穿过吸管平衡点,并使其能自由转动;2、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扎手。

(二)实验名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实验材料:四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高锰酸钾、1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

实验方法:

1、在4个透明的烧杯中,加人3/4的水。

2、分别取适量的高锰酸钾、食盐、面粉、沙放入4个盛水的烧杯中,静观它们在水中的变化。

3、搅拌以后,观察4种水溶液,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

注意事项:1、注意使用时一定轻拿轻放,搅拌时,手拿搅棒的一端另一端深入水中,尽量不要接触杯壁和杯底;2、先放水,再放物质。

(三)实验名称:溶解的快与慢

实验目的: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

实验材料:6个透明玻璃杯、3根搅拌棒、1个水槽、冷水、热水、方糖。

实验方法:

1、水温对比实验:取两杯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并每杯加入一块大小相同的放糖,学生静观发现。

2、搅拌对比实验:取两杯同样多的水,并每杯加入一块大小相同的方糖,选一杯用搅拌棒搅拌,观察发现。

3、改变糖大小的对比实验:取两杯同样多的水,在一个杯子中加入一整块糖,在别一个杯子中加入粉碎的糖。不搅拌静止观察。

4、综合条件实验:两个杯子,一个杯中加冷水,放入整块水果糖,不搅拌。别一杯中加热水,放入粉碎的水果糖,搅拌。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1、控制好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2、实验时用玻璃仪器,要注意安全。

(四)实验名称: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实验目的:1、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当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食盐就析出来了。

实验材料:酒精灯、蒸发皿、食盐、三脚架、石棉网、玻璃棒、水、放大镜、火柴

实验方法:

1、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取少量的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3、用酒精灯加热,蒸发浓盐水。

4、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注意事项:1、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把蒸发皿中的食盐烧焦,影响后续的观察活动,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食盐晶体飞溅出来,造成烫伤。

(五)实验名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目的: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直尺(废锯条或塑料尺)、音叉、锣、鼓、薄铁皮(尺寸尽量大一些)、培养皿、豆子。

实验方法:

1、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看到直尺在振动。用手按住直尺,使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敲击悬挂的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可以感到锣的振动。用手按住锣面,不让锣振动,锣声也就停止。

3、在鼓面上放二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鼓面上跳动,说明鼓皮在振动。停止敲鼓,鼓皮停止振动,豆子停止跳动,鼓声也就停止。

4、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嗡嗡声;用手轻摸音叉,可以感到音叉在振动。音叉停止振动,嗡嗡声也就停止。

5、敲击音叉后,将音叉接触培养皿内的水面,可以看到溅起水花,水面出现水波。如把培养皿放在投影仪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上述现象。

6、将薄铁皮提在手中,由弱到强的抖动,可以观察到铁皮的振动,同时听到打雷般的声响。停止抖动铁皮,使振动停止,“打雷声”也就停止。

注意事项:1、观察要认真仔细; 2、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六)实验名称: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实验方法:

1、先预测尺子分别伸出桌面不同长度和对应的尺子发声时振动的快慢。

2、把尺子伸出桌面8厘米,拨动听声音。

3、分别把尺子伸出桌面用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并用同样力度来拨动尺子,听声音。

4、按伸出的长度对应填写声音的高低。

注意事项:1、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2、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3、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七)实验名称: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目的: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实验材料:1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

实验方法:

1、利用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

2、把电路中的其中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

3、把两根导线接触一下,看小灯泡是否发亮。

注意事项:避免连接时断路和短路。

(八)实验名称: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目的: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方法:

1、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以确定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

2、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每种物质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1、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2、每组实验要重复检测一次。

五年级

(一)实验名称: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目的: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实验方法:

1、在同样大小的卡纸上的同一位置打出同样大小的孔。

2、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最前面卡纸上的小孔把光射进去,光线能够前进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

3、移动一张卡纸,因为不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孔,就被挡住,所以光屏上没有光斑。

注意事项:卡纸的打孔位置要一致。

(二)实验名称:土壤中有什么

实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组成土壤的成分都有哪些。

实验材料: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

实验方法:

1、把土壤放在水里还未搅拌时,能看到气泡冒出来。

2、搅拌后静止一段时间,明显地看到土壤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下来,并分成了几层。沉积物最上面的一层是黏土,用棍子挑一点在手上涂抹,会感到是黏滑的、细腻的。其次是沙粒,越到底下,颗粒越来越粗。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的残体。

注意事项:1、放入土壤搅拌后,要静止一段足够的时间。(大约5分钟);2、要注意及时把实验桌收拾干净。

(三)实验名称:用拉力驱动小车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实验材料:实验用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一个(回形针弯制)、铁垫圈若干、秒表

实验方法:

1、把小车平放在桌面上。

2、在小车的前端拴线,线的另一端拴铁垫圈,并将栓铁垫圈的一端悬空于桌面。

3、手松开小垫圈,小车前进,改变垫圈的数量,观察小车运动的变化。

注意事项:1、小车上拴绳子的位置会影响到小车行进的方向。只有拴在恰当的位置,一般是车头正中,拉力的方向才与车轮滚动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会跑偏;2、小车每次实验的起点和终点要保持一致;3、拉小车绳子的长度不能是随意的,应该约等于或略大于桌子的高度,这样,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也不会超过桌子的高度;4、注意不要让小车冲出桌面。

(四)实验名称: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并体验反冲力的特点,验证利用反冲力可以驱动小车。

实验材料:实验用小车一辆、铁皮条和螺丝钉(材料箱配,组装支架用)、气球一个、夹子一个、回形针两个、胶带、长线一根。

实验方法:

1、把两根3孔Z形铁条分别安装在轮子旁边的框架上,像自行车挡泥板一样挡住小车轮子。

2、在另一对轮子那边的框架条正中,用合适的铁条安装气球喷嘴支架。

3、把气球、气球喷嘴安装在支架上。准备一个塞子塞喷嘴。

4、气球的反冲力是较小的,使用的气球不能过小。

5、找一块平滑的地面来试验喷气小车。如果地面条件好,我们的喷气小车可以行驶很长的距离。

注意事项:1、喷气口的大小要合适,过小了,力量不够,过大了,喷气的时间太短;2、不要让吹胀的气球蹭到轮子;3、喷口的方向尽量不要歪。

(五)实验名称: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测力计,并能熟练的运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钩码、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长条形硬纸板、橡皮筋圈、回形针。

实验方法:

1、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2、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没有指在零位置就需要调零,调零一般方法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再用手轻轻抖动挂钩,确保与外壳无摩擦;

3、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

4、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平;

注意事项:1、注意物体不要挂太长时间,否则测力计会损坏;2、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3、物重不可以超过量程。

(六)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体会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实验方法:

在平底烧瓶里放入红水,用装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细管中水面的高度变化。会发现:开始水面慢慢上升,然后快速上升,再慢慢上升,后来停止上升,最后慢慢下降。

利用以上方法,对其他液体进行热胀冷缩的实验。

注意事项:1、不要被水烫伤;2、注意实验桌的整洁。

(七)实验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体会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烧瓶、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

实验方法:

1、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当容器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及易拉罐。

2、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例如教科书第33、34页插图的提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3、用红墨水封口的液体热胀冷缩装置,观察烧瓶受热或受冷时红墨水的移动情况。

注意事项:注意容器的密闭性

(八)实验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钢丝条、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火柴

实验方法:

1、让铜球随意通过铁环。

2、加热铜球时间在五分钟左右

3、再次使铜球通过铁环,不能通过。

4、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再次通过,发现可以通过。

注意事项:1、加热时间要足够;2、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3、防止被铜球烫到。

(九)实验名称: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体会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铁架台;铁丝(铜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

实验方法:

1、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或黄油)粘上一根火柴棒,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棒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棒先掉下来,火柴棒掉下的顺序是怎样的。用蜡(或黄油)粘在铁丝上的间隔相同距离的火柴棒,掉下来的时间间隔是不相同的。

2、在涂有一层薄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或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通过观察蜡的熔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注意事项:1、铁丝要有一定的粗度;2、酒精灯的使用;3、注意安全。

(十)实验名称:摆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的设计,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实验材料:各种摆

实验方法:

1、控制摆线的长度不变,摆动的幅度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摆在规定时间里的摆动的次数。

2、控制摆锤的重量不变,摆动的幅度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观察摆在规定时间里的摆动的次数。

3、控制摆线的长度不变,摆动的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动的幅度。观察摆在规定时间里的摆动的次数。

注意事项:1、变量和不变量的控制,尽量使实验公平;2、注意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六年级

(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

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方法:

1、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2、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3、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4、先找到支点、用力点、阻力点,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5、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

实验方法:

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用力情况。

注意事项: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轮上的线和轴上绕线的方向相反。

(三)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的: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方法:

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2、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3、分析获得的数据并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1、注意在动滑轮上穿线的方法和定滑轮固定线的方法。

(四)实验名称:斜面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说明斜面能省力,不同斜面省力程度不同。

实验方法:

1、建造一个斜面,然后把不同物体分别直接提升和利用斜面提升,记录用力情况。

2、分析实验数据,认识斜面作用。

3、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同一重物,并记录数据

4、分析数据总结斜面省力的规律。

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提升物体用力要均匀。

(五)实验名称:抵抗弯曲

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板;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板;铁垫圈、尺子。

实验方法: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板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

注意事项: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度而宽度不变(为了方便记录观察,确定纸张厚度宽度采用成倍增加)。

(六)实验名称:电和磁

实验目的: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指南针

实验方法:

1、做一个通电线圈,方法用导线在手指上绕10圈左右,取下用胶带固定在指南针上。

2、线圈通电看看指南针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注意事项:电池导线不能接触时间太长,以免电池过热,耗尽电量。

(七)实验名称:电磁铁

实验目的:要求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是要学生感知电磁铁最重要的性质: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实验材料:铁钉、线圈、电池

实验方法:

1、用导线缠绕铁芯,铁芯选用10厘米以上的,注意导线两边要留有一段。

2、给缠绕后的导线通电。

3、用铁芯的一端靠近铁钉,观察现象。断开电流,再用铁芯靠近铁定,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线圈尽量缠绕50圈以上,导线两端用砂纸磨光;断开电流之后要用敲击或者加热的方式让电磁铁消磁,再靠近铁钉。

文章目录 篇4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拓展知识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拓展知识 篇5

1. 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 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3.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 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4. 为什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5. 为什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6. 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7. 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8. 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9. 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10. 为什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11. 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12. 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13. 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14. 为什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15. 为什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6. 为什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7. 为什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它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8. 为什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长度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

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19. 为什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很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痕痒,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痒。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很痒了!

20.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有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一个空着,一个灌满了水,同时从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个瓶子容易破?一般说重的瓶子容易破。可是,当瓶子灌满水后,瓶子里的水还有另外一个作用,能减少瓶子的形变,反而使瓶子不容易破了。

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于形变引起的。空瓶子落地,地对瓶子产生一个压力,瓶子从外向里形变,终于破裂。瓶子装满水,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从而减少了形变,使得瓶子不易破裂。瓶子里装满水,再拧紧瓶盖,就更不容易摔破了。

21. 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

我们的皮肤表面长着汗毛,而每一个毛孔下都有一条竖毛肌,当受到神经刺激(例如:生气、害怕、受凉等情况)后,身体的温度会下降,而竖毛肌便会收缩而令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鸡皮疙瘩。除了有着保温的作用外,这个生理系统亦可使动物的体型看起来比实际更大,从而吓退敌人

22. 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几乎所有动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马却是与众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来的。于雄性海马的肚上有一个像袋鼠「育儿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马会把卵子排到雄海马的孵卵囊中。此后,雄性海马就担起孕育的责任,经过约三个星期,小海马便由爸爸的体内弹出来。

23. 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24. 为什么有落叶?

秋天来临的是时候,树叶上蒸发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树根吸水却比夏天少了。为了减少树木的水分流失,茎部的细胞开始形成一个分离层,待养分完全离开树叶后,分离层会令树叶和树干隔离,树叶从而掉下来。

25. 为什么鲸鱼会喷水?

鲸鱼是哺乳类动物的一种,可是它的鼻子没有鼻壳,鼻孔长在头顶上。在水中生活的它用肺呼吸,能一次过储存很多空气,不用经常到水面换气。但当它往水面换气时,它便会用鼻呼吸,而呼吸时连带海水喷出体外所发出的巨声浪便是由压力所造成的。

26. 银河系有多大?

许许多多的恒心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

27. 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

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使我们看不出星星来了。

28. 太阳系有那些天体?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它们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另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编号的小行星有2958颗。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29. 蓝天有多高?

“蓝天”其实是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包围着地球的空气,根据空气密度的不同分为5层,总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绝大部分空气都集中在从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大气层有多厚,蓝天就应该有多高。

30. 打雷是怎么回事?

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31.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飞机有两个机翼,像小鸟的翅膀一样,它还有推进器。机翼能产生升力,把飞机托起在空中;推进器能产生能力,把飞机推向前进。因此,飞机就能像鸟儿一样飞上天了。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练习 篇6

一.选择题(共50题,共100分)

1.下面是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请排序(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2.测量水桶一圈的长度,我们选择(   )来测量更方便和准确。

A.纸带       B.软尺       C.塑料尺

3.下列选项中,(   )不是植物。

A.塑料花           B.水稻           C.杨树

4.下面各图中,(   )是柳树的叶。

A.           B.          C. 

5.纸蛙跳远比赛中,画起跳线是为了(   )。

A.公平        B.跳得更远        C.跳得更高

6.莹莹、阿星和小金正在讨论如何观察大蒜的生长,(    )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莹莹说:“要长期坚持观察”         

B.阿星说:“只需要观察,不用记录”       

C.小金说:“要边观察边记录” 

7.(   )是春季的樱花树。

A.         B.         C.

8.下面的动物谁最高(   )。

A.①         B.②         C.③

9.下图中画圈圈的部分是植物的(   )。

A.茎         B.根         C.叶

10.下面在纸带上画的刻度正确的是(    )。

A. 

B. 

C.

11.下面三个球中,最大的是(    )。

A.           B.          C. 

12.(   )是枫树的叶子。

A.       B.        C.

13.下面画圈圈的部分是植物的(   )。

A.茎         B.根         C.叶

14.在用纸带帮助测量时,要注意(   )。

A.用的手指不用相同       B.每拃的指尖不用相连       C.一拃一拃要相连

15.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小立方体相比牙签测量结果(    )。

A.更准确         B.更不准确         C.一样准确

16.(    )不是证明植物是“活的”的证据。

A.       B.       C.

17.下面各图中,(    )是柳树的叶。

A.         B.         C.

18.下列合适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的是(   )。

A.           B.          C. 

19.选择小立方体作标准物的原因不包括(    )。

A.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       B.方便粘在一起         C.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

20.下面三根绳子中,最长的是(   )。

A.           B.          C. 

21.下面哪一幅图是枫树叶?(   )

A.        B.        C.

22.骆驼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最主要是因为(    )发达。

A.根          B.叶          C.茎          D.果实

23.在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计划的顺序是(    )。

①在相连接处画线做记号

②数一数测量结果

③选定起点和终点 

④每个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24.植物的叶子由叶柄、叶片两个部分组成的,叶片上有(   )。

A.根          B.茎          C.叶脉

25.关于用纸带测量水桶一周的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量时纸带要紧贴水桶,不能松,不能斜着围

B.读数时要看纸带的起点和终点

C.纸带的起点必须是0

26.制作纸带时不会用到(   )。

A.剪刀      B.胶带     C.标记笔      D.秒表

27.番茄不喜欢生长在(   )的环境中。

A.温暖          B.阳光充足          C.干燥          D.土壤肥沃

28.下面的叶子是柳树叶子的是(   )。

A.      B.      C.

29.关于跳远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点和终点都相同       B.起点应相同,终点可以不同       C.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30.观察叶子时不会用到(   )。

A.        B.       C.

31.如果我们要测量教室的长,最适合的工具是(   )。

A.卷尺         B.体重秤         C.温度计

32.请在下图中选择两种可以用来测量长度的物品。(    )

A.     B.     C.

33.(   )不是杨树叶。

A.     B.   C.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35.判断两片叶子是否属于同种植物,主要看(   )是否相同。

A.颜色          B.大小          C.形状

36.选择小立方体作标准物的原因不包括(   )。

A.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

B.只用一个小立方体,会降低测量的速度

C.方便粘在一起

D.比较小,可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减小误差

37.测量误差是指(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测量时发生误差         C.测量工具损坏引起偏差         D.由测量方法错误引起偏差

38.松树的叶子是(   )。

A.细长的          B.爱心型          C.圆形的

39.小刚测量桌子的长度,用了8根相同的小棒。如果要改用橡皮来测量,大约需要(    )块橡皮。

               

40.尺子和测量纸带对比,有哪些相同点?(   )

A.是世界通用的      B.有等距离的刻度      C.不可以弯曲     D.以上都不是

41.下面可以用自制纸带直接来测量的是(   )。

A.河水的深度         B.桌子的高度         C.楼房的高度

42.跳远比赛的(    )应该相同。

A.起点         B.终点         C.起点和终点

43.下面不属于植物特点的是(   )。

A.会开花         B.会运动         C.会长叶子

44.小明和小丽比身高,哪种方法正确呢?(    )

A.         B.

45.如果想测量大树树干一圈的长度,那么用(   )测量最好。

A.          B.          C. 

46.在观察植物的时候,不容易直接观察到植物的(   )。

A.茎          B.根          C.叶

47.下面(   )活动用不到尺子。

A.          B.          C. 

48.柳树的叶子像(   )。

A.扇子         B.手掌          C.眉毛

49.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   )

A.可以         B.不可以

50.在观察植物时会用到下面的(    )。

A.          B.          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 3892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