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小学数学片段教学教案精编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精编小学数学片段教学教案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识字片段教学设计【第一篇】
生字、词教学
1、(1)随机出示生字(第一组生字):
jing l fn gu wéi wú
新疆 吐鲁番 葡萄沟 维吾尔族
(2)学生自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师纠正错误、领读
(5)交流记生字办法
生甲:我能记住“沟”,鱼“钩” 的“钩”,去掉金子旁,加上三点水,就是“沟”,“葡萄沟” 的“沟”。
师重点讲解“疆”。
(6)说话造句
师:你能用上它们中的一个词说一句话吗?
师:你能试着用两个吗?
师:你能把它们全用上吗?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有我们的维吾尔族老乡”
评析:说话造句环节,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既达到巩固生词的目的,也能进一步熟络课文内容。
2、(1)随机出示生字(第二组生字):
t dio bo gu
梯田 碉堡 吃个够
(2)学生自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师纠正个别错误
(5)欣赏“梯田”和“碉堡”的图片
(6)交流记生字办法
评析: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纠正,及时范读。生活中少见的词,能用图片欣赏的办法,让学生记忆深刻,同时理解更直观、形象。
3、(1)随机出示生字(第三组生字):
mì mì
蜜桃 茂密
(2)学生自读,并观察两个生字结构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组词
蜜(蜜桃)(甜蜜)(蜜蜂)(蜂蜜)
密(茂密)(浓密)(密码)(密密麻麻)
(4)总结两字
蜜:与蜜蜂有关的,与甜的东西有关的东西。
密:较密集、较集中地时候。
评析:两字学习扎实、讲解到位。能字、词结合,两两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学习结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1)出示以上三组生字
新疆 吐鲁番 葡萄沟 维吾尔族
梯田 碉堡 吃个够
蜜桃 茂密
(2)三组生字去读
(3)生个别读
(4)全班齐读
5、书写“蜜”与“密”
(1)比较两字的结构特点,说说上下两部件的相同与不同点
(2)手指空写
(3)学生书写
(4)教师巡回指导
优秀小学数学片段教学教案【第二篇】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让学生体验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并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应用过程中,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使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并用一句口诀计算两个乘法算式。在合作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
教学准备:
挂图、小正方体、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画面: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看,这些小朋友们搭的积木造型多样,非常漂亮!比如这个长方体,每层有7块,2层一共有多少块?4层呢?6层呢?你们是如何算出来的?还有谁能把7的乘法口诀背给大家听?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复习了7的乘法口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索8的乘法口诀的兴趣。]
探索新知操作感知
请同学们也来摆一摆,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块?(学生操作后汇报)
思考计算
如果摆1个大正方体需要8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你们是如何算出来的?(学生可以使用连加法计算)
填表找规律
大正方体的个数
小正方体的个数
(1) 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2) 能否将求解小正方体的个数的表格用算式表示?
板书:1×8=82×8=16……8×8=64
尝试编口诀
能否从这些算式中,编出8的乘法口诀呢?(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发言,教师在乘法算式后留空一段位子,写下:一八得八,二八十六,……八八六十四。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引申拓展
请同学们找出身边的事例,使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8的乘法口诀,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熟练运用。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合作能力,共同学习、进步。
探索乘法口诀的规律
(1)师生探讨如何快速记住8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什么规律和窍门?学生分享各自的方法,同桌相互背诵。
(2)提问哪个口诀难记,帮助需要的同学寻找方法。例如,如何记住7个8是多少?可以用6个8等于48,再加上一个8等于56,或者用8个8等于64,再减去一个8等于56。
(3)结合“想想做做”第2题进行口答练习:
7个8比6个8多多少?比8个8少多少?
[评析:通过操作和交流,探索乘法口诀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三、应用巩固
1. 卡片口算“想想做做”第1题,讨论如何记住3×8的口诀,以及再加一个8等于几个8。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探讨“一八得八”这个口诀可以计算几条乘法算式,并将这些算式进行完整的板书。进行对口令练习,说出口诀和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进行评讲。
4.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出示两幅图片)在收获金黄的向日葵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数学信息并交流,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评析:通过活动巩固和应用课堂中的乘法口诀,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观察能力。]
三、总结延伸
回顾学习的内容,学生分享感受,并一起回忆8的乘法口诀。讨论在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使用8的乘法口诀。
老师:你们知道一只螃蟹有几条腿吗?那两只螃蟹会是多少条腿呢?你们能否编一首儿歌呢?例如,一只螃蟹有八只脚,两只螃蟹有十六只脚,三只螃蟹有二十四只脚,......直到八只螃蟹时有六十四只脚。(学生起立拍手歌唱)
[分析:通过这首有趣的儿歌,使整节课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将数学知识延伸至生活、丰富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是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总评:
这节课通过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逐渐理解和思考,进一步掌握乘法概念。通过让学生寻找表格中的规律、记忆口诀的规律等,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口令游戏、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参与、应用乘法口诀的热情,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整堂课的情境设计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课堂活动更加丰富有趣,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应用能力。
《林海》教学片段设计【第三篇】
白鹅片段教学设计
一、入课
1、老师说话: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准备做学习之事。不过,课前我想先检测一下大家的听记能力。好,到现在为止,老师共说了几句话?
2、帮学生梳理,回顾所说的话(包括标点符号),同时告诉学生:如果把这三个句子(板书)组合在一起,则就可以组成一个段落(板书)但是这些句子的组合是有秘密的。(板书组合之秘)
3、入课:有什么秘密?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生独学
1、出示独学学习指南
(1)学习题的给定:
A题(5分):鹅的叫声(第3自然段)
B题(5分):鹅的步态(第4自然段)
C题(10分):鹅的吃饭(5、6、7自然段)
(2)学习指南(要求学生自行咬读)
①在以上三题中,请自选一题独自学习。
②找到对应的段落后,边读书边做学习卡上的作业题。
2、学习独自学习
三、小组学习
1、出示学习指南,并请学生自己阅读
①请就近找到同类(如:A类找A类)选题的人,组成学习小组(人数:2-4人)
②在学习小组内轮流修补他人做的题。
③做完后,推举1人。并请小组选定人后,集体给他出主意,帮他修补。(可要认真啰:若推举的人能得奖分,小组人员同得。)
2、小组学习
四、班级交流会
1、交流指南:
①小组自愿展示。
②请展示人按“报幕”-“讲述”-“道谢”程序做。
2、班级交流会。请学生及时评分,老师可及时鼓励。
五、课堂小结
老师说话:段落句子组合之秘:同类归框。并画图演示。
附:学习卡
A题(5分):鹅的叫声高傲(第3自然段)
一、逐句搜索信息(可填文中的关键词,也可自己概括):
1、第一句:提示语是:( )提示鹅叫声的特点是:( )
2、第二句:说鹅常做的事是:( )
3、第三句:作者看到的事实是:生客来时,鹅( ),篱笆外有人时,鹅( )
二、信息整理:
把上搜索的信息填入下图(括号里填提示语句中的内容,方框里填2、3句中的内容。注意:所填的力争简洁)
三、我的发现(像什么可多填)
1、看了以上的图,我想到:“提示语”句有点像( )第2、3句有点像( )
2、哦,我终于发现了:写提示语的句子,在段落中的作用是( )而其它句子的作用是( )
B题(5分):鹅的步态高傲(第4自然段)
一、逐句搜索信息(可填文中的关键词,也可自己概括):
1、第一句:提示语是:( )提示鹅步态的特点是:( )
2、第二句先写鸭的步态是:( )再写鹅的步态是:( )这是将鹅与鸭进行( )说明鹅的步态( )
3、第三句说鹅高傲得见了人也
二、信息整理:
把上搜索的信息填入下图(括号里填提示语句中的内容,方框里填2、3句中的内容。注意:所填的力争简洁)
三、我的发现(像什么可多填)
1、看了以上的图,我想到:提示语句有点像( )第2、3句有点像( )
2、哦,我终于发现了:写提示语的句子,在段落中的作用是()而其它的。句子的作用是( )
C题(10分):鹅的吃饭高傲(5、6、7自然段)
一、搜索信息(可填文中的关键词,也可自己概括):
1、在第五自然段中,提示语是:( )说鹅的吃饭( )
2、在这一段中,还写到了鹅吃饭有讲求:( )
①一日三餐,且需要三样东西:( )
②吃法是:先( )再( )后( )
③鹅在吃饭、吃水、吃草时,需要来回走动,但来去间鹅总是( )
3、在第六自然段中,说了鹅吃饭必须( )原因是( )。鹅见狗偷吃,发现后( )。尽管如此,鹅依然( )。若是饭罐空了,鹅似乎还( )。
4、在第七自然段中,交待虽然伺候人想办法把饭罐和水盒放在一起,但鹅还是( )。因此,在作者眼里鹅真是( )
二、信息整理:
把以上搜索的信息填入下图(括号里填提示语句中的内容,方框里填5、6、7段落中的内容。注意:所填的力争简洁)
三、我的发现(像什么可多填)
1、看了以上的图,我想到:提示语句有点像( )第5段中其它语句,以及第6、7段的一些句子有点像( )
2、哦,我终于发现了:写提示语的句子,在这几个段落中的作用是( )而其它句子或段落的作用是( )
识字片段教学设计【第四篇】
《林海》教学片段设计
曹相彪
1、教学内容
《林海》第十一册13课第2自然段:描写大兴安岭的“岭”。
2、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大兴安岭的岭多而温柔的特点,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生动细腻之美。
3、教学过程
(1)感知语言,体会特点。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独立思考: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交流讨论,理解语言。
生:我认为岭的特点是“多、温柔”我是从“……”这句话里看出来的。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
a、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的那种险句。
生:我从“这里的岭的确很多”看出岭多的特点。
生:我从“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看出兴安岭的样子多,也可以说明它不但多而且温柔。
生:我从“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的那种险句”可以看出兴安岭温柔的特点。
师:“云横秦岭”的岭是怎样的?
生:秦岭是“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的。
师:能不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大兴安岭”和“秦岭”。
通过画“大兴安岭”和“秦岭”理解孤峰突起和盛气凌人的意思,并明白写秦岭是为了突出大兴安岭的温柔的特点。
师: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应读出温柔的语气)
生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最后男女生赛读。
b、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生:通过“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说明岭多的特点。
生:通过“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说明岭多的特点。
师:你认为这个句子该这样读?为什么?
生:我认为这个句子应读出赞叹的语气,因为“多少条岭啊”这是作者发出的感叹。
生:我认为“疾驰、几个、既、也”这几个词语应该读得重一点。
指名读,先学生评议,再进行全班齐读。
(3)感情朗读,体验情感。
师配乐朗读,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学生的反复练读,将体会到的大兴安岭的特点和语言的生动细腻,用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并熟练成诵。
4、教学新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上教学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1)珍视阅读体验。阅读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一次审美体验,必然带有一定的个性化的成分,存在学生间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和个性化的东西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财富,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以认可和鼓励,并利用这种差异进一步推进教学――“自己动手画一画大兴安岭和秦岭”,以促进学生阅读的深入,阅读能力的提高。
(2)解放阅读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去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美。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充分的,阅读思维空间是开放的,从感知性阅读到理解性阅读到品味性阅读,保证了阅读主体的解放。
(3)重视阅读积累。阅读教学中阅读的功能不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对情绪的体会和把握,与之相伴的是思维水平的'提升和良好语言的形成。教学片段中充分注意到了理解词句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品味语言和感受语言的结合,通过熟读成诵,积累了优美的语言材料。
林海
北大附小 潘东辉
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了解大兴安岭的美景及产生的联想。
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
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
1.自制《林海》录像。
2.自制投影。
教学过程 :
1.导入 :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林海》
齐读课题:《林海》。
(《林海》)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思路,学完了第一节,请大家回忆:
(1)作者来到大兴安岭的感觉是什么?
(作者来到大兴安岭的感觉是亲切、舒服。)
齐读第一节,读出这种感觉。
板书:亲切 舒服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大兴安岭的?
(作者是从岭、林、花三方面描写大兴安岭的。)
板书:岭 林 花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大兴安岭的美景及作者产生的联想,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练习感情朗读。
2.我们讨论的第―个问题是:作者是怎样抓住岭、林、花的特点表达亲切舒服的思想感情的?
(1)请一位同学读写岭的段落,大家思考:岭有什么特点?
(一名学生读岭的段落。)
讨论:岭的特点是多和温柔。
板书:多 温柔
作者是怎佯抓住岭的特点写的?请你按照读句子、抓特点、谈理解的步骤来说说自己的见解。
讨论。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从“的确很多”可以看出岭多。
“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从“多少”看出岭多,从“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也看不完看出岭多。
“………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从“大不一样”看出大兴安岭的温柔,因为秦岭是雄伟、险峻的,而大兴安岭和它大不一样。
“……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从“点”看出岭的温柔,因为它们的差别不大。
“……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从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看出大兴安岭的温柔。
师加示意图说明
“……既看不完,也看不厌。”从看不厌看出了大兴安岭的温柔的美。
“每条岭都是
作文片段教学设计【第五篇】
六、布置习作
同学们,美丽春天已经来到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有许多景物值得我们去写。今天回去后,就请你用老师教给的方法,选择一种春天里的景物来写一写,好吗?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