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汇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汇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第一篇】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第二篇】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和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本信息窗展示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图片以及相关文字说明。其主要信息有白鳍豚数量的变化情况;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大熊猫数量的关系;20xx年与20xx年人工繁育东北虎数量的比较。根据上述信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问题,进而研究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数量变化情况的情境引入课题,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

(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这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0xx年只数 + 300只=1980年只数

1980年只数 - 20xx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xx年只数

(4)教师板书20xx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汇报:如用a表示20xx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a+300=400。

(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400(板书)。

设计意图由于直接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白鳍豚20xx年只数和1980只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这个问题进行细化,减少坡度,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根据x+300=400:等号左边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等号右边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

像上面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出示天平)

(1)提问: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学生对天平的用途、构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

(2)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砝码。放正方体的一头重。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天平平衡吗?

右盘加上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

(3)天平左盘放入10克砝码,右盘放入20克砝码。

提问:观察天平平衡了吗?如何使它平衡?(左边再加上10克的砝码就平衡了。)

提问: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

10+10=20(板书)

(4)天平左盘放入一个20克砝码和一个小正方体,右盘放入50克砝码。

谈话:小正方体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用X克来表示。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可以怎样写。

20+x=50(板书)

(5)出示两台平衡的天平:一台左盘放两个50克砝码,右盘放一个100克砝码。另一台左盘放4个x克的小方块,右盘放一个200克砝码。

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

50+50=100 4x=200(板书)

(6)谈话: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天平平衡的现象可以用等式来表示。像前面我们研究的x+300=400借助天平就容易理解了。

设计意图此处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初步体验和感受方程的含义。

3、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0xx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

(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20xx年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

师生总结: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人工养殖的只数10=野生的只数

10x=1600

如果用x表示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数,那么x10=1600

(3)学生打开教科书57页,结合图示进一步理解以上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

4、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计到20xx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xx年的3倍还多100只。

(2)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东北虎20xx年的只数与20xx年只数的等量关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画一画,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汇报:

20xx年的只数3+100=20xx年的只数

列式为: 3X+100=1000 (板书)

画图为:天平的左盘是3个X和一个100,右盘是1000。

提问: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xx年的只数。)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合作学习的基础,第三幅情景图的学习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

5、揭示方程的意义。

(1)提问: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 10+10=20 20+x=50 50+50=100 4x=200 10x=1600 3X+100=1000,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一类。

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2)组织学生讨论: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说明理由。

(3)组织学生交流: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发现方程的本质特征,进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归纳的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 加强应用

1、出示自主练习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出示自主练习2,看图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出示自主练习3,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性的,第1题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考察了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第2题重点使学生明确要根据天平平衡时左边质量=右边质量的关系列出方程;第3题则结合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四、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这节课我们以国家保护动物为话题,认识了方程,方程可以为我们的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总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鳍豚20xx年和1980年数量关系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熊猫、东北虎的数量变化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交流、讨论,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集体思维,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第三篇】

教材内容:

《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更习惯运用算术方法解题,这是因为他们之前长期用算术的思路思考问题,再学列方程时,往往会受到干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过渡和对比,克服干扰,多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而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想着重突出这么几点。

1、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串,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考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借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 (2)4x12

(4)72=x+16 (5)x+85 (6)25÷y=

(生:1、4、6是方程。)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设计意图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讨论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说的真好,那么请同学观察这幅图(P57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方程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设计意图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那么它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就叫做叫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请同学在书中找到这两个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并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齐读的时候,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你们能说出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么?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生: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例1解析

师:(出示例1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板书:x+3=9)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借助天平(电脑显示)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想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

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平两边还平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2)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为X=6使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我们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设计意图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解方程要注意:(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设计意图再一次强调,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掌握解方程的正确格式和步骤,再今后的解题中不会出现格式错误的问题。

3、巩固练习

师:你会学老师这样解方程吗?

请同学们解方程x+=, x+19=30。

先独立完成,再招学生板书练习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在理解例1的解法后再完成本题,巩固对同种题型解题方法的认知,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4、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4

师:刚才的题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那么下面的题你们会解么?(出示题目:x-2=15,=4)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4并说出你这样做的根据。

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出上面两道方程,并板书、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

师: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

生:我们计算的过程是解方程,而x=17和x=是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不同类型方程的解法,让学生享受到自学的乐趣,明白解这类方程就是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让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与此同时再复习巩固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填空

(1)含有( )的( )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方程的解。

(3)求( )叫做解方程。

(4)x-15=20 这个方程的解是( )

指名学生口头回答。

2、解下列方程

x+= =4

x-6= x+5=32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3、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解方程和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第四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出示57页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7页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学生自学后汇报。(板书)齐读两个概念。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完成做一做:X=3是方程5X=15的解吗?X=2呢?(完成后汇报)

生:X=3是方程5X=15的解,因为X=3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生:X=2不是方程5X=15的解,因为X=2时左边5×2=10,右边是15,左边和右边不相等,所以X=2不是方程5X=15的解。

(二)解简易方程

1、复习等式的性质

师:前两天我们学会了等式的性质,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1)如果5+3=8,那么5+3-3=8()

(2)如果50-13=37,那么50-13+13=50()

(3)如果a-7=8,那么a-7+7=8()

(4)如果X+9=45,那么X+9-9=45()

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我们齐来说一遍。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引出课题。

师:(3)(4)题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们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质对方程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将应用等式的性质来帮我们解方程。(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3、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

师:这个方程用天平怎么表示呢?

生:天平左边放X个和3个球,右边放9个球。(电脑显示)

4、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

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平两边还平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5、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为X=6是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6、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电脑显示:解方程要注意:

(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7、看书质疑

8、学生练习

师:你会学老师这样解方程吗?请同学们解方程X+=,x+19=30。

9、学生板书练习集体订正

师:你是怎样解这个方程的,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减19.

生:使方程一边只剩X。

师: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

生:我们计算的过程是解方程,而x=11是方程的解。

10、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4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4说出你这样做的根据

生:我根据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方程两过仍然相等来解这两个方程的。

三、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1、下面的方程你打算怎样算。

①X+=

②X-=4

③X-6=

④X+5=32

2、我会填。

(1)含有()的()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方程的解。

(3)求()叫做解方程。

(4)x-15=20这个方程的解是()

3、我会选

(1)χ+32=76的解是()

A、χ=42B、χ=144C、χ=44

(2)χ-12=4的解是()

A、χ=8B、χ=16C、χ=23

(3)χ+8=60的解是()

A、χ=480B、χ=52C、χ=

(4)χ-=的解是()

A、χ=5B、χ=20C、χ=2

4、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5、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你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解方程吗?

学生练习

四、全课小结,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解方程和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完成课本63页练习十一第5、6题第1、2横行。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教师创设生活情境,使孩子在一个充满鼓励,充满肯定,充满分享,充满赞美的环境中学习。培养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们都做些什么? 生:看电视、补课等。

2、师:出去玩同样会学到知识,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 上周日小明和妈妈去公园玩就遇到了好多数学问题。 (课件显示)小明最喜欢坐飞机了,于是妈妈给了他一些钱,让他自己去买票。(课件显示)他花了5元钱,还剩15元,妈妈给了小明多少钱,你们知道吗? 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并列式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用含未知数X的方法进行汇报 肯定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教学例题 (课件显示)玩下一项游乐项目,先去买票,票价6元,买两张,还剩38元,你知道这次妈妈又给了小明多少钱吗? 想一想,这组信息中蕴含着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汇报。 师肯定学生发言。 下面,我们就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做? 学生猜想。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找出的数量关系,根据刚才讨论的结果来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吧?。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归纳步骤。 师:学到这,请同学们回顾并讨论一下,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时经过了哪些步骤? 学生充分讨论后汇报。 师:看看数学专家是怎么归纳的呢?(出示投影) 肯定学生,赞扬学生。

三、实际应用

1、师:小明玩了半天,他和妈妈都感到口渴了,不知买什么饮料好。谁愿意帮小明出出主意? 师:现在我们虚拟购买饮料的场景。我当售货员,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买饮料。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求每瓶水的价钱。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请其他同学针对他们的思考方法和解答过程提出意见。

2、(课件演示)小明选择了买酸奶。 (出示小票)看了小明的购物小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数量) 学生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后小组成员互评,并给有困难的同学帮助。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3、最后,妈妈还剩下38元钱,要买些水果回去,看到苹果每千克3元;梨每千克2元;香蕉每千克6元;桔子每千克4元,可还要剩下20元钱买生日蛋糕。如果你是小明,你想卖哪种水果呢?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算一算,看看能买几斤? 学生可讨论,可试做。做后汇报。

四、全班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从各方面回答。 师: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课后让我们继续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知识,要学会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你才能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16 2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