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汇总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汇总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和初读,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采用查词典、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呼风唤雨、农耕社会、依赖”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作者“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初步学习用这两种方法写现代科学技术的其他发明、发现或者其他改观。

4、围绕第二自然段自主提问,并解决问题()。通过“发现”和“发明”的对比学习,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改观。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学生向老师们介绍自己的姓名,说说自己的老家在哪里,用家乡话说一句欢迎词。

一、理解课题,检查预习。

1、理解“呼风唤雨”。

师:请同学们看录像,看到什么说什么。

生:看到太空漫步、潜入深海、可视移动电话、高速火车、潜艇、飞机、火箭、互联网、机器人、视频聊天……

师:这些新事物都是20世纪涌现出来的,一个世纪有多少年?

生:100年。

师:20世纪是从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1900年到1999年。

生2:1901年到2000年。

师:2种记法都可以。我们现在是什么世纪?

生:21世纪。师:21世纪是从从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2000年到2099年

生2:2001年到2100年。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出示课题)

生:齐读《呼风唤雨的21世纪》

师:介绍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师:检查学生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

生:自读词语。

师:请学生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生1:读词。

师:21世纪是从从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2000年到2099年

生2:2001年到2100年。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出示课题)

生:齐读《呼风唤雨的21世纪》

师:介绍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师:检查学生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

生:自读词语。

师:请学生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生1:读词。

师:读得认真,有一个音读错了,纠正:不是“海航船舶”而是“远洋船舶”。

生2:读词。

师:纠正“潜入深海”的“潜”的读音qián,是第二声。(示范板书:潜qián)

生:齐读“潜入深海潜。

师: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知道?也可以猜一猜。

生1:我猜“依赖”的意思是依靠。(你猜的真对)

生2:“远洋船舶”的意思是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

生3:“潜入海底”就是深入到海的最深处。

生4:“呼风唤雨”古时候是指神仙的本事。

师:有一个词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农耕社会”。出示图片,介绍农耕社会的情况。

生:齐读词语。

二、再读课文,学习质疑。

围绕第二自然段为例提问。

师:(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朗读。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生一问一答朗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设问句,自问自答。

师:设问句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同学们以后写作时也可以用。预习时大部分同学都提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在板书的课题旁打?)今天我们就围绕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来展开学习。

师:请同学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1:读第二自然段。

二、再读课文,学习质疑。

围绕第二自然段为例提问。

师:(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朗读。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生一问一答朗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围绕第二自然段提问题吗?

生1:这些发明和发现指的是哪些呢?(板书:发明 发现?)

生2:人们的生活为什么会改观呢?(改观在哪里?)(板书:改观?)

生3:为什么20世纪的发明发现要比上百万年的发明发现的综总和还要多?

师:这个问题我们马上就能回答。

生:读设问句,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

师:我们的问题都集中在发明、发现、改观这三个关键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书上的冒泡,请学生读一读冒泡里的问题?(课件出示)

生读:“发明”和“发现”有什么不同?

三、解决问题,感悟写法。

师:“发明”和“发现”有哪些呢?找一找。

生:读第四自然段。(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

生:“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是发现;“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是发明。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

师:(课件出示词典里两个词的解释。)

生:读解释。(发现:利用科学技术,经过探索发现,看到或找到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师:(课件出示两句例句。)

生:选词填空(发明、发现)。

师:同学们都会用这两个词了,请男生读发现的句子,女生读发明的句子。

生:男女生合作读。

师:作者把发明和发现写出来,有什么特点?

生1:举例子。(板书)

生2:并列句式。

师:齐读句子,把动词加重,体会到什么?

生:齐读句子。

师:作者用词的精妙,读起来朗朗上口。(板书:精妙)

生:齐读这句话。

师:除了课文上介绍的发明发现,20世纪还有其他的发明和发现吗?

生1:电脑。

生2:空调。

生3:霓虹灯。

生4:试管婴儿。

生:……

师:同学们搜集的可真多,老师也在课外搜集了一些,请同学们读一读。

课件出示:20世纪的发现:放射线、维生素、青霉素、激光、dna、太阳风……

20世纪的发明:计算机、核武器、人造卫星、空调、洗衣机、霓虹灯、冰箱、立体电影、数字音乐、无线电、塑料、石英钟、拉链、圆珠笔……

师:读都要读这么久,那么是不是读完这些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就完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省略号。

师:请同学们仿照课文说一说一两种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

生:达不到要求。

师:课件出示词语帮助同学说。(普及、制造、发射、使用、开启、欣赏)

生1:20世纪,人们发明了电脑,开启电电子、脑,就可以欣赏到音乐。

生2、3、4:……

师:那么在古时候是怎样的呢?有对比才更能体现20世纪的改观,也就是同学之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读3、4自然段。

生:自读。

师:古时候人们依赖神仙,要是老天爷不高兴了,人们就只能饿肚子甚至流离失所。

师生合作读:那是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师:仅仅没有这几样东西吗?

生:不是的。

师:学着作者的样子说一说。

生1:那时没有电影,没有电脑,没有空调,也没有数字电视。(建议把空调改成数字音乐,这样都是视听娱乐方面的)

生2:……师:引读下一句:当时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生: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说说,神仙就是现在的人们。

生1:“千里眼”就是现在的雷达、可视电话。

生2:“顺风耳”就是现在的电话。

生3:腾云驾雾的神仙就是现在的飞机。

师:这真是——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从“忽如”知道了20世纪的变化快、多。

……

师:20世纪的变化(大),内容(多),速度(快)。

生:对比着读古今这两段话。

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生:作比较。

师:把古今变化作比较,更加突出20世纪的变化大。

四、举一反三,畅写体验。

师:请同学们再看录像。师引语:过去人们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闲杂人们发现了月球。过去人们希望怎么样,所以现在人们发明或发现了什么呢?静静地想。

生:仿“作比较”的表达方法写写过去人们希望怎样,20世纪人们发明或发现了什么呢?交流。

师:课堂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还产生哪些新的问题呢?

生:……

师: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陆续解决。下课。

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

qián        发明?            用词精妙

潜          发现?            举例子

改观?  ?        作比较

四年级《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第二篇】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思考: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吗?

初知大意,学习字词。

听课文录音,你有哪些不懂的词语?

同桌交流,全班体会。

读书交流,整体感知。

自由读文。

“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可以说成“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

课文中呼风唤雨的英雄是谁?靠什么呼风唤雨?一问一答的表达(设问)有什么好处?理解体会“发明”与“发现”的区别。

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理解“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②“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古代人们有哪些幻想和愿望变成了现实?(土行僧……地铁,一日千里……飞机,想入海……潜水艇。。。。。。。)

③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哪些不一样?

④在人类历史的百万年间,我们只用了短短的一个世纪,短短的一百年,就将祖先的那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在哪儿?那就美美地读一读。

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例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5、课文中引用罗素的话总结了以上内容,全班齐读。科学技术还会怎样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四、发挥想象,延伸拓展。

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一下你心中明日的美好生活。

小学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

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图片,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生:刚刚过去的20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3.全班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问题:生:怎样呼风唤雨?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

生:呼风唤雨靠什么?

生: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助解决?

生:一些神仙的一些法术。

师:呼风唤雨,原本指人想象中的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就是支配自然的能力。在电视中、故事里,你知道谁具备了呼风唤雨的能力,能为我们介绍?

生:孙悟空 观世音……

一、预习探究:

过渡:呼风唤雨在课题中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要用心读课文就可以体会。为什么这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读了课文时候,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板书问号)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边读边思考:20世纪的百年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二、合作交流:

1、师: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

(1)自己读一读词语。(2)学一学:

2.师:词语读得好,课文读得怎么样?我找五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生1:(读课文,一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

生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总和。”

生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来形容。”

师:孩子们读得非常努力,听得也很认真。

3、小组讨论交流:

三、品读体验:

1.师:我们读了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请哪位同学说说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

2.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当然是人类。

3.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4.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课下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谁来说说。

师过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上节课我们提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1、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

2. 交流。

(1)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

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你们来想一想。

4. 师:好了,谁来说说?

生1:20世纪的成就很大。

生2: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

5.师总结:是啊,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是哪句诗呢?

指名学生回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结合课文理解句子: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6 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7.指导朗读: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

8、区别“发现”与“发明”

(1)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世纪,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发现了很多,也发明了很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板书:

人类登上月球 人造飞船 人造卫星

潜入深海 潜水艇 电视

远洋船舶 飞机 原子核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飞船登上月球,人造飞船这是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已有奥秘,这是发现。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4)师总结:例:发现原子核

(5)师:把你的正确答案写在表格里。

发现

发明

人类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人造飞船

人造卫星 电视

潜水艇 飞机 远洋船舶

四、巩固延伸:

1.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朗读一遍,再一次感受一下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畅想讨论交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未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2.师:我们在享受20世纪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第五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学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通过学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感受到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题目为《呼风唤雨的世纪》。如何理解“呼风唤雨”“世纪”?“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2.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完成练习。

3、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会读):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2)、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生字

3、写生字。分析字形。板书赖,指导拿笔姿势及书写姿势。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第1自然段),齐读。

2、读一读,想一想,是谁来呼风唤雨?又是什么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第二自然段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提问一人读,其他生思考)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生:这是一个设问句。

3、老师听**同学读课文时发现两个词,谁能告诉我怎么理解“发明”“发现”?

发现:原先存在的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和规律,现在被人们探索出来了。

发明:原先不存在,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练习

4、默读课文,用“_______”画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

(1)提问生答。上百万年历史又叫什么社会?——农耕社会板书

(2)农耕社会有什么特点。——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提问。谁还能举两个例子?

(3)那时候什么都没有,那人们怎样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呢?——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提问

谁能和老师分享下这几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腾云驾雾”指能乘着云雾在天上飞。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曾出现这两个人物,他们是玉帝的得力耳目。孙悟空闹东海、搅地府后,事达天庭,玉帝询问“妖猴”来历,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将“妖猴”的来历奏明。

这几个词语在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这种美好愿望用课文中一个词来说其实是一种什么——板书幻想

(4)齐读课文揣摩农耕社会生活状况。(从那时候到美好愿望)。

(5)可是到了20世纪这些幻想纷纷变成了什么?——现实。(板书)

(6)美好愿望从幻想变为现实,文中用了哪一句诗来描写的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现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速度之快以及范围之广,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一项不到的惊喜。

什么写作方法?------引用。大家写作的时候可以加以运用,会让你的文章更有说服力。有感情朗读诗句。

5、用“~~~”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20世纪有这么多的成就,大家想一下农耕社会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到了20世纪分别靠什么来实现的呢?——望远镜,电话,飞机

回过头来看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农耕社会和20世纪的生活状态,这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板书作比较。写作要加以运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6.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提问回答。齐读。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呢?齐答。

科学技术。(罗素引用)

7、科学技术将20世纪变成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咱们现在的21世纪呢?

火箭、机器人等等

8、你收获到了什么?

好好学习,创造更多发明发现

(四)拓展延伸

1、课后搜集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看谁搜集得又多又好。

2、课下运用今天学到的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1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农耕社会科学技术20世纪

幻想————————现实

16 66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