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

一、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 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 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二、 重点难点

重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 教学准备

相等梯形若干个、小剪刀、挂图

四、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铺垫引导

1、 前面我们推导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记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吗?(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2、 把不知道的'转化成知道的从而得出结论,是我们常用的探究新知的方法。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1、 出示主题图:这是一个堤坝的横截面,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横截面是梯形,上底是20米,下底是80米,高是40米)

2、 今天我们就一起动手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梯形的面积)

3、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通过转化的方法,自己动手拼一拼或剪一剪,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巡视指导)

4、 小组内交流方法。

5、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1)平移法

用两个大小完全一致的梯形。经过旋转、平移组成平行四边形。

(2)分割法

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3)割补法

取两条边的中点(中位线)剪开,经过旋转、平移组成平行四边形。

得出结论: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S=(a+b)h2

(三)巩固练习

1、 P28试一试。(在练习中,针对错误比较多的,进行集体讲解,少的则个别讲解)

2、 P28练一练1题,继续巩固练习。

(四)总结全文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五、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S=(a+b)h2

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采取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来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但在学生探索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大多只停留在平行四边形上,也就是书中的第一个例子。在课堂练习的时候,由于公式记得不牢,在求面积的时候经常忘了除2。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篇】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小学制数学第九册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旋转和平移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探索合作,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体验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若干个。

学具准备:

各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说出它们的面积公式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回答,依次出现相应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提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是用底×高÷2?

2.教师设疑:出示一个梯形,想一想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二、教学新课:

(一)、引入课题:那我们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做实验,共同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实验探究:

1.猜一猜:

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能拼成什么图形?

② 梯形的面积会跟梯形的什么有关呢?

2.小组合作实验,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利用手里的学具(标出上底、下底和高),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试着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思考: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怎么拼?

② 拼成的这个图形的面积跟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③ 你觉得梯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3)小组合作,学生实验。

3. 实验汇报。

4. 引导学生看图并提问:这个梯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现在给你一个任意梯形,你都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怎么求?为什么?

5.概括总结、归纳公式。

教师提问:

①为什么计算梯形的面积要用(上底+下底)×高÷2?

②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三、练习:

(一).基本练习:

(二)解决问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能详细的说说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吗?

五、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

s = (a+b)×h÷2

教学反思: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一、动手操作 培养探索能力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首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梯形与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再让学生用一个梯形,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两次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发散验证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对学生的五花八门的想法不急于评价,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一理,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拼、移”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推导验证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不够清晰,对于推导的过程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如果让他们充分地操作体会,时间又不允许。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也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教学重点: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它们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

2、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各是多少厘米,并画出它的高。

3、教师导语: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面的形状是梯形,(出示一辆汽车侧面图)如汽车玻璃就是梯形的,那梯形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呢?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推导公式

(1)猜想:

让学生先猜测一下梯形的面积可能和哪些量相关。

(2)操作学具

①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②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③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学生预设:

方法一: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方法二: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方法三:把一个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利用这些方法都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下面我们先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来共同推导梯形的面积。

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拿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先重合,再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顶点,使一个梯形逆时针旋转180度,使梯形上、下底成一条走线,然后把第一个梯形的左边沿着第二个梯形的右边平行移动,直到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2)观察思考

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

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问: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上底+下底)×高”求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除以2?

③在小组内尝试上面另外几种不同的转化方法,如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方法一: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方法二: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上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2个梯形上底+三角形底)×高÷2

=(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

④字母表示公式。教师叙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第二层次,公式应用。

(1)出示课本第89页的例题。同学们知道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哪个吗?下面是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

(2)学生尝试解答。

(3)展示台出示例题的解答,反馈矫正。

(4)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强调计算时不要忘记除以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1、2和3题。

(2)讨论完成练习十七第4和6题。

四、全课小结。(略)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例3S=(a+b)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36+120)×135÷2

S=(a+b)h÷2=156×135÷2

=10530(平方米)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第四篇】

教学目的:

1、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地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若干个梯形图片(其中有两个完全一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2、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

3、创设情境:

投影显示:

启发谈话:同学们能依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展开

1、操作探索

⑴拼一拼,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

提问: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怎样拼的?演示一遍。

⑵看一看,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提问:你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了吗?

出示小黑板: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⑶想一想: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师板书。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上底+下底)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

⑷做一做:计算“前面出示的梯形”的面积。

2、扩散思维

师:如果我们手中只有一个梯形,你们能不能自己动脑想出别的计算方法推导它的公式?下面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生1:做对角线,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生2: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生3: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好多种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与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3、抽象概括

师: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你会表示吗?

生:s=(a+b)h÷2

4、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p81做一做(一人板演)

三、应用深化

出示例子: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米,渠底宽米,渠深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释:举例说明“横截面”的含义。学生尝试计算:

(+)×÷2

=×÷2

=÷2

=(平方米)

答: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平方米。

2、反馈练习:完成p82第1题

四、巩固练习:p82第2题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p82第3、4题

教学反思: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积极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获得感性材料,为概括出新概念、总结新方法打下基础。

在教学是我注重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16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