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精彩12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与多样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与理解,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情感?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理解杨万里的主要文学成就;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两首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诗歌传承下来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与诗人相遇

1.导入新课

齐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⑶晨星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它们共同描绘的是劳动情形。劳动是最美的,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劳动是最美的,更是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更是因为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杨万里的《插秧歌》,和古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

2.走近《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 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 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3.走近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并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不仅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等。

二、读,与诗人相通

1.《芣苢》诵读感知

⑴播放童声朗读,注意读音,把握基本意思。

⑵读准字音(见课件)。

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翻译诗歌。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⑷朗诵这首诗歌要注意哪些要领?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2

1、认识6个生字,会写“田、映、云、树、农、民”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劳动之美,再进行续写。

4.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预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生字、读读课文;

教具:生字卡片,小黑板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所以今天老师要送一个小礼物给大家,这是一则小谜语:“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学生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与镜子有关的文章,看看作者在文中把什么比作了镜子。(板书课题:插秧)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插秧”是什么意思?谁插秧?在哪儿插秧?

指导学生观察书上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图中戴斗笠的人把水稻的秧苗插在稻田里的活动叫插秧。

究竟是谁插秧?在哪儿插秧?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1、已知预习过,预习过生字吗?

请生说说学过的`识字方法,

(1)借助拼音;

(2)问别人;

(3)联系上下文猜字;

(4)听别人读……

2、自读课文和生字。

3、运用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老师把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请到生字卡片上,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游戏来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先齐读,再开火车生字组词。

4、把生字朋友送回课文家中,请生读文,其他学生听,诗里面把谁比作了镜子?

为什么把水田比作镜子?生回答,引读一小节。(相机板书)齐读。

全班齐读课文,解决先前质疑的两个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是谁插秧?在哪儿插秧?从哪知道的,读出来。

生回答。读第二小节。(板书)

连起来读一读。

1、小组读课文,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2、全班交流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一评。

师:老师为什么能读得好呢?因为我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我一边读课文一边用脑子想象美丽的图画。比如:我读到映照着蓝天,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蓝蓝的天空,读到白云就会想起雪白的云朵,这样自然就能读得有感情了。不信,你们也试试。请愿意试试的孩子起立读。

2、学生练读。师设问:水田里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给你什么感觉?农民伯伯在这么美的环境中插秧是什么心情?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的美和农民插秧时欢快、充满希望的心情。

3、配乐朗诵,尝试背诵

(1)指名背。向同学们介绍,你是怎么背会这篇课文的?

(2)会背的站起来背。

小朋友们,你们想想水田这面镜子里还会映照着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鸟儿、彩虹、花儿……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现的情感。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重章叠唱、对比及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

3、通过诗歌感知古人的劳动生活,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顾关于劳动的诗歌,引入《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

二、新课。

(一)《芣苢》的学习

教学主线:读——想象——感悟

古人云: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自由朗读,描述想象的画面,并谈谈感悟。

引导性问题: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在做什么?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说明:

(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想象和感悟。(个人读、齐读、二重唱式齐读)

(2)适时引入材料,辅助诗歌理解。

(3)立足文本,文本细读。结合汉字字形,想象人们采芣苢时的动作表情,体会“掇”“捋”“袺”“襭”等动词变换的作用,以及所体现出的收获喜悦。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

任务驱动:如果将这首诗改编成一个课本剧,作为编导,说说你的理解和考量。

引导性问题:剧情梗概?舞台背景如何设置?时间?(麦收季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雨后初晴……)地点?(苏辙家的院子,还是田间地头?)主角是谁?动作、表情、心理是怎样的?诗歌的主题?

说明

(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想象和感悟。(2)立足文本,文本细读。结合汉字字形知识,体会“赖”“替”“舞”“急”“多”等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小结。

三、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的诗歌,写1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鉴赏。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要在诵读中体会其重章叠唱,回环往复的特点,感受其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的意境美和画面美,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概括《诗经》的艺术特点。

[素养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诵读诗歌,把握其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3.赏析诗歌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写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体会诗歌表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以为不习《诗》,都没法子说话,一开口就是鄙陋庸俗。它的语言方式就是谦谦君子雍容揖让的典雅之风。我们已经通过《关雎》和《蒹葭》倾听了先民的歌唱,领略了中国诗歌源头的美丽。今天,我们继续聆听先民的心声《芣苢》,感悟他们劳动的情景。

 环节一:知人论世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2.《诗经》六义

六义  体例  风 土风、民谣。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

      雅 宫廷乐歌。西周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小雅,“二雅”。

      颂 祭祀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手法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叙事。

         比 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打比方。

         兴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起兴、发端。

3.诗经的思想内容

写奴隶的觉醒   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

写征夫的思乡   如《小雅•何草不黄》、《小雅•采薇》等。

写思妇的怀念   如《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

写劳动的过程   如《周南•芣苢》、《豳风•七月》等。

写男女的爱情   如《秦风•兼葭》、《邶风•静女》《卫风•氓》等。

4.了解“四言诗”

四言诗: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作为当时四言诗的代表。

5.了解时代背景

《周南•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芣苢时所唱的歌谣,应是社会比较清明、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们尚能安居乐业的周公时代的作品。

6.解题

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环节二: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

芣苢(fú y)  掇(du)  捋(lu)

袺(jié)     襭(xié)

任务活动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引起共鸣。

任务1:聆听诗朗诵,划分节奏,标划重音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任务2:自由朗读,感悟情感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品诗中之韵,感音乐之美

任务说明: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 韵就是一个字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的字 叫“同韵”,诗人在句末使用同韵的字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给诗歌造成 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还要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

思考1:这首诗歌的韵律美是如何体现的?

通过大量的重章叠句和回环往复,产生了明快的音乐感。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运用了双声叠韵之手法。 全诗总共变换了六个字,在声韵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特点。第一句中的“采”(ci)和第二句中的“有”(yu)由于古代语音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但第三句中的“掇”(du),第四句中的“捋”(lu),第五句中的“袺”(jié),第六句中的“襭”(xié),至今仍然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这使得其节奏舒卷徐缓,也在内容中形成了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循序渐进之效,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以及情感体验上都耐人寻味。

任务活动二  品诗味语言,鉴诗歌画卷

任务说明: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王维诗与画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中“诗中有画” 在后世广泛用于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歌精练的语言,能够凝聚时间的流转,将情景再现,让读者身临其境。

思考1:解释下面的词语,并解释整首诗歌的意思。

采采 茂盛的样子。

薄言 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  取得,获得。

掇  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捋  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袺  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译文】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得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5

【教材说明】

本篇课文选自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通过人物通讯、新闻评论、古代诗歌的学习,理解劳动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也塑造着人的思想品格这一主题,让学生深刻感知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学情分析】

以高一学生现有的诗歌鉴赏水平,能基本掌握诗歌含义,但对诗歌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尚欠缺。所以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上,并逐层深入到对诗歌思想内涵、现实意义的指导上。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杨万里的主要文学成就,了解中国田园劳作诗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重章叠唱及诚斋体在两首诗歌中是如何体现的,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

让学生感悟、鉴赏中国古代诗歌语言文字特有的魅力,并能在今后的写作中做到用词精准、语言生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生活艰辛却充满乐观的精神,激发学生悲天悯人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文化传承与理解

通过诗歌描绘的古代普通民众的劳动场景,深刻体会劳动的本质,传承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劳踏实的美德,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在平凡岗位上挥发光与热的劳动理想,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重点】

赏析技巧,品鉴语言,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欢愉劳动场景中隐藏的普通劳动者的艰辛与乐观。

【教学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融合进行教学。

观看《水稻的一生》创设情境。

研读对比,完成导学案表格,掌握重章叠唱及诚斋体诗歌的特色,以及诗歌所蕴含的思想主旨。

拓展阅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了解中国田园劳作诗的艺术成就。

升华主题,探究劳动本质。

【教学流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观看李子柒视频《水稻的一生》。

导入语

水稻的一生背后凝聚了无数辛劳的汗水。之前我们学习了人物通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他的劳动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张秉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精神,在平凡岗位取得不平凡成就;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钟扬,他对“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不懈探索,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这么一群岌岌无名的普通劳动者,并未留下浓墨重彩之笔,他们却是推动中华巨轮扬帆远航的中坚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经﹒周南﹒芣苢》和杨万里的《插秧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进行劳动教育的情绪铺垫。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6

【教学重难点】

学习我国人民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理解劳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导读分析法。教师给出导读思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分析。

2.读写互促法。以阅读任务带动写作热情,以写作任务促进阅读深入。

【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阅读并完成《金版学案》P47任务一、任务二

【教学过程】

解读两首诗歌,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和意义,总结单元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说说所了解到的《诗经》。

【古代文化常识】

1.《诗经》

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6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文学常识积累】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如《插秧歌》。

【课堂研读】

①诵读《芣苢》,简要概述其中呈现了怎样的劳动场面?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诗歌对比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古人劳动生活,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01导,与诗人相遇

1.齐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⑶晨星里荒秽,戴月荷锄归。

它们共同描绘的是劳动情形,下面我们再进入古人的劳动之中,学习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2.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随父兄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守丧期满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因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河南推官。宋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宋徽宗时罢职居许州。政和二年(1112),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春秋集解》等行于世。

02读,与诗人相通

1.解题:“文氏”即文姓,苏辙长女嫁于文氏家族,文氏外孙是长女之子。

2.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场圃pǔ村酤gū闭廪lǐn

3.把握节奏,再次朗读。

朗读指导:七律阅读节拍有两种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朗读时要注意节奏,读起来要有抑扬顿挫之感。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宋)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4.指名翻译诗歌。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有各孙辈来替我收割。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5.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描写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

补充:苏辙后期仕途不顺,接连遭贬,晚年退居颍川,潜居颖滨,他深入到农村生活之中,对百姓疾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时期苏辙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视作,多反映农民的劳苦生活。这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

03品,与诗人同行

1.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可以看出,这次收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颔联写已经下了三夜的雨,终于盼到了日出,所以这次收麦具有抓住时间抢收的特点。由颈联中的“饥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麦子还非常劳累。

2.这首诗的前两联都含有对比,请予以具体说明。

诗的首联中的“新麦”和“陈谷”是新与旧对比,“诸孙”和“老人”是幼与长的对比。颔联中,“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是天气坏与天气好的对比,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3.诗歌标题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收麦的情景,这样的叙事安排是否合理?

合理。诗歌以“收麦”为叙事线索,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在田中忙碌收麦的情景,但透过颔联中邻家的忙碌紧张,仿佛看到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时忙碌的情景;而颈联的两个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外孙辛苦劳作的“饥乏”与“苦辛”;尾联诗人毫不吝啬的赞美再次证明了外孙收麦的辛劳。诗人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收麦辛劳,但诗歌侧面描写麦收季节繁忙的劳动景象,处处体现出外孙收麦的辛劳。

4.诗歌里,诗人的感情变化是有层次的,请从每一联中提取关键字,分析诗人感情的变化过程。

首联,诗人首先交代麦子成熟的情形,然后叙述自己将依赖外孙收麦的情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外孙的期望;

颔联生起波澜,连续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诗人的情绪也转为焦虑,然而“一竿晴日”的到来使得诗人通乡邻一样欢欣鼓舞,对比手法的运用,将诗人由焦虑到欢喜的心情表现的鲜明可感;

颈联写诗人“急炊大饼”“多博村酤”来款待辛苦的外三,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对外孙的疼爱,也表现了诗人对外孙敬老的欣慰;

尾联议论抒情,直接表达对外孙的“足精神”的赞赏。

整首诗感情表达虽然温和平静,但富有层次,充分体现了诗人身后的生活底蕴。

首联:欲——赖——期盼

颔联:败——舞——焦虑、欢喜

颈联:偿——劳——欣慰

尾联:闭——怜——赞赏

5.综观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

前两联写欣慰、喜悦之情:有诸孙替老人收麦;多日阴雨,终有日出。后两联写疼爱、赞赏之情:为诸孙急炊大饼、多博村酤、赋诗足精神。

04比,与诗人同思

尽管《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两首诗都是有关劳动的颂歌,但是它们在描绘劳动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又不尽相同,试分析其差异。

(1)表现手法上:①《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唱的手法,直接把快乐采摘芣苢的全过程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②《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运用对比、侧面烘托的手法,间接展现了麦收时节的劳动场景,和谐和睦,其乐融融,其中既有对劳动艰辛的强调,更有对美满团圆幸福生活的自足。

(2)思想主旨上:①《芣苢》这首诗让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精神状态,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没有战争、暴政、苛捐杂税,内心安宁平静,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②《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是诗人历经生活波折之后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歌颂的是浓浓的亲情和劳动的欢乐。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节奏,体会不同诗歌的形式特点。

2、通过诵读,描摹劳动场景,鉴赏诗歌语言、画面之美。

3、通过朗读,体会诗歌中的劳动热情,理解劳动精神,感悟劳动者的勤奋乐观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朗读中把握诗歌思想上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体会诗歌中的劳动热情,把握劳动精神的内涵。

3、新课学习

1、导入新课

劳动最光荣

劳动是最美的,是因为辛勤的劳动

绽放了嫣然的花朵,结出了累累硕果;

劳动是最美的,更是因为那辛勤的劳作中的痴痴执着,

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 以及它所带来的希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杨万里的《插秧歌》

2、作者作品简介: 国风.周南.芣苢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车前草)是所唱的歌谣。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 ,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一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3、《插秧歌》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代表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学习活动一:诗歌诵读

这两首诗歌诵读重点应注意什么?

1、读准字音

2、把握好节奏,读起来要有抑扬顿挫之感。

3、注意轻重音

助词适当轻读

动词适当重读

读出劳动的欢欣和内心的热情。

(一)自由诵读诗歌

(二)全班齐读诗歌

(三)诵读大比拼

女生诵读《芣苢》男生诵读.《插秧歌》

学习活动二 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歌

车前草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草采呀采呀,采呀采快快采起来。

车前草采呀采,一棵一棵拾起来。车前草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草采呀采,手提衣襟兜起来。车前草采呀采,掖起衣襟兜回来。

一群女子把车前草采回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两个问题

学习活动三:文本研习 分组探究,思考问题

1、你觉得《芣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主要表现一个什么样主题?

2、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几个字体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问题解析

1、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出了劳动成果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力热情。

2、不能。

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一个手提起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一个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

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接下来,我们跟随诗人杨万里一起去田间看看一家老小忙着插秧的情景

学习活动四: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歌

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把秧苗插入泥中。

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有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到肩胛。

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

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他们来破坏秧苗。

学习活动五:文本研习 分组探究,思考问题

1、《插秧歌》全诗围绕一个什么字来描绘的?如果要你给诗歌加一个诗眼,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2、这首诗是一幅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有人认为是游离诗外,你怎么看?

问题解析

1、全诗围绕一个“忙”字来描绘。首联以极其通俗生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极为传神,描绘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颔联通过环境描写衬托插秧之“忙”: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了雨势之猛,上下两句表现也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忙碌精神。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来用早餐并小憩一会,可农夫却依然低头弯腰劳作不辍;“唤”与“不答”,给紧张忙碌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尾联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抢插还没结束,种下的秧苗也尚未挺拔,管好家里的鹅与鸭,免得他们糟蹋庄稼。”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忙碌的农人的形象。

2、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用“兜鍪”“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暗示抢插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所以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

4、再次朗读并总结两首诗歌

5、课内作业

1、 背诵两首诗歌

2、 选一个劳动情景写一段200字以上的片段

6、结语

只有劳动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劳动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劳作,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在劳动中净化灵魂,磨炼意志,坚定信念

—— 习近平语

7、板书设计

开始采摘—— 采、有

芣苢 采摘方式—— 掇、捋 重章叠句 回环往复

满载而归—— 袺、襭

全家插秧图

插秧歌 雨中抢插的情形 忙(善用口语)

劳作的忘我程度

全家乐融融的画面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3.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山野里沟埂渠洼上遍地生长的车前子,在上古农耕时代传给我们的画面里,是欢快舒畅的歌韵在它的小小的淡绿叶面上跳动的音符。不管《芣苢·周南》是农女劳作时自做的农事歌,还是婚嫁女在田间唱的祈子曲,那种人和自然的对唱,那种轻灵粗旷的音韵,在这样素净的诗里流淌。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二、关于《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③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伴读] ③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六义

“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④,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伴读] ④《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十个字概括: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雅诗的内容多描写统治阶级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会歌舞中。分“大雅”和“小雅”⑤。

[伴读] ⑤有一副精绝的对联:三星日月光,四诗风雅颂。知道为什么叫四诗了吗?

颂诗的内容多是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宗庙祭祀时演出。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邶风· 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 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作品特色

“四言诗”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体,是中国汉代以前通行的诗歌形式。《诗经》是这种诗体的代表。四言诗四字一顿,节奏鲜明,简单明快,单纯而有天籁的意味。但是,因为节奏过于短促,缺少内部变化,也显得有些呆板,不适于表现日益复杂的生活和情感。

四言诗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期以后,四言诗逐渐衰落,但仍有不少诗人写作四言诗。如东汉末年的曹操父子,魏末的嵇康,西晋的陆机、陆云,东晋的陶渊明等。同时,也出现过若干佳作,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们至今吟诵不绝。

三、写作背景

西周取代殷商,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

“周南”指周王城以南的地方,也就是西周王城镐京及东周王城洛邑以南,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四、解题:芣 苢

即车前草,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光滑或稍有短毛。根茎短而肥厚,着生多数须根。

荒地或路旁常见,分布几遍全国。嫩叶可食,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⑥

[伴读] ⑥有种说法,先民们认为芣苢主子,采芣苢可以满足妇女们多子多孙的愿望。

五、句意理解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时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则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采”“有”,是对采集的一般性描述。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具体描写用手摘取芣苢的动作。“掇”是用手指摘取嫩小芣苢,“捋”则是把长势茂盛的芣苢从茎上成把地取下。两个简单的字不仅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还使人想象出人们采摘时娴熟的技巧和忙碌的场景。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具体描写用裙襟兜取芣苢的动作。“袺”和“襭”两个字写出了人们采摘动作的敏捷灵巧。人们采摘芣苢越来越欢,越来越多,于是用裙襟来兜。

六、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七、合作探究:

1、《芣苢》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2、这首诗歌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① 展现了特写式的劳动动作美。

这六个动词,每一个都抓住了采摘过程中最精彩的环节,每一个动作就如同摄影里的特写,让人清晰难忘。劳动者从日常的劳动中发现美,并吟出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歌,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劳动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简单麻木的,而是充满乐趣的。

② 展现了内容丰富的劳动过程美。

诗歌通过六个独立的动作合成一套完整的动作,看起来层层递进、有条不紊,非常流畅,如行云流水。当几个独立的动作聚在一起进行系统内部优化之后,采摘的过程就变成了一场用肢体表达艺术的活动,把日常的劳动升华成行为的艺术。先民对劳动的熟练程度,给人一种游刃有余的美。原本生长于郊野的车前草,经过劳动者的几道工序就成了盘中餐或者是药,是对先民改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 体现了先民快乐幸福的生活感情。

采摘芣苢的人是当时的劳动者,即生活在下层的平民。周朝实行“井田制”,劳动人民生产所得的很大部分要上交给贵族阶层。再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仅仅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能保证最基本的吃穿需要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留给自己的粮食是有限的,人们也会采摘野菜来补充。芣苢既是有食用价值的野草,也是能治病的药材。因此,当人们看到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治病的芣苢,心情是愉悦的、欣喜的。人们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于是哼着这首歌,将草丛中的芣苢采了又采。因为这样的劳动成果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人们唱的歌谣是让人感到快乐幸福的。

八、赏析写法

1、赋的手法

本诗直接描写采摘芣苢的劳动,从劳动开始到结束,没有交代劳动者、起因、地点、环境、结果,没有刻意创作的意识,直接吟唱劳动的主题,就事唱事。

2、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是重叠,看似单调重叠复沓,实则别有韵味。“采采”是一重叠词,“采采芣苢”“薄言× 之”反复咏唱,产生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有音乐之美。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又与反复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效果谐和一致,形成融合无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3、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只写了采摘芣苢的过程,却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为动机等。主体的模糊性使这些空白留给读者丰富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于是,细节中的蛛丝马迹就激发读者进行揣摩并加以想象,然后创造出更具体形象的美。读罢诗歌,人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平原旷野上你追我赶、群歌互答,同时又不忘采摘芣苢的欢快劳动场景。

九、拓展延伸

(1)请指出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赋、比、兴的哪种手法。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答案 ①兴 ②比 ③赋 ④比 ⑤兴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 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答案 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格,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作了铺垫。

十、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附:板书设计:

起:人们出发去采摘芣苢

扬:采摘芣苢的动作描写 劳动的热情和欢乐

收:芣苢越采越多的情景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芣苢》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无论是从其简练的语言还是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都堪称《诗经》中的经典篇章。“芣苢”即车前子,古人认为车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或难产之症,这使得文中的主角是妇女顺理成章,同时也由此映射当时社会和谐稳定,才会出现这样洋溢欢乐的景象。《芣苢》中采用叙述平凡的事物,以表达情感寄意的方式为主,通篇无一“乐”字,却无不让人感受到其中呼之欲出的愉悦气氛。

 教学目标与素养

1.积累基础知识,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 理清思路,熟读成诵,培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 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积累《诗经》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难点

1. 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熟读成诵。

2. 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课前准备

1. 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 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四言诗特点。

3.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4. 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劳动是最美的,辛勤的劳动会结出累累的硕果。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亲历古人劳动的情景。

二、文学常识: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2.《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1)体例

风:土风、民谣。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

雅:宫廷乐歌。西周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的音

乐。分为大雅、小雅,“二雅”。

颂:祭祀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2)表现手法(根据朱熹《诗集传》)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叙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起兴、发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四言诗:

四言诗: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作为当时四言诗的代表。

四、背景及解题

1.背景:

这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展现了农人劳作忙碌而欢乐的场景。《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

2.解题:

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五、内容研读:

(一)整体感知:

1.讲解诗歌鉴赏方法和步骤:

明确:

第一步,读懂题目;

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

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2.自由朗读诗歌,体味诗歌思想情感,结合注释,思考,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意思?翻译全诗。

明确:

(1)题目: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题目写的是采摘车前草的事。

(2)白话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二)鉴赏诗歌:

1.诵读体味: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画出朗读节奏,体味情感。

明确:朗读节奏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明确赋的写作手法。

2.赏析诗歌使用动词的妙处,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明确诗歌中动词的使用妙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以为不习《诗》,都没法子说话,一开口就是鄙陋庸俗。它的语言方式就是谦谦君子雍容揖让的典雅之风。我们已经通过《关雎》和《蒹葭》倾听了先民的歌唱,领略了中国诗歌源头的美丽。今天,我们继续聆听先民的心声《芣苢》。

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 .明确赋的写作手法。

3.赏析诗歌使用动词的妙处,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三,读准字音以及理解意义。

芣苢(fǘ yǐ):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有:采得。

掇(duo):拾取

捋(luō):从茎上成把的取下。

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边诵边读,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四,合作探究

1.《诗经》多用赋、比、兴手法。所谓“赋”就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是类比、比喻。“兴”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芣苢》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赋

2. 《诗经》在句式上有何特点?

明确:作为配乐吟唱的诗歌,《诗经》在句式上斑斓丰富,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夹杂二言八言不等。《芣苢》中尤为明显,通篇短促的四字句显得节奏感鲜明,易于传诵吟唱,是构成全文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3.《芣苢》作为《诗经》中的1篇,自然也能体现出《诗经》的语言特色, 《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4.这首诗简单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全诗韵律和谐,读完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一共只更改了六个字,那请问同学们,这六个字的顺序可以改动吗?并说出原因。

明确: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照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只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五,讲授重难点8分钟

《芣苢》一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芣苢》全篇以赋为主要手法,描写妇女采摘芣苢这一简单的事件,表现人民热爱劳动的勤劳朴素的品质。全篇没有出现一个表达主观情感色彩的词,但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欢快的劳动节奏,氛围是极为和谐的。这样的和谐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只有在太平盛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会有闲情逸致享受劳动的美好,才会出现和睦的集体劳作景象。因此,诗人对当时和谐社会的社会氛围的喜爱之情也不言自明。

六,知识拓展6分钟

走入《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史称《诗经》。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为《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的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直接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热烈的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将硕鼠比喻成贪得无厌的剥削者。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以引出下文对窈窕淑女的思慕。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缩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阅读《无衣》,然后回答问题。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③。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

②兴师:出兵。

③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④作:起。

章诗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章结句“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怎样体现诗意上的逐层递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使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由于更换了词语,内容就更加丰富,诗意得到发展。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2.“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是往的意思,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从思想到行动到真正奔赴战场,诗意不断递进。

七,小结:2分钟

《芣苢》无论是从其简练的语言还是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都堪称十五国风中的经典篇章。《芣苢》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芣苢”即车前子,古人认为车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或难产之症,这使得文中的主角是妇女顺理成章,同时也由此映射当时社会和谐稳定,才会出现这样洋溢欢乐的景象

《芣苢》中采用叙述平凡的事物,以表达情感寄意的方式为主,通篇无一“乐”字,却无不让人感受到其中呼之欲出的愉悦气氛。

八,板书设计:

起:人们出发去采摘芣苢。

芣苢:扬:采摘芣苢时的动作描写 。

劳动的热情和欢欣。

收:芣苢越采越多的情景。

九,作业:背诵全诗。

《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结合注释,有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结合朗诵,学会鉴赏诗歌声韵及句式特色,并展示交流。

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结合舞蹈视频,为本诗写出有个性的鉴赏文字。

评价目标

1、能够清晰、流畅、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2、能够根据朗诵,鉴赏诗歌艺术。

3、能够写出与文本相应且具个性的鉴赏文字。

重难点

1、能够通过诵读多角度鉴赏诗歌艺术。

2、能够结合舞蹈视频,进一步鉴赏诗歌之美,表达出个性的鉴赏文字。

教学方法:

师生品读,鉴赏表达。

所需课时:

1课时

预习作业:

1、结合书本注释,通读诗歌,体验诗歌诵读的节奏规律。

2、学会联系舞蹈形象和诗歌语言的结合之美,能够充分酝酿诗情画意,写出具有个性的、鉴赏性的美文片段。

教学过程设计

【任务展示】

学生能够根据朗诵,鉴赏诗歌艺术,写出与文本相应且具个性的鉴赏文字。

(设计意图:展示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这是整节课的“纲”,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都是围绕这一任务而设计。)

【朗读鉴赏】

(1)师生朗诵,品鉴声韵及用词上的特点。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朗诵体验,找到最佳进入诗歌的密码。

(设计意图:以朗读带动品鉴,为任务推进打下最扎实的基础。)

(2)学生鉴赏发现

①声韵之美。

全诗的韵脚总共变换了六个字,灵活运用了双声叠韵的手法,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本诗的声韵美感。第一句中的“采”和第二句中的“有”,由于古代语音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了,但后面几句中的“掇”“捋”“袺”“襭”,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了,这样的’韵脚和谐使得其节奏舒卷动人,能够将人物动作和形态的节奏之美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②用词之美。

《诗经》中的字词非常含蓄精微,而本诗体现对摘采动作的描写更是精微而准确。用词非常精确,贴合人物的动作、心理形态,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劳动画卷。细细品味,其中每一部分动作非常精巧,连成整体又非常融合,既彰显了独自的个性,又在整体上形成了巧妙的共鸣。

③句式之美。

映入眼前的形式之美,首先在于它的句式之美。重章叠句是本诗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通过重叠反复来推进人物劳动时的动作行为,呈现相同的节奏中不同的变化之美。这种重章叠句构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律之美。可以说,句式之美带来了音律之美,带来了动作之美,能直抵读者内心,让我们领略到人物之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这节课的言语实践的训练点,重点是在朗读中咀嚼情感,体味诗歌音律美,能够通过语言鉴赏,为下一环节的文学鉴赏做铺垫。)

(3)观看舞蹈《芣苢》,结合诗歌,给这首诗歌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赏析示例一:抓住细微的动作之美,感受诗文的用词之美。

赏析示例二:抓住舞蹈的特点之美,体悟诗歌背后的生活之美与生命之美。

赏析示例三:从重章叠句、复沓回环、节奏鲜明、有力地吟唱中,鉴赏《诗经》的语言和形象的朴素美。

(设计意图:将舞蹈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感官与想象的融合,在品鉴中实现语言表达的进一步提升。)

【评价反馈】

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和思考,修改你结合舞蹈与诗歌所写的个性化鉴赏文字,并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这节课的重点,通过修改前、后的对比,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小结】

《芣苢》无论是精巧的练字、简练的语言、重章叠句的句式,还是朴素的情感,都让这一首劳动歌谣散发出长久的生命力。通过不断朗诵、品鉴、欣赏和感悟,让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借读写实践训练,我们也进一步提升了表达的精确之美,濡染了《诗经》的文化之美。

【布置作业】

阅读本课中另1篇描写先民劳动场景的诗文《插秧歌》,比较其描写艺术的异同,能够赏析描写的细节之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尝试单篇任务群教学,教师设置了明确的任务,为了完成此任务,也设置了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不过教学方法依然偏向于传统,新意不够。

备课资料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赋:指直接抒写和铺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具备。

《芣苢》是《诗经》首章《周南》中的一首。“周南”指周王城以南的地方,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朋友们,这些就是《芣苢》一等奖教学设计汇总的全部内容了,这些精编范文都出自优秀人才之手,一定会对大家的书写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希望这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小编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本站,以便后续更快捷地在站内搜索到需要的内容。

22 3917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