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样例8分钟(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美术说课稿样例8分钟(精选8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美术说课稿【第一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识课中,就有提到味道这一常识,幼儿对味道已经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动正是前面知识的后续,新《纲要》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动建立在幼儿对味道已经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从感受到发现再到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喜欢贴近自己生活的东西,不喜欢拘泥于摹写对象的真实形象,因此我设计了《画味道》为题的美术活动。

这次活动,开始环节的动机呼唤,鼓动幼儿的积极性,过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在结束环节把幼儿的兴趣引向欣赏和获得满足上。能帮助幼儿通过尝与说回顾对各种味道的认识与感受,通过画,将自己的感受大胆、创新地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通过交流与评价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获得肯定与满足感。这个活动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2、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材本身的特点。整合了社会、认知、艺术、语言等领域,确立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

(2)、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激发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味道的体验,在活动中得到心情的愉悦。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幼儿能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形状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将在后面环节介绍中做具体阐述。

3、说活动准备:

同时,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各种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说出各种味道,掌握各种绘画的基本技能。

(2)、为了让活动更有趣味性,我将场景布置成“食品展览会”能更好的激起幼儿的兴趣。

(3)、另外,本次活动的物质准备是: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莲、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

为幼儿提供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为了让幼儿在作画时有一个轻松的环境,我准备了轻音乐一盒。

二、说教法: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提问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游戏法,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开始就以参加“食品展览会”的形式品尝食物,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其次是提问法,教师提问的准确性,能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的观察,有利于幼儿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

再次,我还用了操作法,让幼儿品尝各种味道,并将味道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和

不错的创造性。使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此外,我还用了示范法、交流法、鼓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突出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达到各个领域和谐统一,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幼儿熟悉的材料,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幼儿认知,锻炼幼儿的能力,本次活动我让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感官参与法:皮亚杰认知理论里提到:“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建构,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整个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尝、说、想,动手及动脑,进行学习,尝主要是尝味道,想是想想尝后的感受,说是将尝到的味道说出来,动手和动脑是让幼儿能动手将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创作的乐趣。

2、另外,还采用了交流法,《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因此我为幼儿提供了说味道的环节,在活动这环节,让幼儿充分地将自己的创意说出来,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说教学程序:

共有3个环节:

1、尝味道,激发幼儿兴趣。

2、画味道。

3、说味道。

第一个环节,我以参与“食品展览会”的形式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品尝,并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将品尝味道后的感受说出来,为下画味道做铺垫。如:在幼儿品尝前,让幼儿明确尝后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从想到的和感觉到的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环节画味道,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在充分的感受后,对味道有了初步的体验,我以引导语“如果要用画画的方式表现你吃到的味道,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呢?”从而让幼儿回忆起已学的绘画方式,并且让幼儿对绘画方式进行搜索,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知道并启发幼儿用线、色、形等方式进行绘画,丰富

不错的幼儿的实际经验,为幼儿提供各种可操作的材料,教师及时的给予幼儿鼓励与帮助,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第三个环节请幼儿谈谈自己的作品,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为了让幼儿能从多角度进行阐述,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让幼儿明确可以从什么角度对作品进行完整的阐述,如:“我尝到的是……味道,它给我带来……的感觉,所以我用了……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另外,以欣赏的角度,让幼儿说出最喜欢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幼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的创造性。

接着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梳理。也为活动延伸做铺垫。

五、延伸推进: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迁移幼儿已有经验。(根据本次活动设计)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能够抓住幼儿的兴奋点,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根据本次活动中,我使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和程序的设计,会对活动重难点有所突破,但是由于本次活动以幼儿创造性为主,无法预计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因此我将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使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分钟美术说课稿【第二篇】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初中整个美术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以及学习美术的意义,由此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了解美术的种类,认识美术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美术的概念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什么是美术,第二部分说明美术的分类,第三部分是学习美术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小组讨论法。

三、学法:

本课从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入手,运用学生讨论、欣赏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憧憬中愉快地度过四十五分钟。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课堂讨论——你认为什么是美术?(3—5分钟)

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教师指名让学生以举例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①大部分同学只能说出画画是美术,个别同学可能会说出建筑设计、雕塑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是美术,教师首先肯定他们的说法。②紧接着教师引导从早晨一起床开始说起。

教师:床——家具美术、被面——染织美术、衣服——服装美术、牙膏、牙刷、梳子、脸盆、盘子、筷子等——工艺美术、自行车——工业美术、教室——建筑美术、室内装修——环艺设计。

学生:尺子、书包、小盒、头花、手表、鞋子、冰箱、电视、书法、摄影等,这些都是美术。

结论:大家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美术。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美术的世界(5—8分钟)

教师重点讲解并出示幻灯片(本环节以教师引线,学生举例,教师补充说明为主)。

1.美术的含义(教师口述内容并重点解释)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齐白石的《荷花蝌蚪图》等中国画作品和蒙克的《呐喊》等油画作品。

提出问题:完成这几幅作品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认识,都涉及到了美术定义的问题。

2.美术的分类(15—20分钟)。

基本内容:美术包括:①绘画:东方绘画[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日本画等]、西方绘画(水彩、水粉、油画、素描等)②雕塑:圆雕(完全立体的可以四面欣赏的一种雕塑)、浮雕(半立体的,浮着在另一平面上的一种雕塑)。⑧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象牙雕、玉雕、金银首饰等)、工业美术(电视、洗衣机、交通工具、花布、陶瓷等)、商业美术(装潢、广告、橱窗等)。④建筑:公用建筑(学校、商场、体育馆、公园等)、民用建筑(居民楼、四合院、农舍等)、纪念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堂等)。另外书法、摄影、篆刻等也属于美术范畴。

绘画和雕塑属观赏性艺术(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工艺美术和建筑属于实用性艺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可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同样具有观赏价值。

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提示:造型的、材料等)

(3)、学生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设计理由:在欣赏图片中,逐步训练学生区分不同美术形式的能力。)

3、美术的作用。(7—10分钟)

总体而言,美术作品的作用包括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

教师活动:(1)出示幻灯片

提出问题:A、各个图片分别给大家什么信息?(老师给予引导。)

B、大家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呢?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

(能力拓展:让学生开动脑筋,列举自己生活中所发现和存在的美术元素,训练主动思维的习惯)

4、课堂回顾:(2分钟)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美术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的作用等,使大家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的基本知识,为大家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5、课堂小结:(3分钟)由此可见,大家的生活离不开美术。当你需要穿一件漂亮的衣服时,是不是需要有人来设计?当你走进饭店吃饭时,需要不需要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呢?当你住在一间低矮的平房里,你想不想住进一座舒适美观的大楼呢?当你住在家离学校较远,你想不想骑一辆既好看又轻松的自行车呢?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来设计。而未来的设计者就在你们中间,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美术争取当一名美术设计师,把大家未来的生活创造得更美好。

美术说课稿【第三篇】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第二册第3课《太阳》。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 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用泥塑的表现手法创作多种形式的太阳作品,既可以创设脸部的五官,又可以表现多种不同的光芒,通过揉一揉、滚一滚,以及简单的粘贴组合,使学生体验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既表达了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又美化了环境与生活。

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与熟悉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熟悉泥塑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并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地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对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色彩变化。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欣赏互动、情景创设、评价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 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导入 欣赏 授课 作业 评价

下面我通过这五个环节,向大家展示本课的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入

1、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有位老公公,一张圆脸孔,有朝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学生思考后说出谜底:太阳。教师随机板书出课题《太阳》,并在旁边简单画出太阳的形象。

2、教师提出问题:太阳对我们人类有什么贡献。学生共同思考回答,教师进行归纳,例如:

太阳的光芒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小孩经常晒太阳能预防钙的流失。

各种植物吸收了太阳的光芒会变得更加鲜艳,更加茁壮。

本环节设计意图:谜语激趣,简笔画抓神,以及讲述太阳对人类的贡献,都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为下个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二环节:欣赏

世界上虽然只有一个太阳,但是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她却千变万化,充分显示了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了解美术作品中的太阳:

1、欣赏书上的两幅古代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教师做简单介绍,并让学生说说作品中太阳和我们常见的太阳有什么不同。

(1)、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太阳(西汉)

(2)、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

教师总结归纳:古代的艺术家们用艺术的手法对太阳进行了装饰赋予了太阳生命,创作出值得我们回味的艺术形象。

同学们,其实我们用学过的一些艺术手法,也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太阳的形象,请欣赏小朋友们的作品。

2、欣赏范画:(儿童画、手工制作)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述这些作品中五官、光芒的造型及色彩的搭配。开阔学生眼界,为稍后的创作做铺垫。

3、师生互动:

为了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没有装饰过的太阳并“求助”学生:同学们,我这里有几个太阳宝宝还没有漂亮的光芒呢,谁能为他们设计一下呢?

学生想象太阳的光芒造型,教师随机作画并给予肯定评价。

本环节设计意图: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创作的太阳造型充实了学生的眼睛,师生互动环节既锻炼了教师的基本功,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的创作意识由被动变成主动。

第三环节:授课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欣赏与体验,学生已经了解了如何将太阳的形象艺术化,本环节将引领学生们用泥塑的方法把他们表现出来。

1、请同学们欣赏书上的作品(教师从颜色搭配,造型设计上加以引导),通过欣赏使学生产生动手的创作欲望。

2、为了复习泥塑的基本方法,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做泥塑操。 教师示范:先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把泥捏几下至软,接着动手边说边做:

动动小手揉一揉,一个小球揉出来,

动动小手搓一搓,一条小蛇搓出来,

动动小手压一压,一个小饼压出来,

动动小手粘一粘,请同学们看看会出来什么造型呢?

本环节设计意图:欣赏泥塑作品,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感官的认识,泥塑操加儿歌的形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中间的师生互动环节使学生兴趣倍增,而且觉得好奇,玩的过程中复习了泥塑的基本手法,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

第四环节:作业

此时,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动手来试一试,用橡皮泥来塑造自己心中的太阳。教师提出创作要求:颜色搭配鲜艳,造型与众不同。教师在学生创作的时候进行辅导。

第五环节:评价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完成作品。让学生把作品贴在黑板上,教师加以肯定的评价,让学生有自豪感,成功感,创作欲望更浓,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还能做出好几个不同造型的太阳。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 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如下:

课题《太阳》

泥塑的基本手法 作品展示区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指点,谢谢。

美术说课稿【第四篇】

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审美情感的培养的自我表达神创造的满足。此次的指纹画活动作为艺术领域中美术活动的一种创作方式,需要幼儿大胆地想象,创造性地用指纹印画、添画来完成。大班幼儿的想象绘画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喜欢自己来创作画面,并运用多种表现形式来表现自己对美的感受。在指纹画活动中,教师针对幼儿的能力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使幼儿体验创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学会指纹印画,并尝试添画出不同的背景。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画出不同的指纹的造型画。

3、乐于讲述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画纸,印泥(水彩颜料),水彩笔,油画棒,湿巾等。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让幼儿说说平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 事?

二、老师引导幼儿掌握绘画的方法。

1、老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是用什么来做画的。

2、认识印泥。

3、老师用大拇指在纸上印一个手印,让幼儿说说他是什么形状。

4、让幼儿思考:根据这个形状你能做个什么图案。

5、请一个幼儿上来根据自己说的图案用笔把它给画出来。

6、老师请不同的幼儿上黑板来自己用手指印一个图形,在根据自己所印图形来添画。 7、老师用不同的两个或三个手指印不同的图形,让幼儿看到这些形状又能添画出什么图案。

三、老师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

老师:这幅画是画的是什么?我们用手指画的哪一部分?是由几个圆组成 的? 老师以故事来讲解其中的一幅范画。

四、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大胆进行指纹添画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及时 给予适宜的指导帮助。

1、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来画一幅指纹画,你想画什么?引导幼儿与同伴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幼儿独立进行指纹添画活动,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帮助。

3、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及时评价幼儿的作品,给予积极的鼓励。

美术说课稿【第五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四课《会变的小手套》。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这节课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材料、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首先来解读一下教材。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目的是激发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本课以冬季人们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这些形象经过简单的添加、装饰就会变成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植物、生动的人物或者其他物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想办法,制作出多种多样的独具个性的作品。比如在手套中添加一些填充物让手套鼓起来,形象更加逼真。也可以将手套和其他简单的辅助材料相组合,变化出生动有趣的物品。还可以利用多个手套组合起来,使作品更加复杂多样。

教材中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手套变形形象,同时也展示了部分学生作品和创作的方法步骤,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手套的变化方法和变化形式,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参考。

二.下面说一说教学目标的设定。

依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在深入解读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后,我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了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感受适型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能大胆地创作出某种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作品的加工与再创造主要依靠的源泉,一个人的想象力枯竭了他的创作也就终止了。因此,使学生了解适型造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学生思维,是本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但是我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自己不会系鞋带,不会穿衣服,甚至吃饭的时候不会拿筷子。社会在进步,但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在退步,这是一种令人堪忧的状况。因此,利用美术课堂有意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出比较生动的形象,是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学习材料的准备:

各种闲置不用的手套、剪刀、双面胶、扣子、彩色卡纸、丝线、毛线等饰品。

我之所以把学习材料的准备单独罗列出来,是想通过这一环节教育孩子学会“勤俭节约”和进行安全教育。在告诉学生准备手套时我着重强调“闲置不用”这四个字,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节约的好习惯。在告诉学生准备剪刀的时候,我着重强调不要把剪刀当玩具,胡乱挥舞会伤人,注意安全最重要,以此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依据本课实际和学生特点,我采用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演示,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首先说一下时间的安排:①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3分钟)——②讲授新课 教师演示(10分钟)——③学生练习教师指导(20分钟)——④展示作业评价交流(5分钟)——⑤课堂小结拓展提高(2分钟)。

①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几件小手套制作的作品,请学生猜猜它们是谁?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来调动学生主动脑思考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讲授新课 教师演示:学生了解到这几件作品是利用平时废弃不用的手套制作的之后,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作品使用到的其他材料和工具:彩色卡纸、剪刀、毛线、丝线……学生对本节课制作的作品形式以及使用材料有所了解之后,紧接着为学生演示“小金鱼”的制作方法。接下来带领学生做“排顺序”的小游戏,用你的小手套试一试,这只小兔子是按什么顺序变出来的?你能排出正确的顺序吗?在游戏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手套玩具的制作过程和步骤。讨论并且动手试一试,这只小兔子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和小金鱼的做法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接下来请学生再欣赏几件作品,体会这些作品中使用的制作方法。

③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下面,请同学们随意摆弄一下你的小手套,看看它像什么?你一定会有更多有趣的想法!你们也来试一试吧!(小组合作练习,教师提出明确作业要求)

④展示作业 评价交流:将部分学生的作品在台前进行展示,并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老师以尊重个体差异,鼓励为主的原则进行总结评价。

⑤课堂小结 拓展提高:本节学会了什么? 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你会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去美化生活吗?通过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共分两大块,左板块楷书书写手套玩具制作的步骤以及要领,将书法的魅力在每一节课点点滴滴之中渗透给学生。右板块是学生的作品展示区域,让每一个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的同时,再对比一下其他同学的作品的优劣。找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以上是我对于《会变的小手套》这一课的肤浅理解与设计,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多多指教,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22 271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