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设计范例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教学方法设计范例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学方法设计【第一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兴趣 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是机械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先修课程中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教材中涉及的公式、图线、表格、数据众多,各章节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从宏观上看,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而且,在研究该课程的相关问题时,思维活动往往需要沿多条线路交错进行:既要分析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情况、零件的载荷状态,还要探讨如何选材、如何保证良好的工艺性及经济性等相关问题,设计者还要考虑到从设计到制造、使用及维护等方方面面的环节,十分复杂。学生在进行设计计算时,设计参数选择的灵活性很大,设计结果不是唯一,评价设计结果的标准也不能简单的用“对”或“错”来衡量。这些特点都使得初学者难以适应,也给教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此,我将日常教学中的做法及想法做了如下总结,以求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一、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和具有针对性
机械设计是既注重理论又非常注重实践的一门课程。但是,对于不同的办学层次有着不同的要求。高职教育突出的是应用型教育,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难易适中,结合实际,实用够用。在保证知识结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缩减理论推导,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如对一些繁难的公式会用就行,不必深究。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新知识,在课堂上增加一些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传授。如在结构设计的内容中穿插三维造型设计;在典型零件的规范化设计中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实现等。一些具有可比性的零部件可以合并讲授,例如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螺纹联接和键联接,直齿轮设计和斜齿轮的设计等。
针对机械设计内容多、杂、散的特点,采用“主线式”教学,即:
介绍类型结构及特点工作情况分析失效形式及原因受力和应力分析确立设计准则选择材料及热处理方式设计计算结构设计绘制工作图等,让学生在设计不同对象时掌握一些共通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兴趣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有了兴趣就有了想认知和进一步认知的动力,只有充分挖掘出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才能真正使之全面而透彻的掌握机械设计这门课程。传统中平铺直叙、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落伍,应将教学过程组织成创设矛盾和充满讨论的过程,通过一定的由浅入深的问题激发矛盾,推动思维活动的展开,把学习的外向动机向内向动机转移,变学生的客体地位为主体地位,对一些知识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启发,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去寻求答案,对他们得到的结论给以积极而客观的评价,把他们从自己得出的结论引向实际,进而继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在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素质教育,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使得他们有了创新的渴求。创新是高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国21世纪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可以增加机械零件认知实验、机械性能实验和机械创新实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可以定期将实验室开放,让同学们自己选择仪器、自主对实验项目进行改进、设计等。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挂图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课堂外可以采用现场教学、实地参观等多种教学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声画并茂,图文交互,包含大量的信息;对同一个内容的处理可以采用语言、音乐、图片、动画等不同的方式呈现并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每一章的概述都会介绍各种传动机构或通用零件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如果单纯用语言描述,枯燥又抽象。如果能制作成动画或截取一些实物的影象资料,就会使内容简练而生动。当然这离不开好的课件,课件要与课堂充分结合在一起,要把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有机的进行结合,提高课件的交互性。但是机械设计课程涉及的内容繁杂,特点不一,也不能单纯用多媒体,老师讲解加板书对于一些复杂的推导可能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逻辑上更清晰一些。另外,现场教学也应引起重视,通过现场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减少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如果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拆装或机器的操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改革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工程分析能力和运用资料等基本设计能力,同时,也是对整个课程学习成果的检验。
目前,我们课程设计的题目仍然采用的是一级减速器的设计,由于资料不齐全,学生基本上是在经过大量的计算,翻手册之后,就照葫芦画瓢了。设计题目太过陈旧,跟不上时展,易使学生墨守成规。对此,其改进措施是:针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继续选择做减速器的设计或减速器结构的优化设计;而针对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老师自己以前的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加以改进;或让学生自己找感兴趣的课题由老师加以指导来加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内容上,还可以将原来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的课程设计合在一起进行,要求学生从总体方案设计到零部件结构设计一起完成,使设计更系统,完整,为鼓励学生创新,我们可向学生提供多个设计方案参与,学生也可提出自己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对于结构设计,不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了解决学生对机械结构知识普遍缺乏的问题,让学生在设计前参观机械传动陈列室和实训中心,对学生进行结构设计有所启发。
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工艺知识和公差知识的缺乏,应结合课程设计实际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补充,使学生通过设计全面掌握和巩固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在课程设计中我们还可以尝试用课程设计CAI课件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利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来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五、结束语
机械设计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改革,才能更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课程教学环节上的综合配套。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找到更加合适和有效的方法,我们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亮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
教学方法设计【第二篇】
关键词:-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中医教育;现代教学
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在近些年的中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本身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干预行为,与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密不可分,即任何一种或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劣及应用得成功与否,直接由其是能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来决定,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和有效应用是提高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兹以-BL系列,即PBL、TBL、LBL、CBL几种现代教学设计方法在高等中医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的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
1-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概况及组成特点
-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在中医高等院校很多课程的教学中都在积极地推进与尝试,但鉴于各课程之间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决定着教学模式某种程度的不可复制性,下面对-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并结合其应用于中医实际教学中的适用度和优劣性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更恰当地选用于中医实际教学中,更大地提高中医高等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模式
特点与优势PBL(Promblem-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的提出建立在让学习的过程由教师主导转化为由学生主导、教师辅助的教学改革目的的基础上,基于问题的抛出,由学生个人查阅、分析、总结资料,再按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知识要点[1]。PBL教学设计模式适用于中医院校中没有接触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较低年级学生,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属于精英式教育[2],每6~8名学生为1小组,每组配1名教师,小组在围绕案例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旁听和辅助,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探讨。P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借助学习问题的提出学生将自己对知识的获取、组织形式、相关学科知识的涉猎均发挥至极致,达到更好地学习知识的目标;(2)锻炼了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吸收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对问题进行质疑,进而借助学习工具自己去探究;(3)有助于中医学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在的问题PBL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是,(1)学生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索式学习模式下的基本功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容易不扎实,不利于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2)若多门课程同时开设以学生自我探索式的教学设计模式为主,学生的课业负担势必加重,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施和效果;(3)在考核评价方面不够客观化、科学化。
教学设计模式
特点与优势TBL(Team-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最初是LarryKMichaelsen于2002年提出的一种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3],TBL在某种程度上是PBL的进一步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其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包含的内容是:(1)先将学习要点呈现给学生;(2)学生自学的过程;(3)进行课堂测试一(学生单人独立完成);(4)进行课堂测试二(问题同测试一,形式采取小组内讨论,选举代表发言);(5)教师对知识要点进行精讲;(6)布置作业(分小组讨论,学生进行自我总结);(7)小组内互评(各小组内各成员间互相评分)。T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其考核形式总体来说属于形成性评价,即通过每次讨论、发言及测试、小组内互评进行综合评价,相对科学合理;(2)相较于PBL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TBL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及课后作业,保证了以学生为主进行学习的目的,通过后期的教师精讲知识点又保证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切实把握。
存在的问题TBL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是,(1)学生对于此种教学模式的耗时长,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后时间,直接影响其对于知识的同化吸收效果;(2)TBL更强调当前课程的知识目标,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学生很难再有可能涉猎相关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知识点的辐射效应差。
教学设计模式
特点与优势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即为我国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无论大班小班均适合。L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节省师生的知识传递时间,教师不必多花精力设计知识点问题,学生不必课后花更多精力进行自学;(2)解决了大班授课的问题,一位教师完全可以胜任大班的授课形式[4]。
不足与问题(1)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几乎没有主动思考的过程;(2)对于记诵知识点不得要领的学生而言,学习效果甚微,课堂有效教学率低;(3)学以致用无从谈起,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仅仅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输出,而通过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再次输出的效果不容乐观,毕竟没有经过学生本人的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理论框架的过程。
教学设计模式
特点与优势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具体案例(case)为导引,案例中贯穿的问题为基础,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教师的角色为小组讨论的主导,掌控整个讨论的方向、讨论的深度和广度[5]。C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符合教学目标的真实案例的导入高度模拟临床实例,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间隙最小化,更好地内化知识;(2)将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锻炼学生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在的问题(1)CBL所贯穿的案例分析、讨论耗时较长,不利于整门课程的授课,只适用于个别知识点的学习,故建议结合其他教学模式同时开展;(2)CBL教学设计模式对教师本人能力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发展动态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选择典型案例的能力,全面控制整个课堂节奏的能力,而教师这一切的付出目前仍无法进行量化,确定其工作量[6]。
2-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以上-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在中医高等院校的多门课程及专业均有开展。鉴于-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各有利弊,尤其结合各校及各课程本身的特点,具体实施形式应各取所长、因课程特点而异,总体来说如中医基础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记诵基本知识为教学及学习的主要目的,在教学设计方面就更应以教师的启发式讲授知识为主,适合应用-BL系列中LBL或LBL+PBL的模式,突出教师的教的基础之上,结合着问题的提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将会化繁为简,如中医诊断学课程中,在学习脉诊这个重点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LBL+PBL的设计模式,因为脉诊的内容对于大一第二学期的新生来说既难以理解、抽象,又无具体的临床体会,故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先采用LBL,即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具体而详细地交代临床常用脉象的特点、诊脉时的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继而在学生对脉诊有了初步且系统的认识后再采用PBL模式,即教师按照课程目标抛出关于脉诊的具体问题,学生在实训室结合着脉诊类仪器的实际操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将之前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内容更加内化、巩固为自身容易理解接受的知识。中医临床经典类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及中医临床类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等),由于在学情方面学生已有了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的储备,授课过程中以中医临证思维的培� 如《金匮要略》中第9篇胸痹心痛篇的“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原文中的2个方证是临床常用经方,是学习重点。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知,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医基本理论和中药方剂已然掌握,本条文中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是由前次课学过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演化而来,人参汤的组成及功效特点在方剂学中学习过,所以对于这两个方证学生并不陌生,而是在对胸痹心痛气滞不通的具体临证思维方面缺少训练,因此可以考虑在教学设计模式方面采用CBL或TBL+CBL双轨式或PBL+TBL+CBL复合式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各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学生完全主动地将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延伸的、前沿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于分析、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将在CBL中的case及PBL中的问题、TBL中的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地将仲景在诊治胸痹心痛的临证思维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再是单纯的、空洞的知识传输,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真正构成了中医临床类课程的有效教学课堂,真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设计(精【第三篇】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
(1)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活动中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是技术试验,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能够设计完成简单的技术试验。
(2)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会写简单的技术试验报告。
(3)通过技术试验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知道在技术设计中要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形成富有责任感的技术设计观。
二、挑战自我:
理解什么是技术试验,技术试验的几种常用方法。
三、教学模式: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
四、自学过程:
1、什么是技术试验? 录像引入:飞船安全逃逸系统预演试验 过渡:录像中进行的是飞船安全逃逸系统技术试验,大到宇宙飞船小到日常生活用品无不进行技术试验。这节课我们学习技术试验及其方法。合作学习任务1:请同学们看课本P36~P37,弄清以下问题:(5分钟)
①、什么是技术试验?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②、进行技术试验有何目的?
③、阿什塔比拉河桥垮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展示:学生把分组讨论得出的结论用展示台讲解清楚,并接受其他学生质疑,教师在此期间调控,帮助解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语言驾驭能力以及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教师解疑:同学们刚才的分析很全面,概念理解比较透彻。
①、对概念要注重理解,这种有目的的尝试、检验及优化活动就叫技术试验,例如…。技术试验并不神秘,在日常生活中它无处不在,象购买商品时要择优挑选更好的、最后要检验它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象买圆珠笔时划一下,这些过程都是技术试验;
②、刚才同学们对该案例进行了分析,阿什塔比拉河桥未经技术试验验证新材料的性能,我国的綦江虹桥未经技术试验验证设计是否合理,结果造成了大桥垮塌,事故惨痛,教训深刻,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③、神舟系列飞船正是因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试验确保了每次安全飞行。到现在我国共发射了几次神舟飞船?第一次实现中国人飞天梦想的是那一次?没经前面的四次试验,能否直接把杨利伟送上蓝天?为什么?这正是进行技术试验的目的所在。进行技术试验的目的是…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认识到技术试验在技术活动中极其重要。在技术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们总结了很多技术试验方法,下面我们学习几种常用的方法。
2、技术试验的方法? 合作学习任务2:请同学们看课本P39~P40,弄清以下问题:(20分钟)
①、技术试验有哪些试验方法? ②、如何理解这些试验方法? ③、你能举出各试验方法有哪些例子吗? 学生展示:学生把分组讨论得出的结论用展示台讲解清楚,并接受其他学生质疑。教师解疑:同学们刚才的分析思路非常清楚,对知识的理解很透彻,语言驾驭能力比较强。课堂练习:将下列技术试验与相应的试验方法正确连线:
①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栽到长江以北
②对比不同水稻品种,选取高产稻 强化试验法 ③判断一座桥梁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模拟试验法
④在很多结构形状中找出承重最好的结构 虚拟试验法 ⑤用计算机模拟飞机在风洞中的飞行及受力情况 优选试验法 ⑥用弹簧秤测定要把橡皮筋拉断需要用多大的力 移植试验法 ⑦水库大坝制成等比例的缩小模型,进行水利试验 案例分析:判断下面案例属于什么技术试验方法?
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有关不同种类的技术试验实例(文字、图片、录像),让学生判断分别属于什么技术试验方法? {设计意图:同过媒体资料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几种常见的技术试验方法的理解 } 录像展示:飞船安全逃逸系统预演试验 文字展示:用动物试验疫苗 图片展示:汽车在不同条件下的强化试验 图片展示:将大坝制成等比例的缩小模型,进行水利试验 录像展示:袁隆平优选试验法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 录像展示:汽车碰撞试验 录像展示: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的场景效果 过渡:下面让我们亲自设计一座大桥。
3、试验探究 图片展示: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 合作学习任务3:(15分钟)
①、假如让你设计该桥你会注意什么?
②、如果让你设计该桥的桥墩,从承重能力方面考虑你选择圆形还是三角形? ③、你需要用到哪些试验方法? 过渡:在科学技术上,不能凭空猜测,下面我们具体做试验来验证一下。马上行动:
选择合适的纸,制作正三角形、圆形两种结构纸张模型(如右图),通过试验找出承重能力最强的模型。试验器材:
砝码(1盒)、纸(3张)、硬纸板(1块)试验步骤:
①取一张硬纸板放在各种模型上;②将砝码分别放于其上;③观察相同纸张的不同模型所承受的不同压力;④得出试验结论。小组展示:学生回报分组试验得出的结论,并接受其他学生质疑。(教师提供给学生三种纸张类型,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型,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条件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材料和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5分钟)
请同学们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今后有何帮助?
五、实际应用:
1、参照物理实验的实验报告书写方法,设计一般技术试验的试验报告书写方法,并把本节课所做的“优选承重能力最强的结构模型”试验填写在你设计的报告上。
2、查阅相关资料,区别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第四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理念及原则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师已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师生共同探索、教材和课外读物并用、课堂与课外并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理念。特别是近几年来,复旦大学领国内高校之先,推行通识教育。教师秉承通识教育、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平等互动的原则,将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即,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人才。实践证明,这种理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本课程坚持以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加强学术研究训练,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利用读书会、报告会、演讲会、电脑多媒体等途径,弘扬主流道德。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提高教育效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撰写文章,利用课堂进行“课题调查报告交流会”活动。
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团队教师贯彻“三贴近”(贴近社会发展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并采用“知行教学模式”,即总体上用一半时间简明讲授课程理论知识,用一半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这种用一半教学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用一半教学时间进行多样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又采用“三大模块”(即理论教学模块、能力训练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组织教学。第一,在理论教学模块上,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效果; 第二,在能力训练模块上,加强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取“课题项目研究”形式,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研究,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通过开放式教学,不断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第三,在社会实践模块上,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影像资料、进行论文写作等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调查方面,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倡导学生自主设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空间。为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这些年来,该室教师不断探索并采用了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方式,如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激活式教学法等,提升了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学生好评。
教学模式改革还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办法的改革,规定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成绩三七开。平时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写论文、课上讨论交流、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并对那些在国家级、市级、校级各类学习、科研竞赛、社会实践中取得优秀成绩、突出成果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充分考虑。期末考试一律采取开卷考试方式,以分析案例和材料为命题内容和形式,要求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阐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凸现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
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活动
这些年来,本课程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方法等,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
(1)专题式教学法。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基本理论时,结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性讲解。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在于:一是问题集中,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具有深刻性;二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扩展,知识信息量大,对学生感染力强;三是改变了照本宣科地讲解,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只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抓得准,研究比较深入、分析比较透彻,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专题式教学法,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生动的材料说明,学生听后满意,感到既不是空洞的说教,又不是就事论事、单纯的材料堆积,能较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
(2)案例式教学法。
鉴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特点,教师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就亲临般地经历一系列的真实事件和问题,接触各式各样的具体情境,实际、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年来,该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分析的案例有:“南京冠生园事件”(结合“诚信与市场经济”理论讲解)、“博导制售毒品案”(结合“知识与道德”理论分析)、“贪官忏悔录”(结合“人性修养与制度监督”阐述)等等。总之,“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熟练应付各种具体事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明事件缘由的能力,锻炼对事件的准确果断的判断决策能力,增强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型课程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研讨型课程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发现问题、寻求思路为教学方法,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学习的过程。可以说,研讨型课程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培养学术兴趣、拓展学识学养”。
本课程重视课堂讨论。每次讨论时,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设计主题,确定代表不同意见的发言小组,使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会倾听、善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的错误认识要加以引导和纠正。课堂讨论的主旨不是要拿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结论,而是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培养其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能力和精神。每当讨论时,同学们都积极准备,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同学因为没有机会发言而感到遗憾,进而课后通过递交书面文章或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来弥补课上发言。以班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时,老师要善于掌控整个讨论的节奏、进程和局面,创设一种自由的宽松的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就讨论主题认真地、自由地、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提问、质疑,深入探索,形成共识。实践证明,研讨型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有:道德是不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追求?“知识就是道德”、“有才就有德”吗?如何看待“道德银行”、“有偿让座”现象?“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婚前财产公证,是对爱情的亵渎,还是对权利的保障?如何看待“没有爱情的婚姻”与“没有婚姻的爱情”现象?离婚率上升究竟是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发展吗?怎样看待“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与“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观点?网络“黑客”是有创新能力的精英吗?
“辩论”是“研讨式教学法”题中应有之义。对疑难问题可以采取“辩论式”教学法。课堂辩论是当代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辩论为中心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的。要使辩论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关心的难点问题确定辩论题目,选定正反两方的辩手、评委和主持人,并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写出辩论文,在学生正式辩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正反方辩论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分析某一问题。
这些年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组织辩论的题目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与“德治”孰先孰后?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更重要?如何理解“干得好”与“嫁得好”关系?
“辩论”教学法的优势在于:一是适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很有挑战性、竞争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使课堂充满活力;二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三是培养了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
(4)“课题项目研究”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法”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方法。一般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志愿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老师在对研究计划初审后,通知学生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并自始至终指导、帮助学生研究。调查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课题项目研究法”将师生的“讲、问、议”集合起来。讲是指教师讲清基本理论,讲究研究思路和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问”是指鼓励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想问题、提问题;“议”是指加大课下讨论比重,激发学生兴趣,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
学生所交的课题项目研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统计数据、PPT、DV摄像、人物访谈、照片、图片资料,等等。
这几年来,学生递交的研究报告内容丰富,如有:“关于见义勇为的调查”、“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调查研究”、“关于校园失窃问题的调查”、“大学生的婚恋观访谈”、“传统女性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对媒体报道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大学生同居现象的是与非”、“大学生自私现象分析”、“‘恶搞’现象研究”、“师生恋的伦理思考”,等等。
(5)创新教学,形式多样
该室教师根据学生的特�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听”——是指学生聆听老师的悉心指导,听取老师的合理性建议。教师有必要在“课题项目研究”的初期阶段,适当加强引导和鼓励,如在开题时事先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同时要及时把握反馈信息,耐心听学生汇报成果。
“说”——是指教师把课讲得生动活泼,讲清基本理论,讲求研究方法和技巧,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积极发言、上台演说、“答记者问”等等,当然还可以通过网络同学生交流课题内� “读”——是指让学生阅读教材、阅读参考书,寻找和发现问题,也指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放映有关德育内容的中外优秀影片,如《美丽人生》、《美丽心灵》、《春风化雨》等,通过网络同学生交流课程内�
“写”——是指让学生动手撰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命题文章、调查报告、建议提案、学术论文等。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老师总是鼓动学生以“代表和委员”的身份撰写一份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提案”,将社会突出问题变成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根源、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对策。
“行”——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考察社会状况,在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如请名人做报告、“答记者问”等等。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老师让学生“充当”代表和委员撰写一份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提案”,这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既看到了问题,又找到了对策。通过加强课后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知行合一”。“行”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业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开阔知识视野,增强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疑,集“听、说、读、写、行”于一体的方法,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6)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研讨型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任课教师对课程精心设计,以保护、激发、引导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学习的恒久热忱。
在一般人印象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记。这种形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被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然而,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研讨型课程的关键和主体是学生。大学生自主观念、平等意识强烈,他们最反感教师以“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姿态出现,最希望教师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希望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的机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努力将学、思、问、答融为一体,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学得扎实,思得辩证,问得深刻,答得透彻。师生平等探讨,教学相得益彰。例如,在一次考试中,一位学生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人的本性”这道判断题旁写道:“我深知命题者的用意是让我判断此题为错,但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却印证此题的正确。”老师并没有简单地扣分了事,而是找他平等对话,让他充分地“摆事实”,然后针对他思想上的模糊,明确地阐述该命题作为人生根本的价值取向,在理论上的偏执和在实践中的负面效应,辩证地说明了该命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客观正当性。通过面对面的平等交流探讨,这位学生终于觉察到自己认识中的偏差。可见,研讨型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超前学习的意识,拥有交流意识,学会在交流和论辩中发现问题。这几年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的问题如有:父母的监护权与孩子的隐私权,孰重孰轻?在人生追求中,是健康还是财富更重要?等等。
五、重视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方式
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办法的改革,主要是将学生学习成绩“三七开”。即平时成绩为30%,期末考试成绩为70%。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学生上课出勤、写论文、课上讨论交流、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并对那些在国家级、市级、校级各类学习、科研竞赛、社会实践中取得优秀成绩、突出成果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充分考虑。期末考试一律采取开卷考试方式,以分析案例和材料为命题内容和形式,要求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阐述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凸现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已考材料题有:陆幼青“生命的留言”;陈进、杨杰、刘辉、王铭铭等学术造假事件、马加爵的困境;“知识与道德”、“有才与有德”;“南京冠生园事件”、“博导制售毒品”、“学术丑闻”、“求职陷阱”、“价格欺诈”、“忏悔录”、“不做假账”、“伪科学”、“求职履历‘掺水造假’”、虐猫事件、天价医疗费事件、拒签手术事件、动迁与动粗;网络“黑客”是有创新能力的精英吗?如何看待“见义勇为”、“道德银行”、“有偿让座”、“有偿招领”现象?地震捐赠排行榜引发争议、“不育鼠”与“聪明鼠”、地震了,老师先跑了。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身亡事件、丛飞的遗书、——“同命不同价”合理吗?农大学生网络贩黄罪有应得、“弟弟偷钱,为哥哥交学费”、许霆ATM机恶意提款案、——“政法大学弑师案”、“封口费”事件。
在平时成绩考核方面,主要根据“专题社会调研项目”的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我们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倡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并递交论文报告。这种专题研究或社会调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空间。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课题项目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形式,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调查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论证定题。任课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实施落实调研计划。老师全程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过程,具体进行现场指导和课堂指导工作。现场指导是教师深入参加学生活动,全程陪同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课堂指导是对学生实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真正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丰富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内容和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制作光盘等。
(5)展示交流,评价考核。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必须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示。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对学生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点评。
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考核有下列指标: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公德一章对“社会需要公共道德”的理论论证,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中不讲公共道德的现象,包括公共图书的毁损情况、公共自习教室的占座位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比如社会公德内容的教学实践,课题设计就有要求学生在寝室成员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寝室文明规则,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养学生公共生活中需要的宽容、合作、自律、沟通、和谐的道德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规则意识和自制能力;
其三是形式,即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比如如婚姻家庭内容的教学实践,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培养了节俭、独立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实践表明,这种结合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
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
本课程教师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探索和革新。其中网络课堂教学创新正在摸索。主要表现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交流频繁,资源丰富,效果满意。目前已经将多位教师的教学讲义、教学大纲、PPT文稿以及其它音像资料上传到网络课堂。今后还要将教学参考资料及案例分析上传到网络。
本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 ⑴因材施教,有的放矢;⑵重点突出,思路清晰;⑶深入浅出,循序渐进;⑷案例分析,印象深刻;⑸史论结合,纵横比较;⑹语言生动,情理交融;⑺谈话讨论,演讲辩论;⑻学思问答,讲练提高;⑼电脑辅助,形式多样;⑽学用一致,知行统一。
综上所述,创新,使教学焕发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本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广大学生称赞,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经常爆发出热烈掌声,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每学期教学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本课程教师充分利用并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多采用自编的优秀多媒体课件,达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效果。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应用伦理学》处于教学改革的领先地位。不言而喻,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普遍借鉴价值: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引发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七、创新并实施“三三制教学模式”
《应用伦理学》教学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坚持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注意基本理论讲授,又要不断陶冶学生文明素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理论魅力。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创新并实施“三三制教学模式”——即是:1/3时间用于理论教学(充实完善教学内容,融教学体系和教材 尤其是开展“课题项目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做法,深受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取得良好效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调查研究,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增强实际才干,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观念和理论素养。我们这里所说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过程,它与课程理论教学相呼应,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和相应的考核办法。我们在具体实施这种“专题社会调研项目”的实践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课题项目研究小组(人数以2至5人为宜)形式,拟定并递交课题项目计划书,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成果形式。调查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对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希望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论证定题。任课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实施落实调研计划。老师全程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过程,具体进行现场指导和课堂指导工作。现场指导是教师深入参加学生活动,全程陪同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课堂指导是对学生实践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真正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丰富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内容和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制作光盘等。
(5)展示交流,评价考核。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必须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示。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对学生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点评。
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考核有下列指标:
其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如社会公德一章对“社会需要公共道德”的理论论证,让学生亲自观察校园中不讲公共道德的现象,包括公共图书的毁损情况、公共自习教室的占座位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
其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比如社会公德内容的教学实践,课题设计就有要求学生在寝室成员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寝室文明规则,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养学生公共生活中需要的宽容、合作、自律、沟通、和谐的道德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规则意识和自制能力;
其三是形式,即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是效果,即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比如如婚姻家庭内容的教学实践,成果是否增强了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培养了节俭、独立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实践表明,这种结合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
八、网络——多媒体
《应用伦理学》教学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创新的摸索。不少老师将教学参考资料及案例分析上传到网络,含教学讲义、教学大纲、PPT文稿以及其它音像资料上传到网络课堂。
网络资源呈现出的特点是: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效果满意。
《应用伦理学》课程的网络资源或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栏目:
a.教学队伍,b.课程介绍,c.教学大纲,d.教学教材,e.教学条件,f.教学方法,g.教学研究,h.课程评价,i.学生成果,j.作业习题,k.课程视频; l.实践教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参考5篇】
下一篇: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