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3、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4、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十几减8,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

举例:“11-7”,说说计算方法。

二、二、基本练习。

1、指导第1题。

(1)、先独立计算。

(2)、观察算式,说说每一竖算式有什么规律。

(3)、交流规律。

2、指导第6题:(方法同上)。

三、三、变式练习。

1、指导第2题。

先计算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第3题。

(1)、先观察图,理解图,弄清题意。

(2)、学生连线后交流结果。

(3)、说说“谁钓的最多”?“多几条”?

3、指导第7题:

(1)、观察图,理解题材意。

(2)、连线,交流结果。

4、指导第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四、四、发展练习(第五题)。

1、观察图画,说说图意。

2、填空。

3、说说一共有13个和还剩8个是怎样做出来的?

五、五、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三篇】

1、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2、在具体到情景与活动中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3、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并会在减法算式后面填写得数。

二、预计教学时间:1节。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四、教学活动。

(一)复习巩固。

1、对口令,师生对,同桌对。

3可以分成1和几?

4可以分成2和几?

5可以分成1和几?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3245。

12。

()1()()2。

(二)故事导入,学习新课。

1、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带上兔子的头饰)兔妈妈看见大家很会计算,想起大家帮帮忙,它现在一共有几根胡萝卜?(兔妈妈左手拿2根胡萝卜,右手拿1根胡萝卜)。

生:一共3根。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2=3或2+1=3。

师:你真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谢谢你!(把右手的胡萝卜送给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兔妈妈送了1根胡萝卜给小朋友,她还剩下几根呢?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对你的同桌说说,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学生汇报:原来有3根胡萝卜,拿走1根,还剩下2根。

2、揭示课题:

(1)教师:象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板书3-1=2,中间这个运算符画像中文数字“一”,叫做减号(板书),这道算式是一道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

(2)带领全班读算式2遍。

(3)解释:减号前面的3表示原来有3个,减号后面的1表示拿走了1个,“=”后面的2表示还剩2个。以后我们遇到这种“去掉”或“减少”的情况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三)运用减法计算的模型,自主探究。

1、出示书第25页纸鹤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的意思是什么?请在小组内交流。

预设1:桌上一共有3只纸鹤,拿走了1个,还剩下2个。

预设2:有3个小朋友,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

2、提问:

(1)“走了”是什么意思?(强调“去掉或少了)。

(2)你会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3)算式了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学习书第25页例2气球图。

(1)同桌交流后汇报。

(2)教师板书:4-2=2。

(3)指名学生解释算式的含义,然后全班齐读算式2遍。

(4)教师质疑:算式中有2个”2”,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书第25页做一做,教师在黑板出示情景1的图,解释图意:这里有3朵花,拿走了2朵,可是在黑板上拿不走,我们就用虚线框把它框起来,表示拿走了。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个别学生上黑板做,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既要评是否正确,又要评书写情况。

2、完成书第26页第1,独立完成,讲评时要先讲讲图意。

3、完成书第26页第2,独立完成。

4、算一算。

1、你能帮信鸽送信吗?

提高练习。

拓展练习。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四篇】

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从实际情景中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难点: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78例题,试一试,p78~79“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9+4=□。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圆片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算法。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启发:怎样能清楚看出一共是十几?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9+4=13。

13。

10。

边演示边讲述:盒子里有9个桃,放进1个是10个。先把盒外的4个桃分成1和3,然后把1个桃放进盒子里装满了10个,9个和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这中方法就是“凑十法”。

5、试一试。

书上p78试一试中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你能根据提示来计算吗?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伴交流。

(2)引导加深理解“凑十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抢答: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式子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按上面的连加式子来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游戏“闯关”:同桌间合作口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说三句话。

(2)应该怎样列式。

(3)小组互相说想法。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加几)。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80例题,试一试,p80~81“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不同的算法。

5、怎样算最快?(想加算减)。

6、试一试。

书上p80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游戏“闯关”:同桌间合作口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根据图意在()里填数。

(2)看图说图意。

(3)怎样列式计算?

(4)小组互相说想法。

(5)全班交流。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五、教学后记: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五篇】

教材简析:这是1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春水的可贵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般技能: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用具:

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这是什么?(板书:三月桃花水)。

二、听录音,读课文:

1、放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标上自然段。

2、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三月桃花水是什么样的?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三、品读课文。

2、小组讨论:

指名说说。

集体交流。

3、重点学习3、4、5、6小节。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你听到奏出了什么的样的乐曲?

(2)听音乐,想像这种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美读3、4段落。

(5)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配乐读读5、6小结。

(6)说说明镜中还映照了哪些景物?

仿照这样的格式说一说我看见。

发现()。

4、听音乐朗读3、4、5、6小结。

5、说说你认为三月桃花水还像什么?

(1)集体交流。

(2)齐读7、8、9自然段。

五、师生沟通:

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

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

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课后札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三月桃花水是什么。

学生联系课文各抒己见。

1、复习课文内容:

2、作业交流:面对春水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展示画的三月桃花水的景象,做一句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5、比较这篇课文与《春潮》有什么不同?

四、学写生字:

学生自学生字。

交流重点字:袅弦。

作业设置:

摘抄表现三月桃花水的句子。

摘抄优美的词语:选择一个造句。

板书设计:袅弦。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六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2、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挂图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强调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指出谜语图)。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9=。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二、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第1、2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好又快。

3、练习二的第3题。

三、思维训练。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有20条字谜,小朋友们已经猜中了15条,没猜中有几条?

八、课学小结:这节课学了十几减9的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十几减9可以这样想,见到减法想加法,用“破十法”算也可以连续减……十几减9的差,要比被数个位数多1。

教学板书:十几减9。

有15个气球,卖9个,还有几个?

15-9=6。

有14个圈,套中9个,有几个没套中?比较算式。

14-9=5。

例1、12-9怎样想想9+(3)=12。

12-9=(3)。

12-9=3。

21010-9=1。

11+(2)=3。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七篇】

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过去,有收获,有进步,但更值得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必须要改进,过去自然课上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必须要抛弃。我本人在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

本着科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基本方法;把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这个学期教学的基本理念。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学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我将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感谢你的下载使用!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八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参加了有趣的游园活动,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这次生动有趣的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小精灵: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小精灵: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小精灵: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小组讨论算法。

生1:9+6=15,所以15-9=6。

生2:10-9=1,1+5=6,所以15-9=6。

……。

(2)师:顽皮的小精灵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2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十几减9时该怎样计算?

七、作业。

同步第8页。

八、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612-9=3。

①9+6=159+3=12。

②10-9=110-9=1。

1+5=61+2=3。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情境游园会引入新课,然后小组探究算法,最后进行巩固训练。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拓宽,多加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九篇】

教学目标: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3、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

板书:买铅笔。

(1)15-9=6(2)15-9=6(3)15-9。

因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第十篇】

1、热爱小动物,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

2、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3、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吃奶长大。

4、能认识多种常见的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兔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活兔或兔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的观察兔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兔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兔的身体特点。

教师出示观察材料,兔或兔的挂图。

二、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板书到黑板上。

三、比较猫和兔的异同,揭示哺乳动物的概念。

1、将兔的特点和前面一课观察过的猫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到课本上。

2、研讨、汇报。

3、教师小结。

像兔和猫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小动物吃它妈妈的奶长大,叫做哺乳动物。

四、运用概念判断,认识更多的哺乳动物。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指出课本中的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五、单元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鸟类和哺乳动物,你能说说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什么不同吗?在学生比较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研究鸟和哺乳动物,主要是从它们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研究的。在以后研究别的动物时,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并且可以将这些方面特点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

六、课外拓展。

同学们课后可以选定一种动物,继续研究它的生活习必性,并写1篇研究报告。

教学后记。

自由研究。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养小动物的认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解开一些迷惑,收获一些知识,发现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二、收集问题,整理问题。

1、学生发言,教师将学生的问题全记在黑板上。

2、整理问题:当堂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将剩下的问题中值得探究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

三、确定研究方法。

学生选中问题后,让他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怎样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确定好他们的探究方法。

四、课后探究。

五、记录探究结果。

六、汇报探究结果。

教学后记。

22 3178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