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优质14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分析演讲内容,探讨梦想与平等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思考社会公正与个人责任,如何更好地实现理想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重点:

一、 反复朗读以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

二、 体会演讲思路的逻辑性。

教学难点:

一、 文章的整体思路发展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语

1、请同学说说当你在学习烦闷时是什么支持你继续学习?

2、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

    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我已达至顶峰。我不会在乎。和任何人一样,我愿意生命长久。长寿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现在不执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让我攀登险峰。我极目远眺。前方就是乐土。或许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让你们知晓,我们就是将要抵达乐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双目已看到上帝莅临的光芒。

这段话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讲中表达出的对追求理想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人说:这位伟大的思想者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说“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二、 简介作家

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三、 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时代背景(六十年代民权运动)

四、 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请找出含有面对这个题目,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的。

五、 默读全文,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齐读一遍。教师范读,再请学生自读。

六、 请根据这些句子,在结合文章背景,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15字内回答)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现在,请根据这六个排比,具体说说“梦想”的内容:

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拥有正义和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小节: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

无论一国家、一民族、一团体还是个人,只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己地位,才能拥有讨论正义和自由的权利,只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正义和自由的思想,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思想,只有消除了歧视,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共处的局面

现在,请大家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论这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表达效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六个排比,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文采);如阳光普照,正大光明;如飞瀑直下,一气呵成(表达酣畅淋漓);如铁链相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

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

(告诉学生,在进行概括时,应注意一些议论句和总结句,因为它们能显露作者的观点)

七、 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哪些段落写到?1——5集会的原因和目的。(60字内)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注:学生可能不能回答出来,先能找出几段就是几段。尤其是第一段和第五段可能包括不进,教师加以点拨,五段是说明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

八、 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6——16段(40字内)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引申:墨子曾经说过:使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爱得万民——-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对比以前的议论文,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按提出观点——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非常新颖。逻辑上环环相扣,非常严密,别致。梦想放在后边起到的作用?引人思索,让人振奋。影响深刻。

      要分析文章的层次,主要是抓议论和评论性的句子

小节:要让文章写得层次分明,需要注意逻辑关系

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不但体现在段落之间,而且在某些段落内部也同样严谨举例:

课文一、二段,齐读一遍。

第一段作者告诉了什么?和第二段怎样联系起来的?废奴是灯塔

(然而,连词来连接,联系紧密,当然也方便听众理解)

请画出第二段四句话之间关系的结构图(并列、递进、总分)

(1) 总(2)(3)分(4)总为什么?

小节:第一句:综述现状悲惨(2)(3):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4)想把现状公诸于众。在总结时学生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提示: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注意本体和喻体

穷困的孤岛:黑人穷困而孤立无援

故国家园:美国    流亡者:没有归宿感(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海外游子)

十一、在马丁逝世后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下旬、募捐、水泵、筹集、吭声、颠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将引导他们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理解实现梦想的艰难与漫长,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梦想,并在梦想的指引推动下完成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课题“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对比:课件出示两组非洲缺水的图片和另一组有水的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图片内容(有水时会怎样,雨水充足时又会怎样),并谈谈感受,教师相机介绍有关非洲缺水的资料。

2、再次出示: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指导朗读。

师:是谁的梦想让非洲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样实现的?(3)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下旬 募捐 水泵 筹集 吭声 颠簸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走进课文,了解梦想。

1、小瑞恩只有6岁,可他却为非洲人民打出了一口井,这可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小小的瑞恩为什么要去做这样一件伟大的事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原因,并说说哪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瑞恩的心?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2、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找出文中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3、知道非洲的孩子处境是这样的艰难,水对他们是这样的重要,6岁的瑞恩才会有这样伟大的梦想。请大家与老师一起依次读好这三句话:

师:于是刚一放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对妈妈说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在学校里,他下定决心对自己说

生:“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师:当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有一台钻井机,凿井的速度就快多了”时,他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

生:“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4、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善良、有同情心、有爱心)

四、研读课文,探究梦想实现的过程。

1.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还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谈何容易?要想把梦想变为现实,那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梦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是怎样实现的呢?

生:筹集70元打一口井,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3.课文哪一段介绍了他为梦想而努力的过程呢?指名读。

4.课件出示: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师:他都做了哪些家务活呢?

生: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取得好成绩……

师:除了这些,让我们设想一下,小瑞恩为了筹集这70元钱,还做了些什么呢?

生:捡废纸、、捡塑料瓶、发传单、拖地……

师:在这些事中,除了瑞恩自己的努力,还得到了谁的帮忙呢?他们为什么要帮助小瑞恩呢?

生:爸爸、妈妈、爷爷、邻居,他们被瑞恩的行为感动了。

师:让我们齐读这一段,去体会瑞恩的辛苦。

师:为了筹集这70元钱,其实瑞恩是从1月份开始做这些额外的家务活,他一直坚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说,瑞恩整整坚持了4个月。在这4个月里,他放弃了玩的时间,放弃了玩的机会,遇到困难,瑞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

生:.“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5、做了4个月的额外家务活,终于攒够了70元钱,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还没有)当他得知自己辛苦攒了4个月的钱只够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xx元时,我们的瑞恩并没有放弃,于是他又有了梦想的第二步,那就是

生:筹集20xx元。

6、20xx元,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让瑞恩通过干活来攒够20xx元,实在是太难了。可是后来,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瑞恩居然就筹齐了打一口水井的钱。这是因为

生:他还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支持。

师:请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

生:(1)妈妈的朋友;

(2)寄支票的好心人;

(3)老师与班上同学;

(4)还有爷爷、邻居和爸爸。

师:他们又为什么帮助瑞恩?从他们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被感动了,感受到参与瑞恩梦想的人越来越多。

7、师:当瑞恩得知人工凿井工作非常艰巨,而如果有一台钻井机速度就快多了时,小瑞恩又有了他梦想的第三步,那就是:

生:筹钱买钻井机。

师:我们猜测一下一台钻井机要多少钱呢?

生:5000元,10000元……

师:一台钻井机的价钱可能是5000,也可能是10000,甚至更多,但不管多少钱,我们的小瑞恩都会尽全力去实现他的梦想,从这儿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生:坚定执着,坚持不懈……

师: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瑞恩与工程师的对话,感受瑞恩的坚定执著。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生: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除了事情发展顺序,本文还按什么顺序来写呢、

生;时间顺序。

师: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生:1998年、4月下旬、20xx年7月……

师: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故事更清楚明了,结构更为清晰,平常我们写作文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师:瑞恩的梦想感动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他才能迅速地筹集这20xx元,说明瑞恩的梦想成真靠的不单单是钱,更重要的是

生: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8、从70元,到20xx元,再到买钻井机,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变大,难度也在加大,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用“越来……越”说一句话。

生:筹集的钱越来越多,瑞恩的梦想实现起来困难也越来越大。

生:被瑞恩感动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瑞恩梦想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五、感悟“梦想的力量”

1、默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功的喜悦。

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建成了。20xx年7月,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2、说话练习。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见底的井水,你会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我是瑞恩,我会说

生:真是太好了,你们终于能喝上水了!

师: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你太棒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师: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鲁的孩子,我会对瑞恩说”

生:瑞恩,谢谢你让我们喝上清澈的水,是你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3、课件出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齐读,想一想都有谁流泪了,为什么流泪?

生:瑞恩,瑞恩的父母,所有的非洲人民,他们被彼此感动着。

(2)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体现在哪里?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30多口井。

(2)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还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3)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为了梦想而努力坚持不懈的人。课件出示两句名言,让学生在名人事迹的影响下,树立自己远大的志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小结、作业:写1篇读后感。

1、梦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梦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梦想是勇往直前的源泉。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吧!

2、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写1篇读后感。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及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质疑——点拨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我期待着那一天》

主要内容:由一个黑人孩子为了黑人的利益放弃了自己足球梦想的故事,扩展到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反映了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以及仍然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武装。让我们期待那真正和平、、自由的一天。

二、导入:的确,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国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条件及差的环境里生活。让我貌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其实这个期待早在40年前就提出来了,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有一个梦想》。(1分钟)

三、复习: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领悟了文章的主旨,那么主旨是什么呢?

明确:通过这次演讲唤醒黑人,给黑人以信心,去为争取自由和平等作出不懈努力。(2分钟)

四、学生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默记30秒。(2分钟)

五、品味精彩语言(立思考3分钟,讨论3分钟)

1、联系上下文,研读下列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美国没有屡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明确:空头支票指“虚假的承诺,不能兑现的空话”

表达效果:形象地撕破了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警觉地投入战斗。

②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明确:秋天指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明白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备受催残的生活现状,表现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③朗读18—25段思考:这几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确:排比增强气势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2、这篇演说词言词恳切,韵律和谐、文笔优美,在上节课的朗读中,我们已充分感受到作者的非凡魅力。再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请大家找出自己做喜欢的段落或语句推荐给其他同学,并简要说明理由。(提示:欣赏角度①修辞及表达效果②句式特点)(5分钟)

五、归纳演讲词语言的基本特点(提示:①修辞②句式特点)

1、学生思考,分组讨论(4分钟)

整句

2、交流(4分钟)明确:三多短句

修辞

六、课堂练习

1、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修辞,写一个话题一致的句子。(5分钟写,2分钟交流)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例句: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玫瑰的芬芳,给千百万在花香鸟语的快乐中受冷落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2、学生齐读18——21段并仿照写一组排比句,要求反复出现“我梦想有一天……”。(1分钟读,6分钟写,3分钟交流)

例句: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遮挡住人们的双眼。

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在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快乐得嬉戏。

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在涂抹滚滚的浓烟,每一只鸟自由翱翔。

我梦想有一天,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如山,让每一个孩子再绿树下草地上健康成长。

七、学生质疑(3分钟)

六、回顾与反思(①你学到什么知识②有什么感捂)(3分钟)

七、布置作业

1、仿写: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2、讨论:在马丁逝世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八、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演讲词语言特点

长句

三多短句

修辞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4

第一环节:播放视频,初识梦想。

师: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共得了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总奖牌数88枚,位居世界第二。他们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梦想的追求。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精彩的画面吧!

是啊!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四讲《我们的中国梦》中的第一课《我有一个梦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发对“梦想”的思考,初步认识梦想。】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交流梦想。

师:课件出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承载着对未来的追求和美好希望。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脚下就会有力量,未来就会有方向。”指名学生读。

生: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承载着对未来的追求和美好希望。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脚下就会有力量,未来就会有方向。”

师:你有哪些梦想?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我们都要敢于有梦。(板书)正如习总书记说的,指名学生读:“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发学生充分地交流,鼓励学生敢于有梦。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感受梦想对于人民、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5

设计意图:

本文是1篇略读课文,文中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美好的心灵以及产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学生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我主要围绕“梦想”与“力量”两个主题展开设计。教师以学定教,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力求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理想的效果。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课前准备: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收集主人公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理解梦想

(一)板书“梦想”。谈谈什么是“梦想”。

1、教师:“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激情入文

教师: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二、感知梦想

(一)请走进课文,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并读一读。

(二)说话练习,整体感知

1、出示文中重点词:非洲 水井 额外 水泵 钻井机 瑞恩的井

攒钱 募捐 流泪 放弃 簇拥 辛辛苦苦

指名读词、纠音齐读!

2、说话练习

要求:自由选择五个以上词语,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三)教师小结:是的,瑞恩有这样一个梦想

课件出示: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我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齐读)

教师:瑞恩的梦想也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

课件出示: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齐读)

三、追寻“梦想之因”

过渡语: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让我们走近瑞恩,走近非洲。

(一)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说说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三)找出文中老师说的话并读一读,重点读好“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说话:我觉得这里的孩子 ,因为 。

(预设:可怜、悲惨、艰苦……)

请你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

(四)现在,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去看一看非洲人们的生活片段。

1、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图片或录像)

同时教师感情述说: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2、拓展想象:在这么一个缺水的环境中,非洲的孩子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3、教师:怪不得一位老人这样说道:“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课件出示,齐读)

4、正因为非洲的孩子是这样的可怜,正因为水对于非洲孩子是这样的重要,所以瑞恩才会有这样的梦想

课件出示: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我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再次齐读)

四、走进“梦想之路”

过渡语:瑞恩又为他的梦想做了些什么呢?

(一)自由学习313自然段,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感受感受。

(二)学生自由讨论,师适时点拨梳理。

(预设如下)

1、为筹齐70元钱,瑞恩所做的努力。

(1)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2)逐句朗读,想象自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身影。

(3)除这些外,瑞恩还会做哪些劳动?(想象省略号的内容)

(4)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6岁的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对非洲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为了心中的梦想)

(5)师小结:整整4个月,为了这70元,他不怕辛劳;为了这70元,他不畏严寒;为了这70元,他不断地努力……他的心中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当听到需要20xx元时,瑞恩的表现。交流后出示:

(1)“瑞恩还小……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读,想象,他为了筹齐20xx元,可能会做些什么?

(2)“尽管如此,瑞恩并没有放弃。”他不放弃的是什么?

(预设:干活挣钱、对梦想的追求、努力……)

(3)他的这些努力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再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3、当听到需要一台钻井机的时候,瑞恩的表现。

(1)出示瑞恩的话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瑞恩决心很大、瑞恩的坚定、瑞恩的执著、瑞恩的永不言弃……)

(2)师:瑞恩付出了很多,他义无反顾地付出,只为他的心中那一个坚定的梦想!再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体会他人的帮助

1、过渡语:一个梦想可以感动身边的人,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座城,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个国家,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个世界。大家都被瑞恩的梦想所感动,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献出了温暖之心。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用心读一读。

(1)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2)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打一口井的钱。

(3)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你觉得是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1)交流讨论

(2)教师小结:一个不小的数目,之所以能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里筹集到了,是因为瑞恩的力量感染并带动着大家的心,这就是同心协力的力量!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3、瑞恩终于梦想成真,这些从井里流出的生命之水使非洲人们疾病得到控制,健康得到保障,生活也从此得到改善。我们说课件出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当一个梦想,成为65个国家千千万万人貌同的愿望的时候,我们说“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延续梦想的力量

(一)梦想在延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介绍:两年以后,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二)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中的瑞恩被评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还做客我们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三)课堂小练笔。

如果瑞恩被推选为“感动世界”十大人物,向全世界征集颁奖词时,要求你为瑞恩写颁奖词,你该怎样去写?现在就让你心中涌动着的敬意和感动喷薄而出吧!练笔交流!

六、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师总结: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更是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与其说是瑞恩筹钱挖井,还不如说是瑞恩在凝聚加非人民的心。这正是梦想的力量!广告说得好:心有多宽,天空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精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吧!

七、课后作业

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题或多题

1、如果你是瑞恩班里的孩子,在给非洲孩子的信里,你会怎么写?

2、我被瑞恩的行动深深感动了,我想写首小诗赞美他。

3、如果你是瑞恩妈妈的朋友,你在报纸的文章中会写些什么?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 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丁·路德·金遗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结合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把握文章要点。

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 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 United States”

(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 可是, 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1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____《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每人一份,资料内容如下: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班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

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生相信,如呆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到的权利。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_____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

2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在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1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

(1) 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2) 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3) 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4) 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五.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计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1. 学生讨论,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发言,组长做好记录。

2. 选交流较好的小组  面向全体同学发言,其佘各组点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教师出示全文结构图,要求学生填写空缺内容。

多媒体显示:

一、回顾;肯定《宣言》的重要意义揭露黑人受歧视的现状讽刺           ①         许诺提出           ②         要求二、 提醒当局不兑现许诺的后果讲究           ③         策略表明            ④        决心三、展望:斗争必胜

学生明确:(1)当局空头许诺

(2)得出自由。平等要求

(3)讲究斗争策略

(4)表明斗争决心

六.布置作业

1, 仔细读课文,揣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 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在文段落和语境中揣麾重蹼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讲词特点。

[教学过程 ]

一、 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讨论的形式探讨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本段的内容要点

1. 多媒体显示:

(1)“伟大的美国人”指谁?(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3)本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 学生讨论,互肋合共同探究。教师给必要的提示。教师出示有关林肯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3. 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2 ~~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谒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关于第三个问题,学生明确: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方》理,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明众:我们利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

二、 读课文的第二.三部分,有意识地指导同学们诵读本部分中的重点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1. 诵读课文热爱.自然段,注意情感的分配.语调的缓急.语音的轻重.

2. 请同学们试读课文的确.自然段.

(1) 明确: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 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

(2)学生再读以上两段,同学之间互评。

3.学生试读第5、7、8段。

(1)明确:经过期。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2)学生再读以上段落,大家互评。

4.同学再读10到14自然段。

(1) 教师提示:10~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言。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 ;你们就不该 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定会义愤膺,怒不可遏 ,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以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

(2) 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5.朗读第18段到第25段.

(1) 明确: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末想,说黑人之末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晚安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受敌人的仇恨,他死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亿是不可战胜的,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时至今日,在美国,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没有完全得到,他们的夜正长,路也正长。

(2) 学生声情并茂朗读第18~25段。

6.教师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读.悟.品,想必同学们对本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

三、 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同学们,演讲词这种文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学过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和上1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外,想必大家也一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别的演讲词.现在,我们对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已经在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学请同学龄前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总结与归纳一般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和实质。

1.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2. 明确;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四、 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翟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2)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醋暑学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醋暑”分别指什么?)(3)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身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2. 用了排比的手法,选取择一处自已喜欢的,对它进行简评,,并仿照此处的排比格式写一段话。3. 课文第26段到课文结尾,谈一谈自已在朗读时,是如何处理的?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

1)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吸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听人使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醒暑”,一个“醒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到公平而战的追赶切性和必要性。     

3)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然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第2、3小题由学生自主回答,教师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

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的17段到结尾.。

2.阅读下课文,作出简单评价。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好一生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____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已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已满留下任何佘地。由于社会的严醒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____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风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貌岸然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_____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_____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末来。

提示:这1篇悼词,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介绍居里夫人学术上的卓著成就,而是着重介绍她的伟大品格,评述这些品格对推动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巨大作用.第二段介绍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性格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谦虚谨慎以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精神。第3段分析居里夫人科学功绩的取得正源于她的伟大品格。结尾一段,热情讴歌居里夫人品德的力量推动了时代和历史的发展,号召欧洲的知识分子向居里夫人学习。

3写1篇短文,谈谈自已对演讲词的认识。

板书设计                     回顾::肯定《宣》的重大意义                  (斗争的蓝本)                                 揭露         现状             我                  讽刺         当局        正义的呐喊             有                  提醒         政府        时代的呼唤             一    现实 :       讲究         策略             个   (斗争的必要) 表明         决心             梦             想                       末来:       斗争必胜     末来光明                   (斗争的展望)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演讲背景。

2、感受飞扬激情,把握文章思路和作者的思想。

3、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

4、积累精彩词句,掌握修辞方式。

5、体悟马丁·路德·金的人格魅力,学习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教学思路 采用情趣寻入→整体感知→朗读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教

学方法 1、诵读体味。

2、问题探究。

3、合作探讨。 教学资源

多媒体 Powen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请同学们根据我说的几个词语,说出一个国家的名称。“迈克尔?乔丹”、华盛顿、比尔?盖茨。(学生答: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美国被很多人描绘成自由的天堂,纽约曼哈顿岛上矗立的自由女神像也成了美国的象征。但是,美国真的是所有人的天堂吗?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如何?下面,我们一起听听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通过这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一】

学生思考谜底 活跃思维,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 二、走近作者 马丁·路德·金,神学博士、牧师,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奖。1968年4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终年39岁,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在美国民权运动者的心目中,马丁·路德·金永远是引导他们前进的旗帜。 【活动二】 三、入梦紧扣文题,整体感知 1、诵读──渐入佳境

⑴ 学生自由朗读。

⑵ 教师以娴熟的诵读技巧“范读”课文。

2、整体把握文意:

本文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以哪些角度来写梦想?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点拔、明确: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本文思路:梦想是什么?(17~25节)为什么要实现梦想(1~4节),怎样实现梦想?(5~16节)梦想实现之后是怎样?(26~32) 【活动三】

1、学生自读课文

2、聆听老师的范读

3、理清文脉 1、学生可以体会文章诗一样的语言和一泻千里、不可遏止的气势,并在反复诵读中领会马丁·路德·金的精神。

2、思路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缜密的逻辑思维特点。 四、作业设计 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第二课时 一、析梦:了解背景,深层探究 1、赏析梦想的内容(17~25)

⑴ 作者的梦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自由、民主、平等。

⑵ 请2~3名学生朗读17~25段。

⑶ 诵读指导:

本文的体裁是演讲辞,为了感染听众,打动听众,首先应充满激情;梦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事物,应用欣喜的、满怀憧憬的情感去读。

⑷ 作者为何不直接表达成“我梦想有一天,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这样不是更简洁吗?何必用9个段落来表达。

教学点拔,学生回答:运用排比的修辞,增强语势,使情感更丰富、饱满;同时也使内容更具钳、充实。

2、赏析梦想的缘由(1~4)

⑴ 作者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梦想?美国黑人的境遇如何。

学生回答:生活悲惨,体现在第2自然段。

⑵ 重点品读第2段:

① 请学生诵读该段。

② 诵读提示:沉痛的情感。

③ 连用四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有什么作用?

点拔:运用排比,揭示了黑人悲惨的生活现实: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④ 再请2~3名学生诵读品味。

⑤ 诵读提示:

隔离、歧视──贫困──蜷缩、流亡,这些词语从排列上看,语义逐渐加重,朗读时感情也逐渐加强。

⑥ 补充背景(多媒体展示)

南北战争胜利后,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黑人在法律上获得自由。但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黑奴宣言》签署100多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二等公民。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没有选举权,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尤其在南方诸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都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在这种情形下,美国黑人以争取平等自由为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⑦ 图片展示:美国黑人被迫害、歧视的资料(多媒体显示。)

⑵ 讨论:开篇为什么阐明“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

① 为黑人争取民主、自由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

② 宣言的光辉与黑人悲惨的处境形成巨大的反差,具有较强的讽刺性和感染力。

3、实现梦想的方式、途径。

⑴ 作者号召人们用什么方来进行斗争?

教师点拔,学生回答:非暴力抵抗。马丁·路德·金信仰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他号召人们抗争;同时,他还是一位牧师,信奉基督教的普遍仁爱,所以他提出非暴力抵抗的斗争方式。“非暴力抵抗”的斗争主张也是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媒体显示:“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不是打败或羞辱白人,而是要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马丁·路德·金

⑵ 请学生朗读第7段

诵读指导:理智、平缓的语气

⑶ 斗争的目标、决心如何?

明确:不达目的罢休,体现在10~14段

⑷ 诵读10~14段

点拔:

① 从内容上看:争取人生存权→物质生活的满足→争取政治权,语义逐渐加重。

② 以句式上看:长句便于叙事,语气平缓;短句便于抒情,语气强烈。10~14段由长句为短句,语气应逐渐强烈,感情应逐渐加强。

4、梦想实现之后的设想

学生诵读最后一段,诵读指导:喜悦的情感。 此环节学生以问题探讨和自由讨论的形式进行。

1、思考梦想的内容

2、诵读体味情感

3、体会排比的作用和效果。

4、思考作者为什么提这样的梦想。

5、重点品读第2段。

6、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7、思考斗争方式

8、朗读第7段,把握理智、平缓的语气

9、诵读10~14段,体会排比段慷慨激昂,豪气冲天的气势。

此环节,朗读教学贯彻始终,学生通过对文中大量排比、比喻语段的朗读、品味,感受到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对听众的感染力,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听众的震撼力;揣摩演讲辞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教学思路上采用逆向思维,由果到因,巧妙设疑,精要点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在缜密的逻辑思路。扩充课文内容,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分工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品梦,品评语言,体味文采 1、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画出最能感染自己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品味关键语句: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几个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如“空头支票”、“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交响曲”……

3、总结本文语言特色: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之所以气势磅礴,雄劲有力,不可遏抑,是因为文章有“三多”。多用整句、短句、呼唤语,多用比喻、排比、反问。 1、学生画出最能感染自己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分组讨论,研读精彩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和妙处,推选代表发言。

3、学生归纳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体现学生个性的自主阅读,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体会认识。

2、紧扣文本,品评精彩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拓展延伸 图示展示:马丁·路德·金等黑人领袖发起的民权运动使黑人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改善的相关资料(影坛、体坛、政坛等领域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的黑人图片资料) 四、作业设计 1、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写一组排比段。

2、课外阅读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1、及时的迁移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

2、紧扣学习内容,拓展阅读,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借助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味文本激情飞扬富有感动的语言特点。

2、通过问题探究、自由讨论的形式,对美国的民主、平等和自由,对种族歧视、、非暴力抵抗等问题,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3、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4.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课前准备

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简介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

2.教师课堂播放课件《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个梦想》的音频片断。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怎样划分本文的演讲思路?

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2.《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特征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三、具体研习

1.演说辞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2.由演讲辞第二部分能看出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吗?

明确:能。第二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争原则和对白人的态度。斗争的原则是不使用暴力。这和马丁•路德•金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对白人的态度,不应该全不信任,因为普通白人的命运与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第二层(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争的目标:黑人获得自由,争得正义的权利。这一层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飞瀑直泻,表达了黑人争民权,争平等,争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层(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坚定的信念。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还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

总而言之,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包括五个维度: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达到的目的绝不含糊;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胜利总会实现;激情――蕴含着理性的导向,因为斗争仅仅有激情没有理智往往失败。

3.本文是怎样运用排比句演讲的?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

明确: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第27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四、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是1篇演说辞,作者面对着集会群众充满了热情,但激昂的情绪并没有使其结构有丝毫的紊乱。文章紧紧围绕着争取黑人民权这一中心,先谈美国让人激动的历史,然后揭露百年后让人失望的现实,由现实中政府兑现诺言的紧迫性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梦想。全文线索清晰,丝丝入扣,整体性强。其冷静深入地分析,稳健严谨的结构,使得文章周密老到,无懈可击。

2.文章在语言表述上极富特色。马丁·路德·金有着“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这篇演说文字生动流畅,语调热情,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尤其是演说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更显示出作者超凡的语言驾驭能力。作者把美国应该履行的义务比喻成“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被退了回来,这形象地揭露了政府的虚伪与可鄙。“我梦想有一天”五个连续的排比段落使得这篇演讲充满了真挚热烈的感情色彩,气韵流转,一气呵成。这扎根于美国现实中的梦想是那么亲切而令人神往,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黑人群众渴望自由平等的心声,也增强了人们为民权而斗争的力量。

五、小结

这篇演说辞蕴含了作者的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的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的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

六、扩展阅读

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

[美]理查德·尼克松

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了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海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和宁静。

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安返地球。

欣赏提示:

1969年6月19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点火升入太空,5天后,即6月21日,乘坐该飞船的两位美国宇航员首次在月球上登陆,开辟了人类历史性旅程的新纪元。尼克松的这篇演讲,就是当宇航员登上月球之际,通过电视向他们发表的。

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当今世界的政治领袖们发表的最有特点的演讲之一了。说它最有特点,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简短,只有几分钟,只有几句话;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位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另两位地球人发表的首次讲话,虽然这样的机会确实很难得很珍贵。我们说这篇演讲很有特点,主要是因为尼克松抓住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珍贵时刻,把对这位宇航员的讲话,扩大到以全体地球居民为对象。你看他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谈“天”说“地”,从月球上的“宁静海”,谈到地球上的“和平和宁静”,使听众不由自由地产生某种联想,不仅借机炫耀了美国的科技实力,而且宣扬了美国的对外政策。

鉴赏训练:

假如有一天,你作为中国首位登上月球的一名科学家,请你对全国乃至世界发表演说,你将怎样演讲?你能围绕这个主题撰写1篇精短的演讲词吗?

以上是《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3.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4.感受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恢弘的写作特点,学写演说辞。

[课前准备]

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学生简介作者及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

2.教师课堂播放课件《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个梦想》的音频片断。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怎样划分本文的演讲思路?

讨论后明确: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2.《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特征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三、具体研习

1.演说辞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从内容上看,在阐明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2.由演讲辞第二部分能看出马丁o路德o金的斗争策略吗?

明确:能。第二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争原则和对白人的态度。斗争的原则是不使用暴力。这和马丁o路德o金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对白人的态度,不应该全不信任,因为普通白人的命运与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第二层(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争的目标:黑人获得自由,争得正义的权利。这一层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飞瀑直泻,表达了黑人争民权,争平等,争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层(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坚定的信念。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还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

总而言之,马丁o路德o金的斗争策略包括五个维度: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达到的目的绝不含糊;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胜利总会实现;激情――蕴含着理性的导向,因为斗争仅仅有激情没有理智往往失败。

3.本文是怎样运用排比句演讲的?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

明确: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第27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四、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是1篇演说辞,作者面对着集会群众充满了热情,但激昂的情绪并没有使其结构有丝毫的紊乱。文章紧紧围绕着争取黑人民权这一中心,先谈美国让人激动的历史,然后揭露百年后让人失望的现实,由现实中政府兑现诺言的紧迫性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梦想。全文线索清晰,丝丝入扣,整体性强。其冷静深入地分析,稳健严谨的结构,使得文章周密老到,无懈可击。

2.文章在语言表述上极富特色。马丁·路德·金有着”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这篇演说文字生动流畅,语调热情,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尤其是演说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更显示出作者超凡的语言驾驭能力。作者把美国应该履行的义务比喻成”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被退了回来,这形象地揭露了政府的虚伪与可鄙。”我梦想有一天”五个连续的排比段落使得这篇演讲充满了真挚热烈的感情色彩,气韵流转,一气呵成。这扎根于美国现实中的梦想是那么亲切而令人神往,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黑人群众渴望自由平等的心声,也增强了人们为民权而斗争的力量。

五、小结

这篇演说辞蕴含了作者的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的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的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

六、扩展阅读

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

[美]理查德·尼克松

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了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海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和宁静。

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安返地球。

欣赏提示:

1969年6月19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点火升入太空,5天后,即6月21日,乘坐该飞船的两位美国宇航员首次在月球上登陆,开辟了人类历史性旅程的新纪元。尼克松的这篇演讲,就是当宇航员登上月球之际,通过电视向他们发表的。

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当今世界的政治领袖们发表的最有特点的演讲之一了。说它最有特点,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简短,只有几分钟,只有几句话;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位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另两位地球人发表的首次讲话,虽然这样的机会确实很难得很珍贵。我们说这篇演讲很有特点,主要是因为尼克松抓住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珍贵时刻,把对这位宇航员的讲话,扩大到以全体地球居民为对象。你看他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谈”天”说”地”,从月球上的”宁静海”,谈到地球上的”和平和宁静”,使听众不由自由地产生某种联想,不仅借机炫耀了美国的科技实力,而且宣扬了美国的对外政策。

鉴赏训练:

假如有一天,你作为中国首位登上月球的一名科学家,请你对全国乃至世界发表演说,你将怎样演讲?你能围绕这个主题撰写1篇精短的演讲词吗?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对非暴力抵抗主义的认识。

2、演讲词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感悟体会重点句段,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讨论与拓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公开课)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投影: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

导入语:

在2003年8月酷热的一天,数千人汇聚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前,纪念缅怀一位伟人。人们又记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那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约25万人的*队伍汇聚在此,聆听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说。金博士慷慨陈词,演说感人至深。其中“我有一个梦想”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补充一些图片,加深印象。如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图片)

三、原音重现:金博士为何会有如此魅力?他的演讲究竟有什么迷人之处?我们先欣赏原音重现,对照课后练习英文片段听演讲录音,体会演讲的语调、激情。(播放录音)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领会感情,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分组读有关段落,并思考讨论问题:

①“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试概括。(即消除种族歧视,争取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民主、平等、自由)

②作者说“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美国的梦想就是民主、平等、自由)

③马丁路德金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倡导非暴力抵抗原则,文中一些语句体现了他的主张,试找出并体会。

小结: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悯和大悲痛。但即使在这一场波涛汹涌、黑人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的集会上,金博士仍然以他惯有的理性和基督之爱向人群宣讲。(7段)这就是一个“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在他看来,“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因为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归纳

演讲词的特点:

板书:说服力、感染力

内容: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

结构;议论文,逻辑性

语言:口语化、得体

艺术:修辞(排比、比喻、呼告、反复)

五、重点句段赏析:(结合课后练习)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4)10—14自然段:面对黑人的现状,针对“热心人”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只要‘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也不失理智。

六、学生即兴演讲:

现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有的已美梦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实现,有的似乎还很遥远,但梦想的美好让我们执着追求。

请以“梦想”为话题,联系实际,即兴演讲,注意体现演讲词的特点,时间一分钟。

补充:

1、国风的诗《我有一个梦想》;

2、袁隆平作的一则电视公益广告:“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帚帕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一样大,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乘凉……”

七、结束语:听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吧!(在《祈祷》歌声中结束)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主张。

  体会演讲稿中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朗读演讲能力。

3、 情感目标:

  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二、教学重点:

  体悟马丁路德金崇高的献身精神。

  体会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理解马丁路德金崇高使命以及献身精神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提几个人的名字,奥巴马(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科比(科比布莱恩特是前NBA篮球运动员)、丹泽尔.在(《训练日》中的表演使他获得奥斯卡影帝的荣誉)

 大家可以找出这些人有哪些共同点吗?美国黑人

近几年来,黑人在美国乃至国际的影响越来越大——

可是,我们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时的的黑人生活现状又是怎么样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美国黑人之口来了解当时的黑人现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1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被人刺杀,年仅39岁。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1963年春天,马丁在伯明翰城领导一场为黑人争取工作并反对禁止黑人在白人餐馆就餐的斗争时,警察使用凶猛的警犬对付抗议群众,逮捕了马丁及许多儿童,甚至在拖往监狱的途中进行殴打。这一事件引起了重大反响,人权领袖们决定为了结束黑人二等公民身份必须在华盛顿举行一次抗议游行,他们推举马丁路德金作为主要负责人。8月28日,25万人聚集在林肯纪念碑前,倾听了马丁的演讲,也就是我们要学的这篇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三)整体感知

思考: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我们现在速读课文3分钟,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为什么要实现梦想?(1-6节)

怎样实现梦想?(7-16节)

梦想是什么?(17-23节)

(四)具体分析课文内容

1、探寻“梦想”的原因

指名朗读1-5节,概括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思考1、请大家齐声朗读第2段,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来概括黑人面临的现状。文章又是怎样描述黑人的现状的?

明确:骇人听闻

用了三个排比句描述黑人的受压榨,穷困,受苦受难

思考2、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去掉后面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主要内容不变,但语气显然不如原文更有气势。强调一百年后的今天说明黑人遭受压榨的时间之长,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补充排比作用: 感情充沛 语言有气势 会使听众受到鼓舞

思考3:3、4两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

思考4:第4段是如何描述诺言的破灭的?

明确:用了比喻来描述。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当做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们明白他们与政府的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清醒的投入战斗。

(小结: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2、怎样实现梦想?(斗争策略)

这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内容分别是什么?

第一层(7,8)提出斗争原则——不使用暴力和对白人的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

第二层(9,14)提出斗争的目标——黑人获得自由,争取正义的权利。

(这一层使用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飞瀑直泻,表达了黑人争民权,争平等,争自由的强烈愿望。作者连用六个”我梦想有一天”,以诗一样的语言和酣畅淋漓的排比句式,正面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他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热烈的梦想。他呼吁种族平等,人格尊严和兄弟般的情谊能早日到来!他呼吁自由与平等在美国的各个角落都能得到实现!这几段文字情感充沛,文采斐然,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第三层(15,16)指出坚定的信念。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得不到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

3、梦想是什么?

思考:学生齐读10-23节,结合文章背景,概括出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明确:黑人享有平等 、自由

思考:对比以前的议论文,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按提出观点——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非常新颖。逻辑上环环相扣,非常严密,别致。梦想放在后边起到的作用?

明确:引人思索,让人振奋。影响深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

2、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1篇字数不少于500字的演讲词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以本文为例,归纳、掌握复杂排比句的写法,以此增强排比句的感染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朗读、讨论,把握本文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热切情怀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探讨本文排比句感染力强的原因,掌握排比句增强感染力的基本方式。

三、教学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简介。

2.梳理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各层意思。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背景介绍

当时黑人在美国的地位。(课件图片展示)

1963年8月23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运动。他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

从图片中直观感受当时黑人在美国的地位。 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能够帮助学生体会演讲词的情感。

听课文录音

感受演讲

1、请同学们听课文的朗读录音,并发表听后感。

2、提问:作者通过语言将他的情感传达给听众,最明显是通过什么修辞手法来传达的?

1、学生发言。

预设:情感真挚、振奋人心、慷慨激昂等。

2、排比的修辞手法。

初步感受演讲词,从录音中体会演讲词的情感,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段来表达情感的。

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1、提问:阅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排比句、有感触的排比句划出来,说说这些排比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

1、①第2段,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沉痛(痛苦、悲愤)。这一段既是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

②第5段,四个“现在是”—

梳理重点语段,品味其中内涵丰富的语句,感受文章的号召力与感染力。

作者的情感变化。

—急切。强调改变黑人生存现状的刻不容缓,突出了为自由、平等而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③第10-14段,四个“绝不会满足”——愤慨(坚定)。面对敌人挑衅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地反驳,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④第16段,六个“回到”——坚忍,劝导。

⑤第17-21段,正面描述梦想——激昂(慷慨、期盼)。

2、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吸引听众。

重难点突破

提问: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本文的排比句如此吸引读者?

①形象性

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流亡者”。

“镣铐”、“枷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束缚实体化、具象化,写出了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给黑人的生活带来的深重负担。

“孤岛”、“海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黑人生活的僻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孤单与无助。

“萎缩”运用比拟的手法,更加形象地让读者感受到黑人在社会中每况愈下的糟糕生活。

②现实性

第19-21段“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国度里生活。”

第16段:“回到密西西比去……少数民族居住区去。”

直接列举出现实当中真实存在的情况与作者的真情实感,极具针对性,更容易打动听众。

③渐进性

第11-14节,从人身安全(生命)谈到生活范围(生活)再到治权利,由基础到上层,依次递进。

第18-21节,从国家到地方到个人,从根本到枝叶,依次铺开。

小结

这篇演讲词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饱含激情。作者排比句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还有形象性、现实性、渐进性等特点,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希望这样的写作手法能给你们一些启示。

小结本堂课,强化课堂效果。

作业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运用排比的手法,写1篇演讲稿。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作者及演讲的背景、主要内容。

⑵ 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⑶ 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⑴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⑵ 提高朗读能力。

⑶ 培养演讲能力。

⑷ 培养学生的词语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⑵ 自由、民主、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事业而奋斗。

【教学重点】

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体悟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

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的背景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问题探究法。

3、讨论和拓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能给大家上一堂课。希望在这节课里,能让我领略到大家的风采。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体现出我们的高素质。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

首先,我要给同学们出一道问题,请你根据我说的前三个词语,说出一个国家的名称。“乔丹、华盛顿、好莱坞、9·11……”看来同学们似乎对美国非常熟悉。(课件展示美国的国旗及地图),美国被很多人描绘成自由的天堂,纽约曼哈顿岛上矗立的自由女神像也成了美国的像征(课件出示自由女神像)。而且美国也一直标榜着自由,民主与平等。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里有些材料:(课件出示材料)

材料一:

1、1992年4月30日,洛杉机爆发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暴乱,造成59人死亡,2300人受伤,起因在于4名白人警察殴打一名黑人,但法院宣判他们无罪释放。

2、1996年10月24日,佛罗里达发生冲突事件,起因是一名白人警察杀死一名黑人驾驶员,15人受伤。

3、2001年4月,美国辛辛那提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地一名叫托马斯的黑人被白人警察开枪打死,原因只是托马斯有一些轻微犯罪,包括无证驾驶和开车不系安全带问题,当手无寸铁的托马斯试图逃跑时,警察竟开枪向他射击。

材料二:

在美国,被关押在监狱里的黑人和被判死刑的黑人比例明显高于白人。在各州的监狱中,大约47%的囚犯为黑人,16%的囚犯为拉美裔。据联合国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在美国,犯有同样的罪,黑人及有色人种往往受到比白人重2至3倍的惩罚,杀害白人被判死刑的黑人是杀害黑人被判死刑的白人的4倍。

(让学生稍微分析一下材料所体现出来的信息。)

教师总结:由此看来,美国公民中有一类人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这些人是(黑人),可以说,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现在,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下,也就是20世纪60、70年代。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窗口来了解一下那时美国黑人的社会状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重要而有激情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简介

这篇演说的作者是──马丁·路德·金,下面我们先来稍微了解一下作者。

课件展示:

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死于种族极端分子的暗杀。

他的遇刺激起全美一百多座城市暴乱,其中也有无数名白人。而且从1968年3月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三、走进梦想(分析文章的主体思想)

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篇演讲词,一起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感受一下马丁·路德·金强大的精神力量。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了,今天我们将通过三个问题的探讨来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这三个问题是(课件出示问题)

探究思考:

1、“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2、“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思考一下这三个问题,同学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一下,看看这些问题的答案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可以找到,并且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⑴ 探讨问题一:

师:好,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我”有怎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讲述了他的梦想?

明确:18、19、20、21、23、25六段。

师:同学们找的是既快又准确,很不错。那同学想不想现场聆听一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播放现场视频)

师:听完之后,感觉如何?

明确:一气呵成,激情飞扬,很有气势

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明确:语言精彩,而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我们说过排比的运用具有什么效果?

明确:增强语言气势,感情充沛,结合演讲辞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

师:对啊,作者的梦想采用六句连排,若江河一泻千里,当然气势非凡了。这是这篇演讲辞的特点之一──排比修辞的运用,大家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加以学习和运用。

那刚才有同学说听的是英文版,听的不是很懂,那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下中文版的?

这个就由本人代劳了。(教师范读)

师:好了,我们也别只顾品味激情而忘了我们的问题,作者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现在,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当中归纳概括。)

(课件出示)梦想:美国能消除种族隔离和歧视,实现自由、民主和平等。

⑵ 探讨问题二:

师:其实这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梦想,也是所有美国黑人共同的梦想!好,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当时向所有的黑人喊出了“要求自由、平等、友爱”的梦想,是因为当时黑人享受这些权利吗?(再问)黑人的遭遇如何?

(提要求;请同学跳读文,找出介绍黑人遭遇的段落,全班大声朗读,并用文中的重要词语来加以概括。)

课件出示:

原因: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作为黑人当然应当讨回自己的权利,实现“自由、平等、和白人友爱相处”的梦想。

(课件补充一些黑人受歧视的图片加以形象说明)

⑶ 探讨问题三:

师:是啊,黑人也是人,每个人都不愿意受到歧视,生而平等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在有法律保障(补充:结合第一段,南北战争后,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却仍然受不到公平待遇的情况下,黑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么梦想明确之后,作者又打算怎么样去实现它?

(学生回答,结合课文重要语句,进行归纳总结)

课件出示: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的和平的方式。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⑷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团结合作,我们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美国黑人虽然还在受歧视,虽然仍然生活在贫困中,但在马丁·路德·金热情洋溢的演讲中,他告诉我们只要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就能实现所有黑人要求自由、平等、友爱的梦想。

四、亲身体验(朗读梦想)

师:这是1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下面就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大声地朗读(朗读要求:感情充沛,掌握好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

(课件展示一幅马丁·路德·金现场演讲的图片。)

师:也可以想象一下你是马丁·路德·金,现在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的黑人同胞进行演讲。除了我们刚才的朗读要求以外,还要稍加注意一下你的肢体语言。

(各请一位男生和女生来进行朗读PK,请同学来点评。)

五、拓展训练(写梦想、说梦想)

师:现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仅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有的已美梦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实现,有的似乎还很遥远,但梦想的美好让我们执著追求。同学们,现在我想听你诉说,诉说你的梦想。

(课件出示片段演讲辞的要求)要求:

1、仿18~21段以“我有一个梦想”或“我梦想有一天”开头。

2、注意结合本文演讲辞的特点(如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

(学生展示写好的梦想,生点评,师小结)

六、结束语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马丁·路德·金激情洋溢的演说,又听了大家或慷慨激昂或热烈迷人的憧憬,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我想起了我国诗人国风写的一首诗送给大家。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世界不再动荡

没有战争、贫困和饥荒

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

和平的鲜花到处开放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人类不再忧伤

没有恐惧、歧视和眼泪

欢乐的歌声响彻四方

自由的鸟儿展翅飞翔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

没有破坏、掠夺和污染

秀美的江河一片蔚蓝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将化为美好的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

迎接这一天的来临

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

(师生齐读。)

师: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吧!

(在《祈祷》歌声中结束。)

【教学反思】

《我有一个梦想》是1篇极富文学魅力的演讲辞,马丁·路德·金在其中热情洋溢的讲述了要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梦想。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我通过三个问题先分析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而后让学生亲身体验朗读课文,并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结合本文演讲辞的特点来写梦想,并在课堂上来分享他们的梦想,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一节课上完之后,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是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方面还有所欠缺。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14

主备人:

教学目标 :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及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质疑——点拨

教学过程 :

一、三分钟演讲《我期待着那一天》

主要内容:由一个黑人孩子为了黑人的利益放弃了自己足球梦想的故事,扩展到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反映了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以及仍然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武装冲突。让我们期待那真正和平、民主、自由的一天。

二、导入  : 的确,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国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条件及差的环境里生活。让我们共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其实这个期待早在40年前就提出来了,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有一个梦想》。(1分钟)

三、复习 :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领悟了文章的主旨,那么主旨是什么呢?

明确:通过这次演讲唤醒黑人,给黑人以信心,去为争取自由和平等作出不懈努力。(2分钟)

四、学生读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默记30秒。(2分钟)

五、品味精彩语言(独立思考3分钟,讨论3分钟)

1、联系上下文,研读下列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美国没有屡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 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明确:空头支票指“虚假的承诺,不能兑现的空话”

表达效果:形象地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警觉地投入战斗。

②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酷暑” 分别指什么?)

明确:秋天指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明白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备受催残的生活现状,表现了黑人为“秋天”的到来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③朗读18—25段 思考:这几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确:排比 增强气势   表达了作者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2、这篇演说词言词恳切,韵律和谐、文笔优美,在上节课的朗读中,我们已充分感受到作者的非凡魅力。再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请大家找出自己做喜欢的段落或语句推荐给其他同学,并简要说明理由。(提示:欣赏角度 ①修辞及表达效果②句式特点) ( 5分钟)

五、归纳演讲词语言的基本特点(提示:①修辞   ②句式特点)

1、学生思考,分组讨论(4分钟)

整句  

2、交流(4分钟)  明确: 三多   短句

修辞

六、课堂练习       

1、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修辞,写一个话题一致的句子。(5分钟写,2分钟交流)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例句: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玫瑰的芬芳,给千百万在花香鸟语的快乐中受冷落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2、学生齐读18——21段并仿照写一组排比句,要求反复出现“我梦想有一天……”。(1分钟读,6分钟写,3分钟交流)

例句: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住人们的双眼。

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在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快乐得嬉戏。

我梦想有一天,让所有的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在涂抹滚滚的浓烟,每一只鸟自由翱翔。

我梦想有一天,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如山,让每一个孩子再绿树下草地上健康成长。

七、学生质疑(3分钟)

六、回顾与反思(①你学到什么知识 ②有什么感捂)(3分钟)

七、布置作业

1、仿写: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2、讨论:在马丁逝世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八、板书设计                    

我 有 一 个 梦 想

马丁•路德•金

演讲词语言特点

长句

三多      短句

修辞

22 40056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