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精编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精编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一篇】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导者,教师接受过专业的幼儿教育学习,长期工作在幼儿教育一线,而沟通能力同样也是幼儿教师能力的体现,教师既要与幼儿展开沟通,同时也要和其它幼儿教师及家长进行沟通。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使得幼儿教育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幼儿教育问题日益复杂和多样化,教师们很难完全依靠自己完成全部教育工作,家庭环境在幼儿教育与成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参与。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园情况及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方针,促使家长更好地帮助家长共同开展幼儿教育。同时教师也能够全面了解幼儿在家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措施并为家长提出教育意见,最终通过教师与家长共同的努力有效完成幼儿教育工作。

二、当前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与家长应该携手为幼儿成长搭建坚实桥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的沟通方式与良好的沟通技巧,而在现阶段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仍然存在一些典型问题。

1.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存在误区。幼儿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当前幼儿教育的重点是综合素质培养,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幼儿的个性和天性得到发挥,实现幼儿全面成长,幼儿园教育不再以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提升为主要目标。而目前很多家长仍然将学生的文化成绩作为衡量幼儿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过早过多地向学生们灌输了不必要的知识,给幼儿造成了过多压力和负担,这也成为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障碍。

2.教师期待获得家长积极反馈。在大部分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优秀、最好的,家长更愿意相信孩子优秀的一面,而不愿意面对孩子们的不足。很多幼儿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家长心理,在沟通过程尽量满足并迎合家长的需求,家长只能够获得幼儿的好消息,却很少能够了解幼儿在园期间真实情况,这就使得幼儿家长们无法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帮助教师完成教育工作。而部分家长不正确心理也使得这种情况更加普遍和显著,教师们经常会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观念,这都严重影响到教师与家长的正常沟通。

3.幼儿教师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幼儿教师能够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间相对有限,大部分教师只能够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效的沟通。当前很多幼儿的接送工作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完成的,幼儿家长很少有机会与幼儿家长开展良好的沟通。幼儿教师沟通技巧的缺失既影响到沟通效率与沟通效果,部分家长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和家长未能建立良性交流渠道。

幼儿教师要充分认清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积极推进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树立展开,确保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性。

1.充分理解家长需求,引导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教师应充分理解家长对幼儿关爱与望子成龙的心理,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因此教师要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与家长进行沟通,沟通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帮助幼儿教师认识到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工作要顺从幼儿天性,不要给予幼儿们过大的压力,使得幼儿能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避免他们提前接受并不适合的教育。

2.关注幼儿成长,开展家园共育。很多幼儿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而教师也未能及时向家长阐明这些内容。有一些幼儿的性格比较内向,他们成长中的问题很难有效暴露出来,教师和家长必须付出更多关爱,齐心协力地开展教育引导,发现幼儿的心理需求,努力适应和满足幼儿。通过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来开展家园共育,确保沟通及时而有效。

3.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沟通技巧。幼儿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换位思考,深入思考家长们的需求,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家长与幼儿。教师也要积极提升自身沟通技巧,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容易被家长接受,确保沟通内容与沟通方式情真意切,真正地打动家长,进而使得家长更愿意认同教师的观点和想法。

四、总结。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作为幼儿成长阶段最重要的参与者与引导者,教师和家长都肩负着幼儿教育和监护的重要使命,这也要求幼儿教师与家长必须展开良好的沟通交流,准确把握教育脉搏,为幼儿的成长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蹇洪.浅谈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家长沟通实现家园共同教育[j].亚太教育,(27):188.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二篇】

实际上,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活动方式,而教师在整个课堂之中也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无论是知识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幼儿自己主动,积极参与其中,而这样也更加利于区域活动教学课程开展目的的实现。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竭力为幼儿区域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当然,也极其需要意识到适时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的重要性。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义。

区域活动是一种针对幼儿学习的自主活动形式,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会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为其创设更加立体化的育人环境,比如: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集体、分组等活动形式,积极组织幼儿更加自主地探索发现学习、生活中的有趣活动。

1.加强对幼儿各种类型的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必定是离不开专业教师指导的。为此,启发式的指导,以及个别式指导这两种模式就需要得到较为充分的运用。所谓启发式的指导,主要就是教师在区域活动进行过程中,会尽可能地帮助幼儿开启思维,而不只是一味地向他们灌输知识。通常情况下,启发式的指导往往是适用于发现幼儿存在活动等操作失误的情况下。比如:在结构区域,幼儿按照教师的指示要去建一座教学大楼,然而,由于幼儿搭建问题,从而也促使这座大楼出现了头重脚轻等问题,为此,幼儿们只能牢牢地用手将其扶助。在此情形下,教师就可以及时地提出一些极具思考性的问题,比如:这座大楼它的脚为什么站不稳呢?有没有好办法让它站得更稳?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大楼是怎么样的呢?在教师的正确启发式引导下,幼儿也就很容易想出:增加柱子、加宽大楼底部、增建围墙等方法来进行修补。由此可见,加强启发性的指导,幼儿不但在区域活动中掌握相应的建筑建构经验,而且还能有效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个别式指导则更是“因材施教”理念的有效贯彻,毕竟,每一个幼儿在认知水平,认知方式上都存在有巨大的差异性,如果能够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式指导,那么则能有效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游戏区域活动中设置了“买水果”的游戏,但是却发现有的小朋友对角色安排很不满意,这时候教师则可以了解他们不愿意的原因,并重新进行角色的设定。又比如:有的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在区域活动中也常常是对其他小朋友言听计从,教师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就要对他们多加鼓励,这样才能促使其自信心的有效增强。总而言之,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不同的区域性指导,这对于幼儿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

2.幼儿区域活动良好的教学环境。

如果幼儿区域活动的环境更加良好,那么教师的教学指导成效也更加的明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创设幼儿区域活动的场地。众所周知,场地是幼儿做活动的必备空间条件,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室内墙边、门前、楼道等场地,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还可以运用架子、柜子或其他物体对区域进行划分,当然,也能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图案或质地来划分区域。其次就是要尽可能地为幼儿区域活动提供适宜的材料。主要遵循两点:多样性和层次性。所谓多样性,就是为幼儿提供各类逼真的玩具,比如:娃娃、餐具、听诊器、注射器等。至于层次性,其实就是通过不断投放不同层次性的`材料、不同难度内容,进而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求,比如:对于那些年龄稍大的幼儿,为其提供的区域活动材料则可以是自然材料、废旧物品及半成品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考虑“一物多用”的原则,不过还是要注意不同年龄段材料投放应各不相同。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想要在玩得高兴的同时也学到相应的知识,作为教师,对他们进行提前的活动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比如:在角色游戏区进行《健康医院》这一区域活动的时候,教师就要在幼儿正式活动之前,将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计、医院标志等摆放好,然后再让幼儿自己选择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如果部分幼儿在角色的选择上存在有问题,那么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协调。从而也将使得幼儿在认识基本医疗器械的同时,更加深刻的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又比如:在“小小医生”这一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则要实现告诉幼儿基本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比如:如何正确的给病人打针,如何正确使用手电筒和听诊器等。总之,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提前给予幼儿相应的指导是相当重要的。

4.充分遵循幼儿的活动规律。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的时候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尤其是要遵循幼儿的活动规律。比如:对于小班幼儿,在生活区就可以开展喂娃娃吃饭、包饺子等活动;而对于中班的幼儿,则可以尽量提供自主性较多的区域,与此同时,在提问上也可以进行更加巧妙的引导,比如:在语言活动区域,则可以进行图字匹配的儿歌教学等;至于大班幼儿的区域教学,教学则应该适当加强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

四、结语。

区域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是一个非常愉快的学习活动场所,而他们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区域性活动。与此同时,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他们自身的活动等能力也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对此进行浅议,也是希望幼儿教育教学事业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三篇】

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寒区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营造与评价研究有了长足进步:1)寒区经济不断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景观建设交流更为频繁,带动了寒区居住区景观建设理念的更新,大大地提高了寒区居住区景观水准和质量;2)设计者对寒区城市冬季冰雪景观特色的认知愈加清晰,在居住区景观营造时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寒区冰雪文化的元素;3)寒区居住区景观营造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注重兼顾四季并运用多种手段增加景观多样性;4)国内外居住区景观评价理论日趋成熟,方法日渐多样,也带动了寒区居住区景观评价及发展。当然研究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1)当前研究多偏重在通过技术手段为居民提供较为舒适的居住环境方面,其居住区景观多数还处在营造景观发展初期;2)对于寒区气候特点的认识还不够,盲目照搬南方模式现象依然存在,使得景观效果差强人意;3)景观施工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施工单位缺乏与设计方的沟通和质量的严格把控,使得景观效果与设计有不小出入;4)景观评价研究多集中在我国南方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而寒区居住区相关研究还较为滞后;5)定量评价的研究多停留在仅仅针对植物景观及其生态效益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对居住区景观综合评价;6)景观评价中评价因子的选择以及因子权重的确定依然存在争议。随着寒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冰雪特色的深入认知,如果辩证地看待,寒区城市景观营造的不利因素则会转化为有利条件并成为其发展的契机。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化,国内的景观评价研究工作将会走出目前的瓶颈阶段,寒区居住区景观评价的研究也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四篇】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区域环境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探究、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活动,它允许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内容、材料,并自由交往与自由操作,能够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充分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既要发展幼儿个人的知识能力,又要发展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对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执教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区域活动执教能力幼儿。

一、绪言。

幼儿园区域活动既要发展幼儿个人的知识能力,又要发展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幼儿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习惯去操作实践,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并能体验战胜环境的成功感。随着学习贯彻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作用。近两年来许多幼儿园把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的执教能力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

区域活动是开放性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游戏,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一般认为,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中为幼儿没置的一定的教育环境即活动区,让幼儿通过主动活动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总之,幼儿区域活动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多样的活动环境,提供多种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选择活动和操作。使幼儿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同时,教育内容的选择、环境的创设、幼儿活动的调控等方面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创造丰富多彩的幼儿区域活动环境。

为了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幼儿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并将结构游戏与图书角、美工区进行整合,让部分幼儿自由地在图书角查找相关的建筑物图片资料,在美工区当设计师,把看到的建筑物画在纸上,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此外,幼儿区域活动中还可以利用手工操作制作幼儿结构游戏的材料。例如在美工区,幼儿可以设计图纸、制作街上的宣传广告;在手工操作区,幼儿可以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如纸盒、可乐罐制作各种各样马路上的汽车。

2.加强和幼儿之间的积极平等合作。

“玩是孩子天生的一种需要,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要采用开放的模式,为幼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氛围。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区域活动来促进幼儿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发展,重视让幼儿体验交往与合作后的成功喜悦。对幼儿交往与合作过程中适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小到一个幼儿帮助另一个幼儿拿玩具,大到几个幼儿合作用积木拼搭公路、铁路或编出一串连续的故事,教师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幼儿从老师和同伴的肯定、表扬、奖励巾,亲身感受到了自己参与交往与合作的成功喜悦,必然增强了幼儿“再参与”、“再合作”的兴趣和信心。

3.采取幼儿区域活动中多样化执教方法。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为线索来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不断创新区域活动教育方法和具体策略。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幼儿在区城中的活动情况,通过有目的的“设问”与幼儿展开讨论,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幼儿因受不同发展水平、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法给予积极的应答。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表达上的困难,进一步捕捉兴趣点,以推进幼儿的活动发展。在区域活动的策略上,教师要在活动中通过观察了解本次参加活动的几个孩子处于什么水平,他们的兴趣点在哪,对材料的使用情况等。

4.幼儿教师进行适当的区域活动指导帮助。

教师是幼儿区域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要帮助、指导、培养和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重点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相互讲述自己高兴的事情。如“你是怎么玩的`?‘心里感觉怎样?”这一环节,一方面让幼儿与同伴感受心灵交流的快乐,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实;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孩子喜欢表达、愿意表达的愿望。例如教师可以设置操作式的问题情境:有一盆水,旁边放了一个较大的术块和一个很小的铁块。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惊奇地发现大的术块飘浮,而小的铁块却下沉了。于是幼儿就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多方面探索活动。

四、结语。

幼儿自主性区域活动应在有目的、有计划、适时适度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丰富多样的环境材料的提供,为幼儿创设一个既有序又能自由表现的空间。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提高执教能力,利用区域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最大可能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智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快速成长。

总之,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和指导是一项不断创新的工作,要想使幼儿区域活动更富有个性化,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幼儿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执教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五篇】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逐渐开始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的大趋势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

原来的本科院校的高职教育发展迅猛,而且原来的大专院校也有不少向现行的高职方面转变,同时也出现了大批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高职高专学校体现了高职的特点: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高职高专的教学不是按照普通高校那样办,而是根据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方式来确定的,尤其是在实习、实训方面,因此高职高专办学模式区别于以前那种老大专的办学模式。这种新的办学模式正在形成,办得好的学校,都是跟企业有了广泛合作关系,产学研搞得比较好,比如说上海的二工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办得好的高职院校中也成长很快,因此社会的认同度比较前几年有所提高,尤其是沿海地区的高职高专。但同时,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诸如高职教育应该具有“高等”的性质及“职业”的特征,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的“高等”或者“职业”不明显、和本科及普通大专界限不清晰等。

二、对高职教育现状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高等”性和“职业”性。“职业性”缺乏主要存于本科兴办的高职和老大专类高职院校中,这并不代表主流;相反,我国的高职教育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高等性”比较缺乏,即在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不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以致不能很好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基本上都比较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关法规规定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实践课课时不得低于40%,而实际上这里的40%是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如果考虑到目前高职办学基本上都是三年制大专,最后一学期基本上都是在校外实习,则这个比例应该是%。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实践方面片面的追求,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有几方面的不利影响。

第一,片面注重学生实践(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

第二,理论学习的缺乏,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更要靠那些直接的.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和有效参与。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以下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改变课程设计中实践课一边倒的倾向,适当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注重实践课开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也包括其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增开一些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总结、自主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理论、甚至创新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第二,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鉴于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的发散,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实践与理论(原理)的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这里包括两方面。其一,有些基础理论知识无法实践或者讲实践成本过高,则不应该搞实训;其二,需要实训的,也必须做到区别对待,对于那些独立性比较强的单个知识点应该及时进行训练,而对那些具有综合性质的知识体系则应该注重实训的综合性,以便真正做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进行考核体系的科学调整。当前的自然科学对实践及实践中的创新考核体系建立的是比较完善的,对社会科学方面的高职教育考核由于其教学成果(学生)的表现难以及时显性化,因而还不是很完备,考虑其结果的滞后性,拟应对学生建立一种长期的跟踪考核制度,并将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考核上。

我国高职教育在营造高职院校教职工科研氛围、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成果奖励方面等制度设计问题、教学期间的调整等方面也需要有较大的调整,以适应高职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六篇】

摘要:“生利”主义理论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师教育理论,它对开展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现状与问题,依据“生利”原理提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及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等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教师来源不稳定。

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自培”、“退休”和“借聘”,其中离退休和兼职教师占绝大多数。在北京几所被调查的民办高校中,离退休教师几乎占到70%以上,兼职教师占近30%;西安、天津的民办高校中,离退休、兼职教师队伍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另据资料显示,在东北,离退休和兼职代课人员占民办高校教师总数的90%以上。

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目前几乎没有自己专职的教师队伍。民办高校从各公办高校中“借”或“挖”来的这些教师,并没有制度保障或合同约束,一旦其在本职岗位上工作量加大,或民办学校认为该教师不适合本校教学,他们之间就会很快解除临时雇佣关系,新一轮的“借”或“挖”又重新开始。这种频繁的教师更换,难以在民办高校中形成强有力的约束竞争机制,使学校无法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长远目标的教师队伍,导致教育教学规划缺乏连续性。同样,由于教师来源的不稳定性,民办高校中的学术氛围难以形成,教学研究薄弱,对教学规律的探讨深度不够,更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民办高校的这种“重使用,不重视培养”的做法,极易导致人心不稳,使学校的凝聚力降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的深层根源,在于民办高校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效益的办学动机。选择成本较低的教师是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一种经营策略,因为“自培”新教师,需要培养、进修费用及“四金”(养老金、公积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还要承担教师“跳槽”的风险成本,而退休教师、兼职教师教学成本最低,也无须付出上岗培训、社会保障等费用。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民办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结构突出表现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学历结构上。年龄结构是指同一时期各个年龄阶段教师的组合比例。理想的年龄结构是老中青齐全: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根底深,责任心强;中年教师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知识扎实,既懂理论又能指导动手,承前启后;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富有活力,能与学生打成一片。

这里根据人才的正态分布曲线提供一个参考比例:35岁以下者在25%左右,36-50岁者在50%左右,51岁以上者在25%左右。但在民办学校,师资队伍“两极化”趋势明显,即或“老”或“小”,要么是离退休人员,要么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中坚力量。以中华研修大学师资结构为例,该校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已超过了65岁,以至于有人感叹说:“民办教育,夕阳事业。”学科结构是指按学校发展和教学要求对各学科师资梯队的配置情况,它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普遍失调。

(三)教师管理体制不健全。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外体制还未健全。从外部体制来看,存在一系列对民办高校教师不合理的制度规定。一些民办高校的主管机构,对民办高校教师在晋级、评优、职称评定以及进修等工作上,存在着厚公办、薄民办的现象。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在评职称、评奖时基本上没有名额。特别是在教师编制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民办高校几乎没有自己的编制,其教师编制不是挂靠在公办学校,就是挂靠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人才交流中心。挂靠在公办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只是少数,挂靠在交流中心的是多数,这势必会使前来应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心生“下岗人员”的担心。民办高校由于没有教师编制,从社会上招聘的教师又无处挂靠,大多数学校只能靠借用公办学校的教师维持。同时,不少民办教育的主管部门和办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社会大环境还不够宽松。如福建省的主管部门,有-扶持民办事业,可一旦涉及土地、税收、资金等问题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此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的主观原因也使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事实上,不少学校x-,j-教师进行组织管理的观念意识淡薄,行之有效的措施更是不多。在教师的职称评定、进修与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科学研究活动、劳动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完善制度。

(四)忽视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民办高校中流动教师较多,相对固定的教师数量较少。兼职教师大多在民办高校期间没有做“主人”的观念,而是把在民办高校授课看作一种副业,教学上往往应付了事,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更谈不上投入了。民办高校也不太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职业精神的倡导与培养,使少数年轻专职教师的责任心、荣誉感不强,在缺乏榜样的感召力和目标激励之下,“以校为家”的观念难以确立,爱岗敬业的精神难以培养,这最终造成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日益缺乏,年轻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校发展的动力支持。

二、以“生利”为出发点.加强我国民办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职业教育的“生利”主义理论和相应的师资标准及培育途径。在他看来,“生利”即创造物质财富,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各行各业的“生利”人物。与之相应的是,“其直接教授职业之师资,自必以能生利之人为限”。“生利”之人的特点是具有生利的经验、学识、教授法,换言之,理想的教师标准应具有专业实践知识、专业理论与经验及传授方法。

民办高校来说,“生利”思想对其专业设置、培养专职教师、稳定教师队伍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与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定位在于大众教育,重点在于高等职业教育,核心在于为国家培养在一线工作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在这一前提指导下,民办高校应重视自己的教学方向和师资力量的配置。具体来说,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为:

(一)根据学校发展性质,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它在近期不能与一流大学攀比,不能盲目追求办学层次,不能太偏重于教师的高学历、搞科研项目,而应贴近社会职业需求,注重突出专业重点,树立拳头专业,培养教学学术骨干和教学专家型名师,这也是“生利”理论中提出的师资标准之一,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培养专职教师队伍。民办高校应从体制上保证专职教师的培养,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职前养成体系与职后培训体系。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和本校的留校生,他们有粗浅的“生利”知识,但还谈不上“生利”经验和“教授法”,学校应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职业训练,同时建立健全师资资格证书制度。民办高校可以考虑组建专业委员会,定期对民办高校的任教资格、专业水平进行考核、认定,以保证师资质量。同时,学校更不能忽视对专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建立多样化的在职进修体系,比如开展研究生水平的在职进修,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生活体验型进修,选拔年轻教师到有关高校进行业务培训等,形成民办高校骨干教师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以中老年教授为指导、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拳头专业教学为主打、相应学科建设为支撑的格局。

(二)实现民办与公办高校间人力资源共享。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老龄化、兼职多、流动性强等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公办、民办学校的关系尚未理顺,难以形成两种教育体制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阻碍了教师在公办、民办学校之问的合理流动,造成一方面部分公办高校人员超编,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紧缺和流动性大的局面。对此,要打破民办与公办学校师资流动的壁垒,疏通民办、公办学校教师双向流动的渠道,建立更加自由、开放、合理的师资市场。

开放的师资市场可以使教师个人减少盲目择校,学校减少盲目择人,教师能够对民办学校有更多的了解和比较,而民办学校有更大的余地来选择年轻、对口、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师。合理的师资市场不仅可以为民办高校提供专门的场所和机会来招聘正式教师,还可以保持民办高校中兼职教师的流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使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在流动中达到动态平衡。为此,必须尽快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对各类教师实行人才“代理制度”,积极促进教师资源在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高校间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激励教师的民办事业精神。

教师是属于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的民主意识较强,重视自身的尊严与价值的实现。虽然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人”的情结在逐步消退,但教师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依然很强。民办学校“求贤若渴”的热望,为教师能力的自由发挥和个性的展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但同时民办高校也不应忽视教师引进后的人本管理、精神激励与师德培养。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不仅需要用制度来引导,用纪律来教育,更需要用目标来激励。因此,学校要从以“事”为本的行政约束向以人为本的自我约束转变。

管理者应该发扬民主,多与教师沟通,使他们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及时对教师的成绩作出肯定,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使教师对民办事业产生责任感和荣誉感,消除雇佣观,树立主人意识,将学校的兴衰荣辱与个人发展直接联系起来。比如西安高新科技学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制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引进50名博士和100名硕士的优惠政策,以及吸引全国重点院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来校工作的优惠政策;制定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教师职务评聘制度、专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教学检查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师上岗前培训制度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这一系列措施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实力,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还有一些民办高校实行了体制改革,每个教师可人股投资,或者把个人业绩转化为投资股做为奖励,或者把在校校龄转化为投资股,凡持股者都可以领发效益工资。

(四)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外围环境。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可以说是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从法律的层面确定了民办学校的教职工权益。在第四章第七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职工与公办学校的教职工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同样享有《教育法》、《教师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觉得它仍然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一是《促进法》的具体实施条例和细则应尽快出台,这有助于促进该法的真正实施。二是各地方教育行政部和相关部门要具有法律意识,要在地方和区域范围内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也就是“上面出文件,下面要贯彻”。三是民办高校自身要将教职工的待遇、素质看成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民办高校教师要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七篇】

孩子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获得知识的自主性活动就是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要转变为隐形地位,通过对投放材料和观察孩子等来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一、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材料投放。

1.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进行。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爱好和兴趣是不相同的,教师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年龄,幼儿的年龄与所投放的材料相适应时,才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将幼儿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按照大中小班划分幼儿的年龄,不同的班级所投放的材料也要不同,大班幼儿年龄大点,比小班和中班的幼儿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要强。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可以将一些较为复杂的材料作为投放的选择,慎重选择材料,可以适当将一些球类和积木等玩具投放给幼儿。

2.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进行。在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表现,差别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充分考虑幼儿层次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同能力。教师投放的材料,要做到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够接受。教师要了解不同层次的幼儿,需要对幼儿的动作等进行仔细认真的观察,并对幼儿的活动意图和思维方式进行揣测。这样才能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都能正确的把握,从而合理安排投放材料,使得幼儿的水平和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内容相符合。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培养观察能力。

1.幼儿对材料的反应要及时观察。教师在观察中的重点是幼儿是否对所投放的材料感兴趣,这对幼儿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很重要。教师要对新投入的材料进行认真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感兴趣程度和幼儿如何对材料引发兴趣是观察的重点。如果所投放的材料没有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对其并不理睬,教师要及时对材料进行更换。如果所投放的材料能让幼儿进行不停的把握和观察,这就表明所投放的材料是合适的。教师在观察时要从所投放的材料出发,对幼儿的一举一动都要进行了解。

2.幼儿的活动要及时观察。教师要想对幼儿的爱好、兴趣、性格等进行了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观察。要想观察某个幼儿,可以结合其他幼儿进行,把幼儿放在班级中,看看其他幼儿与该幼儿的反映,并观察他与其他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相处情况等,从而了解该幼儿的性格特点。还可以将该幼儿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看其反应,通过这样的观察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性格等特点,从而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三、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时地指导。

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未掌握技能和已掌握技能进行区分。在活动中,只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幼儿的行为,让幼儿能够理解,从而将特定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只有不断对幼儿加强思考引导,才能使得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得到较好地促进。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注重语气,能让幼儿接受和理解,这就对教师的指导语言提出出了艺术性的要求。在与幼儿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样才能引起幼儿思考的兴趣,从而使得引导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还要控制引导的力度,不能过多或是不及地进行引导,教师对幼儿引导的过多会让他们缺乏自我独立性,幼儿会对教师有着过多的依赖,不能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引导不及,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形成盲目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也要积极参加,对幼儿进行活动指导,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幼儿演示出来,从而帮助幼儿完成活动探索。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参与者,是幼儿的玩伴和好朋友,这样便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幼儿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问题指导。教师对活动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能积极带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教师要将自己变成孩子,与孩子一起共享快乐。比如小班的幼儿独立性强、合作性差。在表演中,最都不愿意扮演大灰狼,教师可以适时地加入幼儿中扮演大灰狼,并进行表演指导。

四、小结。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展必须要主动。积极开展区域活动,不仅能全面对幼儿进行培养,同时又能呼应整个课程主题,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多观察,少干涉;多鼓励,少指责;多包容,少急躁。将区域活动变成幼儿能接受和理解的行为,从而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得教学活动体现出最优化。

参考文献:

[2]朱颖.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差异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八篇】

近些年,随着小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对本校的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作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针对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求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我们对本校的一年级和三年级50位独生子女学生进行了了解,与部分家长进行了座谈。表明由于独生子女大多在家里的地位特殊,反映在体育课上表现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有的自制力差,不遵守纪律,有的任性,缺乏责任感;有的依赖性强,怕苦怕累,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有的不合群,胆子小,躲在一边不活动;他们的性格形成与家庭教育也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出暴。有的家长在某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忽视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目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被家长和学校重视。我们作为体育教师的一员,针对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重视思想教育,抓好课堂常规。

学生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兴趣是要培养的,这方面老师应起主。

导作用。应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应结合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明确思想教育,进行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等教育。要力戒空洞说教,要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通过某个环节或采用某种措施进行教育。例如,课时根据教学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有针对性的进行;讲平时,要注意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进行竞赛或游戏时,要教育学生遵守规则,讲秩序,要有集体荣誉感;在进行团队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作风,行动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养成服从集体,遵守纪律的习惯。

2.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简单。

责备,呵斥,有害无益。注意与兴趣有密切联系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越稳定,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依据大纲,结合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既有系统性,又有趣味性。例如,教学耐久跑时,不要老是都围绕跑道跑,而是采用跑走交替,游戏跑,以及自然地形跑等多种形式,在条件更新的情况下不觉疲劳的完成耐久跑的教学任务。课堂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克服那种慢跑一圈一套操的老一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编多种徒手操,行进操,音乐健身操等,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练习的.积极性也就较高。课上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化。实践证明,只要体育教学内容新,形式多样,就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意志训练。

学习是一种有任务的复杂的活动,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行动。在课上学生不仅要学自己赶兴趣的东西,而且还要学没兴趣但必须学习的东西,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样就要求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需要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体育课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体育教学成为愉快的课。要改进教法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如:比比看,谁跑的快?谁跳的远?谁先完成?等等。这些方法能使学生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力争上游,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并提高教学质量。

4.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指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具体的说就是促进小学生身体,智力,和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共同发展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统计,实施和评价上都要注意这一问题。例如,选择难度较大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采用成队成组的形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采用男女学生合作的形式,以培养正常的交往能力等。

通过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九篇】

如何有效提高目前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教育质量?如果对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也许不少教师会说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等;而如果对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可能不少学生会对目前高校成人教学管理提出异议,认为当前的成人教学安排不当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构成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是教与学,要提高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当前高校成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与学的矛盾。而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则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的教学供需矛盾现状。

对于目前各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来说,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教与学的现状。

从“学”的方面看,目前各高校成人学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业人员占绝对多数,尤其是近年来脱产招生计划逐步取消,今后成人学生以业余为主,从业人员在学生中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二是学生之间入学成绩差距越来越大,众口难调的现象十分突出;三是补学历、混文凭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提高职业技能逐渐成为主流;四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的效果影响很大,通过对个别高校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成人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往往不是那些刚毕业的学生,而是那些已经毕业3年以上的学生;五是学生到课率因各种原因并不高。

从“教”的方面看,目前各高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教师队伍基本来自于高校本部的在职或退休的教师;二是教学计划基本上是由校本部各院系参照普高相应专业的教学计划来制定,基础课程占相当大的比例;三是教材基本是由授课教师指定;四是授课时间基本采取平时晚上加周末的方式;五是授课方式采取面授的方式,与高校全日制普高不同,成人教学普遍没有运用网络支持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六是只有修完所有课程并且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从学生的现状来看,所有的问题,基本上是以“从业人员”为主线展开的。因为是从业人员,他们基本上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而基础学科相对薄弱,家庭负担重,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所以他们对那些没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只会讲理论知识和照本宣科的教师很反感,而喜欢实践知识丰富、职业技能熟练的教师;对基础学科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喜欢专业课程学习;因为家庭或工作的原因,会经常缺课,希望能通过网络自学的方式补上课程。

然而,学生的这些问题大都是各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所不允许的或做不到的,甚至可能是根本没想做的。通常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如果缺课1/3,授课教师有权不让学生参加考试,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缺课,也不管是否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成人教学计划都是参照校本部同样的专业制定的,在普高用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所以不能随意更改。这样就忽视了成人学生的特点,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二、教学供需矛盾带来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教的单一性供应与学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错位,对各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成人学历教育的社会美誉度不断下降,招生增长势头被扼制,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开始下滑。一方面,众多的学生在基础课程面前纷纷倒下。以曾经教授过的某高校成人学生为例,有一个17个人的小班,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有34人次参加补考;某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每个学期的补考数按在校生平均达每学期1/4学生参加补考。另一方面,经过多次补考与毕业清考,最后各高校成人学生真正因为学习成绩不合格而不能拿到毕业证书的,其实寥寥无几。这种状况使成人学生对学习过程充满了挫折感,势必影响成人学历教育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并有可能影响到他周边的人对成人教育的印象,进而影响到成人教育的招生。

从大环境来看,成人教育招生下滑的趋势比较明显。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历经50多年的发展后,目前处于结构调整阶段,表现在生源数量连年萎缩、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社会需求度和社会美誉度也都在不断地下滑。就北京市而言,每年都有70%以上的成人高校完不成招生计划,尤其让人震惊的是:部分在京211院校也出现完不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以市场化的观点来看,成人高校的招生,近年来基本上处于买方市场状态。在买方市场下,消费者就是上帝,也就是说在解决成人教育的教与学的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弄清楚这个,我们无疑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浅谈解决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教学供需矛盾的看法。

首先,我们必须转变并树立与普高不同的教育观念,由“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我们应大力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开展自学,并提供网络答疑等配套服务,而不再过多纠缠于他缺课与否;教学安排中尽量把课程排得紧凑点,不再教条地、按部就班地执行类似全日制普高的教学计划,成人学生只要进校后,可以拿到所学专业的完整的教学计划,任何一个学期都能选到各学期的部分课程,只要在离校前把所有课程修完即可,学校不按班级排课,改为按专业安排课程。

其次,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专业课、实践课。成人学生与普高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基础知识远远不如普高学生扎实,但实践经验则大大超过普高学生。我们应扬长避短,减少基础课程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目前部分成人院校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如某职业学校的会计专科专业,除了高数、英语和计算机三门基础课以外,其他全是专业课和实践课。而高校办的成人学历教育在此方面则普遍稍逊一筹,如某高校的物流管理专科,基础课程有13门之多,而专业课程只有10门,实践课程为0。

再次,调整考试方式,减少理论考试的成份,增加实践考核的比例。条件具备时我们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允许学生以所在单位对自己业务能力的评价,作为相应专业技能课程的成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从而促进我们相关课程的建设;同时还能加强我们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实现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共赢的效果。

最后,拓宽教师的选择渠道,建立教师淘汰制度,引入企业教员,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除了校本部教师,还要想办法把一些企业的高管聘请为成人教学的专业或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师,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案例教材,他们的介入,将无疑会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力量,增加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而建立教师淘汰制的目的,则是为了突出成人教育的特性,既要想尽办法把那些了解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师请进来、留得住,也要想办法规避那些不适合成人教育的教师。

当然,提高各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而本文仅从近年在成人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来看来谈这个问题。从各方面来看,近年来成教事业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将来的困难可能更大。但是,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一句名言“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行业”,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探讨【第十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计算机系的教学建设工作为例,从学院“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九个方面阐述民办高校教师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一体两翼;教学质量;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特点;教学管理。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也认识到抓好教学质量是办学立校的重要保障。笔者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算机系的教学建设为例,浅谈青年教师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办学指导思想。

我院创办,自开始招收本科生后,经过8年的研究与探索,将增城学院的办学定位于: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思想;以“一体两翼”为人才的培养模式。计算机系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在学院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经过的办学实践,将计算机系的办学模式定位于:“一体”指的是计算机的应用及研发能力,“两翼”即是管理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

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与其他民办高校一样,我院师资的现状也是“两极分化”、“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计算机系的专任教师共4o人,其中年轻教师33人,年龄介于25—35岁之间。本科生l2人,硕士生l7人,在职博士4人,初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l9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民办高校中高学历高职称的年轻教师比例极少,大部分的年轻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经验及科研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年轻教师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思想上进行充分的认识:

首先,青年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想、从全局上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通过日常的工作会议、培训及自学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认知水平。

其次,要对教学对象的共性进行充分的理解。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共性:

(1)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但贫困生也不在少数,贫富不均使学生容易产生物质上的攀比。

(2)尽管民办高校中不乏佼佼者,但普遍学习基础差,自律能力不够强,自觉性较差。

(3)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管理难度大。

(4)学生业余专长较多,但学习动力不足。

最后要对各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融会贯通,传授知识才能承上启下。

1.举措。

我院计算机系抓教学质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发动教师总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经验,重点加强研究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师都具有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加强典型示范,开展各类教学竞赛,以老带新,总结传授经验。

(2)从能教学人手,培养教学能手。教学能手强调的是课堂教学的本领,能说课、带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喜爱听课。

(3)加强教师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应用技术及研发技术带进课堂教学中,指导教学充实教学内容。

(4)发挥教研室主任的作用,加强教研室主任的管理和决策能力,把权、责和服务三者统一,带动年轻教师。

2.方法。

(1)必须在备课下功夫。首先教师应充分理解~tf-]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及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属于专业基础及先行课的应以细讲为主,属于专业技能课的应结合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及先行课程的内容慎选教材及例子来进行讲授。必要时教师也需先消化基础课及先行课的内容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备课。这样就避免了讲授内容的重复或学生对知识认知不全面的问题。

其次在备课过程中,要找出每次课堂讲授的知识点,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设计好教学流程。把讲授的大致内容进行记录及讲授时间进行标注,这样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课堂时问的作用。备课中如发现内容过多时间太长的应分开课堂来进行讲授,避免碰上课间休息导致下节课又必须重复讲授同一内容的问题。如时间较为宽裕的可安排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或做练习。

最后讲授前预先演练一次,这样教师能对自己安排的内容更好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也可避免出现语言表达不清等问题。

(2)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说课艺术。课堂教学质量重点在于教师的“说”课艺术上面,绝大部分教师都遇到过不知如何“说”课的问题,甚至在讲课过程中出现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状况。如果教师缺乏语言方面的素养,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用“说话”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不能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年轻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培养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这样才能把课说好、说活、说得生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气氛和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课堂的教学。

教师在培养的个人语言艺术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学习总结:

1)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注意语言表述的完整性。

2)适当使用自然得当的身体语言。

3)善于运用情感性语言。讲课时在不同的场合运用适当的音量、语调和语速进行教学。

(3)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高校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年轻教师必须学会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以“组织行为学”教学为例,它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模拟情景法等等。教学中播放一些录像片段,引入企业的情景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聘请企业的高管到课堂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应用面授个人的管理经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善于掌控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其重要性就如乐团中的指挥官。要从全局去“察言观色”掌控课堂,及时调整学生学习情绪及课堂的气氛。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面露倦意、低头交耳等现象的时候应使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要学会合理控制时间,按教案上备注的时间,调整内容的讲解速度,另外可以在讲台放置手表,一方面便于观察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断看表的尴尬。

(5)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须从两个方面明确和强化教学质量观:首先要明确知识传授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其次要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自学质量评价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管理从狭义上理解就是当堂课程的管理,是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大学四个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目标定位都不一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办法进行引导和管理。

各年级学生状况的不同表现:

1)大一学生是:对新环境兴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知识的盲目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2)大二的学生是:开始为未来知识的应用有新的定位和奋斗目标,从参加社会活动逐步转向和专业发展方向相对应的学术活动,重视个人技能的培养及社交能力的培养。

3)大三的学生是:对将来的就业和读书进一步规划,是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对人、事、物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有选择地接收知识和外界的新信息。

4)大四的学生是:大四的课程以专业选修为主,同时开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课程的任务虽然不紧张,但学生压力大,学习的目的性更强,甚至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与找工作无关的知识有排斥的心理,更多的是需要就业的指导和行业发展的信息。

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对低年级的学生应是以导学为主,教会学生如何自学,横向灌输专业知识,侧重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引导学生诚信教育。对高年级的学生要从将来就业方面纵向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从行业发展方向上引导学生建立创业的心态,多引用社会上创业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学生。

(6)敢于创新,善于走出个人教学的困境。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多年后会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习惯。部分教师针对熟悉的课程的实际应用了解不深,很多知识传授限于“纸上谈兵”,甚至考试卷子每年变化不大。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习惯一旦成形很难改变,即使个人深感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也因为习惯的惯性原因难以变化。

同时在大学教学中避免不了同一个老师教同一个专业几门课程,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熟悉后会产生视觉疲劳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学会适当地搭配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个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长期的接触中都“备感新鲜”。

(7)大胆创新,不断尝试考试方式的改革。课程考核的改革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不断创新的体验和总结。要克服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考试的目的考的是学生实用能力而不是记忆力,可以采取加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和平时考核的比例来逐步减小期末考试的方式。

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采取论课考试与实践应用技术水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变一锤定音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除笔试外,加入以实践制作“智能化电子产品”实物和设计资料作为确定理论课的成绩。有些基础理论课只能以笔试为主的,可采用闭卷、开卷或答辩的方式考试,例如“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只有采取这种灵活多样的考试模式,才能真正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促进教学改革。

(8)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围绕学院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计算机系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实验、上机、课程设计、校外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五个方面进行。经过四年的教学改革,对原有的教学计划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由原来的38%提高到45%。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重视具体的操作,并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相结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楚明确的术语,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谈个人理解的思路、发表不同的见解、大胆提出科技创新理念等,教师予以归纳分析,这样正确地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分析比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把新学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去,并切实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教师直接传授要深刻得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动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9)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原则,表现出真诚、温暖的心理氛围,它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课堂互动、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感情距离。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爱去关心学生,多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促使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教师应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的具体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22 292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