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1
一、巧用文本中的“空白”
在教学中,我适当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如教学《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一课时,当小女孩和爱因斯坦第二次相遇的时候,小女孩把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但是文中并没有讲什么要领。于是我就让孩子想想小女孩会说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穿着要领。
当第三次爱因斯坦特意去等待小姑娘时,小姑娘为之一阵。因为她眼前出现的是一个衣着整整齐齐的爱因斯坦,而文中也没有讲他究竟如何整整齐齐。于是我引领孩子一起来看图片,说说“整齐”。
学生讨论片刻。
生1:爱因斯坦身穿一身黑色的西装,打着领带(领结),头发梳得油亮。
师:前面几个同学开头都说了爱因斯坦的衣着西装非常整齐,我觉得大家这样说突出了重点,非常好。要注意的是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生2:爱因斯坦穿着白色的竖领衬衫,打着黑色领结,(很好,注意了衣着的颜色。继续说。)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西服,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鞋,擦得油亮。
“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书法中、绘画中的“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素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去挖掘“空白”,填补“空白”,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巧用标点符号中的“空白”
《穷人》这篇课文里作者使用了十三个省略号,每一处对表渔夫和妻子桑娜的高尚品质,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加强文章的思想感情,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例如:“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止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这里一连用了七个省略号,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表明桑娜的心情很复杂,有惊恐、有同情、有忧伤、有自责,更有为救人之难而勇于承担一切后果的决心。再加上几个问号和感叹号的连用,把桑娜的感情表现得更复杂更强烈,她那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也就更好地表达出来了。
三、巧用课题的“空白”
在教学《学与问》一课时,我故意把课题写成“学问”,把“与”字去掉。学生看到我写的课题,于是在下面窃窃私语,开始议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写的课题上,我仍装着没听见,后来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我把标题写错了。我这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反问学生:“大家认为‘学问’与‘学与问’有什么不同吗?”接着我就给学生分析这两个区别:“学问”是一个完整的短语,是指系统的知识,也泛指知识。“学与问”主要表达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理解,学生完全明白了《学与问》这课是谈“学”和“问”之间发生的关系。然后我再追问: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求知欲望。
四、巧用板书中的“空白”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板书的功能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板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需要,也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板书能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简单化,使之更直接、更明晰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如果在教学设计上对板书讲一点“空白”艺术,对某些内容故意不写或写得很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学生就会对内容产生好奇、求全的心理和求知的、释疑的欲望,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新的活力,产生美妙的艺术境界。
例如:有一位老师教《少年闰土》,教师的板书没有写出关于闰土的外貌的词语。课始,教师只板书了一句话:“少年闰土是个( )的少年。”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给出答案。初读后的答案是多元的。有“聪明”、“怕羞”、“勤劳”等等。教师将学生的回答一一板在横线的上下地方之后,因势利导,提出再次认真读文,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说说是从哪些事情中看出来的?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有的从看管西瓜事中说他“聪明”;有的从初次见面中说他“怕羞”;还有的从他跟父亲来帮忙中说他“勤劳”……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来评价少年闰土,形成了“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板书。通过“补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2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设计问题的内容总是过于细致,细致到教学流程的亦步亦趋,细致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句句斟酌。课堂中,教学行进的过程都被教师一一规划。当学生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回答有所出入时,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的思绪“拉”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
记得我在执教苏教版四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时,始终把课堂的流程牢记于心,拼命地想着下一个环节是什么,根本不去关注同学们当时的学习状态,甚至连他们脸上的表情都没去注意。在导入课文的时候,我按惯例地问:“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爱因斯坦的?”谁知一位女生站起来回答:“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我一愣,这并不是作者直接对爱因斯坦的描述,它可是文中的关键句,我是准备在“品读”环节中才出现的,并组织学生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位伟大的人?因而这时,我没有积极回应学生,不动声色“走过”了这个过程,又继续追问其他同学。课后,听课老师不无惋惜地批评我,原本可以抓住这一生成的资源,直入主题,展开讨论的良机,却白白被我“抛弃”了。一遍又一遍精心准备的课,怎么会上得与我的设想完全不同呢?
很有幸,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的教学,他是这样处理的:
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既然爱因斯坦是一位最伟大的人,为什么他会头发蓬乱、衣衫不整呢?
生:因为爱因斯坦工作非常忙。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课外书上读到的。
师: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生:(讲了一个说明爱因斯坦工作非常忙的简短故事)因为爱因斯坦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事业中,没有多余的时间讲究生活小节。课文中说他边走路边思考着,说明他在争分夺秒地思考科学问题。
生:这么说,课文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他的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和小女孩交往,还要在路边等待小女孩呢?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议论来了,有的惊讶,有的赞同,有的沉思)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研究价值。你们能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吗?
生:也许爱因斯坦觉得自己的穿着打扮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
生:可能是这个小女孩的纯真打动了爱因斯坦,使得他很想从小女孩那里学点这方面的知识。
生:那爱因斯坦为什么不请教大人,而要去向小女孩学呢?
生:也许是爱因斯坦想和小女孩交朋友。
生:一位有名的科学家为什么不和大人交朋友,而要和一个小女孩交朋友呢?
生:我觉得爱因斯坦有一颗童心。课文中就说,爱因斯坦冲小女孩做了一个鬼脸。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读懂了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还透过语言文字知道了他具有一颗童心。
事实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有些是在备课时无法预测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地方,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如果教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就能从容的面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课堂教学的推进将“水到渠成”。
用叶澜老师的话说,“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我们的设计是无法穷尽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而我们要去做的是: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当学生精神不振时,让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让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唤起他们的力量……
二、 动态的课堂教学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学习”
动态课堂教学的形成需要教师主动走近学生,去引导和激发;组织学生在知识海洋中探索,去努力倾听、关注、欣赏每一个学生,慢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被学生“将了一军”而恼羞成怒,不再以完成教案就是精彩课堂为评价标准,而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学生们也由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转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生生之间融洽的互动,自如地表达独特的见解,资源的生成成了课堂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六下《夹竹桃》一课时,设计了开放式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舞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通过学生“动态的生成”,促使师生之间共同成长。
(欣赏录像:美丽的夹竹桃。正当学生被月光下的夹竹桃所深深吸引,由衷赞赏,联想翩翩的时候)
师:(一脸疑惑)你看,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你带来什么幻想?
生:一幅中国水墨牡丹图,那一只只蜜蜂在辛勤劳作。
生:海洋世界里的“珊瑚群”,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虫蛾飞过,就像游鱼穿梭其中,嬉戏玩耍。
生:正在上演“皮影戏”,墙壁是现成的屏幕,一个个皮影人物陆续登场,一阵风过,沙沙作响,就像是他们在说悄悄话。……
师:(由衷地赞叹)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让我们走进课文,和季爷爷一起展开联想的翅膀吧!(齐读第5自然段)
接着,我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想象书中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我又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们带来的幻想,这种由眼前景物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写一写日光下的夹竹桃。这样的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促进对课文的阅读、领悟,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魅力。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读写合一的原则,由读向写迁移。
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不造成谬误,不必拘泥于统一的答案。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合作的氛围中,感受到教师、同伴对他的关怀与人格的尊重。日益增强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敢于大胆发言,各抒己见。他们逐渐能重视自己在自学时的体会,克服对学习困难的恐惧,敢于在集体活动中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合作解决问题。在参加学习目标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 中,开始勤于思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的每一环节中去。
三、 动态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全心投入”
曾经听过一节以“称赞”为主线索的课例,在教学过程中似乎一切进行地非常顺利,甚至在进行拓展性说话练习称赞“ 像 ,能 ”时,学生还表现出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一个个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答案从他们的口中蹦出来,充分的体现了在本课中的习得。但是,就在学生们纷纷表扬的时候,有人表扬起了他们的语文老师。原本很正常的一次学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由于有全校的老师在听课,该教师就显得有些为难和不好意思起来。只能礼貌式地用“谢谢”两字作为回应。课后的研讨活动中,有老师点评到了动态生成,如果执教者能巧妙地抓住这个受表扬的机会,学着课文中小动物的样子也回应一声:“谢谢你的称赞,使我忙碌了一天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口语交际的氛围,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称赞,使这一课的教学又进了一步。
该老师的“缺憾”也激起了笔者对“动态生成”的思考:课堂上,学生学习不是预约的,而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教材编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要努力捕捉生成的课程资源,构建动态的课堂教学,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在实践中,笔者总结了这样几点:
1.动态的课堂,需要教师换位思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应该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学习行为的调控,突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练习。即从课前准备到上课,老师要善于换位思考。教师不只是设计安排自己的活动,讲些什么,提问什么,板书什么,演示什么,布置什么作业,更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着重设计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到些什么?(知识上、能力上、情意上、方法上)怎样学到?(方式方法、步骤环节、时间分配等)究竟学到了没有?(自我检测、双向交流、反馈练习、优中差的不平衡状态如何)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才能使他们真正学到手?只有注重学法的设计,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不是受制于教案,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教案,调整教学策略,形成一种动态的教学环境,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这个课堂才会是一汪活水,涌动起生命的活力。
2.动态的课堂,需要教师充分的预设。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后几十步棋。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在教学设计时,要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了解,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只有这样设计教学,才不会在课堂中被学生“逼”得手足无措。
3.动态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教育灵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一起让生命共同成长。
(1)教学民主。教师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愿意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意见,即使是一个错得很离奇的看法,也能允许他说出自己的理由,而不是一味的训斥和阻止。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3
对于70、80后来说,进名校、入外企、做公务员,不管出身如何,通过个人的拼搏总是有机会踏上父辈们期待的那种中产阶级生活轨迹。
而我们的孩子,他们面临的环境和竞争会远远超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经验可以理解的范畴。未来是一个高度关联、无孔不入的智能世界。以往依靠智商和经验的工作岗位早晚会被计算机和机器人替代。无限存储和3D设备已经走进家庭。想搜索一下要通过技术克服人类语言之间的障碍需要多少年,才发现今年已经诞生了可以实时翻译的手机工具。
什么是教育?
在一开始我先来谈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是怎么来的。我在新东方讲过词汇,这个单词是苏格拉底发明出来的,是三个词根的拼写,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引导出来。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
我讲个故事,去更好得阐明“leadingout(引导出来)”这样一个好的想法。一个美国的联邦大法院,前边坐着两个人,一个是4岁的黑人小姑娘,一个是她的母亲。他们很高兴地举着这张报纸,上面写的字是:最高法院今天禁止了在中学里面发生的种族隔离制度。这张照片拍于1956年,在那一年小姑娘想去自己社区里面的白人学校被拒绝。因为当时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是不能混合的。
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愤而起诉。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的联邦大法院,六位大法官坐到一起来讨论,把黑人和白人隔离开来到底是否违背了美国的宪法。这也是心理学第一次作为测量学科被引证。通过实验看到,当把白人和黑人隔开来之后,虽然孩子只有四岁,依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白人比黑人好。于是这些大法官就做了一个定论,这也是美国很著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
这个法案的执笔人叫布朗,布朗法官第一次清楚地在法律文件中阐明了教育的观点: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他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们学校的。)而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热泪盈眶,终于有一个人告诉我:我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社会机器的螺丝钉,而是为了leadingout,让我心里那个最好的自己走出来。教育应该是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现在我们的所有教育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要问的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各位有没有意识到,今天的小学生真正在人生的顶峰最需要小学所教的能力,是什么时候?其实不是高考的时候,而是35岁的时候,这一辈子他在职业最顶峰的时候,最需要运用到一些从小到大学习的人际技能。所以今天所讲的人才,是要适应他35岁也就是2040年的社会,而不是适应16、18岁高考时候的人才。
那么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今天的孩子到那个时候在追求怎么样的生活?有没有可能其实每一个小孩都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未来其实是一场游泳比赛呢?我们努力让他拼命往一个起跑线上奔跑,但是其实未来就不需要跑步,可能出现一个全新的规则。
2040年的职业环境应该是怎么样的?
第一个从信息时代转向概念时代。下面这张图是棋王大战深蓝电脑,就是一个计算机跟一个棋王下了6盘,现在是3比3还在下。
再来看另外一张图片,四年前富士康痛定思痛,决定把整个富士康机器人化,这些机器人24小时不眠不休也不会跳槽又不会抱怨,还不会要求涨薪。
在过去20年间,在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的被电脑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所有做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业。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五年、十年之后,这个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没有别的技能,会非常尴尬。
逻辑分析能力是信息时代的核心,而概念时代是什么呢?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举个例子,麦肯锡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咨询公司,1993年员工有67%是MBA,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41%。现在10年过去了,还在继续往下降,那么是什么人填补了麦肯锡这些头脑一流的MBA呢?是麦肯锡增加了很多MFA(Master of fine art),就是艺术硕士。麦肯锡意识到,他们的调查报告必须要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于是很多MFA慢慢替掉了MBA。
更加好玩的是,有几个公司最近很火吧,一个是苹果,苹果靠什么,靠程序员,靠工程师吗?不是,靠的是好的理念,是不是靠概念取胜的呢?第二个小米,小米靠什么?小米背后没有很雄厚的产品工厂,但最核心的是依靠很雄厚的粉丝营销和参与感,是不是靠感知来运作的,是不是靠逻辑呢?再比如海底捞的服务。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推进的时候,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
第二个改变就是改变会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测。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年,世界五百强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强是30年,而你们的职业生涯有多长呢?如果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那就是40年。这意味着如果你一毕业就创业,一创业就创成了世界五百强,那么在你退休的那一年,公司正好倒了。
所以当世界五百强都只有40年寿命的时候,你就会更明白,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其实不仅公司命短,行业的命运也如此。一辈子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和害他呢。
第三个改变是以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生涯。中国和美国的GDP,2008年中国人均GDP是3400美金,2013年人均6470美金。预计到2016年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GDP到八千美金,,2025年中美的GDP就会接近,2040年就会持平。但是很遗憾,从上个世纪1994年开始,中国人的平均幸福感就没什么明显上升,甚至有几年还会下降。这一点我想不用给数据,大家已经有感觉。
2025年,中美GDP接近
为什么3000和8000美金这两个数据这么重要?因为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发现,3000美金是一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界限,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挣脱了贫困,开始过得小康和幸福,所以中国大概是2008年的时候过了小康。八千美金也是经济学上公认的一个拐点,在这个点之后,幸福和经济收益没有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再过一两年我们不管怎么挣钱,都不会过得更加幸福。我们的幸福感不会随着我们的收入开始上升了。
所以我想下一代人,一定不会像我们这代人,追求房子,追求安全感,追求生存,追求赚钱,而是为了追求什么?他们会真真正正的代替我们开始追求幸福,我们这一辈子觉得有点小奢侈的话题。这其实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分成三个:底层的生存、中间的社交和高层的自我实现。人的主要需求是出现在14到18岁这段时间,他的需求会慢慢固化下来。
60后主要是什么需求?他们的童年经历了自然灾害,经历了文革的前期,所以这拨人最核心的就是生存需求和尊重需求。70后不太一样,70后前半段的人存在着理想主义,因为那时候谁都穷,但后半段的人就开始下海了,开始追求成功,所以70后是中国最纠结的一代人,他一会儿特别浪漫主义、诗人,一会儿又挣钱挣钱,是最纠结的。
90后完全不一样,90后有没有安全的感受?没有。有没有被认同的需求呢?90后是第一批公开在网络上承认自己是脑残、屌丝,承认对方是女神。心理学上,一个人的内心要极其的强大,才敢自贬到这个样子。
90后早就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人天团天天关注,认同感已经爆棚了。所以90后就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虽然这很困扰着我们,但是从好的方面来看,如果把整个家族作为一个人来看,其实90后是实现了整个家族从开始的安全感走向自我实现、被认同的需求,虽然有一点稚嫩,但他们去追求个人成长和存在感是历史趋势,与外界的环境完全符合。
讲到现在,你觉得你的教育符合这个年代吗?就你对于孩子的教育,真正能够让他们胜任这么一个年代吗?胜任这么一个理性减退、概念增加,专业、行业、职业都迅速变化,真正追求幸福,而不是追求成功的年代,你的教育胜任吗?
未来世界的主人翁需要什么教育?
那么接下来我谈谈如何能胜任的方法。未来主人翁需要什么?
第一个从理性到感性。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未来有六种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还有你需要会玩,你需要找到意义感。简单说,2040年当我们和美国的人均GDP平等的时候,活的很好的人应该是这样: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儿,而且有点自己的小追求。
如果在90年代,可能家长们会建议儿女们选择公务员、银行柜员和土木工程师。因为一技藏身,有一个组织,有一个单位,有一个技能藏身最安全。可能近些年家长会鼓励孩子们去读国际贸易、金融和计算机工程。但是在2040年,社会中最核心、最优秀的一群人,在我看来一定干着像产品经理、导演、旅游设计师这种人文和科技交融的职业,这种职业才是未来的大趋势。
第二个就是从规划到创造。我们先来看一个著名的案例,在1953年的时候,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于人生的结果调查,发现27%的人没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目标清晰但比较短期,3%的人目标清晰且长远。在过去了25年后,发现目标越长的那群人,活的越好,3%的人成为了顶层,而27%的人活得很糟糕。但经过调查证实,这完全是一个从头到尾编出来的故事。编出来的故事为什么那么流传盛广?因为符合我们对于错误的判断,我们总是希望未来被计划、规划、设定,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够很早就定下来,不要动。
在我看来未来你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小学不让他做,大学不让做,媳妇不让他挑,房子不让他选,工作帮他找好了。于是到他35岁那年,真正面临他的职业变化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懂,而他一次都没有做过选择。所以在今天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定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就足够了,然后有极强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业。
第三个趋势是,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能力。所谓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爱因斯坦成功的创造了一个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方法,有些人可以把兴趣变成自己的热爱,还有些人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所有这一切都能让你觉得工作虽然不是最成功,但一定是更加幸福,因为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没有一个人看到自己是最成功的。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是老师,有一天他在一个小吃店吃饭,走进了一个中年人,提着一个小提琴,旁边跟着一个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刚参加过一个小演出,但这个小姑娘嘟着嘴不开心。原来这个小姑娘刚刚参加过小提琴的三级考试,没考过。她父亲就说,爸爸当年给你报这个小提琴班,不是为了让你过级。
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你觉得不开心了,把琴箱打开,帮自己拉一曲,那个熟悉的音乐走出来,环绕着你,就好像爸爸还在你身边一样。我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这个时刻陪伴着你。我那位朋友听完很不争气的哭了。所以我想,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未来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帮你的孩子拿到这个能力。
最后总结,我觉得未来主人翁有这么几个技能:第一个有感性的思考力,而不仅仅是理性思考力。第二个应该有生涯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多于规划能力。第三个应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让自己成功的、不成功的时候也能幸福,从强到美是未来孩子培养的方向,我们要培养很多美的人。
最后我要讲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故事,让我开始决定做生涯规划的工作。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爱因斯坦,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他是校报记者,有一天接到一个任务去采访爱因斯坦。而恰巧这个家伙是物理系的学生,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物理系的学生能够采访到爱因斯坦,他激动坏了。他看完了爱因斯坦所有的访谈,发现没有一个问题是真真正正是懂得科学的人问出来的,他发誓一定要作为物理系的学生问爱因斯坦一个真正智慧的问题,挖出爱因斯坦真正的智慧。他在一个大的图书馆里面读书,巨大的天顶,桌子上面有绿色的吊灯。读书到晚上两三点,突然一个灵感打动了他的脑袋,有一个绝妙的问题,他小心翼翼把这个问题抄下来,对折再对折,放在自己前面左边的兜里,就捂着回家睡觉。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的时候,他就去找到爱因斯坦,跑到爱因斯坦的小楼敲门,门就打开了,爱因斯坦就站在他面前,跟照片一样,爱因斯坦有一个爆炸头,穿着一个睡衣,下面踩着羊毛拖鞋,踩在卡其色的地毯上。爱因斯坦冲他点点头,示意他进去,左手拿着个烟斗。这个年轻人就跟他一起走过走廊,进入客厅。客厅大概是十多平米,有一个沙发,沙发旁边有一个咖啡壶,正在煮咖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整个房间弥漫着神奇的咖啡和烟草混合的味道。很多年以后,年轻人回想起那天的下午,他就想起那个神奇的烟草味和咖啡的混合味。
爱因斯坦坐定,这个年轻人就问: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你觉得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不要你有答案,我只想知道什么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爱因斯坦说,嗯,这是个好问题。这个年轻人很高兴,心想我难倒爱因斯坦了,于是等着爱因斯坦回答。爱因斯坦闭着眼睛,时间过得很慢很慢,灰尘在光线里面飞,房间弥漫着咖啡豆和烟草的味道。
大概过了15分钟,爱因斯坦看着年轻人,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年轻人知道他有答案了,他说答案是什么。爱因斯坦说年轻人,如果真有什么关于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想就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这个年轻人说,爱因斯坦先生,这难道不是一个宗教问题吗?爱因斯坦说不是,因为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邪恶的,他将终其一生去发明武器、创造壁垒,创造伤害人的东西,创造墙壁,把人隔得越来越远。
但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他就会终其一生去发明联系,创造链接,发明能把人连得越来越紧密的事情。说完这一切,爱因斯坦闭上眼睛,这个年轻人知道他拿到了答案,他轻轻起身,穿过那个长廊,把门带上,这个答案第二天在报纸上登了出来,也影响了很多人,而这个年轻人后来就是互联网的创始人之一。
所以我想说在生涯方面,如果有什么最重要的问题,我觉得不是技术,也不是未来需要什么能力,也不是我们有什么技术方法,而是你对于未来的信心是什么样子。一切都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你对于未来世界的信念就是最重要的教育信念。如果一个家长、一个老师相信未来是善良的,那么他就教孩子们去打开可能性,去创造可能,去尝试更多,去体验精彩。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4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必须相互交流合作,必须和文本直接对话,与教师平等对话。有了对话,语文课堂才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被调动,学习的热情才不会消退。面对学生参与对话,教师该如何有效引导呢?
一、 话题激趣,生生精彩对话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出示句子: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教师问道:“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答道:“爱因斯坦对小女孩的回答很满意。”教师追问:“那么,试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伟人又该是怎样的呢?”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有的说:“小女孩认为伟人应该是衣着整洁的。”有的说:“伟人应是知识渊博的。”还有的说:“在小女孩的眼中,伟人应该十全十美。”教师并没有到此为止:“你们的想法和小女孩一致吗?你认为爱因斯坦伟大吗?”教师的一句追问,让学生迫不及待地纷纷讨论。有的说:“爱因斯坦这么邋遢,可能是伟大的人吗?”另一个立刻站起来反驳:“他把全部精力都花在科学研究上,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是当之无愧的伟人!”讨论中,学生们积极踊跃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个个都想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认可。
课堂上应该放手让学生进行对话,学生虽然年龄相仿,但由于阅读量的不同,生活阅历的差别,在交流中总有思维火花的碰撞。精彩对话,启迪学生智慧,是对学生精神的一种唤醒、一种引导。
二、 智慧引领,师生和谐对话
对话意味着平等,意味着教师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意味着精彩不断地生成。只有走进学生,认真倾听,智慧地捕捉生成性的资源,才能推进对话的深入。
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要正确地引领。一位老师执教《生命桥》一课,教师问道:“读着这感人的一幕,你想对老羚羊说些什么?”有同学说:“老羚羊啊老羚羊,你真是太傻了,为了小羚羊,白白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听完他的发言,这位老师马上作出反应:“同学们,如果你是老羚羊,听了他的话,将如何回答?”学生各抒己见:“与我们相比,年轻羚羊的生命更为宝贵。”“我的死亡换来了年轻羚羊的生存,值得!”“为了下一代,我甘愿牺牲自己。”……教师又转向刚才那位同学:“听了同学的发言,你现在想对老羚羊说些什么呢?”“老羚羊啊老羚羊,我为你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我深深地敬佩你!”在本案例中,当学生与文本对话,认识上出现偏差时,教师没有急于指正,也没有一味地听之任之,而是机智地引导学生与老羚羊对话,与同伴对话,随着对话层层深入,学生渐渐体会到老羚羊为了年轻羚羊甘愿坠入深涧的崇高品质,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当学生出现理解困难时,教师要机智地点拨。《生命桥》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因为一只只老羚羊往下掉,就像桥墩一样。”几个学生都这样说,缺乏深层的思考。这时教师巧妙地进行点拨:“桥墩有什么用?”学生豁然开朗:“桥墩支撑着桥面,老羚羊以自己的死亡托起了年轻羚羊的生命。”“老羚羊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年轻羚羊的生。”……
当学生全身心地进入文本时,我们应融入其中,深情地回应。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我”心里一阵愧疚,有千言万语对母亲讲哪!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听着学生的真诚诉说,教师情不自禁地回应:“孩子,不要自责,这是母亲应尽的职责。”“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在“母亲”的声声应答中,学生走进了真实的情境,他们畅所欲言。
三、 多元解读,生本深度对话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代表全都让学生说,由学生说了算,所有的问题都没有准确答案,不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正误、深浅,都一味地赞扬,那只能表明我们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师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提升者。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教师提问:“破冰勇士”指的是谁?大部分学生抢着说是老天鹅,但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这一群天鹅。”可老师瞟了他一眼,学生吓得闭了嘴。细细品读课文,老天鹅身先士卒,充满智慧,勇于献身,勇敢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可一群天鹅在破冰的过程中不同样也表现出勇敢顽强吗?少数学生的回答原本不是教师所预设的,也似乎偏离了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强行把学生拉回到自己的理解中,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置之不理,失去了精彩的生成。所以备课时,我们除了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课本,还要备学生,充分预设,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课堂上,我们还要善于倾听。只有用心倾听,才能知道学生在发言中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然后师生间的对话才会产生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否则,就会成为漫无目的的无效交流,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沟通。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一、 谈话引入,审清课题
1. (映示插图课件)图上这位老人是谁?爱因斯坦是伟人吗?假如你在街上遇到爱因斯坦,你会怎么做?
2. 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初次见到他,却不是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生齐读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二、 读好语气,学会概括
1. 这篇课文大家课前都认真读过了吗?请看下面第一组很有意思的词语!谁敢第一个站起来读准它们的音?出示:
hēi mɑ ō hē
嘿 嘛 噢 呵
(1) 提示“嘛”读轻声。
(2) 聪明的你,发现这些词的共同特点了吗?(口字旁、语气词)
2. 别小看这些语气词,读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读懂人物的内心世界呢!来,现在我们把这些词送到文中的句子里,谁来读出这些语气词的味道?出示相关句子:
(1)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2)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3)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4)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3. 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读读1、2两句,这两句是谁说的?(小女孩)你为什么把“嘿!”读得又短又高?(突出小女孩的惊奇)
4. 第二句如果把“嘛”读成拖长声,读出她的得意,效果一定更好!
5. 看你们读得这么津津有味,老师也想来读读,好吗?假如老师这样读,你们觉得行吗?为什么?你再来读读这一句。(读出“噢”的轻声)
6. 最后一句,谁来读?老师听出了你亲切的口气。
7.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和爱因斯坦的初步印象,再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这次一定会读得更好。
8. 老师把课文分成4大部分,请4位同学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亲切谦和的爱因斯坦之间到底发生了哪些故事?
9. 请画出刚才4位同学朗读那部分的第一句,老师把它们浓缩一下(出示:1、1940年的一天下午撞上;2、第二天又遇上;3、第三天下午等待;4、从此,每天坐坐)聪明的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文章按时间顺序来写——你发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小女孩与爱因斯坦是从相撞—相遇—相邀—相处,一步步建立了友谊——你发现了事情的发展过程)
10. 现在你能根据这些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11. 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事情经过,就可以很快读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这是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叶圣陶老爷爷也曾经这样告诉我们——(出示:大凡读1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最要紧,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老师一直很喜欢这一句话,现在把它送给大家,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并把它记在心里。
三、 品读外貌,对话质疑
1. 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后,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想,小女孩初遇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给她留下怎样的印象?出示:①老人蓄(xù)着一撮(cuō)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②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guǒ)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tā)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xié)。
(1) 这两段话有3个生字词(蓄、裹、鞋),大家一起读读。
(2)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爱因斯坦?(邋遢、不爱打扮……)你从哪些语句描写中看出?
(3) 这两处描写,第一处主要写什么?(长相),第二处主要写什么?(穿着)这两处描写可以调换吗?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还有什么原因不能调换?(第一处是相撞时近看,应看到人物的长相,第二处“望着”是远看,看到的是整体穿着)所以,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观察顺序。总之,不管是近看还是远看,爱因斯坦都是那么邋遢,不修边幅的。
(4) 今天老师教你们一个读书的好办法——抓住句中主要词语边读边推想它的原因,或把词想象成一幅幅画面,比如:(点击)从“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你会想到——(很久没有刮胡子,很忙);从“蓬乱的头发”, 你会想到——(像鸡窝);从“又肥又长的衣服”,想到——(衣服很难看);从“卧室的拖鞋”,想到——(那拖鞋很大……)
(5) 瞧!像这样抓住重点词句把它想象成画面,推想原因,文字就会变得有味道起来。现在,带着你们的理解和想象再读读这两句话,感觉是不是不一样了?
2. 看到这样一个邋遢不修边幅的老人出现在小女孩面前,难怪小女孩会惊奇地想——(出示:“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3. 难怪小女孩会那么纳闷——(出示:小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4. 可是父亲听了小女孩的话,他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可别小看这儿的一个“!”,你读出了什么?(父亲很激动)要是我们遇到爱因斯坦,会激动吗?
5.“直纳闷”是什么意思?小女孩不理解什么?
6. 一个兴奋,一个纳闷!多大的反差啊!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爱因斯坦到底伟大不伟大?如果他伟大,又伟大在哪儿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再塑生命》教学设计优推4篇
下一篇:《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