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深成 分享 时间: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学生对人物命运的理解更加深刻,情感共鸣明显增强,是否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呢?以下是阿拉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相关范例,供您参考借鉴,感谢支持。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1

《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所以,可讲的内容非常多,但是,一节课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选择了让同学们探究“祥林嫂的死因”,选择这个问题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

一、在找寻死因的同时,可以带动同学们对课文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而对文中信息的分析整合是高考现代文的一大考点;第

二、关于祥林嫂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所以,放开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辨证思考的能力,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现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收获总结如下:

第一、同学们都能够踊跃地发言,并且养成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的习惯,我想,这主要得益于平时在班级设置了小组竞争机制,这一点,今后,我会继续实行下去。

第二、这堂课上,同学们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尽管有个别同学提的见解有点偏差,但是,通过和其他同学的辩论、交流,最后,我能走出自己理解的误区,所以,今后的课堂,我会秉持着让同学们多想、多说的方式,而我则是做点补充,真正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而不是教师死死抓着指挥棒。

当然,这堂课,还有些不足,而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我的板书,板书过于潦草,原因在于,使用了多媒体,占用了半个黑板,而且小组竞争的排行榜又占了三分之一的黑板,可用的空间骤然变小,而课后仔细反思我的.多媒体使用情况,其实,多媒体完全是不需要使用的,只是因为课题上报时,选择了多媒体课,所以,就主观地认为一定得使用多媒体,但是,一堂课下来,其实多媒体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我的这种行为无异于“削足适履”,我想,今后,我会用一个比较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多媒体的使用。

祝福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了课堂广度,加大了课容量。采用活动教学形式,利用教材的活动,开发课程资源,善于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对教学富有热情;整体教学设计和活动设计较好,“幸福的青春”和“沉重的青春”进行对比,对引导学生应珍惜青春、珍惜现在的生活、关爱他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青春之旅”的教学设计也很有创意。

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要实现教学目标,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如:

(1)上课节奏较慢,师生情感交流不够,课堂调控能力应进一步提高。

(2)教学语言不够严密、精炼。

(3)活动设计局限于教材,较为平淡,“欢乐”的主题不够突出,对“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挖掘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带着微笑走进每一个班级,面对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及时鼓励学生的闪光点,与学生平等对话,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积极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加强学习,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应变能力;认真备课,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积极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将教材上活,使学生乐学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这一节课的内容比较少,比较抽象,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感知青春的绚丽;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珍惜青春的美好情感。因此这节课让学生准备的比较多,让学生活动的比较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感受青春的美好。同时通过学生对父母的访问,对比两辈人不同的青春岁月,进一步感受青春的激情与美好!大多数同学都反映但其中存在的不足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认真完成了调查作业。这既需要老师的继续督促,也需要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3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1篇经典小说,篇目较长,在上课前的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鲁迅的文章较难理解,很难领会文本的内在含意。因此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时,我侧重从人物形象着手来分析文章所表达的反封建礼教的主旨。

第一课时我的设计是先复习小说相关的一些文学常识,再通过联系之前学生学过的鲁迅的小说《故乡》和《孔乙己》中的两个典型人物引出本文的人物形象。检查预习方面则主要包括把握生字词和介绍自己对作者的了解情况。接下来我从小说的情节结构的几个方面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表述,最后着重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关于这堂课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第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作为第一课时,我所设计的内容过多,导致详略失当,主次不分,导入和检查预习部分花去大部分时间,而本节课原先设计的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则只能利用短短的十来分钟时间来讲解,明显不科学。通过分析课后几位听课老师的反馈意见,我意识到针对这样篇幅较长、教学内容较多的文章,第一课时应该以整体感知为主,具体的文本分析应该安排后面的几个课时。同时,在各个知识点的'衔接方面缺少适当的过渡,以致学生在面对我的提问时显得措手不及。

第二,在师生互动和课堂讨论方面。在整堂课的过程中,只有部分学生能参与到师生互动和课堂交流活动中,我在讲解和提问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设计不同难度级别的问题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提问的方式单一,都是自由回答,没有指名回答,导致不少学生消极应对问题,回答问题的学生呈现一边倒的形式。另外,我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教学节奏,没有给学生缓冲的时间,缺少课外知识或话题的引导,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热情。针对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汲取其他老师优秀的教学经验,认真研究和学习自主课堂的教法,并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因材施教,让学生能踊跃发言,愉快地学习语文。

第三,在情感目标的实现方面。这篇文章的教学情感目标是把握人物的悲剧性,认清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然而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情感的培养,也没有很好地将这种情感传达给学生,还使用了一些与本文的情感相悖的教学语言,在这方面的处理很不恰当。

总体来说,由于我对自主课堂的认识不足,导致这堂课依然是按照传统课堂的模式进行,没有体现出自主课堂的独特性,课堂气氛太过沉闷严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研读,教学效率较低,没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精心备课,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难易结合的问题,提出有质量、精练的问题,重点突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快乐、自信地学习语文。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4

《祝福》解读,关于学情和小说读法,在这节课后有一些新的认识,这里做一些片断式的记录。

鲁迅先生在作品一开始就让祥林嫂死去,这样就使作品全篇带有逼问祥林嫂死因的意义,因此,我在上课伊始就抛出了这个问题,作为同学们探讨这篇作品的线索。第一节课有四、五个学生谈了谈应对祥林嫂人生悲剧负责任的几个人物,鲁四老爷、四婶、柳妈甚至“我”。但同学们缺乏后续性的表达、思考,小组讨论热烈,全班范围内的个人表达则冷场,这不知为何?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喜欢发言,总保持沉默。在第二课时中,则普遍沉默,学生的不喜表达这种状况,值得教师深思。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即同学们动不动就用封建礼敬、封建思想、封建制度来概括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我认为他们的解读脱离小说文本,缺乏阅读体验,空泛、抽象、无意议。我告诉同学们,小说解读应以文本为据,从人物开始。

《祝福》分三课时,在前两课时中,教师与同学们一道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同学们或认为这个或认为那个人物有责任,但在讨论中,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鲁四、柳妈、卫老婆子、婆婆及鲁镇的其他人未必对林嫂的'人生悲剧负直接责任,如果让某一个人负责,让我们回到文体,这样的认识让人不踏实,缺乏说服力。

在第三课时,再一次细读文体,最后认识到不是这些具体人物,而是这些人物身上所承载的东西伤害了祥林嫂。正是鲁镇人的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信仰、风俗和文化笼罩着每一个人,从而造成一种扼杀无辜生命的合力。这是一种关于鲁迅小说的文化解读法。

祥林嫂在小说中不是一个卑弱的人,她热爱生活,勇于反抗,极度勤劳、能干,她是那么得富有活力,其实她最有理由过幸福的日子。肯定是一种特别强大而又不易为人觉察的力量摧毁了她。这种力量漠视人的尊严,轻视人的生存价值,它的重重、种种风俗、信仰和禁忌在不自觉当中成为杀人的凶器。

进一步挖掘一下文本:

1、说封建礼教是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不完全,此外还有巫鬼文化的因素,小说似乎暗示了儒、释、道文化的杂合是造成伤害无辜生命的背景。

2、一些示范课教师着力探讨的祥林嫂是自杀还是饥寒而死,教学价值有限,意义不大。

3、应该细读文体,纠正同学们在过去小说解读中存在的好人、坏人,善恶伦理判断的线性解读法。

4、《祝福》可以看作是一个寓言式的故事,鲁镇可看作一个袖珍中国。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5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

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

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②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

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

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解析: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精当的环境描写,并进一步思考小说的主题。《祝福》的环境描写堪称我国现代文学的典范。

小说三次写到了“祝福”。这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连了起来,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场景中,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第一次是描写鲁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这不仅仅是富人们的事情,而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

操劳福礼是女人们的事,而“祝福”的活动却是要女人们走开的.。这样的交代,告诉了人们,辛亥革命之后,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千年来女性的地位和压在妇女头上的精神枷锁依旧。

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也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更揭示出了祥林嫂悲剧的的典型性。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中一项极具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活动,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的悲剧性的命运也在这项活动中得以最充分的展示。初到鲁四老爷家的祥林嫂还能“享有”预备福礼的辛劳,可到了后来,就连这点辛劳的权力也都失去了。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3、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受损害、遭遗弃的“多余的人”的形象?解析: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鲁迅作品中较有影响的女性形象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受损害、被践踏的“多余的人”形象。这是一个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她具有劳动者的美德,享有劳动的愉乐,对空闲感觉无聊。

然而,与一切辗转辛苦于封建制度轮轭下的所有被压迫的女性一样,她遭遇着苛酷的“命运”。她没有自己的名字,连姓什么也无从知晓。

在第一次守寡之后,来到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家做女工,开始了她那“自食其力”的帮佣生活,做稳了一个廉价而又高效的奴隶。她生活在勤劳的喜悦中,忘掉了疲惫,忘掉早先一段悲愁的境遇,满以为可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幸福的人。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6

鲁迅的作品离我们这个时代有些久远,为了更好的解读文本,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新课之前,补充了写作背景的教学,是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文本内容,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辛亥革命,了解背景后,同学们就会更好的理解文本。

这节课我们的赏析题目是《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为了呈现更好的研究效果,让同学们成立专案组进行研读。同学们经过认真分析提出鲁四老爷、柳妈、卫老婆子、婆婆以及鲁镇的人,都对祥林嫂的死负有间接责任。小组讨论热烈,都能积极思考发言,在说到柳妈这个环节,同学们义愤填膺,感同身受,让人体会到了同学们非常好的把握了文本,深刻的理解到这个人吃人的封建社会带给人们迫害之大。

解读本文同学们紧紧依靠小说文本,有充分的阅读体验,在解决问题时很容易入手。通过分析和讨论,同学们能够深入浅出的解读文本。再有多媒体教学充分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当祝福的喜感音乐和祥林嫂出场时的悲凉音乐形成对比缓缓流出,同学们在课堂上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当人物的声音模拟从音响里传出,同学们聚精会神的感受人物个性,鲁四老爷的.话不多,但句句都是封建阶级的代表。可见,多媒体的应用对教学的辅助之大。

教学活动中的“沟通”和“合作”,同学们完成的很好。同学们虽然是盲生,但语言组织能力很强,能够很好的分析人物。专案组成立是分组教学,同学们在研讨过程中合作很不错,有人在文本中找证据,有人进行会议记录,有人进行证词发言。整个过程充实而流畅。还有多层教学,明文用注视器,照顾到每个学生,回答问题时考虑到学生能力,基本目标达成。

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和我都收获很多,有一个问题我在思考,关于封建礼教的介绍本课是放在教学最后进行探讨,可否放在上课开始,效果更好些?

总之,每次出课对我都是一个很大的成长和提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7

《祝福》是1篇老教材了,教了无数次,可仍然觉得不容易教。这是因为此文学起来较难。学生学习时不感兴趣,对那个时代的背景不了解。

从授课过程来看,学生并不能理解祥林嫂生活的那个时代及那个时代的人,不了解为什么祥林嫂的再嫁居然会有那么大的悲剧,居然会遭到那么多人的歧视。因此授课过程中总是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面对着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学生居然可以笑得出来,面对祥林嫂反复地说阿毛的故事,学生更是不解。祥林嫂在学生的`眼中是个不值得同情的人。

面对学生的笑声,我竟无言以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面对我的提问,学生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的课的设计是不成功的,因为我没办法让学生入境。教学的切入点真是不容易找啊。

经典如何上好,这是摆在我们现代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事,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我们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明白,把学生深深地带进去,再浅浅地走出来,这是一线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8

在长久的授课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渐渐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大家都习惯于形象化,比如喜欢看电视剧,看微博、朋友圈,简短的文字配以大量的图片,取代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与想象。长期的游荡式的没有目的的碎片化阅读会让你在读长文时浮躁,降低在阅读时的注意力。我们越来越失去了阅读文学作品本身,也就是对文字本身的细细品味、鉴赏、联想、共鸣等等,没那个耐心了。我们的阅读理解力在退化,这是人类的悲哀。人们即使在读书时,也是基于抓情节,找结局,其实,就这篇小说而言,你要找结局,结局开头就给你摆出来了:祥林嫂死了。但祥林嫂为什么会死?这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关注研究,这才是真正读小说。在图文信息时代,我们还应该尽可能学会和保持一种古典的阅读。

《祝福》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劳动妇女祥林嫂。丈夫死后,她为了逃避被出卖的命运,便来到了鲁镇,在地主鲁四家里做工。但不久仍被婆家绑回去,逼嫁到山村里。“她一路只是嚎,骂”,后来还“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来反抗旧社会、旧礼教的压迫。当她再一次在鲁四家里出现,那是第二个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叼走之后。因她再嫁再寡,鲁四把她看成不祥之物,暗暗告诫家人不许她沾手祭品。镇上的人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也跟着嘲笑她。柳妈又以“阴间”的锯刑来恐吓她,要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当作赎罪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她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挣扎,捐了门槛;但仍然无效,主人还是不许她摆设祭品。她从此精神失常,像一个木偶人。不久被鲁四赶走,成为乞丐。最后怀着对“阴间”的恐怖和疑惑,在年终“祝福”时,死在街头上。

教授这篇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的同时,了解到封建礼教对人的思想的摧毁。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人们麻木地对不存在的鬼神加以祝福,对身边的人却充满冷漠,这是多么虚伪!按照传统教学,我分析赏析小说的结构、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人物刻画手法等等,但是学生对此并没有兴趣,没有兴趣何来阅读?于是乎,他们麻木僵硬地跟着我学习了这篇文章,从我布置的作业反映了出很大的问题。我曾经给一个班级布置了1篇习作《祥林嫂,我想对你说》,可是你知道90后的学生时怎么样写的么?摘录如下:“祥林嫂,听了鲁迅先生讲了你的故事后,我觉得你的一生都很悲哀。先是第一任丈夫去世,随后逃到了鲁迅家中当杂役,却被老远寻来的婆婆逮住,捉回了家,由婆婆的安排,又替祥林嫂找了户人家,被迫与第二任丈夫生了个儿子,结果第二任丈夫也不幸去世,留下了孤儿寡母的祥林嫂,后来儿子又被狼叼跑了。再后来你就疯了,真可怜。其实我觉得,你太倔,丈夫死了就好好在家待着嘛,何必出去乱跑?婆婆叫你嫁你就嫁呗,何必要死要活?就好好在家看孩子嘛!结果,孩子也看不好,被狼叼走了。你说你,做妻子,克死了丈夫;做儿媳妇,还要别个老人家到处找你;做母亲,又让孩子被狼叼走,你失败不?就连最后,回鲁迅先生家做佣人,摔锅砸盆的,把别人家闹得鸡犬不宁,你叫我怎么说你好?真是越想越生气,今天就你说到这儿吧,再说下去,我也得呕死!”

看到如此习作,我哭笑不得。这就是我费力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授课的结果。学生压根没觉得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和冷漠会带来恶果,反而觉得祥林嫂是自食其果。反思之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在教什么?应试教育难道不是新的对人的摧残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既保证高考的需求,又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积极参与,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呢?这既要有专业素养,也要有对学生个性的分析和洞察。这就需要巧妙设计问题,深化认识,渗透德育!

我按照90后、艺术类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喜欢表演的特点,重新调整《祝福》的授课方向和预设。“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我想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武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于是,我通过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出一个辩论题:祥林嫂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她是自杀还是自然死亡?班级的同学兴致高昂,完摆脱了被动、无奈、麻木的学习状态,每个人都化身福尔摩斯,仔细阅读,分析文本,感受语言,寻找线索,通过蛛丝马迹佐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寻找与辩论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有意思的阅读。

主张祥林嫂是自杀的组员找到证据:祥林嫂提出一个问题:“人死后有没有魂灵?死掉了的人会不会见面?”问题本身就说明她有想死的'欲望,已经有自杀的动机;原来祥林嫂以为如果捐一个门槛就可以赎罪,但是结果还是没能赎罪,依然遭到嫌弃,所以她就绝望了;四叔说:“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可见是一个谬种”。如果是自然死亡,四叔就不能说是谬种,“偏偏”两个字,就是说明祥林嫂的死是突然的,死亡时间是经过选择的。

主张祥林嫂是自然死亡的组员找到证据:如果祥林嫂要自杀,应该在她的孩子死了以后就自杀;前面祥林嫂问我,有地狱吗?她还去捐了门槛用来死后赎罪。都说明她怕死;“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祥林嫂连沦落到要饭的地步都没有自杀,就说明她的确是不想死。那两天是冬天最冷的几天,她就是一个乞丐,应该是被冻死饿死了。

其实,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阅读必须建立在有兴趣、善分析、有感触的基础上,作品才能深入内心。我赞成丁玲的一句话:“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他的人和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给她精神上增加痛苦。这就是,无论她是自杀还是冻死饿死,反正祥林嫂是被逼死的。”

我认为,比弄清她具体是怎么死的,更重要的是,究竟哪些人把她逼死了。谁是元凶呢?--这就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对主题的思索,自然而然地我们就会联想到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孔乙己和祥林嫂,他们有惊人的相似,虽然一个是读书人,一个是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但他们都是被人歧视和嘲笑的对象。孔乙己到了酒店,“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但有他没他大家也一样地过”,他唯一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就是取笑。最后,两个人都不明不白地死了。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造成了这一切,人们对祥林嫂的歧视、嘲笑和冷落,特别是周围人的冷漠,是这些逼死了祥林嫂。鲁迅有很多小说都有这样一个贯穿主题,就是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种冷漠源于封建礼教,也源于人性的弱点。鲁迅年轻时在日本读书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落后?他的结论是,因为中国人的国民性有劣根性,人人都在嘲笑别人,人人都在被嘲笑,冷漠无处不在!一百年前鲁迅提出的“改造国民性”的命题一直延伸到今天,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就是鲁迅的不朽。

是的,现在我们中国经济上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国人精神上是不是也相应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呢?今天,会有“扶不扶”这样的现象和论题,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还在蔓延,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关爱信任,导致了包括善良在内的人的天性的失落。

课程的结束,我放了一段短片,内容是一个法国盲人在街头行乞,旁边放了一块纸板,上书“我是个盲人,我看不见”,路人经过施舍寥寥;一位路过的女士提笔修改了纸板上的文字“这真是美好的一天,而我却看不见!”路人路过盲人身边纷纷解囊。美好的语言,伸一伸手的帮助,谁说不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呢?

教师只要把握时机,巧启发,巧诱导,多给学生进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能从语文的常规教学自然过渡到德育渗透,让他们能感受到语文殿堂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精神财富,这样对于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他们的人格,以便将来更好的参加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9

高中语文新教材几经变动,文本有删有增,而《祝福》却始终是保留篇目之一,自然有它独到的魅力,那么,如何让"老"教材焕发新意,也就成为我着力思考的问题。

在《祝福》的讲授过程中,除了让自己的教学理念体现"生本位"这一课改标志性的理念外,还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多元性、思维过程的多维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尤其是注意做到把这一创设点延续到了课外,即让学生以"阿毛"的身份写1篇反映"母亲"不幸遭遇的文章。这样安排的目的,既能让学生清晰地、完整地把握小说的情节、明确小说的倒

叙手法,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更能让学生通过角色的置换,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审美热情。也许阿毛的存活,会降低文本悲剧性的感染力,但却能给学生宽广的空间去想象"母亲"——祥林嫂命运的悲惨,同情有如"祥林嫂"般的底层劳动妇女生存的艰难,进而让他们学着把视角放到自己周围乃至社会中的弱者身上,获得较为真实的生活体验,学会关怀,懂得珍惜。

之所以这样设计,还源于目前一些学生日益缺失的`情感现状。

比如,在讲《包身工》时,读到包身工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他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时,有些学生往往会无所顾忌地大笑(个别学生还会窃笑),因为他们觉得笑的理所当然,把课文的悲剧气氛全给毁了。诚然,由于时空的距离,学生对这段生活的了解可能只是止于历史教材般意义的理解,缺少直觉得生活感受,对此不能一下子走进教材,不能与教者的意图产生共鸣,也有可理解之处,但不管怎样,这是一种缺失,一种被割裂了的、被刺痛的缺失。

面对这种情景,教者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愤怒的指责毫无用处,而能奏效的,也许只能是理性的情感疏导。所以,对于此类文章,从教者一定要在关注学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基础上,思索如何施教,如何导学,能让学生悄然动容,心神慢慢凝重;能使每一种叙述都成为一种沉甸甸的语言,直接触及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灵魂的颤动,这应不失为一种哀婉、凄切、厚重的审美指向,这也是我们理应要达到的审美效果。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反思 篇10

高中语文新教材几经变动,文本有删有增,而《祝福》却始终是保留篇目之一,自然有它独到的魅力,那么,如何让“老”教材焕发新意,也就成为我着力思考的问题。

在《祝福》的讲授过程中,除了让自己的教学理念体现“生本位”这一课改标志性的理念外,还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多元性、思维过程的多维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尤其是注意做到把这一创设点延续到了课外,即让学生以“阿毛”的身份写1篇反映“母亲”不幸遭遇的文章。这样安排的目的,既能让学生清晰地、完整地把握小说的情节、明确小说的倒叙手法,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更能让学生通过角色的置换,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审美热情。也许阿毛的存活,会降低文本悲剧性的感染力,但却能给学生宽广的空间去想象“母亲”--祥林嫂命运的悲惨,同情有如“祥林嫂”般的底层劳动妇女生存的艰难,进而让他们学着把视角放到自己周围乃至社会中的弱者身上,获得较为真实的生活体验,学会关怀,懂得珍惜。

之所以这样设计,还源于目前一些学生日益缺失的`情感现状。

比如,在讲《包身工》时,读到包身工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他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时,有些学生往往会无所顾忌地大笑(个别学生还会窃笑),因为他们觉得笑的理所当然,把课文的悲剧气氛全给毁了。诚然,由于时空的距离,学生对这段生活的了解可能只是止于历史教材般意义的理解,缺少直觉得生活感受,对此不能一下子走进教材,不能与教者的意图产生共鸣,也有可理解之处,但不管怎样,这是一种缺失,一种被割裂了的、被刺痛的缺失。

面对这种情景,教者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愤怒的指责毫无用处,而能奏效的,也许只能是理性的情感疏导。所以,对于此类文章,从教者一定要在关注学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基础上,思索如何施教,如何导学,能让学生悄然动容,心神慢慢凝重;能使每一种叙述都成为一种沉甸甸的语言,直接触及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灵魂的颤动,这应不失为一种哀婉、凄切、厚重的审美指向,这也是我们理应要达到的审美效果。

22 3980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