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推荐22篇】
通过实验观察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化学溶解度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认识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转化,
2.通过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获得晶体,认识结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和交流的方式,认识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及析出晶体的方法,体验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结晶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蔗糖、氯化钠、硝酸钾、水、药匙、玻璃棒、50ml烧杯、水槽、酒精灯、火柴
五、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3分钟分小明的弟弟要喝糖水,小明在一杯水中加了一勺糖,可是弟弟说不甜,小明让弟弟自己加糖,弟弟一直加到糖不溶解了,喝了一口水,很甜。弟弟还想让糖水更甜点,于是又加了一勺糖,可是糖水没有变得更甜,这是怎么回事?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怎么让没有溶解的糖溶解呢?学生聆听、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
预习过的学生会回答:糖水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蔗糖了。
这个过程说明了物质不能无限制在水中溶解。
继续向糖水中加水,能使没有溶解的蔗糖溶解。创设情境,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时也能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新课讲授25分钟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让学生利用实验台上所给的器材,完成下面实验:
1.分别向3个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食盐、蔗糖、硝酸钾,直至有固体剩余。
2.设计方案让未溶解的固体溶解。
3.固体溶解之后继续加入这种物质,观察是否溶解,若溶解继续加入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4.向得到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其它的固体,观察是否溶解。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指导和学生交流。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交流。
实验结束后,总结出以下结论:
1.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2.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
3.加水或者升高温度可以使未溶解的物质溶解。
4.加水越多,溶解的物质越多。 温度越高,溶解的物质越多。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5.饱和溶液能溶解其他的溶质。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实验中发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在交流中共同提高。讲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强调“一定温度”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总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得出如下关系。
学生聆听、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讨论交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加溶质、降温可以转化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加水或者升高温度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培养学生从实验得出结论,从而树立严谨的科学意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实验5.将三个烧杯放入盛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与学生交流。
讲解结晶的方法之一——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引导学生分析冷却接近饱和的溶液,析出晶体的过程中溶液的状态。实验后学生回答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而且蔗糖和硝酸钾析出的晶体较多。
解释原因:饱和溶液温度降低了,原来溶解的溶质不能再溶解了,所以就会析出晶体。
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说明冷却不饱和溶液可以使溶液达到饱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能解释这些现象,从而完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晶体。
讲解结晶方法之二——蒸发结晶。引导学生分析海水晒盐过程中溶液的状态。
引导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其他方法,并板书到黑板上。根据海水晒盐、被汗水浸湿的衬衣晾干后,衣服上会有“云彩”出现等生活常识,可以得知蒸发溶剂可以得到晶体。
海水晒盐中,不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水分,有晶体析出。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完善知识,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课堂小结2分钟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强调“温度”和“一定量溶剂”。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结晶的方法有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结晶。
九年级化学溶液教学设计 篇2
单元教材地位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通电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中分子运动形式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微观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观变化现象的本质认识,继而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进一步介绍了原子中的电子及其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变化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化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发展,不仅会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物质的探索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本单元还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思想教育的内容,如相对原子质量、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分离和提纯物质、原子结构研究的化学史。
教学目标 本单元将探究自然界的水和水的组成,如何科学地利用水,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正确区分分子、原子和离子,还将探究溶液的组成和特征,相对分子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重点:
水的净化;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溶液的组成、特征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难点: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水的电解实验得出的结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法建议
1.重视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是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依据,主动地体验探究活动,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准确,例如溶液的概念:⑴是一种混合物;⑵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⑶溶液的基本特征的均一性、稳定性。
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⑴从宏观上认识水和溶液的组成及特征;⑵从微观上认识水电解的实质和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进入溶剂形成均一稳定体系。
4.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及它们的特征,水的净化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计划节次 教学时数 主要知识点 探究活动
第1节 2 水分子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和天然循环;过滤法和蒸发法净化水。 描述水分子的运动;认识水的天然循环;净化黄泥水。
第2节 2 原子的特征;水通电分解的实质;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氢气的可燃性;不同的微粒构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第3节 2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的特征;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和讨论。
第4节 3 溶解的实质;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乳浊液和乳化作用;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意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乳浊液的制备和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哪杯糖水更甜;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复习
测试 2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③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⑵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过滤法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关知识 ⑴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
⑵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外焰加热,不用时要用灯帽盖灭。
⑶加热烧杯时要垫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
重点 水的净化
难点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
方法、技巧
与规律小结
⑴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三点,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有关现象。
⑵利用分子的理论可以解释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⑶水的净化:学习和解答水的净化问题,首先要搞清水中的杂质类型,针对不同的杂质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如吸附、过滤、蒸馏等。
⑷过滤时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思维误区
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
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及对分子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因平时对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不规范,因而在回答水的净化这类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
本节知识
结构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课 题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课 型 新 授
第 1 课时 第 周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固、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冲动。教学的起点定位在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
重 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 点
分子基本性质的应用
关 键 点 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
教学媒体 多媒体、挂图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一、水的三态变化
1.分子的本身没有改变
2.能量的变化
(水分子获得时运动加快,间隔增大。)
3.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很小,⑵相互间存在间隔,⑶总在不停地运动,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二、水的天然循环
1.意义:
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篇3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4.常识性介绍氢键及其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氢键
三、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写出NaCl、CO2、H2O的电子式。
晶体是由Na+和Cl—通过形成的晶体。
一、离子晶体
1、概念: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
2、空间结构
以NaCl、CsCl为例来,以媒体为手段,攻克离子晶体空间结构这一难点
如图为NaCl晶体结构图,图中直线交点处为NaCl晶体中Na+与Cl-所处的位置(不考虑体积的大小)。
(1)请将其代表Na+的用笔涂黑圆点,以完成NaCl晶体结构示意图。并确定晶体的晶胞,分析其构成。
(2)从晶胞中分Na+周围与它最近时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多少个?
下图中心圆甲涂黑为Na+,与之相隔均要涂黑
(1)分析图为8个小立方体构成,为晶体的晶胞,
(2)计算在该晶胞中含有Na+的数目。在晶胞中心有1个Na+外,在棱上共有4个Na+,一个晶胞有6个面,与这6个面相接的其他晶胞还有6个面,共12个面。又因棱上每个Na+又为周围4个晶胞所共有,所以该晶胞独占的是12×1/4=3个。该晶胞共有的Na+为4个。
晶胞中含有的Cl-数:Cl-位于顶点及面心处,每。个平面上有4个顶点与1个面心,而每个顶点上的氯离于又为8个晶胞(本层4个,上层4个)所共有。该晶胞独占8×1/8=1个。一个晶胞有6个面,每面有一个面心氯离子,又为两个晶胞共有,所以该晶胞中独占的Cl-数为6×1/2=3。
不难推出,n(Na+):n(Cl-)=4:4:1:1。化学式为NaCl.
(3)以中心Na+为依据,画上或找出三个平面(主个平面互相垂直)。在每个平面上的Na+都与中心Na+最近且为等距离。
每个平面上又都有4个Na+,所以与Na+最近相邻且等距的Na+为3×4=12个。
(1)含8个小立方体的NaCl晶体示意图为一个晶胞
(2)在晶胞中Na+与Cl-个数比为1:1.
(3)12个
3、离子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1)离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离子键的强弱,而离子晶体的稳定性又取决于什么?在离子晶体中,构成晶体的粒子和构成离子键的粒子是相同的,即都是阴、阳离子。离子晶体发生三态变化,破坏的是离子键。也就是离子键强弱即决定了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又决定了晶体稳定性的强弱。
(2)离子晶体中为何不存在单个的小分子?
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既可以看作是带电的质点,又要以看作是带电的球体,其中,阳离子总是尽可能的多吸引阴离子、阴离子又总是尽可能多的吸引阴离子(只要空间条件允许的话)这种结构向空间延伸,即晶体多大,分子就有多大,晶体内根本不存在单个的小分子,整个晶体就是一个大分子。
4、离子晶体的判断及晶胞折算
(1)如何判断一种晶体是离子晶体
方法一:由组成晶体的晶格质点种类分:离子化合物一定为离子晶体。
方法二:由晶体的性质来分:
①根据导电性:固态时不导电而熔化或溶解时能导电的一般为离子晶体。
②根据机械性能:具有较高硬度,且脆的为离子晶体。
(2)什么是晶胞?如何由晶胞来求算晶体的化学式?
构成晶体的结构粒子是按着一定的排列方式所形成的固态群体。在晶体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叫晶胞。
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求阴、阳离子个数比的方法?
①处于顶点上的离子:同时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离子有1/8属于晶胞。
②处于棱上的离子:同时为4个晶胞共有,每个离子有1/4属于晶胞。
③处于面上的离子;同时为2个晶胞共有,每个离子有1/2属于晶胞。
④处于体心的离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
题目:在高温超导领域中,有一种化合物叫钙钛矿,其晶体结构中有代表性的最小单位结构如图所示试回答:
(1)在该晶体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近且相等距离的钛离子有多少个?
(2)在该晶体中氧、钙、钛的粒子个数化是多少?
由图看出,在每个钛离于的同层左、右与前后、上下各层中都紧密排列着完全相同的钛离子,共有晶胞边长的6个钛离子。
至于同一晶胞中独占三元素粒子个数比,则从每种元素粒子是晶胞中的位置考虑。Ca2+位于立方体的 氧离子位于棱上,在同一晶胞中,每个氧� 故氧、钙、钛的粒子数之比为3:1:1
5、总结
1.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叫离子晶体。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是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离子键,因此,离子晶体一般硬度较高,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2.一般地讲,化学式与结构相似的离子晶体,阴、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KCI 氧气是典型的非金属单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出氧气化学性质的特点,理解氧气和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同时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感受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初步学习化学实验的一些操作技能,学会在实验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学生虽然耳熟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多。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氧气的相关的知识,我首先用设问造成悬念引入课题。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氧气的有些物理性质比较抽象,如氧气的溶解性,氧气的三态等,我通过具体的事例和观看图片资料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氧气相关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指导学生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一方面介绍实验操作的方法并指出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章节 第一节 分子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分子的概念 (2)分子概念的运用 (3)混合物和纯净物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物质及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1)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2)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2、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3、疑点 (1)如何解释“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混合物与混合物有何区别? 4、解决办法 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使学生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同时结合学生回忆物质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燃烧的不同,讨论、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育学生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认识问题,为以后学习打下牢固地认识基础,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安排 水、酒精 量筒(200Ml)2个;碘球;试管夹;酒精灯;火柴 六、教学步骤 (一)分子 [新课引入]我们进入花园或饭店附近,就会闻到花或饭菜的气味;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而水有了甜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再来看两个演示实验] 1、实验[3—1]碘的受热和冷却 现象: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碘蒸汽遇冷又变成固体碘。 2、100L酒精和100L水混合在一起。 现象:混合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小于200L。 [结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在不停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距离。 [板书]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在不停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距离。 [讲述]在碘受热和冷却的过程发生物理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碘的碘分子没有发生改变。例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和水分子也没有发生变化,他们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发生变化。 [板书]2、在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为无力变化。 [讲述]在氧气的化学性质中学过五个化学反应:碳与氧气的反应,在变化过程中,碳和氧气的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二氧化碳分子,这种在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不再保有原来分子特性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板书]在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为化学变化。 [讲述]那么,如何把分子从化学角度作一个定义呢? [回答]+[板书]3、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讲述]我们叫分子,用肉眼是不可以看得到的,人们只有通过科学仪器。比如:电子显微镜。把分子放大几十万倍,才可以观察到分子的图像。分子是微观的,它的质量非常小,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g。 [讨论]那分子还可以再分吗? [回答]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种物质的粒子。 但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这一点来说分子又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 [讨论]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 气态时,分子间距离最大,液态,固态。 [板书]4、 ①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非常小。 ②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③分子间有一定间隔,“三态”。 ④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⑤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讲述]在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时,都必须取用纯净物,比如在研究氧气的性质时,铁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看到火星四射,光彩夺目的现象,可是在空气中,铁不燃烧。这就是由于空气中约有4/5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 什么是纯净物,混合物。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例如:空气 2、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氧气、氮气 [讲述]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纯与不纯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通常所指的纯净物指的是含杂质很少的具有一定纯度的物质。我们只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是不纯物质变为比较纯的物质。 例如:用作半导体材料的硅,就是从含硅的矿物里制得的。经提纯,硅的质量百分数可达,99,999,999,999%(11个9)这种硅叫做高纯硅。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能鉴别地氮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化肥的简介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79-8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很多,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拿出常见的氮、磷、钾肥让学生观察,然后填写下表: (1)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磷肥中一定含有磷元素,钾肥中一定含有钾元素。给出2分钟的时间,二人一组,一个同学说 出化肥名称,另一个同学写出化学式并说出这种化肥属于哪种肥料。 (2)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应密封保存。 (3)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算出一种氮肥的含氮量,让学生说出每种氮肥的含氮量,记住。 (4)给出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农作物的症状,由其他学生说出这种作物需要施用哪种肥料。 3.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复合肥料。如NH4H2PO4、(NH4)2HPO4、和KNO3等。 4.浅谈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和弊。 教师点拨 总结归纳化肥的作用时,尽量简洁。氮肥长叶;磷肥长根;钾肥长茎。农作物哪一部分出了毛病,就施哪种肥料。 跟踪练习 1.为了防止枇杷裂果,果农要适时适量地施用钾肥,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A) (NH2)2 (H2PO4)2 2.下列化肥中,能使农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是(B) (H2PO4)2 3.小明家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 2.取下列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气味? 小组讨论 1.上述实验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它们反应的实质是哪几种粒子在一起发生了反应? 2.如何检验某种物质里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先取少量的待测物质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把润湿的pH试纸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润湿的pH试纸变蓝色,证明该物质里含有铵根离子。 学习指导三:氮肥的简易鉴别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83页的有关内容,如何鉴别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和尿素? (1)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氨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 (2)取剩余的氮肥各少许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无氨味的是尿素。 (3)取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的溶液各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铵,化学反应方程式(NH4)2SO4+Ba(NO3)2 2NH4NO3+BaSO4↓;无沉淀的两种溶液中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的是氯化铵,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H4Cl+AgNO3 NH4NO3+AgCl↓;无沉淀的是硝酸铵。 跟踪练习 1.下列化肥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C) A.硫酸钾 B.硝酸铵 C.过磷酸钙 D.氯化钾 2.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D) 与KCl:看颜色 与KCl:加水 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3.下列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的是(D) A.碳铵 B.硝铵 C.硫铵 D.硫酸钾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硫酸氨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氨味 B.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D.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只含有CO32-的盐 当堂训练 一。化学实验基本仪器 1.可用于加热的仪器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注意:①盛放溶液不超过容器体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②加热时,试管应受热均匀,试管倾斜45°角,管口不对人,也不对自己。 (2)必须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注意:①溶解时,所加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②加热前外壁要擦干,要垫石棉网。 (3)提供热源的仪器:酒精灯。 注意:①酒精不超过容器2/3;②使用外焰加热;③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④使用完毕不可吹灭,而应用灯帽盖灭。 2.用作容器的仪器 (1)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进行气体同其他物质间的反应。 注意:①不能被加热;②固体和气体反应剧烈放热时,瓶底应放少量水或沙(如Fe和O2);③收集气体时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2)细口瓶和广口瓶。细口瓶通常盛装溶液,并用磨口瓶塞,以利密封保存试剂。 广口瓶通常盛装固体颗粒,以利于镊子夹取固体。 3.可用于测量的仪器 (1)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注意:①不可用作反应器;②不可用来加热;③量液时,应倾斜倾注液体,观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平齐。 (2)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 注意:①所称物质质量必须在称量范围内;②最小刻度可准确至克;③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左边托盘放待测物体,右边放砝码,称量时先放大砝码,再依次换放小砝码,最后移动游码);④不得腐蚀托盘,称量时将被称量物放在纸或玻璃器皿上。 4.夹持工具及其他仪器 (1)试管夹:用来夹持试管给其加热。 注意:①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2)铁架台(铁夹,铁圈)。 (3)玻璃棒:作为搅拌器和引流用。 注意:①搅拌时应避免碰撞容器壁;②引流时应注意使玻璃棒顶端靠近接受容器的内壁,液体倾出容器的倾出口时要紧靠玻璃棒中部;③使用后须及时擦洗干净,不能随便放在桌上,应放在干净容器内或插在试管里。 (4)胶头滴管:用来吸取、滴加少量药品。 注意:①使用前先捏紧胶头,再放液体中吸取液体;②滴加药液时,滴管悬空,不得插入或接触容器口及内壁;③用后立即洗净(滴瓶上的滴管不需要洗);④专管专用。 训练A: 1.下列仪器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的是①试管②坩埚③蒸发皿④烧杯⑤锥形瓶⑥燃烧匙 A.①②③B.①⑤⑥C.④⑤D.②⑥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2mL盐酸液体加入锌粒制氢气B.蒸发皿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C.将pH试纸投入溶液中测量其酸碱性D.玻璃棒用完后直接放在桌面上 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②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③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课题安排在学生学习定性认识化学反应之后,是对化学反应的后续学习,又是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学习的基础,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1、在课前就进行实验分组,将实验能力强和实验能力弱的同学混合搭配,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 2、布置每个实验小组先对学案中的四个实验方案进行探讨,对实验内容和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有个大致了解。 (二)教法选择 直观性教学、 小组合作式教学 、实验探究教学法、练习法等。 (三)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学生观看实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发现 学生验证实验、探究交流 动手画水分子分解图、 突破难点 知识活用、小结反馈。 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体验,在发现中学习,引导学生采用“观察、 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 、分析、练习 、小结反思”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的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方法。 四、组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第1步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课时引入]演示实验1、火柴燃烧2、酒精燃烧 [设问] 火柴燃烧后留下灰烬而酒精燃烧后什么也没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没有变化呢? 倾听学生的见解 (第2步实验探究、引导发现) [实验探究]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 [引导]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2。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部分沙子;3。玻璃棒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4、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天平的变化。 [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天平用于实验,用定量的实验法研究_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简史。 (第3步验证实验、探究交流) [提问]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到底是增加?不变?还是减小呢?如果你们按照学案上的四个实验设计方案中任选其中两个再进行实验,所得到的结论又会是怎样呢?与老师刚才所演示实验的结论是否相同? 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每一小组获得的结论相同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有个别小组的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设问]天平不平衡是否意味着质量不守恒?实验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相矛盾? [追问]请同学们讨论可采取什么措施使天平平衡? (第4步建立模型、突破难点) [设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让同学们用图画方式展示出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并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的变化情况 (第5步知识活用、小结反馈) [练习] 让学生做学案中的练习,在学生做完后进行练习讲解。 [小结]谈谈本课题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与启示? [教师评价]1、通过本课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 2、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观察实验 分组交流、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的猜想有: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观察、听讲、思考] [小结]天平最终还是保持平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倾听。 [实验与探究]方案一: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四: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任选两个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前,小组内讨论学案上的实验步骤后进行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并根据所做实验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实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分析与交流]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所得结论,组内分析原因,组外交流实验体会。 [学生交流]学生思考、讨论后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与措施。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 1、方案三中的天平不平衡是因为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到空气中了,方案四中的天平向左偏转是因为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反应前并没称量二氧化碳的质量。 2、如果设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杜绝反应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天平指针就不会偏转了。 3、无论是密闭还是敞口系统,质量守恒的规律都客观存在,也就是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学生欣赏动画 [学生分析、交流、发言] [归纳]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练习] 做学案中的基础题及提高题 [学生交流] 激发学生兴趣,设疑引入 帮助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形成初步意识,为后面分组验证实验打下基础。 使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也能够像化学家一样学好化学的信心。 让学生亲自动手,象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从而感觉科学探究的神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促进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激发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追求一个开放的、自主的探究氛围。 利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情境,及时进行分析,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正确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发展和提高学生分析、思辩等多种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通过用图画方式展示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变化过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能更容易的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遇到的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的反思。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 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教学设计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老师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是教学设计模板,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5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低的离核较近,能量高的离核较远。通常把电子运动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称为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已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②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不超过2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这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讨论交流 1.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2.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结构是否稳定? 温馨点拨 1.①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②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说明:稳定结构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 名师归纳 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化学性质是否相同除了看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相等外,还要看它们是不是属于同一种结构。 反馈练习 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原子的是(A) 2.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3.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 4.根据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A) 5.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序号填空: (1)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是BC;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B; (3)表示阳离子的是C; (4)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AD。 学习内容二 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5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单位是1。 2.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讨论交流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温馨点拨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名师归纳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元素元素符号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元素。2.元素符号。3.单质和化合物。4.氧化物。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核电荷数相同则元素种类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也不同,即质子数的变化,引起了元素的种类变化的事实,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难点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3、疑点 (1)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同一类原子”? (2)怎样正确区分和运用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 4、解决方法 讲练结合,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材图示2—8的放大图或幻灯片,写有常见的24种元素序号、符号、汉字名称相对应的小黑板,写有元素符号和名称相对应的卡片,写有习题的幻灯片。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以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例指出在这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归纳出元素的定义。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回忆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标准时教材上的小注及教师讲解,理解元素概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 [目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3、学生观看图片,了解、讨论、认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4、教师展示写有常见24种元素的元素序号、元素符号、汉字名称相对应的小黑板。以其中两种元素为例,讲解读法、写法及用法。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阅读教材第38页小注,分别读出元素名称并将元素进行分类,总结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5、将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制成卡片,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记忆,注意符号和名称的对应。 [目的:通过游戏,变枯燥记忆为有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生讨论并填写“原子和元素的比较表”。 8、学生把已学过的纯净物做实例进行分类,并在练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归纳出物质的分类。 [目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以及分子的可分性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分性,形成微观粒子运动的行为表象,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宪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情景激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梅花》诗中的“暗香”、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 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与电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为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我们用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小学课文)]引出本课题,并引发学生思考“为有暗香来”是何故?接着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为什么我们能闻到梅花的暗香?在学生通过读古诗,品诗味,感知这一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花香粒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微观粒子行为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讲解,许多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然后再展示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这样用事实来说话,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学习情景中,获得情感的激发,使之顺利切人主题内容的学习。通过观察分析与科学事实的呈现,让学生感知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1)分子的概念 ①分子的性质 分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可以通过想象、类比、模拟等方式,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与知识点的教学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推理,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问题思考: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采用“水分子的自述”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x 10 -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 x 1023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我想请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顺利的过渡到分子的另一个性质—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100 mL水十100 mL酒精=200 mL液体吗?学生探究活动1:取一根细长玻璃管,一端封口,把酒精染成红色(其目的是与水的颜色区别,使现象更明显),用胶头滴管分别将水和酒精大约各一半注人玻璃管中,用手指堵住玻璃管的另一端,来回倒转玻璃管几次,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再竖直玻璃管。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了,进而得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的结论。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难道1+1 究竟哪种说法有道理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探究。 学生探究活动2: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这样安排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 学生探究活动3: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与此同时联想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C·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一种研究间题的方法—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学生探究活动4: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1,2。我们对这个探究活动提出补充要求:实验时(图1)要观察酚酞溶液、浓氨水的颜色并扇闻它们的气味;要求边实验边分析;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学生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各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当你漫步于花园小道、走进火锅城、路过臭水沟时,你都能闻到别样的气味;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挥发;以及在SARS病毒流行期间,大街上的人们戴着大口罩,以防止SARS病毒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染等等。 在学生明确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的运动后,再提出思考问题: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对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前面分别扇闻过氨水、酚酞溶液的气味,能闻到氨水有刺鼻的气味,表明氨分子的运动比较活跃,容易从烧杯中扩散到空气中。由此懂得: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是不相同的。 继续创设分子运动的问题情景: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探究活动5: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上,小心地在两个烧杯中投人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两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由此实验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凉处干得快。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地运动”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为了让学生对分子有更清楚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帮助学生形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空间模型的表象,也为后面给分子下定义作铺垫。 ②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水(水分子)水蒸气(水分子) 水(水分子)氢气(氢气分子)+氧气(氧气分子)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分子的定义由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通电分解两个变化的微观过程的'分析和推理得出,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归纳出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计算机模拟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能较好的突破教学的难点。 (2)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是建立在分子可分性的基础上的,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现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的概念。学生探究活动:动手做***受热分解的实验,并观察***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新汞原子重新组合成氧气和金属汞的动画模拟演示过程。 通过实验观察和模拟***分解的弈化过程,发现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由此得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感知***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两种新物质氧气和汞,实验现象是宏观的,但其原理是微观的,从微观的原理过渡到宏观的现象是化学实验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怎样用微观的反应原理解释宏观的实验现象,化学实验就难以解决了。这里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模拟其变化的过程,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有效地把教师头脑中正确的微观图像传递给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3.练习反债,归纳小结 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设计课堂练习及时投影反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 按图3所示装置,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去中间玻璃片后,预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若此现象能发生,说明什么问题? 当学生回答出两瓶气体均匀混合后(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完全一致),启发学生讨论,分子运动是否停止? 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更能巩固、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的认识。 本节课小结:可安排同桌学生进行交流,各自说出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并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4.分层作业,巩固新知 1.必作题 (1)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______,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 (2)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C.水的蒸发和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香味? ②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 ③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2.选作题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的缘故。 (2)碘受热变成碘蒸气是碘分子发生了变化。 (3)空气中氧气分子与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的性质相同。 (4)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5)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也是发生改变。 3,思考题 (1)某同学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 mL的水,向水中放人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有哪些性质?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2)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由浅人深,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反映知识结构的脉络,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五、教学设计反思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以下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应,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够分析比较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够判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原因及防锈的主要方法; 4、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认识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5、参与试验探究认识铁的化学性质活动,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知识的成功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6、初步知道钢铁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和我国钢铁生产的发展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的认识。 教学模式:边讲边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式。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课件1:《钢铁的广泛应用》 钢(steel)并不等于铁(iron),人体里也含有铁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人体含铁元素约%。 一、铁的物理性质 展示实物:电磁铁中的铁心、铁片、铁丝、铁块、弯曲铁丝,磁铁吸引铁片。 学生观察回答: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良好延展性、铁能被磁铁吸引。 阅读教材P120: 密度/cm3、熔点()1535℃、沸点()2750℃、电和热的导体。 二、铁的化学性质 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演示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Fe + 2O2 Fe3O4 板书:1.铁跟氧气的反应 分析:3Fe + 2O2 Fe3O4 氧化反应 讨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 设问:铁在空气中能否发生反应呢?(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铁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为什么?) 展示课件2: 先假设: ①常温下,铁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锈。 ②常温下,铁钉与水发生反应生锈。 ③常温下,铁钉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生锈。 演示探索实验: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验证:(1)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生锈 假设①不成立。 (2)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明显变化 假设②不成立。 1.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 pH教学设计 2.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3.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4.化学优秀教学设计 5.化学教学设计优质版:《金属的化学性质》 6.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之空气 7.《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8.九年级变色龙教学设计 9.初中化学的教学设计反思 10.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存在。 5、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7、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概念。 8、能够运用本单元知识点,解出相关题型以及中考题。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分子的性质 2、原子结构 3、物质的分类、组成及微观构成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讲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个板块知识梳理 一、几种构成物质微观粒子 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 有 。 (一)、分子 你能说出分子的性质吗? 1、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例题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2、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学生活动:对于分子的性质分别举例说明。 (二)、原子 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你能说出原子的结构吗? 2、原子的结构: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3、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中的 等量关系: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离子中等量的关系: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思考?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 4、相对原子质量: 忽略电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离子 例题2 则该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核外有( )电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 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 )电子,形成 ( ) 例题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例题4、X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则该离子的符号为( )。 + 例题5、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89 C、铕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 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52 小结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关系: 二、物质的组成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O、Si、Al、Fe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周期表 1、结构:7横行(7个周期)各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 数逐渐增加 2、18纵行(16个族)各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17 氯 Cl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例题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 的是( ) A、该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例题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表示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表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 )。 A B C D 例题8、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 _________ . (三)、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多媒体展示: 例题9、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课堂小结:从物质的构成、组成、及分类小结本单元知识,构建知识网。 学生小结:本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构成物质的几种微粒 二、物质的组成 1、分子 1、元素 分子的性质 2、元素周期表 2、原子 3、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3、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第二个板块:练习反馈(见学生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个板块知识梳理 一、几种构成物质微观粒子 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 有 。 (一)、分子 你能说出分子的性质吗? 1、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隔 例题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2、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学生活动:对于分子的性质分别举例说明。 (二)、原子 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你能说出原子的结构吗? 2、原子的结构: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3、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中的 等量关系: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离子中等量的关系: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思考?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 4、相对原子质量: 忽略电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离子 例题2 则该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核外有( )电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 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 )电子,形成 ( ) 例题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例题4、X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则该离子的符号为( )。 + 例题5、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89 C、铕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 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52 小结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关系: 二、物质的组成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O、Si、Al、Fe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周期表 1、结构:7横行(7个周期)各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 数逐渐增加 2、18纵行(16个族)各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17 氯 Cl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例题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 的是( ) A、该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例题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表示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表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 )。 A B C D 例题8、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 _________ . (三)、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多媒体展示: 例题9、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课堂小结:从物质的构成、组成、及分类小结本单元知识,构建知识网。 学生小结:本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构成物质的几种微粒 二、物质的组成 1、分子 1、元素 分子的性质 2、元素周期表 2、原子 3、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原子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3、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分子和原子 一、教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新课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首先通过1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 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 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 (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 由于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会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 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知识要点 本课题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物质变化,道出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然后再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引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让我们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知道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并理解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同时,本课题知识也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不同变化之间的本质区别。 课题重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 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要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说明:判断某一变化是物理或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所谓新物质并非名称上与原物质不同,而是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讨论: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能否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你能举例说明吗?不能。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但无新物质生成,应是物理变化。 [要点2]分子 1、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如水)、原子等。说明:我们身边的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如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 2)、***(HgO)等。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Fe)、铜(Cu)、银(Ag)等。 2、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成更小粒子——原子,可见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4、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讨论: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更小的粒子——原子。 [要点3]原子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开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物质),这就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讨论:有人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大于原子。 不对。不同的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说明:原子和分子虽然都是很小的粒子,肉眼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于物质的内部,现代科技(如飞秒化学)不仅能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注意:物质不同,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今后我们还将学习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请予以说明?思考:氢气在***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断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在上述这些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变成了原子,而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可推出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变化的是分子。 教学策略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认识水的自然蒸发。教师演示:品红扩散,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水会逐渐减少?为什么温度升高,水会减少得快?品红为什么能扩散?联系实际再举例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的事实。 2、两张图示苯分子、硅原子,说明先进的观察仪器已经可以看到分子、原子层面的粒子,同时说明粒子质量小、体积小的事实。 3、“1+1”是否一定等于2的家庭小实验,事先布置预习并在课上检查预做情况,对结果“1+1<2”说明了什么进行分析。 4、活动探究:建议彩色银幕实验,并安排讨论。讨论题如下:A杯酚酞变红,说明什么?(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并进入A杯酚酞试液)。 5、让学生归纳粒子的基本属性: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性质相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讨论举证。(结合课题后习题3、4、5进行)6、分子、原子概念要淡化,但理解不能含糊,利用习题2的化学反应,可通过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本质来强化。也可组织学生先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交流发言。 讨论:①分子观点解释:水蒸发与水分解的不同所在?②分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①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提问〕:什么是盐? 〔回答〕: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 〔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新课讲授: 〔板书〕:一、氯化钠 〔提问〕:你能写出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 〔学生回答〕NaCl 、俗名:食盐。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板书〕: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化学式:Na2CO3,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NaHCO3 ,俗称小苏打;化学式: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 〔设问〕: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呢? 〔板书〕:2、氯化钠的用途: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71页的有关内容。 〔小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板书〕:3、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学生回答〕 〔过渡〕: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份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再将粗盐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引言〕:上节我们了解了氯化钠的重要用途,那这三种盐又会有什么用途呢? 〔介绍〕:(播放有关录像) 碳酸钠在工业上的用途,碳酸钙在建筑业上的用途,碳酸氢钠焙制糕点、治疗胃酸等。 〔回顾提问〕: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CaCO3+2HCl=CaCl2+H2CO3 CO2↑+H2O 〔思考〕: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的组成上有无共同点? 〔回答〕: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设问〕: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 生类似的反应? 〔学生发言〕:能或不能 〔引导〕: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上述问题。 〔活动与探究〕:(投影) 向盛有 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m 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化学教案模板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等。在本节课内容中再次充分体现“结构──性质──用途”三者间的密切关系,还蕴含了“对比”的学科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学科思想的渗透。 二、重难点突破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或“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可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溶解更多些)。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常用作“制冷剂”,还可用来“人工降雨”。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学生能够相对系统学习的又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应该关注让学生进一步建构“物理性质”的知识体系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熔沸点、硬度”等内容, (2)在认识二氧化碳状态的时候,帮助学生建构起“物质存在的状态与外界条件有关”的意识。 (3)对于物理性质的获取途径,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如下学科方法:物质的颜色、状态可通过观察获取(观察法);气味可通过鼻闻获取(实验法);密度即可通过对“存放时瓶口方向的观察”获取(观察法),还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实验法);溶解性则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实验法),或者查阅数据的方法来判断(文献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高低蜡烛”、“瓶瘪”、“干冰升华”等几个看似简单的实验的教学功能,不要忽视几个简单实验对学生学科思想方法建构所产生的影响。 (4)对于“升华”(指固态物质不经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的概念,不仅需要学生清楚概念的含义,同时强调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不要写成“升化”、“生化”、“生华”等错误写法,化学用语是化学的语言,不能正确使用化学语言也是缺少化学素养的一种体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是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值时,能使人窒息死亡)。 (2)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H2O ═ 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受热分解会更快): H2CO3 ═ CO2↑+ H2O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H2O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5)二氧化碳高温下与碳反应(第六单元课题1所学): CO2 + C 2CO (6)能与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 H2O + CO2 有机物 + O2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对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已经有所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应该加深学生对这些性质的认识。在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逻辑,给学生充分提供探究的空间。切忌用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维,或用教师的方案替代学生的方案,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案进行操作。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探究活动,都只能说是“戴着探究帽子”的虚假探究活动。同时,这个探究活动需要的仪器较少,操作也简单,也没有危险,所以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探究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即便有“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的探究活动作为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题的时候,仍然对于“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探究活动感到困难。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应避免提前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容,人为造成学习的困难,增加学生学习的畏惧感。 (3)在学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时,教师要注意强调“一般情况下”,不要将问题绝对化,一是以免产生知识性错误,二是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留有发展的空间。 (4)不要忽视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这个反应本身为人类作出了极大贡献,也是扭转人们“误解”二氧化碳的证据之一。同时,这一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搭建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活学活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 用途 利用的性质 性质类别 灭火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 气体肥料 促进光合作用 化学性质 光合作用 在光照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化学性质 制冷剂 (冷藏、保鲜)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 物理性质 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 物理性质 制作碳酸饮料 二氧化碳溶于水,并部分与水反应 化学性质 (2)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略)。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 控制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有:①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②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普及,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④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要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要体现“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学科思想。 (2)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温室效应”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意识。 教学片断 “两只蝴蝶”引发的探究活动 环节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上课前的课间几分钟,教师在教室中播放着《两只蝴蝶》,引得很多学生也在小声或大声的跟唱,课堂观察组的几位老师,既被歌声感染者,也在心中猜忌着“老师播放《两只蝴蝶》的用意是什么呢?”很快上课铃声响了,我们心中的疑惑也有了答案。 师庞龙的《两只蝴蝶》好不好听? 生齐好听!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只蝴蝶,(老师拿出两支紫色的蝴蝶),你们知道老师的两支蝴蝶是什么纸作成的吗? 生齐紫色的纸。 师(笑了)是紫色的纸,可是,这紫色是我自己染的色,你们想知道我用什么染的色吗? 生齐想。 师紫色石蕊。 生1老师,紫色石蕊是什么东西啊? 师问得好!紫色石蕊是一种色素,遇到某些物质能够变色,有时候变成红色,有时候变成蓝色,那要看它遇到什么物质了,我们在第十单元还会更详细地学习有关它的知识。下面我先请紫蝴蝶们给大家表演一个短剧。请大家欣赏: 剧情一:教师在一盛有少许热水的盘子中(很少的温水即可,目的是让后面的现象更明显),然后再盘子中加入几块干冰,立即产生大量的云雾。 剧情二:(教师画外音)有两只紫***飞呀飞(学生自动给老师伴唱“飞过丛林,飞过小溪水”),飞着去看人间仙境(指刚才制作的干冰云雾)。 剧情三:(教师画外音)忽然,天降小雨(同学帮忙用喷壶喷水),赶紧跑,可惜其中的一只蝴蝶没躲开,被淋了个“落汤蝶”(老师故意让其中一只蝴蝶被喷水)(学生哄堂大笑)。 剧情四:(教师画外音)赶紧躲一躲呀,两只蝴蝶分别飞进了两只集气瓶(里面均盛有二氧化碳气体)。 剧情五:(教师画外音)外面的雨停了,紫蝴蝶们出来吧。咦!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被雨淋湿的“紫蝴蝶”变成了“红蝴蝶”(学生们睁大眼睛,困惑不已)。 师同学们看完刚才的“蝴蝶剧”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有:(1)“云雾”是怎么产生的?(2)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什么?(3)“紫蝴蝶”为什么会变成“红蝴蝶”? 环节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问题1:有没有同学猜出来老师是用什么物质制造出来的“云雾”呢? 有学生能够说出“干冰”,并能够说出“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教师追问“干冰是怎么形成云雾的?”,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干冰能够升华,升华时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产生“云雾”。 问题2:集气瓶中盛的是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对刚才老师表演“蝴蝶剧”的观察,你发现了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生1直接观察得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师追问“气味”你是怎么观察到的?(众生笑) 生1(不好意思笑笑)应该闻一闻。并按照老师要求到讲台前闻二氧化碳气味,证明“无味”。 师追问二氧化碳一定是“气体”吗? 生1是。 生2不一定,刚才老师表演时用的干冰就是二氧化碳的固体。 师很好,你观察非常细致。应该说“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气体”,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也可以转化为液体、固体,比如生活中有“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生3根据集气瓶口向上,推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师追问你的推测很有道理。那么大家现在可以讨论一下,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更科学、更直观的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吗? 学生提出的方法有:(1)书上的“二氧化碳熄灭阶梯型的蜡烛”方法(2)利用简易天平倾倒二氧化碳。 教师演示了方法(1)所示实验,其他均留给学生课下继续自主探究。 生4根据“紫蝴蝶”变“红蝴蝶”说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师追问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们意见不一致,认为使“紫蝴蝶”变“红蝴蝶”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1)是二氧化碳使“紫蝴蝶”变“红蝴蝶”;(2)是水使“紫蝴蝶”变“红蝴蝶”;(3)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生成了新物质使“紫蝴蝶”变“红蝴蝶”。 环节三、探究“紫蝴蝶”变“红蝴蝶”的原因(即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问题3: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仪器药品探究“紫蝴蝶”变“红蝴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二氧化碳气体、水、紫色纸蝴蝶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观察中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变量。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得出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能够使石蕊变成红色。生成的新物质叫作“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 ═ H2CO3。 师再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即教材实验6-4)。 问题4: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生5现象是:塑料瓶变瘪;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瓶内压强变小,所以塑料瓶变瘪。 师追问有不同意这位同学观点的吗? 生6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变小,塑料瓶才变瘪的。 师再次追问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呢?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位同学的观点对比分析,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和水发生了反应。 师继续演示实验打开塑料瓶盖,剧烈振荡塑料瓶。 问题5: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受热分解的速率会更快。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 ═ CO2↑ + H2O。 环节四、讨论二氧化碳的其他化学性质 问题6:根据前面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你还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O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下与碳反应:CO2 + C 2CO;能与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H2O + CO2 有机物 + O2等。 环节五、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略) 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示,而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当精确地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时,就需要一把衡量的“尺子”──溶解度。 要比较溶解能力就必须在同一规定条件下,比较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多量。因此,溶解度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和精确化。溶解度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人为规定的概念。 对于溶解度概念,我认为应先逐点分析,再让学生总结出溶解度概念。 通过上节课学习的物质溶解性,知道溶解度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的条件,也可以利用形象比喻促进学生思考:用一试管水跟一烧杯水分别溶解白糖和食盐,能否判断白糖和食盐哪个溶解能力更大吗?说明要进行物质性质强弱、能力大小的比较,就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人们对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所定的标准是“100克溶剂”,因此比较溶解度,一定要使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达到最大值,即溶液达到饱和,否则无法比较。 溶解度单位是:克/100克水。建议让学生从:条件、标准、状态、单位方面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过程 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天气炎热,化学课外小组的三位同学想自制酸甜可口的汽水解暑,他们查阅到了一份“汽水配方”如下: 在约500毫升的饮料瓶中加入2匙白糖和适量果汁,加入约小苏打(碳酸氢钠),注入凉开水,再加入约柠檬酸,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个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了。(注:实验中应使用食品级的碳酸氢钠和柠檬酸。) 可是,三位同学在制作汽水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播放教师自制的学生制作汽水的视频) 提出问题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会发生变化吗? 倾听,思考。 观察视频,并针对三位同学的。问题提出猜想:(1)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应该不会发生变化;(2)因为是制汽水,所以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可能会有气体产生,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用学生自己的家庭小实验来创设学习情境,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是我们人类生活服务的,更加热爱化学学习;另一方面,利用情境中问题,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变化”的思考和猜想。 环节二、探究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述那么,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到底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口说无凭,实验为证。下面老师为各小组提供了天平、烧杯、矿泉水瓶、小试管等仪器,还有小苏打与柠檬酸两种药品。 提出问题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倾听,查看桌上老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 给学生提供零散的仪器,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 讲述我们的目的是要研究混合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所以实验的关键首先是“如何称量”。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在这个实验过程中,� 思考,讨论,交流。 开始时,学生的思路是分布称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整体称量”的思路。 建立“整体称量”的实验思维方法,既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研究方式,也为后面的小组实验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 布置任务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刚才的任务“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请各小组先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讨论、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 方案一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反应后质量变小。 方案二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 发现问题不同的装置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学会记录实验的现象和数据。 利用提供的多种仪器,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同时,由于实验结果的不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出新问题为什么两种不同的装置,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教师将学生发现的问题作为新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交流,得出:方案一由于是敞口容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被称量,所以造成反应后质量减小了。而实际上,反应前后的质量是没有变化的。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反应后的容器,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啊? 观察实验容器,发现容器底部还有没反应完的白色柠檬酸固体。 培养学生实验中,必须认真观察现象,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 讲解利用多媒体辅助,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倾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通过实验体会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规律。 通过规律必须具有普遍性的论证,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录像红磷燃烧实验 讲述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环节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述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所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倾听,思考 引发学生思考 模拟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1)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球棍模型,模拟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2)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学生动手模拟、观看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模拟微观过程,帮助学生建构“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 Flash模拟可以更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微观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微观模拟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学生分析、交流,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原子的质量、原子的个数、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学完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交流表达 将本节课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建构有体系的知识结构。 提供资料教师给出历史上波义耳和罗蒙诺索夫两位科学家的“争论”的历史史料。 提出问题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你支持哪位科学家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课后思考 一是利用史料让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道路是充满曲折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二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列举出常见的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知道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是分子、构成的,知道汞、硅由原子构成的。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能用分子、原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在不断运动着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化学变化前后,存在于物质中的原子的种类不变。 4、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知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生没有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工具 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见闻: 1)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2)路过化妆品店就闻到香味? 3)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实验3–2: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同步加做加热水中品红) [过渡]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用于解释以上现象。那么,他们的论断是否正确呢? 展示图片:教材P48图3-6、3-7 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二、[提问]分子有何特点呢? (阅读)分子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 [活动与探究]做氨水的扩散实验 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A杯中的溶液很快变红了?而B杯中的溶液过很久才变红呢? 小结: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提问]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怎样?能否举例子 电脑:①1000ml酒精与100ml水的混合,思考为什么混合后体积不为200ml呢?②一碗黄豆与一碗绿豆混合是否等于两碗? 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思考题: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三、作业与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自制分子模型,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理解物理变化的本质。 3.通过分子模型化学变化过程的演示,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 “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方法 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情景激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读唐诗、撕纸片、拟人自述、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 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模型构建。用蔬菜搭建起分子、原子的模型,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观,化学变化的本质。 教具准备 大、小土豆、牙签、胡萝卜、烧杯、尖嘴玻璃管、注射器、浓氨水,酚酞,滤纸、蒸馏水、酒精、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师:多媒体展示:《咏梅》墙角竖枝梅,临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怎么解释遥远处就能区别梅和雪呢?就要进入我们今天的微观世界了。 新课探究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师:请同学们在30秒内把桌面上的一张作业本纸尽可能的分成最小,但注意每次要等分纸片。(有的学生用手撕纸片,有的学生有小刀。) 师:请选出最小的纸片,它还能分吗?这是不是构成纸张的最小微粒? 生:肯定不是 (1)分子、原子都很小 师: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任何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到分子、原子等微粒吗? [读一读]书上49页图片,介绍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和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 多媒体展示:“水分子的自述”: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x 10 -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 x 1023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呢。我想请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什么物质?我们聚集在一起还运动吗?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师:既然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极细小的微粒构成,那么这些微粒有什么特性?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展示): 1、在滤纸上滴上酚酞溶液,然后再滴上氨水, 2、在小烧杯上贴上滴有酚酞的滤纸片,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氨水,然后把烧杯罩在浓氨水的上方,观察现象。 [议一议]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请讨论后回答? 生:我们看到酚酞都变红了,第一个实验说明氨水能与酚酞试液直接作用,使其变成红色;第二个实验中酚酞试液并未与浓氨水接触,但酚酞试液仍然变红了,说明构成氨气的微粒氨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解释:湿衣服为什么晾晒干了,糖块放入水里为什么消失了?这样的问题了。 生: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糖分子运动到水中去了。 师:那为什么在太阳底下,衣服干的快,热水中糖溶解的快呢? 生: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 师:同学们还能通过哪些事例说明分子的存在?以及微粒的运动呢? 生1:路过酒厂、化肥厂都可以闻到酒香和臭味。 生2:打开液化气瓶可以闻到浓烈的液化气中的臭味。还可以嗅到汽油的气味。汽油瓶不盖盖放在家中,过一段时间就没了。 生3:加热一壶水可以被烧干。 (3)微粒之间有空隙 师:同学们一定都知道1+1=2,但是我们完成下面这个实验后,这个等式就不成立了。 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展示):用无名指堵住一端是尖嘴的玻璃管的尖嘴端,从另一端先加入一半的酒精,再加入一半的水,然后用拇指堵住另一端,上下颠倒几次,将玻璃管尖嘴向上松开无名指,观察现象。 生:松开手指后,发现液面下降了,不是一玻璃管液体。 师:那就是1+1不等于2,你们能解释吗? 生:这说明构成酒精和水的微粒之间有间隙。 师:酒精和水是液体,那气体微粒间、固体微粒间也有间隙吗? 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展示):将两只同体积的注射器,分别吸取同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生:注射器内的空气易被压缩,而水不易被压缩。这是因为固、液、气体微粒间都有间隙,但间隙不一样,气体的最大,易被压缩,液固较小不易压缩。 师:非常好,能用微粒间的间隙解释一下,热胀冷缩和物质状态的改变吗? 学生们讨论后回答: 学生1:物质受热微粒间的间隙增大,体积膨胀,遇冷微粒间的间隙缩小,体积减小。 学生2:物质由液体变为气体,是微粒间的间隙由小变大的结果 多媒体展示:水、水蒸气的变化以及微粒间的间隙。 师:固体受热,能量增加,微粒的运动加快,微粒间的间隙增大,固体就会变成液体,液体继续受热,微粒运动继续加快,间隙继续增大,液体就会变成气体。 [小结]我们亲自探究了微粒的一些特征,微粒的运动,微粒间有间隙,微粒很小 (二)分子的模型 师:为了能让同学们看到微粒,老师给分子、原子制作了模型,请大家欣赏(老师展示一个用土豆、胡萝卜做的水分子模型) 师:同学们自己能动手做吗? 学生分组活动(多媒体展示):利用课桌上的材料自己制作出氢气分子,氧气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氨气分子的模型。 [议一议]: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体会和感悟,制作完后,组间互相比较,谁做的最形象、规范。 学生1:水分子的模型像米老鼠的头,二氧化碳分子像糖葫芦 学生2:分子不是最小的,是由比它更小的原子构成。 学生3: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 学生4:不同的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有不同的性质。像用警犬能缉毒追踪。 师: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所以具有不同的性质。 (三)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和原子 师:在蔗糖溶于水,水蒸发的变化中,是分子的运动和间隙发生了变化,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怎么变呢? 多媒体展示: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学生分组活动:用自己手上的模型,演示一下化学变化,***分子分解或水分子分解过程。能得到哪些启发? (找一个组的学生上讲台演示一下变化过程) [读一读]:请同学阅读书本P50面的原子的有关知识,把你对分子和原子的理解与大家进行交流。 学生1: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要改变 学生2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些粒子只是形式上在变,箭头左右原子的总个数没有改变,箭头两边也只有两种原子,原子的种类也没变 学生3:若分子是一座房子,则原子就是建房子的砖。 学生4:若分子是一个变形金刚,原子就是拼图的各个部件。 学生5:若原子是一个汉字,则分子是一句话。每句话可分有各个汉字,各个汉字可组成一句话。 师:太精彩了,通过同学们的描述,眼前好像看见了许许多多分子、原子。 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1、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2、变化中原子的个数种类始终不变,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要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的种类就改变了,物质的性质也改变了,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总结:物理变化中,分子原子都不改变,而化学变化中原子不改变,分子要改变。分子、原子的世界有太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作业: 1、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些分子的模型。 2、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我们熟知的生活现象。 板书设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 (1)分子、原子都很小 (2)微粒的运动 (3)微粒间的间隙 (二)分子、原子的模型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物质,性质也不相同。 (三)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和原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组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后反思 “分子和原子”这部分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程的一个很重要探究点,本课题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节课的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设计中有如下特点: 一、本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摆在首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积极改进实验方案,每个知识点都从实验中得到探究和验证,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二、问题情境真实,资料准备充分。实验设计巧妙,可操作性强,现象明显。所有问题都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结论基本都由学生得出,老师只是略做总结归纳。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三、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紧凑,环环相扣,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但会有部分学生感觉太快,特别是在用模型演示化学变化的过程,而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这里应该再给学生多练习思考的时间。 九年级化学教案 ppt课件4化学氧气教学设计 篇4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篇5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6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7
初三化学教学设计 篇8
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篇9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10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篇11
九年级下册化学《铁》教学设计 篇12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篇13
初三化学教学设计 篇14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篇15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16
化学教案 篇17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学反思 篇18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 篇19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篇20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分析 篇21
义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22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