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精编教学设计(汇总4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精编教学设计(汇总4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第一篇】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难点:了解描写、议论的作用。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二战期间纳粹暴行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杀戮(lù) 荒谬(miù) 健忘
2、听课文录音;齐读。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精读研讨
1、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① 沉重—— 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其中300个孩子遇害;
中国:南京大屠杀。
② 美丽—— 整个民族的英勇:
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们)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仇恨,没人乞怜。
2、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预设:
①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③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历史的印迹(包括两位生还者),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谬。
四、探究反思
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日本人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犯罪感;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2、大家如何评价这两位作家的行为?
(学生自由发言,不拘一格)
五、课堂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填2字)。
孩子们对未来的( ),对生命的( ),对死亡的( ),对亲人的( ),父母失子的( )和( ), 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 )和对自由的(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句式仿写。
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面文段的内容。
人已满山满谷。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白色石雕边浓烈的色彩一抹一抹漫开去——孩子们仍不断涌来。他们正站在47年前300个孩子发出最后一声呼唤的地方:“亲爱的爸爸妈妈!”
六、课堂小结
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
七、布置作业
1、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2、课外选读
未还的孽债
这是一笔未还的孽债。
死者已矣。但是,迄今为止,日本官方依然百般抵赖,不承认当年滔天的罪行,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不承认曾经在中国使用生化武器,不承认有过随军慰安妇。他们恬不知耻地说,他们是“进入”而不是侵略。然而,铁的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抗日战争胜利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东北陆续发现大批昔日遗留的化学武器。在抚顺,建筑工人在修路的时候挖出118枚化学炮弹;在牡丹江市,213枚化学炮弹却是从钢铁厂买来的废铁中发现的。中国居民被泄露的化学武器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许多村子里的百姓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在耕地犁田、修建房屋的时候会触发当年日军埋下的弹头。半个世纪前留下的化学武器至今依然后患无穷。据初步估计,日本军队在中国大陆遗留下来的化学武器有70万发,种类包括白榴石、芥子气等,仅仅档案上有记载的就达3000吨。这是一笔未还的孽债,这是一笔日本政府至今没有任何诚意弥补的孽债。在日本国内,只有很少的民众对此有正确的判断……
然而,日本外务省的发言人却搪塞说,日中两国政府对此事尚无具体的协议。国际化学武器组织要求日本政府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处理,而日本政府却表示需要十年,而且涉及的财政预算十分庞大。这名发言人的说法有些像是慈善组织,好像是在向中国人施舍。究竟是谁制造的生化武器?对自己当年的罪孽不仅没有任何忏悔,而且他们还摆出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处不处理,全看我们高不高兴!日本政府面对的,好像是他人制造的罪孽,他们心安理得地置身事外。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厚颜无耻的政府了。
(余杰)
① 结合选文的内容,理解题目“未还的孽债”的深刻含义。
② 简述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③“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厚颜无耻的政府了”中的“政府”指谁?他们“厚颜无耻”的行为有哪些?
八年级上册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第二篇】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亲爱的爸爸妈妈》,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叙说:
●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五课,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组元,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本文则是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通过记述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声: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本文选材精当,语言优美流畅,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节和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领会文章的主题。借助阅读文本和有关资料,筛选、归纳、整合信息,进行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培养阅读创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语言。
② 过程与方法目标
搜集、整理有关战争,特别是二战中战领国对被占领国实行残暴统治的有关资料,为阅读文本,贮蓄情感做准备。通过听录音和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在听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情感,并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感悟。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再现历史的画面和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恨和对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对生活热爱的由衷敬佩,真正领悟和平与幸福的重要。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难点是对有深意句子的理解
● 说教法与学法
采用情境描绘法、矛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说明] 采用情境描绘法和矛盾分析法有利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从而更容易理解本文主题,而自主合作探究则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
在学法上,由于本文是1篇充满感情的文章,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听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的方法。听:听录音,引起感情共鸣,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教学前的准备 做好课件,从农远资源网和互联网下载相关资料,指导学生预习并收集相关材料,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说教学程序
一、采用广告设计导入:
如果我是导演,我想摄制这样一个公益广告:
第一个画面:(同时播放音乐《亲爱的爸爸妈妈》)一群孩子郊游归来,快乐地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挥舞着衣服、帽子奔向父母,父母们扔下东西,张开手臂,高兴地将孩子抱起,转圈,天地响彻一片欢笑声,笑声久久回荡。
第二个画面:一群悲哀无助的孩子恐惧地面对一排黑压压的枪口,发出最后的深情呼喊“亲爱的爸爸妈妈”,而回应他们的却是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枪声,枪声也久久地回荡、回荡。
你们知道这样的广告,要表达什么吗?(学生会有自发的讨论)
请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的文章——《亲爱的爸爸妈妈》(板书课题)。
二、学生介绍交流作家和背景情况。
1、作家: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2、背景: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的暴行。
[说明]前提是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收集相关材料,正音释词则在课前进行。
三、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心声(主题),请你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课文正文四个部分记述了纪念活动的哪四个片断,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各部分加个小标题。(纪念地见闻;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四、引导学生抓住一组组矛盾统一的内容分组讨论并分析。
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
历史——现实
沉重——美丽
(德)忏悔——狡辩(日)
五、合作探究一:本文是如何选材的?
1、齐读课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感受孩子们的可爱与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2、引用迪桑卡诗句的作用?(反衬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
3、朗读课文中最感动你的遗言,说说结尾引用死者遗言的作用?(反衬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
4、读引文,说说引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纲)
5、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只记下了三四个的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
6、结合文章主题,体会本文在选材上的妙处。
六、合作探究二:理解文中有深意的语句。
1、“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引文萨特的话:“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的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说记忆是“沉重”的,但又是美丽的?
2、课后练习第二题分组自选探讨。各组派代表品析句子含义。
七、文章小结(在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文章将伟大的母爱放在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温馨的人间至情,读后令人惊心动魄,无不感慨: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八、拓展延伸 (开放式作业)
1、你认为那个日本人的说法正确吗?如何批驳他?
2、在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出演还珠格格的赵薇,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影视名星之一,可她曾因穿着了一件似用日本太阳旗做的服装拍照,结果引起了社会强烈的谴责,你知道这个事件吗?这个事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震动呢?
3、关注历史,请你查一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关注时事,请你留意日本军国主义不顾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对,一再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举动,然后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
笑声,笑声 历史——现实 “世间永远不能 亲爱的爸爸妈妈
枪声,枪声 沉重——美丽 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德)忏悔——狡辩(日)
●说应用和教学反思
1.利用远程教育设施获得相关教育资源和相关学习资料,方便学生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问题的理解,因为本文内容发生的时间和学生相隔较长,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本文的教学目标。
2.运用远程教育设施和相关教育资源,使学生对当时的历史史实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比如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发动制造的一系列侵华史实和事件,二战的纳粹罪行,同时利用图片让学生对纳粹罪行有个直观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本文的主题,也就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至于本文难点也就是有深意语句的理解,则可以利用投影仪同时呈现多位同学的理解,在这样地讨论比较中解除难题,理解语意。
3.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和相关教育资源,从视觉听觉等不同途径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如听朗读,看文字或图片资料,促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学习,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的应用。
4.当然,由于时间关系和学生的具体差异,在拓展拓展延伸上有一些学生更多地处于被动状态,也不能让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把自己的资料参与其中,如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关于日本731部队揭秘后的观后感,又如看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事报道后的感想。
我的说课内容说完了,谢谢!!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第三篇】
一、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纳粹暴行的资料。
二、导入 新课
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所包含的动人感情。
三、出示目标
1、领会文章的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五、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六、研读赏析
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2 、“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七、拓展延伸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2、你对这两位作家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课时安排【第四篇】
1课时。
下一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