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课文《自己去吧》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一年级课文《自己去吧》教学设计教案【实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要求

1、认识7个生字,并主动增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

4、鼓励孩子们自己试着独立去做能做的事,并懂得只要去做,就一定有收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导学伙伴龙龙:你好!欢迎走进快乐读书屋。(板书课题)问:“自己”指谁?去哪里?干什么?为什么要自己去?

2、带着问题读课文。交流。总结学生交流情况。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二、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教师口述,学生静听、默记。

三、导学达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 引导学生认真自渎课文,可以看拼音和汉字对照读,也可以只看汉字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⑶ 范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中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

⑷ 认真听、仔细想、充分说。

2、再读课文,细读感悟:

⑴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 导读提示: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本段写谁,去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 读一读、议一议。

③ 汇报讨论结果。

④ 自读、小组读、分角色读。

⑤ 相机指导,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⑵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 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② 读一读、议一议然后填空。

(课件出示:我读明白了__想__,妈妈说__,结果__。)

③ 小结填写情况。

⑶ 想象扩说:

① (课件出示小猴子学本领的过程)启发学生想象小鸭子学本领的过程。

② 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说一说。

3、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⑴ 师: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⑵ 学生谈一谈、 议一议。

⑶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⑷ 自读、比赛读、分角色读。

四、迁移扩展

1、师:在平时生活中,你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2、你能试着独立完成一件事吗?

3、续编散文诗(词语提示:小鹰、老鹰、山那边)。

4、学生选读儿歌。

《自己去吧》教案【第二篇】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吧、要、吃、多、这、样、呢”9个生字,会写“己、子、去、自”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从小要有自立、自强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

二、内容分析

本课是1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在**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爬树;小鸭在**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课文语言简朴,富有生活意味。让学生读后受到从小要自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的启发和教育。教学难点是领悟小猴、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三、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但是过分依赖别人,对自己的成长是不利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可让学生在获得基本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下,受到从小要自立,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的启发和教育。

四、设计思路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读书,主动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评价、讨论、表演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导入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自己去吧》。首先复习这一课的生字。(开火车)

二、新授

过渡语:小朋友读得这么棒,老师特别高兴,决定带小朋友们去参观动物王国,好不好?闭上眼睛,我们坐上宇宙飞船,一分钟就到了。(出示图画)你们一定觉得奇怪,动物王国怎么一只动物都没看见呢?哦,原来它们看见小朋友都害羞了,藏了起来,我们把它们一个一个找出来,好不好?打开书85页,想一想:第一节写了谁?它想干什么?

1.学习第一节:(精讲)

①第一节中写了谁?(板书:贴小猴)

②小猴想干什么?(自由朗读)

③猴妈妈是怎样对它说的?(指名读,读出亲切的语气,再齐读)

④猴妈妈为什么让它自己去摘果子呢?而不是去帮它摘呢?

⑤后来,小猴听了妈妈说的话,又怎样了?

⑥分角色朗读第一节。

过渡语:小猴真聪明,为了树上的果子,自己学会了爬树的本领。动物王国里的。动物还有很多,我们看看又找到谁啦!接着学习第二节,小朋友们自由读,读完后每组的小朋友讨论黑板上思考题。(师读题)

2.学习第二节。(引导)

①第二节写了谁?它想干什么?

②它的妈妈是怎样说它的?

③它的妈妈为什么让它自己去呢?

④后来,它听了**的话,又怎样了?

⑤男女分角色朗读第二节。

过渡语:小鸭多勇敢呀!为了要在池塘里自由自在的洗澡,它学会了游泳的本领。还有一只动物朋友等着我们去找它呢,好吗?自学第三节。

3.学习第三节。(自学)

〈1〉出示填空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其中有一个代表答题。)

①第三节写了(),它想()。

②它的妈妈说:“()。”

③它学会了()。

〈2〉集体订正。(订正第②题时,问:它的妈妈为什么让它自己去呢?订正完齐读填空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

5.小结:小猴为了吃果子,学会了爬树;小鸭想在池塘里洗澡,学会了游泳;小鹰想去山那边看风景,学会了飞翔。(完成板书)

6.戴头饰上台表演。

三、拓展

总结:刚才,小朋友表演得很棒,小猴、小鸭、小鹰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生活的本领。那么,老师要考考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你学会了什么本领,是怎样学会的?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第三篇】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上五组的1篇课文。课文以对话形式讲了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我们: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炼,就能学到本领。根据教材特色和儿童心理特点,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精神,我设计了如下教学。

一、揭题引疑

在揭题时启发学生就题质疑:自己是谁?自己去哪里?自己去干什么?为什么要自己去?

二、听读感知

因为一上学生识字不多,读过的课文又少,因此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前,可让他们带着质疑时的问题听老师范读。用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他们读书兴趣,帮助他们整体感知课文。

三、初读感悟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带着质疑的问题,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标出小节。读后检查学生初读感悟情况并对字音、难读的句子进行教学指导:轮读课文、评议正音,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平舌音自、翘舌音深、鼻音您、那等字音难点,说说自己对质疑问题的理解,指导读好长句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可个别、可集体,可两人轮读、可分角色读,亦可看着插图读,要让学生充分读,读充分,力求读得通畅,感悟到小鸭、小鹰对它们的妈妈礼貌中略带撒娇,妈妈呢,则慈爱中不乏严肃。体会到小鸭、小鹰经过自己的努力,经过勇敢的实践,学会了游泳,学会了飞翔。

四、细读体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悟课文后,我们可屏示第一幅插图,指导学生细读体悟第一段课文:小鸭请妈妈带它去游泳,当妈妈要它自己去时,它是怎么想的?小鸭是怎么学会游泳的?它学会游泳后会怎么想?鸭妈妈为什么要让小鸭自己去吧?当它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后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文看图,看图读文,从多个角度去体验、感悟、想象鸭妈妈的教育有方,小鸭的聪明可爱。想象母子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动作,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形式,读出鸭妈妈慈爱中不失严肃,小鸭子礼貌中略有娇气。教学第二段的思路与第一段基本相同,只是问题有所不同。小鹰为什么想去山那边看看?当妈妈叫它自己去吧,它是怎么想的?小鹰学会了飞翔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鹰妈妈为什么叫小鹰自己去吧?当它看到小鹰学会飞翔后心里怎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想、议、说,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整篇文章的教学都要扣住一个读字,尤其是分角色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读悟中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要勇于尝试,不要依赖他人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熏陶与感染。

五、演读见悟

用表演诠释对课文的理解,用理解提高表演水平。在细读体悟后,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学时可分六步:

1、自选角色;

2、揣摩角色(要想演好,必先读好,要记住台词,要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有些动作和台词还要靠自己想像设计);

3、同桌或组内演练;

4、代表表演(表演者不仅要演出课文中写出的内容,更要演出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

5、师生点评(要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点评、指导);

6、评后再读(这时的读,学生兴趣更浓、神情更专注、情感更投入、收效更大)。因为表演是建立在情境和情感的体验上,因此,此时的表演,学生会用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心理、情感等的体验与理解,努力把无声的教材语言演成有声有色的生活话剧。通过表演,学生发展了语言,树立了自信,品尝了成功;通过表演,学生心里播下了我能学好、我一定能行的种子;通过表演,学生会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六、走向生活

语文教学唯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课尾可结合书后练习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把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说说自己在学与做时,家长的做法,懂得不能事事依赖别人,体会到自强自立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家长的过多呵护对孩子成长的害处。

这样的设计,遵循了课标精神,体现了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以演见悟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了语言,锻炼了表达,培植了自信,塑造了人格。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已、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学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他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识字课件,动画课件。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已、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学字头。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我们知道,鸭子很会游泳,老鹰能飞得很高很高。这样的本领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就能明白了。(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认“自、己、吧”三个生字,注意读准“自”。(提示:自是平舌音。)

3、质疑:“自已去吧”这话是谁说的?去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演示动画片《自己去吧》,学生观看动画片。

2、学生简要说说看了动画片知道了什么。

3、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音,找出生字作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

4、读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话读正确,注意停顿,词句连续。

三、识字

1、检查生字读音。

游戏:考考你。(同桌相互指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拼读,形式:指名读、开火车读等。

重点指导或提示:“深”的声母是翘舌音,“您、那”的声母都是鼻音,“吧、吗”都读轻声。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给这些字找朋友。

3、利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巩固认读。

4、小组合作学习: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三、读文(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在小组内汇报朗读情况,读给同伴听。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5、再读课文,巩固生字。(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6、名读,分组读,全班读。

7、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以备下节课解决。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自、己”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短撇、竖弯钩的位置。

2、学生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比较字形:自与目、己和巴。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

“走迷宫”,认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课文

1、出示投影片,播放乐曲。

今天天气真好,小鸭子和妈妈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散步。小鸭子看见哗哗流淌的小溪,它怎么对妈妈说的?

妈妈又是怎么回答它的?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2、学生自读。指名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

3、教师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吗?”让学生体会到小鸭子缺乏自信,想要妈妈陪伴它去游,但又不知道蚂妈是否愿意,因此用商量的口吻问妈妈。

4、同桌互读。

5、教师再启发想象:小鸭刚下水时心里怎么想?开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学会游泳后心情怎么样?又是怎么说的?

6、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一,议一议以上几个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角色朗读小鸭子与妈妈的对话,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表演。

7、各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角色读得最好。

汇报小组讨论的问题。

8、小组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演第二自然段。)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要想像什么?(小鹰刚学飞时心里怎么想?学飞翔时遇到什么困难?学会了飞翔心情怎样,会怎么说?)

组长分配学习任务,明确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

9、自学汇报。

三、看图,指导背诵

1、看图提示背诵。

2、看文听老师朗诵。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扩展活动

1、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2、分组在全班表演课本剧,尽量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创造、编制、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东、西”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东”字的第二笔和左右两点的位置及写法。

2、让学生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写好左点:起笔轻快,向左方向行笔,收笔稍顿,并折向右上方,注意与右点呼应,左右两点对称。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14、自己去吧

小鸭  自己学游泳

小鹰  自己学飞翔

《自己去吧》教案【第五篇】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以“我的快乐生活”为主题,编排了《自己去吧》、《好奇的孩子》、《我和我的小伙伴》、《小黄莺唱歌》,以及一个综合学习和一个口语交际《我小的时候》。课文素材大部分来源于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小故事,从不同角度启迪孩子们养成美好的精神品质,这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去培养:小猴、小鸭、小鹰学本领的经历告诉孩子们从小要学会自强自立;小木船和小禾苗得救靠的是小水滴们的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小黄莺的成功得益于它能够克服自卑与胆怯,变得勤奋又自信;爱迪生的成才源于他幼年时期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字:正确认读四十九个生字。

2、写字: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二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漂亮。认识新偏旁“土字儿旁”。

3、阅读: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对读书感兴趣,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联系生活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

2、在口语交际时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孩子自强、自立、自信、积极探索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品质,感受生活的有趣和快乐。

课时设置:

21《自己去吧》……………………………………………………2课时

22《好奇的孩子》…………………………………………………2课时

23《我和我的小伙伴》……………………………………………2课时

24《小黄莺唱歌》…………………………………………………2课时

口语交际:《我小的时候》……………………… ……………1-2课时

综合学习五…………………………………………………………1-2课时

本单元共用去12课时,还剩余5课时用于扩展阅读,或做书写练习等。

让孩子们在自由学习的空间翱翔

语文训练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相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学习的空间,以他们为主体,教师辅之以导,才能将语文训练落到实处,才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学中,笔者将如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语文知识作为教学设计的思想,并在实际教学中贯穿始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插图,展现情境

儿童天生喜爱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事物,抓住了儿童的注意力,也就抓住了调动儿童积极性的契机。教学导入时,教者向孩子们展现了一幅北大荒的秋景图,孩子们在插图中发现:高粱那么红,河水那么清,那么北大荒的秋天还会有哪些景物呢?他们主动到课文中去找答案。此后,教者还展现了一碧如洗的天空、五彩斑斓的流云、成片大豆、火红榛树的画面,庄稼那欣欣向荣的样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有的孩子甚至学起了流云飘动、小鱼游水的动作。教者便适时引导,孩子们轻松地理解了“五彩斑斓、清澈见底、挺拔”的意思,还知道了北大荒秋天的美丽。

二、以读为本,培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1.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教者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抽读、赛读、互读。变化多端的朗读必须被合理地运用,才能为教学服务,否则将成为花哨的形式主义。为了寻找北大荒秋天的美丽,教者请孩子们自己小声读。为了体会小鱼、高粱和大豆以及人们的不同情绪,教者先请他们自读体会,再抽读,自评、他评后,又同桌互读,教者适时示范朗读,最后汇报齐读。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或同桌相互读,或师生对读,还进行了男女生赛读。孔子主张“学而思”,就是一边读一边想,每一次“读”教者都有不同的目的,多形式的读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使其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北大荒的秋天到底美在哪儿?

2.孩子是不会安分地待在“读”的天地里,在读懂、读好后,教者为他们提供了讲一讲、演一演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去说、去演。孩子们更加活跃了,扮演起各种植物或小动物来有模有样,展现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还有的孩子加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读得更生动、更有趣。让孩子自我表现后,出示课后练习四,以练一练结束课文内容。孩子在讲、演、练的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巩固了基础知识,更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想象作业,巩固知识

学完课文以后,让同学们想象北大荒的秋天还有哪些景物,并动手画一画,可以画天空,可以画小河,可以画原野,也可以画茫茫的草甸子等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想象能力,又进一步巩固了课文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

四、深化主题,拓展思维

通过北大荒以前的荒芜和现在的美丽对比,孩子们理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教者启发:为了北大荒永远美丽,为了自己的家乡永远美丽,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再请孩子谈收集到的自己家乡的特产,谈自己如何把家乡打扮得更加美丽?将课堂上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尊重孩子,在教学中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教学要求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三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1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小鸭、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学会了摘果子、游泳和飞翔。文章篇幅短小,但含义深刻。

小猴、小鸭、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让他们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他们是怎么学会的,是课文理解的难点。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你自己会做哪些事情?是怎么学会的?

二、感情朗读,由扶到放,理解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在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通过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以及相关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全班共同学习第一段,说说小猴和妈妈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妈妈,我要吃果子”——对妈妈的依赖、请求;“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突出“自己”,表现妈妈的鼓励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

“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讨论小猴是怎样学会爬树的,理解自己亲自去做的必要性。

小组同学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每句话应该怎样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课本剧表演,深化课文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教师也要参与孩子们的表演,如饰演文中的妈妈。甚至可以改编文中的妈妈形象,扮成一位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一切事情都包办代替的妈妈,让孩子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四、识记书写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生字书写。在学生自己练习的基础上,交流写字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

3.生字的巩固复习。“我做动作你来猜。”

22 475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