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选』幼儿教育教学论文【通用8篇】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推选』幼儿教育教学论文【通用8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第一篇】
一、幼儿游戏教学概述
教师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以游戏为依托,掌握游戏特点,将要传授的知识以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幼儿能主动学习,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相应的知识。游戏教学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从而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游戏教学特点
1幼儿游戏教学的体验性:幼儿游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验性,在活动中把幼儿游戏和幼儿课程有机的整合起来,只要幼儿进入到游戏角色中,就会在一定的游戏氛围中获得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丢手帕”游戏中,坐着的幼儿会对小伙伴手中的手帕有急切盼望的心理,而拿手帕的幼儿只有被追上的紧张以及想将手帕丢给其他同伴的激动心情。这些思想都是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能够体会到的,教师只需要引导,幼儿就能懂得。
2、幼儿游戏教学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游戏的组织者,幼儿才是游戏的主导者。游戏开始前,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伙伴、游戏场地和游戏材料。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共同进行协商,只要达成一致共识,就可以改变原有的游戏状态,根据自己的想法制订游戏规则。游戏对于儿童的无限包容性,在游戏教学中以自主性的方式表现,这也是游戏教学的特色。
3、幼儿游戏教学的虚幻性:幼儿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虽然依托于现实生活素材,但是又有超脱于现实生活的一面,幼儿可以充满想象,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即虚幻性。例如,一个角色进入游戏,游戏的基础给予幼儿扮演自己的身份是某一个角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给予所扮演的角色新的特点。游戏教学的虚幻性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可以将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常识通过游戏展现出来。
三、幼儿游戏教学的价值
幼儿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独到的价值,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幼儿园教学者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它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能得到的。所以,在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价值的分析可以对今后的幼儿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经验。
1、幼儿游戏教学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好动,并且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游戲教学则是根据幼儿以上三个特点制定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识问题穿插到其中游戏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学习。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长。另外,游戏教学的场地可以安排在室内,也可以设在户外,得以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所以,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2、幼儿游戏教学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身心健康也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职责。幼儿对于游戏的热衷确保了他们的参与兴趣。在进行游戏的时候,适当的奔跑、跳跃等活动可以增强幼儿对自身肢体协调性的'控制。另外,在室外阳光下进行游戏,也增加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的体质也得到了明显地提高。游戏教学以游戏为出发点,幼儿在游戏中会主动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并学会了倾听,培养了幼儿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3、幼儿游戏教学能够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阶段,幼儿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可以抓住各种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加以培养,引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除了学习常规性知识,更需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怎样让幼儿主动说话是提升幼儿能力的重点及难点。游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扮演角色时,幼儿会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该角色的语言特点进行模仿、扮演,可以了解到接人待物的相关知识。所以,游戏教学能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游戏是我们开展教学时的有效教学途径,能给幼儿提供完整与和谐的生活及环境。游戏是幼儿一系列感官与机体运动机能的发挥和运用的活动过程,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及系统在游戏中处于完全自觉的活动状态而得到协调和自然的发展,实现着机体生活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游戏是幼儿情感生活的方式,又能陶冶儿童的性情。游戏中的幼儿有对物体的操作,有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直接的体验中,拓展和加深对环境及自我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幼儿在游戏中的多种自我内心和现实之间进行的互动和转换。在游戏中,幼儿既有对客观知识与规律的探索与发现,也有做人准则的道德实践与演练,也有对美的事物的体验,是幼儿真、善、美的统一结合。可以说,游戏是幼儿的艺术,是幼儿艺术化的生活,是幼儿追求自由的方式,是幼儿创造性的源泉。如果没有了游戏,幼儿等于失去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园必须认真重视幼儿的游戏,有游戏的生活才是幼儿的生活,有灵性的生活,有游戏的幼儿才是真正的幼儿,有灵性的幼儿。所以幼儿教师平时一定要放开,让孩子们有游戏的权利,让他们充分利用游戏方式来完成各项学习内容的活动,因此,游戏是幼儿走向健全人格的重要过程。
幼儿教育作为第一步系统教育的起点,其教学方式的选取是否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等积极作用,值得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作为重点教学模式进行推广。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第二篇】
一、重视课本理论知识,重视课外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专院校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教会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幼儿教学活动,做到充分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做到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共存。
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还伴有一定的枯燥性。作为学生很难运用抽象、形象的思维来理解这门学科,所以,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一些死记理论知识的学生又无法做到用理论知识联系和指导实际,所以,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学无所用的错误想法。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只有建立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好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盲目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途径进行展现,改变生硬的知识为灵活生动的图片、动画、影片等。通过对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探知和求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参阅已集成的资源库,借鉴和创新,实现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模式,推动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了资源整合的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优化过程。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借鉴优秀教学的案例,吸取他人教学模式的经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与利用,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丰富性。
四、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运用情景模式加强学生的深刻记忆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论、方法,通过研究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与规律设计指导幼儿活动,从而有效地实施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综合性与交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学内容,发挥自身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真实的互动教学情景,通过各种情景的互动模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他人心理的能力。通过各种实际情景的模拟训练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记忆,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幼儿教育心理学有效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各种先进教育手段为媒介,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准则,通过各种实际有效的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第三篇】
电脑教育游戏不同于一般的电脑游戏,它兼具了游戏性和教育性,具有典型的寓教于乐的特点,如果合理的把电脑教育游戏应用于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提供活泼生动的教育教学环境,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因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电脑教育游戏中动感的游戏画面、趣味盎然的情境和充满挑战的游戏环节能够极大地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才会更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学习.
1教育游戏的概念界定
赵海兰和祝智庭认为,狭义上的教育游戏是指教育性和游戏性整合在一起,在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然的教育效果,换言之就是“通过有趣性产生教育效果的游戏”;广义上的教育游戏是指具有教育素材和游戏因素的所有教育软件.[1]本文中所指的电脑教育游戏是指一种新的幼儿园教育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它利用电脑技术的特点将幼儿的发展目标自然的融合在游戏过程中,使幼儿在快乐的电脑游戏的过程中主动获得智能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教育软件.
2电脑教育游戏的特点
趣味性电脑教育游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趣味性,电脑游戏中隐含的情境信息量非常丰富,大到背景画面和游戏关卡,小到游戏中隐性规则和游戏道具,它们都有声有色,奇异动感,在给儿童带来更多的知识的同时,不断唤起幼儿的兴趣和灵感,激起幼儿的无限想象.就是这种趣味性的特点能够吸引幼儿主动的去探究.
目标性目标性是自然融合在电脑教育游戏中的,这种目标性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幼儿在体验电脑教育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同时也发展了幼儿各种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的发展可能近期在幼儿身上表现并不明显,但是幼儿阶段正是这些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培养幼儿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为其一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打下良好的基础.
灵活性电脑游戏形式多样,变化无穷,游戏中物的“灵性”极具有感染性.运用电脑教育游戏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可以不受空间、时间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果想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比如学会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不能触碰的,我们就可以利用电脑游戏的灵活性特点把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难模拟和实现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电脑教育游戏,让幼儿直接从游戏中感受地震的发生过程以及尝试用正确的办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或是在游戏中学会如何躲避生活中危险的东西.
3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利用电脑教育游戏对幼儿感官的刺激和好奇心的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率电脑教育游戏以其充满色彩的视觉画面、动感的动画形象设计、优美的音乐背景、不同难度的关卡挑战等游戏元素激发了幼儿多种感官的兴奋性,并不断地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发展,从而把枯燥的、幼儿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幼儿易于接受的、快乐的游戏,幼儿从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学习主动探索者;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电脑教育游戏对幼儿进行个别化辅导,以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电脑教育游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促进幼儿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所以游戏往往给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发展儿童的成功感,从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而幼儿在体验电脑教育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是放松的,因而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幼儿在游戏中顺利完成任务了,在游戏结束后就会出现积极的反馈,比如奖励一个小星星或者获得一个进入下一关卡的钥匙等等.即使幼儿在游戏中失败了也没有任何负担,因为游戏中也没有任何惩罚,而且可以重新再玩.所以说幼儿可以在体验电脑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
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幼儿在体验电脑教育游戏的过程就是在分析问题、探索学习的过程.幼儿在游戏规则内,需要通过不断的摸索、试误,才能逐渐找到游戏的技巧,获得游戏经验,从而更高效地继续进行游戏H幼儿在此游戏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幼儿在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在没有教师控制的压力下充分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比如幼儿益智类游戏中的“走迷宫”和“逃离密室”的游戏都是培养幼儿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典型代表.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寻求多种办法,从而走出迷宫或逃离密室.
有助于幼儿早期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大部分幼儿阅读的耐心都不够,所以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是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据幼儿教育专家分析,实施“文字”+“图画”+“声音”式的早期绘本阅读,能够极大地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同时这种阅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可以引导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而电脑教育游戏就可以帮助幼儿实现这种图、文、声的阅读方式.例如把白雪公主这个故事放入电脑中,每一段都可以设计一副相关的图片,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调节故事的朗读速度,还可以自己边跟读边录音,不断纠正发音.有的设计者还在软件里加入了英语朗读与跟读,幼儿可以在欣赏汉语阅读的同时,聆听与感受英语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4如何应用电脑教育游戏对幼儿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根据多元智能发展目标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是多元的而并非单一的,由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组成.我们可以以八大智能的发展作为幼儿发展目标的分类,基于多元智能的发展目标为幼儿选择不同的游戏.[4]如果要发展多元智能中幼儿的数理逻辑智能,可以为幼儿选择关于分类、匹配、判断推理、数的认识等幼儿教育游戏.例如“数字排队”这个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幼儿数的认识的教育游戏;又如“Bubbles”这个游戏让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认识颜色和形状以及如何对事物进行匹配和分类.通过这种分类方式让幼儿学习数学中比较抽象复杂的知识,整个教学的过程不仅轻松愉悦,而且教学水平也是高质量的.
把电脑教育游戏融合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此纲要的建议,大部分幼儿园基本上都把幼儿的教育活动相对划分为语言、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把电脑教育游戏融合在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在开展艺术领域活动中的音乐活动时,教师可以不受条件的限制,利用平板电脑游戏的高模仿性能、还原真实的乐器形态与良好的触摸感特点,让幼儿在平板电脑上去触摸各种乐器以及感受不同乐器不同的发声特点,在此过程中就发展了幼儿早期的艺术体验与欣赏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运用电脑教育游戏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每个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很多家长却因为担心电脑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愿意让幼儿接触电脑,尤其是电脑游戏,但是如果家长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引导幼儿使用电脑教育游戏,那么其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负面的影响是可以降至最低的.例如,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参与到电脑教育游戏中,做幼儿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幼儿沉迷于游戏中,同时在家长和幼儿一起交流完成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5电脑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的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适合运用电脑教育游戏进行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我们以此作为划分,为幼儿选择符合幼儿各项智能发展的游戏,其中的幼儿人际关系智能的培养就不适合用电脑教育游戏进行,因为由于受电脑游戏技术的限制,人机互动这一环节很难在电脑上灵活的展现.因此幼儿人际智能的培养更适合在幼儿五大领域中的社会主题活动中进行.
预防在电脑使用的过程中给幼儿眼睛和骨骼发育带来不良影响电脑教育游戏本身的趣味性特点容易吸引幼儿长期沉浸于游戏中,但是眼睛长时间的注意电脑,会使幼儿的眼睛产生疲劳,而幼儿期正是幼儿眼部发育的关键期,因此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就会受到障碍.同样长时间的久坐不动,也是不利于幼儿的骨骼发育的.为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为幼儿选择游戏时,要选择一些在程序中加入控制游戏的时间的教育游戏软件.例如有的电脑教育游戏软件,在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超过15分钟后,屏幕就会自动变暗,以提醒孩子们注意休息,掌握好游戏的时间.[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特点合理掌控游戏困难度由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为了让幼儿保持对电脑教育游戏持久的兴趣,电脑教育游戏的困难度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进行选择.例如很多游戏都有不同的级别困难度,这种困难度的级别就是随着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规律由浅入深的.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第四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策略
上世纪20~30年代起,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就已经存在,家长的期望、幼儿师资水平低、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等,均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解决的难度大大增大。基于此,加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
1.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存在的原因
家长的期望
由于受到我国近几十年来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目前大多数80后、90后父母只生育1个孩子,家长的期望寄托在这1个孩子身上,因此,大多数家长均希望给幼儿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不仅给幼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较低
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耐心、爱心,但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现阶段一部分幼儿教师并不是毕业于幼教专业,其专业素质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较低,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小学化的倾向,教师往往会带领幼儿学习一些对幼儿来说比较复杂知识,没有注重培养幼儿的天性,均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解决的难度大大增大。甚至有一些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或者是为了让幼儿“听话”,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奖罚措施,即奖励表现好的幼儿、批评表现不好的幼儿,这种做法使幼儿出现了竞争意识,从而产生了进入小学化的倾向。
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
我国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等,所针对的主要是小学、中学,较为忽略幼儿园教育。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幼儿教师会感觉在幼儿园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会选择继续学习或转行,不会在幼儿园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幼儿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幼儿教育政策,一些私立幼儿园大量涌现,为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扩大幼儿园知名度,大多数私立幼儿园会给幼儿安排大量学业训练,这就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策略
改变家长的观念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的地位非常重要,幼儿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认知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在为幼儿安排知识学习的时候,幼儿无法反抗、只能听从。幼儿听从家长的安排,对各种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前进入到了小学的学习模式。小学化的教育方法,大大占据了幼儿的玩耍时间,幼儿本来就正好是乐于玩耍的年龄,而幼儿在进行玩耍的同时,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兴趣,还有利于开发智力,由此可以看出,家长的做法有悖于幼儿教育理念。基于这样的原因,家长必须转变自身的思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学习幼儿年龄段内应该接受的知识,为幼儿降低学习压力,给予其充足的玩耍时间,从而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与天性,也有利于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
国家为幼儿园提供的扶持比较少,关注度也不高,从而导致幼儿园教师的大量“离职”,这就给幼儿师资力量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造成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较低问题的存在。面对这一问题,应当致力于提高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选入门槛。此外,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课标的要求。举一个例子,教师在向幼儿讲解关于单韵母a的知识的时候,应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技巧给幼儿讲述关于单韵母a的知识,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发音,切忌过多地对其他内容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玩耍,使幼儿培养自己的天性与兴趣,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实际上,幼儿在进行玩耍的时候,可以通过发现新事物,增强自身对新事物的认知,这有利于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减缓幼儿教育小学化。
制定合理的幼儿教育政策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其未来对世界的认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政策,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扶持力度,实现幼儿园的公立化,以有效减少幼儿园的竞争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安排资深的幼儿教育专家为幼儿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丰富幼儿教育教学结构,改变幼儿教育教学模式,并要鼓励教师利用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技术,注重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天性,引导幼儿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最终有效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幼儿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而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有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不仅需要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作者:陈巧珍 单位:永春县一都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严仲连,盖笑松.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0-154
[2]付忠念.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文理导航(中旬),:75
[3]叶平枝,赵南.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原因及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0-74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第五篇】
在教学诊断中,“学”是诊断的标杆,学生学得好才是一节好课;“教”是诊断的对象,诊断要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治,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幼儿园的教学诊断要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通过观察幼儿的“做”来评价幼儿的“学”,通过幼儿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以提高课堂质量。本文以中班语言课——《认识反义词》为例,对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建议性策略。《认识反义词》是一节大多数老师都熟悉的课题,通过对这节课的诊断,可以更为清晰地发现教学理念与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尴尬的提问——“老师:什么是反义词?”
1.课堂实录
上课铃声响,老师在幼儿前面的桌子上摆上很多教具:“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让大家从这些玩具中找出意思相反的东西并说出来。看看谁找得好、找得快!”于是,幼儿一起拥上去,七手八脚地寻找。
一分钟后,有的幼儿拿一个玩具;有的拿出两个无关的东西;有的幼儿在玩具面前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下手……看到小朋友们没有顺利地找出两个相反的东西,老师有点着急了。
老师又说:“下面说说手中有什么相反的东西?”幼儿七嘴八舌叫起来:“我有两本书,一本大的、一本小的。”老师似乎找到了安慰,微笑着夸奖了这个幼儿一下。
“老师,我有一个积木,它……”“老师,她那个不是相反的!”……老师显得有些慌乱,又加上一句:“大家想想:这些玩具中有哪些反义词呢?”幼儿面面相觑,“老师,什么叫做反义词啊?”老师的脸一下子红了,说:“反义词呢?就是指两个意思相反的词,例如黑与白、大与小、高与矮……。现在,大家再重新找一遍,看谁能够找到反义词!”……
2.教学诊断
从这个片断中可以看出,老师显得有些慌乱,因为幼儿的反应没有如她预想的那样“顺利地找出意义相反的玩具,并顺利地说出‘意义相反的词’”。那么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没有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办事情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认清中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没有按照思维规律来教学。在课堂的引入阶段,老师直接让幼儿从教具中寻找“意义相反”的东西,什么叫做“意义相反的东西”呢?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讲有点难了。另外,老师在幼儿还没有搞清楚什么叫做“反义词”的时候就让幼儿找“反义词”,这无疑不符合逻辑。
3.教学矫治
如果这样开始教学,效果一定要好得多:
老师先拿出一对玩具——大球与小球,问:“小朋友们,这两个球有什么区别?”幼儿一定能答出:“一个大,一个小。”
接着老师说:“大和小,它们叫做反义词。还有:高和矮、胖和瘦等,都叫做反义词。”然后,让幼儿再到桌子上的一对教具中,寻找反义词。
这样的教学一方面符合中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按照“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规律,幼儿就能够顺利地开始反义词的“寻找”了。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在学习新语言的过程中能调用的经验很少,与教师的经验与理解力的差距极其巨大。所以,教师一定要认清楚中班教学的起点与目标,把握好教学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精挑细选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及语言,同幼儿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形成良好教学关系。同时,教师要精通幼儿的学习规律,遵照思维规律办事,坚持从具体走向抽象的思维逻辑,才能够打通幼儿思维的通道。
可见,教师对课堂掌控能力的不足,看似简单,实质上隐含着教师对教学对象与教学规律把握的缺陷,只有认真理解这些基本规律,才能够得心应手,否则再多的课堂教学阅历也未必能够取得大的进步。为此,建议老师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后,重新阅读《幼儿心理学》等书籍,一定有别样的收获。
二、失落的主体——“别讲话,听老师说!”
1.课堂实录
经过刚才的“不顺利”以后,课堂秩序有段混乱,教师也明显不自信了,调动幼儿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意志受到了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强了对课堂的控制”。“控制”从点名发言开始:“小朋友们坐到位置上不要讲话,下面听老师说。”
“王淼,你说你找到了什么反义词?”王淼“啊”了半天,说不清楚。“张一丹,你呢?”张一丹说:“我……我手里的是大本子和小球!”老师点点头,说:“大本子的‘大’和小球中的‘小’是一对反义词,很好!你们还发现什么反义词?”有几个小朋友陆续说出了几个,但不是非常准确。
于是,老师将教具重新摆放一遍,大声地说:“黑与白是不是反义词!大与小是不是反义词!就像这样找!”“这两个铅笔一个长一个短,这里面的反义词是‘长和短’;这两长纸一张是白的一张是黑的,里面的反义词是……”幼儿才开始作出正确法反应:“白与黑!”接着,“直与弯”“哭与笑”“胖与瘦”……课堂的气氛终于缓和了。
2.教学诊断
在课堂的开始,老师就一直试图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课堂充满着“幼儿的身影,幼儿的声音,答案让幼儿说出来。”但由于没有把握好课堂的起点与思维的规律,老师的引导不到位,幼儿的表现不如人意。在这个“教师加强控制”的环节中,老师充分发挥了引导的作用,幼儿得以逐步领悟“反义词”的规律,说出了很多反义词,教学的效果开始显现。这反映了教师的引导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成为课堂的“配角”,但是过于强调教师的“配角”地位,使得课堂失去了教师的科学引导,这样的课堂根本无法发掘幼儿主体的潜力。上面这个片段中的师生互动过程,二者都兼顾到了,但是幼儿的主体性潜力并未得到足够的发掘。
3.教学矫治
我们先看看另外一位老师是怎样上的:
老师在幼儿基本把握反义词的规律,并能够正确找出几个反义词之后,让幼儿再到桌子上给教具们配对,并说出自己发现的反义词,“看哪位小朋友说的多!”老师对找出反义词的幼儿进行激励表扬,并对没有找出来的幼儿进行帮助:“你请一位小朋友帮帮你找一个,并谢谢她!”于是有很多同学帮他出主意,找反义词。
老师接着让幼儿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小朋友们发现有哪些反义词呢?”于是,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很多反义词。
在这个老师的教学中,教师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幼儿的积极性,这是对主体性的第一次激发;然后,让幼儿去帮助没有找到反义词的幼儿,既让幼儿学会了寻求帮助与帮助别人,也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是对主体性的一次升华;最后,老师让幼儿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反义词,把教学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生活体验中发掘教学的素材,这是对幼儿主体的全面落实。这种基于主体情感、经验以及兴趣的教学思维,能够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的“学”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价教师“教”的重要标杆。只有良好的学依赖于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全面激发与保护,也依赖于教师科学的引导。有一些教师认为主体性教学就是让幼儿活动最大化,这是一种误解。没有教师科学引导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是表面化的,内在的东西不会被发掘出来,而没有内在思维、情感激发的课堂是没有深度的。激发主体积极性与体验性的最好方法就是结合“实践”,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学习从实践开始符合教学的思维规律,“做中学”是幼儿园教学中值得推广的教学切入口。
三、苦涩的讲解——“记住,‘红与绿’不是反义词!”
1.课堂实录
老师接下来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在磁性黑板上贴上了很多的图片,分列成为两列,教师指定幼儿到上面去用粉笔将这些想法一次的图片连起来,同时说出:“我找到的反义词是什么!”游戏内容与前面通过实物找反义词的难度查不到,幼儿的积极性及其高涨,效果也不错。但是,在幼儿连起来图片并说出来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小的插曲,很值得回味:
有一个幼儿把两个笔筒连起来,说:“高和矮!”这时候,下面一个幼儿喊起来:“是深和浅!”老师笑了笑,点点头,没有说话。
有一个幼儿把一个红色的毛巾与绿色的手帕连起来,说:“红与绿!”
有一个幼儿把一个方形的积木与圆球连起来,说:“圆和不圆!”
有一个幼儿把两本薄厚不同的书连起来,说:“大与小!”……
老师对于“红与绿”“圆和不圆”“大与小”这几个问题明显觉得不对头,听课的人明显也感到了不对劲。于是老师本能地对“红与绿”进行解释:“黑与白是相反的,红与绿也是相反的吗?”幼儿无语……
老师的脸又红了:“小朋友们……红与绿不是反义词,记住哦!”
2.教学诊断
这几个问题非常考验老师的教学智慧,第一个学生提到的“深与浅”是一个非常智慧的答案,老师完全应该对这个幼儿进行极高评价,并由此激发其它幼儿开展“就同一对物品”寻找两个以上反义词的活动,如:两个人之间的“老和少、胖和瘦、高和矮”等,进一步发掘幼儿的思维,培养扩散性思维的能力。
对于“红与绿”“圆和不圆”“大与小”这样的问题,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不一定都要去当时就解决,因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经验以及语言局限性,向他们解释这些问题不一定适合。“实录”中老师的一句“小朋友们……红与绿不是反义词,记住哦!”显得无力而又苦涩,其实不如放下这个问题,这反而是合理的。
当然,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幼儿多想一想,例如:两本薄厚不同的书,老师可以让幼儿想一想“有没有新的反义词?”如果幼儿说不出来,老师可以代劳一下,这样至少可以扩展幼儿的词汇量。
3.教学矫治
课堂的核心是思维,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依托,教师要善于从形象思维开始,通过各种图片、实物、生活实例等作为思维的载体,促进幼儿去想象、回忆、总结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不失时机地让幼儿多“想一想”。只要在课堂上幼儿能够去“想”,无论结果怎么样都是宝贵的,无论幼儿想的对不对,教学都是成功的。
在这节课的课后,有一位听课的老师一直与上课的青年教师纠缠“红与绿、圆和不圆、大与小”作为反义词的对错问题。课后单纯去探讨反义词的知识时可以的,但是如果这位听课人把这几个词的不到位作为课堂的科学性缺陷来指出,这其实是另一种对幼儿教育的无知。幼儿的学习过程最主要的不是知识学习过程,而是思维方式与情感经验的启蒙过程,幼儿主动的思维、积极的情况与良好的兴趣,远远比知识的深浅与严谨性重要。
从以上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理念是科学的,能够主动激发思维,以生活基础为原点开展各种活动。但是课堂的节奏以及逻辑性上存在不足,这反映教师对教学规律以及幼儿思维的把握需要进一步强化。建议通过学习类似,开展“具体-抽象-具体”的微格教学训练,把握幼儿的思维规律与能力,能够让她的课堂得到较快的提升。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第六篇】
浅析幼儿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
一、目前的幼儿教学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呆板化
现行的幼儿教育带有应试教学特征,重视知识传授和教学讲解,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以硬性方式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2.知识陈旧化
知识和科学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知识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幼儿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先进的知识,使用先进的教材,才能培养先进的人才。
3.教学枯燥化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初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观察、玩耍。在教学中采用静态教学法,要求幼儿掌握既成结论,强调了思维的模式化和规律性,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老师要运用动态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教学封闭化
封闭化教学是指老师直接灌输结论,重视背诵和记忆,强调经验和模仿训练,缺少思考过程和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将学生思维禁锢在狭小空间内,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训练。
5.学生学习被动化
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弱,局面容易失控。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意外情况,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忽视学生的自我发现环节。主要由老师主导课堂,幼儿实践机会少,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或者按照老师要求全部照搬,缺乏思维过程。
6.课堂不规范
幼儿教学内容都是基础知识,简单易懂,一些老师便忽视教学的规范性,不重视课前准备和教材研究,课堂上自由散漫,思想发散,不能有效保障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二、针对上述问题,具体有以下做法
1.充分应用教材,研究科学教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即使是幼儿教学,老师也应重视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结构,熟悉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考察与研究,建立教材各章节的联系,提炼教材重点和精髓,将教材知识点烂熟于心。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就能充分利用教材,在进行教学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在知识讲解时,适宜插入引申知识点,扩展学生思维;抛出新颖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可以串讲已学知识,相互对比,相互参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记忆迁移;在知识回顾时,老师可以建立知识体系,梳理教学脉络,理清逻辑顺序,帮助幼儿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教法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知识高效地传输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注意研究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符合幼儿特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然后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幼儿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积极思考,自我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开放思维。
3.因材施教
每一个幼儿都是优秀的,需要的只是一个善于发现引导的老师。幼儿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师不能凭借个人喜好判定幼儿的优劣,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克服性格上的不足。例如,对于顽皮好动的幼儿,可以多带领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对于捣蛋的行为不能斥责,要慢慢引导,启发幼儿正确地创造、行动。
4.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较大,易于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带动幼儿的情绪,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意见,开发自身潜力,促进思维发展。比如,在进行水果相关内容讲解时,老师可以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使用真实水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投入,对知识的接受效率高,理解记忆效果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把握教材的结构,根据幼儿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将丰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开发幼儿智力,刺激幼儿的创造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第七篇】
一、树立改进教学的教育理念
我国在现阶段的幼儿师范生教育中,大家普遍认为化学知识是附属的。这从心理上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不够重视,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信心和学生的化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化学教学对幼儿师范生健全人格及做人的基本素质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理解化学教学对幼儿师范生教育的内在价值,理解要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师范生,也必须做好化学教学的理念,良好教育理念的树立是教学改进成败的关键。
二、化学教学改进,要坚持以人为本
幼儿教育专业教学改进在于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必须要以人为本,为幼儿教育专业中的化学教学初探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应从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发展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转变;在教学目标宗旨上,应改变过去的“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应试教学”模式,注重培养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的幼师人才;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向评价学生发展性的功能转变;还要根据幼儿师范生的特点,将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师范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突出化学教育,能促使幼师生产生强烈掌握“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方法”欲望,让幼师生学会培养幼儿“简单科学方法及形成最基本的科学品质”。
三、教学改进及教学探究
教学改进和教学探究应有一定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两个方面的因素:一种是从教学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再经过实验而形成的。教学模式的设计不仅要体现教师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如何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能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提出好几种假设,然后在实际学习中对所提出的每种假设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根据幼师生的特点重视对化学“生活化和趣味化”的实用教学,重视多做开放性的、多样化的简单的家庭小实验并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也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简单可行的实验或问题进行验证或讨论,使之有成就感。如:分析“带小朋友玩耍时,被蚊虫叮咬后,应该如何处理?”;“炒完菜不刷锅为什么不好?”;还可进行“人呼出的气体为什么能使‘清水’变浑浊?”实验验证等包含化学知识的贴近生活的常识。
四、小结
任何教学都是有一定法则的,但教无定法,要因材施教,且重在实效。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教学,都必须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学生探索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终生的学习能力。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第八篇】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富有则国家富有”,孩子的家长对于孩子都具有很高的希望,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成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非常的关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促进我国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力。项目化教学模式突现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它是师生共同完成的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1、项目化课程设计理念。为了使得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了保证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我国的各个高校都进行了深入的职场调研工作,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学校也是如此。该类学校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步入到幼儿园去进行实践实习,同时学校相关的教研组织也会深入到学生实习幼儿园展开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到,毕业的大学生本身具有的艺术素养能够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但是毕业大学生对于备课和上课缺乏丰富的经验,与幼儿园其他的教育工作人员也不能时常的进行沟通和交流。我国各个高校对于毕业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学的改革,为毕业学生设置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其中明确地指出学生每天需要进行备课,然后,在备课的基础上对各项教学器材进行准备,查看班级中的备品是否齐全。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待众多的孩子离开幼儿园后对班级教室进行整理。毕业生们也需要进行各项活动的筹划,并且进行幼儿活动环境的布置等。使学生真真正正的成为学习的中心,每一次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如同是学生们的实际工作任务,他们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的实际工作过程,从而使得学生们的职业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地提升。
2、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思路。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的主要思路就是能够使得毕业生们学习的课堂转变为他们实际工作的情境,他们学习的知识转变为自身需要完成的实际任务,让他们在教学中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转变为学生自身具备的技能,将理论知识和自身的实训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进行全面性、合理性、科学性的整合处理,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使得自身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得他们能够多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学生能力目标的设定。学生可以根据我国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幼儿教育活动开展需要遵守的原则,准确地把握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向。学生对于幼儿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有着全面性的理解,明确合理的幼儿教育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教学不仅能够得到非常可观的成效,同时教学过程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科学化、规范化。
2、知识目标的设定。对于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对于幼儿教育的特点要有深入地、正确地了解,明确我国现阶段对幼儿教育工作开展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第二方面就是学生需要对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都要全面地掌握,不仅要明确目标,同时还要铭记各项要求。
第三点就是学生对于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特性和认知规律有所了解。
第四点就是学生要知道源于幼儿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方式。
第五点就是学生对于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有所了解,能够全面地掌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流程。
第六点就是幼儿教育环境创建需要遵守的原则在学生的脑海中非常的清晰。
3、素质目标的设定。学生非常喜欢与幼儿进行相处,对于幼儿教育事业有着很深的`热爱程度。善于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与幼儿成为很好的朋友。经过相关的专业训练,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带着浓厚的热情和良好的信心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去。
三、教学方法
项目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用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举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任务为以下内容:目前在一个区域内有三所幼儿园在进行招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要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其中包括幼儿园教师、来学校报道的幼儿和幼儿的父母。幼儿的父母会到幼儿园的咨询处对幼儿园的众多内容进行全面性的资讯,包括幼儿园的特色,教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幼儿园对于幼儿培养目标的设定。在项目化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会依据自身的独立思想对幼儿园的特色、幼儿园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行设定。
四、教学成效
传统的教学模式归于死板,只是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的讲述,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给予一定的尊重。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实践发现很多时候即使下课了,学生还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师生关系也越来越为融洽,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结语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死板的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很差。项目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关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研究力度,使得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学的项目化教学逐渐地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篇:幼儿教育教学论文【汇集8篇】
下一篇:『实例』幼儿教育教学论文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