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第一篇】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58、59页。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给学生独立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解答对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演示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利用分数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画图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情景引入

1、出示生活中的图标:

师:请同学们分别向左右两侧的墙上看,最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请勿吸烟的图标)对,这个图标随时提醒人们,吸烟有害健康。

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类似的标志呢?

师:(课件出示)“交通标志、医院标志”等。生活中人们利用这些图标作为语言,指示某种事物显得通俗易懂。

2、引出数学图示:

师:在数学上,我们能不能也利用一些图形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圆圈图、线段图、统计图,让学生根据这些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同学们,数学上利用这些图形能够清楚准确的表示一些数量关系,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合理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学校最近要举行运动会,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事情。我最近将去年和今年召开运动会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查,发现:

(1)估算: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可以估计大致范围。

(2)画图分析:线段图,统计图(图略)

(3)列式计算(板书)

先算今年增加多少个?先算今年是去年的几倍。

80+80×1/480+(1+1/4)

检验:100人与我们估算结果一致,说明是正确的,然后写出答案。

(4)对比发现

师:请你们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2、出示例2:

师:我们已经算出了学校要准备100个花环,为了培养大家动手能力,学校让我们自己动手扎花环,现在把这个机会给了五二班和咱们班,出示:

五二班和五三班共扎100个花环,五二班已经扎好了3/5,五三班要扎多少个?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认真思考分析,解决了这两个实际问题,现在我们想一想,解答这样较复杂的分数问题时可以分几个步骤呢?(出示想一想)

出示解题步骤:(1)读懂题意,合理估算;

(2)画图分析;

(3)列式计算、检验;

(4)写答案。

三巩固练习:

(1)抢答

17×5/6+17×1/620×(3-3/4)

5/6×1/7×2/52/3×(3/8×1/9)

(2)应用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023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第二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掌握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规律。

课件。

一、复习铺垫。

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

学生在纸上直接进行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由学生小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本周兴趣小组要开展棋类活动,老师准备购买一些棋具。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些基本数量关系?(课件出示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学生看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1)象棋一副12元,围棋一副15元;

(2)老师要买3副象棋和4副围棋。

3、想一想,怎样才能算出买象棋和围棋一共要付多少钱?

(1)小组合作,分析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计算。(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让学生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种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2)由组长汇报,板演组内算式,板演后再说说列式的依据。(学生可能会得到以下算式)。

(3)集体订正,理解数量关系。(如果学生没有列出综合算式,则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上来列式,12×3是求象棋总价,15×4是求围棋总价,求一共要付多少钱要用加法连起来。象棋总价加围棋总价或围棋总价加象棋总价)。

比较:12×3+15×415×4+12×3和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这两题是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三、探索算法。

1、根据:12×3+15×415×4+12×3。

思考讨论: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尝试:学生独立试做,再指名由学生板演。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让学生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种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通过让学生有意识的与分步计算反复对比,明白这也是这道算式的计算顺序。)。

方法一:12×3+15×4方法二:12×3+15×4。

=36+15×4=36+60。

=36+60=96(元)。

=96(元)。

(包括分步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情况,如有运算顺序错误的情况也一并板演)。

(3)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简单?再利用第二种方法计算15×4+12×3。

通过反复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推导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

汇报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汇报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步脱式两个乘积可以同时计算出来。)。

独立计算,完成课本例题填空。

2、出示“试一试”:150+120÷6×5`。

小组合作,讨论: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在这里除和乘连在一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思考并交流,说运算顺序,并标上运算顺序,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小结:今天学的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的式子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

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结语: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023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第三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1.经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时灵活应用乘法的运算律。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组,每个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1、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理解题意。

根据已知条件,有25个小组,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

4或4×25多少人,也就是求25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5×。

(2)解决问题。

25×4=100(人)或4×25=100(人)。

(3)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4=4×25。的位置,积不变,因此,可以得出25×。

像这样,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

归纳总结1: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b=b×a。用字母表示为:a×。

随堂练习:

小明买了12支圆珠笔,每支2元,小红买了2只钢笔,每支12元,两个人谁花的钱多?

答案:小红12×2=24(元)小刚2×12=24(元)。

答:两人花得钱一样多。

探究新知2:乘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参加植树的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理解题意。

师:要求25组共要浇多少桶水,就是把总的棵数求出再乘以2,或者把每组要浇的桶数求出再乘以25组。

2.解答:

方法一: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种这些树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125×2。

=250(桶)。

方法二:先求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25组一共多少:

即:25×2)(5×。

=25×10。

=250(桶)。

3.发现规律。

2等于10,所以运算简便些,但他们的得数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把两个算式用等后面5×号相连。

5)×2=25×2)可以写成等式(25×(5×。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乘,如果后两个数相乘能使计算简便些,就利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个叫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定律。

b)×c=a×(b×c)板书:乘法结合律(a×。

活学活用:

每瓶矿泉水2元,每箱矿泉水24瓶,要买5箱矿泉水,一共要花多少钱?

2×5)(24×。

=2×120。

=240(元)。

答:一共要花240元。

拓展提升。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商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先和被除数相乘,再除以除数,或用这个数先除以除数,再和被除数相乘。

例:16×8)(128÷。

=16÷8×128。

=2×128。

=256。

举一反三:。

32×4)(112÷。

=32÷4×112。

=8×112。

=896。

2023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第四篇】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例题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及计算的书写格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同时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应用价值。学情分析:“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四则运算的知识学生在低年级已有所体验,这是学好本课的基础。为了能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我立足教材为学生创设既有趣味性又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并以问题导引为主线,激励评价为手段,任务驱动为途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数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因此我为学生创造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把四则运算的顺序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理解四则运算的顺序,然后让学生利用四则运算的顺序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四则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你能介绍一下这个季节最美的景色吗?

生1:我喜欢春天,春天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非常漂亮。

生2:我喜欢春天,春天细雨蒙蒙。

生3:我喜欢秋天,秋天果实收获的时候黄橙橙的,可漂亮了。

生4:我喜欢在夏天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跑……。

生5:我喜欢冬天,冬天可以锻炼我们……。

师: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冬天,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特别向往白雪皑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景。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到有“冰城”之称的哈尔滨去欣赏美丽的雪景,好吗?(课件出示雪景图,欣赏图片。)。

二、情景延伸复习旧知。

师:生命在于运动,看我们“冰城”班的同学在“冰雪天地”里玩得多高兴啊,咱们也一起到“冰雪天地”里去感受下一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谁来说说他们正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溜冰,有的在滑雪,有的在做冰雕……。

师:“冰雪天地”分为几个区域?在图中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我们从图中可以知道:分为三个区域,其中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大家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滑雪区比冰雕区少多少人?

师:你提的`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1:用减法解答。

生2:滑冰区的人比滑雪区多多少人?用减法解答。

生3:三个区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解答。

师:根据三条信息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而且还懂得解决的方法。同学们真棒!

三、学习新知算法探究。

(一)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列式计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展示成果,反馈交流。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发现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谁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上黑板展示)。

方法1:方法2:方法3:

=113(人)=113(人)。

(三)交流评价。

师:这几种解题方法都对吗?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方法2和方法3,在计算的顺序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方法2是先算减法,方法3是先算加法,哪个在前面就先算哪个。)。

师: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方法2和方法3,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师:观察这些题目,它们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生1:它们都是加减法混合运算。

生2:它们都没有小括号。

师:运算顺序又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先算前面的一步,再算后面的一步。

师:把我们的发现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练习巩固。

师:“冰雪天地”参观完毕,班的同学依依不舍的乘上了回校的公交车。在公交车上,同学们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题目)。

师:到校了,部分同学直奔图书室,图书管理员给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来比赛,看谁能最快解决问题。

师:学校在新学期安排了一个社会调查活动:这是部分同学调查到的一些信息,我们一起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信心?好,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第一、二组完成第一题,第三、四组完成第二题,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好!

(2)城北路口1小时内各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表。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

种类公共汽车小汽车货车。

数量/辆98703594。

五、巩固提高。

师:运动会上同学们如火如荼地参加竞赛,场面是那么热闹,这是同学们参加比赛人数情况,你能根据下面的条件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吗?(课件出示题目)。

希望小学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始啦:

(1)参加集体跳绳比赛的人数是160人。

(2)有96人参加团体接力赛。

(3)参加50米短跑比赛的有58人。

师:以前后桌同学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并解决问题。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好。

六、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七、延伸拓展。

根据老师给出的三个数据(3;987;6),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023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第五篇】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例题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及计算的书写格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同时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应用价值。学情分析:“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四则运算的知识学生在低年级已有所体验,这是学好本课的基础。为了能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我立足教材为学生创设既有趣味性又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并以问题导引为主线,激励评价为手段,任务驱动为途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数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因此我为学生创造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把四则运算的顺序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理解四则运算的顺序,然后让学生利用四则运算的顺序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运用四则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你能介绍一下这个季节最美的景色吗?

生1:我喜欢春天,春天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非常漂亮。

生2:我喜欢春天,春天细雨蒙蒙。

生3:我喜欢秋天,秋天果实收获的时候黄橙橙的,可漂亮了。

生4:我喜欢在夏天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跑……。

生5:我喜欢冬天,冬天可以锻炼我们……。

师: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冬天,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特别向往白雪皑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景。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到有“冰城”之称的哈尔滨去欣赏美丽的雪景,好吗?(课件出示雪景图,欣赏图片。)。

师:生命在于运动,看我们“冰城”班的同学在“冰雪天地”里玩得多高兴啊,咱们也一起到“冰雪天地”里去感受下一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谁来说说他们正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溜冰,有的在滑雪,有的在做冰雕……。

师:“冰雪天地”分为几个区域?在图中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我们从图中可以知道:分为三个区域,其中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大家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滑雪区比冰雕区少多少人?

师:你提的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1:用减法解答。

生2:滑冰区的人比滑雪区多多少人?用减法解答。

生3:三个区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解答。

师:根据三条信息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而且还懂得解决的方法。同学们真棒!

(一)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列式计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展示成果,反馈交流。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发现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谁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上黑板展示)。

方法1:方法2:方法3:

=113(人)=113(人)。

(三)交流评价。

师:这几种解题方法都对吗?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方法2和方法3,在计算的顺序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方法2是先算减法,方法3是先算加法,哪个在前面就先算哪个。)。

师: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方法2和方法3,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师:观察这些题目,它们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生1:它们都是加减法混合运算。

生2:它们都没有小括号。

师:运算顺序又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先算前面的一步,再算后面的一步。

师:把我们的发现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师:“冰雪天地”参观完毕,班的同学依依不舍的乘上了回校的公交车。在公交车上,同学们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题目)。

师:到校了,部分同学直奔图书室,图书管理员给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来比赛,看谁能最快解决问题。

师:学校在新学期安排了一个社会调查活动:这是部分同学调查到的一些信息,我们一起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信心?好,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第一、二组完成第一题,第三、四组完成第二题,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好!

(2)城北路口1小时内各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表。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

种类公共汽车小汽车货车。

数量/辆98703594。

师:运动会上同学们如火如荼地参加竞赛,场面是那么热闹,这是同学们参加比赛人数情况,你能根据下面的条件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吗?(课件出示题目)。

希望小学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始啦:

(1)参加集体跳绳比赛的人数是160人。

(2)有96人参加团体接力赛。

(3)参加50米短跑比赛的有58人。

师:以前后桌同学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并解决问题。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好。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根据老师给出的三个数据(3;987;6),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023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第六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加上对本章第一节分式及其性质学习,抓住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心理特征,因此,我认为本节课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一方面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法则及应用。

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

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活动1: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问题1:求得水的高:

问题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倍。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两式的特点得出它们分别是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从上面的问题可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时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那么分式的乘除是怎样运算的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活动(解决问题):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2活动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问题2: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类比探究,让学生根据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比探究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探究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导。

1.学生独立完成问题1和问题2的结果。

2.学生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探究分式的乘除法则。

3.小组之间交流结果,并总结规律性的结论。

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为:

活动3练习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

(2)分式除法应:“颠倒相乘”。

(3)运算中,先判断运算符号,再计算结果。

例2计算:

例2是例1的拓展,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在独立完成时,应提醒学生先分解因式后再运用法则进行运算。解题时应注意:

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先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再约分。

活动4练习学以致用,运用新知。

1.练一练。

2.试一试3.闯一闯。

活动5讲授归纳与总结。

(1)熟练掌握并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2)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灵活应用;

(3)运算结果要最简;

(4)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

活动6练习实际应用。

活动7讲授教学反思。

1、选取学生熟悉的分数的乘除运算问题,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学习归纳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学生感到轻松容易的掌握了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本节课内容我设计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并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课堂气氛活跃,生学习热情比较高。课堂学习效果较好。

3、学生能力的培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里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欠缺,算上还出现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2)教学效果还有些欠缺,争取以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都能达到,让学生学的轻松,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2023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第七篇】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尝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ppt、小黑板等。

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新的内容吗?你对混合运算已有了哪些认识?

2、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

(1)180-120÷6(2)15×9÷6(3)168÷(15+6)。

二、自主探究。

1、师:去过商店吗?下面我们一起去一家文具店看看。

出示:(图片)。

钢笔:12元三角尺:2元文具盒:20元。

2、师:能看懂吗?能试着编一道应用题吗?

生思考,指名回答。

3、现在老师要买5支钢笔和10把三角尺,一共要付多少元?怎样解答?请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口答,师板书。师:会计算吗?试一试。

有针对性地指名板演,其余在自己本子上完成。

集体评议。师:你是怎样想的?这样算行吗?

4、师:你能再接着提问吗?该怎样算?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师:对于刚才学习的混合运算,你有什么收获?

5、出示:试一试。

150+120÷6×5。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评议。师: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小组交流:这些题分别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完成计算,指名4人板演。

(3)集体订正,反馈、改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找一找错在哪里,再改正。做完后,同桌交流,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

做完后,交流:你的估计正确吗?能说说为什么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四、总结质疑。

1、师:本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学习什么?

2、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和补充的混合运算题。

2023年的运算教学设计大全【第八篇】

1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4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培养学生看、听、说、写等良好学习习惯。

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

:多媒体课件、小木棒、口算卡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数鸭子》的儿歌吧,播放儿歌,好听吗?你们听到了那些数学数字呀?(1、2、3、4、6、7、8)你们真厉害!

你们能用这些数字组成连加连减的算式吗?(能)。

生1:1+2+3=6、6-3-2=1。

生2:1+2+4=7、7-1-2=4。

生3:1+3+4=8、8-4-3=1。

你们知道是怎么算的吗?

生: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题图: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上3人。

提问:。

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在班上说一说?指名说,真棒!

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列成算式吗?学生列算式:7-2+3。

(板书:7-2+3)。

(4)哪位同学试着读读看?(7减2再加3)。

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同桌互读。

2、揭示课题。

这道题跟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指出:像这样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加减混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加减混合)。

3、探究算法。

(1)怎么算呢?能摆一摆你们的小木棒吗/?请同学们一边摆一边说。

(2)摆完小木棒,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7-2+3=8。

5指名再说说计算过程,同桌互相说说。(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小结。

像“7-2+3”这样有加又有减的加减混合题,计算方法与连加连减一样: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板书: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表演。

(1)你们愿意把刚才看到的上下车情境演一演吗?指名表演。

(2)谁愿意把刚才看到的表演说一说?指名说:车上原来有7人,先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还剩8人。

(3)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列出算式。学生列式计算:7-2+3=8,再说出计算过程。

3、谁也想来说一道?先后让几位学生说说,其他的边听边列式计算,并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4、第1、2题。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列出算式,再说出计算过程。

5、听算。(8道)。

(1)老师说出算式,学生边听边写边算。

(2)集体校对。

6、看算。(10道)。

老师出示口算题,学生伸出十指,边看边说边屈手指算。

7、唱儿歌。

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会,唱一首《找朋友》的儿歌,好吗?(好)。

8、做游戏。(第4题)。

9、第6题。

比一比,看谁写得最端正,算得最认真。

四、作业。

第3题: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对。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

22 3084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