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设计1

一、品读“反复”,体味“试验”之严谨

师:上节课我们围绕“胆大”一词,读懂了伽利略勇敢地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认识了一个富有勇气和思维缜密的伽利略。这节课,我们继续抓住“妄为”和“固执”进一步走近伽利略。“妄为”就是胡乱做,伽利略真是这样吗?读读课文3——5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来,在旁边做上批注。(生读、找、写)

生:我觉得不是妄为。他先是秘密试验,接着才公开试验,说明他不是莽干,而是很慎重。

生:他是这样秘密试验的:“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这里的“反复”“许多次”说明伽利略做事非常认真,很谨慎。

师:“反复”就是重复吗?

生:是重复,是做了一次又一次。

生:我觉得不是重复。如果是重复,那就是他在一个地方重复同一个动作。“反复”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伽利略先是站在10米的地方做试验,后来又在20米的地方做试验。而且这样做不止一次,而是“许多次”。

师:这是高度不同的“反复”。还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地方也会不一样。先是在室内做,接着在室外做。

生:环境也不同。在无风的情况下做一次,在风非常大的情况下再做。

生:球的重量也不一样。可能是10磅重和1磅重的各一个,后来可能是20磅和10磅重的各一个。

生:也可能球的质量不一样。先是用铁球,后来用的是木球。

师:是啊,这样高度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地点不同、球的质量和重量不同的做了许多次,就是——

生:反复。

师:这反复试验的结果怎样?

生:(读)两个不同重要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生:不管是什么的试验结果都一样。

师:从这“反复”和“许多次”,你看出了什么?

生:伽利略做试验非常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生:他是抱着严肃的态度来做试验的。试验是严谨慎重的,不是妄为。

师:看来,这“胆大妄为”的背后是缜密的思维、过人的勇气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力图以问促读,设计了4个前后紧密相连的问题:(1)“妄为”就是胡乱做,伽利略真是这样吗?(2)“反复”就是重复吗?(3)这反复试验的结果怎样?(4)从这“反复”和“许多次”,你看出了什么?其中(1)、(3)指向课文内容,意在阅读中能发现与问题相对应的语句;(2)、(4)指向学生各自的理解、感受,切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的年段目标,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丰富了“反复”一词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了“反复、许多次”所隐含的意味。可以看到,教师教学的落脚点在词句,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的词句的理解与体会,达到对课文人物品质的真切感受。

提炼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作深入的理解、体悟,从而达到对课文整体的理解,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思路。现代文大多平白如话,多读几遍大体上能读懂,而要读得深入些、透彻些,就需要在关键的词句上作一番“推敲”,以逐渐习得“透视”语言文字的功夫。教师教学的功夫就是要甄别那些值得学生“琢磨”的事关全文理解的核心词句,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也不是“事无巨细”,样样都要“琢磨”。从课文的主旨来看,“反复”、“许多次”及所在的语句,的确是理解全文的一个核心语句,这部分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也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力的发展。

遗憾的是教学中没有对“反复”、“许多次”及所在的语句“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作更为有价值的探讨:“反复”与“许多次”的意思一样,在这句话里不显得重复吗?如果引导学生通过删减“许多次”作比较朗读,就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只相信事实的科学精神与品质,更会早朗读中领悟到这种“反复”的手法所起到的“增强语意、加强语势”的表达效果,而不会误解为犯了“重复”的语病。如此,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而深入到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规律的理解上,学生获得的是言语智慧技能知识。这,正是阅读教学的本质追求。]

二、练读“宣布”,感悟“真理”之坚守

师:秘密试验得出结论后,伽利略做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师:伽利略会怎么样宣布的呢?我们来演一演吧。请个同学当伽利略,老师和其他同学当伽利略的学生。(指名当伽利略)

师:伽利略,先来第一个宣布。

生(扮演伽利略):我宣布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着地。

师:大家觉得伽昨略这样说行吗?

生;我觉得不是。应该是这样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经过反复试验,我发现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生(扮演伽利略):同学们,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这是经过我的反复试验得出的结论。

师:伽利略的学生们,你们听到这消息有什么反应啊?

生(扮演学生):老师,祝贺您。

生(扮演学生):老师,这真是好消息啊。我们的老师就是棒!

生(扮演学生):老师,您的发现太了不起了,我们为有您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自豪。

师:伽利略,宣布第二个内容。

生(扮演伽利略):同学们,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决定,我准备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你们说好不好?

生(扮演学生):老师,我支持您。

生(扮演学生):等到那一天,我一定到现场为您加油鼓劲。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扮演学生):老师,不觉得你还是再慎重地想想吧。

生(扮演伽利略):为什么要再想想呢,我已经决定了。

生(扮演学生):老师,您想过没有,如果你敢公开试验,也许你就当不成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了,可能还在比萨城呆不下去啊。

生(扮演学生):对啊,老师,教会的那些人会拼命反对您,迫害您的。你还是再三而后行吧!

生(扮演伽利略):谢谢大家的好意。我已经想好了,只要人们从我的试验中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话也有错的,即使真像你们说的那样,我也认了。

师:真是个“固执”的伽利略。同学们,你觉得这“固执”的背后是什么呢?

生:是对真理的坚持。

生:是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

[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力图以演促悟,组织学生扮演伽利略,演说两次宣布:一次宣布试验结果;一次宣布公开试验。重要的是教师的3次插问:(1)大家觉得伽利略这样说行吗?(2)伽利略的学生们,你们听到这消息有什么反应啊?(3)有不同意见的吗?正是这3次插问,促使学生的话语不再重复课文的语句,而转向生活化的言语交流,直至最后学生之间的精彩对话。那些精彩的话语源自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无形中浸染了伽利略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自然便有了品质。演,是学生运用课文语言、内化课文思想情感,藉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插问,则是提高“演”的话语品质,提高学生表达质量的有效手段。看来,这个“演与问”的组合,才会产生有效的对话与交流。

其实,课文中的两个“宣布”,还原式的情景表演,其教学价值并不大。如欲实现“感悟‘真理’之坚守”的目标,不如就两个“宣布”作些探究,特别值得思考的是:伽利略为什么要宣布在比萨斜塔上作公开试验?教学尚简,要言不繁。]

三、想象补白,体会人们之变化

师:伽利略要公开试验了。公开试验前,人们有什么反应呢?读读第五自然段。(生读)

生:人们有的是看热闹,有的是带着好奇的心来的,有的是责备伽利略。

师:你就是责备伽利略的人,你来责备责备。

生:“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生:“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又指名学生读这两句话)

师:公开试验后,人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生:公开试验后,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师:当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再动笔写一写。

(出示: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               。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                ;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         ;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             。)

师:大部分同学都写好了。请大家交流交流。

生: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欢呼着把他团团围住。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对不起,伽利略先生,我们不该讥笑您!”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原来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也有错的啊。”曾劝阻他公开试验的学生说:“老师,还是您的决定对啊。”

生: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一下子围了上去,一边欢呼着,一边把他抛向天空。刚才还嘲笑他的人红着脸说:“伽利略先生,我们真是有眼无珠,请您原谅我们的无知!”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搓着手说:“真是太惭愧了,同样是研究学科的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您那样,独立思考呢?”曾劝阻他公开试验的学生低头轻声地说:“老师,您真是我们的表率啊,我们要向您学习啊!”

师:这位同学加上了人物的动作、神情,说得更具体生动了。谁也能这样说?

生: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团团围住。刚才还嘲笑他的人真诚地说:“伽利略先生,我们真是有眼无珠,请您原谅我们的无知!”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您真是一个勇敢的人,你不迷信,坚持真理的精神真是让我们望尘莫及啊!以后,我们再也不会盲目迷信了!”曾劝阻他公开试验的学生,深情地望着老师,说:“老师,您真是青年人的楷模啊,我们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

……

[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力图以写促解,先说试验前人们的反应,再写试验后人们的表现,两相对比,加深理解伽利略探求科学真理的现实意义。从学生所写的语段看出,补白性的想象写话,是很有语言训练价值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结合课文具体语境,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写作空间的话题,更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更有教学收效。

阅读教学常常“君子动口不动手”,鲜有动笔写作的训练。其实,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课文理解设计恰当的话题,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不但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化,而且促进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写”是每个学生都参与的学习活动,“写”是学生将模糊的思考转化成规范的书面语言的过程,迫使思维更缜密、表达更准确,这是 “说”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智慧出在手指上”,这句话在阅读教学中也很有借鉴意义。

美中不足的是设计的写话题目,仅仅例举了“刚才还嘲笑他的人、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如果不限于这三种人,让学生展开想象,那么写作的空间会更大,学生的笔下会出现什么?答案或许会更精彩。]

四、聚焦文旨,品味公开试验之价值

师:伽利略的公开试验,还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一读这句话。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师:这里有两句话,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全都是不对的。)

生:第一句是“不全都是对的”,第二句是“全都是不对的。”

生;两句话意思也不一样。“不全是都是对的”,是说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全都是不对的”就是他所有的话都是不正确的。

师:是啊,亚里士多德毕竟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许多话是对的,比如他的“寓教于乐”的观点就被证明是对的。有的话是错的,如书上写的那句话就是不对的。再来看屏幕。这两句话不同在哪?

(出示: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

生:第一句中有个“像”字,意思是说除了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有错也有对的,其他的人也是一样。

生:我知道了,课文中多了一个“像”字,就不仅仅是说亚里士多德这个人了,还指许多许多人,如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家领导人等等,他们说的话也可能不全都是对的。这恐怕就是伽利略为什么要进行公开试验的原因吧。

师:真是会思考的孩子。是啊,伽利略秘密试验只是证明自己的推想是正确的,而冒着危险进行公开试验,则是为了让人们都明白一个事实和道理,那就是,一起读。

生:(读)“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师:这时大家明白了,你明白了吗?

(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现在我们也明白了:         。)

生:我也明白了,对权威说的话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生:我也明白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别人的话,不能迷信。

生:我也明白了,对权威说的话,我们要尊重,但不可盲目相信。要善于思考,依靠实践来证明。

[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力图通过比较领悟语句的含义。第一组的两个句子,“不全都是对的”、“全都是不对的”,所表达的意思迥然不同,学生自然容易读懂;第二组的两个句子,差在一个 “像”字。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学生从中领悟到了“像”字之外的意思,读出了言外之意。而教师的一个填空题“现在我们也明白了:         ”,又将学生的思考推向了更深的层面,也回归到了课文的主旨上。这样的语言训练,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表达力,更有学生的思维力。

比较,应该是阅读教学中的常用之策。韩军老师曾经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套“以语言为核心的联比揣摩阅读方法”。联,就是关联;比,就是比照(比较)。阅读教学的关键就是语言的联比。联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处处用联比,处处有联比。学会联比,其实就是学会了揣摩、感悟。如上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有无“像”字,含义就会不一样。这种于细微之处发现差异,然后设计联比训练,正是教师具有语文意识的体现。一个具有语文意识的教师,才会从课文中筛选出适合学生语文学习的适宜的教学内容。]

五、搭建平台,纠正文本之偏失

师:说是好啊。如果有这样的挑战机会,你敢挑战权威吗?

生(饶有兴趣地):敢!

师:好。我们就来挑战挑战这篇课文。课文有些句子写得有毛病,你能找出来改一改吗?

(出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生:没问题啊。

师:再认真读读,注意“高处”两字。

生:哦,我知道了。如果一个是在10米,一个是在15米,都是高处,可高处不同,落下来时肯定不可能同时着地。

师:是啊,那该怎么改呢?

生:把“高处”改为“同一高处”就可以了。

[此处课文本身没有语病,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句中的“高处”是“蒙前省略”,本意就是同一高处的意思,否则就不存在比较是否同时着地了。因此,这里的所谓“纠正文本之偏”是无的放失,在没有教学内容的地方偏偏“自寻烦恼”。这样的教学是不恰当的。]

六、总结提炼,储存写作之养料

师:同学们,想想看这篇课文是怎样写伽利略这个人物的?

生:用了产生怀疑和试验求证两个典型事例描写伽利略坚持真理、敢于挑战的精神。

生:还用了人们如何反应这样的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

生:课文还写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背景,这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

师:说得真好。伽利略勇于挑战、善于思考、执着追求真理的品质就是通过典型事例、侧面描写和背景烘托的写法表现出来的。今后,在写人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写法。

[这部分的教学,意在课文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表达方法。这里要思考一个问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究竟是1篇写人的文章,还是1篇记事的文章?不同类型的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是不同的,我们从中汲取的所谓写作“养料”也是不同的。

“想想看这篇课文是怎样写伽利略这个人物的?”这个问题表明教师认定这是1篇写人的文章。于是,学生便总结出“典型事例、侧面描写、背景烘托”三个方法来,这三个术语相当专业,一般没有经过专门教学的学生是很难说清楚、说规范的。而如果把这篇课文认定为1篇记事的文章,又会怎么理解呢?课文记述的是伽利略用试验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件事,按照“产生疑问—反复试验—公开试验”的顺序来记叙的,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尤其是伽利略的推想过程和试验结论写得清楚、表述严密,值得学生借鉴。

且不论写人还是写事,仅教学要求而言,“典型事例、侧面描写、背景烘托”这样的总结概括也似乎不太适合该学段的要求。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尚未涉及写作方法的学习;第三学段中则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循序渐进,应该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原则,与其记住一些名词术语,不如留存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对学生来说,头脑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章,尤其是大量的典范的事例片段,自然就会领悟其中的写作奥妙。届时再以术语归纳,自然水到渠成。由此,“养料”应该是典范的文章本身,而非抽取的读写术语。]

同1篇课文,不同的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就会有所不同。这份教学实录体现了执教老师以词句训练为核心,创设多种语言运用情境,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其中词句理解、情境对话、想象写话三个部分的教学卓有成效,插问、比照、设置话题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运用。教学中所折射出来的“以运用为重点,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理念具有实践意义,也切合了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技能的宗旨。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观课评课自可以站在比较理想的高度,指点课堂,激qing纵横;然亲历课堂教学,也难免顾此失彼,留下诸多遗憾。或许正因如此,语文教学愈发魅力无穷。由于学识浅薄,评点实为一孔之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设计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我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板书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主题单元的第1篇文章。本篇文章讲述了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采取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先写伽利略,再描写亚里斯多德。第二部分抓住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写出了伽利略同这位理论权威挑战的全过程,最后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照应文题,结束全篇,形成了一个圆合自如的完整结构。

二、设计理念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点燃的火把。”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力争做学生思维的激活者,情感的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采用了“学——议——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读、说、议、写、画,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品味、积累、运用,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语言的增量。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和文本本身的特点,预设本篇课文分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3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典型事情的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信奉”、“胆大妄为”、“固执”的意思,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说话和写话能力。

2.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五、 教学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结合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主要成就,了解伽利略所处的社会背景。

2.教师准备简单的教学课件。

六、 说教学流程

根据课文文本的特点、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我预设了以下三个版块的教学:(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 (三)情境体验,感动“伽利略”。

下面我将着重说说我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

首先,我在第一个板块的教学中以名言谈话引路,先猜作者而后揭示并介绍名言作者,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主人公伽利略的距离,情感上有一种自然的亲近,学生无论从知识还是心灵都得到了一次熏陶和感染。这样的引入,水到渠成。

其次,在“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板块中,我以本课的词语为平台,为学生架设一个有梯度的训练提升空间。第一组词语是本课中一些难读的多音字,重点指导学生自己想办法正音、纠错,读准字音。第二组词语让学生自己辨析三个同音字——辩、辩、辫,共同归纳辨析形近字的方法,最后运用这3个词语介绍读书时代的伽利略。第三组词语是本课中一些带生字的词语,因此让学生读好很有必要,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些词语的帮助和启发下,回顾并尝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虽然有一定的难读,但学生通过“跳一跳”摘到的果子格外具有兴趣,体验到的成功分外激动。

本课的词语教学是一大亮点,打破了传统词语教学的方式,把词语组块归类出示,将词语与课文内容整合,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进行到底,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做了有效的处理。

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完成后,此时学生已扫除了阅读课文的障碍,这时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文脉,找到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争论的焦点,引起学生质疑:在这个问题上究竟谁是胜利者?教师用语言过渡 :让我们这群21世纪的孩子们一起跨越时光隧道,亲临当时意大利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去见证这个伟大的实验吧。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这样的过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最后在“情境体验,感动‘伽利略’”板块中,重点抓住第5自然段的两句话:“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和“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听到这样的议论所产生的疑问或者感想,重点突出伽利略的胆大妄为和固执己见。

对比细读第2自然段:“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知道亚里士多德那个时候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对伽利略的行为既同情又敬佩,在写话的过程中才会真情流露,情动辞发,而不同人物的身份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选择的自由,又是一次在特定情境下语言的灵活运用。通过对围观人物言行的侧面描写,伽利略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起来。

最后教师恰到好处地引用伽利略的另外两句名言:“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这既是对学生心目中的伽利略形象的一次质的提升,又是对课始的一次呼应,还是激发学生再次学习的一股巨大的动力,起到的“一咏三叹”的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预设如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重的先着地            同时着地

至高无上          胆大妄为  固执

板书看似简约但不简单,通过对比理清文章脉络,通过对比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通过对比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力图让语文教学“味正情浓”。正像叶老说的:既要有语感的敏锐,既要从语言文字去揣摩,又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学习得到增量,思维得到启迪,情感得到熏陶,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二类字,学会8个一类字,结合课文内容,领悟“胆大妄为”“固执”“惊讶”等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 通过理解课文,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使学生弄清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导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进而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两个同样重量的小铁球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提出疑问: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家,伽利略是晚他两千多年,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却敢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提出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说得对呢?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三、学习生字。

腊:l 扩词:希腊、腊梅、腊月

哲:zh 有智慧扩词:哲学、哲人、哲理

违:wi 不遵照、不依从。

近义词:违反(符合、遵守)

扩词:违背、违反、久违

释:sh “采”部,说明,解说。

扩词:释放、解释、如释重负、爱不释手

宣:xuān 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

扩词:宣布、宣传、宣告

成语:照本宣科、秘而不宣、心照不宣

斜:xi “斗”部,歪,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扩词:倾斜、斜线、斜视

胆:dǎn 胆量

扩词:胆大妄为、胆小如鼠、胆战心惊

脱:tuō (皮肤、毛发等)脱落

扩词:脱掉、脱发、脱离、脱落、脱帽

成语:脱口而出、脱胎换骨、临阵脱逃

四。交流不懂的字词。

胆大妄为:胆量大,胡作非为。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已经预习过,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一次?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段落还可以多读几次。

理解课文内容。

1.我们先来弄清两个问题

⑴伽利略是谁?(学习第一自然段)

⑵亚里士多德是谁?(第二自然段)

读读他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磅重……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是说物体落下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有,没有)关系,物体越_____,落下的速度越_____ 。

他的话在人们的心中就是真理,真理不必多想,一定是正确的,有谁会对、敢对真理产生疑问,证明“真理”是错误的呢?你们敢吗?

2、伽利略就有这个勇气。这勇气从何而来呢?(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能看出什么?

3、你们相信伽利略的话吗?他的话可信吗?从哪个词哪句话能看出来?(第四段:反复、许多次、都、的确、总是、同时)再读课文“伽利略带着……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重量没有关系。

4、可是在当时,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是怎样的一种思想让人们有如此的态度?(填表)

试验前              试验后

态度胆大妄为,固执,会让他丢尽了脸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思想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5、同学们,我们现在也有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我们班有没有勇敢的伽利略敢到前面来做试验……

一场精彩的试验结束了,这场试验是成功的,在座的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一位记者,当你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一幕,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伽利略吗?

6、试验成功后人们的态度?为什么欢呼?(填上表)

7、组织学生讨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写一写

指名领读,每个词语写2遍。

二、找一找,连一连

可结合此题做一下拓展,结合预习讲讲科学家的故事。

三、讨论交流

成功以后,人们又会说什么?伽利略为什么要做实验?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你还能想到什么?

四、默读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要在本学期第一次默读前进行学习,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方法,在本课进行小结:你认为默读有什么好处?在实践中有什么困难?有没有好的建议提给大家等?

五、作业:

1.书写一类生字。

2.让学生写则日记,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下落速度与重量没有关系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4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在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正音,读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检查字音等

三、课文讲了谁的事?作者怎样介绍他的?学习第一自然段

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读出?抓“很不寻常”,“常常”,“辩论家”。(善于思考,善于发问。)

四、课文写了伽利略的什么事?

整理课文思路:质疑———求证———公开试验。

五、学习质疑部分。

1、伽利略对谁的话提出了质疑。

2、亚里士多德是个怎样的人物,从哪段话读出。(学习第二自然段)

抓“信奉”、“不容更改”、“真理”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最博学的人”。当时,科学界狂热崇拜他,将他作为真理的化身,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亚里士多德就是真理。真理就是亚里士多德。

指导朗读。读出大家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3、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质疑。

[简笔画板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4、伽利略产生的疑问是——

(1)自由读伽利略的疑问。

(2)句中的“这句话”是哪句话?

(3)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思,各用句子中的一个字概括每层意思(慢、快)。分男女生读。

(4)用板演图示引出“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指着板图引说两个相反的结论。

(5)如果把句中的“如果”删除可以吗?为什么?从中体会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有理有据,它以假设正确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可见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过渡: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伽利略进行了求证。

六、学习求证部分。

1、自由读课文,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1)提出问题: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

(2)换词比较:用“重复”换“反复”行吗?两者有什么不一样?

(3)设境想象: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高度不同、球的质量不同、试验地点不同、天气、风力等试验条件不同……)进一步理解“反复”“许多次”的语言内涵,进而感受伽利略治学的严谨。

(4)从结果“都”、“的确”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5)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用横线画出,自由读读。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总是”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

2、那时,伽利略才25岁,仅仅25岁就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那就是——。他不仅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了——

这就意味着,伽利略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挑战。

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人物?齐读第二自然段。

大家知道吗?16世纪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因反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坚持真理“日心说”而流浪异国、被捕入狱,最终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

可见,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

3、练说。用“伽利略如果        ,就会    ;但是,如果    ,就会      。最终,他选择了      。” 适机渗透说话练习和朗读指导,再感受人物品质。

深入体会伽利略怀疑权威所要面临的生命危险,进一步体会伽利略为了真理,为了科学,不畏强势、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六、学习公开试验部分。

1、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1)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2)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之所以说伽利略“胆大妄为”,是因为——

之所以说伽利略“固执”,是因为——

(3)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

2、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1)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塔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

(2)指名读做试验部分

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有什么表现?用“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        。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         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         ;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             。”的句式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3)此时,如果还用“胆大妄为”“固执”来评价伽利略,你觉得这两个词的内涵应该是什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4)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比较句子:①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②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如,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七、总结写法

1、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物形象和崇高品质,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是选择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三个典型事例;二是描写了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

2、课外练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或1篇习作。

22 42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