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鲸》教学设计(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鲸》教案设计【第一篇】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简笔画导入: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鲸》

2、 观看鲸的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刚才看到大海里跃动的鲸、翻腾的鲸,你很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许多科学家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与他们从小爱提问是分不开的,所以,老师希望大家都来做“问题学生”)

4、大家对鲸充满了好奇,(板书:鲸)这篇说明文是否介绍了这些内容呢?

5、检查预习, 学习生字

师:大家都预习过了,老师来考考大家生字词。

出示生字小转盘,指名读生字。

重点学习“腭”:学生伸出舌头,顶住上腭

“肺”字容易出错,上下通气,呼吸顺利。

这些生字都与什么有关? 请四个同学上台在鲸的身上板演。

认识“鳍”字,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像这个字的写法。

师:看来大家是考不倒了,下面我就考考大家对课文的朗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一〉、读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课文。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段话,把它写在自己的手掌心。

2、 师巡视,一起伸出手掌心读出这个字――大,读书可以读成一个字,真了不起。

〈二〉、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找出最能概括这段话的一句话。读书可以读成一句话。

思考:第一句话与其他段的第一句有什么不同?〈设问句〉

师:读书不仅要读句、词,还要读标点符号。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手掌心的字,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非常大、特别大、庞大、巨大、特大、超大、庞然大物……

师:课文中是这样写鲸的大吗?你们发现了吗?课文里每句话都在写鲸的大。大家来找一找,你喜欢哪一句?

2、生:我喜欢“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因为它与大象比,写出鲸很大

师:为什么不与猫、狗比?这里作者用了什么好办法?〈总结板书:作比较〉

3、生:我喜欢:“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师:你来摸摸上腭,没摸到,大家一起站起来摸摸。(生开心地站起来,踮起脚尖,伸长手臂摸)老师带大家去鲸鱼的嘴巴坐坐,会怎么样?(生:会被鲸鱼吃掉)老师不敢带你们去送死,作者也不会让你们去送死,所以,课文里用了一个词――要是,这表示假设。在这里,作者用了假设的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板书:假设)

4、生:我喜欢“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师:这里作者也用了一个好办法,用了好多的数字,这叫列数字的方法。我们读的时候,要强调“数字词”。(板书:列数字)

生自读

指名读

师指导:重音读、轻音读、加手势读、加语气词读。

生齐读。

5、当解说员

师指导:用上“我是 博物馆的解说员,我叫……”加上手势,把黑板当作最大的鲸、把同学们当最小的鲸,把老师当作我们发现的那头鲸,游客们,你们配上“哇”的语气词。

6、师小结说明方法。

四、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刚才我们都是在研究鲸大的特点,那么课文仅仅介绍了这个特点吗?老师这有一段话(出示第二自然段中一段话),你们记不记得它出自第几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

3、刚才你们读了课文,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与原文相比,少了四个词:“很长”、“渐渐”、“完全”、“整个”

师:这四个词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很长”、“渐渐”、“完全”、“整个”等词语的意思,感受说明文语言表达精确的特点。)

师: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做到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小结板书:精确的语言表达。)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微声朗读,加上手势)

5、 课件展示:可是,你别忘了

师:我欣赏你们从其它段落捕捉到信息来回答!

五、学习三――七自然段,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展开辩论

1、课件展示:须鲸和齿鲸,你们喜欢哪一种鲸?

学生组成须鲸队和齿鲸队。默读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看看你们厉害在哪里?要用自己的语言说。各队喊出自己的口号:齿鲸齿鲸我最厉害! 须鲸须鲸我最勇猛!

2、围绕齿鲸、须鲸的特点,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说能力。拉拉队配上“耶――”助威!

3、找出须鲸和齿鲸捕食的动词。指名读,大家叫出动词,师板书:

须鲸:吃、游、张、吸、闭、滤、吞

齿鲸:吃、遇、扑、咬、结、围、

4、齐读,加上动作、手势。

5、小结:动作词描写得非常生动,我们称它们为动词串,写作中要懂得用上动词串。

六、课堂小练笔

1、看录像(鲸快乐生活的画面)。

2、根据画面,把自己想象成一头鲸,用简短的语言向大家作个介绍。

3、 学生写,师巡视

4、生上台汇报交流,师相机指导。

《鲸》优秀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过程:

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按鼠标,课题出。生齐读:鲸。

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习题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把习题齐读一次。

(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

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板书设计:

体形特点: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齿鲸

吃食

《鲸》的教学设计【第三篇】

鲸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初步了解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3、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 :认识鲸是哺乳动物。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鲸的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2、          学生搜集有关鲸的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一、   讲故事导入  。教师讲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有回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相信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二、   交流有关“鲸”的资料。1、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鲸的资料。2、          教师也收集了部分鲸的资料,下面一起看看。(教师介绍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关于鲸的哪些知识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是刚了解的,哪些是有疑问的?做一做标记。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书小建议:(投影出示)1、          用快速阅读法读课文,把生字的读音读准。2、          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3、          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四、   检查自读情况。1、          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如: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动物,分齿鲸和须鲸两类;还介绍了他们的进食、睡眠、呼吸等。(教师随机板书)2、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取想研究的内容,按选的问题分组进行学习。用投影出示合作学习小要求:(1) 个人充分自读有关的段落。(2) 组内充分交流个人自读后对这一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作者说明介绍的方法。(3) 共同设计生动有趣的汇报方式,来讲清楚鲸这方面的知识。在组内分工,进行模拟汇报。五、   全班交流,全面认识鲸。1、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并完成板书。2、          鼓励学生用文中的说明方法。3、          指导朗读。六、   回归整体,突破难点。想想老师刚才讲的那个故事,说说你认为虾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的原因是什么?(不是鱼,是哺乳动物)原因:1、进化2、用肺呼吸3胎生,吃母鲸的奶长大。七、   创设情景,渗透教育。1、          今天,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不断了解,对鲸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展示图片并说明)2、          出示图片教师介绍虎鲸,以虎鲸口吻作介绍。了解“鲸自杀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至今,鲸鱼集体上岸“自杀”的原因仍旧是个谜,近年来“自杀”数量越来越多。除了地球磁场转变说、寄生虫染病说、捕食说,科学家又提出,全球变暖,影响鲸鱼长途迁徙路线的环境,可能也是原因之一。)3、出示“人杀”与“污染”的图片,认识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八、   学生谈收获。(自由谈)            的说课教案我执教的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2课。一、说新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有以下三个: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初步了解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4、          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我从目标入手设计教学思路。二、说教学重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学过程 中,让学生在共同的研究中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三、说教学难点 。我把教学的难点与精彩的故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乐学之中突破了难点,渗透难点的技巧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最后学生明白了鲸鱼为何没参加那次鱼类运动会,是因为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四、说教学过程 。1、                通过讲故事导入  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欲望加强了。2、                交流有关于鲸的资料,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读书小建议,旨在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是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也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性意见,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整体感悟。4、                合作研读课文,汇报交流这个环节,旨在鼓励小组合作的意识,我以尊重的态度、饱满的热情,鼓励学生谈出合作收获。对于提出的问题,不论是浅显的还是深刻的,只要是读书所得都要加以肯定。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可以写,可以画,可以绘制表格等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5、                回归整体突破难点这一步我与开课前精彩的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探求答案过程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课文的难点,使得难点不攻自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6、                创设情景渗透教育者是学习文章的最终目的即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这一个环节设计也非常好通过观看鲸“自杀之谜”“人为的杀害”的图片资料,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就是自取毁灭。五、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既简洁明了,又一目了然,还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参与了板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说教具的使用。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更为了适合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直观效果,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陈户二小王燕秀      说课教案            陈户二小王燕秀

《鲸》教学设计【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鲸的体型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4 、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了,像列数字、举例子这样的常用说明方法,学生也是能够找出来的。但是,关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并没有进行过一个整体的学习,对说明方法的作用以及在习作当中的实际应用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解内容和掌握说明方法上。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将围绕说明文展开学习。通过作者具体清楚的说明,我们可以认识海洋中最大的动物鲸,还可以认识可爱漂亮的松鼠,当然了,还有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出的各种新型玻璃,以及我们很难想到的情况,假如没有灰尘。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谁还记得咱们以前学过的说明文有哪些?

生:《太阳》

生:《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师:很好。咱们经常说记叙文里要有修辞手法,那么说明文里要有什么呢?

生:说明方法

师:那你知道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呢?

生: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师:(教师板书四种说明方法),这四种说明方法,是说明文当中最常见的最常用的说明方法。那么咱们带着这些说明方法一起来学习新的说明文吧。

环节目的:第一环节“回顾旧知”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说明文的四种常见常用的说明方法,为本文和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旧知新用

通过学生默读课文,听录音读课文,自由读课文等形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师:同学们,课文在向我们介绍鲸的时候,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活动:同桌两人交流自己找到的说明方法,学生自由讨论交流。两分钟左右。

师: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说明方法,下面请参照黑板上的几种说明方法,汇报一下你寻找到的句子,用上“这篇运用到了***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句子是***”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生:“这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句子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生:“这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句子是‘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生:“这篇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句子是‘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生:“这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句子是‘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环节目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从整篇中寻找使用的说明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使用的说明方法,还进一步对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我们结合《课时练》上的“品读感悟”对说明方法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

说明文里恰当地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可以具体准确、详细通俗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点。《鲸》这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具体全面、条理清晰地将鲸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第三环节:理解内容

因为这是1篇常识性的说明,所以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所以各自然段独立成段,容易理解。

师: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大家对鲸的了解可以说是零,那么通过这篇常识性说明文,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或者说有哪些新的认识呢?请用上“我从第几自然段中了解了鲸***”的句式回答。

生:“我从第5自然段中了解到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在海面上呼气的时候,喷出的水柱像喷泉。”

学生的回答确实是我们之前不曾了解到的鲸的生活习性,但是我对于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师:“那么请问,如果鲸是鱼类,用腮呼吸的话,它还会喷出这样的'水柱吗?”

生:“不会”

师:“所以说……?”

生:“鲸不是鱼类”

师:“是……?”

生:“哺乳动物”

师:“用什么呼吸?”

生:“用肺呼吸”

对话结束后,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我开始讲解第5自然段的内容,最后总结段落大意“鲸是用肺呼吸的”。这样学生们领悟到,对鲸的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还有明白其内部的原因。

生:“我从第6自然段中了解到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朝外,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音,就会立即四散游开’”

师:“说一说第6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的就是……?”

生:“鲸怎么睡觉”

生:“我从第1自然段中了解到鲸非常大”

师:“除了大,没有其他特点了吗?”

生:“重”

师:“还有吗?”

生:“长”

师:“这些大、重、长,总结起来就是鲸的形体特点,主要在介绍鲸的外形。”

以此类推,通过师生间的讨论,我们没有按照课文自然段的顺序一段一段去讲,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一个个去讨论。最终将整篇的内容讨论完毕。黑板上已经板书了七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将4-7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环节目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说明性的。这些,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了解这些说明方法,并试着运用,对于学生的习作,至关重要。

五、小练笔

这篇常识性的说明文用具体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体型、鲸的进化过程、鲸的种类和鲸的生活习性。相信大家对鲸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以“鲸的自述”为题,写1篇小作文。

22 23178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