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最新5篇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乡土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促进全面发展。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最新5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钻研教材――有效教学的前奏
笔者认为,要实施有效教学,首先要做到明确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把握价值取向。若对文本的解读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难以进入情境。
1.钻研课文题目――牵一发而动全身。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钻研教材先要琢磨题目,有些题目不仅反映了课文主题,而且暗示了行文线索,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利用文题设疑求答,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在钻研教材时,先和题目对话,从课题出发,扣住突出反映题眼的重点句段,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2.琢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也含情。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借助语境产生丰富的内涵。钻研教材时,每个标点都不该放过,要认真琢磨它的深刻含义。《望月》写“我”和小外甥赏月背诗,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对诗一段中,出现了“…………”并自成一节。仔细思考,一般的省略号都是六个点,这里之所以这样使用,是因为“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一个省略号不足以表达诗句很多。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好铺垫,同时为学生学习和使用标点符号打下认知基础。
3.利用文本空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给读者留下“空白”,在阅读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从而充实内容,丰富内涵。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经过深入细致地阅读,方能发现。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章以及标点等去发现“空白”。有效地利用空白展开教学,是教师在阅读文本时的再创造,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钻研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奏,透彻地把握教材可以使教师“轻松上阵”,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有效教学的主曲
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多设置情景,让孩子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营造温馨和谐、清新活跃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将会由机械传授、盲目灌输变为积极地、正确地、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会由被动地接受改为主动地探索、积极地配合、热情地参与,成为真正生动有效的课堂。
1.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感情、点燃激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时,就是在他那充满激情、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中开始的:“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和音乐中,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兴趣盎然。
2.创设自主而创新的学习情境。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中如果学生主动参与越积极,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就越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3.创设合作而互动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是指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大家共同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相互听取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同样,语文教学也只有在师生共同营造的环境中才能更有效。
(三)完善策略――有效教学的强音
1.有效提问。有效的提问要新颖,要具有启发性和包容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通过提问要能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2.有效讲授。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学生自主学 从教学过程来看,有效讲授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地讲解和指导。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从第一段到第二段的过渡,笔者是这样设计的:“来到槐乡,看着美丽的槐花,闻着迷人的香味,感受着孩子们的欢乐,真令人流连忘返哪!假如你们就是槐乡的小主人,你们准备怎样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呀?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会怎么做,怎么说?”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被带入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去。
3.有效作业。教学中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全体,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巧用课文主题:情感的陌生感
教材一发,学生总会迫不及待地翻阅,语文尤其如此。当教者引导阅读时,学生对内容已经熟悉。此刻,课文内容对学生已失却了陌生感的诱惑。而学生自读,多是了解内容、欣赏情节,对主题一般不去关注。我们知道,主题感悟虽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却是听读理解、读写表达的重要凭借。学生不去关注,便可合理运用,在已熟悉的内容中发现陌生的主题,让教材从熟悉走向陌生。如苏教版写花的课文不少,虽内容相似,但主题各异:二年级的《一株紫丁香》,写学生为老师栽紫丁香,期盼花儿为老师做伴、唱歌,表现了他们对老师的爱;三年级的《蒲公英》,写两颗蒲公英种子的不同遭遇,告诉人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花瓣飘香》写孩子为妈妈采花瓣,表现孩子对妈妈的爱;《荷花》写作者在荷池的所见所想,突出了荷花的美;《槐乡五月》通过槐花的描写,展示了槐花给孩子带来的欢乐;四年级的《桂花雨》写桂花香、摇花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爱;《一路花香》写挑水工巧用破水罐浇花的事,告诉人们要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各自的作用;《第一朵杏花》写竺可桢、小男孩与第一朵杏花的事,突出竺可桢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小男孩的信守诺言的品质……
如此联系,发现共性,凸显个性,相关课文阅读时,则可引导在与已学课文的比较中,发现课文的陌生处。如阅读《桂花雨》可先回忆《槐乡五月》描述的画面和画面蕴含的情感,进而引导:《桂花雨》写什么呢?作者为什么写?与《槐乡五月》有什么不同吗?对课文内容学生有所了解,但作者为什么写、与《槐乡五月》有什么不同,学生肯定难以表述。这样,就能以教材的陌生感引发兴趣,唤起注意,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
二、透视语言特质:语言的陌生感
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言语内容使学生容易失去陌生感,一般言语形式也会如此。为此,必须善于发现和利用课文独特的言语方式,即课文的语言特质。语言特质比较隐含,学生难以发现,可在生本与文本的联系中,把握特殊的语言特质;在内容与情感的联系中,展示文本独特的言语形式;在感受与运用的联系中,培养学生相应的读写能力。这样,通过语言特质的透视,便可让文本给学生陌生感。如:花开花艳,多与希望、幸福、喜悦相伴;花谢花落,多与失望、孤苦、辛酸相随,这似乎是约定俗成。而《广玉兰》一文,凋谢了的花儿也让人感受到美好、生机、希望等不尽的旨趣。这样的表达方法,学生是第一次碰到,教者便这样引导:
师: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花儿凋谢,你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失落,因为凋谢了的花儿给人凄凉的感觉。
生:我感到无奈,为什么美丽的花儿凋谢了呢?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可是在作者笔下,凋谢了的广玉兰依然生机盎然,请细心读读这段话,看能发现什么?――(出示: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它已经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生朗读感悟,读后交流。)
生:开了的花美,没开的花美,凋谢的花也美,这就是广玉兰的特殊之处。
生:我总认为,开了的花美,凋谢的花儿肯定不美,可作者这样一写,开和不开的完全可以相媲美。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再读读这段话,你又读出了什么?――(出示: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它长成了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但是花瓣凋谢了。)
(生读后叙谈感受)
生:读了以后让人不开心,因为再美它也凋谢了。
生:这么美的花儿还是凋谢了,读了让人伤感。
师:为什么同一种花,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呢?比较比较,看能不能发现什么?
生:原来“花瓣虽然凋谢了”变成了“但是花瓣凋谢了”,而且变换了位置。前面的句子,让人不去注意凋谢,而去欣赏它的美丽;后面的句子,则让人重点去关注它的凋谢上。
师:你看,作者的叙述多么高明!读读下面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出示)
第一组:
虽然你成绩进步了,但是还比较差。
虽然你成绩还比较差,但是你进步了。
生:第一句强调成绩差,让人心灰意冷;第二句强调人的进步,让人充满信心。
师:真有趣,变化了顺序,表达的情感就不同了。难怪凋谢了的广玉兰在作者笔下那么充满生机,让人喜爱。再读读下面的句子,看能不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出示)
第二组:
诗人望着渐渐下山的太阳,( )地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人望着渐渐下山的太阳,( )地说:“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学生第一句填了“无限惆怅”“垂头丧气”等,第二句填了“摇头晃脑”“无限欣喜”等,并结合句子阐述了原因。)
师:可见,说话写作,内容顺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情感的表达,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
凋谢的花儿写出生机和活力,这样的情感表达学生是初次见识。对此,教者予以了关注:先借助生活,引导自读感悟,体会特殊的情感,即凋谢的花儿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其次是变更句式,引导品味语言,感受特殊的句式:先说花儿已经凋谢了,进而用转折句式,通过对花蕊具体、形象的描写,突出其生机和活力。再则是补充句式,引导拓展运用,学习特殊的表达。这样抓住典型句式引导,能让学生在语言与精神的融合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追求教学创意:教法的陌生感
事实表明,如果教师固化了教学模式,当学生熟悉了老师的套路后,课堂对学生就会因陌生感的缺失失去了诱惑力。可见,必须创新教学设计,追求教学创意,让课堂不断以“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以“意料之外”。如阅读《埃及的金字塔》(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把握了“借助数字,描述事物”的方法,教者一般会安排片段练习,学生自然感到乏味。为不断给学生陌生感,教者让学生阅读片段,读中思考:一学生学习“借助数字,描述事物”的方法写家庭的变化,请好好读读,你觉得片段中的数字好在哪里?为什么?
片段爷爷10岁的时候,一家8口人挤在两间窄小的屋子里,家中除了一个低矮的土灶、一张小方桌、两张用木板铺成的床,两把钉耙、三根扁担,其他几乎一无所有。我10岁时,一家5口人住着3间楼房,我有自己的卧室和书房,书房里藏书有300多册。家中现有4部手机,两台电脑,3台电视机,客厅里则是48寸液晶电视。家中还有两辆自行车、两辆电瓶车,还有一辆小轿车呢!
起先,学生多被表象迷惑,认为数字突出了家庭生活的变化。而经过仔细揣摩,学生明白:虽都反映了家庭变化,但数字列举太多,没有重点,像第1节的“钉耙”“扁担”可用“几样必需的农具”,第2节的“自行车”和“电瓶车”可舍去。可见,运用数字,须精心选择,不面面俱到;须突出重点,凸显情感。接着教者又这样引导:下列片段也写金字塔,你觉得有什么不足?
片段这座金字塔真高!你看,大雁从它身旁擦过,白云从它腰间掠过。倘若登上塔顶,举头可以挨到太阳,伸手可以摘到星星。
学生又轻易上当,他 教者马上引导:片段真没有写出金字塔的高大吗?如果作者根本不知道相关数字,能难为他(她)吗?
这下,学生恍然大悟:描述事物,运用数字只是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如果不知道数字,可采用其他方法。如果不是为了准确说明事物,仅是为了写出事物特点,不用数字也行。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第三篇】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对象纳入到固有的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与顺应。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小学生作为学习语言的主体,只有在反复将文本语言同化、顺应、外化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那么,这样的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呢?语文课上同化、顺应、外化的语言实践活动究竟该怎样设计呢?实践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教材确定不同的语言训练基点与目标,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情境下进行生动有趣的同化,继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活化理解、顺应,最终使文本语言成为自己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图式。实施中,要从“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创新”几个层次实现学生语言图式的构建。下面笔者撷取几位特级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场景加以剖析,以求感受到语言教学的本真规律。
一、活化遣词造句的形式,为“用词”助一把力
例1现场语境
师:先看看“流利”这个词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是说什么的。
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
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读得熟练――还记得这首诗吗?谁能背下来?
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求用上“流利”这个词。
生: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
生: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多么有感情啊!
师:请小朋友观察我在干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老师拿出钢笔在纸上作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大出水)
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大出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用另一支笔很流畅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生:于老师这支笔写字很流利。
生:于老师用一支彩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这是于永正老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造句时,用的一个“绝招”。词语需要理解,而理解有多种方式。照搬词典、以词解词难免囫囵吞枣,实物印证、表演体验往往传形不传神。汉语的意合性、模糊性,往往决定词语的理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清意思,但却能用得恰当。一个词语放到了生活化的现场语境中,才显出它的分寸感、妥帖感。要知道:现场运用是理解的最高水平,能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每当看到这个词语时,那实实在在的情境就会在头脑中再现。说话写作中,对本词的应用就会呼之欲出,信手拈来。因此,语言能力的形成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头脑的理解这一层次或是其他单一的方式,语言图式的掌握需要通过学生在同化、顺应的训练中逐步变得稳固、灵活、自如。
例2复述概括
苏教版六年级《莫泊桑拜师》一文词语丰富,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选编成三组有内在联系的词组:
孜孜不倦 焦急万分 直截了当
一无所获 万般无奈 滔滔不绝
全神贯注 用心揣摩 ……
每组的前两个词语描述的是莫泊桑学习写作的情形,后一个词语是福楼拜如何教导莫泊桑的情形。这三组词语的教学,既包括了词语的认读、理解,也隐含着文本的叙述线索,学生可以凭借这些词语复述作品大意。最后空缺的词语,是需要学生阅读福楼拜第三次教导莫泊桑之后的概括,可以填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等。这个教学片段薛老师以词语为支架,让学生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以降低复述的难度的方式来拓宽词语的广度,体现了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涵后的词语运用表达。这样的词语学习板块,把语言训练和学生的思考、想象、答疑、探究等活动统一起来,使学生在不断地分析、比较、判断、概括、想象等思维活动中,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例3迁移重组
师:(板书:奇怪)什么是“奇怪”?
生:怪怪的,不明白。
师:在课文中找一找,它在哪里?
生:“奇怪的是,祖父也从来没有把鱼提去称一称。”
师:“奇怪”就是不明白,课文中还有三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能找到吗?
生: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师相机板书)
师:(边说边画连接线)卖鱼的人有些怪异,让小作者感到奇怪、疑惑、不明白、想不通。让他疑惑的是哪一件事?
生:让他疑惑的是以前卖鱼的人每天把鱼送来,可是到现在还没送来,却要收钱。
师:后来明白了吗?
生:是大花猫把鱼吃掉了。
师:小作者不奇怪、不疑惑,想通了,也明白了,可我们却想不通,不太明白了。你会说一段话吗?说两层意思:(1)你不明白(用上四个词中的一个);(2)你们买鱼的方式和课文里买鱼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我们平常买鱼是到菜场里去买的,而课文里卖鱼的人却挨家挨户地把鱼挂在屋檐下。
师:地点不同。
生:让我不太明白的是,我们去菜场买鱼时都怕小贩们短斤少两而与小贩斤斤计较,有时还要讨价还价。而这个卖鱼的人,开口说多少钱,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他。
师:付款方式不一样。
生:让我想不通的是,平时我们买鱼都是上午去买的,而他却是清晨三四点钟把鱼送到每家每户的。
师:时间不同。
……
这是特级教师贾志敏《卖鱼的人》的教学片段。这样教词语很新颖,妙在哪里?妙在一箭“三”雕:贾老师用一个“奇怪”,牵出了课文中的三个近义词“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接着让学生到文中找到让小作者奇怪的是什么,疑惑的又是什么,学生明确了文本内涵和语言形式以后,贾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话题。这时,学生要转换角色,联系生活,逐渐将文本语言迁移重组,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贾老师联系课文内容学词语,发现了作者的一条情感线索;运用中学词语,词语活了,化为学生的血肉;联系生活学词语,融汇了掌握词语和心理健康疏导。这种将语言的训练融合于对文本的理解之中,连接吸纳与倾吐两个层次,进行扎扎实实、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就是“语言的同化与顺应”。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有认识、有情感体验、有价值判断、有内化运用,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关注语段表达形式,为“用句段”助一把力
1.依托句式,激活话题,推动积累运用
实例
师:在作者的记忆里,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谁能用“在我的记忆里, ”的句式,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说一句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在我的记忆里,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生: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下雨的日子,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的日子就像过节一样。
生:……
从学习语言的规律来看,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由于小学生词汇的贫乏,认知经验的局限,对于许多精彩的课文及片段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尚不能理解透彻与鉴赏,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运用。通过系统的同化实践,逐步掌握句式的各种结构、节奏,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的活的语言,能够储存到长期记忆中去,再经过大脑的整合,成为有序的记忆组块,一旦用到某些句式的表达方法时,就会涌上笔端,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文质兼美的语言唯有在运用中,才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进而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薛法根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借用课文内容,运用文本中特殊的语言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是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2.立足语段,渗透方法,推动模仿创造
案例1结构段
以《猴子种果树》为例,课文写了三个内容雷同的段落:乌鸦劝猴子改种杏树,喜鹊劝猴子改种桃树,杜鹃劝猴子改种樱桃树。而每个段落在语言表达上都隐藏着相同的结构,这个重点语段的教学,薛法根老师是这样进行的:
板块一:听故事,知“结构”。让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故事的第一个段落,听后让学生相继说出“谁来劝?怎么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从而知道语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
板块二:讲故事,化“结构”。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表达结构,置换“鸟名、叫声、树名、农谚”,练习讲述后两个故事。
板块三:续故事,化“结构”。在讲述故事之后,教师扮演“猴妈妈”的角色,让学生都扮演“小猴子”,师生合作,续演故事:孩子啊,你辛苦了这么多年,怎么一棵果树都没有种成啊?这些鸟儿朋友劝你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既然都有道理,那你为什么还是一无所获呢?如果你以后再种果树,会怎么做呢……
这段教学设计反映出以下一些新的教学观念:
(1)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习课文语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获得课文的语言,能尝试运用或模仿课文语言结构说话,而不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整个课堂设计将理解、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造”为最终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可以有大量时间用来让学生进行读熟课文语言再讲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
(2)新的语言图式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习得”。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说,切实保证了运用“语言结构”练习说话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话语建构实践体验,就能够形成“语言定势”,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说话,还能有效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举一反三编故事。其实质是让学生通过“模仿创造”性的说话练习,在语言实践中同化课文中新的语言图式。因为新的语言图式只能靠学生自己“习得”,而不是靠教师教会的。
案例2中心句
师:课文最后写了这样两句话。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板书: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你能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将“槐花飘香”四个字的意思说具体吗?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时候,连风打着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中午,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生:……(略)
师:是呀,槐花是香的,心中是喜的。五月,还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板书: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
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小子呢……
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朋友临走时……
生:……(略)
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一句话写了这篇课文的意思。发现了吗?这个小节和前面三个小节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一个总结句。
师:开头的话,叫总起句;放在结尾,叫总结句。这样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板书:中心)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如果用这两句话作为开头,你们会写一段话吗?如果换句子,能围绕它写吗?
生:能!
师:(板书:今天是个好日子
)请你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话。
生:(自己练笔)
这是薛法根老师教学《槐乡五月》的片段。薛老师运用课文结尾的总结句,设计了一个围绕中心句说具体的练习,既能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方法。课文学到尾声,教师并没有草草结尾,而是巧借文本,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再一次帮学生搭建了“模仿创造”的平台,让语言训练走向更高层次。书面语中的词语运用经过提炼、加工、润色,准确、不重复,语法结构须完整,条理须清楚。因此,语文课上的“说”和“讲”都不能代替读,更不能代替写。否则,语言没有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较深刻的痕迹,就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步消失。好文章的词汇、句式、表达方法,要靠写来揣摩、领会、学习,要靠背诵来记住,否则到用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用词不当或文理不通的现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第四篇】
一、让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发展
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和亲人一起度过的。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开发家庭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素材,开展教学活动,让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发展。
1.家庭生活从小事做起。课前,我给儿童布置作业,要求儿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通过讨论、交流、调查研究懂得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接人待客礼仪、文明礼貌用语、生活自理技能、生活自救常识、关心长辈言行等。回到家中自觉做到:来客人时,问好、让座……;长辈回家时,打招呼、接包……;早上起床,自己穿衣、叠被、洗脸……;小刀把手划破了,撒上点消炎粉,用纱布简单包扎……;奶奶病了,给奶奶拿药、倒水……。在家庭生活中,儿童只要注意从这些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就会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课堂创设家庭生活情境。“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是教育认知名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儿童家庭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教室里现场模拟表演,参与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同,招待客人的礼仪也不同,只要对客人说话有礼貌,待人热情就好。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很多家庭生活体验的情境,让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自理、自立、懂礼仪,在生活中不断发展自己。
二、让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展
儿童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学校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开发学校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展。
如,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和秋天一起玩》一课,不是简单的照搬教材中所呈现的画面,而是在学校操场百年的家槐树下,利用校园资源,以活动“玩”为教学主线,要求学生玩得有趣,玩得有意义,玩出有创意的作品……。真实的活动情境,激起了儿童高涨的情趣,儿童们有创意地玩,玩得开心,玩出了作品。展示玩的成果时,草地上摆满了学生作品:黄绿的槐树叶制成了手链、项链;两片柳树叶夹在小辫子上成了发卡;毛毛草成了扮演老人胡须的道具;“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成了数树叶游戏的台词;杨树叶做成了金鱼;几个小男孩给老槐树贴上了笑脸;树枝上垂挂着红红绿绿的彩纸条……在一声:“槐树爷爷再见!”的瞬间,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体验在校园中游戏的乐趣,拟人化的槐树在儿童心灵中不再是司空见惯的槐树了,是亲人,不可伤害的。利用校园资源,儿童走出了教室,在校园玩的过程中,发展了自我。
三、让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发展
儿童的视野一天天扩展,必然要走出家庭,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空间活动。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例如让儿童利用星期天随着父母深入到街道、商店、果树园、庄稼地、树林里、小溪边,去观察,去发现,去找秋天。孩子们带回的“秋天”是真实的,体验也是深刻的。有的同学播放家长协助拍摄的家乡秋色风光录像;有的同学展示了用温度计测量的家乡秋天气温变化记录;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家秋天才收获的玉米、大豆、谷子、小豆等作物种子;有的同学带来了枫树叶、松树叶、槐树叶等植物叶子……。全班同学都发现了家乡的秋天,有讲不完的秋天趣事,有问不完的秋天问题。开发社区教学资源,给儿童创设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儿童在社区生活中不断发展。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第五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1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是重要一环,既体现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又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因此,很多教师会在板书设计上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但现在的板书设计理念过于陈旧,形式单一,随意性很强,影响板书设计的效果。教师作为板书的设计者,需要从设计主体、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突破。
一、师生相互协作,共同设计板书
传统的板书设计中,教师一直扮演着板书设计者的角色,学生只能看着教师进行板书设计,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思路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较弱。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板书设计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板书设计,允许学生对板书设计提出不同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协作,一起完成板书设计。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教师边引导学生朗读解析课文,边进行板书的书写。首先,写出了课文的标题“美丽的南沙群岛”,让学生通过题目猜测课文所描写的南沙群岛有什么特点。大部分学生从题目就猜出来了,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美丽”,教师用鲜明的红色标志出了“美丽”两个字。其次,教师逐段分析课文,让学生把每一段所描写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最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到黑板来补充板书,学生写下了“位置――蓝色宝库”“海洋生物――丰富”“海天风景――迷人”等精彩内容,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对课文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清晰梳理文章的思路。通过学生参与板书设计的方式,突破传统的板书设计理念,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看来,师生都可
二、传统现代结合,发挥板书优势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一些教师过度依赖教学设备,减少传统板书的应用,影响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板书的呈现形式上进行创新,注重传统板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应用,整合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让板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庐山的云雾”的视频介绍,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在强烈的视听感官刺激下,让学生获得有关庐山云雾的信息,感受庐山云雾的变幻无常,丰富学生的感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逐段阅读课文,找出关键性的词句,进行总结概括。教师让学生说出每一段的中心意思,一边听学生的答案,一边强调,并进行板书,同时还对应每段的内容播放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的景色总结出恰当的语句,如“山头像绒帽”“半山像玉带”“山谷像大海”“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最后,通过课件展示板书,引导学生回顾课文。通过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突破传统板书的设计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板书的应用,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进行整合应用,实现优势互补,既让传统的板书更加灵活,又最大限度发挥板书的辅助教学功能。
三、变换不同颜色,突显学习重点
小学生对于颜色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传统的板书设计,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白色粉笔进行板书的书写,色调单一,不如多样化的颜色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时,在呈现形式上要不断创新,运用不同的颜色对学习重点进行标记,让板书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在板书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分成两条线,即“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用绿色粉笔板书槐花飘香的季节,“似瑞雪初降(总)、像玉雕的圆球(远看)、像维族姑娘的辫子(近看),用红色粉笔写出真实的感受:美丽诱人。而“孩子的季节”,写出“吃槐花饭、送干槐花、别、戴、装、拿”等关键词,用红粉笔写出了“热情好客、聪明能干、喜爱槐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和主线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确了重点,突显板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