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例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例精彩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第一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以中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课前对所授内容进行周密分析、系统设计的过程。教学设计要体现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思考设计什么方案,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想让学生置身于主体中,提高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就必须找到多种切合实际的教学设计方法。那么,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的设计呢?

一、精心设疑提问

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英语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图表、讨论、甚至上台表演都是课堂必不可少的活跃因子。

二、有趣味性和多样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多选择一些竞争性较强的游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实践中体会到快乐、愉悦,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所提到文化差异这一话题,正是高中生所感兴趣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书籍、影像资料中都有接触,通过提问问题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课文,并激发进一步探讨更多文化差异的兴趣。

三、集中词汇教学,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优势

“心理优势”是心理活动所发挥出来的压倒一切的力量。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树立起“心理优势”,明确奋斗目标,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目前的新目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将所有的生词一览无余,创造了集中教学词汇的前提。对学生进行全面集中的词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并利于学生发现多数单词的拼读规则。在没有进入正式的教材资源之前,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一旦打开单元内容,熟悉的气息会扑面而来,这会触及学生的心理优势,使得学生很容易的形成竞争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甚至创新精神,学生识记单词的能力会提高。因为有了最基础的单词做底座,课堂上学生竞相回答问题的场面不再只是梦想,从而真正的改变“要我学”而为“我愿学”“我乐学”,可以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畏惧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充分发挥优势机体的潜能,树立英语学习的优势心理。

四、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课堂设计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例如,在多媒体教室学习《走遍美国》。和蔼可亲的声音、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的音响效果,栩栩如生的影视画面,可大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其次,有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再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

五、用非言语行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非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的重要补充和强化手段,也是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从非言语行为对简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优化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师使用诸如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实物演示等非言语行为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非言语行为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有意义的刺激。新目标英语教材的设计更适合教师对非言语的使用。身势是无声的语言,与学生的距率,自己服装的搭配、面目的神采等,都可以让学生读出你的要求、喜爱、关心、信任和评价。而手势行为,在教学数字(比如时间日期年龄)、层递关系(第一,第二等)时尤其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手势给学生以暗示、提醒或点拨,避免使得学生尴尬难堪,减轻学生的不良情绪比如压抑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学的高层次就是心灵的交流与和谐,目光语行为可以表示肯定、否定,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亲切中有严肃,容忍中有警告等,把爱心、微笑、激励传递给学生,赢得他们的承认和信任,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心态。非言语行为避免了言语重复的乏味,又可以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并从侧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品质。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第二篇】

万物皆备于我

针对性教学——有效课堂的灵魂

奇妙的旅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角色体验 揣摩词句——《爬天都峰》教学建议

品味自然美景,感受鸟的愉悦——《鸟的天堂》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

善于和智者对话——《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建议

悲恸却充满力量的生命教育——《“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及评析

做大自然永远的朋友——《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野性美在这里绽放——《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与反思

在细节关注中培养习惯——“认识几和第几”教学案例

把握分数的本质——《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计算教学承载着怎样的教育意蕴——《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改造学习方式 享受课堂生活——以“方程的意义”为例

揭示规律背后的数学本质——《表面积最小的拼法》教学案例

联系生活实际 体会数学实用性——《尝试画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评析

感谈英语备课三略

童心·童真·童趣——英语故事情境教学例谈

“扩展阅读”理念下语篇教学——冀教版《学英语》Book 3 Unit 4 Our Friend,Wild Animals教学设计

故事课教学的三重境界——《A Healthy Monster》教学设计

小学校园里的“百家讲坛”

田园藏山水

实施多元制度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江苏经验管窥

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

小学数学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

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

是训练海豚,还是训练猴子

让学语文和教语文都美好起来——沧州市“享受语文——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课题研究成果系列展示之五 与课改共同成长的沧州语文人

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

小学数学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

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

书香漫步 梦想飞扬——石家庄市红星小学阅读特色纪实

为雏鹰插上科技的翅膀——石家庄市红鹰小学航模活动侧记

老师,你是一树繁花

以教材为依托,追求“不隔”的境界——基于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的个案研究

顺藤才能摸到“瓜”

创设彰显理性光彩的数学情境

给数学学习插上“魔力”的翅膀

让学生在追问中从感性走向理性

让要求变需求

愿做一滴幸福的雨点——《山雨》教学设计

让美涤荡心灵——《索溪峪的“野”》教学预案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亲近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品尝劳动的快乐——《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浅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回归生活,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

浅议小学英语作业的创新设计

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创新学习策略的实施要领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以兴趣带动语文教学

让学生快乐识字

兴学风 促发展——邯郸市涉县龙北小学教研专访

成功不必在我

只待山花烂漫——变革传统的教研方式,构建教研联动体系,促进城乡教研共进发展

赏一路风景,绘一幅蓝图——河北省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现场授课观感

语言情感的多元感悟——“多元解读”研究(4)

耕耘备课,收获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第三篇】

一、课堂导入要有智慧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好坏。它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入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何谓“导入”?“导”就是教师引导回忆一些与课文有自然联系的人或事,其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入”就是导入新课,过渡自然。

课堂导入的智慧多种多样,如利用兴趣导入,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利用教材和教学本身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执教《人有四个宝》一文时,一位老师这样导入:“你们愿意做聪明的孩子吗?”“每个人都有四个宝,如果你学会这四个宝,你就会变得聪明起来,那么,这四件宝是什么呢?”这位老师运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课题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围绕文章标题导入,如《梦想的力量》一文,引导学生把握两个问题:梦想是什么?梦想是如何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领略课文的精妙构思;利用讲故事导入,学生更易集中注意力。小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在上课之前,老师如果说“让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学生瞬间就会安静下来,眼神里流露出渴望的眼神,专心致志地听讲,老师就可抓住这个有力时机,在学生集中精力听故事的同时,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导入新课。只要开动脑筋,就能开一个凤头。

二、对文本解读要有智慧

对文本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由于个人阅历和知识水平不同,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不同,只有深入挖掘文本,才能为精彩课堂做好准备。

比如教学《风筝》,要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童年”这一主题意义,仅靠这一文本是不够的。不仅要选取与学生现有的生活世界相适合的“童年文本”,而且要选取同一时代不同现实世界(如不同国家)不同人的“童年文本”,还要选取不同时代同一年龄段人的“童年文本”。而且这些“童年文本”大多应能构成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美的文学作品,也要引用其他形式的材料,进行理性上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导读。同时,“童年文本”的质性不仅来自于成长中的自我心灵,而且来自于对自然艺术和社会人生的探索,文本的材料完全可以是“文学”的,也可以是“美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教育学”的,等等。我们要多种视界融合的材料,通过材料“质性”地选择融合,使这一主题显得丰富完满,使阅读意义的产生有丰富的背景。学生亲历阅读即可,我们不必太多地讲解,事实已经证明讲解并没有让学生获得精神意义的生长。

三、教学设计要有智慧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在导入时,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出示了抗美援朝的录像和解说,播放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歌》,本以为学生会在设置的情景中走进文本,反复指导学生朗读,设计的问题自以为很巧妙,看似很到位,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学生看似动情地读书声好像缺点什么,始终不能入情入境。

其实,学生的朗读中缺少的是感情,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感动,因为学生缺乏对抗美援朝的深入了解,无法理解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那种“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厚情意。

这让我对预设有新的认识。

(一)任何1篇课文教学的设计,立足点是学生的心灵,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与文本中情感的差异。

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教材中情感的差异,寻求感情上的共鸣,如教学《再见了,亲人》,在课前应搜集大量的抗美援朝的资料,通过影片、文字,创设深入体会情感的条件。在设计教案时,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预习时的产生的需求信息,如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想了解什么,这样学生才能把对抗美援朝的感情融入到课文的情感中。

(二)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朗读”不应成为教师浮于表面的技巧指导,而应成为感悟语言的一种方法。要将读和思结合起来,思考越深刻,情感体会就越深刻,因此,预设时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启发性、兴趣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如此,教学亦如此,只有教师的情绪才能点燃课堂的情绪,只有教师的激情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

因此,智慧的教学设计要牢牢把握一点,要抓住课堂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内容的选择和环节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

四、课堂教学要有智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头脑是一个等待被点燃的火把,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头脑,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智慧才能捕捉住课堂教学灵感的火花。

尤其是当课堂预设和生成不吻合时,更需课堂智慧。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的没有激情的行程。”当课堂上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突发情况时,教师需要敏锐地洞察,灵活机智地应对,这样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注意宫殿这个词,想一想这个房子的主人是谁?”有的学生说是皇帝,有的说是皇太后,还有的说是上帝和教皇。伴随着一个个的回答,同学们不时哄堂大笑。其实,要想避免不必要的“笑场”很容易,只要课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开展以“圆明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就能丰富拓展课堂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另外,当学生说出上帝、教皇等答案时,只要老师展现足够的教育智慧和课堂艺术,迅速“救场”,就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

只要教师善于利用教育机智,捕捉点拨的最佳时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就会极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第四篇】

关键词:三维目标;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改提出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认同,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遭遇了诸多尴尬。例如,有些教师错将三维目标当作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既空又大,无法落实。又如,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顾此失彼、无法统筹驾驭等。2016年6月,笔者在一所小学随堂听了一节语文课,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执教的赛老师将三维目标有效地落在了实处,值得我们学习。上课后,赛老师首先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学。本节课是《梦想的力量》第二课时的教学,学案的设计包括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和“总结归纳”四个部分。“自研自探”既写明了学习的内容,也对如何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按照学法指导开始了独立学习,之后是合作探究学习,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展示提升与质疑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课堂教学更多地体现出了生成性的特点。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对其割裂,笔者也无意将三维目标进行肢解,但为了表述上的清晰,本文将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本节课逐一进行分析。

一、课堂教学有效地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识和技能”是指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属于知识目标,即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梦想的力量》的教学设计来看,赛老师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多音词和词语等。如给多音词注音并组词是这样设计的:汉字分身术:挣()();转()();又如对近义词“坚强、坚定”的练习是通过选择填空进行的:1.他的声音很小,但很(),“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2.那种疼痛常人难以忍受,但他很(),咬紧嘴唇一声不吭。赛老师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不仅认识了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汉字,掌握词语的基本用法,从而达到了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效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课堂教学注重实践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钟启泉教授认为,第二维目标“过程和方法”中的“过程”是指对话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笔者认为,“过程和方法”目标,实际上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倡导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构建“对话环境与交往体验”的课堂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并获得“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赛老师的课堂教学来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她非常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实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展示提升和质疑环节有这样一个情景让笔者印象深刻:A同学发言:“文中让我出乎意料的句子是:瑞恩还小,他不知道2000元是个多么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这说明他是一个勇敢、勤劳的孩子。”B同学补充说:“我觉得瑞恩不仅勇敢,勤劳,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让非洲的孩子喝上干净的水,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他很快地答应了。”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这说明学生融入了课堂教学的情景中,全身心地参与到了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建构起了对话教学的情景,有效实践了对话与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着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导学案“自研自探”部分的学法指导三中,赛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从瑞恩的身上得到了哪些收获?”这个问题是让大家先自学然后再交流讨论。C同学:“课文中写道:‘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从这件事上,我觉得瑞恩不怕脏、不怕累。”赛老师:哦,不怕脏、不怕累。瑞恩为什么要干两个多小时的活呢?D同学:“为了攒够70元钱。”赛老师:“为什么要攒够70元钱呢?”D同学:“打一口井。”E同学:“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赛老师:“瑞恩做了这么多事,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非洲的孩子喝上干净的水。那你们觉得瑞恩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从瑞恩的身上,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在赛老师的引导下,他们逐渐从瑞恩的故事联系到自身,且延伸到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将瑞恩与自己作比较,以此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这不但是课程的目标,更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育的本质。在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能是广大教师最为“束手无策”的目标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许多教师即使考虑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任务,也往往是狗尾续貂,生拉硬扯,打补丁贴膏药,没有那种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在赛老师的课堂上,她完美地跨越了这道鸿沟,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参考文献:

[1]刘文婷,杜建群。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关系阐释[J].教学与管理,2016(4).

[2]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类“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2).[3]郭元祥。教师的二十项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杨九俊。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解与落实[J].教育研究,2008(9).

[5]姚林群,郭元祥。新课程三维目标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1(5).

[6]朱彩兰,李艺。基于双重属性的“过程与方法”解读及三维目标描述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

22 673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