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专业(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专业(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第一篇】
依据新课标要求为指南,以人教社(20__版)教材为依据,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落实该学科的教学常规,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有深度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达到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地理知识,达到让学生自觉形成地理思想,培养学生浓厚的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年学生学地理的能力总体上讲,层次差别不是太大,每班的大部分学生在七年级时地理掌握的都不算很好,有少部分的学生稍差些,在知识点的掌握和分析问题能力上,有三个班较好,一个班其次,两个班较差一些,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要有改进,加大转差力度,尽量缩小层次差,使各班都至少有25%的优生,70%的合格。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德育目标: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增强对祖国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理解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3.进一步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地区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地区发展潜力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学会运用这些科学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4.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5.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欣赏地理环境中的和谐美,进一步增加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体会人地关系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2、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难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一)。
(3)做到精讲精练,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编练、重基础,提倡微型题训练,讲练结合,巩固与提高并进。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每次检测后,要切实做好质量分析总结,注重查找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二)学困生意见。
1、首先要摸清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补救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增强信心,教给学习方法。
2、在班内可以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让后进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3、让后进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当众在班上表扬该同学或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进步。
4、在平时应多加强对学困生的检查督导。
想,努力彻底地改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使本班学困生转化率达到90%。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第二篇】
二、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探究:
我们知道,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后,平面内的点都可以用坐标来表示,为此,要确定区域内一些地点的位置,就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思考:
以什么位置为原点?如何确定x轴、y轴?选取怎样的比例尺?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
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格相当于实际的100米).
点(150,200)就是小刚家的位置.
画出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并标明它们的坐标.
归纳:
注意:
(1)通常选择比较有名的地点,或者较居中的位置为坐标原点;。
(2)坐标轴的方向通常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正东为横轴的正方向;。
(3)要标明比例尺或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下图是小红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请你指出学校各地点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
怎样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第三篇】
全球的气压带不管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还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很难形成降水,多为晴朗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而在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多雨区,如赤道地区,全年处在低气压控制下,终年多雨。
02风带。
全球的风带包括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而对降水影响较大的是西风带和信风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把海洋水汽带到大陆形成降水。
根据风带与大陆的关系,又可以分为迎风岸和背风岸。迎风岸常常受到风带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干燥,降水较少。
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西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信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信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则与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03季风。
在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的性质不同,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同。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干燥的,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如东亚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雨季,在东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旱季。
04气旋、锋面。
特殊的大气运动也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因素,在气旋控制下,盛行的是旋转上升气流,往往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
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在锋面附近暖空气上升也会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降水。在副极地也会因为东风和西风相汇而形成极锋,形成锋面雨。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月份在南部沿海形成暖锋降水,6、7月份在长江流域形成准静止锋降水,7、8月份在华北、东北形成冷锋降水。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第四篇】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陆地上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述了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运动、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运动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一、引言部分:
本节教材的引言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了陆地水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及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这部分应讲清水资源的概念、陆地水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从水资源的概念自然过渡到陆地水体类型。
我采用了“目标题目化导学”方式,用投影显示有关题目,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二、陆地水体类型
教材首先介绍了陆地水的概念。然后从陆地水的来源入手,简要说明了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各种水体的静态储水量和动态储水量两方面,着重分析了各种水体特点及其对人类开采利用的价值。
讲“陆地水体类型”时,首先从陆地水体的空间分布,讲明陆地水体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又分为哪几种水体。然后从空间补给而言,明确陆地水的补给来源,以及陆地各种水体的形成。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难度不大,我设计了几道题目投影出来,让学生自学,在书中找答案。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多,这样处理可以节约时间。
然后从人类利用水资源的角度,从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两方面分析。说明动态水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并着重指出,对动态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污染、不破坏和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为前提,否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在讲述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时,强调了两个数据,即陆地水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陆地水资源的%,使学生认识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因此,这部分教材实际上是讲述陆地水的补给,其中重点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与陆地其他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讲授“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时,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河流径流与降雨量关系图”和“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关系图”,使学生明确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示意图”,知道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再以长江与洞庭湖湖泊为例说明湖水与河水之间的互补关系。
三、水循环及意义
本节教材的最后部分,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对前面所述的海洋水和陆地水等有关内容的总结。
在讲解“水循环”时,我先播放“水循环”的课件,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完整地叙述水循环运动的全过程及其主要环节,并要求学生自己绘出示意图(一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同学画在本子上)。课文中重点介绍了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循环,对海洋循环只是稍带提及,教师可适当加以补充,使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全过程。然后总结“水循环”的意义。最后(如有时间),我打算谈谈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好的和不好的各举一例(如修水库和围海造田)。
四、作业布置
根据教材76页的“活动”,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可以作为课堂练习或家庭作业(视时间而定)。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第五篇】
从结构层面上看,本节是在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元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物质,同时为选修四学习氯碱工业作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知识层面上看,本节通过教材上实验、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重点学习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单质、确认海带中存在碘元素及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从能力层面上看,本节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点,有利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室进行试管实验的简便易行与实际生产中会遇到很多复杂问题之间的差距,提高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法设计上,我采用“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教学方式。一个中心指以学生活动解决问题为中心,两个主线指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高视角、低起点,加强直观教学,采用设问、类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联想、迁移,改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向追求多元化学习目标、重视过程的理解和体会的方向转变。
2.学情和学法分析。
学生已具有物质分离、碘单质与淀粉间的相互检验、卤素间的置换等知识。思维具有广阔性,富有想象力,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却不知实际问题的处理远比书本知识复杂;他们特别想知道丰富的海水资源包含哪些及如何提取它们为人类服务;而通过阅读课内外资料,将教材上的内容设计为流程图等可以获得。
3.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分析,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我提出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顺利连接蒸馏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绘制从海水中提溴的流程图,并能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表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水中提取镁的探讨和学习,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对自然的关注意识和参与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从教学内容来看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将物质分离,氧化还原,金属冶炼等知识应用到物质提取中。但如何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角度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便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
5.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情入境导入新课。
本阶段的设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课前预习内容: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搜集海洋中蕴含资源和能源的相关信息,用图片、文字、数据等加以说明,交由三组整理,准备汇报。这样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整理,学生触动很大,发现海洋不再是他们眼中那个似乎很了解的海洋,而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有极大的开发前景,提升了对本节课学习的渴望程度。
上课伊始,三组同学边播放图片,边讲解海洋中存在的水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及空间资源等,作业完成质量之高是超出我想象的。这时再让学生列举海洋资源存在哪些?并告知本节课中重点学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便顺利引出本节课主题。
第二个阶段:推陈出新讲授新课。
将海水资源简单归类为海水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和其他资源三个方面,并提出每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学习任务,可以更好的有的放矢。
探究一: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我以“海水水量如此之大,为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却频频叫“渴”,国家因何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淡化的必要性及海水淡化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等形式迅速寻找答案。蒸馏操作在必修一有所涉及,所以要求学生描述蒸馏操作所需仪器、注意事项,并安装蒸馏装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蒸馏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至于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及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了解性内容,我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呈现,配以简单讲解。
探究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氯化钠提取及应用。
对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已在九年级及必修一有所接触,因此我通过展示盐场的图片将教学重点放在思考氯化钠的工业提取过程上,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在他们的头脑中种下了种子,并迅速的成长。他们冷静下来,开始理性的思考问题。设疑氯化钠除食用外,又是如何用于钠、漂白粉等化工产品生产的?并告知选修四还会继续学习利用食盐生产烧碱、纯碱、氯气等。学生在复习元素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提升了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三: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确认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
海带中富含碘元素,经常食用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是学生熟知的,但一盘清新的凉拌海带丝依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示海带中的碘元素以负一价的碘离子形式存在,要求学生在不阅读教材的前提下,思考如何确认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编写流程图。几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设计的原理、步骤等。从整体上看,他们基本上都考虑了获得碘离子溶液,转化为碘单质、加淀粉检验的思路。我充分肯定他们设计中的合理及创新成分,然后他们阅读教材上的实验栏目,比较与自己设计的不同,分析其所用试剂的原因。这样学生深入理解了获取碘离子的方法及选择双氧水做氧化剂的绿色化学理念。既提高了获取信息能力,又使他们认识了自己思维的漏洞,并加以注意。学生在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解释结论、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至于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留给优生课下继续探究。
探究四: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提取溴单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工业提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海洋元素”溴提取我采取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卡片内容,独立完成流程图的编写并用有关方程式表示的方式。在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思想再一次得到触动,体会到工业生产与书本知识的联系性、差异性、复杂性。
探究五:海水其他资源的利用及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通过阅读学生搜集的资料及教材最后一段内容,学生了解海水中还存在大量其它资源,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通过阅读科学视野——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交流自己的理解与体会,使学生理解化学在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知识迁移学以致用。
本阶段的设置是对已学知识的应用巩固。比如教材习题中工业上提取镁的问题,依据工业冶炼镁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然而引导学生思考各步操作的目的、意义及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选择氢氧化钙做沉淀剂,通过不同类型的课堂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拓展延伸。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第四个阶段布置作业深化理念。
作业一:将教材93页3、4题写在作业本上,作业二:写一句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警示语或搜集一种海水资源利用情况,作业三:调研天津海水资源开发现状并作简单评述。学困生做作业一,学有余力的同学做作业一和二,学优生做作业一和三。这样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损害子孙的利益,做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6.教学反思。
各个栏目,突出程序性知识,淡化陈述性知识,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能力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后我和学生达到了双赢。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第六篇】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第七篇】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多媒体课件
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高中地理备课组教学设计【第八篇】
在新课标中,对《城市化》的第一个小知识点“城市化”有如下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学习四个内容,根据上面课标的要求,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对城市化有理性的概念及特点的认识,还要求学生在感性上去感知城市化。同时,课标说明了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片对比及学生参与活动来让学生对城市化形成更深的认识。
本次课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二是衡量城市化的标志;三是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四是城市化的影响。重点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城市化的特点;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难点是城市化特点的概括。对于“城市化的影响”这一内容,只要求简单了解。
“城市化”研究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粗浅的、片面的,本节教学将以图片、讲解及分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理性、深入地了解城市化相关问题。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城市化。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主要以讲解+小组讨论为主。
过程与方法:
1、展示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认识城市。2、展示课本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化的定义。3、以城市化的概念入手,讲解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4、小组讨论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5、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城市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讲解法、演示法、小组讨论实验法
先引导学生看图例,并提出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等级及数量上有哪些变化?”,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思考,在此期间,将我国城市等级分类标准补充到板书上,最后请一位学生进行回答,并对其回答进行判断和补充。4、由上面的环节归纳出城市化的概念。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d、城市数量增加
7、由上面的题目二,提出“我国最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与城市化的关系”这一问题,并进行解释,解释时说明这只代表老师个人观点。
8、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推动向农民工等农村人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别分析使农业人口离开农村的原因有哪些,吸引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原因有哪些,并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分析。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并不断进行解释、补充。
展示课本上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示意图》,以比较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推动城市化的动力进行学习。
9、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10、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下一篇:二年级语文老师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