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优推14篇】
教学设计围绕基础英语知识,注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结合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语言应用能力发展。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值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时节,学生乐于亲近大自然,引导学生在欣赏春天、享受春天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培养听障学生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及表达语言的能力。
学生分析:
听障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健听孩子,对同一件事,听障学生多侧重于用连贯的词来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健听孩子低很多,而且往往浮于表面,语言直白,缺乏相应的联想、形象化的语言,所以,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将春天的变化、自己的感受,能流畅地表述,形成1篇完整的文章。
在习作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照相机留下春天的足迹。在课堂上,回顾学过的与春天有关的诗、文,边背诵这些诗文,边与学生分享春的美丽与作者的感情及写法;再与学生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照片,引导学生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最后,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有条理地描绘春天。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笔下的春天,体会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感情。
1、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与春相关的诗文。
(学生熟知的诗文有《春》(朱自清)、《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村居》、《春夜洛城闻笛》《春夜喜雨》、《春日》、《春望》、《忆江南》、《钱塘湖春行》等)。
2、教师与学生重点分享《春》、《钱塘湖春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师生分享《钱塘湖春行》。
a.师生齐备这首诗。
b.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c.学生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春景,你最喜欢哪个?(抓住中间两联体会)。
d.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喜爱)。
(2)师生分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a. 师生齐备这首诗。
b.学生说说哪些诗句体现了题目中的早春?
c.三四句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用了什么方法?
(3)师生分享《春》。
a.学生说说朱自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还有人们的活动)。
b.你印象最深地是哪种景?(学生自由说说)。
c.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很寻常的景物在朱自清的笔下展现了非同寻常的诗意美,抓住景物的特点,使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表达了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欣赏春之美,寻找身边春的足迹。
1、全班16个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展示自己最美的10张照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代表讲述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学生有条理的说说春天的足迹。(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用规范、形象的语言。)。
3、学生在纸上列出自己的作文提纲。
4、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借鉴诗文中的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春天的变化与美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学生完成习作。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2
课型:
造型设计。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的进行画面组织。
教学难点:
纹样的创造发现和组合。
教具准备:
大白纸、水粉颜料、不同树叶、图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边听轻音乐)。
二、导入: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2、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粘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的表述自己手上得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可以引出纹理以外,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
要求:
1、团结合作。
2、注意卫生。
3、比比哪一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五、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六、配乐展示教师制作的各种美丽的印纹,请同学们整理卫生,结束本课。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3
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课开始,播放了两个视频,第一个视频可以起到复习sectiona部分的作用,第二个视频是我找本班两个学生录制的,是为了导入本节课的话题,由家规到校规,过渡很自然。而且通过视频,特别是本班学生的视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课堂的距离。
二、听说输入,读写输出。
在英语学习中,先输入后输出,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本课我主要设置了听说(groupwork调查相同的家规和pairwork了解同伴的家规)、读(赵培的信)、写(给父母写信等)四个任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在学生听之前,我要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为听做了一个铺垫。学生听后我有安排学生调查相同的家规、了解同班的家规,这既是听的输出,又是后面读的铺垫。在调查时,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一下相同的家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很好的训练了学生口语能力。在读这一环节,学生读赵培的.一封信,获取信息,知道他有什么家规,然后唤起学生关心父母,为他们好也为他们制定规则,这一环节是读的拓展,是输出。
三、拓展迁移,提升能力。
要学生给父母制定规则和写封信给父母,就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如果学生对此任务能够完成的话,就证明学生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本课内容。此外,我还教会学生会制定一些简单的图书室或实验室的规则,这是本节课的教学上一个迁移,真正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教学环境: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视频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资源:flash视频,听力录音。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作文《人物外貌描写》这一课题时,我想通过听、看、说、写、读、评、总结“七步曲”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人物外貌描写方法,使学生能够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外貌描写。
2、完成外貌描写片段作文。
教学过程。
一、听。(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你们知道,短文中描写的是谁吗?生:我们的音乐老师。
师:你们怎么知道她是我们的音乐老师?
生:从外貌特征??
书)。
二、看。(观察、讨论,分析课题。)。
想一想: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他们的外貌特征?
议一议: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跟同桌议一议,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互相学习。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教师参与,和学生一起活动。
三、说。(交流、表达,说明课题。)。
我们看了、想了、又互相讨论了图上的人物,现在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人物的外貌特征。
图1:(一个惹人喜爱的小男孩。)。
图2:(一位朝气勃勃的青年。)。
图3:(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先单独说,再分组说。最后,学生讨论,老师补充。还可以评比谁说得最好。
四、写。(练习、实践,展开课题。)。
大家说得很好,我们每个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错。现在,拿出笔来,在这几幅图中任选一幅,写1篇外貌描写片段,也可以写自己的同学或亲人(如爸爸、妈妈等)。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五、读。(检查、修改,研究课题。)。
我已经检查了我们同学写的作文,很多同学写得很棒,但还要修改,每个同学将自己写的作文反复读几遍。
自读自悟;互读互改。
感悟:句子通不通。用词当不当。条理清不清。
思考: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不足?如何修改。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边读边改,边改边读。
六、评。(欣赏、批评,深化课题。)。
现在,我们从每个小组挑选一两篇作文,同学们来评议。
1、学生自读作文。要读得生动,有感情。
2、同学们评议。说出哪方面写的好,哪地方写的不好,好的大家学习,不好的应如何帮助他。
老师小结。表扬写得好的,鼓励还需努力的,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总结。(归纳、总结,升华课题。)。
写人其实并不难,只要记住抓特点。
外貌描写是关键,高矮胖瘦能看见。
五官仪表很重要,眼睛传神最可靠。
行动衣着和语言,写人样样是重点。心理活动表思想,灵魂靠它指方向。请你记住这些话,写好作文人人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5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幅画。
2、学会7个生字,把握诗中出现的反义词。
3、会正确地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并默写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挂图。
准备:
图画若干,课文挂图,生字卡片、田字格。
出示若干画,有大有小,有黑白有彩色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画,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先来研究这个画字。请你数一数,这个字共有几画啊?你是怎么来记住它的?那好,让我们一起在田字格里把这个字来写一个。
谁来带大家读这个字。我们已经给他找了好几个朋友,你还能来说说有关画的词语吗?
研究了这个字,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来欣赏一幅画好吗?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写上山绿色水。
没有听到声音,那么古代有个诗人,就把没有听到声音用两个字就概括出来了无声,这样连起来就成了两句诗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我们刚才讨论了那么多,他就用了这么两句话表达出来了,你觉得他写得好吗?
讨论:语言很简洁,用了反义词。
那么在这两句诗里,有好几个字我们没有学过写过,你是怎么来记住他们的?
教学生字:远色近无声。
谁能连起来再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味道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那个画家画好这幅画后呢,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他又提笔添上了一些。你看到了什么?
那在这幅画里呢?春天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地开放着,小鸟看到人走过来了,一点也不害怕。所以诗人说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在这里,教师一边引导说,一边板书:春去花还开着,人来鸟不怕。改成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两句话,谁来带大家读好这两句话。
这样,四句连起来,就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画,谁能连起来读一读。
我们各请三大组一个代表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你可以提意见也可以补充。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幅有有有有的画。我们还可以说,这是一幅的画,还可以说,这幅画真啊!句式说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6
2、学生写作训练。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校有没有规章制度呢?(有)那么你会写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规章制度的写法。
二、训练步骤:
1、首先让学生比较规章制度与调查报告的定义。
规:在一定范围内制度的,对人们的行为准则和办事规程作出规定的法规性和约束力的文件。
调:对某一项工作、事情、方面的问题、经验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写的报告。
2、比较规章制度与调查报告的特点:
(1)效用的规范性。
规章(2)制定的严肃性。
制度(3)内容的周密性。
(4)表达的明晰性。
调查(1)对针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
报告(2)尊重客观实际用事实说话是调查报告的重要原则。
(3)抓住典型,揭露事物本质是调查报告的关键。
三、写作指导:
1、根据学校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写法进行仿写。
2、拟写1篇班级文明公约。
3、根据学校搞的调查报告,拟写一份调查报告。
四、写作训练。
1.第一二小组写1篇《99中专班的规章制度》采用条文式,第三、四小组写1篇有关学习英语数学方面的调查报告,然后各组抽一学生的习作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五、小结。
六、作业布置:
写1篇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7
授课班级:九一三授课教师:李殿勋。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要具体、简要、可行、可测: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自学指导。
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明确自学的时间:
1.学会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意思填词语:
3.了解作者。
4.怡情傅彩。
(三)自学自测。
学生看书、看例题、做测试题,教师巡视。(教师出示问答题或测试题让学生检测自学情况)。
测试题:
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
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
3、读书与经验互补。
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思考。
2、读书的不同方法。
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
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四)互动展评。
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点评:(建议教师预设)。
1、听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谈读书的?
2、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请拿起笔来,把你喜欢的语句勾画出来,大声的读一读。
(五)归纳总结。
引导归纳,回扣目标:
1.根据作者来谈读书,谈谈学生的读书方法。
2.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培根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3.归纳这篇文章的名言警句。
(六)当堂训练。
分必做题、选做题或思考题。必做题完不成的开小灶,巡视学困生,当堂批改学困生作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做到“堂堂清”。
必做题:、探究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1)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2)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3)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4)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选做题:
1、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
(1)语言精辟,表意透彻、富有智慧,用词简明、含义深刻。
(2)行文灵活,笔法生动,大量运用排比。
思考题:
2、你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板书设计:
目的。
谈读书方法对比论证。
培根比喻论证。
教学反思: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抓住文本重点,这篇课文很有思想价值,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愿意读书的人不多,能够读书的人也基本上是被逼的,因此,我把体会文中有关读书名言的句子作为重点之一,让他们通过这一环节,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课前补充的一些读书名言也是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因为这是1篇议论文,文体知识也应该是一个重点,我侧重于论证方法的教学。
李殿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8
知识目标:
1.学会本文典型的文言实词。
2.了解一词多义现象。
能力目标:
1.会自主探究学习,理解本文内容。
2.锻炼学习搜集资料及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
认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猾,对于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坚决斗争去夺取胜利。
教学重点:
深切感受故事情节,揣摩语言,分析形象,领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多角度地阐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昔日的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和关爱”,险些丧命于中山狼之口,但幸亏有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有一位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那么这位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的身上汲取了教训,没有让自己的爱心泛滥,抑或是又重蹈旧辙了呢?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狼》这篇课文。
(教师板书:狼 蒲松龄)。
二.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简单介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19岁中功名,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4年后便死去,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深刻的认识。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是在他40岁左右历时30多年完成的著作。“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三.初读课文。
1. 学生听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字音和字形以及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和节奏。
2. 译读课文:结合课文下方的注释,疏通文意,注意圈点勾画重要的字词和语句。(教师适时点拨归纳)。
3. 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运用恰当的动词补全下面的空白处。
屠户_遇_狼_惧_狼_御_狼_杀_狼。
四.课文分析(结合故事的四个情节来分析文章)。
1.遇狼: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 四大要素。
时间:晚归。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
事件: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惧狼:请思考屠户为什么会惧怕狼?这样写合适吗?
明确:狼是阴险凶残的动物,只身一人晚归的屠户必然会惧怕狼的攻击。作者这样安排是合乎情理的一种手法。
3. 御狼:在贪婪凶狠的狼面前,屠户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呢?
明确:投以骨,复投之,弛担持刀等。
4. 杀狼:最终,屠户是如何杀死了对自己虎视眈眈,阴险狡诈的狼?
明确: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5. 结合你所学习的知识试分析狼的特性和屠户的特征。
狼的特性: 凶狠 贪婪 阴险 狡诈。
屠户的特征: 忍让 反抗 机智 勇敢 细心。
五.合作探究。
明确: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及恶势力。(简单介绍作者所在的社会状况,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的腐朽等。)。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狼
蒲松龄。
狼: 凶狠 贪婪 阴险 狡诈。
屠户:忍让 反抗 机智 勇敢 细心。
杨雪。
[《狼》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9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仔细想想,讲的都是哪些故事。(课件)那你们知道他们都属于什么故事吗?(神话故事)。
2.师:是啊,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一些呢?(生答)。
3.师:今天我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课件),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一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谁来读读课题?(生读)。咱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
4.师:看,大家都等不及了吧,还等什么了,快快打开课文第71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神话故事,读的时候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读)。
二、出示词语,赛读词语,认知生字。
师:刚才大家读的可真投入,我这儿有一些文中的词,谁来挑战一下。(课件,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检查自读效果。
1.师:看,这些词语再困难,同样被我们的同学克服了,我们又把这些词语送回家,你们又能挑战好这一关吗?谁愿意把故事读给大家听?这么多人都想读,那我就请五位同学来分读这个故事吧,一人读一个自然段。(生读)。
2、评价。看来有些同学的朗读水平还不错,希望你再接再厉;有些同学可就要加油啦!
四、教师范读。
我也来读读这个神话故事吧!请听老师读课文。(读得好,请送掌声鼓励,如有不如意之处,请指正。)。
五、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的哪句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用”__“划出来读一读。学生读后交流。
2、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3、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六、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
4、齐读课文第一段。
6、指导理解朗读第二自然段。
七、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了,可我们的盘古一刻也没有停歇,他还在干什么呢?谁来读一读?(生读)。
2.师:盘古正在用自己的身躯支撑天地,他究竟是怎样支撑的,谁来读?(多人读)。
3.师:那让我们也来当当小盘古,将天地分开吧,谁来表演一下?盘古是怎样支撑天地的(生示范)。
4.师:你为什么这么用劲啊?(生答)那就请你站在这里支撑一会儿天地,咱们其他的同学在你的保护下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生读)。
八、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师:(问演示学生)你累吗?(生答)。
3.师:是啊,盘古是一位极富有责任心而又了不起的巨人,他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哪些变化呢,自己读一读.
4.师: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件)。
5、师:文中的省略号为我们创造了无限的遐想,盘古的身体还为我们创造了哪些美丽的世界?开动脑筋,请大家接着说一说.(课件)。
6、师:这就是我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他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九、拓展。
盘古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传颂,所以,今天的轻松作业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课件:我会复述)老师先总结写作顺序,再作一下复述要求。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混沌一片。
开天辟地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顶天立地。
献出所有。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10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开始学习第六单元。
师: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
师:嗯,老师也同意。(出示p106页条形统计图)这是老师绘制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学生回答)。
不能。
二、自主学习。
1、这种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这就是已经绘制好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
2、学生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三、交流展示。
学生汇报。
四、启发点拨。
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就是百分之百;用5个扇形分别表示喜欢5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其中橙色的扇形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同学们,那绿色扇形、蓝色扇形、黄色扇形、红色扇形分别表示什么呢?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
生1:绿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2:蓝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跳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3:黄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4:红色的扇形表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师: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呢?
五、过关提升.
1.第一关。
师:哦,你是这样找到的,同学们也是这样找到的吗?很好,看了这个扇形统计图,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每100g牛奶里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师:那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250克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了。
师:那好吧,现在请大家独立完成这道题。
2、第二关。
3、第三关。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11
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抓好初三英语复习工作。密切关注中考动态,联系学生实际,通过教材梳理,专项和综合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和答题技巧,以适应新的中考形式和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从初一入学时就能看出有很多学生都接处过英语,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试卷分析来看,我校九年级学生在阅读、写作和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离中考和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重难点分析。
1按不同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指导思想:通过不同题型的专项训练,熟悉各题型的命题特点,解题思路和方法夯实“常考点”,突破“失分点”,研讨“新考点”。
2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贯穿在初三英语教学的始终。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积累学生考试的经验。教师要细致分析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现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法上要帮助学生克服在解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累解题经验,以良好的心态确保该得到的分不丢失。要求教师根据各自班级常见的知识层面上的“失分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在梳理知识网络的过程中,突出易错、易混内容。薄弱环节,重点突破。教师分析近三年中考试卷,对中考趋势进行合理预测。
3考前10天,再次细化复习迎考计划,精编精讲试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指导学生复习迎考的方法,调整学生的生物钟,确保他们以最佳状态参加中考考试。
四复习措施。
1)吃透考纲要求,抓住复习重点。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上课效率。
(3)整合课本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4)温习兼顾知新,克服复习倦怠。
(5)重视能力培养,加强方法指导。
(6)认真编制练习,批改评讲到位。
(7)关注学生心理,积累临场经验。
(8)分析学生情况,实施分层教学。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1、初步懂得什么是读后感,了解多写读后感的好处,增强学生写作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2、通过学习例文,初步掌握读后感写作的方法。
3、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抓住书中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复习导入,引出读后感。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过渡语:如果我们经常把读书的感想完整、详细地写下来,是一种很好的练笔方式,对于提高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二、范文引路,明确读后感的结构。
1、打开课文130页。读一读提示的内容,问:
(a什么是读后感?b如何写读后感?)。
(板书: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2、自由读读《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
(自由发言、补充)。
3、总结结构:
引——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
概——简要地叙述原书或原文的内容。
议——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内容进行议论。
联——联系生活实际或在书籍、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的人和事来谈感想。结——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要阐明的感想或见解。
以上是我们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读后感。也就是一点一点、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引用叙述,然后分别谈自己的看法体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想体会才是最最关键的。
这就是读后感的基本架构,如果让你按这个架构来写1篇读后感,你认为哪个部分最难写?(议论和联系实际部分)。
4、我们现在来看看例文中议论部分,你认为围绕着文中的内容,可以怎样发表议论?
(抓住文中你印象深刻的一点,进行评价和议论。)。
5、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同学们写读后感一般会犯三大毛病:
(1)复述原文。
所谓复述原文就是大量地叙述原文的内容,占了读后感的大量篇幅,使得“读”成了重点,而“感”成了次要内容。有人因此而笑称“读后抄”,我们这次写作可不能成为“读后抄”哟。
(2)感想杂多。
感想杂多就是指感想的内容多而零碎。有一位同学在写读《二泉映月》有感时,当他读到二泉的美景时便大谈自己的感想,说二泉怎么怎么美;当读到阿炳的悲惨命运,他又大发议论,说阿炳怎么怎么可怜;当读到《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时又大谈感想,说这首曲子怎么怎么好听,文中的词语怎么怎么优美。这样整篇文章感想多而杂,没有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来谈。我们这次习作只要抓住自己感想最深的一点来写,集中笔力,生发开来。
(3)感想空洞。
所谓“感想空洞”指的是说大话,说空话,不切合实际,甚至还有说假话,无病呻吟。例如有的同学一写读后感就像是在写检讨书,说自己这儿不好,那儿不好,这儿不如别人,那儿不如别人。如果在这方面有真实感受,确有其事,是完全可以的,但不能无病呻吟,硬往自己身上套,甚至编几个谎话。
我们今天写读后感要防止以上三种毛病的发生。
四、明确关系,定好题目。
1、我们先来比较一下这两个题目:
(1)《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2)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3)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2、你认为哪个题目好一点?为什么?(第二个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3、品析第二个题目,并举例说明。
第二个题目是由:一个正标题加上一个副标题组成的,这样写我们就更明确文章要写什么内容。
如:成功=刻苦+勤奋+机遇。
——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4、正标题与文章各部分有什么关系?(正标题是文章的文眼,整篇文章是围绕课题发表感想的,特别是联系实际谈感想的过程中,所列举的事例,都是围绕文章的题目进行的)。
五、合作完成:
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写作提纲,在班上展示。(评价,完善)。
六、学生习作。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13
辞旧迎新,转眼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开展工作,特做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所任六年级两个班英语基础方面很薄弱,由于在开始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在写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过训练,连音标和字母的拼读都没有掌握好。经过上学期不懈努力,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学习态度也有所好转。音标因素基本都能掌握。但是学生整体的惰性还是很强,自觉性很差。老是要老师督促。
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三、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
四、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5、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6、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
略
人教版英语初一的教学设计 篇14
1、认识联想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2、运用联想,广泛选用材料,丰富文章内容。
3、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有针对性的描绘它的形态特征,寄寓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明确写咏物抒怀文章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运用联想,由物及人,说出物的象征意义或寄寓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樟树赞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等几篇咏物抒怀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咏物抒怀”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是要求大家,运用联想写1篇咏物抒怀的文章。联想对写咏物抒怀的文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那么什么叫联想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联想的有关知识。
二、讲解有关联想的知识。
1、什么叫联想呢?(教师出示幻灯片)。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或人的心理活动。
联想有两个特点:。
1、两者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有相似点);
2、别的事物或人(客观存在的)。
2、联想与想象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用甲乙事物来说明,请同学们看下面的简图,(教师展示幻灯片)。
想到。
联想:甲事物乙事物(相似关系)。
存在存在。
创造出。
想象:甲事物乙事物(来源于客观现实)。
存在不存在。
3、联想有哪些类型呢?教师展示幻灯片并讲解。
(1)相近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
(2)相似联想是指由甲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乙事物。
(3)对比联想是指由甲事物想到与之性质不同的乙事物,或由事物的某一方面想到与之相对的另一方面。
4、在写咏物抒怀文章时运用联想要注意什么?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指导。
(1、)联想一定抓住事物的相似点(联想点),根据事物的特点来展开联想;
(2、)联想要为我们在写作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
三、合作互动。
(一)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讨论内容,学生分小组讨论。
1、仿照例子,说出你联想到了什么?
示例:耕牛:描写耕牛紧拉套绳,步履坚定,任劳任怨。
答案:人格化地表现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和“得到的甚少,给予人的很多”的品质的人。
(1)夕阳:描写“夕阳无限好”,依然绚丽依然辉煌。
(2)溪流:描写溪流冲过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回,奔向江河。
(3)梯子:描写梯子朴实无华,忍辱负重。
(4)无名花:描写无名小花繁盛艳丽,竞相开放,争奇斗娇。
(5)仙人掌:描写仙人掌不择环境,只要有泥土,哪怕再贫瘠的泥土也能生根长大。
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明确:
夕阳:象征性地反映老一代老当益壮、甘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
溪流:人格化地表现某种永往直前、追求不息的性格。
梯子:形象化地表现为了祖国未来、为了他人甘愿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无名花:拟人化的讴歌不知名不起眼的小民百姓的朴实、正直、敦厚的美德。
仙人掌:拟人化地表现旺盛的生命力,鼓励有志青年去贫穷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开发建设大西北贡献力量。
2、请同学们回顾《白杨礼赞》,按下列层次划分,说出这一课的段意。
2、(2---4)。
3、(5---6)。
4、(7---8)。
生回顾《白杨礼赞》后回答:
(1)(1)(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
(2)(2-4)(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
(3)(5-6)(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
(4)(7-8)(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5)(9)(再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3、请同学们回顾《石榴》,按下列层次划分,说出《石榴》的段意。
1、(1、)。
2、(2---6)。
3、(7---9)。
生回顾《石榴》后回答:
(1、)(1、)(点明石榴的可爱。)。
(2、)(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3、)(7-9)(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4、同学们,从以上两课的层次段意中,你探究出咏物抒怀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探究出答案。
(1、)对物体做具体描绘(最好挖掘出内在精神品质)。
(2、)运用联想揭示象征意义或抒**感(真正的写作意图)。
(二)教师精讲。
1、同学们,咏物抒怀的文章通常有两类,一是托物言志,二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又有细微的区别,托物言志是将物的特征人格化,体现质的特征;借物抒情是由物的特征引**思,侧重情感的抒发。大家在学写是要注意这一区别。
那么,怎样写好咏物抒怀的文章呢?我总结了以下两点,望同学们认真领会。
2、教师出示幻灯片,技法指导。
怎样写好咏物抒怀的文章。
二、抓住特征,象征咏怀。象征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从具体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抽象出某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品质和精神,以达到“咏怀”的目的。如《白杨礼赞》,用来寄托感情的是生长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作者抓住白杨树的特征,具体描写了它的干、枝、叶和皮,显示其“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也不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的“伟丈夫”性格。作者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象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充分地表达了对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三)佳作引路。
在总结、学习了咏物抒怀文章的写法后,我们来看一段樟树的视频,想想应该怎样写呢?
1、教师先放樟树的视频。
2、我们来说说,该怎样写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2,写形象,品质,并联想到人民教师。
同学们说的很好,针对樟树,老师也写了1篇下水文《樟树赞》,呈现给大家。
3、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佳作,并有感情的朗读。
樟树赞。
樟树是一种平凡的树!
当你踏进党校大门,映入你眼帘的就是一棵树,一棵樟树,不,是一把伞,一把巧夺天工的伞。不信,你再瞧瞧。
树的根部很粗,但并不直。从地面算起不到六十公分就活鲜鲜地分成两枝,颇像一对恋人,脚靠脚的并着;身子却羞于太近,故各自微微地弯着腰。而头躲在“伞”下使人见不着一丝容颜,不知是在耳鬓厮磨呢还是在作“天长地久有时尽,厮守绵绵无绝期”的承诺。它的分枝,横斜逸出,像美人的臂膊交缠着。叶子更不用说,重重叠叠的挤在一起,像一把绿色的伞,衬托出校园无限的生机。若一阵风吹过,那上下错落着的树叶发出沙沙作响的碰撞声或急或缓,像在尽情地释放自己永不凋零的活力,不知引发了多少学子们的文思。夏天,你往树下一站,浑身顿觉凉气飕飕,暑热霎时荡然无存;尤其是有闲情逸致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靠近它,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我朝夕相见的樟树。若要论起它的品质与气质,就使人想到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这一教师们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与“活着”为人遮阴,“死后”清香四溢的樟树在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樟树有跟红梅一样傲霜斗雪的骨气,有与苍松一样四季常青的本色,这跟无私无畏的教师们也没有什么两样。无论是像伞一样为人遮阴纳凉还是像恋人一样执着厮守,都是一种奉献,一种情怀。我常常见树想人,见人思树。树与一是何其相似。
曾有人说过:“樟树是人民教师的化身。”此话的确是既形象双生动。我喜欢樟树木质的坚硬,更欣赏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看似平凡的樟树并不逊色于那贵族化的楠木。我还喜欢樟树那婆娑的身姿,随遇而安的性格。它可以在深山野岭中耐守寂寞的苍凉,也可以在穷乡僻壤点缀农舍的风光,还可以在十里长街霓虹灯下享受现代文明的繁华。它不会因孤独而叹息,也不会因默默无闻而自卑,更不会因身处闹市而得意忘形。它是富贵不淫的丈夫,威武不屈的君子,忠贞其志,不改其节。寒来暑往,狂风吹不倒,冰冻不弯腰。它只知付出,不计回报,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把执着埋臧在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为的就是合力春风,染绿大地。这也正是人民教师所追寻的伟大情怀。
我赞美樟树,是因为它不但象征了自甘淡泊、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尤其象征了当今时代“枝枝叶叶”紧抱一团的民族团结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樟树是一种平凡的树,但伟大正出此于平凡!
4.引导学生分析范文,明确写作思路。
同学们听了这篇作文,谁能找出描写樟树形象的句子呢?,
生1:
树的根部很粗,但并不直。从地面算起不到六十公分就活鲜鲜地分成两枝,颇像一对恋人,脚靠脚的并着;身子却羞于太近,故各自微微地弯着腰。而头躲在“伞”下使人见不着一丝容颜,不知是在耳鬓厮磨呢还是在作“天长地久有时尽,厮守绵绵无绝期”的承诺。它的分枝,横斜逸出,像美人的臂膊交缠着。叶子更不用说,重重叠叠的挤在一起,像一把绿色的伞,衬托出校园无限的生机。若一阵风吹过,那上下错落着的树叶发出沙沙作响的碰撞声或急或缓,像在尽情地释放自己永不凋零的活力,不知引发了多少学子们的文思。
写樟树形象写了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写了樟树的树根、身子、头、分枝、叶子。
4、找出写樟树与人民教师相似点的句子,学生回答:若要论起它的品质与气质,就使人想到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这一教师们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与“活着”为人遮阴,“死后”清香四溢的樟树在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樟树有跟红梅一样傲霜斗雪的骨气,有与苍松一样四季常青的本色,这跟无私无畏的教师们也没有什么两样。无论是像伞一样为人遮阴纳凉还是像恋人一样执着厮守,都是一种奉献,一种情怀。
5、找出抒情的句子,读一读。
学生回答:
生1:
我喜欢樟树木质的坚硬,更欣赏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看似平凡的樟树并不逊色于那贵族化的楠木。我还喜欢樟树那婆娑的身姿,随遇而安的性格。
生2:我赞美樟树,是因为它不但象征了自甘淡泊、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尤其象征了当今时代“枝枝叶叶”紧抱一团的民族团结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四、归纳总结。
生1:运用联想,咏物抒怀。
生2:对物体做具体描绘(最好挖掘出内在精神品质)。
生3:运用联想揭示象征意义或抒**感(真正的写作意图)。
五、写作训练:
教师出示写作要求。
1、写作要求。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1篇6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教师进行思路点拨。
2、思路点拨。
题目要求选择“熟悉的事物”写,提供参考的事物有“树根”小草”海潮”“桥”。同学们不要受所提供的事物的拘泥,要写自己最熟悉的,写便于自己展开联想的。题目要求写“咏物抒怀”的作文,对所咏的“物”,要具体描绘它的形象,对于所抒的“怀”,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展开联想”,要求同学们由跟前“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到自己真挚的“怀”的抽象的感情。
思路一。
“小草”—可以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联想到小草的优势不多;可以从“草不知名随意生”和“无人知道”,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可以从“从不寂寞,从不烦恼”,联想到小草的不戚戚于个人得失;可以从“草不谢荣于春风”,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可以从“草不随风偃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可以由小草想到树木或人类。
思路二。
“树根"——可以由树根深埋于地下,为树干的挺直,树叶的繁茂,所作出的默默的奉献,联想到为祖国建设做基石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
思路三。
“桥”——从横空跨越使壕堑变通途的勃发雄姿,联想到桥加强沟通的能耐;从长年累月立于冰冷或湍急的水中毫无怨言,联想到桥不畏艰难的精神,从挺直腰杆承载巨大压力从不退缩,联想到桥勇挑重担的品质。
3、学生写出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点评。
六.结束语:
同学们,只要我们能把所选的事物有针对性的做具体的描绘,并运用联想,寄寓自己的感情,就一定能写出很好的咏物抒怀的文章来。请同学们开始写作。
反思:作文教学的指导,要在分析课本经典范文的基础上进行,教师最好能下水作文,给学生做榜样,并引导学生分析下水文,以达到导航引向、激活思维的目的。
上一篇:《剪羊毛》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下一篇:浅谈写作教学论文(汇总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