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优质8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优质8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版【第一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议提问:
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课前准备:
1. 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 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检查生字、生词预习效果。
二.整体感悟
1. 速读课文,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 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品味研究
1. 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a.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b. 教师集中讨论结果: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五部分引用的
2. 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 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d. 作者在叙述邓稼先的气质品格时,为什么要提到奥本海默?
全班讨论,教师归纳:运用对比手法,既可烘托突出邓稼先中国人的气质品格,强调他跟奥本海默气质品质不同;又能肯定他们为国家功臣,同属伟大的科学家。
e. 小结:
作者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抒情,使议论抒情的语句内涵丰富、情感真挚;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使叙述内容更加具体充实,让读者更鲜明地感受邓稼先中国人的气质品格。这就使第九、第十两小节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饱含赞美深情,富有感染力。
3. 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五.巩固拓展
1. 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2. 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六.评议总结
回顾学习内容,自结学习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第三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听说过千手观音邰丽华吗?她小时候生病时,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导致她听力丧失。从而导入新课。
二、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讲座与分析,来认识安全用药。
展示事例:小明感冒发热了,他跑到药店买了一些抗生素药物,认为消消炎症就可以了。分的做法好吗?为什么?你能给他哪一些建议?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对此行为作出相关的评价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过许多药品,请你尽量写出这些药品的名称及其它们的作用。
2、认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通过交流,出示药盒,观察药盒上的相关项目,提出:在药盒上有哪些项目? 通过学生活动,认识到在有的药盒上有“OTC”标志,从而导入到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内容。
提出相关问题:你是怎样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这样的区分有什么意义?
3、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
学生分小组讨论:
(1)药品说明书中哪些项目最先引起你的关注?为什么?
(2)你没有关注的栏目有没有必要列在上面?
4、学生交流对安全用药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三、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设计家庭小药箱。
要求:
1、四人一小组,尽量考虑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进行设计。
2、药品的选择要合理、经济实惠、减少浪费。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
班内交流,并尽可能引发学生的讨论甚至辩论。
课外实践:为你的家庭旅游设计一个小药箱。
教学设计方案【第四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师生共同讨论,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学习目标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及投影片
六、教学步骤
计算机及软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板书课题:1、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附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2。检查读书情况
(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学生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板书:远——近)
3.学生质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质疑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师要抓住学生提出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一些非实质性的问题,可在当堂让同学们交流解决。教师鼓励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能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现出来?
4.本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 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教学设计方案【第六篇】
一、谈话导入,简介冰心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冰心奶奶来谈谈友谊。
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学要求。
(1)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
(3)画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品读感悟,交流体会
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信一开头,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谊,友谊是什么?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友谊的重要,掌握交友的艺术。
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强调友谊有情。
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对朋友要有付出,有奉献。
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交友要交挚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朋友之间有索取,更要有奉献。
各种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朋友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取长补短。
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朋友之间的真诚帮助,犹如雪中送炭。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还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3、交流谈体会。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小朋友,甚至有大朋友,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
四、选读感悟,情感升华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
五、延伸拓展,指导生活
1、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
2、小练笔:写写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谈谈你对友谊的认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七篇】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大声说出自己会自做的事情。
2、了解自己成长与进步的地方,感受长大的成就感。
3、引导幼儿了一参与集体交流,发现自己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二、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
(1)小朋友们请看,图中的妈妈在做什么?
(2)你怎么看待小女孩子的行为?
2、教师组织幼儿有序取书,思考书内内容。
(1)小朋友先数一数。有几朵花和几片叶子呢?
(2)每朵花和每片叶子上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3)请与周围的同伴交流观察到的内容,看看你们的想法是否是一样的。
3、进入课件社会大观察环节,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讲解文字内容。
(2)引导幼儿反思自身,发现自己成长与进步的地方在哪里,感受自己成长的成就感。
(3)鼓励幼儿大声说出自己会做的事情。
4、教师组织幼儿进入课件快乐探索环节,请幼儿跟读儿歌。
(1)儿歌中描述的内容你能感受到吗?
(2)请和周围的伙伴交流,你还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讨论,发现自己还需要努力的地方。教师帮助幼儿梳理总结,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将绘画材料投放到美工区,供幼儿在书中空白叶子上画出自己会做的事情,也可以设计出新的样式,与伙伴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八篇】
教材说明:
苏教版实验本教材第九册五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文是1篇极富人文气息的文章,通过对艄公在黄河上驾驭羊皮筏子的描写来反映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也通过乘客在乘坐羊皮筏子时的谈笑风生,这些来说明他们就是黄河的主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感悟到黄河的险恶,感受到在黄河上驾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到课文内在的一种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一、感悟黄河的汹涌激荡
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那汹涌咆哮的黄河边。我们的'心也随着汹涌的黄河澎湃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黄河的汹涌,打开课文,看一看101页上的插图,把课文中描写黄河的句子、词语找出来,读一读,请读出你对它的感受。
学生开始读课文,找词语。
指名读课文。(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或者是词语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如果是适当的词语就让他把这些词语写到黑板上。
如果是课文中的段落,你就可以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大量的读。一定要让学生觉得黄河是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是一条令人感到胆战心惊的河流。
A:我听到了你告诉我,黄河是可怕的,你千万别去;
B:黄河的风浪是滔天的,太可怕了;
最后,我们来听一段音乐,一起感受一下黄河的汹涌。
过渡:就是在这如此汹涌的黄河上,却仍然有一群人出没在黄河上,他们就是驾驶和乘坐羊皮筏子的艄公和乘客。
二、学习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和乘客
第一次见到它时,“我”知道那是羊皮筏子吗?当时作者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能找出文中的段落来读一读吗?自己感觉一下。
指名读,并说说你认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应该怎样朗读这一自然段。
是呀,我非常担心那小小的东西会被黄河的浪头吞没,当他突然发现那上面竟然还有人时,作者的感情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种心情的呢?请一个同学把课文第三自然段来读一读。
你觉得作者此时的心情用什么词来形容。(提心吊胆、胆战心惊、胆惊受怕……)
再看一看皮筏上的人在“我”眼中是怎样乘坐羊皮筏子的。找到文中的句子,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讲解该句
在我眼中,这六个人是非常的危险,我非常的担心他们。请你再读这个自然段,你是否能发现什么问题?
投影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文字。
开始质疑: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请你说说你的疑问,引导学生发问
如此危险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核心问题)
怎样解决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呢?其实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比如: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独立思考、跟同学讨论等。下面我们同学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如此危险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这个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读书。老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交流、讨论。
完毕后,请同学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结果。
有A:乘客们相信艄公;
B:乘客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坐羊皮筏子。
C:乘客们非常勇敢;
D:乘客们相信艄公的驾驶技术,他们不担心;
……
你从哪儿得到这个答案的呢?想的,书上说的。
赞扬:你真会看书,你比较会思考……
是呀,正因为艄公的勇敢、智慧使乘客们非常相信艄公,也正因为如此,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投影出示该句)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让学生畅所欲言
请你在文中读一读表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句子,读出你对老艄公的敬仰和赞颂。
指名读,交流读
三、总结全文,领悟艄公的精神
千读万说,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勇敢的精神。黄河上的老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老艄公的智慧和精神能永远流传下去,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
四、作业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或者要提问的吗?
请学生说一说
说说我的一个疑问:黄河的主人是驾驶羊皮筏子的艄公,他是凭着勇敢,那黄河上乘坐羊皮筏子的乘客也是非常勇敢的,没有勇气他们是不敢乘坐羊皮筏子的,那他们能不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五、板书
黄河的主人
艄公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乘客谈笑风生
教学点评: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黄河惊涛骇浪的描述,感受艄公在黄河上的勇敢,以读来感悟、用问来质疑也去感受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也是黄河的主人。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作者的意图——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下一篇:《谈读书》教学设计【优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