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精编教学设计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精编教学设计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弄清文章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2、引导学生阅读,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及形象意义。

2、设想自己对灾难突降将会有何行动和感受。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小心翼翼(yì)、湍急(tuān)、你推我搡(sǎnɡ)

猝然(cù)、酣睡(hān)、蓦地(mò)、肇祸(zhǎo)

屹立(yì)、须臾(yú)、铁铸(zhù)、侧舷(xián)

2、解释下列词语。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疏忽。

幽灵:人死后的灵魂(迷信的说法)。

湍急:水势急。

猝然:突然;出乎意处。

酣睡:熟睡。

蓦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肇祸:闯祸。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思想发展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历程,但贯穿其创作始终的依然是人道主义,相信"仁爱感化"、"善心战胜恶",同情被压迫者,这在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里都有所体现。除了小说创作外,他还创作有诗歌、散文、剧本等。雨果以其丰富而出色的创作成为世界文坛的一流作家。

2、解题

"诺漫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它装货容量600吨,船体长220尺,宽25尺,1863年造的。可在1870年3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撞船灾难发生了,哈尔威船长沉着应变,最后以身殉职。

借助多媒体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中沉船的片段,让学生有形象的感受。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找出文章故事的六要素,理清文章层次。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部分(1—5),雾海夜航。

第二部分(6—9),海难发生。

第三部分(10—46),舍己救人。

第四部分(47—50),赞扬英雄船长。

2、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注意口头表达要清晰、流利,要抓住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讲述。

四、探究

学生阅读课文后,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如讲人物形象特点及形象意义,或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谈自己对英雄的理解和感受,或结合美国9o11事件`《泰坦尼克号》、《紧急迫降》等影片设想自己对灾难突降将会有何行动和感受……

五、学生朗读课文第16段以后"简短有力的对话",要读出语调、语气

思考:

1、面对突如其来的撞船灾难,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沉着应变、最后以身殉职的?

2、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理解哈尔威船长这一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作者对船长的语言描写中把握这一形象。

明确:哈尔威船长先是平定人心,维持秩序,后组织用救生艇救出妇女、其他乘客和船员,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3、学生谈自己对船长这一形象的看法。

讨论、交流。

明确: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船长虽然结束了他的生命,但他的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将永驻人间。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先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学生复述哈尔威船长面对撞船灾难,沉着应变、最后以身殉职的动人故事。

二、学习文章写景的方法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在撞船灾难发生的过程中,作者在写景时主要抓住大海和雾来写。写大海如"夜色正浓""茫茫大海""周围一片漆黑""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深深的海水"等等,都给大海增加了黑暗、阴沉、可怕的色彩,预示着灾难的发生。而写雾,更是抓住特征,如"薄薄弥漫""雾愈来愈浓""沉沉夜雾""阴惨惨的薄雾"等都与可怕的灾难相一致,渲染了悲剧气象,更衬托了哈尔威船长的伟大形象。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三、探究

(一)文章中有两个"谜",请你解开。如有不同,可以展开讨论。

1、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长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

2、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

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感受,允许有多种看法。

(二)一条木船破了,舱里进满了水,单凭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的一对夫妻和一个即将成年的儿子的重量,他们又都不会游泳,怎么办?远处有一条船正在驶来,但坐等获救是不可能的。试想像并描述当时的情景,设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可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播放影片《紧急迫降》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飞机遇难时的情形,同本文作比较,加深课文理解。

五、小结

本文情节扣人心弦,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令人难忘。学习本文,重视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品味生动的语言和美好的情感;

2、理解叙事写人中含义深刻的议论性语句及惊心动魂、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3、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并联系生活体验,畅谈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理念:

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体验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在体验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本文是著名作家雨果的1篇生动感人的小说,安排在以“亲近文学”为主题的第一单元中,从单元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了解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体验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形象。因而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从中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受到人生的启迪,这应该是我们要努力达成的目标。根据七年级同学的基础水平,我认为他们刚刚进入新的学校,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情和乐趣,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很重要,因而在教学目标中我设计了“通过学习正确的朗读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并在朗读中品味生动的语言和美好的情感”这一目标。另外,根据本文的特点,我对教材进行了以下安排。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组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积累优美词语,通过朗读、复述课文等手段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第二课时朗读品味精要语段,欣赏作品,质疑探究,合作学习,拓展延伸,形成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的理解及感悟。

教学难点:

含义深刻的议论性语句的理解。

教学策略:

1、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批,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2、在朗读中渐渐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感。

3、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雄放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中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在《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船长,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以及和他有关的另一个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2、生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

学生提问。

4、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有价值,要读懂1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疑”。在《跳水》中我们采用了初读感知,合作探究,品析体会(逐步出示课件)的学习方法,今天这些问题,我希望同学们用这个方法靠自己来解决,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你们说呢?

二、初读感知

1、师:下面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读。

3、交流。

4、师或生小结: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邮轮被“玛丽”号撞出大窟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使船上的所有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牺牲了。

三、精读课文

1、师:海难的发生,始料未及,在课文的描写中一定有许多地方让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屏幕上出示的三个问题读这些地方,读中的感受你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待会我们小组讨论。

2、学生自读。

3、师:请同学们把自主学习的收获和同学一起分享一起探究吧!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四、细读探究

1、大家合作的那么默契,那么愉快,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大,老师由衷地为你们高兴,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2、学生交流。

过程:

(1)你们小组想交流对什么问题的看法呢?

(2)你是怎么理解的呢?从哪些地方看出的呢?

(3)你能读好吗?

(4)其他小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也来谈一谈吧!

(5)场面是如此的混乱,这里有一个录象片段,同学们可以一起感受。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悲惨的海难,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船上二千多的人在一片混乱之中,拼命挣扎。

(6)看完后,你们又有一些什么感受,能告诉我们呢?

(7)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再读课文第7、11节,边读边体会。

(8)场面混乱到极点,再不用枪威胁大家,一定会不可收拾,在这种情急万分的情况下,用枪胁迫是必然。从课文第9,30,31,32节,我们也体会到了。

(9)在船长镇定指挥的20分钟里,一个个生命被挽救,而惟独自己却随着轮船沉入大海,难道他忘了自己了吗?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10)师小结:撞船后,哈尔威想到的是船上的人们,想到的是他们的生命,完全把自己抛在了一边。

(11)凝望着在夜色中随着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哈尔威船长,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12)这个黑色的雕像牢牢地刻在了脱险的60个人心中,也深深印在了我们心中。让我们怀着敬意齐读课文32—40节。

五、悼念船长

1、师:船长是可歌可泣的,船长是可敬可佩,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怀念船长吧!你可以写一首诗献给他,也可以写一两句话追悼他,也可以画一幅话赞颂他!

2、生写。

3、交流。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断、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4、通过学习人物的语言行动理解人物思想品质,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感悟哈尔威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比体会在危急时刻人们及船长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的“伟大灵魂”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泰坦尼克号》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谈话导入。

1、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后谈谈感受、

2、是的,灾难会使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请大家再次体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文(沉重)

二、品读课文,体悟船长的英雄品质。

(一)找到描写灾难情况的段落读一读

1、迅速默读课文76页,找到描写灾难情况的段落读一读。概括地说一说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课件相应展示)

2、指导朗读。

(二)人群面对灾难时是什么样的表现?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诺曼底号正在慢慢下沉,所有的人都要死到临头了,都要葬身鱼腹了、人们是怎么面对这场灭顶之灾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课件出示)

2、指导朗读。

(三)感受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品质。

1、诺曼底号现在乱成了一锅粥,再这样乱下去,只能是船毁人亡了。这时,谁出现了?他—————(哈尔威船长),让我们再次喊出英雄的名字。

2、在哈尔威船长组织逃生的过程中,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文中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的句子,指导学生读一读、

3、你能用哪些词语来概括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品质?

4、教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再次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

5、面对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镇定指挥,处变不惊,一切都在哈尔威船长的指挥下井然有序,灾难也因此却步。所有的人都脱险了,哈尔威船长却……(课件出示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中描写雾的词句读一读。

2、雾是造成海难的直接原因,多次写雾还渲染了灾难的气氛。

3、船长和他的诺曼底号长眠于大海,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这

尊黑色的雕像沉浸大海。“阴惨惨”仅仅是形容雾的吗?(还在形容人的心情)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5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拥有着四分之三以上是海洋的蓝色星球――地球,人类是幸福的;对于我们这些同学来说,能够沐浴着海风在海边长大,我们是幸运的。(请同学们说说对大海的认识)

大海孕育着万物,体现了博大,展示着宽广,昭示着伟大,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精神和物质上的财富。可是,提到大海,人类似乎永远也摆脱不掉一个虽不愿触及却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着的话题――海难。

(有条件可以展示部分海难图片或者录像片资料)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在他所描写的海难中,我们会看到惊心动魂的海难场面,悲壮感人的英雄壮举,我们会看到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面对着汹涌湍急、势不可当的海水,面对着死亡的威胁考验的时候,哈尔威船长是怎样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海难,诠释了人生。

二、对照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媒体展示)(看学生预习情况)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船桅(  ) 弥漫(  ) 蓦地(  ) 猝然(  ) 湍急(  )

推搡(  ) 巍然(  ) 翘起(  )

2、请辨识下列多音字并组词。

载   刹   强   薄

3、请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zhào(  )祸  kūlong(  )(  ) yì(  )立 须yú(  )

4、请辨识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辨       殴      湍

辩       欧      喘

5、请解释并积累词语。

势不可当 小心翼翼  猝然而至  井然有序 失魂落魄  相提并论

6、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作者雨果的情况。(教师可作适当补充)

说明: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对于词语的理解用口头造句的方式加深印象。笔记积累,提示多音字及四字短语的识记与运用。

三、整体感悟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者录音范读,或者一个同学、数同学范读课文。(配乐:建议用贝多芬交响曲《命运》),学生听读课文。

2、学生配乐自由朗读课文。(目的:熟悉课文内容,感悟场景,受到初步震憾。)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3、在这篇文章中,你认为写得最好或给你印象最深或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或场面是哪些?反复品读,体味语言之美。

说明:提倡个性化理解,给学生以畅所欲言的机会。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先个人独立思考并在文中评点,再四人小组讲座,最后全班交流)

问题:①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②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③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怎样的紧急情况?

④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果断地指挥救人的?

⑤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

内容概括要点示例: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的时候,不幸被“玛丽”号撞伤,在这次猝不及防的海难中,在因为猝然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人群面前,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最终救出了众人而自己以身殉职。

5、复述课文。

6、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

开端:(开头――“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写了“诺曼底”号雾海夜航。

发展:(“突然”――终于停了下来)写“诺曼底”号被撞。

高潮:(“诺曼底”号上有25名船员――“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写哈威尔船长果敢指挥救人。

结局:(“哈尔威船长”――篇末)写哈威尔船长以身殉职。

四、课堂小结。

小说为我们描写了一起猝不及防的海难,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沉着感人的英雄形象。准确生动的语言、个性鲜明的人物、悲壮感人的场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也会给大家深深的震憾和启迪。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深入地探究学习吧。

五、作业。

1、朗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最能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会感动你呢?试描述感动你时的真实心态。

2、阅读思考后,就文章的任何一个方面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以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入手,请学生说说自己最感动的画面及原因,为进一步研读作准备。(学生多数一会抓住沉船时哈威尔船长沉着指挥的场面以及表现他对大海和轮船至死不渝的执着的爱的特写境头)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朗读方法指导:

①要注意语气、语速、语音和重音的把握。

②要理解作者感情,有感情地朗读。

二、研读赏析。

1、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完成研读题。

媒体出示:

⑴文章中有哪些场面描写,标画出来并概括内容读一读。

提示:夜雾中航行的场面、被撞后失措的场面、刚解开救生艇绳索后众人一拥而上的场面、船长随船沉没的场面等等

⑵导致海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谁是肇事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⑶小说开头写夜色,写浓雾,目的是什么?

⑷找出你认为需要深入理解可难于理解的议论性语句并讨论交流看法。

可能出现的难句提示:

①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长真的把自己给忘记了吗?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危急关头,救人至上,心中只有应该救助之他人,的确把自己给忘记了;二是已经抱定与船共存亡的决心,只要能把他人全部救出,自己就甘心与心爱的轮船一起葬身大海,意念清楚明确,并未忘掉自己。)

②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是因为哈威尔船长严肃宣布了一条生死攸关的纪律――“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以后,人们形成的一种感觉。这项宣布,显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无尚的权威,体现了应该首先保护弱小的社会群体的应该有的运作秩序,表明了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一方必须首先承担起某种责任的理念。)

③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可卑的利己主义”,指的是一事当头,只替自己考虑,不顾他人利益;危急时刻,更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自己活命,不顾他人死活。“悲壮的舍己救人”,则是指宁可放弃个人的生存希望,以拯救他人性命为重,以个人的死换来大家的生。人中总是有崇高,有卑劣,生死存亡关头,有人自私本性大暴露,有人则会激发起正义、责任和天良,所以说“事情总是这样”。)

④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一次成为英雄的权利。

(“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以高度凝练之笔,画龙点睛地提示了哈威尔船长的高贵品质。忠于职守,这里的主要表现是全力救人,“必须把60人救出去,”一个也不能少;“做人之道”,这里的主要表现就是在救人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理念,如他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这些弱势群体的优先保护,彻底的忘我,与事业共存亡的精神等等。“忠于职守”从属于“做人之道”,“履行做人之道”,是最大范围的社会准则。“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一次成为英雄的权利”,“运用权利”,是因为哈是船上的指挥者、主宰者,在这个危难关头,他手上握有生死大权,他可以运用这个权利,选择率先逃走,那么他运用了成为可鄙的利己主义者的权利;现在船长的职守使他有了成为英雄的可能,他又运用权利,选择舍己救人。所以说,面对死亡,哈选择了“悲壮的舍己救人”,最后随着轮船沉入了深渊,成为在英伦海峡上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英雄”。这除了前面所说的,在死亡面前,他自觉地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放射出英雄的光彩,还含有一个意思,即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示一个人的`本色,谁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造就英雄业绩,谱就英雄乐章;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

⑸哈尔威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哈威尔船长在沉船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他为什么要这做?你是怎样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

提示:具体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等等来分析

2、指导朗读“黑暗中的简短有力的对话”,体会一下这些对话描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描写?

学生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回顾朗读方法:

①要注意语气、语速、语音和重音的把握。

②要理解作者感情,有感情地朗读。

③本对话是在整个人群乱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进行的,有问话,有答话,要注意不同的语调语气,但都要表达出“简短有力”的特点。

提示:这些对话极为简短,有的句子仅用了一个词来表示;分行写人物语言,醒目突出;对话中的叙说交代,也极为简洁,大多地方只有人物语言。这样描写,与当时的环境相称,符合客观实际,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

三、质疑问难。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同学或教师请教,也可以就学生理解不够深透的问题,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交流讨论。如本文中关于海难中两船的载重量问题;再比如本文中大量的对比的运用,再比如文章第十自然段写道:“‘诺曼底’号上有25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妇女”怎么会是61人呢分明是57人哪等等。

四、体验反思。

同学们,海难中船上的人都得救了吗?“玛丽”号假如不是自己受伤会不会停下来救人?假如你是“诺曼底”号上的一员,在海逡发生前后你会干什么?为什么?假如你是哈尔威船长,你又将怎样做?

说明: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五、拓展迁移。

1记者访谈。假如你是当年“诺曼底”号上的一名乘客,今天有记者向你问起当年的事情,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2一条木船破了,舱里注满了水,单凭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的一对夫妻和一个即将成年的儿子的重量,他们又都不会游泳,怎么办?远处有一条船正在驶来,但坐等获救是不可能的。试想像并描述当时的情景,设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小结作业。

用冰心的话收束全文。“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汇河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页。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中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的呢!”

22 5925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