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教学实践汇聚(汇总8篇)
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教学实践【第一篇】
著名创新学家朗加明教授曾说过:“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终身发展和思维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音乐课中必须加强对思路和方法的创新,要在教学意识、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实践活动中寻求创新,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总结。因此,要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在音乐课中去实现教学的创新,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创新必须在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在实践中又去实现新的创新。带着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注重方法,改变思路的观念走进音乐课,我进行了如下一些创新的尝试。
一、创新教学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的理念表明: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能“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强调音乐兴趣的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意识,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加轻松,让学生学有所乐,更富有个性。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开学的第一堂课,我把备课时设计的自我介绍形式介绍给了学生,活动是这样开展的:主题----听着我的歌,让你了解我。示范----我用庞龙的《两只蝴蝶》的音乐旋律篡改歌词,加上相应的舞蹈动作,把我介绍给了大家(其中包括我的姓名、爱好、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构思----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介绍方案。展现----按设计好的方案上台表演。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刚才失望的神情则变得神采飞扬。同学们不象以前作自我介绍那样枯燥、机械了,而是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努力想着用什么歌曲来作旋律,时而动动笔把篡改的歌词记下来;几人1组的,几个脑袋凑在1起,眉飞色舞、群策群力,极力想设计出最好的表演方案;想边歌边舞的则坐在位置上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展现自我了,同学们载歌载舞,踊跃的把自己推出介绍给大家。教室里欢声迭起,掌声如雷,同学们的节目是1个比1个精彩······通过这次有趣的自我介绍活动,我知道了学生的姓名,了解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掌握了哪些学生有圆润的歌喉,哪些学生有优美的舞姿------学生也从中获得了音乐审美体验,享受了成功的欢愉,最重要的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因而,我尝试建立一种突出学生发展,以“主体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性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1、发散思维,焕发活力。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一般都是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在此类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通过自主地体验和探索,求新、求异、求广地学习,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2、创新教法,大胆实践。
因为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释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个性。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例如在进行歌曲《青春舞曲》伴奏节奏的学习时,我没有拘谨于书本上原有的伴奏节奏,而是学生自找打击乐器,让学生根据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自由创作不同的节奏。我的要求是:一要符合歌曲情绪,二要与众不同,假如创作得好,全班同学都用他们创作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出了许多不同的富有特性的节奏。我协同他们把创作的节奏整理书写出来,写成打击乐器合奏谱,让他们用合奏的方式为同学们的演唱伴奏。类似这样的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以后的创作环节中,学生都争相要求进行创作表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规模应该是:有动有静、全员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小组进行活动,使动觉参与和心灵参与相结合。从而达到个体动静互换,整体动静互换,使一节课张弛有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身体、乐器、伴奏、合奏、表演、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七年级新教材中的《牧马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三、创新教学手段,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生动、具体直观、形象逼真等特点,能够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分的表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切实地解决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五彩缤纷的音乐画面加上悦耳的音乐,充分体现了“听觉艺术”与“情感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兴致淡漠、不以为然,坐不住、听不进。过去教师用了很多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等,但往往学生只记住老师说的,而对该听的却听不进去。根据音乐欣赏的综合性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容易同各有关学科知识取得横向联系,加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面,开阔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像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大不相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从中寻求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粉笔+黑板+挂图+录音机所达不到的效果,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能力和想象力,对欣赏的民族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自信。
心眼,不公正,丧失学习兴趣。其实对学生来说,音乐是最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的。音乐成绩的评定与其他学科相比,缺乏绝对尺度,音乐课的成绩不能完全用书面的形式来统计,一首歌、一张卷子不能评定一个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和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构建开放的音乐评价方法,积极探索过程性、主体性、展示性评价方式。主要内容有:平时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器乐曲或一个舞蹈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是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都可以在“班级音乐会”上展示,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最后将这三部分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的喜悦和乐趣,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中,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
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教学实践【第二篇】
摘要:人们能够被音乐所吸引最重要的源于它能给人们营造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兴趣,需要创造一种与音乐情感相容的环境、氛围,并且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演奏能力,进而使学生可以借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他人交流。学生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音乐,新课标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三大方式除外,还能利用体验、模仿等适合音乐进行教学,给予学生勇于探讨、相互合作、开放灵活的鼓励,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大胆地展示自我,得到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近来,初中音乐教学始终存在“学生只会照搬教师的教学”的现象,与丰富灵活的方式相违背。音乐欣赏课中历来都是学生的感受就是教师的解说,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学”的状态;学生机械地随着教师一模一样地做到最后;教师统一处理后完成歌曲演唱等,这些完全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艺术都是富有情感的,音乐也不例外,但是音乐独特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给人们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充满想象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所以,音乐教学中创造一种音乐世界的情感和谐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趣味,并通过音乐让学生展开想象,发明自己的创造体验,同时为其大展身手的表现提供有利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为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一、兴趣是良师,创新靠引导。
兴趣是学习音乐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时刻不离开音乐、享受音乐、用音乐丰富人生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举个例子,在初中音乐课的引言时间,音乐教师可以设计几个新颖、有活力的音乐游戏,在课堂伊始时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以进行一些歌曲接龙、歌词改编、创新、动手谱曲写歌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在创新中锻炼学生的音乐能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就将音乐作为一项爱好而非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增强,相信教学效果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学生制订条条框框,就会扼杀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学会探索,唯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行创造。如,上音乐欣赏课,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化“静”为“动”。欣赏课上,教师一贯的作风就是要求学生安静地欣赏、思考,可是“安静”不能让学生投入欣赏,只会帮助他们催眠。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教学“跳竹竿”时,“跳竹竿”的音乐是整节课的主旋律,我带领学生在悠扬的声乐中跳起了民族竹竿舞,不难发现学生在这样具体的音乐活动中,加深了他们对这样的民族特色的理解;二是化“被动”为“主动”。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或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虚拟一个学术研究情境,带领学生自主、独立地产生疑问,调查、搜集和处理问题信息等。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润滑剂。如,教学《啊,香格里拉》时,我会提前告诉学生,让其课下多搜集资料,了解藏族的民族特点、风土人情等,最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资料,从而加深了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表现需强化,能力要锻炼。
音乐表演是学习音乐最为基础的.部分,也为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指明了道路。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大胆演唱、演奏的能力,以及综合性的艺术表演能力,激发其表演潜能,使学生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能够利用音乐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音乐实践活动,会让学生被美的愉悦所熏陶。
1.进行识谱教学。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不能单独存在,要与演唱、演奏、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可以通过音乐,尤其是学生熟悉的歌曲和乐曲来识谱,前提是学生有感性的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乐器演奏的方式也未尝不可。
2.着力于表现教学。演唱歌曲既是学生容易接受并会乐于参与的表现方式,又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歌唱技能要与演唱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与歌曲情境相似的教学表现情境,潜移默化地使其可以声情并茂地表演。需重视合唱教学,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合作能力,并能使学生感受多声部的不同。
三、鼓励创造,扩展思维。
音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教师应把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启发学生多方面的创造性艺术表现,不要禁锢学生的头脑。多层次地去理解一个事物,同一个练习不止一种答案。所以,音乐实践的创造过程很重要,需多鼓励学生。音乐创造教学主要有即兴式和指令式。
1.即兴式的音乐创作。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将自己的感触结合知识,临时发挥兴致的创作。它包括即兴式的节奏创作,如随性拍打出一段节奏;即兴式体态律动创作,如学生利用身体,在听觉的辅助下,把自己的所感以一定速度、力度,即兴地跳出来;即兴式旋律创作,如学生自编的曲调。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举个例子,在音乐课堂教学的中间时期,一些学生的好奇心会有所减弱,开始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这时音乐教师就要适当地组织一些学生为大家表演自己的原创,或者是对一些流行歌曲的改编,对一些歌手的肢体表达、音色的模仿游戏也是可以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新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对当代的流行歌曲有一些了解,帮助学生感悟音乐、享受音乐、驾驭音乐。
2.指令性音乐创作。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音乐要素,联合掌握的知识技能来进行的音乐创作。包括根据指定节奏创作节奏谱、根据指定节奏谱创作曲调、变奏指定的旋律、根据指定的歌曲编配多声部合唱和按照指定题目写简单的谱曲。
学生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音乐,新课标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三大方式除外,还能利用体验、模仿等适合音乐这一学科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学会合作、机制灵活,让学生的音乐学习之旅最丰富、独特。
(作者单位重庆市奉节县草堂初级中学)。
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教学实践【第三篇】
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关注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弹跳能力及掷远能力;增强上、下肢力量,提高学生的奔跑、反应能力。
教学内容:打兔子——垒球投掷------欢庆宴——愉悦身心。
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我对我校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和对四年级体育教材的了解制定了该教学计划。四年级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一些新颖的体育运动更是抢着要学,充满了好奇心,这也是这个阶段学生的一个特点。这个阶段是学生们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的困难与挫折不多,都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互相协作能力较弱。我就根据这些情况,选择了“打兔子”“欢庆宴”等为内容,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友情的局面和迎难而上的精神,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弹跳能力及掷远能力。现代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没有最好,只有合适,我在此选用了游戏、探究等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性的协调发展,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案例叙述:
一、课前插曲。
预备铃声一响过,四年一班的学生便聚集到体育课的集合点。当看到场地上的一个个“小兔子”,我手中的一张张白纸等器材后,便开始小声的嘀咕着……。“钱老师,今天上什么内容呀?”有两位女学生略带怯意地问。“今天我们上投掷课。”我回答。“啊!”两位女同学发出“痛苦”的声音。有许多学生脸上也泛起愁云。的确,常规的投掷课,是有些不招人喜欢。学生们倒是对场上的“小兔子”和我手中的一张张白纸表现出了几分许好奇。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生:“恩,是的,该打,那老师,我们现在去打兔子把。”学生欣喜地答道。
师:好,那么我们一起来帮助农民伯伯“打兔子”吧!(音乐响起来:兔子舞音乐)。
三、尝试合作探究学习。
1、打兔子。
师:刚才同学们个个都朝气蓬勃,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我们来帮农民伯伯“打兔子”了,看谁打的准,打到的“兔子”多。
师:组织、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打兔子”游戏,先每生试投掌握最好的投准角度,再分组进行投准比赛,看哪一队打中的“兔子”个数最多,那么就哪一队获胜。
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进行该游戏。即要竞争又要合作,相互学习。
生:学生散点分布在圆型外地方,用垒球当“子弹”往到圆内打兔子,看谁打的准。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打“小兔子”容易吗?
生:老师这个很容易啊,能来点难度的吗?
生:“好啊,好啊,老师快开始把!”
师:打完了“兔子”,那么老师要来提个问题了,大家试一试,怎么样才能把垒球投的远?为什么?(自主探索、自由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
师:比一比,看谁投的远?为什么?(运用运动经验、科学知识,来分析掷远要素,促进知识的纵横联系,拓展体育的教学功能,使课内向课外延伸,有助于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欢庆宴。
师:刚才大家都成功的开展了“打兔子”的游戏,而且收获丰盛,那么现在我们要去感受一下成功以后的喜悦了,跳起欢快地“欢庆舞”。
师:跟学生讲明该游戏规则,引导学生进行游戏。
生:学生自由尝试,进行该游戏的练习(开放式的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学生尝试双人协同单脚跳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性的协调发展。)。
师:引导学生尝试多人协同单脚跳,尝试多种方法的协同单脚跳看哪个组配合的最默契?
游戏规则:双人、多人自由练习,尽量使游戏充满乐趣,欢庆的气氛。
组织:全班同学自由组合。
四、愉悦身心。
背景:兔子舞音乐响起来,让我们欢快的跳着兔子舞,离开田野,回到了现实的大城市中……课要结束的时候,学生的参与热情仍然很高,同学们忘我的投入劲着实让我感动。
师:积极休整,交流感受,教师点评学练情况,收回器材,宣布下课。
五、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打兔子”“欢庆宴”等创新体验,来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本案例主要让四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设计投掷方式,并以“打兔子”“欢庆宴”等集体竞赛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享受投掷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二)淡化投掷教学的竞技性色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淡化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打兔子”的投掷动作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引出了垒球投掷的主要内容,实现了运动技能的教学。
轻松欢快的“欢庆舞”引领教学进入高潮。
(四)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
本案例中,我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投掷、各项单脚跳的体验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得以有效实现。
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技能。本案例让学生提出一个投掷目的,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设计相应的投掷练习方法,促进其在生活实践中投掷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与此同时各种方式的单脚跳练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全身协调性,发展了下肢力量,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六)开心愉悦的学习情景下,更要注意运动安全教育。
月教学形式越是强调自主创新则越容易出现松散,这必将增加课堂教学的不安全因素。如在进行“打兔子”垒球掷远练习时,一定要求各组学生在将垒球全部投完后,才可以将各组的垒球取回,以避免发生危险。还要在课的开始部分要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我上了一节有趣的体育课,这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教学实践【第四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而英语成为人际交往中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初中这个阶段是他们人生中的转折点,也是他们知识积累和迈向人生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对原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也是刻不容缓的,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把教学方式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但由于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兴趣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能够完全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对原本学业负担就过重的初中生来说,这不仅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学生排斥英语的心理。
1.学生的学业负担重,课堂气氛不活跃。对于初中生来说,自身本来就存在着叛逆的心理,如果教学课程中没有充分符合学生的意愿,学生就很难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再加上其他学科思想包袱重,对英语又没有兴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也是课堂效率没有得到提升的原因所在。
2.高科技下对学生带来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大量地被中学生使用,加上自身抵抗力不足,抵制不住游戏的诱惑,使学生上课的效率大大地降低,这也是导致英语创新实践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
1.师生之间互动,调节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问题,如,ifyouhave1million,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师生也参与到其中去,这样课堂的氛围就更加地活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教师树立了一个良师益友的形象,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提升了课堂效率。
2.英语教学要注重生活化。教师要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过程中去,让学生通过教学的引导不断地去实践,如,同学之间goodmorning,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简短的对话,在无形之中口语能力得到了提升,对英语的排斥能力也渐渐消失,这样教学创新形式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只有充分地把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制订出符合学生发展的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综合性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玲。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教学实践【第五篇】
商务英语是在传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与外贸专业基础上的一种融合创新,具有明显的多学科兼容并蓄、横跨交叉的特征。这一专业特点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目标上以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注重学生潜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开发,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致力于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型、高素质人才培养。
一、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商务英语强调在相关商务场景下对于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运用以及语言能力的有效提高。商务英语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实用性、针对性和目的性强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强调知识的传授,还应当提高学生在不同商务环境中应用英语这一媒介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商业目的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构建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因而在商业英语教学中,应当以工作为导向,激活学生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可以综合考虑就业岗位群情况和职业能力需要,进而确定行动区域并将其转化成相关的学习区域,最终确立一个较为科学的学习课程体系。这种体系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于工作过程的`模拟。众所周知,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漫无目的,必须根据一个特定的目标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于某一方面的灵敏度,进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能够为学生工作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说,课程体系除了涵盖基本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综合素质拓展以及公共素质外,还应当设置职业素质选修课和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
2.改进教学模式。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模式,大量运用交际法、问题法、案例法以及情境法、任务法等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均具有开放性和双向性的特点,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较为有利。对商务英语课程来说,场景法和交际法都较为适用。教师结合教材情况可以设置相关的场景,如谈判、推销、商务会议等,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可以适当减少或延长准备时间。建议以立刻设置问题立刻表演为主,这样更能够看出学生的临时反应能力和英语即时交际能力,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然后由教师对学生在场景中的语言表达技巧、策略等进行评价。另外,信息时代,教师还应当注意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学习网站、学习视频、英语报刊杂志等,然后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教学任务,如根据某一段材料进行案例分析,设计相关情境对话,写作备忘录、电子邮件、通知等,这些都是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对这些学习资料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提高了探索和创新能力。
3.优化评价方式。
评价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自身能力的评判,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为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评判结果查漏补缺,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前高等教育仍然是以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为主,对于商务英语这种应用型较强的课程来说并不太适合,更重要的是这种笔试多具有强化标准答案的功能,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对标准答案的死记硬背,不利于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笔试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课堂讨论、实践锻炼以及写作等多种形式全面对学生进行估量,实现从单一的文化知识考核向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转变;从学期的期末考核到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持续进步。教师还可以适当强化现场情境模拟在考试总分中的比例,将现场反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明确列入到考核标准中,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新实践热情,积极引导学生向实践能力发展。
随着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持续扩大及国际企业交流合作的逐渐频繁,我国对涉外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同时具备较强英语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必然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当对这种人才需求情况保持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问题分析及改革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04).
[2]王利红.浅论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08).
[3]张振华.从任务型教学法的视角探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实践[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相关阅读:
商务英语口译中礼貌原则的应用分析。
礼貌原则在bad-news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中礼貌原则。
经济全球化下商务英语的本土化发展。
中小外贸企业商务英语人才培训对策。
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教学实践【第六篇】
在农安××小学教育实习结束了,通过此次实习,首先,使我们对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有了深刻理解,加深了对新课程目标的认识。并深深的理解了教师二字的含义,同时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要担负的责任。其次,对陶行知先生的那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名言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实习具体情况如下:
一、课堂教学。
我们实习的学校虽然在县城,但是农村的教学环境相对比较艰苦,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这给美术教学中所展示的图片带来众多局限性,而且因条件制约老师们在课堂上展示的图片及资料非常有限。
我的第一节课是在紧张中结束的,虽然精心的备课,但在课堂上面对孩子们五花八门的问题还是有些紧张。经过指导老师的培训,我们带着自信走进了下一个班级。这节课我要讲的是《飞天》即敦煌的壁画上的飞天形象,很巧合,夏天我刚去过莫高窟和龙门石窟。因此拍了很多真实的石窟图片,配合书上的图片一个真实的飞天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通过我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更多有关飞天与石窟的故事。“因为平时很少有外界的图片,所以这节课学生们格外的认真”我的指导教师这样说。我很欣慰,因为我的到来使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更形象化的,语言运用到课堂上。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在此环节中我们也学会了如何组织教学,使理论知识更形象化及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在此过程中,我们深感,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有认真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并做好充分准备,孩子就会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计划。
二、学生听课。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听了大量的指导教师的课。并对其发出赞叹,因为他们在课堂上那样的应对自如。虽然教学条件艰苦,但是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与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虽没有多媒体的帮衬,但课堂气氛依然活跃。我想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发挥自身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克服困难,完善教学工作。
在课堂上我们还学会了一些语言技巧来维持教学秩序,如:个别同学开小差,不应该在课堂上训斥,而应该以提问或其他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方法使其思绪放回在课堂上。
在课堂讨论是对于班级的混乱,可以表扬纪律好的小组,进行鼓励,那其他小组就会效仿,课堂很快就会安静。
三、学生家访。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双方的交流,对孩子有更深的了解,同家长共同努力提高学生成绩。同时,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我在家访过程中,就了解到一个孩子的性格内向,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我感到她是热爱集体的,带此疑问我进行了电话家访,从家长处了解到因家长工作特殊孩子经常独自在家,因不常与人交流从小的性格就很孤僻,但她的自尊心很强……对此情况,我鼓励他多和班里的'同学交朋友,并安排性格开朗的同学与她一组进行二课堂活动,使她的性格能够开朗些。
这都是家访带来的收获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情况,并及时提高学生成绩。
四、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负责班级全面工作的教师,因此要组织班级群体、协调班级关系,实行个别指导等等。
在班主任实习阶段,班级一些日常活动如:怎样搞好自习期间的班级纪律。如何开展课余生活,即针对个别不遵守纪律同学的教育等。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不是处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而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者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听取大多数学生的建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作出指导性的合理方案,使班级充分民主,进而解决问题。
我认为,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组织班级纪律,开展班级日常工作,教师应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一位置中。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下,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树立威信,有助于激发班级成员凝聚力,使其团结在一起,构成一种整体力量,有助于学生成长。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知道,认真备课准备教具是重要的教学流程,要针对教学工作持有严谨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通过此次教育实习,我们掌握了大量的实践技能使其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并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综合发展。一直以来,都知道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当我真真正正的走上讲台才知道那三尺讲台不仅代表神圣,更代表一种责任。
来自
寒假服务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教学实践【第七篇】
音乐教育的实质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对学生的爱国注意精神,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团结互助等精神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但是由于经济,文化,物质方面的差异,在我国有些地方中学音乐教育得不到长期重视,导致中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对目前中学音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由于经济,文化,物质的不平衡,有些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在许多中学教学中,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把升学考试要考察的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为主科。而把升学考试不考的科目如音乐,体育等作为副科。由于音乐不是升学考试所要考察的科目,因此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与其花时间学习音乐,还不如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正科的学习中去,在升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不重视和支持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中,音乐课基本每周只有一节,而且有时候时间还被其他主科所占用。
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低。现在许多小学的音乐教师并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自身的专业水平不足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而在教学技巧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音乐的教学任务。往往在音乐课堂中老师就给学生放一首歌曲让学生听或者直接让学生自习等敷衍了事,并没有尽到音乐教师的责任。
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乏相关的教学设施。学校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很少,没有购买如钢琴,音响等相关的教学设备。也没有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室,使教学条件得不到保证。导致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相关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不能很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
音乐教材的内容偏深,不适合学生直接学习。由于小学生普遍没有受到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学生在基本乐理知识方面还很缺乏。对于音乐课本中的内容比较难理解,学唱也比较困难,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质量。
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是认识小学教育改革的前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项全局性任务,而音乐教育则是其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它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学生认识,感受音乐中独特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带领学生在音乐中去探索,能够开发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
音乐教育的实质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团结互助等精神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对我国的革命歌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我国红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们艰苦奋斗,不屈不饶的精神。而音乐中乐器等的学习中,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在音乐中,对词谱需要牢记,也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合唱,合奏等都需要学生们相互合作,积极配合,可以培养学生们团结互助,与人合作的精神。
音乐作为人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音乐教育能让学生学会更好的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和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音乐通过情感的培养与调控达到丰富人们的情感,把冲动,贪欲,愤怒等情绪修养成完整健全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3、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从音乐教师自身做起,音乐教师自身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音乐老师对乐理知识要掌握牢固。同时要多欣赏世界名曲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更好地去教导学生。此外,教师自己的专业技能例如声乐,钢琴,舞蹈等都要加强练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才能在音乐教学或多中更好的去教导学生。而且音乐老师也要以自己所教授的音乐课为骄傲不要认为音乐就是一种副科的存在,从而在教学中敷衍了事。要正确地认识音乐这门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从而正确地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音乐虽然不是升学考试要考察的科目,但是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许多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开发学生记忆,联想,想象能力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每天繁重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正科的学习之余得到缓冲,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音乐教育也是国家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音乐方面的活动。例如:在学校里选拔优秀的学生组成西洋乐器团,合唱团等,并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们去学习和排练。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团结合作的能力,把学生们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学生自己和学生家长要对音乐教育重视起来,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在音乐课堂上积极认真地学习,配合老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音乐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学习好了在将来的大学中也可以选择主修音乐,将来在音乐这条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未来。只要有理想并付诸努力,将来成为一个音乐家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要积极认真地去学习,配合老师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家长要配合学校老师的教学工作,支持学生正确,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要正确地认识和看待音乐这门学科,不要认为学习音乐就是浪费时间和不务正业,支持学生学习音乐,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要明白依靠音乐,学生将来也可以有所成就,也可以让其未来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功。
引入乐理知识的教学。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如乐理知识中音的长短,曲式结构等。当学生学习到了一定的乐理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作品,更加准确地唱出教学中的音乐作品,更加理想的地帮助学生欣赏音乐,学习器乐演奏等等。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对流行音乐和通俗唱法比较感兴趣。而流行音乐也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有许多健康。
励志。
的作品。而我们现有的中学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包括:民族音乐,合唱曲目,歌剧音乐等等,都是比较严肃的歌曲,而学生对学习教材中的歌曲的兴趣都不大。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和通俗唱法的教学。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一个人有了浓厚的兴趣为基础,才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从而由浅入深,从流行音乐的教学中慢慢转变到对教材上的作品的教学中去,使学生更好的去接受和喜欢上音乐。从而更好地加强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加学生演出的机会。在重要的节日如:国庆,六一儿童节,元旦节等等,组织一些学生的合唱,独唱,器乐演奏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音乐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自身对音乐学习的成果得到肯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用成果来巩固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怕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一味的在下面听讲。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其中,使教学的效率和结果大打折扣。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彼此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在节奏节拍学习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身体的律动和唱歌相互结合起来。例如:用拍手或者跺脚来打拍子的方式来加入学生的身体活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歌曲演唱的课堂中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之间你唱一段,我唱一段这样的方式来共同合作演唱一首歌曲,也可以以此来让学生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看哪个小组唱的更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来。在音乐欣赏的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真正含义。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多听取学生的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样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学习音乐。
加强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为了让音乐欣赏课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如通过vcd,录像,制作丰富有趣的多媒体课件等,这样让学生在图像中更好地去感受音乐的美与魅力。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使欣赏课上得更加的生动。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更好地去接受课堂中所教授的音乐知识,也使学生对音乐更加感兴趣,让学生们真正地喜欢上音乐。
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学校可以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一年一次的校园歌手大赛,合唱比赛等等。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宣传,鼓励学生们积极去参加。同时为学生提供辅导,使音乐更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课堂,寓教于乐,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让学生们有所收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总结: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和情操,精神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且广泛的意义。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合理安排音乐教育课程。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现状,应材施教,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心中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独特的美,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学生,家长都应该改变一些对音乐教育的陈旧观念,对音乐教育加强重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教学实践【第八篇】
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体发展,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鼓励音乐创造。音乐教学中的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等无不体现了鲜明、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为,因此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怎样把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新氛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极其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最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也就是说,只有当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氛围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你真棒”等语言,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在信任、尊重、宽容、激励他,从而让他们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使内在的潜能得到发展,使教育成为让孩子天天快乐,老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二、创新激情、以兴趣为先导,师生共同参与。
音乐教学是通过师生的情感投入、心灵的感悟来达成教学目标的,对于学生正在参与的音乐活动,教师不应是旁观者、局外人,而应把自己置于参与的音乐活动,教师不应是旁观者、局外人,而应把自己置于参与者和服务者的地位,把一切“教”的活动,落实在“学”的活动中,有心做孩子们的引路人、合作伙伴。
谁能说说坐过火车时的心情?坐过火车的同学可能会说:去过北京、上海、南京„„然后教师可以带大家去旅行。分别由学生扮演司机、乘客,在教室里开“火车”来,边玩边唱,同学们一定是情绪饱满,异常兴奋,歌曲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2.结合教学,升华创造性想象。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与通感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卢象和联想,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脑海里的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想象也不断地升化,无论是学唱歌曲还是欣赏音乐作品,都要引导学生往广处想,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先简要介绍其创作背景,初步提示其思想意义,播放vcd,让学生在感观上受到冲击,然后从音乐的曲调开始,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欣赏。那一声声时而低沉,时而雄壮的音乐,像一声声愤怒的吼声,那如诉如泣的音调,仿佛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随着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的展现,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知觉欣赏转入感情欣赏,再发展升华到理性的审美想象。学生们说:“《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不仅表现了中国人民无所畏惧、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而且还表现了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与侵略者拆死决战的英雄气概„„”,这些既有听觉转化为视觉的通感,更有创造性想象的升华。获得音乐所容纳的深远意蕴,造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对音乐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兴趣。
三、提高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因此,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决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素养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学活动要注重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造意识。、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造性。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有一句话:“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有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
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最后确定正确的观点,使他们懂得“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掀起骇浪;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真正体现个人才华”的道理。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都会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如在学习歌曲后,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进行表演,这样一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挥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受到别人创造力的启发,体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充分领略了创造的快乐。
上一篇:创新的语文教学内容(精选8篇)
下一篇:创新的语文教学内容【优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