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教学反思【参考14篇】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参与度与理解力,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营造积极互动氛围,促进知识的有效传递与吸收,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各位分享的听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喜欢就支持一下啦。
听课教学反思 篇1
今天听岑新强老师的课,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下面我谈一下个人所得: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紧紧围绕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展开教学。将主题图内容编成口算题给孩子们,从而使学生能在浓厚的兴趣基础上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来,并积极鼓励孩子们根据故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听课教学反思 篇2
本月我们数学组举行了校区教研活动,一起观看了全国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会的录像课《路程、速度、时间》,教师自然、亲切的教态,流利、精炼的语言,高超的教学艺术,灵活的教学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反思、学习。
一、眼前一亮的感觉,课堂显得扎实而有魅力。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我们所使用的新课标人教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提问题,想办法,主动探索。
二、课件设计新颖。
本次听课的一大亮点是课件设计非常新颖、到位,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习兴趣。课中,选用了刘翔的110米栏的比赛录像,并用flash动画制作了我(老师)与刘翔褰跑的场景,非常有趣地直观告诉学生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课件用得到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促进知识内化,提高课堂效率。
听课教学反思 篇3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真是一句真理。每堂课,我们总会出些状况,有的甚至是些低级错误。然而正是因为遗憾,促使我们直面问题,思考策略,改进方法,才能少些“悔不该如此”的感慨。
《黄果树听瀑》是1篇选读课文,是1篇可教可不教的自学性文章,对于这样1篇与前面单元不相配套的写景文章,要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里完成教学,那该怎么有效处理呢?
生字难词的处理拿到教材通读后,我发觉本文有大量的如“遏、沁、寥、訇”等难读的生字;有些词语如“跃入涧底”“凝神谛听”等读起来比较拗口。在一节课中是传统性地集体授读,一一过关,还是另寻出路,精简省时?我毅然选择后者,要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运用所学过的方法解决生字难词,这样一来,一个会了的词就变成了四人都会,这样按需学习,效果就显胜一筹。
教学重点的取舍课堂的巧妙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学重点的取向上,取舍得当,课堂自然张弛有度。本文篇幅较长,只能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文本,教师充当领路人,适时点拨。因此我想以描写瀑布声音的句段为抓手,让学生体悟到瀑声的壮;引导学生体会句段中的表达方式,同时让学生体悟到瀑声的美及大自然对人性情的熏陶。
教学方式的收放如何在选学课文的教学中,落实这些既定的目标呢?传统的分析文本内容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半小时课堂的关键就在于精简教学环节,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我想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选择性学习,从词语的角度、写法的角度、朗读的角度去探究。整个教学环节由揭题感知、自主学习、汇报成果、组合探究组成,即按合作一交流一合作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层次比较鲜明,让学生精学一种,略知三点,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观察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发现15分钟时间还是比较匆忙,考虑到实效性,我只能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课间,我一次次地叹服于学生的集体成果,叹服于学生在没有教师讲解下的感情朗读,叹服于他们对于文本的独特领悟。我想让他们都一一展现,于是安排了齐读句段这一环节,这样一来,导致学生所有的思绪、理解又被我牵着走了,再次重新组合交流的时间就远远不够了,留下丝丝遗憾。
遗憾让我们反思,遗憾让我们进步,遗憾留给我们无限遐想……
听课教学反思 篇4
因为同是教二年级,又是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所以我这次是满怀希望来听lilian的课。孩子们整齐的端坐在我们前面,没有紧张和胆怯。看的出他们经过了多次的洗礼,对开课这样的场景已经熟悉了。由于电脑的问题,课没有如期进行。于是孩子们在小leader的带领下唱起了歌曲,背起了儿歌。那种感觉让人很是舒服。多好的班级啊。没有老师的训练,恐怕是不可能的。
本界责任杯要求寻找别人课堂的亮点。并且要有针对性的根据自己课堂缺的进行评价。在观看完了整节课后,我深有感触的是老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语音教学,一个b,p如何撑满一节课,这是我课前所疑惑的。当我看完课后,我才明白,即使是简单的字母语音教学,只要老师设计得当,孩子在35分钟里也能有很多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总结字母发音时并没有象通常的,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请学生自己按照老师要求给单词。孩子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知道的单词都贡献了出来。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有个孩子说错了,老师也没有立刻请他坐下,而是请他再思考一下,并给出相应提示,引导孩子改正了错误。这里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学,自己学,并且学会纠正错误,正确学习。
在孩子们按要求给出了单词后,老师没有给出结论,而是请孩子们自己进行总结。字母在开头,中间以及单词结尾发音规律。由于单词都是孩子们自己给出的,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规律。这样的结果,我相信他们一定记忆深刻。因为这不是老师灌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主动学习,思考得来的。
同样在学会了一个字母发音规律后,老师请孩子们再进行字母p的.发音规律总结。孩子们有了刚才的经验,大胆进行猜测,并最终得到证实。这样的探求知识的方式充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联想自己的课堂,在最初的教学中,由于一直处于低年级教学。我似乎更喜欢通过我的嘴巴说出答案,而要求学生只要记住我说的话就可以了。也许在这样一种硬性规定下,大部分听话的孩子记住了我的话,但是时间长了,很快就会遗忘。而且养成他们衣来伸手的懒惰。再遇到问题,他们也不会自己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而是被动的等待。
是我以前太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要以为7,8岁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只要老师指导得当,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被激发出。在本节课的最后,孩子们根据老师要求找到了很多rhyming words后,老师大胆放手,要求孩子进行rhyming words的创作,创造出新的诗歌。诚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很快上手。老师要求孩子互相合作,在小组里进行创作。
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正是在教师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课的最后,我看到了孩子自主创造能力这朵小花结出的果实。一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说出他们的小诗,虽然意思不是很完美,但绝对符合压韵的要求。我知道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并且已经有意识的在运用压韵。我仿佛看到多年之后的小诗人。你能说在这样的训练之下,将来他们不是小诗人吗?
听课教学反思 篇5
《听鱼说话》,你“听”到些什么?
《听鱼说话》是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善良和诚信”。本文通过写爱钓鱼的外公和小孙女琼儿在钓鱼时的几次对话,让我们感受到外公的有趣和琼儿的聪明、纯真、善良。情节简单,主要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很有生活气息和情趣。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表现外公风趣和琼儿纯真善良的语句划出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读、分角色表演读,从读中去感受体验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外公的风趣幽默、琼儿的纯真善良,从而产生情感体验的共鸣。《听鱼说话》,很多人都“听”到了:外公有趣,琼儿善良。但是,有多少人真的把《听鱼说话》“听”清楚了呢?外公究竟怎么有趣?琼儿的善良表现在哪里?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听”到些什么?
“琼儿的外公是个非常有趣的人。”这是课文的第一句话,我们很容易捕捉到外公的性格特点——有趣。那外公究竟怎么“有趣”呢?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于概念和定性,而应该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1)当琼儿看到外公把蚯蚓挂上鱼钩问蚯蚓疼不疼时,外公先是就把蚯蚓拿到面前,像跟人说话一样,面对着蚯蚓问它挂在钩上受不受得了,接着又把蚯蚓放到耳边听了听,然后还说蚯蚓说没事儿,它最喜欢钓鱼了。
(2)当琼儿像外公一样把蚯蚓放到耳边听,说什么也没有听到时,外公又说,蚯蚓跟你还不熟,蚯蚓的心事我知道,它是急着要下水去钓鱼了。
(3)当琼儿说小鱼好像在说话时,外公马上肯定鱼真的像在说话,又把鱼拿到耳边听了听,说小鱼说拿我做汤,一定很鲜。
(4)当琼儿说听到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外公又惊又喜,并且还同意琼儿把小鱼放回去。
(5)外公最后说的那句话:“我还从来没见过,学听鱼话竟有像你学得这么快的,一学就会。”这句话耐人寻味,琼儿真的学会听鱼说话了吗?琼儿真的能听懂鱼话吗?
琼儿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呢?
(1)当琼儿看到外公把蚯蚓挂上鱼钩时,就问:“蚯蚓不疼吗?”是呀,要是铁钩挂在人身上,人肯定会觉得很疼。那把蚯蚓挂上鱼钩呢?琼儿感同身受!
(2)当看到自己钓到的那条小鱼,躺在岸边草地上,小嘴一张一张的',看着“有些不忍心了”。鱼儿是需要水的,现在小鱼离开了水,呼吸困难,面临着死的危险。小鱼多么想回到水里呀!所以,琼儿听到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
(3)当琼儿把小鱼轻轻放回了水里,看着它尾巴一摇一摆地游远时,心里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听”到些什么?外公是有趣的,更是有童趣的,外公还是慈爱的、幽默的琼儿一下就“学会”了听鱼说话(用成人的话说,就是“将计就计”);还说下一回听蚯蚓说话,也“准能”一听就懂。琼儿的善良、聪明、可爱跃然纸上!
其实,读到这篇文章的孩子,也和琼儿一样,充满童真童趣!读这个故事,不是刻意让孩子学习琼儿的“高贵品质”,而是让他们和琼儿一起感受童年,感受成长的快乐!
听课教学反思 篇6
今天目睹了江老师的教学风采,与孩子们一起走进课堂,感受了诗人王安石浓烈的思乡情怀。动人的音乐声中,陶醉于美丽的江南春景,怎能体会不出诗人那强烈的思乡感情呢?
古诗的教学,要孩子们跨越时空的阻隔,扫除文字的障碍,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重在情景的创设。今天,江老师的课堂上,情景的创设是很美的。首先,课件展示了“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了“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诗人的家乡其实离的不远,但是诗人不能回。但又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情怀呢?是“春风”,是“明月”,是那动人的江南春景,课件展示的那优美的画面,把孩子们和我一起带进了那美丽的江南美景之中,让孩子们很好的体会到了诗人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诗词在语言上是非常凝练的,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是经过反复的推敲,江老师带着孩子们体会了,作者的.妙用。从一个“绿”字感受到了,江南早春绿的萌发,绿的蔓延,绿在作者记忆中的滋长。
如果课堂上能把对诗的理解,与作者的生活背景,仕途的曲折,以及现实的无奈,前途的渺茫结合起来,我想会让孩子对诗人更了解,对诗的体会更贴切,对历史知识的拓展收益会更多。
听课教学反思 篇7
这是一节汉语拼音复习课,不足之处有以下6点:
1、学生读书时唱读现象很严重,吐字不是很清晰,这两方面应加强训练,让孩子的读书声听起来清脆悦耳;
2、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使用手势、激励学生的语言也应该尽量丰富一点,多加变换;
3、教学设计上应该创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贯穿整个课堂才会更有吸引力;
4、教学设计上应多设置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游戏、表演、比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应该用油漆在黑板上画好四线三格以及田字格,规范书写,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6、教师板书要严谨、规范,板书音节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四线三格的位置来书写,给学生做好示范。
自我反思:
1、在学生唱读现象方面今后我会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加强对学生读书声的训练;另外,上课前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学习朗读课文,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教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时刻注意加强对学生读书习惯的训练。
2、在教学准备中会从三方面去准备:
(1)、在教学中设计中多设置一些有吸引力故事、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分小组或男女生比赛这些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尽量每堂课都创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个课堂,让自己的教学任务和孩子们的学习任务都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
(2)、完善充实教学课件,内容要精炼、多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卡通图片、准备一些生字卡片,用这些东西辅助教学,让孩子们对学习感兴趣,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3)、对板书的设计及书写做到不仅要工整规范,而且要尽量美观有内涵。
3、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变换自己的语言。例如:
(1)、夸奖孩子可以说:你听得很认真、你观察的真仔细……
(2)、提醒不认真的孩子可以说:看某某同学坐的真端正、某某同学一直都很认真的在听讲,老师可喜欢这样的孩子了……
不能一成不变的说“棒棒棒!你真棒!”说话语气做到亲和有吸引力,多用积极的语言激励学生,而不是用命令式或者生硬的语言去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这样的方式只会适得其反。
4、在板书方面会严格按照四线三格的位置书写拼音,教学生字的时候在黑板上用田字格书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们起一个良好的示范。
5、课件制作中出了一个小错误,把“日出”的音节“rìchū”错打成“rìzhū”了,在以后课件制作后要排查错误,以免给学生做错误的示范。
作为刚出校门就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我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确过于稚嫩,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非常多,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努力让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听课教学反思 篇8
崔老师曾经说过“扎扎实实打基础,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课的性质是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向45分钟要效率,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在新课程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扎实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如果教学目标不扎实,那么教学的手段再新颖,也仅仅是皇帝的新装──没有任何的价值。李老师在课堂上很明确地将目标定格在对诗歌内在的把握,特别是注意其意象和手法的剖析。而有些课堂只注重悟和品,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一遍两遍三遍是没有任何效果的,结果整个课堂虽觉得满耳是声美、画美,却没有任何实在的收获。
二、扎实课堂过程。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教”,扎实的课堂没有演变成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应该是师生共同走。语文课堂如果仅仅是xxx为标准,大量地进行训练、辅导。这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语文课越来越感到厌恶,从而不想学。所以课堂不是一味地灌输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有兴趣地学的过程。将必要的知识训练和专题辅导渗透在教学课堂中,这样才能达到体与练的结合。李老师在课堂上用让学生朗读和听录音等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对词的兴趣,从而引发出词本身的婉约、凄凉的美。但是她没有忘记对学生的训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清晰的可以看见高考考点的渗透,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又在布置作业上巧下功夫,足见其备课的认真、仔细,和对一堂高一语文课集鉴赏和训练于一体的把握。
总之,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但也需要注意知识等的渗透。
听课教学反思 篇9
听完了心理健康课——《合作与友谊》,我心里还算踏实,比较快乐,因为我在往好处想:这节课,虽然有缺点,但还是有许多优点的,比如:通过实践,对心理健康课的基本教学过程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肯定;在课堂上,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我最为欣喜的一点。
在评课过程中,我又从其他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有关心理健康课的知识。首先我们明确了心理健康课应该解决的问题:一、班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二、交给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我明白了,心理健康课所设计的内容,应该是来源于学生,回归与学生,不是老师想当然。评价一节心理健康课,也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如: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以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体现主体性原则,教师的亲和力要强等等。这节课的优点:分享合作的快乐,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总体的设计比较到位,各个环节都有,还有课件制作非常精美。当然,还有许多不足: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不够,有些环节不需在小组交流的,交流并浪费了时间,让孩子们谈烦恼掉进陷进里该怎么办还不够深入,没有将具体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引导到位等等。
“我们老师,现在最缺少的还是方法。”在心理健康课上,我的经验少,方法自然就少,有些问题,还是不能及时打破砂锅问到底,并给予方法的指导。反思这节课的得与失,值得欣慰的`是,在课堂上,老师极力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言,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样的课,可能由于老师和蔼可亲,孩子们并没有做得端端正正,但我觉得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敞开心扉的,有老师说:如果让孩子们在一间大教室里,分组席地而坐,让场面多温馨呀!心理健康课,让孩子们放松心情,说出心声,这是我应该一直努力的方向。
听课教学反思 篇10
听刘老师的课,宛若坐在小舟中顺流而下,没有惊涛骇浪,却在知识的涓涓细流中完成了整堂课的旅行,小学语文听课反思。以下可能条理性差一些,但确是我感触到的一些:
1、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眼神都渗透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同学们真会学习!”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表扬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正面鼓励了学习态度,我相信孩子会非常愿意跟着老师继续往下学习。反观自己的课堂,正面鼓励、侧面表扬、竞赛激励是经常用的,而且效果明显。课后自己也会经常告诫自己课堂上要多用一些激励技巧去正面引导,而非负面,这样孩子会乐于接受,越来越好。
虽然坐的离刘老师课堂远一些,但能在模糊的'视线中揣摩到老师与学生眼神的交流。老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传情达意”。这是我现在在努力做的,努力用眼神把自己的心表达出来,使自己的心与学生走得更近,去共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共同探索知识更广阔的空间。
2、课堂上的一动一静,都是优秀课堂常规的展现。回答问题时踊跃而不乱序,思考问题时积极而不躁动,朗读课文时认真而不怠慢,这种种的种种都强烈地冲击着我。反观自己课堂,课堂常规着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上课10分钟之后就有孩子坐不住了,我只能用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等方式去规整坐姿,注意力。但有几个个别孩子坐姿、注意力持续时间不是很久,一堂课中我要经常去鼓励。听师傅的课,现在师傅很少费口舌去规整课堂,孩子表现的都很好。疑惑是:我的课堂正常吗?自己给的答案是:有些不正常。这学期的课堂常规有时候觉得还没有上学期好。原因:自己在课堂常规要求上有些放松。这学期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与巩固,在习惯和常规上有些疏忽,殊不知,习惯和常规是正常传授与巩固知识的前提。这一阶段我在尽最大努力去弥补过失,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3、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牢记在心。“请大家跟我一起看第一段,(读第一段)我画的词语是‘装饰’,因为……、”清晰、简明、大气。这种方式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引领,而非是仅仅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我觉得我应该有意识地把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引入我的课堂。
4、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初读课文---词语和生字---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感悟。反观自己的课堂,大体环节设计上基本上没有问题,把握不太好的主要还是最后一个环节理解感悟。问题出现要依靠自己去解决,自己要深入研究文本,理解透彻,把握准确重点难点才能慢慢提高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讲授能力。多涉猎各方面知识,视野开阔,从更佳的角度去理解、审视文本。
5、使淳朴的乡下人家与古诗对话、融合、提升。在刘老师课堂的尾声,学生齐背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起欣赏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王建的《雨过山村》,王维的《山居秋暝》,最后,刘老师又推荐了戴望舒的美文《天晴了的时候》。理解课文内容后,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广阔世界里寻觅更甜蜜的知识,不仅一起寻觅咀嚼,还推荐放手,告诉孩子们课外还有更多的只是等待他们去寻觅。鼓励孩子跳出课文,去生活中找寻知识的源泉。我想这些都会成为孩子厚重的文化积淀。我觉得我越发重视晨读中的古诗教学了,在不间断的背诵和初步感悟中,孩子们的文化底蕴会越来越厚实的。········
听课教学反思 篇11
20xx年12月8日星期六上午,在培训基地与培训的137位学员一起聆听了严华银教授所讲的“最好的德育在哪里――教育转型期的德育哲思”一课,感悟良多,现将我的课后反思报告如下。
社会重视教育管理,家庭配合学校管理。学校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阵地,而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社会、家庭里许多部门及家长忘记了这点,而一味地重视学校宏观管理忽视了班级微观管理,导致了头重脚轻的现象产生。如何避免这一现象呢?做到社会重视教育管理,加大教育评价和督导。
教育评价通过评价目标、指标的引导使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发展。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督导,是指各级政府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督导的原则与要求,对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视察、监督、评估和指导,并向同级和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有关教育工作的信息,提供改进工作的建议的活动。
教育督导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听课教学反思 篇12
能否激活课堂,转变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本校这次专家评课中成为首要关注的问题,本次授课的教师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均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与好评,比如有的老师提出不仅是备教材而且更要备学生的备课理念。比如有的教师注重课堂的合作探究讨论,这都是教师勇于探索的具体表现。这次听专家评课我最大的收获还在于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解决了三年教学以来许多的困惑。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确立,准确的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是一堂好课的最基本方向和前提,这个方向可以从一个单元前的单元教学说明框和课后练习找到明确的要求,教学目标不仅要找准还要求精,一课一得。这个教师的主导地位必须明确。在这个环节上,专家对许多教师提出了诸多建议,比如本校某教师在教授小说单元的《香菱学诗》这一课时,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在小说中古诗鉴赏而不是鉴赏情节人物环境,虽说似乎能调动一些学生鉴赏古诗的积累但毕竟学生无法从这1篇小说当中获得更直观地关于古诗的技巧情感,结果教学目标定位混乱,学生在一堂课上收获不大。
讲解小说应始终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来进行,应该首先从全篇感知入手,理清情节,然后从情节中逐步分析人物,环境。没回顾情节的课堂会导致整体节奏过慢,没有充分地进入文本,整体感知,体验情感,学生的对话交流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且如果没有一个形象生动的问题在课前引出来,课堂就会如一潭死水,所以一开始要尽快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这样后面的课就成了有源之水了。如我教授的'《药》,先疑激趣作品的创作年代继而引出相关的时代背璟,以及相关的人物和本课的关系,(秋瑾――夏瑜),进一步激活学生,从情感上和作者发生共鸣,然后谈作者对时代革命的看法,引出本课的教授重点,就是理清情节,概括情节,归纳各部分内容,理出文章结构线索。(本文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情节的结构特点)不同的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关系熟练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标题“药”的深刻含义及小说的主题。这些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
1、用两个字分别概括四部分内容的情节。
2、你认为本课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
3、请用图表的形式将品中的几类人物按某种关系连起来。
4、请画出作品中能反映自然景物的句子和能反映时代背景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时间大概二十分钟学生分工合作,活动结束后,可以利用幻灯来展示学生自己思想的火花,教师也可利用课件展示双线和利用板书展式自己的扇形人物关系图,思想进行了碰撞和交锋强化了效果。可以让学生谈什么是双线结构总结其规律性东西。
自然景物的句子和能反映时代背景的句子作用可以采用交谈的方法加以处理,总结景物和情节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些规律性东西,最后让学生来总结主题并且让学生来给中国革命开一副药来检测学生是否能抓住中心。
理论再现与反思:教学,是一个交流、沟通、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由于多方参与、互动交往,往往会有绚烂的生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激发他们阅读文本的欲望,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交流感情。学生是阅读教学中对话的主体,是直接在文本中进行意义生成和情感体验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和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情感融为一体的时候,对话的桥梁才真正建立起来。教师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和帮助者。只有当对话的过程中出现障碍,教师才实施帮助与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组织与调控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即组织与调控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随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营造阅读期待氛围,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自主进行阅读实践活动。
听课教学反思 篇13
《好玩的冬天》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生活”的内容,是一节活动性强、操作性大的活动课,内容十分丰富。今天,抱着学习的心态听了王萍老师的课,让我学习了很多,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首先,情景引入,目的明确。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王老师以歌曲“雪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直接又鲜明,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适合一年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学形式多样化。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王老师特别注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演译出来,例如:唱歌、表演、展示和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既可能很好的感受到冬天为什么“好玩”?深入地感受冬天,又不会觉得沉闷,整节都是在学中玩,玩中悟,悟中获,轻松又愉快。在学习中,王老师还特别注重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合作行为和情感通过有目的的培养得到发展,在合作中让学生感受到了个人力量的是有限,集体力量才是无限的。一节课下来,王老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学生对冬天的印象更深了,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第三,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的年龄都还比较小,他们的注意力也都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如果要让这些孩子很好地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除了要在教学设计上下苦功之外,课堂的教学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王老师在这方面上也处理得非常好,充分利用了激励性语言教学,对每一个小朋友的正确回答都能及时做出肯定和表扬,而对于一些回答得不对的小朋友也能及时地做出鼓励。让小朋友的表现更加积极、更加出色,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听课教学反思 篇14
学以来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吸取了许多的营养,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教师对教材编写意图把握准确,课堂上教给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具有生活现实意义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生在经历猜想、判断、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教师能够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和训练,真正做到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从创设游戏情境、提出问题到课内探究再到延伸,层次非常清楚,一环紧扣一环,步步递进,显示了教师灵活运用教材的扎实教学基本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电视机、电脑、实物投影仪等一系列多媒体设施已进入了课堂。它们为平淡的教学增添了色彩,为课堂增加了生气。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教学中数学语言还不够简洁,在规范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与改善。作业布置不精简,分层作业体现不明显。组织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激励机制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容易缺乏兴趣。怎样能改变这些问题呢?
1、课前充分分析,提高教学预测能力。
建议老师在认真准备,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前进行反思,反思以前在本部分知识的教学中阻碍教学进程顺利进行的'沟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在备课时注意强化重点、分解难点,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2、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既发挥教学优势,因材施教,又根据班级具体特点,因人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做到:
①多用探究式;帮助学生探究概念、定理、结论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学得方法、掌握规律,
②多采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③精心设计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善于质疑。这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途径。
④精讲实练。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做到既达到教育目标,又不加重学生负担,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创新能力。
3、将童趣引入课堂。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基础,如果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谜语、游戏引入课堂,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现行教材中有很多插图,但它们是死的,不会说话的,如果教师上课时赋予它们内容,赋予它们声音,它们就会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严谨、简洁,还要生动、趣味、激励。在课堂中要适时地启发诱导、及时评价,提供榜样,鼓励进步并寄以希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独体字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