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优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优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具准备
录像、投影片、歌曲《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9年9月22日,这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这一天,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他的命运而跳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
三、品味语言,感悟血脉亲情
1、身患绝症的小钱是不幸的,让我们到杭州医院的病房里去看看生命垂危的小钱吧。自由读1、2自然段。
2、出示句子: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⑴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这段话中,用心去体会,你体会到什么?
⑵带着你的理解读。
3、过渡:
此时,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但是,要骨髓移植谈何容易,大约在十几万人中才能找到一个适合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台湾花莲慈济医院看看那动人的一幕。小声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用心想一想感动你的原因是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可以抓住以下句子体会、朗读感悟。
⑴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⑵“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5、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出示“这真是一座用——架设的生命桥啊!”让学生填空。
6、小钱得救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道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倾吐我们的心声。齐读。
三、拓展延伸,感悟血脉亲情
1、小钱得救了!一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同桌两位同学,一个作为小钱,另一个则是台湾青年,向对方说出你的心里话吧。
2、指名说。
3、播放录象,截至目前,慈济医院已经向大陆提供骨髓180例,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个事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正是在海峡两岸之间用骨髓、用爱心、用血脉亲情架设的一座座生命桥啊!此刻,同学们一定有千言万语要诉说,就把千言万语汇成最感动的一句话,写成亲情卡,贴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上去吧。
4、学生贴亲情卡,播放《爱的奉献》。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第二篇】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方面:认识8个生字,读准并理解“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辗转”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方面:正确流利用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重点难点: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案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读熟课文,查找“凋零”“辗转”的意思,“慈济医院”“白血病”的资料,找出感动自己的语句。
课前交流:
今天上午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我来XX小学,还记得我姓什么吗?我是第二次来到我们XX小学,因为不熟悉道路,上午第一次来时,老师费了不少周折,询问路人才来到这里,我想啊如果,在老师的学校和你们学校之间架一座大桥,让老师直接通过这座桥来,你有什么想法?
(出示地图),你们看,就是这幅祖国的版图,这里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杭州,这里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在他们之间不仅隔着千山万水,还隔着一座茫茫的海峡,在它们之间架一座跨海大桥,怎么样?好了,关于桥的话题,我们就先说到这儿,大家准备好我们来上一节语文课。准备好了吗?上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质疑)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2.(出示词语: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辗转)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生自由读,指名:你想提醒哪个词语?)
A“凋零”。一起读,“凋零”是什么意思?草木枯萎,花儿凋谢。屏幕上有个词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绽放。还有一个跟花有关系的词,是--含苞。(出示句子)在课文中的句子里,这三个词语还是在形容花吗?快速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了?(自由读,回答。)师相机介绍“白血病”的资料: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骨髓移植,但是要找到配型相同的骨髓是非常不易的。
C剩下的词语你能读准么?“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是“间隔”的“间”,要读第四声,齐读。谁知道“慈济医院”,指生介绍:慈济医院,位于台湾花莲市,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B“辗转”,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你查了字典,字典上怎么解释的?(生读解释)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你很会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个词语。大家看,辗转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出示第三句)不过,要理解“辗转”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行,我们得先读懂它前面的两句话,(出示前两句)。谁先来读前两个句子,(指名)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什么?(生读)是呀!十万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几个有适合骨髓的人?一个。十万分之一呀!而且还是有可能,不确定啊!真是谈何容易!想象一下,医生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这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适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吗?还可能在哪些人当中找过?找到了吗?在他的家乡杭州找到了吗?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像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辗转。
3.词语都会读了,课文你能读熟练吗?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叙述的过程中,课件出示:“杭州小钱白血病台湾同胞余震中捐献骨髓”。我们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内容说得明白又完整?)
5.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
三、细读课文谈感受,指导朗读感受深的语句。
1.看起来,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课文的第3、4、5自然段的内容。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一会儿我们交流。
2.默读画语句,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好,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让老师很感动。谁愿意先来交流。
A交流第四自然段语句“在这场灾难中。不清楚。期待着他的骨髓。”
1.指名交流。
2.评价:你能把两句话的内容联系起来体会,真会读书!对于这两个句子,还有不同的体会嘛?再指名交流。
3.评价:这位同学更了不起,能联系自己体会到台湾青年的精神。
4.(出示句子第四自然段)看看台湾青年冒着地震的危险,离开自己的家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想着什么?
他虽然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心里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牵挂自己的家人。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看这句话(课件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指生读)
5.那么,台湾青年心里想着的,小钱期待的,是怎样的希望呢?我们一起去感受小钱那满怀着希望的期待。(音乐起,教师深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6.听老师读了这段话时,你心里都有什么感受?你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你的心地真善良!你在为小钱着急呢!你希望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我感受到了你那颗纯真的心!是的,小钱是幸运的,他在台湾找到的这个人即使是在地震的危急时刻,心里想着的依然,读书,女同学读刚才的那个句子,“但是,他知道”接下去“在海峡的。”
7.请大家看这段话里这些红色的词语(苍白、红润、凋零、绽放),你能不能用上一个或几个,说一说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希望呢?(屏幕: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台湾青年想着一个生命康复的希望,多么善良的心啊!多么博大的爱心啊!
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我们已经走进了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现在再读这句话,(男同学读)感动我们的正是这颗善良的心,这份博大的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书,用你们的朗读感动自己的同时,也能感动在座的每一个人,齐读。
B交流表现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
1.你们用朗读表现出台湾青年美好的心灵,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老师。谁画了描写李博士的地方,体会到了什么呢?(指名朗读、交流。“沉着”句。谈体会。)
2.评价:他抓住“沉着”这个词语来体会,会读书!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
3.评价:发现了吗,她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内容都联系起来了,在体会李博士的沉着,她是在用心读书。(板书:沉着)来,我们像她这样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都联系起来体会这个“沉着”:他在什么情况下还这样沉着?读哪一句话(指名)。余震都能使针头都从肌肤里脱落出来,多么突然啊!哪个词语是突然的意思?强调这个词,谁再来读一遍(指名)。想象一下,当时手术室里可能还有什么东西在摇晃?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怎样地站在病床旁?(沉着地)继续读书,此时此刻,跑到哪里才比较安全?读哪一句?(指名)。手术室是空旷的地方吗?可李博士却怎样地站在那充满危险的地方?(沉着地)
“此时此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师:难道同学们认为“余震”是件小事?
(余震虽然这么强烈,甚至有生命危险,可他们心中,只想着小钱,所以觉得是“小事”!)
师:那么,“此时此刻”指什么样的时刻呢?
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大地震刚过,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危险时时威胁着他们。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小钱静静地躺在杭州医院的病床上焦急地等待着骨髓。
生:--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还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也许他们的家人正遭遇不幸,在死亡线上挣扎。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也是一场跟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在那里等什么呢?他说对了!变红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指生读。
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的,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种,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爱心。
4.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
屏幕出示:
10时20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时15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
16时45分,飞机在上海降落。
20时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时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快算一算,从李博士带着骨髓出发,到把这生命的火种送到小钱的身边,用了多长时间?(生答)只差5分钟。就是整整十二个小时啊?这是怎样的12个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紧张、争分夺秒、扣人心弦、艰辛、辛苦、漫长、惊心动魄、疲劳)课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表达的就是这十几个小时的艰辛、紧张与漫长,快找一找是哪一个?(板书:奔波)读这个词语,读出紧张的感觉、读出艰辛的感觉、读出漫长的感觉。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
(再出示:22时50分,骨髓移植手术开始了。第二天凌晨2时整,手术才顺利完成!)第六自然段中还有一个词语写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看书。是哪一个?(连夜)连夜啊!多么让人感动啊!让我们把内心的全部感动,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引读第六自然段: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接下去--。)
三、激情扣题,结束。
1.小钱就这样得救了!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课题的疑问一定已经解决了,(如果时间够: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大家对课题的疑问解决了吗?是什么架起了这座能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出示“这真是一座用架设的生命桥啊!”让学生发散填空)
(师板书:骨髓、爱心、血脉亲情)
这座用骨髓、爱心、血脉亲情架设的生命桥,将永远屹立在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的心中!(板书:大陆同胞、台湾同胞)
2.其实,台湾慈济医院向大陆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感人事例还很多很多,我们课文写的,仅仅是其中一例。(课件出示几例子相关例子,音乐起老师动情诵读)。
①1xxx年4月,该中心首次进行横跨两岸的骨髓移植,将台湾一名54岁妇女的骨髓,移植给大陆一名17岁男孩。
②1xxx年7月29日台湾身患残疾的汤女士带着伤病的身躯,为西安29岁的白血病患者王健作捐髓手术。
③200x年11月14日上午,该中心几经辗转,将台湾女青年捐献的新鲜骨髓送到汕头,挽救了汕头市工贸中专的学生姚文健的生命。......
3.师:截止目前,慈济医院已经向大陆供髓约180例,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个事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正是在海峡两岸之间(指板书)
用骨髓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爱心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血脉亲情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4.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延续,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心和奉贤中重新绽放,让我们用心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5.同学们,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下节课,你们可以在班级里讨论讨论这个问题。下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第三篇】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词。
2、读懂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具、课件、中国地图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借助工具书,学会生字,弄懂不理解的词。)
(三)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从这篇课文里,你认识了那些生词(播放课件)
杭州、患病、凋零、含苞、骨髓、绽放、辗转、步履匆匆、袭击、空旷、暂时、身躯
2、用手指书写容易写错的字
桂(注意右边) 湾 暂(注意下边)
3、理解词语
白血病、骨髓移植、突如其来、期待、海峡(出示中国地图,学生从地图上寻找中国台湾、海峡、大陆)
(四)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自然段,思考课文讲的什么内容。
(7个自然段。课文讲的是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感人故事。)
2、课文讲了几个不同场景,分别是什么?
(两个场景:1是在杭州的某医院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2是在中国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五)课堂练习(播放课件)
1、字注音并组词
间还 脉
2、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脸、( )的花朵、( )地流淌、( )的香气、( )的阳光、( )地流出
3、给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
(1)他知道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盼望 渴望 希望),(期望 期待)着他的骨髓。
(2)李博士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走 奔波),感到了杭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从朗读入手,理解感悟
1、自读其中一个场景,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2、小组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句子以及感动的原因。
(二)全班交流补充,深入理解课文
1、生朗读: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师: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生:“凋零”和“绽放”,凋零就是凋谢,绽放就是开放。
师:设想小钱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会想到什么?有什么样的神态?
当他知道找到合适的骨髓时又有什么想法?什么心情?
2、生朗读: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在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说说你的感动。
生:青年人不顾家人的安危捐献骨髓,我很感动。
3、生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震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
师:“突如其来”说明什么?你想到什么?
生:说明地震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到来,是大是小都不知道。这更说明危险随时都可能到来,危机他们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这位青年和李博士还在一次次努力,是拯救别人生命的想法支撑着他们,他们无私的行为令我们感动。
4、生朗读: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小钱得救,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正是因为中国台湾青年、李博士、和众多的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才使小钱的生命得以延续,我很受感动。
5、品读你最受感动的语句,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动。
(三)深入阅读课文,拓展思路,加深体会
1、师: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
生:感谢中国台湾青年,余震中,青年把自己安危置之度外,坚持捐献了骨髓。
生:感谢李博士,在余震中,冒着生命危险抽取骨髓并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
州,连夜为他做手术。
生:感谢医护人员,、亲人、朋友,同学------给予了鼓励,给予了帮助。
生:感谢所有关心他,帮助他的人们。
2、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再深情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朗读)“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师点拨:中国台湾与大陆虽被海峡割断,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隔断的,两岸骨肉同胞心与心相连,共同用爱心架起了一座生命桥,它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比将愈染愈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四)拓展训练,小练笔
跨越海峡的骨髓,给了小钱生命的希望,他从中也受到极大的鼓励。出院后,小钱满怀感慨,提笔写下了感谢信。他会感激谁?感激的原因什么?你能试着写下来吗?(讨论,练笔)
(五)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中国台湾
骨髓
小钱----------年轻人
给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作好准备。
2、课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你们见过哪些桥?
2.谈话导出“生命桥”,理解什么样的桥才是生命桥?
3.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复习全文,激发读书热情
1、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内容并找出自己最激动的语句。
4、指导朗读语句“小钱得救了”。
5、讨论评价。
三、全班交流,深入体会情感
(一)自读自悟,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对自己触动最深的语句
2、交流。什么地方你感触最深?
3、指导朗读语句并引导体会:
a.句子1“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教师从一组反义词中引导学生体会小钱得的白血病的严重性。
b句子2“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c句子3“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中国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这一段话的情感变化,以指导学生朗读。
(二)感悟文本,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教师导语,带学生一起走进小钱的心里,思考小钱得救后,他会感谢谁?联系课文内容回答。
第一种可能:他会感谢中国台湾青年。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并朗读。
第二种可能:感谢李博士。训练学生总结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第三种可能:感谢小钱的朋友,亲人以及所有的医护人员。
2.分别进行朗读指导。
(三)、升华朗读学习第七自然段
人们救助小钱,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让我们再一次朗读第七自然段体会这次读与上一次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说说理由。
2、同桌交流:同桌之间读一读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
3、全班交流。(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句子以及感动的原因)
4、指读文本。
5、配乐齐读。
四、想象拓展,练习。
1、 师:课文学完了,也许小钱和那位中国台湾青年永远都不会见面,但他们彼此心中肯定都在牵挂着对方,假如有一天他们见面了,他们会和对方说些什么呢?
2、 学生想象
3、 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内容,点名主题
1、 再次理解课题
2、 总结:同学们中国台湾海峡虽然隔断了与大陆的便利交通,但它隔不断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将成为生命的火种,永远传递着两岸的骨肉亲情。
六、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 —— 血脉亲情 —— 中国台湾
小钱—— 美好情感—— 年轻人 李博士……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内容讲述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饱含着中国台湾与大陆同胞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能通过这一样1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人间真爱,感受到两岸亲情,在他们心中埋下善的种子,植入爱的根苗,应该是语文课的骄傲,是语文教师的骄傲!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之所在吧。然而,语文课毕竟不同于政治课,语文课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在语文课堂上,要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属于语文的学习活动,让孩子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提升,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这才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那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把这两者统一起来,把三个维度的目标都落到实处呢?那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如果我们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出发点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那么,三维目标就自在其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表现着一种思维,承载着一种思想,蕴含着一种情感:对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思维的训练;对语言的积累,就是对思想的传承;对语言的运用,就是情感的传递。比如,我引导学生理解“辗转”这个词语的过程,既是对学生想象思维的训练,又引导学生经历了理解、积累语言的过程,学习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同时还使学生感悟到寻找适合移植的骨髓有多么艰难,为阅读理解时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到中国台湾青年的博大爱心埋下了伏笔。设计中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的爱心,运用的是把一个自然段的几个句子都跟“沉着”这个关键词联系起来朗读体会的方法,在这种瞻前顾后地阅读与朗读实践中,对李博士博大爱心、高尚医德的感悟,不言而喻。
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阅读实践:第一个层面是初读整体感知。这个层面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真正让孩子把课文读通,把内容说明白。设计了3个实践环节:第一,自由读,给足时间让学生真切感知课文;第二,自主提醒词语,给足空间与方法理解词语,读通长句子;第三,分工合作,把听读检查读书效果和组织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给足机会让每个孩子参与实践。这样的几个可以说是很常规的学习活动过后,第一个层面阅读目标就基本落实了。第二个层面是品读理解内容、感悟精神。根据四年级上学期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实际水平,在这个层面的引导中可以采用以读代讲、代说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2个实践感悟到中国台湾青年的博大爱心和李博士的高尚精神。第一环节,默读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简单标注感受;第二环节,交流感受。在第一个环节开始和交流感受的过程中,在设计中试图充分的发挥教师指导、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让学生学得更有实效。比如点拨默读感悟方法;还有配乐范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中国台湾青年内心世界的想象中,通过运用恰当的词语练习说话表达出来;以及通过补充材料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奔波、连夜”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等等。
下一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