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教材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0-31页《乘法口诀》第一节《数松果》。
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由“数松果”的具体情境导入,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5个5个地数,列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得数的规律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突破难点。再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列出另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知道根据一道乘法口诀能列出两道乘法算式,突破难点,实现目标。
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通过“数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松果的数量与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规律,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得出5的乘法口诀。
教科书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从不同角度感受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并记忆乘法口诀。
问题1、让学生5个5个数,为学习5的乘法口诀提供基础。通过填表得出1-9堆松果的数量。
问题2、根据问题1的得数,填出乘法算式的结果,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问题3、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记忆口诀的方法。教科书给出了两种记忆口诀的方法;一种是根据前一句推出后一句,一种是根据得数的特点进行记忆。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情境,。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产生自觉记忆口诀的欲望。
2、能够归纳学习步骤,掌握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
3、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在寻找口诀的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记忆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教师描述:同学们,看,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松林里采松果,它们采了这么多松果,松鼠很想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你们能帮他数一数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和小松鼠一起来学习《数松果》这一课。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一)整理数据,编写口诀
1、1~3堆带着填
出示主题图。师: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小松鼠是怎么数的呢?
出示表格,师:老师这有一个表格,第一行表示有几堆,第二行表示有几个。下面我们边数整理吧。1堆有几个松果?2堆有几个?3堆有几个?
2、4~9堆让学生自己填
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0页,按照老师的方法把表格里剩下的数填完整。咱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3、汇报。
(1)生说师板书。
(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找规律。师:请仔细观察这表格中的数据,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得到这些结果的?
(3)师小结:看来大家是用加法得到这些结果的,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松果全部请到黑板上来。
(二)数形结合,编写口诀
1、看图写乘法算式
师:看,这一堆松果是几个5?可以怎样列乘法算式?2堆呢……,下面请大家也用圈一圈的方法列出其他几堆的乘法算式。
2、带编前3个算式的口诀。
(1)师编口诀。师: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编口诀)对,利用口诀顺口、方便。看,1×5=5 表示1个5,可以编成口诀一五得五,2×5=10表示2个5,可以编成口诀二五一十,3×5=15表示3个5,可以编成口诀三五十五
(2)找口诀的规律
师:请仔细观察这三句口诀是怎么编的呢?(前半句是乘数,后半句是得数。)剩下的请大家动手在草稿本上编一编,写一写吧。
3、独立编写四五到五九的口诀。
(1)自编口诀
(2)汇报
(3)理解口诀表示的意思
(三)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仅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读口诀
(1)拍手读
(2) 同桌读
2、背诵
(1)齐背
(2) 对口令
3、反馈
了解乘法口诀的历史。师:想一想,怎样记住5的乘法口诀?如果我把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忘了怎么办?
(四)丰富练习,应用口诀
1、师说算式生说口诀。
2、师说口诀生说算式。
3完成课本第31页练一练第1、2、4题。
三、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习
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也会用到5的乘法口诀,大家回去找找,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数松果
-------5的乘法口诀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6×5=30 五六三十
7×5=35 五七三十五
8×5=40 五八四十
9×5=45 五九四十五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体验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经历口诀产生的过程,找规律记忆口诀。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经历口诀产生的过程,找规律记忆口诀。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算式与口诀的关系,会用口诀计算乘法。
2、记忆口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你喜欢参加运动会吗?学校要举办秋季运动会,你建议开设那些运动项目?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发现问题,尝试解答。
① 淘气特别喜欢跑步!看,他在自家小区街道上已经开始练习了!爱动脑筋的淘气在跑步中还发现了数学问题:(电脑出示画面)
从花坛到第一棵树的距离是5米,以后每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5米,淘气从花坛开始跑道第三棵树,跑了多少米?
② 小朋友们,你们也象淘气一样发现数学问题了吗?你能有条理的提问吗?
③ 你会解答其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3×5=15 6×5=30 8×5=40……)
④为什么用乘法?说说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
2、在验证得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乘法口诀
这些算式的得数对吗?你对哪个算式的得数有疑问,就请你想办法验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学具,也可以用身边的物品。先自己独立验证,再和同学交流。
个别发言:“用小棒摆一摆、用笔画一画、在图上数一数、用口诀算一算”
比较一下,那种方法解决问题最快?(用口诀)
请学生说说算式与口诀之间的关系。
(板书:3×5=15 三五十五……)
⑤根据口诀,你还能写出别的数学算式吗?
(板书:3×5=15 三五十五 5×3=15)
3、整理5的乘法口诀
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哪些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有哪些算式需要调整?
你能按照这个规律整理5的乘法口诀吗?.
你知道乘法口诀的故事吗?(电脑课件)
你知道吗?西方国家的小朋友学习乘法口诀要用一年的时间,而我们只用一个多月,这是因为我们用汉语读口诀很顺畅,用英语可就有些困难了。先请大家读一遍5的乘法口诀,再听老师用英语读一遍,大家比较一下。
(老师:one time five is five ; three times five is fifteen ;
four times five is twenty ; five times five is twenty-five )
三、巩固练习
1、跳远比赛
笑笑参加跳远比赛,我们一起来帮忙好吗?比一比,看谁答的准?
(电脑课件)
五七? 三五? 五九? 二五? 五八? 四五?
(随着题目的增加,笑笑跳的很远,她获得了第一名!)
2、机灵狗听说要开运动会,送来了一些旗子,(电脑课件)你认识这些旗子吗?旗子上的五环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这些旗子上一共有多少环吗?
3、运动会都有会徽,我们也来设计会徽好吗?
要求:用五根小棒设计会徽,比一比在一分钟内你能设计出多少种会徽?
展示学生作品,算一算你设计了几种会徽?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用哪句口诀计算的?为什么用这句口诀?
②我用了四十五根小棒,你知道我设计了几种会徽吗?
4、淘气通过刻苦训练,在跑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现在一口气已能从花坛跑到第十一棵树了,你知道淘气跑了多少米吗?
(出示电脑课件)
5、找朋友
6、口算
5 × 6 = 4 × 5 = 2 × 5 = 5 × 7 =
1 × 5 = 5 × 8 = 5 × 3 = 9 × 5 =
5 × 5 = 7 + 5 = 5 × 9 = 5 × 1 =
7、漂亮的文具盒每个5元,买7个需要多少元?
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
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为运动会做准备,练习跑步”这一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有条理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设计运动会会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最后,在想办法计算出“11个5是多少?”这个练习启发学生要灵活运用乘法口诀。
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已会背5的乘法口诀,有的学生对乘法口诀一无所知,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协调好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注意算式与口诀之间的联系,防止两方面脱节。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3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口算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力求让学生亲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含义,会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1至5各各数与5相乘的积。当一节课下来后,看似完成了教学过程,学生似乎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算,但课后静下来回忆教学过程,总觉得有一些不可名状的不满意。
一、在备课时没有认真研读教材,使动手操作部分难以切题。教材通过用5根小棒让学生摆小伞,而我在说明操作要领时,只是让学生拿出小棒摆小伞,没说明使用小棒的数量,结果大部分学生只用了4根小棒就摆出了小伞的形状。这一结果大出我的意料。如何切入到本节课的主题?我灵机一动,马上组织学生对小伞的形状进行分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4根小棒摆的小伞没张开,不能起到遮挡的作用。“你有办法让小伞张得开一些?请你摆摆看。”经过一番周折,学生才用5根小棒摆出了小伞。终于切题了!
二、“让学生亲历口诀的编制过程”这一环节难以实现。开学的时候,有些家长就向我咨询:能否早点让学生背乘法口诀?当时我考虑到我班学生年龄偏小,早点让他们接触口诀可以减缓教学坡度,于是,多数家长在家让学生“唱熟”了乘法口诀。没想到学生以为学会了几句口诀就算是对这一领域有了了解。学习乘法初步认识的那节课,我就发现一部分学生上学注意力也不集中,按耐不住想表现,有的还在下面嘀嘀咕咕:我早就会乘法。我当时就后悔了,真不该让学生过早接触。由于多数学生会口诀,我当初设计的“让学生亲历口诀的形成过程”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我至今还在思考一个问题:让小学生提前预习有必要吗?什么样的内容适合提前预习?
上一篇:给予树精编教学设计精编4篇
下一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