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设计(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给予树》教学设计(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给予树》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会读10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 圣诞节、卡片、、仁爱、体贴、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体会查理在施与爱心过程中自己所发生的变化,感受爱心体现的真情和给人带来的快乐。

重点:

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善良与爱心。

难点:

比较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课时:

1课时。

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31课《给予树》、32课《好汉查理》。谁愿意来读题目?〈生读题目,纠正读音,理解“给予”的意思〉

二、检查词语〈课件〉

三、谁能说一说这两篇课文各讲了谁,又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四、揭示主题〈找共同点〉

提问:那这两个可爱的小朋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请同学们讲一讲他们有哪些共同点?〈板书:爱心〉

五、研读

过渡: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两个小朋友的爱心呢?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1课《给予树》,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把它们画下来,也可以与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学生汇报:(31.《给予树》)

1、“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师:什么是沉默不语?金吉娅为什么会沉默不语?

师:所以,回家途中,当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时,只有——生: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沉默不语。

师:当妈妈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时,——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沉默不语。

过渡:这是她对家人,对妈妈的愧疚呀。多么体贴的孩子。刚才,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沉默不语,也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谁还有其他的发现?

2、生汇报:“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各个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了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师:援助中心是什么地方?这里的‘给予树’为什么加上了引号?

师:是啊,当金吉娅站在这棵圣诞树下,看到小女孩写的卡片,她毅然放弃了——生:给家人买漂亮的礼物,而选择了——生:给小女孩买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从金吉娅的做法中,我们体会到——生:爱心。

3生:汇报:“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引导学生从“……”和“什么都没有”体会金吉娅的难过及小女孩的可怜,从而体会金吉亚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a.指名读 b.评价 c.指导读 d.齐读

4.金吉亚送给小女孩的只是洋娃娃吗?送给家人的只是棒棒糖吗?她还送了什么? (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让我们每一个被感动的人记住金吉娅,记住这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吧!

5.齐读:“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课件〉

过渡:金吉亚是一个善良、仁爱的小女孩,那么查理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呢?谁能说说查理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2课,在有关的语句下做上记号。

生汇报:(32《好汉查理》)

1、“查理是个很调皮的孩子,爱搞恶作剧,没有人喜欢他,倒是他叫自己是“好汉查理”。

师:那么他心目中的好汉又是怎样的呢?(理解“好汉查理”的含义)

师:在与杰西的交往中,我们又能体会到查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汇报:

a “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b “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 “当然可以。”

d “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镇上的人们发现查理没有再搞恶作剧。”

e“不行,罗伯特先生,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

f“谢谢您,罗伯特先生。”

g“杰西,我会做个好汉。”(相机指导朗读)

师:查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体会杰西的信任是查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6.小结:虽然杰西与查理的相处仅仅是一个暑假的时间,但杰西的信任让查理改掉了调皮、搞恶作剧的缺点,而正是因为查理的陪伴,让杰西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看来给人以快乐,自己也会有进步的。

六、比较异同

师:那么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的对象、物质与精神等不同方面,找到不同点。

七、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有爱心的同学

八、师总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31课《给予树》和32课《好汉查理》,认识了两位善良、有爱心的小朋友,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关心身边有困难的人,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爱心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老师这儿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想送给大家——〈课件〉

《给予树》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圣诞节就快要到了,你们是不是也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准备送给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呢?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也是充满了浓浓爱心的日子。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1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3、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

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划出来与同桌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2)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准备交流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边读边写批注。准备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予、裕、买”等,教师做书写指导。

2、学生写字写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①读下面的词语: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仁爱 体贴

②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 理解重点词句

①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②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a.“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b.“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 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③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a.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

读课文后,小组同学交流。

交流后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b.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④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指导写字

1、教师重点指导书写:“糖、即、卡”等。

2、学生练习写字写词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你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吗?

2、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五、弹性作业

1、摘录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也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吧。

3.自制“新年的祝福”贺卡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朋友,写上你的祝福。

大家回家后注意复习。

《给予树》教学设计3

一、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31课。

1、板书课题:

这个“给”以前读什么?送给的给,这儿读“给”,给予的给。来,一起把课题念一下,学生读题。

2、学习这一课,咱们首先要做的事是:正确认读生字词。请大家拿起笔,划出书中带有拼音的词,要边读边划。划后交流。

3、我也给你准备了几个生字和新词,你会认吗?出示:

圣诞、享、逛、援、仁、偿、宽裕、试探、暗示。

二、通读课文

1、接下来要做的事是:读通课文。怎么读呢?听我读第一段:

师示范。

我读的怎么样?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字正腔圆,一字不差。要知道我能读到这个水平,是反反复复练出来的。你们呢,也要象我一样,反反复复的练。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深究课文

1、读通了课文,我们再来说说金吉娅。金吉娅是个怎样的人,他做了些什么,他家人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可以说,甚至还可以这样说,比如,圣诞节前夕,金吉娅得到了20美元钱用来买礼品。会说吗?看着课文,准备准备。学生交流。

2、在这个故事里,金吉娅做了一件很漂亮的事,什么事?关于这件事,金吉娅自己有一个说法,他是怎么说的呢?指名同学反复读金吉娅说的话。他为什么难过,这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联系上下文来读书!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3段。想一想,这究竟是因为什么?金吉娅难过是因为他看到了、想起了一些事。他刚才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看到了他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他看到了他的妈妈生气了。)

追问:给“兴高采烈”换个词。妈妈为什么生气?看到的同时他又想起了在这之前发生的一些事,什么事?圣诞节快到了,哥哥姐姐们热烈地讨论……这句话告诉我们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呀?

(很显然,棒棒糖不是哥哥姐姐们想要的,那个东西五十美分一大把,太普通了,平时也能得到。)

圣诞节前夕,妈妈也曾担心,担心什么呢?圣诞节前夕,妈妈也曾说过……想起这些,金吉娅就难过,但是,难过归难过,金吉娅这时要说服妈妈。所以,在妈妈把他叫到房间时,不等妈妈开口,金吉娅先开口了……学生齐读金吉娅说的话。

3、齐读最后一段:

想一想,应该用什么口气读?为什么?我激动是因为我想不到啊,我想不到什么?再读这一段。哪些词用的好?是啊,看的见的,看不见的都送来了,美啊!跟这句差不多美的句子还有啊!你能把它找到吗?齐读找到的句子。

小结:学语文就应该这样,既要明白课文说什么,又要知道课文是怎么说的。最后让我们用朗读来结束今天的课堂。课件出示美句,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

总的指导思想是把课上得朴实、平实一点,尽量地贴近教学的实际,所以教学时就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其它什么都不用。这一课的教学,从教学进程上看,运用的是一种“板块式”的教学思路。分三步走:

第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朗读,采用的是“小步轻迈,层层推进”的方式,先是读好生字、新词,然后是朗读课文,要求是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第二板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说,说中提取信息,说中了解主要内容。

第三板块是品,这里的品主要是品析、品读。

由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的,因而,整个教学思路表现出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有序:

它不象当下普遍采用的“导入课文──熟悉课文──课堂讨论──收束教学”这样一种流程,而是在一节课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步地向前走”,将整堂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2、简洁: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给予树》的教学问题很少,整堂课的教学实际上只有一个问题:金吉娅为什么难过,这象样的礼物应该是怎样的?象这种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人们也把它称为主问题。由于它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板块”。因此,它显得很有力量,在教学中省掉了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简洁的风貌。

3、高效: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我们经常性的话题,而“板块式”的教学就在这方面迈开了扎实的一步。由于板块的有机划分,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板块,也就是说,有些“板块”是明确的归属于学生活动的,因而课堂上学生的活动量很大。以上讲的是教学思路上的一些特点,坦率地说,这种“板块”教学我正在摸索中,有待完善、改进的地方很多。比如,如何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出可供教学的内容板块?板块的切分与连缀如何更趋合理等等。

22 2269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