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过桥教学设计(精编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兰兰过桥教学设计(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课前准备1
结合《兰兰过桥》的学习,自己设计“未来的桥”。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兰兰过桥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2
一、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差异网○(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试图采用“扶”与“放”相结合,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通过“求异、创新”及“课外练习”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举办拓展活动——展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创设请境,导入 新课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动笔画一画好吗?
投影仪演示学生画的桥:说一说,议一议。
2过渡: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
3揭示课题,读题。(看教师写课题,注意“桥”字的规范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3遍。
②用“○”圈出本课中需掌握的字,用“—”标出本课需认识的字,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③思考:爷爷带兰兰过了几座桥?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样子。
2检查识字和读书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
①齐读课文1—4自然段。
②看图体会,分组讨论。
这座桥叫什么桥?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桥上可以看见什么?
③小结:多奇妙呀!桥居然架在水中。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河—进桥洞——桥中观看游鱼、行船。)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
②引发质疑:你能从课文这几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确:桥的材料,使用方法、特点。)
③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体会。
④讨论:这座桥与我们平时玩的什么东西很相似?你能给它起个更贴切的名字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桥的使用过程。
⑤小结:多有趣的桥呀!我们再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变化的吧!
(多媒体课件演示: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收)
3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齐读。理解词语:“变魔术”“专家”。
(四)再读课文,求异创新
1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爸爸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加上他多动脑、勤思考,成为了著名的桥梁专家。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五)课外练习,拓展思维
1收集一些关于桥的文字与图片,办一个“桥的演变”的展览。
2设计一个新颖而又实用的桥,画在纸上。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3
教材简介:
这是1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学生们几乎都见过桥,也走过桥。但是他们见到的桥都是江河湖海之上的,但兰兰跟着爷爷一起却看到了一座架在水底的桥──潜水桥。建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所有的水面上都架起桥,但兰兰却看见了爷爷随身携带的一座简易方便的桥──塑料桥。本节课在认识这两种桥的特点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定位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上。所以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尽量避免抽象的指导,让学生在听和读中感悟。围绕两种桥神奇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情景,品味语言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开阔学生思维。使学生乐于亲近文本,乐于阅读,喜欢在阅读中品位语言文字的快乐。同时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感悟,扩展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未来的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阅读与再造想像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为学生口语表达训练提供机会。
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半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字词,能够读懂课文内容。这是1篇既充满科学性又充满趣味性的科学故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学生聪明、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充满想象力,情感丰富,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积极情感。他们喜欢朗读,喜欢把自己对语言文字的喜欢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对科学知识充满了兴趣,积极好学,愿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但是有个别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我要用课件,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都喜欢网络学习,对拓展阅读充满兴趣,尤其喜欢创编活动,但还有一些同学自己阅读和打写速度有些慢,在教学中还要给予一定的指导。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科幻故事,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3、通过拓展阅读、创编故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从小赋予创造精神。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讲授式、启发引导式、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策略,提供阅读资源,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语文素养。
资源准备:
1、演示文稿。
2、资源平台。(资料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兰兰过桥》这篇课文。
1、读词语:桥梁 工程师 结实 惊奇 轻巧 各种各样 又平又稳
2、读句子:在路上,他们遇见一条波浪滚滚的大河。爷爷没有停车,一直向前面大河里开去。
3、读完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啊!汽车往波涛滚滚的大河里开去,这是多么危险啊!难道爷爷不怕掉到河里去吗?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快到课文里去找一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疑问中提升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一下子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二、精读课文 品味语言
2学习课文 2-4段。
(1)请大家读一读2-4自然段,想想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座潜水桥)
(2)兰兰所看到的潜水桥什么样呢?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从“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怎样?课文为什么说潜水桥像房子呢?(大,板书)你觉得潜水桥还像什么?
(3)这种像房子一样的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读出来。(透明、结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有关句子读,通过想象、读悟进一步理解潜水桥的特点,加强对潜水桥的认识,理解比喻句的巧妙。]
是啊!站在这透明的潜水桥上,兰兰看到了什么呢?
比较: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
兰兰透过玻璃看见鱼和船只。
兰兰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提问:通过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是各种各样?你想想兰兰还会看到哪些船?驶过来划过去什么意思呢?
指导朗读。
我们同桌之间加上动作互相读读。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吗?
这句话写出了鱼的样子,船的样子,说得很具体,我们知道了很多的船是不同的样子,这就叫写具体,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要像这样写具体。
(4)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么多的鱼还有各种各样的船,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你们在桥里面还会看到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5)看到这样的桥,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兰兰感到非常惊奇,你知道什么是惊奇?你能换个词吗?
(6)带着这种惊奇的心情我们加上动作再来读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读句子,启发学生想象,理解潜水桥透明这个特点,体会兰兰所看到的美丽景象,并让学生认识到把句子写具体的重要。]
3、学习7-9段。
过渡:兰兰通过美观的潜水桥渡过了波浪滚滚的大河,来到鲜花盛开的原野上,一条小河又挡住了兰兰。兰兰怎么过去呢?你觉得这个塑料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1)朗读7~9段,思考:塑料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很好玩,怎么好玩?这个塑料桥能叠起来,真是让我们意想不到,这就叫神奇!
(2)你能说说这个塑料桥怎么神奇吗?从哪看出神奇了?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轻巧是什么意思?(板书:轻巧)
塑料管子变成了轻巧的桥,多么神奇啊!这句话怎么读才能使别人感受到塑料桥的神奇?同学们想想办法,看看谁的办法最好?
你敢走在这个桥上吗?如果你要走在这样的桥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文中兰兰走在这样的桥上什么感觉呢?
原来这座看起来很轻巧的桥走在上面是又平又稳的,真得很神奇。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3)你还从哪里看到塑料桥神奇了?
塑料桥跑了空气变软了,又自动折叠起来。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这座桥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桥又有什么不同呢?(板书:方便)
是啊!太神奇了!这样不用的时候叠起来,用的时候再打开,多方便!我们再来读读。
[设计意图:抓住神奇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进一步理解塑料桥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品读句子的能力。]
4、学习第十自然段。。
过渡:兰兰在爷爷的介绍下认识了潜水桥和塑料桥。你们喜欢这两种桥吗?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两座桥呢?这么神奇的桥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两种桥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这位爷爷可真是太伟大了。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1)齐读第10自然段。
(2)爷爷真地会变魔术吗?
原来爷爷是个桥梁专家,这两座神奇而美观的桥是爷爷设计出来。老师告诉你这个会变魔术的爷爷就是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爷爷。他不仅仅设计了这两座桥,还设计了许多的著名大桥,我们国家的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大桥,钱塘江大桥就是他主持建造的,还有武汉长江大桥。还有许多像茅以升爷爷这样的桥梁专家,设计出了很多著名的桥。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这些神奇而壮丽的桥吧!(出示桥的幻灯片)
师:看到这么多神奇而壮美的桥,你此时是什么心情?我们真要感谢这些爷爷们,那么,你想对爷爷说些什么?
带着敬佩的心情齐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读懂爷爷是个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桥梁专家,拓展对茅以升爷爷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桥梁专家的认识,内化自己的情感,从敬佩爷爷的聪明能干到激励自己努力进取,激发学生向桥梁专家学习,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的决心。]
5、总结全文: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桥技术越来越高明,不仅从建材上使用不同的材料,而且从形状上、技术上也不相同,可以不受条件的约束,根据需要随时随地的建桥,从而看出了我们祖国科学技术的发达。
三、拓展阅读 积累语言
我们的资料城里还有关桥于的儿歌、短文,请大家进入资料城,自由阅读,还可以边读边想一想你要设计什么样的桥?
[设计意图:通过加大阅读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加强语言的积累。]
四、自主创编 运用语言
⑴你能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桥呢?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方便呢?
(2)你觉得生活中还需要什么新型的东西?你想设计一种什么?为人类带来哪些方便呢?
(电视、电脑、空调、桌子、椅子、书)
我要设计( ),它是,它能够( )。
什么什么样 带来什么方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生活经验自主选择一个自主创编,设计一个自己需要的东西,尝试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利用科学知识热情。]
五、提交作品 交流展示
指名读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适当点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让学生体验到创编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 激发情感
大家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从现在做起,努力探索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变为实际的生活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更多的乐趣。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鼓励学生勇攀科技高峰。]
板书设计
兰兰过桥
水里 潜水桥 结实 透明
水面 塑料桥 轻巧 方便